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将血-第5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石拍了拍她的肩头,笑道:“今年的年礼还没送过来,你就没有一点察觉?”

    靖佳公主一下支起身子,她怎么会不知道此事,所以才有着这样那样的担心,现在听到这个,再要是不明白是怎么回事,那也就不用坐这个公主了。

    想了半天,眼睛一亮,随即便眯成了一道缝儿,声音也开始甜的发腻。

    “这么说,你那些家财可就多数都由妾身来掌管了?”

    见赵石微微颔首,靖佳公主抿着嘴唇,笑意怎么也抑制不住,将脸贴到对方胸口,摩挲着,“要是如此的话,你也便能多来府中瞧瞧,自己的钱财是不是用对地方了。”

    赵石刚想说,交给你,还能有什么不放心的,但终归的明白了过来,哈哈一笑,“兴国公府的大管家,这个名声落一位公主身上,可着实不好听了。”

    一边说着,手便有了些不老实。

    靖佳公主听了这样的好消息,心里之偎贴自不用提,身子扭动着,不一时,便娇喘细细,有些按捺不住了。

    不过,就在此时,外面传来脚步声,芍药的声音紧接着响起,“殿下,酒菜已经送过来了,您看……”

    两人动作一下僵住,对视之间,不由同时又是一笑。

    靖佳公主嗔怪的翻了个白眼,起身整理衣裙,又过来给赵石的衣袍拽了拽,抚平褶皱,这才拿出了公主殿下的派头,“进来摆在外间,就退下去吧。”

    酒菜摆好,芍药便将人都赶走,自己也悄没声的溜出去等在旁边的偏房,以免公主殿下找不到人使唤。

    屋中两人此时已经出来,在外间坐定。

    这时说话,便更加随意。

    给赵石斟满了酒,靖佳公主就笑,“你新纳的草原公主怎么没带过来,又有琴其海几分美貌?”

    赵石端起酒盏一饮而尽,呲牙一笑,“没什么出奇的地方,就是和琴其海一样,都野的厉害,在草原上,和七娘赛马,又和七娘动了几次手,才算老实一些,到了你这儿,怕惊了你……”

    (求月票,求赞,这两天脑袋晕晕的,不到十二点之前,码不出第二章来,估计又到疲劳期了,过了这个阶段,估计就又能爆发一下,不过阿草已经连续更了五个月了,其中断更几天,后来都补上了,够努力了吧,还望大家多多支持阿草。)(未完待续……)



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年关

    到底还是在公主府中呆了一晚,第二天一早,带着靖佳公主的殷殷叮咛,赵石这才带着护卫匆匆回了长安城。

    腊月里的最后一天,兴国公府中已经一派过年景象。

    到了晚间,赵石穿戴整齐,打着仪仗,进宫赴宴,这一次,却是带着妻妾三人,正妻范柔儿,已经两位草原公主,加上儿子赵君玉,都是去给太皇太后殿下拜个早年的  。

    这一晚的宫中,热闹自不必提。

    景帝驾崩之后,这还是头一次皇帝陛下宴饮群臣,四品以上朝臣,带着随行人等,打着仪仗,陆续来到宫门之前,打着招呼,下轿的下轿,下马的下马,随即被太监领着,入宫赴宴。

    人来人往间,衣朱带紫,一片繁盛景象。

    大臣们都还带着些疲惫,但却各个满面红光,左顾右盼间,威严而又庄重。

    赵石一行到了这里,仪仗在前,真的人人退避,各个谦让,分波逐浪似的来到宫门之前,赵石翻身下马,远远近近,行礼问候之声,此起彼伏,朝中高官显爵,已经没有人不认得这位权势显赫的兴国公,冠军大将军了。

    这个时候,大将军赵石才刚刚三十岁出头而已……

    赵石抱拳,微微向周围示意,便带着家眷在太监的殷勤引领之下,径自入宫而去,留下身后无数羡慕,嫉妒之类的眼神。

    这一晚欢宴不必细说,声乐阵阵,歌舞不歇。直到深夜。君王与臣子们这才尽兴。大臣们陆续告罪,出了宫禁之地。

    让人颇为心安的是,没有再出个沈才人之类的女子一鸣惊人,朝中略有动荡不假,却也不像几年之前那样,隐忧处处,让人提心吊胆,只是有着遗憾的是。明年战事压在心头,谁也不能太过尽欢罢了。

    赵石这里出宫之前,太皇太后宫中派人过来告知,因天色太晚,太皇太后已经留宿于他府中女眷。

    赵石无奈,也只能一人出宫回去了府中。

    这一晚过后,便是年关,兴国公府中,自是一片欢腾。

    一大早,鞭炮声声中。兴国公府的几位女主人带着小主人一起从宫中回转,洗漱过后。便重又凑在一起,和其人一起,赵石领着,去给老夫人拜年问安。

    这一天,对于赵石来说,实际上是颇为清闲的,只是陪在老娘屋子里,吃了午饭,又到晚间,跟着家眷一起,在这里守岁。

    这个时候,虽然看上去也是一大家子人了,但到底还是显出人丁不旺出来,孩子太少了,只有赵君玉,和扣儿小丫头两个。

    几年前也就罢了,赵石官爵虽显,但常年在外不说,谨言慎行的,府中冷清一点,也是时势所逼。

    但如今赵石回京,一门显赫,上下一新,又纳了新人进门,却是将子嗣的事情越发的凸显了出来。

    一大家子人,却只有两个孩子,赵君玉已经渐渐长成,分明是个稳重性情,温文尔雅的,一身书卷气息,虽也招人疼爱,却到底年纪摆在那里,已是不能当做孩童来对待了。

    到了扣儿还小,叽叽喳喳的,让这个年关添了几分颜色,但到底只是自个儿一个,闹不太起来。

    等着赵君玉带着闹着要放鞭炮的妹妹出去玩耍,屋子里人还不少,但好像一下就冷清了一半有余,老太太这里就不满意了,很是埋怨了赵石几句。

    赵石尴尬的连连点头,周围妻妾除了初来的克烈部公主达达儿真之外,各个脸色都不太好看,尤其是正妻范柔儿,更是眼圈泛红,好像受训斥的是她似的。

    到是种七娘这里,垂着头,笑也不敢笑的样子,实际上心里得意着呢。

    赵石糊弄了几句,老太太却越发的不满意了,说着说着,就说到了靖佳公主那边,老太太年纪已经不小,出身也不高,但到底这些年养尊处优下来,心眼也不再那么实诚。

    拐弯抹角的其实就是想问问,和那边牵扯不清的,听说那边突然有了个小丫头,是不是赵石的种,要真是赵石血脉的话,皇家的事咱们少沾不假,但你总要把孙女儿常带回来让老太太我疼疼吧……

    这孩子据说都姓了李了,也不须她改姓,孩子命苦,认不得爹爹,却总归要让她有个奶奶不是?

    这话说的影影绰绰的,不过只要知道内情之人,一听就能听明白。】

    而且,赵石前夜去了公主府,一晚没有回府,这个时候提起这个,一屋子的人,各个面色古怪,还好的是,李金花一听个开头,就挥手赶紧让下人们都下去了,不然的话,这些话要是传出去,那可真真的有些不妥当。

    不管赵石和靖佳公主有什么纠葛传闻,到底还都是些传闻,当事之人,各个守口如瓶,外间猜测再多,也就那么一回事。

    但要是老太太的亲口所言传出去,传言岂非一下就得甚嚣尘上?

    赵石瞅了瞅周围的妻妾,脸上也是讪讪,这个时代,男人不在乎在家里有几个妻妾,但还要在外间养什么外室,就要遭人口诛笔伐了,尤其是,那还是位公主……

    李金花,种七娘脸上的神色极为相似,都是似笑非笑的,好像就要看个笑话。

    范柔儿和惜红都垂着头,典型的贤妻良母做派,不愿掺合这事儿。

    只没心没肺的琴其海咯咯偷笑着,低声跟不明所以的达达儿真嘀咕着,随后,达达儿真便猛的抬头,等着一双分外明亮的大眼睛,里面蕴含着的却全是满满的钦佩和感叹,显然,这丫头的想法和其他人都不一样。

    能和大秦皇帝陛下的姑姑勾勾搭搭,在她看来,那才是真正的英雄行径,小脑袋里已经开始勾画当时情景,当然,还是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自家汉子纵马横刀,将一女子掳掠而来,然后……最终估计心里还要加上一句,自己果然没有嫁错人。

    在这样颇为诡异的各色目光中,也没人开口帮腔,赵石只能无奈的摇头,矢口否认,那孩子跟他一点关系都没有。

    老太太显然有些不信,其实即便他这家中妻妾,也都不太相信,公主府突然多出来一个女儿,怎么的都让人觉着其中有什么古怪。

    也是这孩子来历太过隐秘,一旦泄露出去,又将是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连皇帝陛下都要难做,所以,万没有明告于人的道理。

    即便是赵石府中与公主殿下交好的琴其海,也无法从中得知内情。

    所以,一来二去,在这兴国公府中的女眷们眼中,什么从外间捡来的,公主若是那般随意之人,恐怕公主府现在已经成了孩子窝了……

    那孩子分明就长的和公主殿下有些相像嘛,不是公主殿下的又能是谁的,这么一来,自家夫君怕是再逃不掉其中嫌疑了。

    老太太早已拿这个主意正到极点的儿子没辙了,心里虽然不信,但嘴里还是唠叨着,让那孩子多到府中玩耍,扣儿也能多个玩伴什么的,显然还是认定了这是自家孙儿,以后要常来常往才行。

    赵石连连点头,开始频频转移话题,这个时候,他可不愿再提什么将府库中的东西,转到公主府那边去,那可就更说不清了。

    这个时候,老太太无疑是执拗的,也怪不得谁,老人皆都喜欢孩子,而且这位老太太也不过是个寻常人罢了,渴望孙儿承欢膝下的心思,与世间旁人,没什么两样。

    唠叨着,便开始说着,那边那位肩不能担手不能提的,又是一个女人顶门立户,可要多帮着些云云,一下子便带出了浓浓的乡土气息。

    赵石也没词儿了,扫了一眼几个妻妾,脸一板,终于拿出了一家之主的威风,几位妻妾这才纷纷笑着开口,逗老太太高兴。

    只有达达儿真在那里嘟囔,多好啊,抢过来算了……和强大的人联姻,才能让部落兴旺生存下去……这应该是长生天给咱们的考验……

    赵石恼怒的瞪了她一眼,这位才撇了撇嘴,又低声劝说起旁边喝的脸色红扑扑的琴其海,院子那么大,咱们不如点上一堆篝火,那才有意思呢。

    不多时,便拉着琴其海往外面跑了,半晌过后,外面便变得红彤彤的,传来扣儿兴奋的喊叫声,以及两位草原公主清脆的欢笑声,中间当然也夹杂着赵君玉无奈的劝阻声。

    屋子里的人都呆不住了,早有下人回报,外面两位夫人将老夫人的菜架子给拆了,点了一堆大火,怎么劝也劝不住,这不,都烧起来了……

    等到人都出来,大大小小的四个人正围在火旁转悠,赵君玉死死拉着跳的欢实的妹妹,追着两个姨娘,大声劝阻,但无奈的是,他那些学来的圣人教诲,却哪里说得动这两位生性狂野的长辈?

    看到这个景象,本来有些心惊的老太太呵呵的笑了起来,来了一句,“这才有些过年的样子嘛……”

    其他几个人,都是面面相觑,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兴国公府的年关,就在这样诡异的纷扰中过去了……

    (今天更新实在是晚了,怨不得阿草,今天白天的事情太忙,没顾上码字,晚上又和同事吃饭,唉,先来一章,看看晚上十二点之前能码出另外一章来吗,如果不能,只能是十二点之后了。)(未完待续……)



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县事

    大秦成武五年正月。

    年关在这个时候其实还不算过去,正月里的人们,还会沉浸在年关带来的喜悦当中,凤翔府治下的巩义县,就是这般,县城里的人们多数都还闲居在家中,相互设宴,邀朋唤友,往来相聚。

    当然,乡人们却已经开始在准备今年的春耕事宜了,衙门里的老爷们,也早已上值,因为年关一过,朝廷诏令便陆续来到凤翔府,清查各处府县库房,明令各处府县官吏,不得擅离职守云云  。

    隐隐的风声传来,又要开战了,这一次,估计是西北……

    在这样一个时候,巩义县的县太爷,县尉等几位老爷没一个敢于轻忽,都在等候着府衙那边传过来的消息。

    不过让人安心的是,巩义县不同旁处,这里出了一位鼎鼎大名的大将军,如今在朝中的权势,据说没几个人能比得了。

    随着这位大将军日渐显赫,巩义赵氏由一个小小的山村,如今已经成了占据巩义半边田亩的第一豪族,族人聚居之所在,也已经设下了镇制,若非巩义县城立下也有些年头了,不然的话,将县府所在移到赵氏聚居所在,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有着这样一个人家在这里,虽然官当的有些提心吊胆,唯恐得罪了那几个联络有亲的乡间大族之外,到也不虞上官太过为难,在这里为官,沾着了仙气儿,也就是半个神仙了。别人想要动上一动。也得瞧瞧。各方的关联,要是在这里有了根脚,再没人敢捅这个马蜂窝才对。

    只要安心呆个几年下来,别弄出什么事情,考评也不会有何为难之处,多数都是优等之列,如果那几个大族满意,还可能开口想府中推荐一番。让你宦途更进一步。

    所以,到如今的巩义来为官,是既让人头疼,却又让人羡慕,毕竟,像巩义赵氏这样特殊的家族,满大秦去找,也找不见一个出来。

    还是那句老话,崛起太速,没有那么多的积淀。就很难打交道……

    这不,如今才正月里。县衙所在就已经围满了县里的闲人,任凭衙役怎么驱赶,都驱不散越围越多的人群。

    坐在堂上的县老爷,瞅着堂下跪着的几个人以及昂然站在旁边,仰着头,一副目无余子模样,锦衣貂裘的年轻小儿,听着堂外人群的嘈杂之声,一边揪着颌下须髯,脑仁儿疼在厉害。

    这官司说来简单,旁边那家人有个女儿,生的颇为俊俏,人人皆夸,更是一家人的心头肉,但正月里上街买些胭脂水粉之类的物什的时候,却是遭了祸患。

    碰上了几个浪荡子,到也没什么,就是调戏了几句,动了些手脚,这些人也就兴高采烈的去了,毕竟,县城还是律法所在,所谓当街强抢民女的事情,任他是皇亲国戚,在严苛的大秦律中,论的都是死罪。

    事情这么过去了其实也不算什么大事,但偏偏那女子性烈,受辱之下,回到家里跟人哭诉一番之后,一个想不开,瞅人不注意,就碰了脑袋,性命到是留下了半条,但一个好好的姑娘家,不但名声受损,而且现在也变得半死不活。

    一家人大年刚过,就生出如此事端,怎么受得了,这家的父母兄长一合计,几个兄弟带着亲朋好友便满大街的寻摸,父母则来到县衙击鼓鸣冤。

    这戏码,怎么听都是说书先生才能说的出来的,就这么发生在眼前,县令大人当即就有些恼了,差了衙役,就去寻那生事之人。

    不用怎么找,那群人鲜衣怒马的,在县城里可谓显眼之极,衙役到时,已经被那家的亲朋好友拦住。

    不过情形看着可是诡异,不放人走,却也畏畏缩缩,不敢上前理论动手,反而是那些浪荡儿,簇拥着个小少爷,趾高气扬,浑若无事一般。

    被带到县衙,那小少爷往那里一站,县老爷就头疼了,瞧这个模样,显然非富即贵,等到差役在他耳边嘀咕了两句,县老爷差点没把胡子揪下几根来。

    这小儿竟然姓赵,而且还是巩义赵氏族老的孙儿,家里就这么一根独苗,宠溺的有些过了,无事生非的事情不少,县衙里的人更都认得,不然的话,若是头一次来公堂,任他家世显赫,这般年纪,也要有那么几分不自在,哪里会站的如此稳当。

    说起来,这位年岁虽然不大,但在巩义县左近,却已经有了些名头,更有趋炎附势之徒,给他加了个绰号,叫赵小虎。

    这个绰号听上去普普通通,但要知道,当年赵大将军人称巩义猛虎,如今更是大秦一等一的人杰,赵小虎也就是要继承大将军衣钵的意思了。

    可见,这孩子在巩义赵氏族中年轻一辈当中,是很出挑的人物。

    赵家闹事,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官司这些年也是渐多,一些年轻的赵氏子弟,横行乡里算不上,但却很有些纠纷出在赵家这里。

    就算县太爷,县尉,主簿之类的怎么想要公平处断,但顾忌到大将军在朝中的权势,也要多少偏袒赵家这边一些。

    因为这已经不是十年前了,大将军旧部渐多,巩义左近的禁军将领,皆为大将军旧部统领,县中大族,都已结好赵家为荣,这么一来,想要在巩义县这里平安为官,却无法强项的起来了。

    不然的话,磕磕绊绊,难免要灰溜溜的滚出巩义,这其实和当年赵石平蜀时,遇到的那些据地而守的地方大族已经没什么两样。

    好在是赵家那边也不是毫无约束,家中族老,都是当年农人出身,还没到乒乡里,祸害一方的地步。

    这两年的大事小情,也都是小纠小纷,就说当前这事,若非那女子太过烈性,也不会弄到对簿公堂的地步。

    而且,赵家这边也有说道,只不过当街说了几句话,又没把那姑娘怎的,至于回到家中,那姑娘是生是死,又关他们什么事?

    不过赵家这边的人可是一厢情愿了,县太爷可qīngchu的很,当街调戏民女,按照大秦律,最少流放一年。

    而现在流放已经不成了,已经改为罪役,这还是当年大将军平蜀的时候定下的新规,以取代部分民役,节约民力,现在却要用在赵家子孙的身上,宁不可笑?

    而调戏,损人名节之后,又差点闹出人命,只能是罪加一等。

    县老爷目光闪烁,心里盘算着,已经开始为这锦衣小儿寻找脱罪的办法了,当然,最好的办法就是赔付银钱,只要递状子的一方同意,这事也就完了。

    至于你个平头百姓,见官不跪的罪过,县太爷也不愿计较了,赵家势大,连带兵入京的事情都干的出来,还能指望旁的什么?

    就在堂下小儿开始不耐,县老爷打定主意,轻咳一声,打算调解一番的时候。

    县里的王捕头快步走了进来,径直来到县太爷的身边,低声耳语道:“张家有拜帖,请您明晚赴宴,有范家老爷作陪,还请了李县尉,张主簿两位,还说,银子都是小事,今年捐些银钱,为县中父老尽力,您看……”

    县老爷一听就明白了,心想,张家,范家知道消息可快……不定就是这些差役,跑去报的信。

    为了一个小儿,能劳动这么多的长辈,可见,这个后生小子在赵家确实地位不同。

    心情立即松缓了下来,甚至有那么几分喜悦,他来县中不久,也才刚刚一载,若是能趁着这个机会,跟几个大族人等见上一面,也是不错,可惜,张大人回京去了,不然的话,到是可以跟他请教一下,该怎么处置。

    再者,张大人在时候,县里可没闹出什么事情出来,连赵家那边也都加着小心呢,唉,到得什么时候,咱才能有那样的威势?

    “大人,我家少爷站的已经累了,您看是不是弄把椅子,让坐一坐?”

    一直陪在锦衣少年身边的汉子,眼光灵动,一看就知道是个机灵之人,只是一开口,就知道不是一个见过什么世面之人,在县衙大堂之上,自家少爷又没有官身,能站着就不错了,还想坐下?

    县老爷一听,这脸色顿时一变,要是让人坐下,那这个官不做也罢。

    他瞪着那主仆二人,嘿嘿一笑,“你真想坐下跟本官说话?”

    到底不过是仗着赵家的威势,县太爷这阴森森的话一说,那汉子顿时身子一颤,眼珠儿转动着,凑到满脸怒色,就要说话少年耳边,嘀咕了两句,少年重重哼了一声,才沉默了下来。

    此时,旁边的那家人又开始喊冤了,他们也知道赵家势大,但一口气还是咽不下去,到了这个地步,也没什么好说的,秦川之人,最不缺刚烈性情,豁出去了,求个公道罢了。

    若是公道求不成,瞧那跪着的两个年轻小子眼睛通红的样子,没准之后就能闹出大事出来……

    (求月票,求赞,哈哈,十二点之前,阿草还行吧?)(未完待续……)



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小儿

    县衙外的百姓们也是议论纷纷。

    若是旁处,定然没多少好话,但巩义这里到底不同,当年大将军赵石在巩义的时候,乡人受惠颇多不说,而且赵大将军起于寒门,十数年间,纵横天下,威名赫赫,巩义县百姓提起来,各个都引以为傲。

    所以,虽然近些年巩义赵氏渐显横强,不过到底闹出来的都是些小事,并无多大恶迹,就拿如今这事来说,也不过是乡间浪荡儿的行径,若没有之后的故事,多数也是民不举官不究的过去了  。

    所以,围在这里的百姓,大部分心里感叹大将军族人不肖,为大将军脸上抹黑之外,到是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