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将血-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最新章节txt,本站地址:
第九十二章少年
第九十二章少年
少年的声音根本没有阴阳起伏,“大秦被胡人牵制?照我看,大秦与西夏连年交战很是没有必要的,大秦和西夏都与金国接界,两国又都与金国不和,实力又都比金国弱小,或可合力攻金……”
“话是不错,但两国之间结盟以却外敌,又岂是那么容易的?”
“不然,西夏地处翰漠,物产贫乏,只河套一处有塞上粮仓之称,乃西夏之根本,金夏两国连年交战,争的就是这处地方,若是能保住河套,又能进取云州,怕是西夏人乐不得的呢。
再一个,如先生所言,金国以异族而御汉人,鞑靼,契丹,蒙古各族人等,一遇战事便驱各族为先,自己则坐享其成,各族心中难免会有怨恨,这人和一项便不金国那里……”
说到这里,那少年显是已经琢磨了许久,再无停顿,说的越发的顺口了起来,“金夏两国皆是以武立国,开国之初,兵甲之利甲于天下,但如今嘛,却要学我们汉人的什么礼仪道德,沐猴而冠,不免可笑,我庆阳也见识过那西夏人的铁鹞子,据说还是西夏精锐中的精锐,却已经没什么了不起了,想来金国也差不多的了。
再加上金国还与后周常年交战,其实金国已然四面皆敌,兵力也便分散。金国如今貌似强大,其实有一触即溃之忧。
只要遣一二说客携金珠前往西夏后周交好两国贵戚,许以利益,我大秦先派兵出潼关,只要胜上两阵,其他两国意动之下,结盟攻金之势自成。
即便攻势受挫,我军也可以退回潼关自守。但西夏后周恐怕就没那么容易的了,经这一战,金国西夏必定都是元气大伤,没有了后顾之忧,大秦即可挥军入蜀,那里自古便有天府之国的称呼,偏后蜀又国力羸弱,只要遣一上将。拔其关城,得蜀定矣,之后善待蜀中君臣,安抚百姓,不出数年。便能平定下来。
得蜀中之资,之后或是出川攻后周,底定中原,或是再次联夏攻金。或者还可顺流直下而攻南唐,都能收事半功倍之效……”
说到这里,那少年却不说了,李玄瑾外面搓了搓手,这少年说的颇为地凌乱笼统,显见对各国详情并不甚了解的,但越是如此,才越显这少年之才识和远见。几句话的功夫就已经将一个宏大的图画展现听到的人眼前,随口勾画,将周边数国都牵扯内,其间关百万军民之生死存亡,以那少年冷漠的口气说来,却是分外的震撼人心。
这要是出自那些朝中重臣之口也就罢了,如今竟是这穷乡僻壤的地方听见,难怪人们总说。草莽之间。遍布龙蛇,奇人异士所多有。真是古人诚不我欺也,虽说这其中许多细节处并不如说地那般的简单,但……。李玄瑾心中默想,竟然觉得此计颇为可行,想象一下得蜀之后,秦军便进退自如,便是定鼎天下也便不再是不可能之事,他本就是有野心之人,想到这里,这心里是一片火热,心里已经打定主意,这院子里的两人一定要握手中中,尤其是这个少年,将来自己能到什么地步儿,能从这人身上得到什么助力?只是略微想了一想,手都不禁有些颤抖了起来。
但越是如此,他却按捺住了自己的性子,站那里并不敲门,想要听听里面的两个人还要说些什么出来。
旁边的齐子平和杨倩儿却无多少异色,他们不通军国要务,听了也便听了,只是觉得里面的少年口气不小,好像天下间事皆自己掌握一般罢了,杨倩儿是撇了撇嘴,心里念叨了一句,吹牛,自己的爷爷也没这么大地口气,里面一个毛孩子不是吹牛是什么?
过了半晌,还是那个少年的声音又传了出来,“这些有的没的说的再多也是无用,先生也不用多想了吧?到是这些日子咱们这里匪患闹地着实厉害,先生可要小心才是,趁这会儿无事,赶紧给我念些书本儿才是正经。”
那清朗的声音这时却是笑了一声,也不再这上面纠缠,不过接下来却说起了《大学》,“大学之道,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李玄瑾有些失望的摇了摇头,旁边的杨倩儿却扑哧一声乐了,低声道:“这个先生到有意思,讲地乱七八糟,没有一点首尾,这一会儿功夫,竟然转到大学上面来了,这样零零碎碎的,怎教得好?”
她哪里知道,里面的两个人一个教的未必诚心,一个学的也未必实意,自然教的敷衍了事,学的也便求能听懂这些子曰诗云,会写上几个大字,则也就罢了,哪里真的是什么师生地关系。
李玄瑾这个时候也知道再听下去也听不到什么的了,还不如进去看看里面的两个人都是怎样的人物,心里琢磨了一下,举手便开始敲门。
里面的声音嘎然而止。少年那独特地声音传了出来,“我不是说了吗?没事儿别来打扰,想吃板子了是不是?”
李玄瑾楞了楞,这少年好大的架子,应该是那个巩义猛虎的子侄吧?不然说话不会这么硬邦邦地,也不怕得罪人。
杨倩儿自从来到这里,就没碰上一个好好说话地,这心里正憋着一肚子的火气呢。闻言这心里地火儿噌的一下便窜了上来,“君子者,坐起恭敬,言必先信,行必中正,道途不争险易之利,冬夏不争阴阳之和,是为中庸。我等远道而来,内里君子,怎地恶言相加乎?”
院子里一静,杨倩儿微微得意的扬头看了苦笑的李玄瑾一眼,但随即那清朗的声音便传了出来。“君子凡闻人所为不善,宜且包藏,不应便而声言,当相告语。使其知改,门外君子,此宁为客礼乎?”
两人对答,却都用的是礼记中的言语,像这样的意气之争,这些士子们每天都要来上几次的,便要让他们辩上个一天半日地,两人也能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
所幸,杨倩儿刚要开口再说,小院的院门吱呀一声打了开来,一个小小的脑袋探了出来,却是小女孩儿,头上用红绳扎着冲天髻,小脸微黑,七八岁年纪。一露头儿。便扬着脑袋,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三人地脸上转来转去。之后才脆声说道:“大哥说了,叫你们不用之乎者也的,站外面这么久,也不嫌累,他请你们进去歇歇, 嘻嘻……”
李玄瑾瞪了杨倩儿一眼,转身随那小女孩儿的身后漫步走了进去,杨倩儿刚刚总算是遇到了一个会说人话的,却是被人打断,又吃了这一瞪,恨恨地跺了跺脚,都着嘴巴跟了李玄瑾的身后。
进了院子,那小女孩儿立即蹦蹦跳跳的进了屋儿,李玄瑾扫目一看,这院子和一路上看到的农家院子也差不多,没什么奢华的摆设,正屋的前面,三张书案摆那里,上面铺了些纸张,墨迹淋漓,除了那个一身儒服的中年人,两个少年这时已经站了起来,向他看了过来,一个身形微胖,温文尔雅,见他看过来,微微欠身,依足了礼节行了一礼,另一……一个,说是少年好像有些不大恰当,身高上也只比他矮了半个头左右,浓眉大眼,长相只能算得上是普普通通,不过这人往那里像钉子般一站,浑身上下都好像弥漫着使不完的精力,让人一眼看去,就好像面前站着地好像是一头蓄势待发的豹子,这人脸上也没什么表情,扫向三人的冰冷目光却刺的李玄瑾心中一跳,再看向其穿着,一身浅红色的禁军军服干干净净,整理的一丝不苟,脸上虽然还带着些稚气,但你只要看见这个人便已很难再拿他的年纪来衡量此人,巩义猛虎?怎的如此年轻,电光火石间,李玄瑾好是一阵讶异,也难怪他如此惊讶,路上听人传闻这巩义猛虎怎样怎样,想来应该是个正当壮年地汉子,说不准还应该是个头发花白地老者,怎么也跟个少年联系不起来的,但见其穿着地禁军旅帅的军服,李玄瑾暗自叹息了一声,看来这就是此次要见的正主儿了,看了看院内的两个少年,也不知刚才那番话是出自谁的口中。
“诸位远来,可是要找此间的主人?”那中年人笑着迎了上来,听他一说话,李玄瑾便已经知道这就是那位先生了,这个中年人众人身上扫了一眼,看到杨倩儿时到是愣了愣,显是没有想到其中还有个女眷。
欠身抱拳,李玄瑾笑道:“下有礼了,我等来自长安,下姓黄,叫我黄七便是,我等临近巩义地界,听闻了赵旅帅之威名,很是钦佩的,所以专程来这里拜会,不知这位先生怎么称呼,可否与我等引见一下赵旅帅?”
那中年人听他说来自京师,眼神儿不由一缩,接着便若无其事的微微一笑,还礼道:“下姓郑名离,字求安……”说到这里,他转身道:“赵旅帅,这几位公子是来找你的,我看今天咱们就到这里吧,林儿,收拾一下,咱们回去。”
那微胖的少年应了一声,便要开始收拾,李玄瑾怎会放他离去,刚想说话,齐子平此时到也乖巧,道了一句,“这位先生,我家公子喜结交先生这般饱学士子,不如留下来一起相谈一番可好?”
赵石仔细观察了几人一番,自从了然和尚走了之后,他却是找到了这位郑先生,和尚临走之前说的让他多读些书可不是想让他靠什么状元,却是想让他陶冶性情,磨练心智,这般若劲儿到了第三层,已不是苦练便能突破的了,和尚的心得上写的也有些虚无缥缈,颇有些仙侠的意味,正好赵石也已经将读书习字提到了日程上来,于是便请了这位郑先生来教授,这位郑先生明显对军旅之人有些偏见的,很是不愿意的样子,不过赵石要是这么好应付也便不是赵石了不是?
他也看出来了,这个郑先生好像很有学问的样子,不过他可不是什么刘备,自然不管这些,立即跟郑先生说,巩义县近匪患频仍,好像这些人寻找什么的样子,不如帮他们将人找到送去,也好讨个清净,这位郑先生到也干脆,听了这话,立马转了口气,答应了下来,不过教他写字到也算得上用心,至于其他嘛也就马马虎虎了,不过赵石也不以为意,得了闲便将先生请来这里,练习大字,学那古人说话……。
最新章节txt,本站地址:
第九十三章应答(一)
第九十三章应答
长安来的?对于那座让每个中国人魂牵梦萦的名城,象征着汉人极盛之世的标志,那里的楼台殿阁,那里一个个名传千古的人物豪杰,说起那里的一切一切,只要是个汉人便能滔滔不绝的给你说个三五日的,就算是以赵石的心性,说到长安,心里也不免有些向往的。
再看向这三个来自长安的人物儿,目光中却多了几分审视,这便是长安人物了,看上去几人出身都是不错行止之间都是彬彬有礼,笑容恬淡自信,赵石来到这个时代数年之久,见过的人形形色色,其中有像庆阳几个将军那样的大秦高级将领,但能有这般气度的却是屈指可数的,心里暗自点头,若是来的几个人自称来自长安,举止却市侩粗俗,畏畏缩缩,那可就叫人大失所望了。
目光杨倩儿脸上略一停留便转了开去,方才答话之时便知门外有一女子,只是没想到这女子长的这般漂亮罢了,他可不是那种看人家长的漂亮,便即心痒难搔之人,转过头,向屋内说了一句,“翠儿,拿几个茶杯出来,再煮些茶。”
屋里的小女孩儿清脆的应了一声,他这一开口,李玄瑾的眼睛立时注目了他的身上,按捺住心中的急切,“这位可就是人称巩义猛虎的赵石赵旅帅?”
赵石将书案之上的纸张笔砚之类地东西收罗了一下,随口应了句,“是我。”转身进屋子去又拿出了几张椅子。往那里一摆,“都坐下说话吧,也站的累了吧?”
几人坐定,李玄瑾正琢磨着怎么开口,到是那齐子平笑着道:“赵旅帅威名远播,不成想家居竟然如此简陋。”他本来还担心这赵旅帅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不然难免让景王失望而归。他身居景王府长史,景王再是掩饰,也瞒不过他的,以这位主上的心胸和志气,哪里会太太平平作个安闲王爷?不过又不能明目张胆的收罗人才,这其中的苦处他也是隐约知晓的,到了这巩义县赵家庄,他也明白。看来这位赵旅帅实有过人之能地了,只是没想到的是竟然还如此年轻,若能得此人相助,到也是此行的意外之喜了,说出来的话便也有些试探的意味里面。收罗人才便是要投其所好嘛。
赵石看了他一眼,淡淡道:“这里还能有什么好享受?给人看了,还以为是个贪官呢。”
杨倩儿坐旁边,一双大大的眼睛滴溜溜赵石脸上转来转去。心中也是惊讶这个家伙的年轻,不过看他那比自己宽厚了一倍还多的身板儿,心里想地却是果然不愧能教出那么多的粗鲁汉子来,到是和她心中猜想的差不多,要是这人长的斯斯文文的,才叫奇怪了呢。
不过对方只瞅了自己一眼,便再没拿正眼看过自己,心里不免有些不舒服。到也不是为了旁地什么,只是她从来自诩相貌才学皆过人,走到哪里也是众人瞩目的焦点,这样一来,性子难免有些倨傲娇纵,这是世家公子小姐的通病,到也怨不得她。
其实世上女子都是这般,越是出色的。若是有人不错眼儿地盯着。千方百计的想讨其欢心,她心中却是越加的腻歪。若是有人不拿她当回事儿,她心里反而不服气,如今的杨倩儿便是这般的心理了。
这时见是个话缝,立即插口道:“赵旅帅不觉得身为朝廷命官,家里连个下人也没有,就别说什么军兵外把守了,如此一来,不是显得过于造作了吗?”
赵石眉毛挑了挑,却也并不生气,只是身子往后一仰,淡漠的道:“这里是我家,我要干什么就干什么,不是作给旁人看的。”
杨倩儿被噎的一愣,心里立即恨恨道,果然,和那个大个子是一个口气,都是那么地可恼可恨,真真是上梁不正下梁歪。
李玄瑾到是了解杨倩儿的很的,看她那样子就知道再让她说话不定能说出什么来呢,这个人以后是要千方百计的笼络的,可不能让她坏了事,立即笑道:“好,赵旅帅果然快人快语,不同俗流,舍妹出口无状,还望你不要见怪才好,还没跟旅帅介绍,这位是我的表妹,杨倩儿,这位则是我府里的管家,齐伦齐子平。”
杨倩儿心里憋气,狠狠剜了李玄瑾一眼,齐伦则含笑抱拳。
正说话间,屋门儿一开,一个四十多岁的老妇人已经走了出来,手里还托着托盘,来到近前,将托盘中地茶杯放下,众人不敢怠慢,都站起身来施礼,杨倩儿虽然生气,但也知这位老妇人是这里主人地长辈了,施礼之余,还甜甜的叫了声,婶子好。
石头娘看见这么一位亭亭玉立地姑娘家,一愣神儿的功夫,马上笑了起来,且连连摆手道:“坐,坐,来到这里便不用客气的,我家石头性子冷,除了亲戚之外,鲜少有朋友来家里坐坐的,所以也就没什么好东西来招待客人……要是不嫌弃的话,几位晚上就不要走了,家里还有些袍子的腿肉,整治来吃很是不错的,还有几坛老酒,都是县里的亲家派人送来的,晚上好好喝上些,若是没有住的地方,这里还有几间空出来的,就是有些脏乱,收拾一下便好,明日便要祭祖,村子里很是热闹的……还有郑先生,每次来了教完了就走,我一个妇道人家,没念过什么书,但也知道那句话的,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石头他爹去的早,如今有了您这种有大学问的人来作他的老师,那是他的福分,若是他有犯倔的时候,您也别管他是什么官儿,只管教训,来到家里也别总和个外人似的,只当是自己家里,今晚一定要这里用过了饭再走,还有,崔林啊,去把你姐姐也叫过来,这里热闹,让她一个人家里多冷清,也过来一起吃好了,好好,人老了便有些唠叨,你们聊,你们聊,记得啊,晚上都不要走……”
石头娘这一年多来吃的好睡的香,儿子又身边,心里踏实之下,身子骨是越发的强健了,走起来呼呼带风,丝毫没有老态,说起话来也是一气直下,丝毫没给众人插嘴的机会,亲自给众人倒上茶水,又唠叨了几句,才进屋儿去了,到是屋子里的小丫头却跑了出来,如今她的大名已经改了,翠花这名字太过土气难听,赵石每次叫起来都能想到那句后世经典的翠花儿上酸菜的话来,于是做主给她改成了赵翠儿,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听上去却顺耳了许多。
小丫头众人周围转了几圈,不时的朝那叫郑崔林的小子作着鬼脸,这个家伙还是和赵石初见他时一样,一副小大人的样子,不过还是孩子心性,坐的不怎么安稳,一会儿便跟自己父亲说了一声儿,跑出去找自己的姐姐了,小丫头见了,像个小尾巴一样跟了出去,院子里到是为之一静。
李玄瑾清咳了一声,他已经有些急不可耐,便也不再兜什么圈子,眼睛看着赵石缓缓道:“方才门外听见旅帅高论,不知可否给我再讲讲其中的细节。”
赵石自然知道他说的是什么,他们来到院外的时候他便已经听见了的,如今他的般若劲儿已经练到了第三层,耳目之聪明非是常人可以想象,这时听李玄瑾提起,心里已经对李玄瑾的身份猜测出了几分,虽然不中,却也相差不远,无外乎京师来的贵戚子弟,至于为什么来这里,赵石心里还是存了几分的警惕的。
于是便道:“胡乱说的,当不得真。”
李玄瑾见他不肯细说,却是不愿放过,琢磨了一下,恳切道:“黄七来到这里,一来是为了给家祖贺寿,二来却是想见识一下山川风物,民俗风情,如今巩义县能见得旅帅这般人物顿生不虚此行之感的,方才院外听了旅帅一番豪言壮语,心中有几许疑惑,不知能否求教一番?”
最新章节txt,本站地址:
第九十四章应答(二)
第九十四章应答
“我朝太宗位时,便有不灭西夏贼,实乃平生恨事之语,西夏虽然地域贫瘠,但历代以降,我朝上下无不将剿灭西夏作为平生志愿,可惜的是,每每发兵进剿,都落得个惨败之局,如今满朝上下,皆以西贼为敌国大仇,为何?只因西夏虽地处翰漠之地,山川多沙漠戈壁,地域贫瘠,但民风悍野,又处我大秦侧后,疆界绵延千里,鲜有险要可以据守,屡屡进扰之下,杀我将士,掳我百姓,实乃我大秦心腹之患。
金国虽然年年来犯,但有潼关天险,反而不似西夏般让我朝上下来的痛恨非常,若是连结西夏以攻金国,不说西贼作何反应,便是朝廷上下的阻力便让人头疼的。
再说,西贼反复无常,便是答应了,若我大军东出潼关,其却攻我侧后,到时损伤惨重自不待言,我大秦岂不成天下笑柄?”
李玄瑾眼光灼灼的看着眼前这个一脸漠然的少年,心中实是期待对方如何答话的,推动这样的大事其间自是艰难万分的,但若是成功,得到的也绝非蜀中那么的简单,便如这个少年旅帅之前所言,那时天下形势立变,大秦进可攻,退可守,已立不败之地,实则已成进取天下之势,重要的是以此事为机,他李玄瑾能到什么地步儿?便是历代先祖未能成就的事业也说不准便他这里实现。这对于他这个一直被野心煎熬的景王来说,诱惑实已大到了无以复加,心中之热切自也可想而知了的。
赵石笑了笑,扫了眼前的几个人一眼,如今跟人接触的多了,他地笑容看上去比以前可是自然多了的,不过也许是习惯使然,他的笑容看上去有些冷。还带着些嘲讽,不过他没有回答李玄瑾的话,而是说道:“西夏人如何我不知道,但我大秦的将军们却都了得的很啊。”
这话说的李玄瑾一愣,颇有些驴唇不对马嘴的感觉,赵石接着道:“庆阳兵变地事情相信大家都知道的,嘿,数万精兵庆阳城里被几万西夏大军围了数月。勾心斗角的事情就不说了,援军呢?回来我才知道,援军竟然没离开平凉一步,我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但我知道。如果是这样的军队,别说是去取蜀地了,便是西夏人真心结盟,出了潼关。别说是胜上两阵了,便是全军覆没,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大秦之内尚不能上下一心,将军没个将军的样子,军兵便再是精锐敢战,出关也是个送死罢了,这样的将军再多上几个,便是紧守这方寸之地也怕困难。还谈什么进取西夏?或是联夏攻金?”
李玄瑾听了面色有些尴尬,久久不能言语,庆阳之战地前因后果,除了一些隐秘的事情之外,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