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将血-第7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在赵石看来,如今的大秦,确实是自正德年间以来,皇权最盛的时候。

    中书势弱,枢密使之位空缺,各部皆有皇帝心腹把持,而在军权上,通过他与种燧等人,也掌握的极为牢固。

    这样一来,皇权也就在不知不觉间,来到了一个巅峰。

    无论是景帝,还是之前的正德皇帝,都没有获得过这样的局面。

    当然,这只是一种感觉,也可以说是政治嗅觉,此时容不得赵石多想什么。

    赵石微微拱手,答道:“微臣这次可没胡来,更没擅动河洛一兵一卒,哪里谈得上什么收获?”

    成武皇帝一下就被逗乐了,熟悉的感觉彻底回到了身上,被群臣搅扰的有些纷乱的心绪,也放松了下来。

    边笑边道:“若是这般的话,朕到是应该盼着爱卿胡来一番了。”

    赵石目光一闪,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微臣又能做的了什么?再者,陛下应该也不愿看到河洛重起战火才对。。。。。。。。”

    皇帝陛下好像没有听出这话的言外之意,而是点了点头,“爱卿说的不错,和议已定,不需多生事端,刚才只是笑谈,爱卿不必往心里去,爱卿此次河洛之行,诸般事故,朕已知之,说起来,爱卿此去河洛,虽稍显平淡,但其功不下于前,朕这里,可是都给爱卿记着呢。。。。。。”

    一听这话赵石就明白,得,功劳苦劳什么的都不用提了。

    不过也没什么奇怪的,现在大秦除了那几位正经的皇亲国戚,就他这么一位国公,再往上,封王?得了吧,天下未定,就封出一个王爷来,那样的蠢事,别说皇帝陛下不会做,就算有这个心思,也不会得到朝廷重臣们的支持。

    而在官职上,除了现在空出来的枢密使的位置,也不太好升赏了。

    连赵石自己都觉得,若是之后再行加恩,该赏赐些什么。

    这就是功高不赏,尴尬而又有点危险的一个地位,好在,现在是成武皇帝在位,有些话还能交流一下,取得些谅解,不然的话,赵石也不知道,最后会是怎样一个结果。

    不过,该小心的地方还得小心,和皇帝这种生物谈信任,嗯,有点过于奢侈了。

    “多谢陛下体谅,说实话,微臣这次巡行河洛,除了游山玩水之外,实在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地方,哪里会有什么功劳可言?”

    这样的套话。在皇帝陛下这里自然免疫,他只是摆了摆手,“爱卿不必过谦。。。。。。。”

    这个时候,有太监小心的凑过来。低声道:“陛下,酒菜已经准备好了。。。。。。。。”

    皇帝陛下微微点头,不一时,酒菜便摆了满桌儿。

    等到宫人退下,赵石拿起白玉酒壶。给皇帝陛下斟酒。

    嘴里则斟酌的道:“微臣不是谦逊,应该说是。。。。。。。。避嫌,说起来,微臣在河洛呆的并不舒服。。。。。。。”

    皇帝陛下愣了愣,然后就笑了起来,点着酒杯道:“你说,朕听了这话,应该是高兴呢,还是不高兴?”

    这话一说,君臣两人都笑了起来。气氛终于彻底变得轻松了起来。

    此时,赵石也不打算藏着掖着,兜圈子的活计,他现在用的已经很熟练了,但左思右想之下,还是觉得,河洛之事,没必要弄的那么复杂。

    他去河洛走了一圈回来,弹劾谁都很正常,这本就是他份内之事。若弄的藏头露尾的,也就不符合他的身份。

    反而是杜山虎那边,需要再仔细琢磨一下。

    所以,他选择了最直截了当的方式。“不管陛下高不高兴,微臣职责所在,都必须要说,张培贤不但老了,也为虚名所累,已是不堪重用。”

    “自微臣出巡河洛以来。多受其掣肘,大小诸事,推诿塞责,如此之担当,何以镇抚一地?又何以统帅大军?”

    这可以说是赵石自从军以来,最为严肃的一次参劾,之前,除了折汇这样其罪难掩的大将之外,赵石一般都只顾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很少去管旁人如何如何。

    皇帝陛下也愣住了,赵石在河洛时已经上了表章,也很合皇帝陛下心意。

    但他还是没想到,还没几句话,赵石便如此激烈的开始弹劾张培贤,这样不留余地的参劾,本身其实就代表着,鱼死网破的决心,以及两人势同水火的关系。

    帝王的本能,让成武皇帝头一个念头就是,保住张培贤。

    但随即,这个念头便被他抛开,张培贤是什么人?在他眼中,早已是首鼠两端之辈罢了,比之折汇,还要不堪几分。

    这人当年在潼关,就曾行火中取粟之举,突然夺了魏王兵权,立下拥立大功,于是声名渐起。

    而上一次,又是这位名声不错的大将军,回到京师,欲要再立新功。

    让他尤为厌恶的是,这人每次投机取巧,都弄的好像被逼无奈一般,占足了道理,不管成败,名声权势在这一次次动荡中,更上层楼。

    赏,不知恩厚,罚,不知悔改。

    这样的人,就算保下来又有何用?再说,张培贤的年纪。。。。。。。

    心思电转,皇帝陛下最终叹息了一声,苦笑道:“朕这里是真的不知道该高兴还是该不高兴了。。。。。。。”

    说实话,和赵石相处的时候,皇帝陛下一直都挺好说话的,就像现在,虽然没做任何表态,但话里的意味,绝对不会让人有所误会。

    换个旁人,就算说的再对,再好,皇帝陛下也绝对不会以自嘲的方式,来表露姿态,赵石,到底是不同的那一个。

    赵石这里,算是放下了一件心事,身上顿觉一轻。

    至于之后如何,和他干系就不大了,最多,要被问起一下,关于张培贤继任人选的问题,在这个上面,赵石不打算多说什么。

    而河洛一旦有了人事变动,就可以趁机琢磨一下河中。

    所以,大秦成武七年,可以说是多事之秋,无论军政,都很纷乱。

    。。。。。。。。。。。。。。。。

    “前些时候,平宁郡王当街纵马伤人,朕罢其王爵,并诏由宗府堪问,肯定有人说朕心狠,爱卿来评评理,朕是否处置的有点过了。”

    吃了几口菜,喝了两杯酒,君臣两人都不再提起河洛之事了。

    这事赵石已经知道,这位平宁郡王自然是宗室子弟无疑,祖父是正德皇帝的兄弟,到了他这一代,终于混成了郡王,再往下传,就是郡公了,到了这儿,也就到头了。

    毕竟,他们身上都流着皇家血脉,虽说隔的越来越远,但皇家就是皇家,只要大秦还在,总不能能削来削去,成了平民百姓。

    当然,谋逆等大罪除外。

    像这位平宁郡王,就属于比较倒霉的一个。

    当即罢了王爵,这还不算完,还要诏由宗府堪问,不定要挨多少板子,最后,不定连郡公都保不住,因为皇帝陛下的意思很清楚,就是要严惩。

    这事儿之所以弄的沸沸扬扬,其实不在皇帝陛下这里,而在长安府衙门。

    说起来,当街纵马伤人,不算什么大事,尤其还是位郡王,罪有应得不假,但这次处置的确实太重了些。

    说这位郡王倒霉就倒霉在这里,当场就被长安府衙的衙役撞见了。

    要不怎么说是多事之秋呢,若是往常,长安府的衙役先就得施礼,这边只要认个马匹受惊,不是故意伤人,赔上些银钱,长安府的衙役就得帮着把事端平息下来。

    可惜,长安府的衙役态度到是不错,奈何长安府衙在晋国公府这里栽了个大跟头,名声一直没起来,而周仿到是接任了同门下平章事之职,但新官上任,有着做不完的事情,不太能顾得上长安府这边儿。

    所以,这也给了许多人错觉,以为长安府也就那么回事,还不如以前的长安令尹衙门呢。

    要不怎么说呢,权威这个东西,得失之间,有时候就是这么轻而易举。

    于是,这位郡王以及其从人,也就觉着,你长安府衙奈何不得晋国公府,难道就敢向龙子凤孙张牙舞爪?

    所以,这份倨傲就不用说了,不但没提什么赔偿,还反诬对方挡了道途。

    说实话,这样吝啬下作的皇室并不多见,但不说这位郡王如何,只他府上的下人,就是这么跋扈了一次,郡王本人也没做声。

    更巧的是,这次碰上的长安府衙役,都是从雄武军转过来的,常驻京师,见多了大人物,实在也太将一个郡王放在眼里,郡王是怎么来的,大家都清楚,只不过沾了皇家的名头,手里是一点权力也没有。

    好言好语也就罢了,不占理还要摆架子,信口胡言,张狂至此,你当咱们没见过大人物怎的?

    没几句,受伤的百姓没怎的,这两边先就吵起来了。。。。。。。。

    于是乎,事情就闹的大了。(未完待续。)xh118



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斗气

    对于赵石来说,这事只会当趣闻来听。

    京师天子脚下,首善之地,没那么混乱,不过一年当中,总有几件关于权贵的故事发生。

    皇室子弟当街纵马伤人,之后又与长安府衙役殴斗,不大不小,到是给长安市井添了不少谈资。。。。。。。。。。。。

    至于之后会不会有人说,皇帝陛下心狠?赵石是想也未曾想过。

    要知道,当今这位陛下,可是弑父杀弟才登上的皇位,若还有人以为皇帝陛下宽厚仁慈,那才真叫见了鬼呢。

    而这个平宁郡王,也是撞在了枪口上罢了。

    朝廷多事,很多人都在缩着脑袋过活,唯恐惹火烧身,这位可好,顶风而上,那也就怪不得旁人了。

    据说在长安府衙门就挨了板子,长安府正愁威权不足,他就撞了上去,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至于接下来的处置,损了皇家威严和名声,怎么严惩其实都在情理之间。。。。。。。

    这个话题不太好接,赵石也不知道皇帝陛下是真的顾忌名声,心里憋闷,还是有另外的意思在。

    当然,照皇帝陛下以往的习惯看,还以后者居多。

    于是,赵石道:“这事儿臣听说了,天…家之事,不涉废立,谁又敢说三道四?陛下应以国事为重,又何必把这等小事放在心上?”

    “爱卿劝人,总是别具一格,不过让人听了。也确实舒心。要说这是小事。那么之前有宗室上书,欲要将子弟送入国武监,并以为常例,说的也好,皇家子孙,为天下表率,皇家尚武,则天下奋起。朕有点拿不准,爱卿以为如何?”

    赵石想了想,随即正色道:“进言之人,其心当诛。”

    “哦?这是为何?”

    “陛下心知肚明,就不用考量微臣了吧?”

    这话说的有点不恭敬,但皇帝陛下却立马笑了起来,点着头道:“嗯,进言之人,已经在闭门思过,别处机枢。连结外臣,想的到是挺好。就是有些不自量力,看来啊,西山陵寝之内,还需些人去看守门户了。。。。。。。”

    你到是一点都不脸红,赵石暗自腹诽,琢摸着,这又是要将人往沟里带的节奏。

    但这会儿说起此事,是不是因朝廷纷乱,宗室这里也有点不稳?

    还真没听到什么风声,但皇帝陛下总不会无的放矢,和他聊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儿,又不是什么趣闻来的。。。。。。。。

    宗室不稳,涉及的可就是皇权了,只是不知道有没有外臣参与其中。

    想到这里,遂笑道:“陛下不会是想让微臣带人上门,劝人去守灵吧?若是这样,微臣可担当不起,抄家灭族微臣还成,劝人的事儿,我可不在行。”

    皇帝陛下本来端起酒杯,想抿一口,听了这话,手一抖,差点没把酒杯掉了。

    拿眼瞪着赵石,那样子好像在说,呀,你个赵柱国也学会耍赖了?

    片刻之后,皇帝陛下才转了转眼珠儿,略有尴尬的道:“爱卿想哪儿去了,来,陪朕再饮一杯,说起来,朕与爱卿相交这些年,每次相聚欢饮,还都能觉出新鲜来,不容易啊。。。。。。。。。”

    皇帝陛下打着哈哈,赵石这里已是微恼,心道了一声,果然,这小子又没安好心。

    新鲜?新鲜个屁,被算计了这许多回,若还不长记性,当老子傻的不成?

    端起酒杯来跟皇帝陛下碰了一下,笑眯眯的就道:“臣在回京途中时,陛下有口谕到来,微臣听的有点不太明白,陛下可能为微臣解惑?”

    皇帝陛下这酒都送到了嘴里,闻言顿时呛了一口,赶紧把酒杯放下,咳了两声,才哭笑不得的擦了擦嘴角,哑着嗓子明知故问,“口谕?嗯。。。。。。说。。。。。。”

    赵石占了上风,哪里还会客气,“陛下好像最后问了臣一句,微臣的家财够不够?问的臣有点糊涂啊。。。。。。。。微臣想了一路,也没想明白,可谓是心痒难耐,如今见了陛下,微臣斗胆问上一句,难道陛下是想微臣将家产献出来,以助国事?若是如此的话,微臣自然责无旁贷。”

    他可好,一下把后路都给堵死了。

    皇帝陛下目瞪口呆,有心想凭着帝王之尊,强词夺理一番,不过,他和赵石相处,从来没怎么摆过皇帝架子,赵石也很少跟他针锋相对。

    用句浅白的话来讲,就是相互都给面子,做的还都不错。

    不管是我挖坑你来跳,还是我挖坑你没跳,皇帝陛下显然都占据了明显的上风,可以说,这是皇帝陛下难得的乐趣之一。

    甚至于,每一次都能让他心情好上许多日子。。。。。。。。。。

    不得不说,君臣两人的相处模式,非同凡响,当然,应该说历来帝王身边,从不缺少这样的人。

    区别之处只在于,没谁会真的想堵的帝王没话说而已,很多时候,帝王身边的亲近之人,只是为了让帝王舒心顺意,或者偶有争执,最终也会给帝王个台阶下,当然,这还要看帝王本身的权威以及心胸了。

    像赵石这样,抓住了皇帝陛下的小尾巴,便狠狠揪住不放,根本不打算搭什么梯子,就想把帝王吊起来的,可谓是绝无仅有。

    看着皇帝陛下眼神开始发飘,这个姿态他熟悉,当年在景王府中,这小子一旦犯了错,就是这么个模样,转着圈的想瞒哄过去。

    一时间,赵石心情大好,酒喝到嘴里,也觉得香了不少,菜吃到口中,也觉得爽口嫩滑了。

    皇帝陛下则有点下不来台了,他本意吧。被赵石确实猜的**不离十。不过。他可真没有让一位大将军去找皇族子弟的麻烦的意思。

    最近些时日,朝廷纷纷扰扰,确实让一些皇室宗亲们有了些不安稳。

    虽然,他的皇位依旧稳固,不存在什么真正的威胁,但他得位时,做的太过激烈,留下了太多的痕迹。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如今皇室一旦不稳,头一个会发生什么,他心里非常清楚,一定会是谣言。

    所以,有人想送子弟如国武监时,他便雷霆震怒,虽然只是个闭门思过,但他已经起了心思,想收拾一批人了。

    到了平宁郡王纵马伤人事发,处置的也就重了许多。。。。。。。。。。

    现在。赵石回京,京中乱局平息的也会更快。腾出手来,便是不安分的宗室。

    实际上,他想用的是李金花。

    京军整编之后,各军纷纷重建,在他这里看来,现在最得用的还是李金花下辖的羽林左卫,其他的用着都还不太顺手。

    所以,一旦找到借口发作,用的也只能是天子亲军中的羽林左卫。

    至于为何又兜着圈子等赵石跳进来,没办法,一来李金花是赵石的妻子,避不过去,二来呢,整饬宗室,最后名声一定不太好听,需要赵石来分担一下,反正,这位名声本来就不太好,黑锅也背了几个,再背上一个两个的,又有什么关系呢?

    只是没想到,这回人家把扔过来的黑锅敲的当当响,就是不愿意接下来。

    而且,顺手还揪住了他的错处,来了个反戈一击。

    皇帝陛下这会儿有点后悔了,不该在郑氏分崩离析在即的时候,得意忘形,接二连三的弄出点小动静,来表达自己的大好心情。

    显然,李圃,赵石这样的人物,都不是那么好耍弄的。

    像李圃,就能倚老卖老的他面前摆个架子,赵石更好,当面直接质问上了。

    皇帝陛下这下可就纠结了。

    要知道,跟臣下开玩笑,会带来这么难受的后果,他那会儿绝对不会画蛇添足,给人家添堵。

    想了半天,他才耷拉了一下嘴角,算是笑了笑,“爱卿如今功成名就,朕这里啊,不是怕爱卿失了进取之心,想要提醒爱卿一下,大功未靖,还有待来日嘛。。。。。。。”

    这番话出口,皇帝陛下这心里的别扭就别提了,帝王尊严所致,时刻都提醒着他不该如此示弱。

    但眼前这位喝酒吃菜,看上去好不爽快的家伙,又在提醒他,一旦强词夺理,这位恼火起来,说不定就会提议到皇宫校场上,舒活一下筋骨了。

    赵石满意的哈了一口酒气,笑道:“陛下放心,微臣的家财不算多,但也足够那几个不成器的儿女们分了,到是陛下。。。。。。。”

    说到这里,赵石嘿嘿一笑,趁胜追击,“当年陛下好像说过,论起生儿育女来,微臣不如多矣,现在再看,微臣家中,可又要多上一双儿女了,好像。。。。。。到是先行了一步,哈哈。”

    这都是什么,驴唇不对马嘴的,皇帝陛下鼻子差点气歪了。

    就好像后世男人们讨论行不行的问题一样,这个时代,讨论谁的儿女更多一些,其实有异曲同工之妙。

    皇帝陛下有点毛了,冷笑一声,道:“赵柱国,听说你在河洛,碰到了个故人,朕是不是还要恭喜你一声,府中又要多添丁进口了?”

    赵石正高兴,逼得这位皇帝陛下恼羞成怒的时候,可不多,没有半点畏惧不说,反而心里生出了点得意。

    摇着头就道:“不成不成,微臣府中妻妾已多,再多怎么照顾的过来?在这事儿上,微臣只能甘拜下风了,后宫佳丽三千,陛下得多辛劳啊。。。。。。。”

    风凉话一句接着一句,不过,皇帝陛下终非平常人等,虽说被这样气着的时候比较罕见,但控制情绪的本事却是世间一等一的。

    压了压胸中懊恼,气沮的嘟囔了一句,“再多,也没你那里杂乱,现在又出了弹琴的,哼,不知所谓。”

    交锋告一段落,赵石大获全胜,也终于想起来给皇帝陛下搭个梯子什么的了。

    “这些都是闲话,惹的陛下不快,还请陛下恕罪。。。。。。。。”

    皇帝陛下哼哼了两声,闷头喝酒,显然余怒未消。

    赵石则继续道:“说起来,天子家事,微臣本不应多言,但陛下既然提起,微臣到也觉得,宗室们老是这么呆着没事儿,有些不妥。”

    听了这话,皇帝陛下立即竖起了耳朵,只是就这么下台,还有点不好意思,所以没有接话。

    赵石拿起酒壶,给皇帝陛下斟满了酒杯,这才继续道:“如今我大秦抚有吐蕃,草原诸部,西域诸国,也联通在即,如此中外交通之际,正乃汉唐事业之始。”

    “所以,理藩院便显不足。。。。。。。。”

    说起正事,皇帝陛下终于不再计较那些有的没的的小事了。

    顺势点了点头,道:“朕也有意,废理藩院而重设鸿胪寺。”

    鸿胪寺,这个赵石知道,鸿胪寺的职能很多。

    而大秦,后周,以及南唐,都不再有这样的机构,因为鸿胪寺在汉时最主要的职能,便是掌管外藩交通供奉事。

    这里所说的外藩,指的就是番邦,异族之属。

    而没有番邦供奉,设的什么鸿胪寺?

    所以,大秦,后周,南唐都很久没有这样的机构了,不是不想设,而是设了没用。

    在大秦,鸿胪寺的其他职能,多数都在礼部,理藩院更像是驿站。

    重设鸿胪寺,在今日的大秦,已是当务之急,皇帝陛下有这样的意思,也不奇怪。

    赵石立马附和,“陛下卓有远见,微臣等不及多矣。”

    皇帝陛下又好气又好笑的看了他一眼,终于忍不住笑了起来,“行了,到河洛走了一趟,怎么就变得如此惫懒,快说,这和宗室有何关联?难道让他们入鸿胪寺任职不成?”

    说到最后一句,无论语气或是神态,都表达出了皇帝陛下的不赞同,要知道,鸿胪寺这样的衙门一旦设立,其职权就不会太小。

    让宗室子弟进这样的衙门任职,皇帝陛下也定然觉着不太靠谱。

    赵石听着有点不顺耳,惫懒这样的词儿,怎么能落在他身上呢?

    不过刚才占了便宜,心情正好,心说也就不计较了。(未完待续。。)



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战议

    赵石的意思其实很简单。

    选皇室子孙健勇者,也就是最优秀的那些人为使者,出使外邦。

    不算出奇,但却也可以说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