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丰臣遗梦-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泰纲一听立即笑嘻嘻地对秀保说道:“择rì不如撞rì,源五郎已经到了元服之年,只不过由于颠沛流离而没办法举行,如今蒙殿下抬爱,让臣等有安身立命之所,那么还请您再开恩典,担当源五郎的乌帽子亲,为他行元服礼。”
“这样啊,”秀保思索了片刻,自己只比源五郎年长三岁,却要为他加冠,泰纲还真是用心良苦啊,既然如此诚恳地提出来,秀保也只好勉为其难应承下来。
当天下午,秀保为为源五郎举行了元服礼,作为乌帽子亲,秀保将自己的偏讳“保”字赐给了他,源五郎也正是更名为上泉保纲,归朝后将作为智云院的近侍,与景长一样,领取五百石的年俸。
第二天一早,秀保便离开了钵形城,遇过秩父山,进入了甲斐境内。而浅野长政却在前一天因为樱姬的书信病倒了,此刻的他完全没有了前几天对秀保的渴盼,只希望能快点将他送出甲斐,快点从这场噩梦中醒来。
第五十三章 东国大转封(上)
() 在信中,樱姬将郡山城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长政,并且表露出愧对菊姬,想向秀保说出实情的想法。长政当然不能允许她这么干,立即回信给樱姬,告诉她要听菊姬的话,事已至此,即便是和秀保说了也是无济于事,而且可能因此殃及家门,希望她一切以家族存续为重,切不可意气用事。
由于事先知道了此事,长政再也不能坦然面对秀保,于是在秀保到达甲府之时,便以感染伤寒不能相见为由,安排对此事毫不知情的次子长晟负责接见。
得知长政生病,秀保本想前去探望,但长晟以伤寒会传染为由,婉拒了秀保的好意。既然长政染病,且甲府并没有什么要紧事,于是秀保只是小住了一晚便起程上路了,并没有发觉到有什么异常。
由于依旧是下骏河走东海道,所以行进速度很快,仅仅用了六天时间便回到了领内的长岛城,桑山重晴和堀尾吉晴一早便率领众家臣在城外列队等候。
秀保距城门还有一段距离,便已看到了城外庞大的队伍,万石以上的大名和豪族全部都携嫡子聚集在了小小的长岛城,这可是该城自信长的长岛征伐以来第一次经历如此盛大的场面。难怪身为城主的岛清兴在马上一副意气风发的模样,看着他那自豪的神情,秀保还真以为自己是打了胜仗凯旋呢。
不仅是岛清兴,这次随行会津的每个人都显得格外高兴,不是因为秀保将要给他们什么赏赐,而是他们在这次行程中了解到了秀保的能力,增强了对本家的信心,这种jīng神上的激励,是任何奖赏都代替不了的。
不一会功夫秀保等人便来到了城门前,桑山重晴抢先一步扶秀保下马,见此情景,长束正家对堀尾吉晴耳语道:“桑山修理还是想排挤我们近江人啊。”
堀尾吉晴露出招牌式的憨厚笑容看着秀保,嘴里却吱唔道:“没办法,桑山家自秀长公时便已是家中重臣,想要在郡山混得好,常束大人就不要有过多抱怨了。”
“哼,”正家对堀尾这种隐忍的态度表示不屑,“我是太阁殿下的直臣,只不过是奉殿下之命来辅佐侍中,根本不需要看这些老家伙的脸sè,即便是没有立足之地,大不了回伏见去,自有太阁和治部大人为我做主。”
一听正家提到石田三成,堀尾不禁眉头一皱,但看到秀保正朝自己走来,便没有深究,笑容满面地迎了上去。
“我听桑山大人说,我不在的这两个月您将领地治理的很好啊。”秀保拉着堀尾的手感激道。堀尾没想到重晴竟为自己说好话,不由地向他投去了一个感谢的微笑,之后笑眯眯地对秀保说道:“修理大人过奖了,领内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全依仗几位大人的通力配合,臣下不敢居功。”
秀保听了满意地点了点头,不无调侃地说道:“堀尾大人不愧是‘佛茂助’啊。”“主公过谦了,过谦了…”堀尾也不知秀保是赞是讽,只好点头哈腰地重复着。
正在这时,桑山一晴从队列后面挤了出来,快步走到秀保跟前,甚是恭敬的说道:“启禀主公,肩舆已经准备就绪,还请让微臣护送您回城探望御前和公主。”作为舜姬的丈夫,一晴早就想借着哺育公主的机会向秀保请功了,虽说是个女孩,但毕竟是秀保的第一个孩子,只要能照顾妥帖,职位和俸禄就不愁升不上去了。
可秀保却摇了摇头,平静地说道:“既然御前母子平安我也就放心了,现在当务之急是向太阁禀报这次东行的成果,等此事忙完了,再回郡山好好看看她们。听闻舜姬担当公主的rǔ母,我甚是放心,今后还要麻烦你们多多费心了,等回到郡山城,一定要给你们重赏。”
“殿下严重了,能照顾公主乃是臣下的福分,更不敢奢求什么奖赏了。”一晴弓着腰诚惶诚恐道,虽说表面上是婉拒,可他心里早就乐开了花,盼的就是秀保的这句话,即便不接受封赏,今后凭借公主也定能在家中获得更高的地位。
“诸位,”秀保提了提嗓子,“我还有急事向太阁禀报,待回到郡山一定好好款待大家,到时还请尽情畅饮,不醉不归。”说完秀保便纵身上马,在高虎和清兴的陪伴下向伏见疾驰而去。
其实秀吉对秀保的一举一动都了如指掌,不论是处理三国一揆,还是在江户遇刺,他全都是了解得一清二楚,这些都要归功于他手下的御用忍者——甲贺忍者。
天正伊贺之乱后,伊贺忍者被迫背井离乡,散居各地,而甲贺忍者则作为信长的御用忍者得到重用,本能寺之变后,秀吉继承了信长的衣钵,自然也将甲贺忍者及其在全国各地建立的情报网合盘接收,此后秀吉进一步加强了情报网的建设,在重要大名领内都安插忍者,这些下层忍者成为“下忍”,他们将获得的信息传递给“中忍”,中忍对信息严格核实后,才会将最准确的情报传达给“上忍”。作为甲贺忍者头目的“上忍”乃是被秀吉破格授予一万石知行的山中山城守长俊。
山中长俊作为甲贺五十三家之一的山中家的当主,不仅是秀吉的佑笔,而且还是摄津、和泉以及山城等地三万石藏入地的代官,由此可见秀吉对他的信任。此人通过情报网将秀保引发三国一揆的事及时反馈给了秀吉,甚至比当地大名还要迅速。因此,与其说是秀吉因为信息迟滞而不能阻止秀保的,倒不如说是由于消息太过灵通而坚定了秀吉的信心,继而决定借秀保之手彻底铲除东海道的毒瘤。
听闻秀保马不停蹄地来到了伏见城,立即命三成亲自前往大手门迎接。三成虽说对秀保的忠心还存在怀疑,但看在他在东海道拔除了家康势力的份上,三成的态度也稍微温和了些,在陪同秀保前往本丸御殿的路上,两人虽说没有过多交谈,但已没有了当初的针锋相对,而且还多了几分谦让和恭敬。
“这次你做得很好,”秀吉一见到秀保便高兴的赞许道,“看样子你的封地又得增加不少了呢。”
秀保听出秀吉想给他增加封地,急忙躬身推辞:“臣所做的都是分内之事,至于赏赐实在不敢接受,还请您收回成命。”
秀吉拍了拍秀保的肩膀示意他放心,接着话锋一转,满眼期待地说道:“现在就说说你对蒲生家的处置方案吧。”
秀保报以一笑,有些神秘地反问道:“若臣下没有猜错,殿下想处置不只是蒲生家吧?”
(今天本是写了三千字,但就像我刚才说的,都没了,待会还要复习数理方程,没办法,只能回忆到这里了,大家见谅啊,不过有票的还是不吝相赠吧,没票的朋友请点击收藏一下,熊仔谢谢了。)
第五十四章 东国大转封(下)
() 听到秀保这么说,秀吉倒是来了兴趣,好奇地问道:“你说说,除了蒲生家我还要处置谁啊?”
“是臣失言了,”秀保低了低头说道,“与其说是处置,倒不如说是移封,因为蒲生家减封是一定的,而且由于造成的影响比较恶劣,所以减封的幅度一定会很大。”
秀吉听完微微颔首,很是赞同他的观点:“不错,家臣私斗也就罢了,居然还在伏见动刀动枪,可不能轻饶了他们。”
秀保接着说道:“殿下所言正是,臣也是这样认为的,只有处罚足够严厉才能震慑住天下大名,既然如此,那么会津一带将会有相当大的领地被收回,如此一来,自然需要将新的大名移封到那里,以镇守这东北的门户,这便是臣以为会有其他大名受此事牵连的原因。”
“你说的很好啊。”秀吉欣慰地赞许道,同时用折扇指了指坐在秀保对面的三成,说道:“这件事我事前也是和治部商量过了,并且基本确定了移封会津的人选,本想先让你休息几天再传你过来相商,没想到你如此尽职,还没回家就跑到我这来了,也罢,那就把我的想法告诉你吧。”
说完,秀吉向三成挑了挑眉,三成心领神会,清了清嗓子向秀保说道:“太阁殿下认为可以将上杉中纳言殿下移封到会津去,至于越后,就将堀秀治殿下由越前北之庄十八万石转封至chūnrì山四十五万石,村上义明殿下由甲贺小松六万五千石转封至本庄七万石,沟口秀胜殿下由甲贺大圣寺四万四千石转封至新发田五千石,不知侍中殿下意下如何?”
虽说是征求意见,但听三成的口气倒是有些不容置喙的坚决,直接让秀保对他的印象回到了起点。对于堀秀治转封chūnrì山,秀保并没有什么看法,毕竟其父堀秀政乃是秀吉的得力干将,当初征讨北条氏时,因病在军营中去世,这让秀吉悲痛万分,出于对堀家的褒奖,给秀治加封也是合情合理的;而村上义明和沟口秀胜本就是秀治的与力,随他一同转封越后也是无可非议的。
但是对上杉家转封会津,秀保却还有些疑问,历史上上杉家乃是获得一百二十万石知行的大大名,而会津全境也不过是九十二万石,难不成还包括其他的封地?
出于好奇,秀保恭敬地向三成询问道:“在下有个问题向请教治部殿下,上杉家目前的领地包括越后六十万石,川中岛约十二万石,佐渡两万石以及庄内地方的十八万石,合计也差不多有九十二万石了,若是以身处内陆极寒地带的会津换取地处北陆、靠近大海的越后,恐怕中纳言殿下不会愿意吧?”
看着秀保一脸愁容,秀吉反而哈哈大笑起来,指着三成说道:“治部,快和侍中说说你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三成也学着秀吉的样子笑起来,甚至比秀吉还要过火,秀保顿时觉得自己就像是个傻子,受到这两个人的嘲讽。
想必是笑累了,三成总算是消停下来,恢复了刚才和蔼的神情,向秀保解释道:“殿下说的没错,若是只拿会津做交换,中纳言肯定不会同意,但如果允许他保留庄内和佐渡,并且将从伊达家手中没收的仙北六郡一并封给他,您觉得他还会拒绝么?”
“仙北六郡?!”秀保不禁惊呼起来,这不是故意制造上杉家和伊达家的矛盾么?
仙北六郡是指包括陆奥国的白河、岩瀬、信夫、伊達、安積以及安達六郡在内的广大区域,该地位于会津的东部,曾经是伊达政宗的领地,由于他煽动葛西大崎一揆而被秀吉剥夺,即便蒲生家转封会津,秀吉仍没有将这片区域划归氏乡的名下,虽说这六郡所占石高并不高,但它西南是下野,东南是常陆,东北是岩出山(伊达家居城),西北是山形(最上家居城),就连扼守陆奥门户的白河城也处于该地,因此一直被附近大名觊觎。若是将此地交给上杉景胜,无疑就是让他把守好这东北门户,死死看住伊达政宗,如此一来,这两家能不交恶么?
三成看到秀保如此惊讶,心里很是满足,继续说道:“这样一来,中纳言的知行将达到一百二十万石,相信他会欣然接受的。”
“万不能如此!”秀保突然反驳道,“治部有所不知,中纳言仅仅依靠佐渡的金山和鹤子银山每年就能获得十余万石的收入,而且酒田凑也是除了秋天凑以外陆羽最大的港口,每年转运南北物资不尽其数,若是再加上仙北六郡,那么他的知行将达到近一百四十万石,将这样一个大大名放在东北,真的没关系么?”
听秀保这么一说,三成顿时沉默不语了,他确实没想到秀保竟能知道这些内幕,“看样子还是得处处提防啊。”三成在心中默念道。
“治部,”秀吉一脸冷峻地诘问道,“侍中说的是真的么?”
三成满头大汗地向秀吉请罪:“侍中说的没错,是臣一时疏忽了。”
“既然如此,那就听听侍中的想法吧。”秀吉随意地说道。
秀保向三成施礼表示歉意,身子转向秀吉说道:“臣以为,将仙北六郡交给中纳言没有不妥,只需要在额外收入上进行削减。”
“额外收入?你是指金山和航运?”秀吉反问道。
秀保点了点头:“正是,佐渡仍可由中纳言掌控,但岛上的矿山可以派代官接管;至于酒田凑所属的饱海郡,乃是庄内三郡之一,可以褒奖在讨伐九户政実之乱时充当前锋的名义赏赐给最上家,使得庄内地方一分为二,南北相互牵制,以稳定出羽的局势。”
石田三成掐指一算,报出了一个数字:“一百一十四万石。”
“治部不愧是五奉行之首,这么快便能得出结果。”秀保颔首示意。
秀吉思考了一阵,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就依你之见,将饱海郡六万石赐予最上义光,田川郡和櫛引郡依旧由上杉家掌管,但是为避免中纳言不悦,佐渡的矿山还是由他经营吧,毕竟就算是加了十万也不过一百二十四万,只比他原来的知行多了二十万,应该没什么大问题,这件事就这么定了吧。”
听到秀吉这么快下结论,秀保立即向秀吉请示对于蒲生家的处置。
秀吉一脸平静地说道:“就按照你前段时间来信所说的,将下野都贺、寒川两郡十一万石封给秀行吧。”
秀保听了立即拜伏在地上恳求道:“臣恳请殿下能酌情为蒲生家增加些知行。”
秀吉很是奇怪,秀保作为会津问责使竟然替蒲生家求情,不由得问道:“说说你的想法吧。”
秀保坐直了身子郑重地解释道:“蒲生家本领九十万,现如今削至十一万,虽说能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但氏乡公在世时对殿下却忠心耿耿的,若是只顾严惩而忘却往rì情义,不仅对蒲生家太过残酷,也会寒了天下大名的心啊。”
秀吉听着秀保的陈词,只觉得一阵悲伤溢上了心头:是啊,氏乡在世的时候为自己立下了汗马功劳,现在却兔死狗烹,因为内乱便将其子嗣迫害至如此地步,实在不是明君所为啊。
想到这里,秀吉不禁发出一声叹息,哀婉的说道:“你的苦心我明白了,既然如此,就将川中岛的十二万石赏给他吧,合计二十三万石,应该对得起氏乡了吧。”
“殿下英明,臣自叹不如。”秀保低下头恭敬地说道。
“这件事就到此为止吧,”秀吉揉了揉脸,恢复了平静的神情,“正好你过来,我还有件事想听听你的意见。”
“殿下请讲,在下一定如实相告。”秀保依旧低着头。
“是这样,”秀吉停顿了一下,“刚收到小西摄津守的报告,说是明国和朝鲜的使臣已经在博多登陆了,希望我能派遣得力之士前往接洽,不知你有什么如意人选么?”
第五十五章 左右为难
() “该来的终究是来了。”秀保无奈叹息道,对于这场旷rì持久的战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大多数人说战争的胜利是明军的功劳,而朝鲜人却恬不知耻地说是他们自己的功绩,而一些右翼分子则认为当年若不是秀吉去世,完全可以保持对峙的局面,待到女真人崛起,明朝自顾不暇之时仍可有一线胜算。但这些都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得清的,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这场战争给中rì韩三国留下了一段惨痛的回忆,至今仍是令人感到惋惜。
对明朝而言,征战七年极大地消耗了本就虚弱的国力,辽东将士死伤惨重,使得压制女真族的兵力大为削弱,为后来女真崛起创造了条件,甲申国变,使得中华文化遭到了极大地破坏和践踏,以至于“东土百年称鞑靼,中原从此无华夏”。
对于朝鲜来说,这是一场彻底的卫国战争,由于兵备废弛已久,刚一开战便遭到了rì军摧枯拉朽似的攻击,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三京沦陷,国王北逃,众多城池沦为焦土,百姓流离失所,死伤无数,极大地破坏了朝鲜本就不发达的经济,以至于在后来的“丁卯胡乱”以及“丙子胡乱”中根本无力招架后金的攻势,不得不走上弃明臣清的道路;
作为战争策划者的秀吉,本是希望借此机会扩充领地,以解决国内土地不足的矛盾,但结果却是伤人不成反害己,不禁没有占到丝毫好处,反而极大地动摇了丰臣氏在国内的根基,自己亲手为丰臣家敲响了丧钟。
秀吉见秀保痴痴地盯着榻榻米一句话不说,便轻轻咳嗽了一声,石田三成也觉得秀保此举不甚礼貌,于是伸手轻推了他一下,秀保这才缓过神,伏身向秀吉致歉:“臣方才正在思索何人有能力担此重任,不由出神,还请殿下恕罪。”
“那你有合适人选了?”秀吉话语中带着些许期待,终究是明国的使者,倘若接洽使选择不当,贻误了和谈的良机,那可真是后悔都来不及了。
秀保恭敬地询问秀吉:“请问殿下,明国此次派遣的使节是何官称?”秀吉能记住rì本的官职就不错了,哪还知道这些明国大臣的官职,见到秀吉面露难sè,三成抢先回答道:“据摄津守通报,担任这次使团正使的李宗城乃是明五军都督府都督佥事,担任副使的杨方亨是京卫指挥使司指挥使。”
秀保略一沉思,一脸愁容地摇着头,貌似是遇到了不小的麻烦。
看到这个秀保这副表情,秀吉也有些揪心了,紧张地问道:“难不成这两人的官职很高么?”
“正是,”秀保道出了实情,“据臣所知,京卫指挥使司指挥使在明国已是正三品的高官了,五军都督府都督佥事更是只有重臣才能授予的正二品之职啊。”
“正二品!”秀吉和三成几乎同时喊出声来,不过惊讶过后倒是十分开心,“没想到明国也是下了大功夫啦。”秀吉兴奋地说道。
三成看出了秀保的忧虑,侧身向秀吉说道:“殿下,若真如侍中殿下所言,我国也必须派遣正二位的大臣前去接洽啊。”
“那可就麻烦啦,”秀吉挠了挠头,一脸纠结地说道,“如今正二位的的也就只有德川内府殿下了,可他对明国所知甚少,且不愿远游,估计不大乐意担此重任吧。”
“前田殿下不是从二位么,应该勉强也可以应付明使吧。”秀保将自己心中的人选告知了秀吉。
但是秀吉却很果断地拒绝了,话语中透着几丝忧伤:“利家殿下最近身体也是越发虚弱了,连领内的事也大多交由嫡子掌管,我怎还忍心派遣他到九州去呢。”
“臣有一个主意不知当讲不当讲。”三成平静地向秀吉示意。
秀吉想也没想地说道:“既然是治部的主意,那自是没错的,说来给我和侍中殿下听听。”
“是,”三成微微低头,继续说道:“虽说按惯例大纳言的官位不得超过正三位,但前田殿下已开先河,获得了从二位,既然如此,何不效仿前田殿下,请天皇授予侍中殿下从二位呢,这样一来,便能由侍中殿下担任接洽使,臣相信殿下不会辜负太阁所托,一定能将明使顺利地接至伏见。”
说完,三成还向秀保鞠躬示意,一副委以重托的模样。先不论三成是否是有意刁难自己,单凭民族情感来说秀保是不愿意和那些明朝的使者相见的,毕竟自己现在代表的是rì本,却要和自己的祖国讨价还价,这是他不能接受的,况且他也知道这次和谈的结果是什么,如果真的接受了这项任务,那么到时肯定会牵连到自己,与其为了个正三位冒这么大的风险,倒不如置身事外,留在伏见劝说秀吉罢兵,为丰臣家积蓄些实力。
于是秀保决定无视三成的请求,向秀吉婉拒道:“不是臣不愿为殿下效忠,只是秀保阅历尚浅,与明人亦无所交道,以这般年纪接洽明国重臣,若是明使以貌取人,即便是官阶对等,恐怕也会让其认为殿下有意怠慢,派遣少年接洽有欠诚意,若是因此导致双方不悦,恐怕将影响议和大计啊。”
秀吉本就不想让秀保前去,毕竟他刚从东北回来,妻子和刚出生女儿还未曾相见,若现在就让他动身前往九州,未免过于残酷了。
想到这里,秀吉否决了三成的提议:“侍中刚从会津返京,还未曾见过刚出生的女儿,现在让他去九州,我于心不忍,这样吧,让明使在博多先休息些rì子,接洽使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