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将血-第3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这两年疏远也就疏远了,他心里看重家人不假,却绝对不会如同护雏的母鸡般不管不顾的护短,也就听之任之了,不来便不来,多你一个不多,少你一个不少,但若敢让他赵石难受,那可就是你自己找不自了。
听到这话,他也没遮掩自己的不满,两人夫妻多年,实没有这个必要,只冷哼了一声,便道:“是翠儿的意思,还是咱那妹夫的意思?”
李金花自然知道他的心结所,抬起手握住他的手掌,柔声道:“不管谁的意思,这个忙还是要帮的不是?不然。。。。。。小姑那里必然有些难做,不然也不会开口。。。。。。。”
见赵石神色渐转不善,暗骂自己太笨,这多年,怎还不知夫君的性子?这话恐怕有些适得其反了,吃苦头的自然不会是小姑,而是小姑那倔驴般的夫婿。
想到这个,又是好气,又有些好笑,对待亲族,怎能如此,又不是领兵。。。。。说不得赶紧转口,“现如今巩义赵氏以夫君为首,小姑乃夫君至亲至近之人,若想将来枝叶繁茂,却断不能自断枝节,让外人笑话不说,也容易让族中之人心寒,妹夫有节气,又得表兄赏识,虽说性子拧了些,但将来不定就有一番成就,现夫君多包含些,不管将来如何,也算了为人兄的本份不是?”
“这是小事,不用如此郑重其事。”赵石微微点头,搂了搂妻子的肩头,但却话锋一转,露出了几分讥讽,“你又不是不清楚,这个妹夫啊,没什么本事,老老实实吏部呆着,本份做事便是,说不定什么时候,外放一任知县,再熬打一下,让他入一府任职也就到头儿了,宦途险恶,就他那个样子,既无半点刚强,又自视甚高,平白无故就能将人得罪个遍,还作什么官?府里几位教书先生都比他强,现帮他?不成仇就谢天谢地了,还想让他记着恩情?”
“大哥赏识他,不过是因为与其兄份属同年,有些情面,加上两人性子有相近之处,这才对他照拂有加,但他哪里有大哥一分半点的才干?这样的枯枝烂叶,不要也罢。”
听他越说越不成话,李金花不由嗔怪的翻起了白眼,推了赵石一把,“哪有人这么说自家妹夫的。。。。。。。。。那小姑那里。。。。。。。。”
赵石笑了笑,这是他喜欢李金花的地方,道理摆出来,但绝不会逆了他的意思,不像种七娘,不管什么事,开了口,就总要据理力争一番。。。。。。其实说到底,还是大男人的控制欲作祟罢了。
“这事啊,改天让柔儿去妹子那里说说话,告诉她,有些男人官当大了,未必是她的福分,让她别费心思了。。。。。。。。。。嘿,娶了赵石的妹子,就得照顾好了,若还不知天高地厚的给气受,后悔的时候多着呢。。。。。。。”
一边说着,一边站起身,伸了个懒腰,笑道:“难得休息两天,你也不必去当值了,叫上她们一起,咱们去城外踏青。。。。。。琴其海昨天出去了,回来没有?”
“没呢。”李金花回了一句,“听说公主殿下带她去西山游猎,估计晚上就宿山上了,这会儿哪能回得来?”
赵石笑了笑,自从琴其海到了府中,吃的用的很是适应了些时候,不过草原儿女,一旦到了汉地,这屋宇虽大,繁华之处,是草原难以企及,但对于天高海阔惯了的草原人来说,却无异于关入了牢笼一般,憋屈的厉害。
还好的是,那位长公主殿下自去年年初时那一场风波过后,估计是觉着府里太过孤寂,便时常延请香侯府,和他府上的女眷到公主府做客,这一下,公主府却是成了长安著名的女儿国,男人们是别想踏入此处半步了。
许是对于草原上的事情多有好奇,加之琴其海到得长安之初,就是住她的府中,所以得胜伯府的女眷中,惟独鞑靼女子特别受其青睐,歌舞游乐多数少不了她,游猎就不用说了,每次必定都要特意派人来寻,而琴其海府中呆的憋闷,正是求之不得,于是,这一年来,到成了长公主殿下的闺中密友一般了。
谈谈说说,带着两个孩子回了后宅,吃过早饭,范柔儿和种七娘也赶了过来,加上惜红,一家子难得聚一起,女人们都打心眼儿里高兴,听说要去踏青,是兴高采烈,便开始忙着准备东西。
但事情赶着就来了,到底没有成行的了,宫里太监简直就是赶着点来到得胜伯府,宣赵石入宫见驾,众女颇有些幽怨的眼神中,赵石却也只能随着来人出了府去,不过他心里也是腹诽不已,皇帝老子现过的到是清闲,但却总不让别人消停个一时半会,真真恼人的很。。。。。。。。
不过他这埋怨其实没多少根据,去岁一年,大秦朝堂上的明争暗斗渐渐多了起来,为的是哪般,也就不用说了,政事堂里的几位重臣都不好过,枢密院清净一些,但也清净不到哪里去,自枢密副使李严蓄致仕,为了这个位置,却也很衍生出了几番争斗。
终,有希望的李承乾还是被按了兵部尚书的位置上,没动地方,其他郁闷不郁闷不知道,反正这位皇帝陛下的宠臣有些倒霉是真的,皇帝陛下用着得力,兵部对于现如今的大秦来说又是重中之重,皇帝陛下根本不放心交给别人,所以,几次升迁的机会,就这么错过去了,可谓是成也萧何败萧何的典范。
赵石还知道,有人举荐殿前司禁军都指挥使王佩,但皇帝陛下当即就给否了,因为什么,很多人都是明白的,王大将军前两年跟郑家走的很近,现如今又与折家勾勾搭搭,借着折家的势,禁军中跟种家的人以及两位副指挥使斗的很厉害。
这样一来,皇帝陛下能答应才怪了呢。。。。。。。。其实人选并不少,比如自己没了指望的李承乾就举荐兵部左侍郎段瑞出任枢密副使,又比如有人推荐曾兵部任职,又转任工部右侍郎,现却任户部左侍郎的蒋中流,蒋老大人,为稀奇的是,竟然还有人举荐了他赵石,等等等等,不一而足,但到了陛下龙案之前,却都不合皇帝陛下心意就是了。
但终的人选却是让人吃了一惊,却是远利州的利州安抚使种从端冒了出来,不知怎么把这个位置揽入了怀中。
让人吃惊的当然不是其中细节,而是种从端其人,谁都知道,十多年前,种从端从兵部尚书的位置上被贬去了金州,不说这个,就说他十多年前搀和进了夺嫡之争当中,这才致仕大秦大的将门世家之一,从此渐渐衰落了下去。
其人是素来不为当今陛下所喜,甚至可以说有些忌惮厌恶里面,但现却是陛下力排众议,将此人推了出来,宁不叫人狐疑?
不过旁人不知道,赵石却隐约能猜出一点来的,种从端年纪也大了,致仕是早晚的事儿,用其为枢密副使,像是一个过渡,等过上几年,自然有皇帝陛下信得过的人接手便是了。
不过这么一来,种家的处境确实有了根本性的改观,只要这几年种从端别再犯糊涂,稳稳当当的把这个枢密副使做下去,种家这些年的晦气也就能一扫而空,为子孙们打下复起的根基。
乱七八糟的想着,宫城远远已经望,春光之下,一片肃穆。。。。。。。。。
最新章节txt,本站地址:
第七百零八章战略(一)
第八卷繁华处是吾乡第七百零八章战略
觐见之处还是乾元殿中,不过却非是乾元殿正殿,而是后殿。
刚到乾元殿的时候,还碰到了太子李全寿,这位太子殿下从乾元殿中大步而出,毫不遮掩的露出满脸的怒气,见到赵石的时候愣了愣,看上去想要说话,但估计是情绪极其恶劣,终什么也没说,只是微微向赵石点头示意了一下,就拂袖而去了。
不用问,是乾元殿中受了气,至于受了谁的气,那还用猜吗?如今敢给大秦太子气受的,也就那么几个,这里又是乾元殿,还能有哪个?
不过令赵石有些诧异的是,看样子真的是气急了,已经达到了怒火中烧的地步,不然以如今太子李全寿的城府,断不会表现的如此明显,当世就讲究一个严父孝子,父亲斥责儿子,那是天经地义,可以说是大骂随心,谁也不会说什么,但儿子要敢反抗,就叫一个忤逆,乃纲常之大忌,平民百姓都是如此,就不要说说皇家了,中间还要多出一个君臣之义来,然后才能轮到父子如何如何,又可谓是天下典范,所以容不得太子放肆。
而现瞧李全寿的样子,却是根本顾不得这些了,说明事情绝对不小,如果没猜错的话,照太子李全寿的性子,如今能让李全寿无法容忍的,也就是那么几件事,一个便是储君之位,已为储君,就不能容旁人有半点觊觎,碰触到这个,即便是父子,也没情面可讲。
另外一个可能就是家事了,如今陛下与皇后不合,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至于为什么不合,赵石知道一些,但这种事,过过耳朵也就罢了,若是当真,可也就白官场历练了这许多年。
不过听到这事,心里难免也有些唏嘘,毕竟景王府呆过些日子,那时当今皇帝陛下还只是个闲散之人,上面两个哥哥都不简单,朝野上根本没他说话的份儿,而那时,景王府中的女主人却是持家有道,很有手段。。。。。。气节的一个女子,而那时景王对自己的王妃也是敬重有加,恩爱的很。
谁知一旦登基,就成了另外一番模样,平常百姓人家还讲究一个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呢,皇家却是这般,赵石每每想到此处,虽然自家道德底线也很值得怀疑,但多少也生出些不耻来的。
所以说啊,权势这个东西之余男人,实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驾驭的好了,自然无往而不利,但稍一不慎,就可能伤人伤己。。。。。。。
胡乱想着,不知不觉间,已经绕过了乾元殿正殿,往后面去了。
这里赵石还真没来过,要说,依他现对大秦建筑的了解,一般宫殿之类的,后殿都是供人休憩之所,乾元殿这里其实也不例外,乾元殿后殿确实是景帝处置政事累的时候,小憩或者过夜的地方。
其实也没什么好瞧的,皇帝老子睡觉的地方也比旁人的正宅强,里里外外的,也不知分作了多少房间屋舍,而到了这里,左右不时的瞄着,赵石不乏恶意的想,那会儿正德皇帝驾崩的时候据说就此处,一代代下来,这里也不知飘荡着多少皇帝的魂魄,如果真有阳间阴世的话,以这些皇帝对于权势的极端渴望,肯定一个个都得化作厉鬼,也亏后来的皇帝们还能如此安然的这里住下去。。。。。。。。。
当然,这都是臆想罢了,现的皇帝陛下已经登基近十个年头了,也没见怎么着,所以说啊,那些鬼啊神啊的,终归都是无稽之谈罢了,而这世间之上,可怕的永远也不是人们杜撰出来的这些鬼神之属,而是那不可测度的人心。。。。。。。。
见到景帝的时候,皇帝陛下正披着一件外袍,俯首于案,瞧着什么。
“臣参见陛下。”赵石熟门熟路的行礼,也许是内殿寝居之所的缘故,皇帝陛下今天的穿着很随意,让他看上去少了几分威严肃穆,但拧紧的眉头会告诉所有人,现皇帝陛下的心情很不好。
景帝随意的摆了摆手,头也没抬的道了一声,“平身,看茶。。。。。。。。”
随即又招了招手,示意赵石上前。
赵石下意识的瞥了几眼这里的环境,地方很是不小,摆设什么的也没的说,反正自己那得胜伯府好像是没的比,但明显,这里还不是皇帝陛下安寝的地方,应该里面一些才是,这里像是会客的所,如果这位陛下愿意,完全可以将人请到这里来宴饮作乐。。。。。。。。。
不过来到书案之前,低头望去,赵石嘴角微不可见的翘了起来。
这是一副山川地图,秦川,蜀中,宛洛,河中,河北,两淮,江南,皆历历目,只是沿着故长城为界,北方草原那里还是一片空白,显然,大秦的坐探们还没有到达那么远的地方。
这张山川图鉴虽然无法与后世相比,但看上去已经比当初看到的那些强的多了。
他国武监也进行着这方面人才的培养,但可惜的是,人手不足,多教教生员怎么绘制这些图鉴,或者怎么观瞧使用,但要想实践,却有着太多的困难,所以进展也不是很大,至于海图,那就不用说了,赵石都怀疑,当世是否有哪个地方,能找到海图来瞧瞧的,而位居内陆深处的大秦,就不用说了。
这张山川图鉴显然已经制作了不少时日,纸张看上去有些泛黄,有些地方一看就知道是近标上去的,是不知道,此图是何时开始制作,又能哪一天完成,不过却能清楚的看清,眼前这位大秦皇帝陛下的野心和志向的。
也不用赵石多想,半晌过后,皇帝陛下幽幽的声音耳畔响起,“此图绘制已有八年矣,所耗人力物力无数。。。。。。可惜,到了如今,也不过如此罢了。。。。。。。。”
说到这里,露出苦笑,“此图全貌,如今除了朕,你是第二个能得见此图之人。。。。。。当初你便与朕说,应派人前往各处,绘制山川地理,如今朕作了,然,秦川,蜀地也就罢了,其他各处,远隔千山万水,也不知能当得几分真,你即去过河中,又到过塞外,仔细瞧瞧,可还有甚疏漏之处?”
这下轮到赵石挠头了,看地图他还行,简略的绘制一下也是无妨,但如此落后的手段,他真的是无能为力,他走过的地方,岂止那么一点?但要说轮廓,当世自无人能及,但细致到点上,就一塌糊涂了的。
再则说了,这地图上府县的名字他都不认识,除了那些名山大川之外,其他真的是陌生的很,哪里还能挑出什么毛病来?
遂老老实实的摇头,“陛下宣臣来,是了为了这个?那可找错人了,臣一介武夫,哪里懂得这个?陛下还不如召工部的几位大人进宫来的合适些。。。。。。。”
估计是觉着自己想的确实有些不靠谱,景帝笑着摇了摇头,可以瞧的出来,今日景帝兴致真的不高,眉头一直锁着,脸色沉郁,不过刚见了太子李全寿的赵石也是明白,肯定是父子两人有了什么争执,李全寿那般的愤怒,而景帝心里估计也不高兴着呢。
“前岁后周摄政王赵乾殁,其孙赵彦继之。。。。。。。朕本以为后周朝堂要经一番动荡,不过现看来,好像有些出入。。。。。。。而今后周临兵江上,整装待发,南唐时节已经到了长安,欲请我大秦发兵,以解南唐之危。。。。。。。想来后周的使者也快到了。。。。。。。。”
“朕召人议了议,几位卿家都以为,长安之盟定了不过六年,若是发兵,难免有背信弃义之嫌,而南唐与后周相持多年,后周兵锋再利,须臾之间,也南成事,所以应该暂且静观其变。。。。。。。”
说到这里,景帝颇有些沉重的语气中带出了嘲讽,接着道:“朕却是没想到,那摄政王继任不过年余,便要行此大事。。。。。。。后周赵氏,果是非同寻常。。。。。。。朕召你前来,就是想听听你又怎么看?
无须顾忌什么,这殿内就你我君臣二人,如当年巩义陋舍之内那般,畅所欲言便是。。。。。。。”
赵石先是吃了一惊,这事自己可真还没有听说,应该是皇帝陛下下了严令,不得外传的缘故。
接着心里便是一热,等了好几年了,机会终于是来了,可以想见的,一旦战事开始,绝对不会如蜀中之战那般,局限于一地,因为大秦东面,既有后周,也有金国,可以说牵一发而动全身。
显然,景帝心里也犹疑的很,这里忌讳的自然不会是什么长安之盟,而是后周与金国之间的盟约,一旦伐周,则金国又将如何,就很难预料。
再有一个,大秦上下估摸着也是让平蜀之战里面的波折给弄怕了,不敢轻易兴兵,所以才有了静观其变之议。
按捺住心里微微的激动,想了想前后首尾,再细细观察了一下景帝的神色,心中已经有些谱了,这才躬身道:“陛下已然心有定计,又何必问计于臣?”
景帝愣了片刻,目注赵石便笑了起来,点头道:“你可是越来越长进了,朕心里想什么,却是瞒不过你,不愧咱们君臣一场,满朝上下,也只你明白朕的心意。。。。。。。不错,朕已有意起兵。。。。。。。若赵乾还,其人老谋深算,又深谙用人之道,朕还顾忌三分,但如今赵氏小儿当政,不知勤修内政,稳固权位,却冒然兴兵南去。。。。。。。。此正我大秦实乃天赐良机,朕又岂能错过?”
景帝殿中急走了几步,虽然脸上没露出多少激动之色,但显然心中却非是如此,他微扬着头,一双眼睛亮的让人不敢逼视,也不知望向了何处,仿佛欲看穿这楼宇河山,直望向不可知之地。。。。。。。。。
“朕只是犹豫。。。。。。。你来看。。。。。。。。”重又回到书案之后,指点着两处地方,重重的敲击了几下,喃喃道:“是这里,还是这里?”
赵石凝神看去,却是明白了景帝到底犹豫什么,一处洛阳,一处河中,分属后周,金国,地方虽近,但意义却完全不同。
“你说,先取何处为上?”
赵石眯着眼睛,能参与进这样的大事当中,是对权势的好肯定,想了想,他也不犹豫,而是反问了一句,“臣想问陛下,此战若起,先攻洛阳,陛下是想取中原,还是只得洛阳便罢?
若兴兵于河中,陛下想只取河中,还是想。。。。。。。。”
最新章节txt,本站地址:
第七百零九章君臣
第八卷繁华处是吾乡第七百零九章君臣
见景帝有些迷惑的望过来,赵石组织了一下措辞,接着便解释道:“当年大军东征金国,非为摧城拔寨,开疆拓土,而是为平蜀计,震慑后周,女真,不敢犯我疆土罢了,所以,终如何?虽败金兵十余万,陷河中汉家故地,却依旧引兵而还,并未与金人多做纠缠。
再比如平蜀之战,此乃灭国之战,所以兴兵入蜀,狂飙急进,一往无前,终收蜀中河山,微臣以为,此为战之方略,是可谓之战略,应陛下定之,朝廷定之,非军前大将所应为。。。。。。。。。”
“而或野战,或攻城,两军阵前,狡计迭出,尔虞我诈,瞬息万变之际,全视领兵大将临机决断,竭力争胜者,是为战阵之术,可谓之以战术。”
“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战略即定,后以战术辅之,方可一战。。。。。。。。此乃微臣的一点浅见,若是不对,还请陛下恕罪。”
景帝既没有大惊而起,也没有太过惊奇,只是沉默良久,显然是心里咂摸着,消化着,半晌之后,才眼睛渐亮,赞赏的瞅了瞅赵石,其实,赵石所言,虽然后世并不算什么,但当世,却也可以算得上的惊人之语,但要说能让深沉如海的皇帝陛下击节赞叹,那就有些夸张了。
以当世来看,其实即便没有什么将战略战术阐述的如此明白,但每逢战事,却也自有一套章程,断不会没有确定战略目的的情况下,冒然出兵。
其实,归根结底,少的只是个理论罢了,就好像谁都知道苹果熟了会从树上掉下来,但除了那个小男孩儿之外,却没有人去关心,到底为什么苹果会落地上,而不是飞上天去一般,也就是说,事实已然存,但却没有相对应的理论基础罢了,这也正是后世优越的地方所。
这个比喻有些夸张,因为赵石说的这个,并非多么艰深难懂,只是让本来有些模糊的事情变得分外清晰罢了。。。。。。。
所以没有多大的惊喜,但皇帝陛下还是轻轻拍击了一下桌案,发出啪的一声脆响,赞了一句,“不错,便是如此,卿家果然长进了。。。。。。。”
当然,赵石也能感觉到皇帝陛下的心情终于开始转好,以他对于这位皇帝陛下的了解,这其实要归功于他一番话表达出来的立场,不是劝阻皇帝陛下不要轻动兵戈,而是往上面添砖加瓦。
只听景帝继续道:“这些年国武监,辛苦你了,不过修心养性,增益其所不能,如今看来,当初一番苦心,却也没有白费。。。。。。现你心里,可还有怨意乎?”
赵石心里一惊,琢磨了一下,怎么也觉着不应该是这么情形,瞥了一眼景帝的神色,却是略微放了点心,不过这等诛心之言,容不得他有何迟疑,赶紧躬身道:“微臣惶恐,陛下英明神武,一言一行,皆有深意,臣只管将陛下交代的事情办好便是,从不敢心存怨尤的,还请陛下明鉴。”
景帝微微一笑,眼中波光闪动,似有些欢喜,又似有些狐疑,轻轻摆手,“如此便好,你的忠心,朕又怎能不知?不过当初你年纪尚轻,骤立大功。。。。。朕这才许你羽林中郎将之位,你却未负了朕,犹能煞费苦心,办了这国武监。。。。。。。朝中如你般,忠心任事者不多,但你本是领兵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