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将血-第5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思绪飘扬中,队伍停了下来。
猎场已经就在眼前,鞑靼人和秦川男儿在纵马飞驰,随着一只只猎物到底,变成战士们的收获,阵阵欢呼声响起。
秋风呼啸,辽阔的草原之上,战士们在尽情的显示着自己的勇气和精湛的技艺,常人很难想象,大军围猎时的壮观恢弘的场面,只有身处其中,才能感觉到那是怎样一种如火般让人热血沸腾的场面。
马蹄声阵阵,千万人纵情欢呼啸叫,来回驰骋。。。。。。
天色将晚,篝火已经点燃,尊贵的人都聚集在了大将军赵石身边。
一只只最为肥硕的猎物由最英勇的战士献到最尊贵的人面前,对于双方来说,这都是一天中最为荣耀的时刻。
勇武而又年轻的武士,脸上放光,拘谨而又恭敬的陆续到来,笨拙的将猎物献上,他们会得到奖赏,或是一柄钢刀,或是一张良弓,这些足以让他们回去炫耀,或者是在之后的日子里,将这得到的东西挂在帐篷里,逢有来人,便向其夸耀。。。。。。。。。。
只有其中最勇猛的战士,才能得到大将军的垂青,给予他们成为自己亲兵的荣光。
无论是汉人士卒,还是鞑靼人勇士,都为这个机会而眼红,四天过去,尊贵的大将军身边多了十几个新鲜面孔,他们中间有鞑靼人,也有秦川男儿,他们换上新衣,盔甲亮的能闪瞎人的眼睛,他们骑着骏马,倨傲的抚着佩刀的刀柄,背上背着弓箭,一切的一切,都是勇士们在梦里才能见到的场景。。。。。。。。。。。
这让这场几乎与部落迁移无异的大规模游猎在第二天就进行到了一个激烈的地步,秦人和鞑靼人之间,各个骑队之间,各人之间,竞相争竞,寻找着尽可能大的猎物来射取。
猎物一天比一天多了起来,从大到小,飞禽走兽,各式各样,应有尽有。
箭法精准,臂力最强劲的一个家伙,在大雁排空而过的时候,竟然一箭将领飞的大雁射了下来,正正穿过大雁的眼睛。
这个鞑靼人中的勇士,在将大雁献给赵石的时候,赵石瞧了瞧,也是有些惊异,心想,草原上的射雕手,不定还真能将大雕设下来呢。
之后这个鞑靼人神射手不但得到了射雕手的称号,而且成为了赵石的亲兵,在众人艳羡以及敬畏的目光中,站在了赵石的身后。。。。。。。。。。
晚间,处处篝火在草原上被点起,猎物被架到架子上,烤的滋滋冒油。
酒囊也从马背上摘下,到处都是男人粗豪的叫嚷声和欢笑声,当酒喝的差不多了,男人们会接着酒劲,互相争执,并在篝火旁边摔跤角力,并以此为乐。
而在中间那堆最大的篝火旁边,赵石居中而坐,鞑靼各部的首领贵族以及闲下来的秦军将领们围坐成一圈,并形成簇拥之势。。。。。。。。。。。
(月票,月票。。。。。。。。。感谢理论的打赏,并欢迎他成为将血的掌门。。。。。封推过后,果然大不一样,将血最高日订终于出现了,谢谢大家的支持。)(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战歌(继续求月票)
草原的夜晚开始寒冷了起来,但点点篝火之间,这个临时营地的气氛却越来越是炽烈。
草原人粗豪而又奔放的歌声在各处响起,并渐渐连成一片。
“我们骑着骏马,我们淌过河流,我们越过高山,我们放牧羊群,我们射取猎物,我们有着勇气,我们不畏惧任何敌人,荣耀归于天神,胜利属于我们。。。。。。。。”
鞑靼人的歌声,如同这宽阔的草原一般,让人闻之便是心胸开阔,禁不住便要随之高歌。。。。。。
鞑靼人歌声暂歇,一片欢笑之声,秦人将士也不示弱。
也不知是谁,低沉沙哑着声音首先唱了起来。。。。。。。。。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声音低沉而又苍凉,可能想起了战死的同袍,带着些悲伤,却满溢着慷慨激昂之意。。。。。。
随着声音响起,越来越多的声音加入其中,声音在草原的秋风中回荡。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这是秦人的战歌,千多年来,秦川男儿便是唱着这样一首歌,前赴后继,奔赴沙场,其中昂扬激烈,同仇敌忾之意,已经刻入了秦川男儿的骨子里。
他们反复的唱着,鞑靼人们渐渐没有了声音,他们瞅着这些汉人勇士,他们或者慷慨激昂,或者抽出刀剑,挥舞来去,有若疯狂,或者已经泪流满面,痛哭失声。
他们不太明白,为什么歌谣能带给这些汉人勇士这样截然不同的变化。汉人的历史沉淀,不是鞑靼人能够明白的。
这已经不是一首歌那么简单,这里面,凝聚了一千多年来,秦川男儿的鲜血和泪水,这里面凝聚了秦川男儿的勇气,凝聚了秦川男儿的情感。就像烈酒,越陈越香。经过一年多年的沉淀,其中表达的感情之浓烈,已经不能用简单的歌谣来形容,其中所蕴含的意味,几乎已经用言语无法表达清楚。
他们唱的已经不是一首歌,他们唱的是秦川男儿的战史,他们唱的是先辈用生命和鲜血写就的音符。
而他们,可以毫无愧疚的说,已经继承了先辈的意志。在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灌注于其中,成为它的一部分。。。。。。。
凡是秦人将士,都不自禁的加入了进去,让自己饱含情感的声音,成为歌声的组成部分,即便是种七娘。也开始轻轻击打手掌,放声而歌。
秦人低沉的歌声,回荡于营地上空,听上去悲凉无比,却又能清晰的感受到了里面视死如归的豪情壮志。
鞑靼战士们渐渐也被感染,拍打着手掌。哼着歌谣的韵律,感受着这非同凡响的情感。
他们不懂汉人们用这首歌到底在述说什么,但当他们沉下心来,,却好像能够看见,自己正骑着骏马,挥舞着弯刀。身边皆是同族的勇士,他们一同向敌人发起了冲锋,一同破开敌阵,一同击溃敌人,一同欢庆胜利,一同。。。。。。。收敛同伴的尸体。。。。。。。一同感受着胜利的喜悦,一同祈祷着战死的英灵早日回到天神的怀抱。。。。。。
他们渐渐明白,这是一首战歌,汉人的战歌,他们甚至能感受到歌声中那古老的韵味。。。。。。。。
歌声渐息,终至于无。
营地之中,久久无声,所有人,都好像在品咂着其中的味道,整理着自己的情绪。
“汉人的歌,真奇特,像。。。。。。是神灵的歌曲。。。。。。”
蒙古少女眼中透着些迷茫,在兄长旁边小声喃喃,好像生怕打破这样的气氛一般。
“汉人本来就很奇怪。”粗鲁的兄长撇着嘴,胡须颤动着,努力的在表达着咱们也不差的意味,但他脸上奇怪的表情,却出卖了他,显然,他的半数心神还沉浸在汉人的歌声里面。。。。。。。。。
“我要学。”
“那可不容易,汉话很难学会的。”
“只要有人教,我就能学会。”
“谁能教克烈部的百灵鸟唱歌?”
“哥哥这是在恭维达达儿真吗?但一样要找人来教我。。。。。。”
兄妹两个在窃窃私语着,作为妹妹的达达儿真逼迫着兄长,克烈部的使者,被安排在了赵石的身旁,一个象征尊贵的位置。
奎帖木儿无奈的看着两兄妹,和汉人相处的越久,便越能发现他们的不同于草原男儿之处,就像这首歌,能将忧伤和慷慨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也不怪克烈部的珍宝将之说成是神灵的歌曲。
他本来是要回去克烈部的,留下图撒合和达达儿真在这里,他不但要禀报鞑靼人已经完全依附于汉人的情形,而且还要求得桑昆王子的命令,是否有与汉人联姻的意思。
此事已经不能再耽搁了,因为鞑靼大汗已经向汉人的皇帝请求封号,并与汉人连结的越来越紧密,克烈部是否要在其中争取一个自己的位置呢?
只依靠安达的情义,并不牢靠,而且显得过于脆弱了,鞑靼人因为和汉人大将军的联姻,结束了内乱,圣狼的子孙再次拥有了在鞑靼人中汗王的权力。
汉人如果越来越强大,那么鞑靼人也会随之壮大,将来一旦击败了乃蛮部,也许鞑靼人会取代乃蛮部在草原上的位置,成为一个可怕的部族。
如果是那样的话,有意西迁的克烈部也许必将与鞑靼人争夺草场,那么汉人的态度便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这些都是将来的事情,但却必须现在考虑,也许有些虚无缥缈,乃蛮部依旧雄霸于北方草原,鞑靼人还很弱小,但现在的克烈部也绝对称不上强大。
而鞑靼人毕竟是一个部族,克烈部只是蒙古诸部的一部,相比之下,内乱多年的鞑靼人比克烈部占有的优势要明显的多。
而这样的优势,将随着日升日落,冬去春来而越来越大,鞑靼人正在努力的讨好他们的新主人,脱离了蒙古诸部的克烈部是不是也要做出改变呢?
这些忧虑,随着在这里的见闻,也越来越深,他迫不及待的想回到王子身边,跟王子讲述他在这里看到的一切,还有汉人有着怎样的决心和意志。
但他的行程还是耽搁了下来,因为这场盛大围猎,能够更好的观察一切,体现一切。
现在,汉人的歌谣让他震撼,图撒合兄妹两个在歌声中听出了美好和豪情,但他却在其中察觉出了血腥的味道。
战歌,为战而歌,也许悲伤,也许慷慨,但当他们唱起这样的歌谣走向战场的时候,也许他们都是红着眼睛的,也许他们是渴望闻到鲜血的味道的,那个时候,可没有悲伤存在的余地,那个时候的汉人战士,只想看到敌人的鲜血。
可怕的汉人,篝火明灭之间,奎帖木儿心里下了定语。
寂静之中,赵石站了起来,他手里端着一碗酒,高高举起,然后将其洒落在地上。
所有人赶紧都站起了身,看着他的动作。
赵石的声音浑厚,传遍这里所有人的耳朵。
“祝战死同袍,英灵不远,能够回归故里。”
秦军将领们同时将酒碗端起来,洒向草地。。。。。
“祝战死同袍,英灵不远,能够回归故里。”
赵石将酒碗往旁边一伸,种七娘立即上前,将酒碗斟满。
赵石再次将酒碗高高举起,“祝我们能功成名就,凯旋而归。”
说罢,将酒碗凑到嘴边,仰头一饮而尽。
将领们将酒碗斟满,纷纷举起,大声重复,“祝我们能功成名就,凯旋而归。”
之后纷纷将酒一饮而尽。。。。。。。
声音传开,四处的秦军将士听了,陆续站起身来。。。。。。。
“祝我们能功成名就,凯旋而归。。。。。。”
一声声传开,秦军将士声音越来越齐,到得后来,几乎是同声而呼,声音震荡四野,直上云霄。
鞑靼人们都是不明所以,即便是懂得些汉话的,对于汉人的成语也只是一知半解,丝毫不知道汉人在说什么。
但围坐于篝火之旁的贵族们,还是能隐约瞧明白,尊贵的大将军先是敬了大地,然后再敬部下勇士,这很符合草原的规矩,引起的声势,又是如此的振奋人心。
于是,草原男人们,纷纷仿效,或敬天神,或敬大地,或敬勇士,酒水顺着他们的喉咙,进入他们的肚腹,燃烧起来的却是满腔的豪气。
男人们的笑声再次响起在草原上,之前寂静氛围立时被打的粉碎。
“这才是真正的英雄。。。。。。。。”草原少女喃喃自语,眼中再无旁物,随即,她便悄悄退后,将身子隐没于黑暗之中,粗心的兄长,却丝毫也没有发觉,身边的妹妹已经没了踪影。。。。。。。
(月票,月票,阿草需要月票,来个一二百张,行不行,有木有?)(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强弱
当篝火旁的秦军将领以及鞑靼人们敬过大将军,开始互相敬酒并笑闹的时候,这场围猎后的篝火盛宴,才算来到真正酣畅的时刻………
赵石和种七娘夫妻两个也不再交头接耳,种七娘慢慢退后,离开了赵石身边,因为她知道,之前那些展示荣耀的时刻,更像是在走一个场面,而现在,才来到男人们借着酒劲开始攀交情的时候。
来寻自家夫君说话的肯定很多,她在旁边让丈夫分神不说,旁人也会觉着别扭,尤其是这些草原胡人,真个是些将女子当做自己财产的混账东西,她自然不愿呆在那里碍眼,当然,归根结底,还是不想让丈夫留下一个外表威严,心中软弱的样子给别人。
在汉人地界,爱惜妻子,在一些人眼中就不算什么褒奖之词,在这些胡人眼中,更是如此……
不过当她退到后面,她就又后悔了,非但身边马上围了些胡人贵女,一个个怯怯的,却还是大着胆子过来跟她套近乎,当然,她们说的话,她一句也弄不明白,还得旁边懂胡语的侍卫讲解,说话那叫一个费劲儿。
除了这个,更让后悔的事还在后面呢…………
“图撒合,今天的收获怎么样?”赵石笑着问正在大口的灌着奶酒的图撒合。
这个蒙古青年其实和他的岁数差不多,小也小不到哪儿去,但按照汉人的规矩,却要叫他一声叔父,谁让他十几岁的时候,便与桑昆,合撒尔结为了安达呢。
不过这里到底是草原,胡人对于父亲的安达会保持一定的敬意,但要让他们将你看做是自己的长辈,却还要拿出些本事来。
以赵石现在的身份地位。自然不用说了……
图撒合立即放下酒碗,抹了两把嘴巴,这才恭敬却又有点沮丧的道:“尊敬的将军啊,图撒合不得不向您抱怨,这次围猎的人太多了。比猎物还多。图撒合若不和人争抢,哪里会有很多猎物,图撒合本来还想猎取一只最好的猎物,献给您呢。但现在看来,却只能看长生天的意思了。”
他说的很诚恳,也确实很沮丧,但这话说的可恨有喜剧效果,他旁边的奎帖木儿当即就大笑了起来。赵石也是失笑,想了想,好像这次围猎的人确实有些多了,没有收获猎物的人很多。
尤其是这样的一场围猎,没人愿意去射取野兔之类的小东西,还不够人笑话的呢,这样一来,几天下来,没收获一只猎物的人大有人在。
这么想着。赵石心道,看来这场围猎也应该到结束的时候了吧?这样扫荡下去,云外草原以后很可能就看不到大的猎物奔跑的情景了呢,那对环境破坏得多严重啊,明显。他的思路开始飞了起来。
这时奎帖木儿被图撒合狠狠捶了一拳,终于收住了笑声,正容道:“尊贵的大将军,您在这场围猎当中。不但收获了忠诚,而且必定将威严洒遍这片草原的每一个角落。您的智慧和取得的功绩都是那样的耀眼,也许并不需要人再为您的头顶之上增加光芒,但奎帖木儿还是想问您……”
“您对草原部族到底有着怎样的想法呢?奎帖木儿曾经读过一些汉人的书,汉人和胡人之间,好像有着天然的仇恨,当然,您的仁慈和慷慨,都是奎帖木儿亲眼见证,不过随着时光流逝,草原部族和汉人之间,真的能够相安无事吗?”
赵石愣了愣,这是他自从北上草原以来,听到过的最有见地,也最尖锐的一番话了。
赵石审视般的瞅了一眼这个一直以来,作为克烈部和他之间的联络之人的蒙古人,心想,蒙古人崛起于东北草原,也许并非只是适逢其时………
蒙古人中的人才还真的很多,他们一个个叠加起来,构成了蒙古帝国崛起的基石,无疑,眼前这位应该就是其中一个吧?
赵石想了想,回答道:“你说的有一定的道理,但你说错了一句话,汉人和草原部族之间,并非是什么天生的敌人……”
“只是他们之间,有着差异罢了,汉人耕作,草原部族放牧,不管哪个强大起来,都不会容许对方来冒犯自己的尊严,那么最好的办法是什么呢?”
不用奎帖木儿回答,图撒合在旁边就大咧咧的来了一句,“弱小的家伙不配享有草原,当然是击败他们,让他们顺从于我……”
赵石轻轻抚掌,笑道:“说的不错,你看,多简单一个道理,就像草原部族之间的征战,弱者没有说话的权力。”
奎帖木儿目光幽深,喃喃道:“您现在已经非常强大………”
赵石点头,却又摇头道:“我与你们的王子,图撒合的父亲结为安达之时,我们大秦正在跟金国交战,虽然占据了上风,但却还不能击败金国人,将他们彻底驱逐出我们汉人的土地………”
“就在那个时候,我来到了草原,并见到了图撒合的父亲以及合撒尔这样的蒙古英雄,而在那时,我就在想,蒙古人一定会强大起来,比鞑靼人,乃蛮人还要强大……”
“您的远见和智慧向来让奎帖木儿钦佩无比。”奎帖木儿恭维了一句,很诚恳。
赵石摆了摆手,“你不知道,那个时候我也在想,当我带领大军来到草原的那一天到来的时候,不知道蒙古诸部是不是有我想象的那么强大?”
奎帖木儿震惊的看着眼前这位汉人中当之无愧的英雄,身上这才真正升起了几许寒意,对方话语中的自信和骄傲,以及喷薄欲出的野心是多么的明显啊,他不自禁的心想,原来那个时候,他便将草原部族当做敌人了吗?还是在和两位蒙古英雄结为安达的那样一个时候?
他的冷酷和那个人真像,而其野心恐怕是那个人也不曾拥有的吧?
赵石的话还没有完,“我来草原的那一年,草原上的风很疾,鞑靼人和乃蛮人逐步交恶,蒙古诸部虽然英雄很多,但正在战乱之中,其中的一位蒙古英雄还求得了乃蛮部的帮助,要战胜他的兄弟。”
“西夏人已经没落了,但他们还占据着草原上最肥沃之地,金国人虽然在和我们作战,但他们依然在影响着北方草原部族,他们的军队中,总有草原部族战士的身影出现。”
“你看,那个时候汉人虽然分裂着,但草原部族何尝不是如此?而当我带兵重回草原,草原上依旧战乱不休,不过蒙古诸部却已经统一在了一个人的战旗之下……”
“所以,不要想什么相安无事了,强者对弱者的征服,不需要任何的理由,强大便是唯一的理由,我对草原部族没有任何的偏见,我的麾下,有一半都是鞑靼人战士,我对待他们很公平。”
“他们为我作战,为我流血,我便赏赐他们,如果有一天他们背叛了我,我照样要惩罚他们,说实话,女真人才是汉人真正的仇敌,我早晚有一天会杀光那些女真人,契丹人的,但草原部族不同,在我眼中,只有强大和弱小之分。”
“就像图撒合说的,弱小的家伙不配享有草原,只有顺从于我,才能自有在草原上放牧,悖逆于我的,便是我的敌人。”
奎帖木儿深深的垂下头,恭敬的道:“您的话,好像天上的雷霆,震撼我的心神,贤明英武如您,不会有人胆敢违逆您的意志的,奎帖木儿必定会将您的话带给王子,我想,王子会给您一个明确的答复………”
赵石欣赏的看了一眼奎帖木儿,这是一个很好的使者,他在用这些话来试探他的态度,却又能不让人心生厌烦,这在如今的蒙古人当中,应该是极为少见的人才。
即便是在如今的大秦,也应该算是一个人才了。
希望木华黎,忽难两个能够不负所托,不然的话,这样的人才都聚集到那位铁木真的旗下,将来对付起来,可要困难许多……
他并没有讲述汉人儒家的那些仁者无敌的大道理,那在草原上将是软弱的代名词,仁慈的主人,在汉人地界会非常受人拥戴,并能得到所谓的民心。
但在草原上,只有强大的实力,以及用刀枪和鲜血拼出来的威名,才更让人敬服………
又和两个蒙古人喝了些酒,这个时候,让种七娘后悔的事情才开始发生………
(月票,月票,最后一天多了,阿草求月票,还有三十票,便能爆了晚明的菊花,本来想着月底爆发几天,但最终只爆发了一天,这个阿草实在是抱歉,爆发不动了啊兄弟们,四月底五月初那样的爆发,让阿草筋疲力尽,那会儿主要是被人刺激了,觉着凭什么别人就能,自己就不行呢,而三个月过去,几乎天天都是三章,让阿草十分的疲惫,情节构思也迟缓太多了,所以,只能跟大家说声抱歉,继续的平平稳稳的来吧。)
第一千零六十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