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将血-第2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急于草原上竖立自己的权威的塔阳汗使这种可能无限的放大了,加上乃蛮部和克烈部的纷争,可以预见的是,随着金国的衰弱,草原上的烽烟将越烧越烈,至于终谁将成为草原的主人,是蒙古人,还是乃蛮部,或者是克烈部,又或者是鞑靼人,历史这一刻,终于又偏转了一下步伐,让一切都变得扑朔迷离了起来。

    相比较草原上这次影响深远,但却有头没尾的大战,中原川中一隅上演的战事虽说漫长了些,但却已经没有悬念。

    后蜀京师,成都城下,漫山遍野的秦军将这座古都围了个水泄不通,而除了后蜀太子孟谦战败不知所踪之外,后蜀君臣却并未逃离这座成都,这也象征着后蜀,这个分裂百年的割据势力已经走到了自己的头。

    而此时,城下秦军大营帅帐之中,一众秦军将领也都眉飞色舞,只是碍着两位主官端坐于上,所以不能太过肆意,但各个脸上的喜色却怎么也遮掩不住的,破城灭国之功就眼前,身为武人,到得此时,方算无憾,也怪不得他们沉不住气。

    不光是他们,便是身为主帅的吴宁此时也感觉好像有一团火胸中翻滚燃烧,此次战事,从开始到如今已有大半年了,秦军入川之后,分兵三路,伤亡不多,却虏获无数,捷报频传,尤其是不费一兵一卒而打开了后蜀京师门户所剑门,直到围却后蜀京师,如此开疆裂土之功绩,以往也只是想想罢了,如今却实实的摆眼前。

    再想到班师还朝之际,会得到的尊荣,饶是他心性沉稳端凝,一直有儒将之称,此时也不禁有如梦如幻之感。

    不过到底不同于常人,心血沸腾虽不比帐下众将稍少,但表面却不露半分,只是如常日般脸上挂着淡淡的微笑,目光帐内扫了一圈,这才言道:“明日攻城,捷报已然拟好,众将当奋勇争先,不落人后,先登城者,不论将校士卒,当以殊功厚赏之,率部破城而入者,为此战首功。”

    说到这里,见众将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心中虽说满意,但话锋一转之间,语气变得分外严厉了起来,“不过……入城之后,如有奸淫掳掠,肆意烧杀者,当知军法无情,众将需谨记于心,不得不察。”

    “是……”众将立时凛然遵命。

    之后便是安排诸将职责,以及战后诸多事宜,大帐之内,虽是将领极多,但并无一人对这种视坚城如囊中之物的做法表示奇怪。

    直到日斜西山,许多事情才安排妥当,吴宁这才转首看向一直默默无语的观军容使李严蓄,笑道:“监军大人可还有什么说的?”

    李严蓄满头白发,脸上的沟壑只有比京师时深,但目光炯炯,精神却是极好,此时这位经过了大起大落的兵部左侍郎,观军容使,心中却也不如表面上看去那般平静的。

    他的心事却只有比吴宁来的多杂,尤其是此战过后,回京之后的事情,已是困扰他多日了,说起来,此次出京到得前敌,对于他来说是福非祸,不过究其根底,却是有人朝中为他这个不得皇帝心意的“弃臣”说了话的,至于说话的是谁,背后又是谁悉心布置,这个是不用猜的。

    对于那位年纪轻轻,却堪称野心勃勃,翻云覆雨的少年羽林将军,饶是他为官数十载,经历了不少沉浮上下,此时也不敢有半分轻忽的了。

    他如今想的多的便是,回京之后真的就惟此人之命是从吗?这已经不是脸面不脸面的事情,已经错过一次的他对此却是谨慎又谨慎的,他看来,那位羽林将军虽说号称皇帝近臣,将来前程未可限量,但他却有一点分外担心,此人如今方才十六岁,就已到了如此地步,已开始准备朝中安插亲信,如此这般,安知祸福?

    这些心思纠结心里,便是秦军眼前的大胜也有些引不起他的兴致了,哪里还有说话的兴趣?不过一路以来,和吴宁相处甚欢,这才微笑道:“大帅指挥若定,布置周密,哪里还用下官献丑?”

    吴宁呵呵一笑,许是看出了他兴致不高,虽是不知到底是和缘故,这泼天大的功劳面前,还能让他郁郁寡欢,但也不纠缠于此,一笑之际,转头面向诸将,摆手道:“今晚约束诸军,好好休息,不得怠慢军务,好了,也都困乏了吧,自去便是……”

    “是。”众将领命,鱼贯而出。

    等到帅帐之中只剩下他与李严蓄两人,吴宁长出了一口气,沉默了一会儿,李严蓄也不着急,每次军议之后,两人总要谈上一句半句的,多数都是有关军务战情,不论私交,这位大帅行事很谨慎呢……

    直到盏茶过后,吴宁这才笑着说起旁事,“后周兵马调动频仍,如今已有数万兵马聚于江畔,其势不言自明,监军大人如何看待此事?”

    “南人软弱……”李严蓄微微一笑,却是答了一句不着边际的话。

    那边的吴宁偏偏就好像听明白了,哈哈大笑,“不错,不错,后周立国不比咱们大秦短,又地处中原腹地,地域辽阔,民丰物埠,却先为辽人所抑,再为金人逼迫,据说连皇帝都成了什么他娘的儿皇帝,可笑可笑。”

    “如此之朝廷,还能带出什么像样的军伍来?便是倾国而来,咱们也不惧其半分,正好让其知道咱们大秦兵锋之利……”

    “不过江淮之卒善水,还算有些长处,我已命人沿江紧守各个渡口,若不是后蜀京师就眼前,我到是想放后周之军入川,平地上跟他们较量一番呢……”

    吴宁侃侃而谈,却是心中早有定计,李严蓄也不奇怪,这些话都是说给他听的,虽然听上去有些像是废话,但却是两人的默契之所,他呢,也会原原本本的记心里,往京师奏事之时,这些话便都会一一列数。

    观军容使和主帅相互钳制,所以这个差事并不好干,容易招主帅乃至麾下将佐之怨恨,一不小心,容易坏事,纵观前朝故事,被监军弄的身败名裂的将帅自然不少数,但被砍了脑袋的监军却是多,不过话说回来,若是事事都有主帅配合行事,这一切便都不成为问题了。

    说完这些,吴宁却是收起了笑容,有些凝重的接着道:“还有一事,近探子回报,一些行踪诡异之人出没于川中各处,但战乱之地,哪有不乱的道理,我已命人查之,但结果却不好说,所以……入城之后,我想请进贤主持川中政事,至于这些兵卒嘛,离乡已久,早晚会有厌战之心……所以还请进贤兄奏请朝廷,快措置……”

    这话说的虽然含糊,但李严蓄一听也就明白了,大功将成,这是对方的谦抑之道,军政两权要主动交出来,此人当真不愧为人杰,灭国之功就眼前,却还能自持如此,没有半点骄狂之气,其心胸度量真可谓是一时之选了,不怪吴家世镇金州,历有数代,尊荣一直未减……

    其实说起来,川中战事到此还不算完的,大战之后,山贼盗匪必定是遍布川中,除了战后剿匪事宜外,还要派兵留守各处川中要隘,若吴宁不想放手军权,可此事上做些文章,便是朝廷也怪罪不得他的,但只这几句话,李严蓄便知道对方打算果断放手,只取功劳,而放却权柄,这才是令他称赏之处。

    明白是明白了,但他这人圆滑惯了,却不欲将这事揽身上,只是含糊道:“大帅此言,下官必定据实奏于陛下,大帅领兵征战半载,劳苦功高,想来陛下也不忍大帅过于操劳的……

    至于入城之后,梳理川中政务,下官才疏学浅,本是不堪重任的,不过朝廷诏谕下来之前,下官到是可以勉为其难,代任些时候……”

    至此,两人将该说的话都说了,再谈些杂事,便也相继离去,来到暗处,李严蓄这才目注成都高大的城墙,嘴里喃喃自语,“封侯之功业……封侯之功业啊……嘿嘿……”

    最新章节txt,本站地址:



第四百七十九章围城(二)

    第四百七十九章围城

    “公爷,吃点吧,您已经好长时日未好好用饭了,这么下去怎么得了啊……”

    另一处秦军营帐之中,曾经的后蜀理国公赵方一动不动的坐帐内,只一个多月下来,这位曾经雄姿英发,大军阵前面不改色的后蜀名将,一军之统帅已是形容枯槁,不到四十的年纪,此时看上去却好像老了足足有十岁,身旁两个跟随他多年的亲随端着饮食苦苦相劝,自打赵方降了大秦之后,到也没受什么刁难,秦军统帅吴宁对他还安抚有加,但他自己心里也明白,虽说他献出的是剑门雄关,但秦军声势正盛,根本就未将后蜀守军放眼里,这样的情势之下献关,份量上要差了许多,之后的际遇也表明了这一点,秦军入关之后,便收了守军甲械,分地看管,而他这个降将,则被带着随军南进……他一朝之间,满门被戮不说,自己也沦落成为背主之徒,这心里能好受的了才是怪了。

    当时乍闻噩耗,心中激越,根本无暇镇定下来好好想想便斩了枢密副使苏方重等人,临阵投敌,现想起来,自己也不知当初做的对是不对,说懊悔吧?朝廷奸佞杀其满门老小,此仇不共戴天,不反又待如何?

    说不后悔吧?他生于簪缨世家,自小受的就是精忠报国的教诲,加上世受后蜀国恩,他做梦也未想过有这么一天,会亲自率兵投敌,国仇家恨穿插一起,并激烈的交锋,让他夜不能寐,食难下咽,不出一个多月,就已消瘦的好像一阵风来就能吹走一般。

    疲惫嘶哑的声音响起,“放这里吧,我还能饿死自己不成?都下去,我想静一静……”

    两个亲随无奈的对视了一眼,放下食盘转身离去,隐约听见后面一声长叹,两个人心里不由都是一酸,正想着是不是让小公子来劝上一劝,但脚步声响,两人抬头一看,都是神色一变。

    只见前面几个魁梧强壮,穿着秦军常见的血红色战袍的军士护卫着一人已经来到了不远处,两人只是稍微一扫,腿肚子就都是一软,噗通噗通两声,相继跪倒地,头也深深垂了下去,并不敢稍微抬起看上一眼。

    “赵国公可帐内?”脚步声来到近前便停了下来,威严的让人背后直流冷汗的声音头顶响起。

    “公爷……公爷呢……”

    听了他们的回答,脚步声又自响起,转瞬便到了身后,两人这才抬起头,相互对视了一眼,看见对方面色苍白的样子,两个人都是苦笑,他们也是随赵方多年的老人儿了,也曾随赵方去南边平过南蛮,胆气本不应如此之弱,不过不入秦军大营,不知道这些秦军之可怕,军纪严明,装备精良,这些到还罢了,若论军甲之华美,怎么说也逊色蜀中一筹,但眼瞅着一群群身高马大,强壮的令人汗颜的士卒以相互扑击为乐,比之那些南蛮还要凶狠十分,他们这些降人胆子又如何大的起来?再说,之前那人的身份……

    “国公怎还未歇息?”

    外面声响却也瞒不过赵方,见这人进来,却已经站起身来,“原来是李大人……”说到这里,苦笑了一声,自嘲道:“降之人,正想着日后如何自处,还谈得上什么歇息不歇息的……”

    李严蓄呵呵一笑,不以为许,从帅帐之中出来,他虽有些感慨心,但想的多的还是正事儿,所以又带人来了赵方这里,却不是为听这些自讽之言来的。

    瞄了一眼放几上原封不动的饭菜,这才道:“听闻国公饮食废绝,李某有几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赵方神色恹恹的,好像从当日献关的那一刻,他整个人就已经成了孤魂野鬼,精气神全不见了踪影,对什么事情也没了兴致,此时无可无不可的挤出一个难看的笑容,声音嘶哑的道:“国公之说大人再不用提,都已经是昨日黄花,只恨……唉……大人有话就直说了吧,赵方听着便是。”

    见他一副心灰若死的模样,李严蓄心里并未产生什么鄙夷之情,想起自己京师失了权位,这几年心神不定的情形,反而心有戚戚焉。

    所以声音加和缓,“国公本是英雄之身,怎效那小儿女情状?岂不为旁人所笑?蜀中君臣暗弱,今国公弃暗投明,降了我大秦,正应存奋起之心,存高远之志,做一番功绩给旁人瞧瞧,此时却枯坐帐中,自怜自伤,岂不愧对自己男儿之身?”

    说到这里见赵方还是不为所动,依旧是那副半死不活的模样,却是打住了话头,须臾才加重了语气道:“闻国公家小皆为小人所害,如今我秦军陈兵于成都城下,明日一鼓作气,必定能破关入城,国公就不想手刃家仇,斩下那些小人之头以慰家人天之灵?”

    见赵方目光闪了闪,似有所动,他这才又往上添了一把火,开始晓之以理,“国公不为自身,也应为川中百姓想上一想,大军摧城拔寨之间,要死多少无辜百姓?就拿眼前来说,我秦军入城,铁骑洪流,非是守军可挡,但然后呢,我大秦百战之师,虽说军纪严明,不想伤及无辜百姓,国公也是领兵之人,应知骄兵悍将,血战半载,心中杀气之盛,但有人挑拨一二,难保不会弄出些惨事来,而国公生于斯长于斯,对着这些家乡父老,就没有半点怜悯之意?”说罢,也不再多言,只是眼光灼灼的盯赵方脸上。

    “大人的意思是……”赵方脸上露出挣扎之意,他已经猜出了对方的意图,半晌过后,才缓缓道。

    李严蓄微微一笑,知道是时候了,“也不用国公亲临阵前,行那什么劝降之事,城上之守军实不足道也,国公只需随我入城,我给你百十精锐亲军,让国公能快意恩仇,之后为我所用,安抚局势,我知国公蜀中威望甚隆,这也正是我要借助之处,再推荐些能臣干吏,也好让这战后之地少些杀戮,待得平复川中之日,我为国公向皇帝陛下请功。”

    一番话说完,又是一阵漫长的沉默,终赵方神色变幻,双膝一软,跪倒地,“赵方定不负大人所托……”

    ……

    秦军大营中士气如虹,万事俱备,只待后破城,论功行赏,两位主将也是默契于心,既不争功,也不相互掣肘,可谓是融洽的一塌糊涂。

    但如今后蜀京师城中金殿之上,却是一片惨淡景象,灯火摇曳之间,金殿上人影绰绰,站着的都是后蜀重臣,不过人虽不少,却一个个都是垂着头,一语不发,金殿上静的好像落下一根针都能听闻得见,如此一来,整个后蜀议事重地,却仿佛一个大大的坟墓一般,末路之气息显露无疑。

    昏暗不明的灯火之中,高高坐于金殿之上的后蜀正仁皇帝也呆呆的出神,他为帝已然十七载,没有多耀眼的治国才干,不能称雄才伟略,若是真说优点的话,只有勉强能称得上是个仁君慈主罢了,后蜀他的治理之下,不算好,也不算坏,而近些年,随着他年事渐高,疏于政事,朝堂之上太子与相国王槠联朋结党,闹的不可开交,让他心烦不已,所以对政事之厌恶又加了几分,连早朝都懒的上了。

    不过后蜀治平已久,川中是富足之地,即便皇帝如此偷懒,也没有什么大关系,不成想,一直北边与西夏和金国打生打死的西秦却是突然犯边,势如破竹,情势直转而下,他心目中的那些贤臣重将,竟然不是战死就是望风而逃,风声鹤唳之间,不过区区数月光景,立国百年,川中根深蒂固的后蜀竟然就到了风雨飘摇之际,如今雄兵四合,围于城下,国事至此,哪里还有半点转机?

    难道孟氏之国祚到了自己这里真要断了吗?想到此处,这位柔弱有余,雄健不足的后蜀君王不禁悲从中来,也不管是何处,眼泪已经扑簌簌的滚落下来,先还是哽哽咽咽,不久便是放声痛哭,这如同坟墓般的金殿之上传出凄凄惨惨的哭号之音,到也合景。

    本就遑遑的后蜀众臣愕然之余,却是愧疚欲死,主忧臣辱,主辱臣死,呼啦啦一下子,金殿之上已是再无一个站立的身影,群臣跪倒之际,却全都将脸埋的深深的,未几,一些文臣也被引动了心思,对于未来的恐惧,对于不能扶保君王的愧疚,还有对于秦军入城之后家族性命的担忧,一时间都涌了上来,心悲难忍之下,顷刻便是泪湿衣襟,一时间大殿之上悲声四起,凄惨之处,实令闻着伤心,听者悯然……

    “陛……陛下……臣启陛下……尝闻当年三国故事,江东孙策亡,曹贼百万大军临于江上……有近臣劝其主孙权曰,曹贼势大,不可与战,不若降之,不失为万户侯……”

    说到这里,那已然白发如雪的老臣是痛哭失声,半晌才又艰难道:“今我蜀国势穷如此,坐困愁城,忠义之士断绝于内,虎狼之军陈兵于外,又无援军……陛下……陛下又不愿移幸荒蛮,臣……臣乞陛下……就降了吧,早降还能保全满城百姓,陛下……向来仁厚,想那秦主也不至……还可保全子女……若是稍晚,大军攻城……臣恐陛下……”

    这番话一出口,大殿之上立即鸦雀无声,便是哭泣之人也收了声音,愕然望去,但却无一人出言反驳,即便是那领袖群臣,向来以强耿著称的同门下平章事王槠也只是向身后望去,不出一言,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投降不过是早晚间事,明白是明白,但由谁开这个口,又由谁担这千古骂名才是有待斟酌之处。

    不过令众臣加愕然的是,这开口之人竟然乃蜀中向来有清名的御史中丞李正臣,此人前不久还金殿之上痛骂太子和王槠争权误国,将驻守剑门的理国公生生逼反,如今危亡之际,却说出这么一番话来,立时便有人心里大骂,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这个老匹夫原来也是贪生怕死之辈……

    但后蜀立国百年,蜀中根基深厚,值此国难之际,却也未尝没有忠义之士,随后便地上跳起几人。

    “竖子匹夫,受国之恩,却出此无耻之言,便是陛下饶得你,天也饶不得你……”

    “国贼……不思报效皇恩,却想卖主求荣,陛下,请斩李正臣,号令满城军兵百姓,臣等虽手无缚鸡之力,但也愿上阵操戈,与城共存亡,只要臣等还,必不叫秦贼入城一步……”

    ……

    几人大怒之下,已然口不择言,有几人激动之下,从地上爬起来,拿着手中签板,就要上前与李正臣厮打。

    李正臣却是闷哼了一声,缓缓站起身来,脸上虽然鼻涕一把泪一把的,但站直腰杆,六十有七的老人,目光坦荡,负手而立,自然而然的有一种别样的威势,令那趋前之人竟不敢稍近。

    “臣已近古稀之年,可惜虚活数十载,上不能有助于国事,下不能保全妻子儿女,今为陛下与满城百姓计,出此下策,臣死后之名是不用提了,必担千古骂名……”

    说到这里,已是老泪纵横,却是跪倒于地,咚咚咚磕了几个响头,站起身时,头上血迹殷然。

    “此臣临终进言……陛下……臣节已,臣这就去了,望陛下保重……”

    “拉住他……”这时已经感到不详的王槠猛的跳起来,却还是差了一步,老头将官帽一摔,身子猛的窜了出去,几步就来到了粗粗的盘龙柱下,低头就是一撞,力量之大,竟是发出咚的一声大响,伴随着的,还有颈骨折断的脆响……

    最新章节txt,本站地址:



第四百八十章蜀亡

    第四百八十章蜀亡

    鲜血四溅,李正臣的身子顿了顿,接着便软软歪倒地,殿中先是一静,随后惊呼四起,那几个言辞激烈的蜀臣也被惊的呆了,不想李正臣劝君王降敌之际,竟是存下了死志,其言虽是可恨,其行却是无私,为人是刚烈至此,其人即便有千错万错,这一刻,所有人也再说不出半个字来。

    蜀帝先惊的一下站起身来,看见那刺目的鲜血,呆了呆,却又木木的坐回了龙椅,都说家贫出孝子,国难见忠良,但配上这末日衰微之景象,却无法激起人们奋勇向上之心,只让人觉得……蜀国真的完了……

    之后的事情也不用多提,既然有人开了头,那些顾惜身家性命,早有降秦之意的蜀臣纷纷进言,无论的如何痛哭流涕,说的如何天花乱坠,引经据典,比起那位撞柱而死的李正臣来,也难逃无耻二字。

    不过树倒猢狲散,蜀国到此绝境,各人也只是各顾性命罢了,平常人眼中,却也算不得什么。

    大秦景兴二年九月,后蜀正仁皇帝开城请降,秦军不费一兵一卒,入后蜀京师,后蜀立国一百一十四年,至此而亡。

    就蜀帝开关献城之际,离成都古城不足十里之处的一个小山之上,几个行色不一之人临风而立,为首的一人身材高大,满脸络腮胡须,也看不出多大年纪,一身普普通通的粗布衣服,脚上蹬着一双满是泥泞的胡靴,穿着打扮像极了山中的猎户。

    他身后战立的数人打扮不一,有的穿着像是行走江湖的强梁盗匪,有的则是温文尔雅,一副饱学士子的气度风范,而有的穿着华丽,满身的铜臭气息,而还有的像是干惯了农活的农人等等不一而足。

    这些人有的精悍,有的深沉,都背着刀剑,一看便知不是常人的。

    此时这些人随着为首之人静静而立,全都脸上带着兴奋的看着成都方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