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清末英雄-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钟观光大喜。杨锐也是大喜,终于正式开始了!

第二天的上午钟观光和王季同都来了,杨锐先是给他们通读了最新的会章,解释纲领,结束之后就按照后世社会党的规矩对着地图宣誓了——旗帜还真不知道用什么样子的,后世的那几颗星星很不显眼先不说,想到五颗星的寓意就算了,难道解释成在复兴会领导下带领士农工商建设新中国吗?至于另外一面则太像日本旗了,更是不能选。只好把中国的地图搬出来先替代,设计好了再用上去。

杨锐装模作样的说些屁话:“同志们,历史将会记住这一天,1903年5月21日,复兴会在沪上如意里成立了。”钟观光和王季同则是一脸严肃。在会中央成立之后,马上就是第一次代表大会,虽然虞自勋还在日本,但也是算全体代表大会了。会议上主要是通过会章和纲领以及会的名称等,虽然之前是定下了但在这里还是要补个程序的。同时杨锐被选为会长、钟观光是副会长、王季同是纪检委员,虞自勋则是复兴会东京分会主管,人太少,摊下去大家都做了官。

确定内部之后,那就是要确定当期的形势和任务了,形势就不说了任务主要有三,一是筹备建立军校,建设自己的军队骨干,明年派往东北乘日俄战争浑水摸鱼,占据地盘,二是抓紧实业建设,获取利润以支持革命,三是抓紧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吸收新的成员入会。军校的事情由杨锐负责,这事情晚上就和雷奥交谈,教员就聘用前德军军官,在非洲建立军校,估计雷奥的朋友们不会有什么意见。钟观光负责实业,其实也只能按照计划走,无线广播项目也将开启,其他的一些项目也将启动,有味精的超级利润做后盾,再多的钱都敢借。至于最头痛的会员扩大事宜则交给王季同了,他现在还在学社上课,和学社老师之间接触的多,希望能把他们都争取过来。

千头万绪,开头最难。这会一直从上午开到晚上,到晚上雷奥过来的时候,才不得不终止,杨锐把雷奥拉到走廊很正式的向他说道:“雷奥,我们已经准备建立一个政党以发起革命,我们需要你的帮助。”

雷奥一点也不吃惊,估计是之前钟观光说了些什么,他答道:“完全没有问题,杨,你们早就应该这样干了,不过现在还不晚。我会尽我最大的能力帮助你。”

杨锐点点头,看来这个人还是很义气的,虽然不是造自己国家的反,但这样违法的事情还是有很大危险的。杨锐说道:“要革命就必须要有军队,只是喊口号对于政府是毫无触动的,我想建立一个军校。你不是在非洲有很多战友吗,我想聘请他们作为军校的老师?”

雷奥想不到计划是这样的,还以为他是要组织军队呢,这样的话他这个军士长就有用武之地了,想到那些兄弟,雷奥就是很惆怅,说道:“他们都是在莫桑比克的洛伦索马贵斯,人数有十多个,安格拉、赫尔、沃纳、约翰、康德拉、施罗德、克里斯蒂安他们都在那,步兵、炮兵、骑兵、工兵、军需都有,军医也有。杨,你的主意非常好!”这阵心绪波动过后,他好奇的问道:“杨,可是这样的话这些学生需要好几年才能毕业,真的要成军的话则需要五年甚至更久。你们都来得及吗?”

杨锐见他完全答应心里松了口气,说道:“能够,我们准备花八年的时间来建立一支优秀的军队。我希望到那时候他大概有十万到二十万人。”杨锐把目标定的高高的,似乎辛亥革命的时候北洋军有六个镇,加上其他地方的新军应该有十几万人。有十万人方可自保,二十万就可以把北洋给推平了。

雷奥在深思这个计划,相比于杨锐他的建议是更为稳妥的。想毕他说道:“我等下回去之后会给你提交一个详细的计划,目前可以表明的是,第一,我明天就发电报给莫桑比克,询问他们的意见,我相信他们是一定会答应的,第二,我建议军校就放在洛伦索马贵斯,那里我们有一个庄园,只要交了税,葡萄牙人不会多管闲事的,第三我需要钱,一大笔钱,这些钱将汇到莫桑比克,让那边马上准备,第四,我在电报上处理好这些事情后马上过去那里。”

说到工作,雷奥马上恢复成一个自信果断的军人,杨锐在一旁认真的听着,等他说完:“你说的我完全同意,钱的话需要多少?”

雷奥仔细想了一下,说道:“前期最少需要三万马克,一万用于建设校舍、一万用于聘用教官,剩下的就是购买枪炮和用作后备了,这样的规模只能是每期五十人左右的规模。如果要扩大,那需要的钱则要更多。”

杨锐想想自己的钱还是够的,说道:“钱不是问题,我现在就可以给你,只不过全是英镑就是,至于后面的扩大也完全没有问题。雷奥,海军你有什么办法吗?”

雷奥沉声道:“我是陆军!”。说完就没等钟观光自己先回陆行写计划了。

和雷奥谈完,回到房间,钟观光和王季同都看着他,只见他笑了一下说道:“别看着我,雷奥已经同意了,他今天晚上就会把建校计划写出来的。明天就会去联络他在那边的朋友,我现在要解决学生的问题,不要到时候有学校学生却没有。”

军校的问题解决了,人员就是大问题了,三人又商议了很久,一直持续到半夜。在吃完夜宵之后,几个人本意疲惫的精神又开始复苏,其实人员最好的补充就是爱国学社的老师和成熟的学生,只不过在这件事情上钟观光是想走上层路线,他认为还是可以做通蔡元培等人的工作的,但是杨锐认为蔡元培章太炎他们不认同自己的纲领,在去日本之前已经和他们谈过的,他们完全是复仇革命,不是救国革命,或者简单的把复仇革命等同于救国革命,这和复兴会的纲领是不符合的。最后见钟观光还是坚持,大家就只好让他去做蔡元培的工作了,看是否有办法。

第二天是周五,杨锐早早的去了学社,主要是去发卷子的,前次考试的试卷他一直带在身边,在船上想问题想累的时候就拿出来批改,作为精神的调节器。虽然课程已经完了考试也考了,但是排课还是在的,没有撤销,老师不在学生们就上自习。杨锐的出现让学生们很是欣喜。

师生礼毕,杨锐开始发卷子讲卷子。等课上完又去蔡元培那边转悠了。杨锐问道:“现在学社情况怎么了?”

蔡社长满脸都是疲惫,剪了辫子之后不知道怎么弄了个披肩发,只是头发留的还是长了些,没有发挥出短发的气势来。他示意杨锐坐下,然后哑着声音说:“不好啊。竟成,要不是你接济了下,大家都要没饭吃了。”

杨锐愣了一下,汪允宗那家伙也太不靠谱了,不是说了不要说的吗。蔡元培看出杨锐的意思,解说道:“月初德渊要去日本,这不是一日两日的事情,就把事情暂时移交给我了。我可保密的啊。竟成啊,你到底有多少钱啊,现在学社又来了不少学生……”

杨锐拦住他的话头说道:“别提了,昨天刚把所有的钱都给别人了,我准备托他去买些枪炮来闹革命不是吗。”

蔡元培后吃了一惊,赫然道:“你真的要革命啊?”

杨锐笑了笑,说道:“那怎么有假,说了就要做啊,光说不练有什么用。我现在又是穷光蛋一个了。这伙食又要着落你了啊。”

蔡元培这下有些相信了,站起来问道:“那学社的接济是不是就断了,竟成。”

“别紧张啊,”杨锐说道:“学社的钱早就付给米店了,这一年都不会断的。孑民兄,你还真的相信朝廷会让你们北上抗俄吗?”

听见粮草无忧,蔡元培松了一口气,最近拒俄运动开始,学社花费巨大,先是为了学生军的操练问题,把南京陆军学堂四十多个闹退学的学生接了过来,这些学军事的饭量比两个平常学社学生加起来还多,同时因为学生军要操练,一操练就饭量猛增,加上活动宣传等都要花钱,而拒俄募得的捐款又全在国民总会那边,他们只是出了此次去日本的来回差旅费,对于学社的内部费用是一概不管的。于是这费用就马上多了个几百块,也幸好是杨锐接济了一下,要不然这学社不要几天就要断粮了。

蔡元培定了定神,说道:“竟成啊,现在的大势是保清抗俄,这朝廷啊……哎,我看真是不想我们北上啊,我和稚晖已经被租界巡捕房传讯了两次了,虽然都是简单问问就揭过了,可我总感觉要出什么事情?”

“巡捕房?”杨锐对这个地方是记忆犹新啊,“巡捕房都问什么?”

蔡元培道:“问有没有枪炮之类,有没有组织军队造反云云。我说吃饭都艰难,哪还有钱买枪炮造反,后面这事情就过去了。传了两次了,都没有什么事情。”

蔡元培说的轻松,但是在杨锐这么在乎小命的人看来却是了不得的,这租界是老外管着的,而且大家也没有要搞什么排洋灭洋什么的,现在的问题应该是清廷搞出来了,幸好大家是在租界,要不然铁定抓人了。心里震惊之下杨锐说道:“孑民兄,这事情不是那么简单的,抓人的不是租界,而是清廷,我说了这北上拒俄的事情不靠谱,清廷一定是要镇压的。你们就是不信。哎!”

蔡元培想想也是这个道理,如果是租界要抓人,早就抓了,这样三番两次的问话明显是交代任务,只有一个可能就是清廷要求租界抓人,租界推脱不过,只好做做样子。无奈的叹了口气,说道:“我这也是没办法吗,现在大义当前,人心所向,义勇队能说解散就解散吗?”

“可是这样做没有任何的作用啊?”杨锐很少质问,但是这次却是很生气,因为明明知道有危害没结果的事情却还要去做,这不是傻蛋是什么,大声的说道,“现在满清朝廷都准备抓人了,你真的要让这些学生都被清廷抓了去,方才醒悟么?这什么鸟国民总会就是一垃圾,国民总会那个姓汪的我看也不是什么好鸟,那募捐的钱呢,被他弄哪去了,义勇队饭都要吃不上了。还要保清拒俄,都不知道唐才常是怎么死的吗。这鸟朝廷早就该反了他!”

第六十二章再次争论

杨锐正在抨击朝廷的时候,门外传来一个声音:“好!说的好!这鸟朝廷早该反了它。”这声音一听就是章太炎到了,只见他还是一副洒脱模样,拿了把折扇装文明,不过这次却不是一个人,后面还跟着个小个子年轻人,一身日本学生服打扮,戴着顶学生帽,也没辫子,看神色也不是好惹的,一副桀骜不驯的样子。

章太炎进了门,指着杨锐说道:“这就是我向你说起过的,杨锐杨竟成,西学大家。”

年轻人不为所动,简单的作揖之后就也不说话了,杨锐不以为意,物以类聚吗,能和章太炎混一起的都是怪才,不疯即癫。章太炎又向杨锐介绍说:“这位是我的忘年之交,邹容,重庆人士,刚从日本留学归国。”

杨锐礼貌的拱拱手,他其实并不知道眼前这人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革命军》的作者邹容,要是把《革命军》和邹容连在一起说,他应该还是知道的,中学历史课上记得提到两部书一部就是邹容的《革命军》,另外一部就是陈天华的《猛回头》了,只是这两本书都还没有出来,所以这两位牛人只是停留在他的记忆深处了。穿越者不是历史学家,除非是有准备,虽然笔记本里几部反清的小说,可是里面说的都是武装造反造枪造炮的情节,再有就是怎么在日俄战争里左右逢源,对于宣传党派一类,除了孙忠山黄兴之外,提的都是武昌起义后的事情,其他一律少提,而且还未必全是很准确。

章太炎问道:“刚才你们在吵什么,孑民你是想做满清的奴才不是?”

章太炎平时还好,但有的时候发起疯来真是不可言喻,大家都对他颇为头大,当然,他对学生却是很和蔼的,虽然有点摆师尊的架子,但学生们都很喜欢他。蔡元培见他指责,赶忙撇清自己说道:“哪有哪有,只是在说这义勇军的事情,现在满清要镇压,是以我和竟成都在想办法看怎么做好?”

“哼,这还有什么好商量的,越是满清要反对的,我们越要做,”章太炎打开扇子摇了起来,又问杨锐道:“竟成啊,你这一走就半个月的,我烟钱没了着落,想带蔚丹小弟吃顿好的都囊中羞涩啊。”

哎,还是真的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越要坚持啊,又见他叫穷,知道这关是逃不过去的,虽然自己给了雷奥钱之外所剩不多,还是说道:“那就晚上小弟做东,请各位大佬吃饭,不过枚叔兄,你可要支持革命啊,不能老化缘啊。”杨锐毕竟对国学不懂,会建的很多文字工作弄的不太好,这还是要找个国学大家来润润笔。

章太炎想到上次杨锐的说辞就生气,怒道:“你那叫革命吗,我看也是假革命。这革命必排满,不排满怎么能算革命。”

对其他人是要有尊严的对话,但是对章太炎只能无节操的纠缠了。杨锐说道:“理当如此理当如此啊,现在我们改了个纲领,明天我带来给枚叔兄看看,润润笔是必须的。还有就是最近办了份报纸,这头版文章还得枚叔兄主笔啊。”

章太炎很是骄傲的继续摇扇子,不置可否,旁边的小革命家很是无聊只好抬头看天花板。蔡元培见矛头不是对着自己,心下大喜说道:“那好,我一会去通知大家,晚上聚餐。”

下午的时候,杨锐交代完雷奥之后就和麦克尼尔凑一起商量广播计划,因为昨天一天都在搞会建工作,所以计划书什么的一字也没写,没写怎么办,就只好口述了,折腾了一下午也是交代完了,除了广播,细想之下无线电报也是有机会的,因为有线电报的投入大县镇一级是没有占领的,这就给无线电报机会了,所以无线电报还是可以办的。交代完后就是去美国的前期经费还没有着落,自己的钱给了雷奥一千八百多英镑,也就只有八九百英镑了,而且还有负担实验室每个月一千四百块的工资杂费,还有学社每个月也要四百块,几经考虑之下,杨锐还是交给麦克尼尔六百多英镑,合两千五百美元,作为前期开办费用,先注册公司,后续的款项马上汇,美国花旗银行已经在沪上有网点了,汇款是很迅捷的事情。

雷奥和麦克尼尔这里两笔钱一去,杨锐就没有多少钱了,粗略算起来只有三四千块,这些钱也只能撑实验室和学社两个月,怎么办?书馆的分成一时是拿不到的,工厂的分红也要到年底,虽然利润惊人,但是毕竟还在投资,今年的分红是拿不到了。为今之际只有借钱或者继续出书,西方哲学史因为中间耽搁了,上册都没有弄完,余下的书要么是书稿未必会出,要么就是不能出的,最好的办法就是把那基本高数、概率、线性代数给出版了,运筹学就算了,太先进了这时代受不了,还有物理和化学也可以出了,只不过相比数学书,这些都是电子版,要手抄还是很麻烦。几本数学书是可以让王季同找几个学生直接拿书抄就好了,只有处理好了那些敏感信息就好。

聚餐的第二天,课后杨锐找到章太炎,他老人家今天没课,还是三楼宿舍,他是和蒋维乔一个房间的,进了房间见他还在写东西,走近一看却是在给一本书写序,书名也很是奇怪,叫做腊肠书。章太炎良久方才写毕,见杨锐看这名字奇怪,就说道:“这是蔚丹小弟写的书,我作为兄长的给他写序而已。此书为反满之号角,革命之雷霆。”

杨锐不明所以,笑着说道:“那我等这书出版之后定要拜读。”

见他这么客气,章太炎也不好说什么,知道这次来是为润笔一事,说道:“怎么,又想让我给你编故事吗?”

今天还真是为了这事,但是却不是为了编故事。杨锐说道:“为了宣传革命,现在啊在东京办了一份报纸,就是请的去年那个福州的林獬在做主编。下个月就要出报,这头版雄文还是要借枚叔兄大才了。”

章太炎说道:“这事情其实未必要我,说道鼓吹革命,蔚丹小弟更胜于我。要不找蔚丹小弟写写可好?”

看起来章太炎还是对这个满脸桀骜的留学生很是看重的,却不知道这腊肠书写的什么,不过章太炎向来是对事不对人,这邹容水平应该可以,当下说道:“有邹容君大才那就更好,只是不熟啊,这还要枚叔兄说项为好。”

章太炎点点头,带着杨锐找到邹容。邹容对这样一份宣传革命的报纸是很赞成的,但是对杨锐所说的纲领是不赞成的,这不赞成主要是针对集权政府这一条上面,他用带着四川味道浓郁的方言责问道:“革命为是实行我四万万同胞之自由,而集权之政府不又是一个专制政府?”

“集权不等于专制,”杨锐早有准备,辩驳道,“集权是把所有的力量集中在一起,短时间内更快的提升国力,专制是以言代法,集权是以法治国,只不过这法更偏向国家,而不是个人。中国积弱久矣,不如此集中力量,那何时才能富强?”

相对于邹容,章太炎似乎是认同这样的提法,他说道:“如此,竟成所说的集权应当就是使一国几百兆人团结之政府,我看没有不妥。”有他的说项,邹容不再说什么,不过了解杨锐原来是革命党之后,态度也更为恳切,这《中华时报》发刊词一事就此办妥。但之后的入会游说还是以失败告终,他们两个一致认为不排满就不是革命,要革命就要彻底排满,那么是粉身碎骨了,也势必要驱逐五百万满夷。

“可是只是驱逐满人就能救中国吗?”杨锐反问道:“把满人赶走了怎么办,到时候那些督抚之流都会变成土皇帝,我中国本来有一个皇帝就已经很悲惨了,现在多了十几个土皇帝,还怎么过活?如果上面没有个皇帝制约着,下面的督抚还不无法无天啊。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利导致绝对的腐败。”

见章太炎在思索杨锐的话没有回击,邹容这边马上问道:“我革命军军旗所指,满清如土鸡瓦狗,灰飞烟灭。你说的督抚如何还在?”

他其实是误解自己的意思了,杨锐说道:“我说的是革命军的督抚,不是满清的督抚。如果革命一起,各地督抚见满清气数已尽,纷纷响应,你是接受还是不接受,不接受人家可是正宗的汉人,难道你要和天下督抚为敌吗?革命军就是排满的,汉人督抚起义响应,为何不接受?可是你一接受那他就是革命功臣,督抚这个位置是越做越稳,他不是土皇帝是什么,以前有个皇帝有些话他还听听,现在没有皇帝大家都自由民主了,那就更不要听你的了,这和土皇帝有什么差别?”

这话说完,章太炎就从思索里回过神来了,他说道:“要是各地督抚不听中央调遣,那就用兵剿之,只要民心在我,何时不能解决?”

“民心有什么用?”杨锐诘问:“革命一起,满清下台,到时候就是各地督抚当权,你中央也就只有一省两省之地,你去讨伐说的好听是吊民伐罪,说的不好听就是削番,各地督抚会有这么蠢,让你一个个削过去?到时候一定是各地督抚联合起来反对中央。哪怕就革命军的督抚时日久了也要成为土皇帝。到时候遍地都是土皇帝,你怎么办,还要再次革命么?那革命的口号是什么,又有多少人听你的。”

邹容见他说的似乎很有道理,问道:“那竟成兄如何革命?”

杨锐正色道:“不要一下子推翻了房子,先占一两个省,进行深度改革,确保占领之地不会有土皇帝出现,再一步步的扩大,等到势力足够的时候,就可以把那些垃圾一扫而光。”

章太炎打开扇子又摇了起来,像是找到了他的弱点似的,悠哉的说道:“竟成你把事情都往坏处想,是以把革命之后果说的如此不堪。对西学我也是有所了解,西学都是说人性本恶的,包括你讲的的经济学,不是也有人人趋利的大前提吗,我中国几千年文化,都是宣扬的人心本善,是以和西人相比要善多于恶,竟成你以西人之心来度我中国之腹,此为不妥。而且革命之后,共和为人心所向,此为天下大势,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只要有谁敢反对,万民共诛之。督抚有何可惧?”

无语了,这话说的杨锐无语了,见他如此自信,只好说道:“枚叔兄,我不想争了。咱们还是到时候看吧。希望到时候记得今日之言。”

砰的一声,折扇又打开了,章太炎摇着扇子,完全不认为自己以后会输,杨锐不好多说,只好告罪离开了。

第六十三章考虑

面对两人这么激烈的革命态度,多说无益,杨锐只好无言回府了,他事情还多着呢。要挣钱这书还是要写的,要办实业这实验室和建厂计划还是要做的,要革命这策划宣传还是要抓紧的。因为再一次的不被认同,和以前可以慢慢优哉相比,他现在开始急切起来,再也没有心思抄书了,这工作就交给王季同以及他的几个学生了,反正是有实体书而不是电子书,这事情好办的很。另外实验室还是要扩大的,不能只有无线电、化学这两个,还得有机械电力等等,特别是内燃机要提上日程了,这些工作只好甩给华封先生了,现在他手里的肥皂厂也被收购了,闲着无事正好可以管管,然后再借助其在江南制造总局的人脉资源,这实验室就可以建在制造总局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