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丰臣遗梦-第1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行进在前往八坂川加藤驻地的山路上,薄雾笼罩着远处的山峦,山路旁树木的叶子上挂满了露珠,一片潮湿的景象不禁让黑田如水心情更加沉重。
在这寂静潮湿的氛围中,一阵马蹄声由远及近,透过薄雾,只见一人骑着骏马迎面奔来,离得近些,黑田如水突然发现,正是本家五日前派往岛津家的使臣野村祐胜,在众人的注视下,野村祐胜来到黑田如水身前,急忙下马跪拜道:“臣下无能,还请主公赐罪!”
“果然没劝得动么?”黑田如水仅有的一丝希望再次破灭,他叹了口气,宽慰野村道:“无妨,老夫正要去八坂川请降,你便随吾等一起吧。”
野村祐胜站起身,挺身拦在队伍前面,神情激动地说道:“主公,万不能就此认输啊,萨摩侍从虽未表明态度,但是臣返程途中却遇到了大口城城主新纳忠元,从他口中得知,九千军势已经兵分两路,准备进攻南肥后的人吉城以及伊东氏的沃肥城,领军大将分别是川上久运和古垣忠晴,这可都是岛津家的重臣啊!”
“这么说岛津家出兵了?!”人群中顿时传出一阵骚动,众人兴高采烈地交谈着,纷纷向黑田如水进言,希望他暂时撤回驻地。等待岛津氏的援军。
“一右卫门,你刚才说岛津军准备进攻沃肥城而不是财部城?”黑田如水问道。
野村祐胜点了点头,回答道:“沃肥乃是伊东家的居城。三面被岛津家的领地包围,伊东祐兵率领家中主力出阵会津后,城内只有少主伊东祐庆镇守,兵力不足五百,相较秋月家的财部城更易攻取。”
“这些都是新纳忠元告诉你的?”黑田如水一脸狐疑。
“没错,武藏守告诉在下,希望主公能率军向南突围。如此一来两军便能在日向汇合,共同对付杵筑城的联军。”
听到野村祐胜这么说,黑田诸将皆是摩拳擦掌。期待与岛津军合力击溃丰臣军的一刻,可黑田如水却是沉思不语,直到井上又兵卫一再请缨,他才说出了这样一席话:“这唯恐是岛津家的陷阱。老夫实在不敢答应。”
“陷阱。主公这是何意?”井上又兵卫惊讶地问道,“岛津家已然出兵,又怎会陷害本家,殊不知吾等都是江户内府的盟友?”
“都是内府的盟友,并不代表我们两家也是盟友,若是真心相助,又岂会放弃北上攻打财部城而是东进攻打没有威胁的沃肥城,很明显。他岛津家是想趁加藤军被我方牵制的机会抢占更多的地盘,并非真心想要支援本家。在萨摩侍从眼中,此刻的本家不过是一个诱饵罢了。”
“可若是本家被消灭,对他又有何好处?”井上又兵卫追问道。
“这便是是巧妙的地方,”黑田如水分析道,“若是本家手中握有九千军势,解围后两家旗鼓相当,谁都不会服谁,接下来的攻略便不会顺着岛津家的意思来,这是萨摩侍从不想看到的;若是本家被加藤家剿灭,靠他一家又很难一统九州,因此,只有将本家的实力压缩到一个能够控制的范围内,他才会出手相助,如此一来,即便将来击败了丰臣军,本家也不会对他构成威胁,更不会阻碍他岛津氏一统九州的大计,这才是岛津氏此刻出兵的真正意图。”
“照您这么说,让我军向南突围,难不成是想消耗本家的实力?”
“聪明,”黑田如水笑道,“若是真想救援本家,自是会攻打北日向,为我军杀出一条血路,可他却是攻打无关紧要的伊东家,很明显是让我军自己杀出重围,之后他再象征性地出兵接应,这样既不会落得背信弃义的骂名,又不会损失太多的实力,更主要的是还能削弱本家,实在是一石三鸟的妙计,老夫此前真是小瞧了岛津家啊。”
“照您这么说,本家就不该突围喽?”野村祐胜试问道。
黑田如水长长地叹了口气:“突围,即便成功也是岛津家的附庸;不突围,便是卸甲归田,还难免被右府秋后算账。从进攻杵筑城那天起,本家的命运便掌握在他人手中了,我如水靠智谋奋斗了半生,没想到最后竟被岛津、大友这样的毛头少年所算计,实在是可笑,可笑啊!现在投降武运便就此终结,若是突围南下,虽说会成为岛津氏的附庸,但此后结果仍未可知,相较而言,老夫决定再冒一次险,南下与岛津军汇合,压制东九州,进而统一九州,伺机逐鹿中国。”
“吾等唯主公马首是瞻,复兴家业,制霸九州!”一干将士纷纷下马拜伏在黑田如水马下,黑田如水思索片刻,调转马头率众人返回了驻地。当天深夜,经过一番商量,黑田如水将军势分为三路,从三个方向向南突围,其中自己率领的中路军人数最多,为三千人,其余两路军势分别为一千七百人,三路大军趁加藤清正不备,经过一夜奋战,在付出一千人的代价后冲破包围南下至府内城西一带。
为了节省时间,黑田军并未攻城而是继续南下向日向国突围,没成想却在二十日傍晚遭到臼杵城内太田军的伏击,为了支援黑田如水,右路军在野村祐胜的率领下甘愿作为殿军抵挡太田军以及后续追来的加藤军,双方激战至子夜,加藤清正在损失了两员大将及六百军势的情况下全歼了右路军,野村祐胜剖腹自尽,却是换来了黑田主力的成功突围。次日清晨,黑田如水两路大军终于渡过大野川,由西面突入日向国。此时,加藤清正收到密报,得知岛津氏已经起兵,并且攻陷了沃肥、人吉二城,准备北上攻打加藤军本领,于是立即率军沿日田街道赶回熊本城,将丰后的防守交给了大友、松井二人。就这样,黑田如水率领仅剩的四千人摆脱了加藤军的追击逃入了日向,并在接下来的几日内攻陷高桥氏的县城,迫降秋月氏的财部城,最终逃至岛津氏的佐土原城,与古垣忠晴的四千军势“会师”,稍事整顿后,这支八千人的军势立即调转方向突入南肥后,与八代城的五千岛津军合兵,意图在宇土城与加藤军进行决战,从而决定西九州的归属,决定九州霸权的大战即将拉开帷幕。(未完待续。。)
第三〇一章 贻误战机
目光暂且转回北陆,四月初三,也就是天野元政抵达伏见的同一天,前田利政率二万大军,自金泽城出阵,由于小松城城防坚固难以攻取,前田军特意绕路,于四月初五布阵在松山城,意在攻打孤城大圣寺,之后切断越前与丹羽长重的联系进而逼降丹羽氏。而大圣寺城主山口正弘正焦急等待小松城主丹羽长重的救援,然而除了最开始的两千援军外便再没有军势到来。
第二天,前田利政遣九里九郎兵卫、村井久左卫门为使,劝告大圣寺城降伏,死守城中的山口父子当即拒绝,利长无奈之下开始攻城。山口正弘的儿子右京亮修弘在途中布下伏兵,却被前田军的先锋山崎长德发现,战斗的大幕就此拉开。
山崎长德发动进攻之后,长连龙也很快加入了战斗,一场激战就此展开。战斗期间,山口修弘指挥不当,被前田军铁炮部队打散了阵形,在损失近千军势的情况下不得不退入城中,伏击战也转变为了攻城战。
最初,大圣寺守军在前田大军前毫无惧色,作战相当果敢顽强。但是,前田军人多势众,与守军士气高涨相较,还是更占据优势。两万对三千,有谁能抵挡得住?
强攻三日后,山口正弘不得已在塀上表示愿意降伏,但前田利政以他“未尽早归降”为由断然拒绝,当天正午,前田军攻入了城内。负责外丸防守的山口右修弘战至力竭,在山崎长德阵前自报名号后拔刀自杀。山口正弘却不甘心,一直到次日清晨本丸被攻破后方才自刃。自此,大圣寺城遂被攻落。山口父子的遗骸被前田利政葬在城麓福田桥侧,并且石碑作传;山口正弘次子山口弘定则逃出生天,在数名家臣的护卫下前往近江佐和山城寻求石田三成的庇护。
此后前田利政见越前势弱,便改变计划南下侵入越前,丸冈城主青山宗胜仓促应战。四月十二日,青山宗胜弹尽粮绝被迫向前田军请和,前田利政在城内稍做休息便准备一举拿下丹羽长重之弟长正的胜山城 ,只要攻下胜山,便能与大野郡的织田秀雄会师,与美浓的织田秀信连成一片,进而联合御东山城将西美浓、东近江分割包围,从而将该地亲德川的小大名一一歼灭。
然而就在战事进展顺利之时,前田利政突然收到急报,得知伏见沦陷。毛利大军正进军御东山,城代小笠原隆清恳请利政速速支援。情急之下,前田利政只好将攻打胜山城的任务交给了织田秀雄,自己则率领两万军士南下,沿北陆道进军畿内。
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大军尚未抵达北庄城,却收到了来自金泽城的急报,说是丹羽长重于四月十三出兵乘虚攻打金泽,而金泽城内防守空虚。难以抵挡。这突如其来的军情让前田利政陷入两难境地,是南下支援御东山,对决毛利军平定畿内,还是回师加贺先消灭丹羽氏再行南下。身在越前的前田利政一时拿不定主意,反而因此延误了两天时间,最终在家老长连龙的力争下前田利政决定返回金泽城。
从四月初七收到山口父子的求援信,到四月十三丹羽长重发兵。整整过去了六天,小松城与大圣寺相隔不远,急行军只需一日半。可丹羽氏却放弃了支援大圣寺的初衷,任由山口父子兵败自尽、青山宗胜开城投降。这在外人看来是力求自保的缘故,可实际上乃是丹羽家中分歧所致。
丹羽长重为了恢复家业,孤注一掷站在德川家康一边,虽然获得了丹羽一族的支持,却遭到了以江口正吉为首的家老的反对。家老们认为如今天下已经难有撼动丰臣氏的力量存在,浩浩荡荡的十五万会津讨伐军便是证明,内府即便再强,最多也不过八万军势,加上上杉军不足十一万,况且上杉北有最上、伊达虎视眈眈,周边还有宇都宫、蒲生、池田、浅野这些强力大名监视,这些大名的军势可是不包括在十五万人中啊,也就是说,整个关东,是德川、上杉的十万人对抗拥有大义名分的秀保率领的近二十万人,结果可想而知。
丹羽氏即便在北陆和前田军形成对峙之势,也根本不能影响关东的大局,到时候讨灭了德川上杉两家,秀保掉转头来便能将丹羽氏从日本抹杀掉,相较于德川家康的承诺,保存家名岂不是更实际些?
然而亲德川派的丹羽长正却对家老们的谏言不以为然,他向丹羽长重说道:“内府已经告知本家,右府的讨伐军中的部分大名暗地里已经与内府达成默契,一旦开战,这些大名便会见机反戈,到那时讨伐军便会乱作一团,内府和会津中纳言便可乘机突入军中直取右府首级,擒贼先擒王右府一死,这些乌和之众还不是束手就擒?况且如今安艺中纳言已经上洛,伏见也已被攻下,只要能拖住前田军,为毛利军争取时间,待其拿下御东山城,便能与西美浓连成一片,到那时我军可就是便被动为主动,制霸北陆指日可待!”
“擒贼先擒王?”江口正吉嗤之一笑,“右府身旁有五色备护佑岂是能随意接近的,备中守还是太天真了。”
丹羽长正本想和他争执,却被丹羽长重呵斥住了,长重思考良久,镇定地说道:“关东无论如何都会是一场死战,可本家已然答应了德川家,若是最后德川败灭,即便不出兵,本家也逃脱不了干系,况且已经向大圣寺派遣了两千军势,证明了本家的态度,这条路……已经无法回头了。”说到这,在场众人全都闷不做声,是啊,悔不该当初,哪怕是保持中立,也不会为丹羽家的未来担心,如今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唯有拼死一战,为毛利军争取时间,或许还有一线胜算。
经过一番唇枪舌战,家中两派互不相让,最终是丹羽长重一锤定音,决定趁前田军主力入侵越前之际攻打金泽城,为近畿的毛利氏争取时间,这便是丹羽军直到四月十三日才出动主力的原因。(未完待续。。)
第三〇二章 家康起兵
四月十六日深夜,前田利政的前锋抵达加贺御幸冢城,中军则向三道山城行进。驻扎在御幸冢城的诸将召开军议,讨论如何与利政本部会师,结果却是决定不再迂回赶往金泽城,而是直冲丹羽家本城小松,乘敌不备釜底抽薪,使得丹羽军进退失据不战而降。诸将分为七路大军,从前到后是山崎长德、高山右近、奥山荣明、富田直吉、今枝民部、太田长知,殿军长连龙。殿军长连龙率部出大领野,向山代桥方面进发时,却遭遇了丹羽家的伏兵。原来丹羽长重起兵时并未将主力全部派往金泽,而是由江口正吉率领两千军势埋伏在小松城外,应对前田军可能的偷袭。
伏兵将领江口三郎左卫门正吉突袭长连龙军,正值夜半风雨大作,铁炮派不上用场,两军白刃相搏。战斗发生在小松领内的浅井畷桑畑一带,故后世称为“浅井畷之战”。
得知两军交锋,小松城的守备军渐次到来,与长连龙军展开一场苦战。两军交锋之中,丹羽家臣松村孙三郎、杂贺兵部、寺冈勘左卫门以下多人战死,前田军则有长连龙家臣小林平左卫门、隐岐觉左卫门、长中务、鹿岛路六左卫门、八田三助、铃木权兵卫、堀内景广、柳弥兵次、岩田新助九人及更多将士身亡。
长连龙苦苦坚持,先期到达山代桥的前田军得知消息,立刻回军,再加上松平康定所部来援,丹羽军开始撤退。前田军将领上阪又兵卫主张追击丹羽军,为心有余悸的山崎长德喝止,此战就以前田军折损五百,丹羽军死伤六百余而告终结,并未分出胜负。战后前田利政接到报告,甚感愤怒。连连叱责山崎长德耽误了战机,命其率领前锋直捣小松。
四月十七日,前田利政攻陷丹羽氏北门锁钥松任城,断绝了丹羽长重的退路;次日上午前田军渡过手取川直逼金泽,丹羽长重则将本阵移往犀川以北的天德院,与前田军、金泽城呈三角之势。
得知浅井畷之战并未拖住前田军,而自己也未曾攻陷金泽,丹羽长重陷入困境。就在这时,主和派家老大谷元秀再次向丹羽长重进言,直言丹羽家已经尽力而为。即便投降也不算耻辱,就算德川家康取胜,以本家的行为也不会受到惩罚,遂恳请丹羽长重投降。
此时前田利政也急于南下援助小笠原隆清,于是便派遣家臣前往丹羽本阵劝降,并且告知丹羽氏,丹羽长正的居城胜山城已经被织田秀雄攻陷,得此消息,丹羽长重终于不再坚持。接受了前田利政的建议,交出兵权前往金泽城谨慎,其余家臣则是随前田大军南下,前往居城小松城招降。
四月二十日。前田利政抵达小松城,此时山崎长德已经攻入二之丸,但是接到前田利政的军令后停止攻击,转而由丹羽长正前去开城。城代江口正吉本就是主和派,得知长重投降后立即开城,交出兵权后前往金泽城陪侍丹羽长重。自此,历经二十五天的“加贺—越前之战”以前田利政的胜利告终。前田利政来不及庆祝胜利,便快马加鞭地率领主力两万以及丹羽降军四千启程南下,支援已经被毛利军攻打十天的御东山城。
相较于北陆和九州的战火纷飞,关东的局势却安定许多,由于上杉家采取的是集中兵力于若松城的战略,因此秀保进军路上并未遇到太大的阻碍,要说真正的战斗,便是在途经大白影山时遭到了芦名氏旧臣清野長範的伏击。这位芦名氏旧臣在主家破灭后出仕上杉景胜,因此获得了芦名旧领岩崎城,而岩崎城坐落于白影山北麓,是秀保进军会津的必经之路,出于所谓的武士荣誉,清野长范并未听从上杉景胜的召唤,执意留在岩崎城为上杉、德川合兵争取时间。
这次偷袭可谓是成功,两百多的军势硬是杀散了福岛家臣大崎长行的六百军士,再次展示了芦名武士的风采。然而在秀保庞大的实力面前,这点成功根本起不了任何作用,随着福岛氏其他家臣的加入,清野长范最终兵败逃跑,当天中午,这位芦名遗臣在岩崎城天守阁上引火**,一同殉死的还有妻妾家臣在内的五十余人。经过岩崎,秀保大军终于抵达阿贺川畔,渡过此川,若松城便近在眼前。
就在此时,另一支军势却渡过那珂川,沿着水户街道快速朝岩城氏的居城平城行进。这支七万五千人的庞大军势两日前从江户出发,强渡利根川,胁迫佐竹义宣开放领地。通过水户街道直达水户后获得部分粮草补给,之后启程渡过那珂川朝陆奥国进发。
那珂川畔,德川氏的金扇马印迎风飘舞,马印顶端的扇子有七根金色扇骨,面上绘一轮红日,扇下则是由皮革制成、上涂银漆的银色风幡,大马印后,旗本武士执掌十二面白旗紧随。德川家康骑行在队伍最前列,身后一面白色大旗,上书“厌离秽土,欣求净土”八个大字,随着和煦的春风轻舞飘扬。
由于走的是水路,德川家获得讨伐令的时间比身处内陆的秀保要快上许多,为了不贻误战机,在回到本领后德川家康便开始整顿军备,因此讨伐令一到,他便立即起兵北上,支援上杉景胜。
按照德川家康的构想,为了能做到出其不意,必须选择与秀保不同的进军路线,因此,走水户街道经水户抵达平城,之后向西沿岩国街道进入会津领,从二本松身后直插猪苗代湖,最终抵达湖西的若松,从侧面突袭秀保的讨伐军。
简单来说,同样是从江户到若松,秀保走的是直角三角形的斜边,而德川军走的是两条直角边,所走的路程自然要长许多,耗费的时间也更久,这就要求作为终点的上杉军能抵抗住秀保的进攻,直到德川家康的到来。
幸运的是,作为中立派的佐竹氏并未给家康的计划造成太大麻烦,虽然现任当主佐竹义宣倾向于秀保一方,可是他的父亲,素有“鬼义重”之称的佐竹义重却见识过德川家康的厉害,坚持本家应该与德川氏站在一边,这不仅是出于对未来的考量,也是对现况的考虑。佐竹氏保有的常陆一国与德川家仅有一江之隔,若是与德川家康作对,很有可能就是直接被德川家的七万五千军势踏平,并不会影响到其北进会津的脚步,充其量就是拖延些时间;可秀保的十五万大军已经赶往会津,佐竹家拖延的时间根本不够秀保增援,不仅如此,秀保与佐竹氏只是泛泛之交,很有可能在关键时刻背弃本家,而是趁机猛攻若松,以佐竹氏的覆灭作为他建功立业的垫脚石。思来想起,佐竹氏决定开放水户街道,任由德川家康经过自己的领地前往会津,不仅如此,当德川家康提出粮草支援时佐竹义重也都尽量满足,唯有一点,那就是佐竹氏不能出兵协助德川,这是佐竹一族的底线,也是将来能够保存家名的一个重要保证。试想一下,若是只放行,提供粮草,并不会对秀保造成直接的危害,战后也可以说是受胁迫所致,罪行不会太重;相反,若是直接出兵,那就表明佐竹家已经和德川达成同盟,除非在战场上倒戈,否则休想洗脱干系,可是对于武士来说,倒戈最为可耻,综上,佐竹氏坚持不出兵,最多只是保证德川军在常陆通行无阻罢了。(未完待续。。)
第三〇三章 布阵汤川
德川家康知道让佐竹氏由中立转为倾向自己已经很不容易,为了不耽误时间,便未在出兵与否上与佐竹义重产生争端,相反,他还在途经水户城时向佐竹家做出承诺,一旦击败秀保,便将下总一国赏赐给他。德川家康这么做,除了稳住佐竹氏,主要还是希望佐竹家能允许江户的补给源源不断地经水户街道抵达会津。
果然,得到德川家康这番承诺后,家中支持德川氏的势力更为占优,佐竹义宣的中立政策除了几个新进提拔的家臣外便无人支持,佐竹义重重新掌握了家中的权力,并将佐竹义宣派往太田城以避免对中枢决策产生影响。
由于佐竹氏的妥协,与其达成联盟的岩城贞隆也被迫开放城池,允许德川军过境。就这样,在几乎没有冲突的情况下,德川家康率领的七万五千大军,于四月十九日顺利地抵达二本松城东南的三春城,二本松城城主下条忠親亲自前来迎接,德川家康从他口中得知,就在三天前秀保的讨伐军便渡过阿贺川进入会津盆地,相信此时已经展开的若松城的进攻,希望德川军能尽快启程前往支援。
德川家康见军势疲惫本想休息两日,可顾及若松城乃是一座平城,较难坚守,没办法,只好在休息半日后立即启程,沿着岩城街道向着若松城疾行而去。
事情的发展正如下条忠親所想的一样,早在四月十七日丰臣军便抵达会津西南的福泉寺一带,再往北行二里便是汤川,汤川虽然不宽,却也能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因为渡过汤川便抵达本丸的外濠五轩丁,所以上杉家的防御阵型便是从汤川北岸展开。
这里要先介绍一下若松城的具体构造,本丸四周均有水濠环绕。东、西、北分别有一座桥与二之丸、西出丸、北出丸相连,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