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将血-第7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蒙’古大军出现在古北口长城之下的时候,足有四五万骑之多。
这还不算,三日之后,‘蒙’古军步军陆续到达,这些步军,都是‘蒙’古人到了辽东之后,才出现在‘蒙’古军当中。
他们中间,自然以汉军为主,其余各族,有‘女’真人,契丹人,更多的则是辽东土著各部,这些山林野人,比之‘蒙’古人更加原始,也更有野‘性’。
这些年来,‘蒙’古人陆续收服各部土著,成军万余。
可以说,来到古北口的‘蒙’古军,乃‘蒙’古人这些年积聚所在,漫山遍野而来,加上‘蒙’古骑兵,足有十余万之多。
这样的大军,能如此快的出现在古北口长城之外,只能说明,‘蒙’古人早已有备,不然仓促之间,根本不可能聚拢如此众多的兵马。
这也有些出乎了秦军将领们的意料之外,要知道,十余万大军,对于粮草辎重的要求有多高,谁都明白。
‘蒙’古诸部就算占据了辽东,时日也断,作战上与其他胡人诸部也没什么区别,以快速‘挺’进,劫掠地方为主要手段。
他们能不能让十万大军都吃饱肚子?这真的是个疑问……
不过打起来,秦军上下就都明白了,这和他们想象中的,完全是两码事儿。
苍凉的号角声,在古北口长城之下响起,胡汉两族,又一次,在这染满了胡汉两族鲜血的所谓兵家必争之地,兵戈相向。
这样的场景,已经发生了无数次,这一次,也没多少不同,结果,无论谁是胜利者,都必然会让鲜血将这里染成赤红。
(十月一了,虽然是休假,但事情比平时还多,吃喝玩乐,不知道别人怎么样,反正阿草对这样的长假无感,过后只一个字,累,还不如平时上班轻松呢,到处堵车,到处都是人山人海,总觉得,这样的假期有点累赘,对于读者来说,最实际的,其实就是增加了很大的断更可能,呵呵,这两天阿草要是断更的话,大家不要抱怨,阿草也不想啊。)
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序曲
程书奇站在城墙垛口处,目光沉沉,望着北边漫野而来的‘蒙’古大军。⊙,。suimeng。 。…79小說,
‘蒙’古大军已经陆续开始扎下营寨,当然,在任何一个受过军事训练的秦军将士眼中,‘蒙’古人立下的营寨,只能用‘混’‘乱’来形容。
如果,手握十万雄兵,像‘蒙’古人立下的这样的寨子,在秦军攻击之下,很可能将是一触即溃。
但现在,攻守之势很明显。
秦军的兵力,以及这里的地形,都不容秦军做出那样凌厉的攻击。
可惜。。。。。。。程书奇暗叹了一声。
数载之前,他在草原归来,经受了塞外风寒的洗礼,看上去又黑又瘦,和当年那个笑眯眯的微胖青年,已经相去甚远。
他现在身有五品武职,领着两营人马,勉勉强强,算是可以独当一面了。
此时,跟他一起在大帅身边共事的张钰,则已经是四品宣抚使,离着大将军的位子也只半步之遥了。
万‘春’年,也已经当上了镇守使,官职上,比他高了半品。
还有其他人。。。。。。。。
作为大将军赵石的亲卫统领,这些年下来,却还身居卑位,这两年,军中一些闲话就没断过。
不过程书奇却并不在意,他只是有点觉着,愧对大帅栽培,有伤大帅识人之明。
其余的,他还真没当回事儿。
因为他自觉,才干不如张钰,勇猛不如万‘春’年。要真说点什么出来。也就是比别人仔细了些。还时常被人说成是食古不化的顽固之人。
所以说啊,能坐到现在这个位置上,程书奇已经十分满足。
而且,前些时,随着大帅军令到来大同的,还有军察院来的一封调函,调他入京,到军察院任职。
他自觉。这应该是大帅的面子,而且,军察院的职位,和他的为人很相配,而现在掌着军察院诸事的,应该是大帅‘门’生江游江顺水。
这样一来,同出国武监的他,一入军察院,定然备受重用,前程可期。
但最终。他还是随军东来,没有立即回京述职。
这不但因为。这场战事中有着功勋无数,他需要这些功勋来为自己今后的前程垫底,也因为,他是大将军赵石的心腹,大将军张锋聚对他也有简拔之恩。
他虽人微力轻,却还有一腔热血,一颗大好头颅可拼,若就此离去,与逃卒何异,异日到了京师,又有何面目去见大帅?
所以,本可以径自回京述职的他,如今站在了古北口长城之上,身边皆是军中同袍,眼瞅着敌军大集,心里却没有半点的后悔,反而有些庆幸。
在这汉家故地,与胡人生死相搏,此才为男儿事业,今后可以示之于人的本钱。
几个胡骑纵马而来,大声朝城上呼喊着什么。
不用敌人身边的汉人通译,程书奇能听得懂。
‘蒙’古人在劝降,并说着不降之后的后果云云。。。。。。。
这在身经百战的猛虎武胜军军人面前,显得极为可笑,城上将士,视若不见,休息的休息,肃立的肃立,都在酝酿着心中的杀气,等待战事的开启。
‘蒙’古人还在城下嘶吼,徘徊不去。
直过了小半个时辰,城上有弓弦响动,一支劲矢从城上‘激’‘射’而下,当即将那为首的‘蒙’古骑兵‘射’下战马。
五石弓,程书奇默默的想着,也只有这样劲急的强弓,才能让‘射’术无双的胡人毫无反抗之力。
“准备守城。”
程书奇扭头吩咐道,这无疑便是两军开战的信号了。
不出所料,‘蒙’古人的号角声开始作响。。。。。。。。。
很快,秦军将领们便也知道了,这十余万大军,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情。
‘蒙’古人并未直接上前溺战攻城,而是推出了很多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汉奴,排成一排排。
这里面有男人有‘女’人,有老人,有孩子,不过毫无疑问,皆为汉家百姓。
他们手里,杂七杂八拿着各式各样的“武器”。
就这般被人如羔羊般驱赶着,站在了长城之下,有的在瑟瑟发抖,有的哭泣连连,有的则一脸麻木。
秦军依旧静默,传令之声虽不绝于耳,但蕴含于这静默之中的,却是火焰一把的愤怒。
和辽人,西夏人,金人长久以来的战争,让秦军非常熟悉这些已然立国的胡人的作战方式。
就像当年东征,金人往往会以汉人为先驱,辅之以草原部族,冲动敌军阵型,然后再以‘女’真‘精’锐为主力,动摇敌军根本。
这并不算什么稀奇的战术,匈奴人用过,突厥人也用过,契丹人,党项人,用起来也分外谙熟。
但这样的战术,往往能奏奇效,让汉家军卒不知所措,产生难以挽回的‘混’‘乱’,也为胡人屡屡打开胜利之‘门’。
只不过,‘蒙’古人用的更彻底,显得更加的残暴酷虐。
他们在辽东,已经屠城数座,在攻打金国的时候,往往驱赶四野百姓来到城下,消耗敌人力量之余,也能摧毁敌军斗志。
如今,在‘蒙’古人军中,这样的事情,已经成为攻城之惯例,不需再做赘述。
这样的事情,猛虎武胜军不是头一次遇到了,以猛虎武胜军之‘精’锐,之构成而言,并不会产生任何的慌‘乱’。
军令在有条不紊的下达到各部,守城军卒,盾牌在前,刀枪出鞘,弓箭搭弦,一切的迹象都在表明,不管什么人来到城下,想要攀上城池,他们都不会心慈手软。
这就是猛虎武胜军,自建成以来,便似为战阵而生,好像一台打造的越来越‘精’密的战争机器。
但愤怒却在秦军将士心中积聚,杀气渐起,敌人越是残暴,杀起来才越加爽快。
‘蒙’古人在咆哮着,有人举起了弯刀,一声令下,刀光闪烁,立时便是一排人影倒地,哭喊声骤然响起,前面的汉奴在恐惧的趋势下,奔跑了起来,冲向了刀枪林立的城墙。
他们不敢回头反抗那些如狼似虎的‘蒙’古人,只能寄希望于城上的同族手下留情。
这永远是胡汉战争最残酷的一段序曲,也就此,将胡人和汉人分隔开来,际野分明,充满了仇恨和敌视,用鲜血染红了的仇恨和敌视。
古北口,‘乱’云飞卷,涧深如狱。
传令声中,箭矢在城上腾空而起,密密麻麻的落下,‘潮’水两岸,惨呼之声响彻天际。
一轮箭雨过后,汉奴漫无遮拦之下,死伤无数,顿时有人调头就跑,他们根本不是军人,只是‘蒙’古人驱赶的一群羔羊罢了。
在他们来到这长城之下,面对猛虎武胜军这样的汉家‘精’锐那一刻起,他们的命运其实就已经注定。
战争当中,温情没有多少存在的余地。
‘蒙’古人天‘性’如此,秦军也是在与胡人‘交’战日久之后,深刻的明白了这一点。
除了那些想博取令名的人,或者那些军中庸才,其余,在面对胡人的时候,都不会将任何的软弱显示给敌人知晓。
很快,战场上的汉奴便所剩无几,有的为秦军‘射’杀,有的则为‘蒙’古人所斩。
长城之下,血腥味开始飘‘荡’。
但两军都知道,这只是战事开始的序曲,虽然,这首序曲是用万余汉家百姓的鲜血所书写,但确实,这只是开胃菜而已。
在这样一个战场上,百姓没有任何存活的余地,这是军人的舞台,只有强者,才能在这这里逡巡四顾,志得意满。。。。。。。
‘蒙’古军中,大旄之下。
卫士环绕中,成吉思汗铁木真,眯着细长的眼睛,有些意外。
这就是秦国人的军队吗?果然和金国人不太一样。
因为当初‘蒙’古人攻取金国城池的时候,总能见到惊慌如羊群般的人在城头奔走,敌人那压抑的恐惧感,往往都能让他非常愉悦,因为那意味着敌人将很快崩溃,像兔子一样逃走,然后被‘蒙’古勇士追上,‘射’杀。
虽只是初战,秦国守城军卒表现出来的镇定,让他稍稍吃了一惊。
但这不算什么,他见过无数冷酷顽强的对手,现在却都已经成为了他献给长生天的祭品,他现在也还是相信,在‘蒙’古勇士的弯刀之下,不会有任何敌人,能是他们的对手。
已经耽搁了太多的时间,北方草原诸部的狗崽子正在大举南下,若不能快速战胜眼前的敌人,‘蒙’古人的处境将非常危险。
他已经渐渐开始失去了耐心,过了古北口,也许还将面对秦国的主力大军。。。。。。。
当然,如果博尔忽,赤老温两个,能将南方的秦军大军拖住,甚至击溃的话,那就将是长生天赐给‘蒙’古人的大好机会了。
这一次,不能杀很多的人了,因为他需要更多的人马,来抵挡北方吹来的寒风。。。。。
铁木真稍稍有些遗憾的想着,他喜欢见到敌人辗转哀嚎的样子,也喜欢战争带来的许多乐趣。
如果能时常闻到敌人鲜血的味道,时常听见敌人的哀嚎呼告,时常感受到来自敌人的恐惧,那将是多么美妙的一件事啊。
微不可闻的叹息了一声,他随意的摆着手,“让汉军上前,攻城,再告诉突耳,日落的时候,我想那几个山头上的寨子,不会让他麾下的勇士们止步吧?”
(老书都变成了404,只有将血幸免于难,阿草胆战心惊啊。);
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攻防
古北口长城的喊杀声,一开始便再没有停下来。≦,。 更新好快。
。。
从太阳升起,到太阳落下,再到第二日清晨,持续不断的攻击,让战事进入了最为枯燥的攻防阶段。
城上城下,血腥遍地。
汉军士卒的尸体,在城下累积,堆叠,城墙之上,秦军也是伤亡渐重。
不过,两天过去,古北口长城上,依旧飘扬着秦军的旗帜。
猛虎武胜军组成的铜墙铁壁,非是‘蒙’古军中的汉军能够动摇。
秦军的伤亡多数在于,城墙太过漫长,很多地方兵力薄弱所致,而且,长城的城墙并不算高大,也为守城秦军带来了很多麻烦。
‘蒙’古人攻城,简单粗暴,并无多少可取之处。
但越是如此,在长城这样的地方,却有着非同一般的效果。
‘逼’迫汉军上前攻城,‘蒙’古骑兵在城下来回徘徊,‘射’出箭矢,胡骑‘精’准的箭术,给秦军造成了极大的困扰和伤亡。
秦军的弓箭以及投炮,对游离左右的‘蒙’古骑兵,并无多大效果。
城外几个山头上仓促立下的寨子,在第二天傍晚,终于被如野兽一般,披散着头发,窜山越脊,如履平地的辽东蛮族所攻陷。
他们嚎叫着,将一颗颗血淋淋的人头系在腰上,如同一群地狱恶鬼般,在城下来回炫耀,打击着秦军的士气。
文明和野蛮的较量,在战争中,同是杀戮,却也终于体现出了极大的区别。
火焰般的愤怒,在秦军将士心中积聚。
城下的那些面目可憎,茹‘毛’饮血的敌人,根本不知道,他们的这些行为,将给他们带来怎样的灭顶之灾。
自猛虎武胜军成军以来,经过历次战事的洗礼。大将军赵石已经给他们刻上了一个分外鲜明的烙印。
凡杀我同袍,戮我百姓之异族,当斩尽诛绝,不留后患。
苍天之下。非我故友即我仇寇,四海之间,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在古北口一战当中,归附于‘蒙’古人的辽东蛮族,亲手给自己。种下了祸根……
程书奇此时已经浑身浴血,满眼血丝,稍微一动,身上的血痂便会簌簌而落,身上的箭伤也让他肌‘肉’不停的‘抽’动,但他依旧笔直的站立在城墙之上,成为部下心目中,一面不倒的旗帜。
好像只要有程将军在,这段城墙,便永远不会失守。
以往。对程书奇的严苛多有不满的部下们,此时已经将他真正当做了主心骨。
这就是战阵对于一个将军的意义所在,没经过战阵的洗礼,和磋磨,没有任何一个将军,能得到部下的真心敬畏。
程书奇和他的部下,在这四五里的城墙上,两天两夜之间,抛洒下了无数的鲜血,敌人的。自己的,部下可以轮换休息,程书奇不成。
身为统兵将领,又有着旁人难及的刻板。所以他不容自己所守卫的这段城墙有任何闪失,这两天两夜间,他几乎就没合眼。
直到现在,他终于觉察出了敌人的攻势在减弱。
‘蒙’古人的汉军,死伤殆尽,能够持续不断作战。源于他们对‘蒙’古人的恐惧,和那些汉奴并无多少区别。
汉军中的将领,多数都是当年金国降人,其中还有一部分‘蒙’古人招揽的草莽人物。
不过,不管他们有着怎样的来历,是心甘情愿为‘蒙’古人效力,还是被‘逼’无奈,都已经无所谓了,在古北口,自‘蒙’古人占据辽东,便开始组建的汉军所部,差不多消耗一空。
漫野而来的十余万大军,到了此时,将近去了一半儿。
这就是‘蒙’古人的战略,他们根本没想为这些汉奴汉军‘浪’费粮草辎重,却还能借他们,消耗敌军力量。
这无疑是战争史上,最为残酷的手段,也是最为黑暗的一页。
不过,以前有匈奴人,突厥人等等,现在有‘蒙’古人,将来……这样的事情也绝对不会少了。
因为驱敌为己用,本就是战争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只是‘蒙’古人做的更加彻底一些罢了……当然,也正是这种彻底,将‘蒙’古人的兽‘性’表现的淋漓尽致,让他们的野蛮彰显于世人之前。
但这并没有让程书奇感觉到任何轻松,辽东汉军的斗志以及战力,都不值一提,这样的敌人,便是攻打猛虎武胜军驻守的城墙十天十夜,也无法突破猛虎武胜军的防守。
之后,才是这次攻防之战的重点,‘蒙’古人……程书奇不自禁的握紧了手中钢刀,这些狗娘养的东西,终于可以看看,他们的血是不是都是黑‘色’的了。
‘蒙’古人,终于放出了那些辽东野兽,但大队的‘蒙’古骑兵,依旧没动,也就意味着,战事还远远未到结束的时候。
这些穿着兽皮,赤着胳膊或者‘胸’膛,满身是‘毛’的野兽嚎叫着,挥舞着各式各样的武器,头一次出现在了古北口城墙之下。
这是一群依旧处于原始社会的人形野兽,他们可能是后来那些建立后金的‘女’真人的祖先,和另一个时空相比,他们的轨迹其实并没有多少变化。
他们曾经给契丹人送上过贡品,曾经忍受了‘女’真人的多年盘剥,并被‘女’真人称之为生‘女’真,现在,‘蒙’古人来到了辽东,再次征服了他们。
显然,更加野蛮的‘蒙’古人比较欣赏他们的原始,开始教导他们战争的一切,并将他们带入了文明框架之中。
也正是在随着‘蒙’古人征战的过程当中,辽东的这些原始部落终于有了一定成长,为他们将来的强大打下了基础。
他们粗粗的分成了几个千人队,对‘潮’河两岸的古北口城墙发动了猛烈的攻击。
不管他们有着怎样的缺点,在辽东山林雪原中扎挣求存的他们,天生就是好的战士。
他们身体强壮,纵越如飞,手中拿着的,往往都是沉重的重武器,蜀中蛮族和他们比起来,更像一些小孩子。
依旧信奉着原始神灵的他们,对鲜血和猎物的渴求,几乎已经是一种本能。
就像砍下敌人的头颅,挂在身上,这是他们彰显自己强大的一种方式,同样,也能进献给神灵,以得到神灵的恩宠。
往往,越是艰难的环境,越能造就出这样的原始部族。
吐蕃人曾经经历过这个阶段,‘蒙’古人也是如此,即便如今的汉人,其实几千年前,也曾处于这个阶段。
不过,现在的辽东土著,在其他部族眼中,只能说是一群地道的野兽。
野兽漫野而来,迎接他们的,是至今为止,最为密集的几轮箭雨。
箭矢在空中飞舞,石块划空而过,这一次,秦军最为犀利的远程武器,再无保留,倾泻在了这些野兽身上。
箭矢落下,敌人像麦子一样到底,密密麻麻的箭矢入‘肉’声,和惨叫声几乎同时响起,石块轰隆隆的落下,有的被当即砸成‘肉’泥,血雨纷飞,更多的则被石块撞的骨断筋折。
在死亡面前,无论文明还是野蛮,都被平等对待,无有区别。
战事好像一下,便来到了浓烈之处。
这些野兽们,凭着凶悍顽强的‘性’格,以及在他们看来,战后那‘诱’人的奖赏,将这惨重的伤亡,忍受了下来,终于陆续抵达城墙之下。
当第一个辽东蛮族的身影,探出城墙,被一枪扎了个透心凉,手舞足蹈的惨叫着落下去,也意味着战事来到了最为惨烈的阶段。
短兵相接,兵刃挥舞,无论敌我,都用生命和鲜血,来谱写着战争的篇章。
一个个辽东蛮族战士,被斩落城墙,一个个秦军士卒,被敌人沉重的武器,砸的面目全非。
程书奇所在的地方,是敌人攻势最为凌厉的几处之一。
因为这里城墙更加低矮,也因为这里更加靠近敌军大营。
城墙上,已经有蛮族开始站定脚跟,不时可见纠缠在一起的人影,从城墙上一翻而下。
一个雄壮的蛮族大汉,从城墙外冒了出来,只一越,便上了城墙。
手中布满倒刺的大‘棒’,略略挥舞了两下,两个秦军士卒的脑袋,便被砸的稀烂。
大汉咆哮了一声,纵身而起,沉重的落下,大‘棒’舞动,几个秦军士卒便被捣的口吐鲜血,踉跄后退。
在他的身后,又冒出几个蛮族汉子,遮拦住他的身后,任凭秦军士卒围拢,拼命向前,但那大汉勇猛的好像神只一般,纹丝不动。
片刻之后,这里竟是躺倒了一圈的秦军士卒,若非秦军将士,不顾生死,拼命阻拦,将这里挤的没有多少立足之处,不然的话,这段城墙早已失守。
程书奇一刀划开一个蛮族的脖子,接着一脚,将对方从城墙上踹了下去,通红的眸子,同样闪烁着兽‘性’的光芒。
嘶声大吼,杀上去,杀上去。
勇将,这个时代特殊的产物,往往能决定一场战争的走势。
虽然这样的时候并不算多,但也偶尔会出现那么几次。
便如当年太原府南小丘之上,金人悍将突出秦军军阵,险些酿成秦军溃败。
便如张嗣忠登上太原城头,引领大军破太原。
便如陆相,头一个登上雁‘门’关头,破雁‘门’关。
无疑,现在出现在城头之上的,便是蛮族中,最有勇力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