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将血-第6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石微微点头,“此事不提也罢,此时之吐蕃,撮尔小邦罢了,挥兵可平,但这些外邦之人,还自持甚高,看着让人厌烦,结宿世之好?凭他们如今模样。可是不配。”
老僧静静的听着,到底使者入秦遭遇了什么。又向大秦提了什么条件,他这里听到的都是传闻而已,今次才算真个知晓,大秦对吐蕃入秦使者,十分不满。
传闻果然不可轻信,要知道,从各部传回来的消息是,使节入秦,大秦礼遇非常,还面见了大秦皇帝。
使者亲口想其提出结好之事,只是大秦正欲行征伐西夏之事,仓促间才未能谈拢云云。
这些言辞,一听其实便知道,是往自己脸上贴金罢了,只是大秦对结好吐蕃之事,到底是什么样的态度,作为象雄寺主持的他是根本无从知晓的。
不过,今年北方那个魔王再次领兵南下,也约略能够让人闻出一些味道了,而今又从这位大秦将军口中亲耳听闻到这些,立马也就能猜出个大概来。
老僧心中不由叹了一口气,他在这里呆了数十载,见过高地上无数的贵族首领,自然也知道,这些贵族们对待佛门中人大多能温和有礼,可以说,对佛祖有着别样的虔诚之心。。。。。。。。。
但像他这样一个人,自然不会被表相所迷,心里明白着呢,这些贵族们多数都骄狂自大,对待奴隶甚至是部民们残暴非常,甚至到了不可理喻的地步。
两国之交,有若儿戏,怕是也只有这些山南贵族们能干的出来,招惹祸端的本事,却是一个比一个强。
“那么将军今次领兵而来,是要。。。。。。。。纳吐蕃以为秦土?”
“这等不毛之地,要来何用?”赵石摇头道了一句,“只是顺便领兵过来瞧瞧,到底是如何狂妄之人,才敢戏弄于我大秦,只是既然一路到了此处,又怎能空手而回?所以啊,才在这里跟和尚说话,不然的话,一把火烧了象雄寺,顺便给佛祖暖暖身子,岂不干脆?”
老僧目光闪了闪,心道,还能不能好好说话了?有这么一个劲儿的威胁佛祖的吗?
不过赵石话里的意味,他算是听明白了。。。。。。
“将军的意思,贫僧已然明白。。。。。。。”
赵石笑着摇头,“我看你并不明白,想来,你是以为我要让你昭告各部,再行商议结好之事,是不是?”
老僧微露茫然,随即点头。。。。。。。
赵石笑着一巴掌拍了老僧肩头,没用力,但老僧还是身子一矮,看来,这里的僧人也分文武两道。
“这就是我让你办的第二件事情了,等我回军重来象雄寺,我要你传书于象雄各部,来象雄寺盟会。。。。。。自此,象雄为象雄,牦牛为牦牛,天王为天王,不准各部擅自联姻结盟,其他的你不用管,只象雄这里,向大秦称臣纳贡,我甚至可以带几个僧侣入长安,钦此几个佛号出来。”
“你精研佛法多年,诸般经义皆在心中,怎不想着另立门户,别开局面?”
“若能如此,象雄各部,皆为象雄寺之信众,有我大秦支持,建一个地上佛国出来,也是轻而易举。”
老僧此时听的已是紧紧皱起了眉头,这是要让吐蕃,永远没有一统的机会啊。
看着眼前这位侃侃而谈的将军,老僧的心不由颤了颤,一股凉意从背后升起,一直蔓延到全身,丝毫没有被那美好的图景所迷惑。
地上佛国,定然要建在无数尸骨之上。。。。。。。
见老僧沉默不语,赵石的脸色翻的可比翻书快多了,冰冷的声音更是没有一丝的温度,“哼,这高地之上,别的可能不多,光头和尚却到处都是,今次见你是个汉人,才跟你多言几句,怎么?这等好事,竟然想要推却不成?”
老僧勉强的笑了笑,任他舌绽莲花,对于这个敢拿佛祖连续说笑,无所顾忌的大秦将军,他这里也没有任何的选择余地。
“全凭将军吩咐便是。。。。。。。。只是这山南吐蕃百姓,世代贫苦无依,性情敦厚朴实,还请将军手下留情才好。”
赵石顿时哈哈一笑,顺手亲热的拍打着老僧的肩膀,这次的力道,就像遇到瓷器一般,轻柔的很。
“识时务者为俊杰,过后这象雄寺定然香火鼎盛,到时别让佛祖太过高兴才好,你也放心,这些吐蕃蛮夷,你道我真的愿意跟他们计较什么?施之以威,晓之以佛法罢了。。。。。。。。。”
说到这里,自己都被自己逗笑了,索性拉着老僧拾阶而上,不一时,便来到象雄寺正殿之前。
赵石负手而立,左顾右盼,这里视野开阔,一切尽收眼底,不过赵石这一介俗人,也说不出什么道道来,只是觉着临风而立,殿宇辉煌,天高云淡,心胸实在开阔不少。
冷不防,身边老僧干巴巴问道:“敢问将军可是姓赵?”
赵石愣了愣,接着不由笑了起来,“和尚果然聪明,却也让我放心不少,只是劝和尚一句,之后要将这聪明劲用对地方才好。”
也就是老僧多年修持佛法,心理素质一流,还能故作平静的说话,脑筋转的也快。
换个年轻的来,不定这会儿已是满脑子浆糊,哪里还会去猜测眼前的这位大秦将军的来历?
听赵石直接承认了下来,老僧不由双掌合什,念了一声佛号,“原来是赵将军亲临,贫僧对赵将军可谓闻名已久,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贫僧这厢有礼了。”
赵石这里却又来了一句,“这下佛祖应是知晓了咱的姓名,不定哪天,就要来一出金刚伏魔的戏码,你说,我该是担心呢,还是该谢谢佛祖,让咱早脱这浮尘俗世?”
老僧身子顿时僵住,即便是他,这时心中也有大骂一番的冲动,佛祖招你了还是惹你了,什么仇什么怨啊,让你不断拿佛祖来取笑?
不过,最终,这位高僧还是按捺住了心中不断升起的怨念,咧了咧嘴角,终于硬气了一回,“将军又说笑了,不过,这里乃佛祖清净之地,还请将军慎言。”
赵石回头看了看高高在上的佛像,又瞧了瞧那头被佛祖骑在身下的白象,不由很想说一句,你这象雄寺,供奉的不过是佛祖胯下之物,可没什么值得骄傲的地方。
不过最终,赵石还是理智的收起了玩笑之心,和一些宗教人士讨论这样的问题,不定刚才说的那些话,也就白费了唾沫,最终又回到那位哥哥既定的老路上去了。
于是,赵石果断的转开了话题,“多年之前,我曾领兵平蜀,你乃蜀人,心中可有记恨之处?”
一瞬间,便回到了老僧熟悉的领域,几乎是本能般的,老僧便道:“一入空门,前尘皆断,蜀中之种种,与贫僧又有何关系?”
(二更,今天客户端专题推荐,好像收藏什么的涨幅并不如他们说的那样大啊,不过阿草还是要爆发一下,看能更几章出来。)(未完待续。。)
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横扫
(三更了。)
赵石可不想跟僧人在佛法上纠缠什么,那纯熟自己找不自在。
不过此时此刻,赵石很喜欢光头们这一点,从不记仇,打了左脸换右脸,还能割下自己的肉来喂畜生,这样的人欺负起来没什么成就感,但却不用提防太多,越是佛法精深的光头,越是如此。
当然,搀和进政治的和尚,就不是好和尚了……
这一晚,赵石没有宿在象雄寺,还是回到了营地当中,谨慎他从来不缺,他可不想,晚上睡熟的时候,有人偷摸的想给他一刀。
一夜无话,第二日,赵石便率领着颇有些对象雄寺“恋恋不舍”的低地战士,绝尘而去……
谋划再多,也要先打过才成,这是赵石在战场上形成的很朴素的经验,而他一直以来,也是遵行不悖……
三千骑兵,都象雄寺信众聚居的地方,又拉了两百多奴隶,除了给他们配备的战马之外,还剩余下来百多匹马,离着一人双马还差得远。
所以,赵石并未带领大军尽情疾驰,而是留着马力。
即便如此,第二日午时,在象雄寺僧人的指引之下,也到了塘拉兑截区域西边的枯巴城……
这是一座典型的高原小城,三千余骑兵围住小城,没费什么工夫,便爬上小城的城头,杀死几个反抗的小城守兵,便将城门打了开来。
三千骑兵一拥而入。小城便换了主人。
这次赵石没再犹豫。小城中的几个首领。顿时便做了刀下之鬼,这样干脆的杀戮,在如今的吐蕃地界是不常见的,首领贵族们总能找到生存的机会,但这一次,他们遇到了赵石,定然不会再用什么银钱来赎身了。
赵石也不要什么财货,随即命人搜罗城中马匹食物。又弄到二百多匹战马,一百多个奴隶再次加入了进来。
不是战马总比人多,而是奴隶们并非各个会骑乘战马而已,其实,也只有那些给首领们放牧的奴隶,才有一些骑马的机会,当然,如果被发现了,也一定不会好过。
之后唯一让赵石有些犹豫的是,是不是该将这里高过车轮的男子杀个精光。如果是在草原上,赵石一定毫不犹豫的做了。但这里是吐蕃高原,和草原诸部的情形并不相同。
他并没有犹豫多少时间,很快便做出了决定,在城中吃饱肚子,杀死不能带走的那些可以供人骑乘的活物儿,随即便扔下这座已经被惊恐淹没了的小城,继续沿着藏布江向西而去……
到了晚间,已经来到一条大河之前。
这是藏布江的一条支流,蜿蜒向北,一直去到达莫林卡城。
这一晚,三千余骑军便宿在河边,低地战士们对这样的作战方式还有些陌生,又对不能尽情劫掠有些不满,也就谈不上什么士气。
其实,他们中大部分人都不明白,这一路作战到底为了什么,只是他们有着良haode服从性,当然,这称不上什么纪律,只是对高位者的本能顺从罢了。
所以,有些牢骚在所难免,但要说让他们兵变,也是难上加难,即便赵石现在拿鞭子无缘无故的抽上一些人一顿,这些低地战士也会选择忍受,而非去琢磨着报复什么的。
说实话,低地虽然一直信奉本教,但他们无可置疑的,已然被高地上的一些风俗习惯所同化了,和当年他们那些悍野难驯的羌人祖先,早已相去甚远。
更何况,赵石还让赤摩不停的派人告诉他们,在他们身后有着两千同族可以收获战利品,到时候人人有份。
当然,在此同时,赵石也没忘了,不停的灌输给他们一些基本的纪律观念以及骑兵冲锋的知识,让他们在行军途中,慢慢适应。
第二天一大早,赵石便命人叫醒了这些散漫惯了的低地骑兵,沿河北上,在这天下午,便来到达莫林卡城。
这座城池比枯巴城要大一些,不过也十分有限,所以,赵石将在枯巴城所干的一切,都在这里重演了一番。
当晚,便宿在城中。
当他们离开此处,达莫林卡城中的首领贵族,皆都被砍下了脑袋,而赵石所率的队伍中,又增加了一百多号奴隶。
经过对两座城池的搜刮,赵石这支三千多人的骑兵队伍,在短时间之内,将不会缺少粮草了。
赵石率兵继续沿江西进,慢慢的,冈底斯山脉雄浑的身影出现在大军视线之内。
而此时,赵石已经率领这群低地骑兵攻破了沿途三个部落,杀死了他们的首领,抢走了他们所有马匹,解散了他们的奴隶,一个部落因为反抗极为激烈,赵石索性祭起了屠刀,顺手将那个小部落从吐蕃高原上抹去了。
沾染越来越多的血腥的低地战士,已经开始适应这样不停杀戮的征程,眼瞅着他们变得暴躁了起来。
但更加狂暴的是那些奴隶,这些常年生活在吐蕃高原最底层的renmen,一旦被放出来,并有能力将暴虐施加给旁人的时候,他们一下便成为了疯狂的代名词。
不过在赵石毫不犹豫的处死了几个变得不可理喻的家伙之后,奴隶们顿时找到了昔日的感觉,重新变得顺服了起来。
但这注定是一个血腥的征程,奴隶们驯服于强大者的淫威,但对那些他们恨之入骨的高地首领贵族们,却绝对不会手软。
这种尖锐的社会矛盾所造成的仇恨,几乎没有办法消除,就像汉地的农民起义一般,他们首先对准的便是富户,之后在别人引导之下,才会想到官府。
到了冈底斯山脉东南端,赵石的队伍已经膨胀到了四千余众,几乎人人都是双马。
赵石比较满意这样的战果,手下的三千低地骑兵,已经有了些军人的模样,起码知道什么该干,什么不该干了。
至于那些高地奴隶,赵石从来没有正眼看过他们,这确实是一群可怜的家伙,但你现在只要看一看他们的眼睛,就会发现,这是一群已经红了眼的恶狼,只要放开套在他们脖颈上的绳索,他们也就没什么理智可言了。
这样一些人,永远不能称之为军人,他们不过是一些受害者,说不定,很快,他们便会成为施暴者,他们的手段,绝对不会比他们曾经的那些主人温和上半点。
即便是一直跟在赵石身旁的几个和尚,对这些奴隶们也是敬而远之,再不去提什么用佛法消除戾气的话题了。
继续沿江西进,这个时候,其实已经进入了象雄诸部当年兴起之地,也就是吐蕃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从冈底斯山脉西南山麓,到藏布江的这条狭长区域之内,孕育出了象雄部的祖先,他们在这里放牧,生儿育女,而且,他们也是吐蕃文明中最尚武的一个部族,游牧民族,大多如此,不值得奇怪。
不过那已经是许多年之前的旧事了,随着吐蕃的强大,游牧部落变成了吐蕃最为原始的部族,当他们慢慢融入新崛起的吐蕃文明之后,象雄部的重心,也开始渐渐南移到了藏布江对岸。
他们也开始建立城池,开垦荒地,慢慢改变了生活习俗。
如果不是象雄部落的主部一直十分强大,那么象雄部落分裂成为两个部族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因为一条藏布江,两岸的renmen生活方式差距越来越大,这么延续下去,分裂是早晚的事情。
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之间的对立,在这一小片区域已然出现,只是还没发生过于激烈的碰撞而已。
赵石来到这里,要做的其实十分简单,击溃这些象雄部落中最尚武的部落,让象雄部失去手中的刀剑,然后,才轮到南边那些驯服的羔羊。
而冈底斯山南边山麓生活的renmen,无疑便是象雄部出产战士的地方。
对于世代生活在这里的数十个大大小小的象雄部落而言,这无疑是一场灾难。
赵石率领着数千骑兵,像狂风一样横扫过去,在三日之内,连破大小部落十余个,自身未有多少损伤,反而继续膨胀,麾下已然有了六千多骑兵,大群的战马,跟在骑兵身边,所过之处,隆隆的马蹄声,让藏布江的江水泛起涟漪,让冈底斯雄伟的身躯都有了颤抖。
这个时候,他们已经越过格空瑭地域,深入到了象雄北方部落的腹地……
留在他们身后的,是十余个残破的象雄部落,他们的首领全被砍下了头颅,挂在部落最高的杆子上,战马都被突然到来的敌人所夺走,奴隶们纷纷加入到这些敌人的队伍中去,其余也都逃亡而去。
而这些敌人,还带走了他们大部分的羊群,这么一来,这十余个部落,还能不能继续存活于高原之上,已尽是个没人能够回答的wenti了。
而他们,甚至不知道,这些敌人到底来自何方,为什么会突然袭击他们。(未完待续……)
第一千三百九十章等待
当进入象雄北部各部腹地,遇到的抵抗也越来越激烈坚决了起来。 。。
在冈底斯山南麓,一个近两千人的部落,让大军终于停住了脚步。。。。。。。
这个部落显然在此渡过了寒冷漫长的冬天,刚刚准备南下,而事先,他们也得到了敌人来到的消息。
只是敌人来的太快,他们根本来不及做出太多的反应。
就是这样一个算不得太大的部落,牢牢的将低地骑兵拖在这里。。。。。。。
从中午开始,到暮色降临,厮杀之声再未断绝。
在冈底斯山如同长蛇般雄伟的身躯之下,到处都是相互搏杀的身影,兵刃撞击声连绵不断,惨叫之声不绝于耳。
整个部落都成为了战场,老人举起弯刀,妇女手持匕首,就算是孩子,也拿起了弓箭,无疑,这是一个强悍的高原部落,丝毫不懂屈服为何物,其实,这才是一个部族的脊梁。。。。。。。。。
赵石驻马于一个山丘之上,望着这处如同乱麻般的战场,神情冰冷,心中却也有点无奈。
实际上,在他看来,造成这样的混战的原因很多。
最主要的便两点,一个便是行军速度不够快,让敌人有了反应的缓冲,低地战士在这一点上,远不如草原部族,才经历的这点战事,便有了疲惫之态,让他不得不扎营修整了一天,也正是这一天的工夫,让这个部落有了防备。
第二点就更不用说了。低地战士冲击力不足。这在骑兵战场上。是非常致命的一个缺点,一旦不能在第一时间内冲垮对手,也容易便会被敌人拖入混战之中,在这一点上,他们到是和草原部族有了共通之处。
至于那些奴隶,就更不用提了,壮壮声势还成,遇到这样的战事。这些奴隶没有逃走已经算是个奇迹了。
实际上,会被奴隶或者农民起义推翻的政权,都是一些已经腐烂到了骨子里的统治阶层,还是一碰就会倒下那种。
无数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不用多做讨论。
而这里发生的是一场一无是处的混战,当陷入进这样的战事当中去的时候,战场上将没有任何胜利者。
不过赵石到也不担心失败来临,这个部落很强悍,让他依稀看到了一些吐蕃强盛时的影子,不过到底也只是影子罢了。这个部落人太少了,耗也能耗光了他们。
但随之而来的麻烦。才是真正的麻烦,若之后遇到的都是这样的部落,赵石在琢磨,是不是该退兵了,显然,经过这场战事之后,这些低地战士将不可能再面对更加激烈的战场了。。。。。。。。
必须修整一段时日,不过那样一来,再要进兵,前面等着的敌人,也许便将成群结队。
黄昏之时,部落中冲出了一队人来,大约有十几个,都是衣衫破烂,浑身浴血,他们嗓子已经沙哑,但还是努力的嚎叫着,向小丘方向冲了过来,显然,绝望的他们,想要拼尽余力,杀死小丘上那个领兵贵族。
勇气可嘉,但没有任何的可行性,如果大军陷入混战的第一时间,他们便集中起来,冲向小丘,那个时候说不定还有些麻烦,但此时嘛,十几个残兵败将,却想杀死一位大秦最勇猛善战的大将军,这简直就是在开玩笑。
赵石正眼也没瞅一下他们,他身边的亲兵便在胡烈的命令之下,纵马驰下小丘,十几个勇猛的吐蕃高地战士,连挥舞一下手中弯刀的机会都没有,便被赵石的亲兵们一一射下战马。。。。。。。。
天色渐渐黑了下来,混战的结果就是这个部落彻底被摧毁了,但很难做到无一漏网。
部落中有人逃进了冈底斯山脉,有的人则向西北方向而去,这些漏网之鱼无疑会将消息很快的散布出去,等待在前面的是什么,不问可知。
疲惫的低地战士终于聚拢在了一起,如果是秦军将士打了这样一场烂仗,迎接他们的定然是官长们愤怒的咆哮,定然也会有领兵官儿人头落地。
但这里是吐蕃高原,赵石也没那个心思苛责这些疲惫欲死,神经已经接近崩溃的低地战士。
他决定在这里等候后面的两千骑兵上来,是不是再打一场硬仗,还需要看看敌人的反应。。。。。。
这个时候,斥候的作用便凸显了出来,他们必须保证,大军不会落入敌人的包围之中,而且,还要尽可能的获得那些象雄部落的消息。
待到晚间,收拢所有人马,清点之下,赵石也有些哭笑不得,厮杀了数个时辰,阵亡的低地战士也不过四百余人,到是那三千多奴隶,被杀伤大半儿,可谓损失惨重。
不过受伤的低地战士着实不少,几乎各个都带着轻重不一的伤痕,有一百多重伤的低地战士,在这缺医少药的高原之地,怕是熬不过去了。
轻伤的到都无所谓,高原上就这点好,伤口大多不怕感染,细菌在这里的生存能力并不比人强到哪里去,而且,这些高原上生活的人们,总能找到些稀奇古怪的草药给自己敷上,效果也不算差。
一等便是两天过去,后面的两千人马还没跟上来,催也没用,想要让后面的家伙们扔下抢来的财货和羊群,不如要了他们的命来的容易些。
不过撒出去的斥候却带来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