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将血-第7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于香侯府而言,好处就更不用说了,除了护卫内宅之外,香侯府的女人又有了另外一个用武之地。
这让香侯府上下都极为雀跃,学医的时候也不再局限于风寒,外伤等科,凭着香侯府的权势,开始延请太医院的良医入府授业。
而对于太医院那些医官而言,除了几位顽固的认为,医术不能外传的老家伙之外,其余的却很乐意收上几位香侯府女弟子,这样一来,在皇宫中行走,总算能有些保障不是?
对于国武监这边,香侯府则更加上心了,到了如今,国武监中所藏医书,到有一多半都是香侯府搜集而来,在国武监中教授的医术,也开始渐渐宽泛了起来,不再限于军中所用了。。。。。。(未完待续。。)
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聚饮(三)
香侯府的女人,一般都有种雍容华贵的表相,和旁边大胆开放的有些过了头的异域女子相比,陆晨才更符合中原汉人的观感,内敛而又矜持,不容人轻易冒犯。,ww∽w。。co︾m
这两位就像是女人的两个极端,其实更代表了两个种族,两种文明间的差异。
而在另一边,宋教头的旁边,却还坐着一位枯瘦的汉子。
这位吴小妹可就有些眼生了,而且,这个中年人在这里竟然没有喝酒,而是在饮茶,这已经够奇怪的了,而这位看上去普普通通,还瘦的厉害的家伙,明明坐在桌边儿,面朝着这边,又是桌上唯一一个吴小妹不认识的人,本应最先注意到这人,但到了这时,吴小妹好像才发现桌子上有这么一个人。
吴小妹可不认为自己眼睛花了,或者是这人突然冒了出来,强压着心中的怪异感觉,吴小妹打量着这人,心想,也许。。。。。。。是和其他人比较起来,这人太过普通了的原因吧?
但就在她打量这人的当口,一直低头饮茶,就一张脸藏在阴影之中的这人,突然便抬头瞟了吴小妹一眼。
阴森冷漠的眼神,一下便让吴小妹打了个哆嗦,随即便出了一身的鸡皮疙瘩,这绝对不是一个普通的人物,而是隐藏在黑暗中的毒蛇。
吴小妹强忍着不适,立马聪明的移开了目光,心里的好奇心却再次来到了顶点,这些来历各异,又都极为独特的人物。却聚在此处。他们会说些什么。又会做些什么呢?
到了这个时候,就算有人赶她离开,她也不会走了,在国武监呆了这么长的时间,这脸皮的厚度,绝对不是闺阁女儿可以比拟的了的了。
只是转了转眼珠儿,吴小妹就挪着脚步,凑了上去。见没人说话,暗自欢喜之下,狗腿的搬起酒坛,挨个满酒,伺候在旁边的两个下人,刚看过来,就被她瞪了回去。
不过刚斟了两碗,就被人拉住,有点沙哑,却又带着些难以用言语描述的味道的声音笑道:“来。到这儿来坐下,男人喝酒的时候。给他们满酒的,一定是他们的妻子或是奴仆,你可不适合干这个。”
很流利的秦川口音,只是还有些生硬,而且,说的还这么直白,即便是好意,也没有一点婉转的意思,不用问了,只能是玛丽安娜。
吴小妹的笑容立马僵在了脸上,接着脸色便红了起来,看来这面皮还是不够厚啊。
但人家热情着呢,马上转头招呼下人搬来凳子,安放在自己身边,拉着吴小妹上了桌儿。
吴小妹呲牙咧嘴的道谢,然后恭敬的唤了一声,陆师,才有些拘谨的坐稳当了。
其实,桌子上就黄三以及玛丽安娜的话多,其他人都是少言寡语,让这显然是临时凑起来的宴席怎么都有着一种诡异的气氛。
直到院门再次打开,吴小妹才知道,这些人还在等人。
微微歪头,接着院内的灯火,吴小妹能够清楚的看清鱼贯进来的三个人。
她都认得,打头的一个年级很轻,比自己也大不了多少,但却是大将军心腹悍将胡离的儿子,如今大将军身边的衙卫统领,胡烈。
其父战死于太原府,如今儿子却已经继承了父业,从大将军衙卫统领做了起来,将来前程不可限量。
胡烈身后跟着两人,其中一个一身的军人气息,虽然已经人过中年,但身子强壮,手扶腰刀,气度沉凝。
这位也是国武监中的教头,教授刀术,若非这位在河东丢了一条胳膊,不然的话,绝对不会出现在国武监,而应该是在战阵之上,跟敌人拼杀才对。
也不要把他跟绿林中那些刀手混为一谈,这位教头一身的本事,都是在战阵上用敌人的鲜血和性命喂出来的。
另外一位,在气度上可就差的远了,身上虽也有些淡淡的官威,但长手大脚的,带着憨厚的笑容,怎么看都是一副老实巴交的样子,跟在胡烈身后,竟然还有些拘谨,乍一进院,看清这里的各色人物,这位就更紧张了,一双粗糙的大手也开始搓了起来,腰也不知不觉就弯了下去。
这位吴小妹也认得,辎重科下面的匠作科里的教习,好像姓张,和那边打交道打的少,在国武监诸科里面,匠作科的秘密最多,所以,除了匠作科的生员外,其他各科生员对那边都不太熟悉。
吴小妹心思转的快,只微微一琢磨,心里便已恍然,文事,箭术,刀术,马术,医术,语言,匠作,几乎已经囊括了所有国武监教授之门类,而且,在座之人,都是其中翘楚,还有。。。。。。。韬略。。。。。。。
再一想就也明白,教授韬略的,都是一些将军,在座的各色人等,虽然来历皆是不凡,但相比之下,他们却没那个脸面,能让将军们过来赴宴,就算是陆晨,其实能过来,也属于屈尊降贵了。
想到这个,她已经隐约的晓得,自己适逢其会,好像碰见了国武监一件大事。
进了院子,目光只是微微一扫,胡烈就已经笑了起来,连连施礼道:“各位长辈,小子来的晚了,劳您们久等,恕罪恕罪。”
除了黄三儿和吴小妹,在座的其他人都是微微点头示意,对胡烈的身份,并不算太在意,皆是不客气的以长辈自居了。
黄三儿却是不管其他人如何,扎手扎脚的站起来回礼,连连摆手道:“什么长辈不长辈的,赶紧入席,可就等着你们几位了呢。”
“三老爷,您可别客气,小子若在您面前放肆,以后若是见不到几匹好马,岂不是要哭死了?”
听了这个,黄三儿脸上都快笑出花儿了,显然,这官场中人说话,要比草莽人物动听的多了,既带着些调侃,又足见亲近,着实让人受用。
那边吴小妹早已站起身来,轻巧的一转,已经到了玛丽安娜的身后,等到胡烈三人纷纷落座,才向几人问好。
胡烈明显有些意外,不过瞄了哒懒一眼,却还是笑着点头,“你也在啊。。。。。。。你这马倌,也当不长了吧?”
他这里明显有些心不在焉,吴小妹也聪明的简单答了一句,那边的注意力便已经转了开去,而吴小妹悄然落座,立马竖起了耳朵,唯恐漏了一句。
随着胡烈三人到场,人算是齐了,但气氛却还不如方才,喝酒的喝酒,饮茶的饮茶,连黄三儿和玛丽安娜的话都少了起来,显然,这些人都是受邀而来,在等着说正事呢。
胡烈紧着吃了几口菜,酒是一点未动,这才放下筷子,顿时,众人的目光都聚到了他的身上。
胡烈也不客套,清了清嗓子,也不拿腔作势,直接便道:“这次小子借着哒懒叔父的地方,请诸位过来,为的就是国武监操典之事。。。。。。。。。。”
虽说吴小妹已经隐约有了些猜测,但听到这话,还是有些愣神。。。。。。。。
国武监操典,由山长大人亲自提议,并得到先帝允准,从咸宁四年便开始编纂,算起来,已经有近十个年头了。
开始的时候,这事交到了翰林苑,由翰林学士们编修。
但结果却让山长大人极不满意,里面的原因就不用赘述了,这事交到翰林苑本来就不靠谱,所以,不出一载,操典编修之权,又回到了国武监。
在山长大人监督之下,才算按照国武监教授门类,给国武监操典定下了框架。
在这个时候,所谓的国武监操典涵盖的东西,已然极为广阔了。
里面有韬略篇,包括了从古至今的各种兵书战策,里面有战阵篇,讲述的是战阵上各种试用技巧,尤其是练兵之学,订立的最为详细,也是山长大人最为看重的一个篇章。
里面还有辎重篇,包括的东西最为驳杂,粮草后勤,安营扎寨,水利,建筑,算学,星象,地理,医术,冶炼,木工等等等等,都在辎重篇当中有所涉及。
骑兵篇,步军篇,斥候篇等又单列开来,好像除了圣人文治之道外,国武监操典想将其他世间的学问,都涵盖于内,而又让人无话可说的是,这些杂学却又都能跟行军打仗沾上边儿。
如此的驳杂,除了显示出山长大人的雄心之外,却也难为坏了编纂操典的一干人等。
时隔多年,国武监操典依旧未曾面世,也就能知道其中碍难了。
吴小妹也已听说,国武监操典即将完善并刊印成册的消息,但在她看来,其他篇章到也罢了,只辎重篇,想要完善。。。。。。。。怕是再用十个年头,也未必能完善的了。。。。。。。。
这还要多亏齐祭酒这些年来的极力促成,著书立说,本就是文人最大的志向之一,齐祭酒会热衷于此,也就不奇怪了,不然的话,鬼才知道要猴年马月这部恢弘巨著才能问世。。。。。。。。。
而今日的这场颇为简陋的席宴,也只能说明一件事,谣言并不可信,国武监操典怕是还在编录当中呢。(未完待续。。)
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聚饮(四)
说到这里,胡烈脸上的笑容也渐渐收敛了起来,看上去分外郑重。《7頂《7点《7小《7说,∞x。c
“国武监操典,乃国武监头等大事。。。。。。大帅也一直在说,这不是一个人的事情,需要许多人为此群策群力,今日邀诸位前来,就是想请诸位鼎力相助,让我国武监有个立足于世间的根本。”
到底是军人,几句话的工夫,已经将意思说的明明白白,干脆的很,没有半点的转弯抹角。
不过在其中几个人听来,并不舒服,与其说是邀请,不如说的变相的传达军令。
不用问了,这肯定是晋国公本人的意思,在国武监操典这样的大事上,胡烈的身份也决定了他的份量不够,断不会冒冒然的自行其事。
吴小妹则琢磨了下其中的味道,心中不由有些恍然,这么多年过去了,还要将这些人请到一起来,在国武监马场这样等同于私宅的地方说起此事,看来啊,国武监操典的编纂还在进行当中,离着问世还遥遥无期呢。
这些话也明白的告诉了她,山长大人对此事已经极为不满。
“这是大帅的意思?”
先开口的竟然是哒懒,而这句问话,也显示出他并没有明白这话里藏着的诸多味道,问的很是多余,而且,也很得罪人。
若是旁人这么问,胡烈的反应不好说,但哒懒问了,则又不同,他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为不可见的点了点头。
随后,哒懒呵呵一笑。抹了一把花白的大胡子。“大帅说什么。就是什么,要俺怎么着都行,只是哒懒可不识字。。。。。。。”
胡烈嘿嘿一笑,道:“大帅说,许多识字的人,也不过就是识字罢了,在座诸位的本领,可不在识不识字上面。”
话音未落。那边啪的一声,已经有人拍了桌子,席上年纪最大的那位闹了,瞪着眼睛,吹着胡子就道:“识字,问学之初也,离于懵懂,后可晓天理,明世情,此为世间之正道也。。。。。。。。”
说起来好笑。桌上的男人当中,就老头儿一位饱学之士。到是女人中,陆晨和吴小妹,都读过不少的书本,还听得懂他到底在说什么。
顿时,桌子上的人齐齐埋头喝酒,这话茬谁愿意接谁接去吧,到是玛丽安娜,求知欲非常的浓,瞪着那双总是流转着若有若无的媚意的眼睛,听的聚精会神,嘴唇蠕动,想要称赞一下对方的学问,但最终还是将话咽了回去,这个老头儿和草原上的那些汗王,甚至说大多数的男人都不太一样,对她从来可都不怎么友善。
一本正经说话的时候,虽然让她觉着很有。。。。。。。嗯,气度,却也让她不自觉的有些畏惧。。。。。。。。。。。。。
胡烈的嘴角抽动了几下,心道,这位崔先生可是越来越倔了。
当然,他也明白,老头儿这么激动,也是有着原因的,因为齐大人在的时候,编修国武监操典,弄了很多圣人文章进去。
这也还罢了,圣人的学问,无疑是这世间最大的学问,国武监操典里面,必定不会少了圣人教诲。
但让人哭笑不得的是,齐祭酒主持编修国武监操典,各篇开篇之语,必定是大段大段的圣人之言。。。。。。。。。。。
这也还罢了,你说满篇的之乎者也又算什么?
若真这么编出来,广瞧明白他们写的是什么,就得难为死一群厮杀汉,还哪里有那个时间操演?国武监中的生员们岂不都成了书虫?
所以,如今国武监操典确实正在大改,齐祭酒所谓的以圣人教诲为先,铺之以军阵之学的编修方略,已经被彻底摒弃,更开始大片大片的删除圣人文章。
这里面,无疑就有老头儿的心血,所以,提到国武监操典,便有些激动也是在所难免。
让胡烈有些不满的是,老头儿与大帅有着师生之谊,却没去大帅面前理论,揪着他一个小人物儿发火儿,又算哪门子的圣人道理了?
本来,今天就没打算请这位过来,但老头儿不知从哪得了消息,上赶着过来了,唉,真是麻烦啊。。。。。。
心里叹了一口气,胡烈也只能连连点头,趁着长篇大论的间隙,才道:“小子读书少,整日里胡言乱语,您也别计较,咱们还是说正事啊,说正事。”
老头儿余怒未消,但他心里也有数,那位便宜弟子如今可不是巩义县的小小团练使了,那个时候他要干的事情,就没人能拦得住,遑论是现在了。
瞅瞅满座这些人,就能明白,其人对读书人的轻蔑和反感,当初为其开蒙之时,就隐约的感觉到,那位虽然没说过什么过头儿的话,但对圣人教诲,却大多不以为然,可以说是天生的武人心性,改也改不过来。
但说起来,与那些整日里舞枪弄棒,连书本也不愿碰上一碰的武夫又有不同,他这位便宜弟子是能读进去书的,而且,只要没有引经据典,便能读的极为明白通畅,对里面的圣人道理,比一些读书人看的还要通透几分。
而且,如今还在教武人们读书识字,然后成军,这一切,已经可以看做是兵家之学的延续,现在又编国武监操典,引世间杂学入内,对儒家之学依旧不屑一顾。
想到这些,老头的火气不知不觉也就消了,心里滋味莫名,最终,叹了一口气,摆了摆手,道:“行了,老夫替你说吧,诸位皆有一技之长,国公的意思是,万不可敝帚自珍,有所藏私。。。。。。。。”
“国武监操典若成,必为世间之学。。。。。。。增色不少,能治一学,列入其中,将来后世子孙,当可记得诸位姓名,流芳千古不一定,但荫及子孙却乃易事,诸位考量一下。。。。。”
“国公那里的意思恐怕是想让诸位主持编修。。。。。。。言语务求浅显易懂,识不识字。。。。。。嘿嘿,确实不太要紧。”
老头儿有些落落寡欢,但说的话却极有条理,一下就能让人听的明白,胡烈那边脸上立即堆起了笑容,竖起大拇指道:“还是您老的学问高,大帅正是此意。。。。。。。。”
这会儿他也不藏着掖着了,“而且,大帅还说。。。。。。嗯,世间的学问没有高低贵贱可言,看的是得不得用,比如说啊,胡人到了咱礼仪之邦,嗯,长安,会说汉话的就要便利不少,而汉人去了胡地,嗯,草原,会说几句胡语的,不定就能免了杀身之祸,找到处帐篷,还能跟主人把酒言欢,而不是因言语不通而动刀子。”
他本就不是一个少言寡语的人,这会儿见老头儿不知怎么不来添麻烦,而且还能帮衬几句,这兴致立马上来了。
“又比如说这匠人啊,修桥补路什么的都少不了,而且,咱们这些人手中的刀枪弩弓都出自匠人之手,拿在手里在战阵上是能保命的,凭什么端起碗来吃饭,放下碗就骂娘?匠人比旁人又没少了什么,不偷不抢,都凭手艺吃饭,差了哪儿了?”
“还有啊,商人往来道途,赚的也是辛苦钱,虽说有时嘴脸难看了些,但总归也有好人的吧?”
最后有点言不由衷,当时就有人扑哧一声乐了,胡烈说的正高兴,当即不满道:“笑什么,大帅说了,商事上是一篇大文章。。。。。。”
那边笑的人立即不满了,不客气的道:“大帅说,大帅说,你这点见识,都是从晋国公那里听来的吧?正事还没说完呢,你问问,谁耐烦听你的这些胡言乱语?”
胡烈虽然年轻,但在国武监,敢跟他不客气的人真的不多,不过说话的人就是其中一位,出身香侯府的女人,到了哪里,都有着这样的底气。
“嗯,嗯,那咱们赶紧说正事。”待得看清说话的是谁,胡烈没骨气的立马软了。
吴小妹在旁边看的热闹,感觉这一趟真的没白来。
但胡烈这些话,虽有些凌乱,却还是让她感觉到新鲜,工匠,商人,严格的来说,皆乃贱业,按照古往今来的大道理而言,因他们家无恒产,易生乱事而为人所轻贱。
而按照儒家之言来说,一个是奇技淫巧,玩物丧志的典范,一个则是无信无义,满身铜臭的代表。
但反之一想,没了他们,成吗?肯定是不成的,就像自己这些武人,往大了说,保家卫国,上护君王,下卫黎民百姓,往小了说,也是靠本事在养家糊口,凭什么就要居于读书人之后,为那些自诩圣人门下的文人所轻?
以前,也许只是一些隐约的想头,他们这些将门之后,其实还是很羡慕读书人的风雅以及渊博的见识的,但现在,却好像在她面前打开了一扇门,直可清晰的看到门后的景致,顿时便有豁然开朗之感。。。。。。。。。。。
(一更,阿草努力中。)(未完待续。。)
第十三卷 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聚饮 五
其实,话不用说的这么透彻,只要说清是晋国公的意思,这里大部分人的阻力完全可以忽略不计。顶⊙
黄三想都没怎么想,就笑嘻嘻的道:“大帅用的上咱,是咱老黄家祖上积德,咱是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啊。。。。。。。。。”
一听就带着些匪味儿,但在座的人都没什么反应,国武监粗鲁的家伙多了,没什么好奇怪的。
一直坐的笔直的独臂教头,也干净利落的道:“咱也没什么好说的,咱身上都是些杀人夺命的本事,大帅既然瞧得上,咱这里都掏出来就是了。”
宋人逢也当即点头,道:“宋某受大帅大恩,正愁无以为报,正好有这么个机会,又怎能甘于人后?”
这位在晋国公府中呆的久了,跟人学习枪术不算,连说话也比当年斯文了许多,不过,怎么也带着股绿林豪杰快意恩仇的气息。
那边陆晨平静的接过话头,“医术本为济世之学,吾辈不敢藏私,当示之以人,以济盛事。”
来到玛丽安娜这里,这位左瞅瞅右瞅瞅,罕见的露出些羞涩来,讷讷道:“我。。。。。。我懂的可不多,也能出力?”
同为女人的陆晨拍了拍她的手臂,安慰道:“你懂的旁人不懂,便可占一席之地。。。。。。”
但说这话的同时,她细长的一双眸子,却微微的瞟了瞟崔老夫子,显然,香侯府现在是晋国公府最坚定的盟友之一。
晋国公所坚持的修订国武监操典的理念。天然的。很合香侯府的胃口。
实际上。往深层次挖掘的话,隐隐间,在座大部分人,都在对抗着儒家门徒订立下来的条条框框,并试图在某一方面,突破之。
这其实并不奇怪,诸侯割据,烽烟四起的乱世。本就是儒家影响力陷入低潮的时候,在此期间,不管文人们怎么粉饰,都儒家门下,只能在天下承平之后,才会再次兴盛起来。
尤其是在北地,尤其是在大秦这样一个渐渐强盛的国度,儒家的影响力,已经跌至一个非常危险的地步。
朝堂上的文臣,其实是首先感觉到这一点的群体。所以,在景兴末年。一直到成武初年,大事借着各种因由接二连三的爆发出来。
这里面最深层次的原因,其实就是圣人门下,不断的在试图稳固自己的地位,却又屡屡遭受重创。
武人集团,作为既得利益者,也是反抗最激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