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丰臣遗梦-第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渭腋⒓嘴呈亍!
“丹后守请起,”秀保伸手将伊东长实扶起,指了指他身后的军势,兴奋地问道:“这些便是你麾下的御马廻?”
“正是,”伊东长实点了点头,严肃道:“不过现在皆听从右府殿下调遣。”
“听从我的调遣?”秀保难掩内心的兴奋之情,高兴地说道:“真不愧是太阁尽心挑选的御马廻,只要有丹后守相助,何愁不能铲除奸佞。”
“如今大野治长正在大阪兴风作浪、为所欲为,还望右府即可发兵解救少主和夫人,还天下以太平。”伊东长实急迫地请求道:“只可惜在下和松浦伊予守只能掌握三千御马廻,剩下的组头不是隔岸观火,就是助纣为虐,叛军依城坚守,实难攻取,因此在下才向甲斐守建议,请您出马,率领吾等攻打大阪。”
“丹后守实在是高估大野叛军的实力了,七手组每组一千五百人左右,其中最多的是青木一重的一千八百人,最少的是真野赖包的一千四百人,相差不过四百,如今真野和野村将军势驻扎在今福砦按兵不动,堀田但马守又身在九州难起作用,真正掌握在大野治长手中的军力不过两支御马廻三千人以及他自己的亲卫队一千人,这即便坚守城池又能如何?甲斐守、您以及伊予守执掌三支御马廻四千五百人,加上在下的五百人,已经足够应付那帮乌合之众了,大人无需担心,尽管随在下由西惣构突入三之丸,明早之前定能将少主和夫人解救出来。”
见秀保如此坚定,伊东长实倒也松了口气,可是一想到前田利长,他的眉头又皱了起来:“听说越中少将他也率领三百人参与叛乱,不知…”
“您是从哪听来的?”秀保嘴角一翘,反问道:“少将现在正率领他的军势驻扎在泽上砦,只要在下一声令下,他便会由北面进攻京桥口,大野军散布的谣言,丹后守不会分辨不出吧?”(未完待续。。)
ps: 这一章开头便用了很大笔墨介绍三好家,实际上是为后文做铺垫,至于三好家的起源,大家可以试着找找,相信一定会有新的发现!此外,谢谢夏老妖的打赏,我也对这个封面很满意,希望它能带来更多人气,也希望大家能多投推荐票,毕竟那才是评定本书成败的标准,哪怕一天一票,熊仔也很是感谢啊!
第二二三章 狭路相逢
听到秀保这么说,伊东长实先是松了口气,后又忍不住追问道:“在下听闻前田能登守尚在大阪参与指挥,此事证据确凿,右府可曾知晓?”
秀保故作镇定地点了点头,回答道:“能登守是参与叛乱,可这只是他个人的行为,并不能代表整个前田家,况且现在前田家的嫡子是越中少将,他都已经表示听从在下调遣,对于前田家的忠诚,你大可放心。”
“若真是这样就好了,”伊东长实徐徐叹了口气,信心十足地说道:“如今伊予守已经提前一步抵达今桥畔,那里只有三十余人驻守,若是我军由那里突入惣构,绝对可以长驱直入,直达三之丸。”
以五千人对抗三十人看上去毫无悬念,可秀保还是否定了他的方案:“今桥不过是九桥之一,桥身不宽,根本不能让大部队短时间通过,若过桥时青木一重乘虚而入,那伤亡可就多得多了,因此,我建议兵分两路,一路两千人由鳗谷桥攻入惣构,另一路两千人由今桥攻入直抵三之丸,至于剩下的一千人则随在下由水路抵达京桥,那里如今只有山崎家的两百军势把守。这样一来,大阪西面的防线便不足为惧了。”
“鳗谷桥一带有青木、中岛合计一千军势驻守,仅派遣两千人进攻,恐怕会很胶着啊。”伊东长实不禁皱起了眉头。
秀保却毫不在意,平和地说道:“在下并非不知道这点,这两千军势可不是为了和两支御马廻精锐拼个你死我活,而是为东线的进攻争取时间。”
“东线?”伊东长实顿时感到一丝意外:“难道东面也有殿下的军势?”
秀保淡淡一笑,将自己如何收买津田信成以及伏击渥美重経的事情和盘托出,在场众人听罢皆是大声赞叹,伊东长实更是忍不住夸赞秀保是“丰臣栋梁、天下砥柱”,感慨只要有秀保在。何愁叛军不平。
见众人皆无异议,秀保立即展开军事部署,一番队由秀保和速水守久率领攻打京桥,二番队由那须资吉和松浦秀任率领攻打今桥,三番队由伊东长实率领攻打鳗谷桥。部署完成后,三路大军立即开始急行军向大阪挺进,不到半个时辰,二番队率先抵达今桥口,守桥的三十名御马廻见那须资吉来势汹汹,顿时一哄而散。除了两名母衣众潜逃至高丽桥向大野治房通风报信外,其余军势皆策马朝三之丸退去。
就在攻入大阪的消息传来不久,伊东长实也顺利抵达鳗谷桥,守桥的马廻组头退往桥东岸据守,却遭到铁炮和长弓的轮番射击,伤亡惨重,最后只有五人冒死逃离战场,他们本打算向三之丸退去,无奈行动迟缓。半路遇到了攻入三之丸外围的二番队前锋,悉数被杀,就连此前今桥溃退的马廻也有近一半遭到逮捕和杀害,惣构之内、三丸以外。很快便沦为丰臣联军的地盘,不少驻守三之丸的大野军临阵脱逃,致使其西面防线自行崩溃。本想与伊东长实合兵一处的那须资吉,见状索性直接攻入三之丸。一方面守住退路,另一方面搜寻残敌,竭力抵挡来自青木一重和大野治胤的反扑。
得知二番队已攻入三之丸。刚刚抵达惣构的伊东长实命令军势加紧行军,务必在那须资吉攻陷大手口前与之会合。然而,当他们行进至三之丸西南水壕时,却与准备增援三之丸的青木一重打个照面。
两千对二百,没有中岛氏种增援的青木一重却是毫无惧色,甫一见到伊东长实,便于马上破口大骂:“丹后守你是非不分,协助丰臣秀保攻打少主,若是识时务就赶紧下马投降,否则休怪在下不客气!”
对于青木一重这种外厉内荏的叫嚣,伊东长实岂会放在心上。自己手上握有两千重兵,可他手上却只有二百。“不知天高地厚。”伊东长实啐了口唾沫,冷冷地回了一句:“究竟是谁意图挟少主以令天下?民部你是太阁的重臣,万不能被奸佞蒙蔽了双眼,如今五路大军均已扑入大阪,就算你手上有两千人也是无力回天,更何况是区区二百呢?长实敬佩你的勇武,只要你肯放下武器,在下定会向右府求情,保住你七手组组头之位。”
“哈哈哈,笑话,我青木一重会为了一个区区的组头背弃大义?”青木一重把脸一板,郑重地说道:“既然你不愿投降,那就别怪在下了。”说罢,青木一重策马飞奔向伊东长实冲去,身后武士见状紧随其后,顿时尘沙滚滚,烟土弥漫,两支御马廻同袍相残,霎时间刀兵相撞,血肉横飞,青木一重左突右冲,目标直指伊东长实;伊东长实也明白青木一重的用意,屏退左右,单枪匹马前去应阵。
两人都好使十文字枪,你来我往,毫不含糊,伊东长实利用与青木一重策马而过的机会横出一枪,直接戳穿了青木的胴丸,青木一重忍住疼痛,伸手抓住枪柄,在伊东长实的惊讶声中侧身将自己的十文字刺向伊东的头兜,说时迟那时快,伊东将头一缩,十文字不偏不倚戳进了头兜后的日轮中,任青木一重如何用力皆无法将枪头拔出。
伊东长实见状,猛地向前一倾,手中的十文字直接戳穿青木一重的小腹,鲜血随着伤口染红了青木紧紧攥住枪柄的左手。
见青木仍没有放手的意思,伊东长实无奈将枪头拉回青木腹中,来回转了五六圈,直到他皮开肉绽,肝肠外露方才停手。此刻青木睚眦毕露,张大嘴巴痛不欲生地吼叫着,可左手却依旧死死攥住伊东的长枪。
没办法,伊东长实只好使眼色向周围的武士示意,四五名武士立即骑马冲到青木一重跟前,抽出太刀便是一通乱砍,不消一刻,这名七手组组头便已片体鳞伤,终究是松开双手,“呃”地倒吸一口凉气倒下了战马。
直到这时,伊东长实才将卡在头兜上的十文字取下,默默地摆在青木一重身旁,将一旁武士背后的母衣盖在他的身上,静静地念道:“你我皆是太阁的黄母衣众出身,死后能披上这母衣,也算是善终了。”
此时,追随青木一重的两百御马廻也已消灭殆尽,转身望着三之丸方向升起的滚滚浓烟,伊东长实再次攀上马背,举起长枪,咆哮着向三之丸冲去。(未完待续。。)
ps: 嗯,大家多多推荐吧,熊仔拜谢!
第二二四章 四面楚歌
眼见三之丸方向升起浓烟,中岛氏种自知丰臣联军已经从西面突入大阪,再在平野口处逗留也无意义,索性率领率领八百军势回援青木一重,毕竟他手中的军队是目前大野军中人数最多的一支,若是依坚城防守,胜败兴许尚未可知。
然而,当他率部抵达三之丸外围时,却遇到了侥幸逃脱伊东长实屠杀的青木溃兵,从他们口中得知,青木一重及最后的二百御马廻已经在西南水壕外被丰臣联军消灭,如今两路大军皆已经进入三之丸,若想增援二之丸的大野治胤,唯一的途径便是绕道三之丸东北角的玉造口,那里尚有三百津田军以及三百大野军镇守,估计一时半会仍不会失守,中岛氏种从那里进入二之丸兴许更容易些。
“这么说,玉造口一带尚有六百军势?”本以为自己是二之丸外唯一拥有战斗力部队的中岛氏种,得知三之丸东侧还有一支规模与自己相当的军队时,不禁大喜过望,立即率领所部军势以及十余名溃兵掉头向玉造口开进。
时隔一刻钟,本已抱着必死决心的小笠原隆清,风尘仆仆地赶到了平野口。面对空无一人,城门洞开的关卡,全军上下都有些失望:“还以为能立下大功呢,没想到中岛小儿竟这般胆小,不战而逃,哼,他可是兵力数倍于我军呐。”一名武将耷拉着脑袋,跟在小笠原隆清身后渡过平野桥。
小笠原隆清本来也有这种想法,可是一想到将要面对八倍于己的大野军时,终究还是松了口气:“由此可以看出,主公已经先吾等一步攻入大阪了,不然他中岛氏种也不会抽身而逃,虽然失去了这个立功的机会,可偌大的大阪,还怕碰不到一支像样的叛军么?大家不必气馁。只要抓紧时间向本丸突入,就一定还有机会建功立业。”
说罢,小笠原隆清命令众将士加快赶路,沿着城下町的宽阔街道快马加鞭地向三之丸进发。
此刻,大阪西南皆已失守的消息早就传到了身在本丸的大野治长耳中,他不止一次地暴跳如雷,指着前来报信的使番便是一通责骂,让他们告诉身在二之丸的大野治胤、玉造口的津田信成以及固守京桥的山崎家盛,命令他们无论如何都要坚持住,天亮之前决不能允许丰臣联军攻入本丸。只要挨到天亮,那帮大老和奉行便不能坐视不管,只要他们出面调解,事情就仍有转圜的余地。然而,即便到了这个时刻,他还是念念不忘前田利长和他的三百精锐,派往高槻城的使番去了一波又一波,可就是不见回信,虽然已经意识到前田利长不可能回来了。可他还是不愿相信这个事实,甚至城中已经有传言称,前田利长见势不妙临阵脱逃,早就向城外的秀保缴械投降了。
种种迹象也都证明了这一点。可是一想到身在大阪的前田利政,大野治长便放心了:“能登守是少将最为器重的兄弟,有他在,少将绝不敢背弃大义。虽然暂时没有消息,可这并不意味着少将已经投敌,还望诸位不要轻信谣言。坚守阵地,等待天明。”
说到前田利政,这时他早已经不和大野治长商量军略了,而是率领十余名近卫武士占据了本丸御殿,在御殿的寝室中悉心照顾丰臣秀赖。其实从秀赖受伤那刻起,前田利政便对大野治长心生不满,不过碍于兄长利长的颜面,他并没有将这种不满表现出来。得知前田利长出城迎接横山长知,前田利政终于受不了大野的自以为是,索性从大野治胤手中接管了秀赖,带到御殿由他一人照料。
至于秀赖的病情,医师给出的诊断是“血块淤塞,非一时可除”,意思就是秀赖之所以失明,是由于头中淤血压迫,虽然可以用药化瘀,但究竟什么时候淤血能彻底消除,视觉能够恢复就要另说了,若是短时间内消除,那视力很快便能恢复;若是隔个十年八年,等脑袋已经发育完全了,到那时即便淤血消除,恐怕也于事无补。
得知这一情况,前田利政真想一刀结果了大野治长,“吾等所作所为不都是为了少主么,如今少主成了这般模样,再做顽抗又有何意义?!”前田利长此间不止一次由出城向联军投降的念头,可惜大野治长似乎早就意识到他会如此,竟抽出五十名军士包围了御殿,美其名曰“护佑少主”,实际上是防止前田利政做出什么“不合时宜的举动”。
虽说有大野治长的死命令,可二之丸外的军势最终还是连败下阵来,丑时(凌晨三点左右)刚过,那须资吉便和伊东长实在大手口外会师,大野治胤抵挡不过,在右臂中箭的情况下率领残部百余人退回了二之丸。
就在联军全力攻打大手口时,秀保和速水守久的船队抵达京桥西侧的水堀。相对于城南的硝烟火海,这里倒是出奇的安静,这并非因为山崎家盛寄希望于前田利长和他的三百军士,而是不久前他得到消息,当初和他一道参与起事的津田信成突然反正,率领三百军势由青屋口突入三之丸,不过由于青屋一带地段狭长,且守门的大野军早有防备,津田信成最终被挡了出来,不过这丝毫没打击他的积极性,一计不成又生一计,转而南下攻打玉造口附近的大野军。得到消息后,那须资吉派出一千人援助津田信成,中岛氏种则率先与当地的大野军合流,总兵力达到一千,两方在玉造口战成了胶着之势。
刚开始,山崎家盛还对大野军抱有幻想,认为两军如今已形成对峙局面,只要能坚持到天亮,大事便可成矣,不过就在秀保抵达前不久,他发现自己太过乐观了:接到使番来报,藤堂高虎和青木俊矩分别率领三百军势增援联军,如今藤堂高虎已经越过平野口火速赶往玉造口,青木俊矩则已经来到与大阪隔河相望的备前岛——那里是野村幸成的辖地,不过岛上驻军非但没有阻止他占领岛南端通往大阪的石桥,反而主动乘船撤离备前岛,返回了位于今福村的大营。
这些突如其来的消息让山崎家盛彻底放弃了抵抗的念头,他下令军士们打开城门,竖起降旗,准备迎接秀保的一千军士进入二之丸,因此,当秀保的船队驶近京桥时,并未引起太大的骚动,山崎军上下平静地接受这一切,对他们来说,俸禄和封地已是痴人说梦,能保住性命,便是此番出阵大阪最大的奖赏了。(未完待续。。)
ps: 嗯,郑重地请求大家多多收藏和推荐,哪怕是一票,熊仔也感激不尽。
第二二五章 拒马栅
萧瑟的寒风中,秀保在一众家臣和御马廻的簇拥下抵达了京桥口。面对声势浩大,军容整齐的丰臣联军,山崎家盛战战兢兢地跪伏在地,若非为了保护仅有的两百军士,兴许在秀保到来前他便逃回三田城了。
环视熟悉而又陌生的京桥口,秀保不禁叹了口气:“当年随太阁出征朝鲜,我便是由此桥启程,想来已经两年有余了,没想到,竟会以这样的方式重游故地……左马允,这次若不是你及时弃暗投明,这京桥免不了遭受兵火,在这件事上你是有功劳的。”
跪在地上瑟瑟发抖的山崎家盛,本以为要切腹才能保全麾下兵士,没想到竟然得到了秀保的肯定,顿时感觉自己被从鬼门关拉回了人间。
“右府折煞罪臣了,家盛别无所求,只希望能保全身后这帮兵士的性命,为此即便是死,罪臣也是在所不惜。”山崎家盛边说边朝着秀保连连磕头,额头很快便被鲜血染红,好在秀保及时命人将他拦住,否则真是要死在这京桥外了。
看着眼前发生的这一幕,除了秀保的家臣不动声色,包括速水守久在内的诸多七手组重臣皆是摇着脑袋,嘀咕着“不妥”。
“甲斐守可曾听见左马允方才怎么称呼自己的?”一名武将小声说道。
速水守久当然明白他的意思,同样细声回答:“兴许是一时紧张说错了话,右府即便是少主的后见,左马允也不该以‘罪臣’自称吧,毕竟只要秀赖少主才是吾等之君上。”
“但愿是他说一时口误,在下可不希望前脚刚赶走狼后脚便迎来虎,若真是如此,以右府的权势,少主的地位可就难保了。”那名武士的声音细弱蚊蝇。只有一旁的速水守久才能听清,正因为如此,才招来速水的低声呵斥。
“右府久居伏见,这次却能为了少主和夫人舍生忘死、屈身犯险,这般忠心岂是可以质疑的?以前吾等和右府接触甚少,有所顾忌也是应当,可现在都是为了丰臣家戡平祸乱,又岂能相互猜忌,者若让右府知晓,岂不是寒心么?”
“在下知错了。还望甲斐守恕罪。”武将诚惶诚恐地低头认错,却没注意到此时秀保已将山崎家盛扶起,并亲自用手绢为其擦拭伤口。这一幕,让在场众人不分敌我皆为之动容。
只见秀保将被鲜血殷红的手绢递给青木久矩,有从他手中接过一方新的,顺手递给了山崎家盛,微笑着说道:“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在下已有所了解,想必左马允也是被迫为之,好在殿下亡羊补牢。避免了不必要的杀戮,就凭这份觉悟,在下又怎会对你麾下的军士动手呢。不过在下听忍者禀报,说是您的军队有一部分跟随中岛式部前去支援大野治胤了。不知……”
“殿、殿下的意思罪臣明白,臣这就派亲信前往玉造口,命令军势们缴械投降!”虽然秀保不动声色,可山崎家盛丝毫不敢怠慢。哆嗦着喊来心腹家老,当着秀保的面责令他务必要将三百军势带回来。
秀保依旧是笑眯眯地看着,仿佛是在欣赏一出滑稽戏。直到山崎家盛将家臣支走,方才转身对众将士开口:“如今大野兄弟率领五百余人占据内城负隅顽抗,他们将半数兵力安置在大手口,没想到我军竟从京桥攻了进来,哈哈,你们说是不是苍天相助呢?既然城门洞开,有怎能贻误战机?诸位快随我攻入二之丸,诛杀逆贼,营救少主!”
“诛杀逆贼,营救少主!”此刻,不论是丰臣联军还是山崎家的军势,皆是奋力疾呼,斗志昂扬,只不过前者是为立奇功,后者是将功补罪,虽然目的不同,可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说罢,秀保翻身骑上爱马大鹿毛,昂首挺胸向着二之丸挺进,不过说起大鹿毛,倒还有段逸话。
当年山崎合战明智光秀战败,消息传到安土城,负责镇守的明智左马介秀满为接应光秀,率军撤出安土准备返回坂本笼城,谁知半路遇到了丰臣秀吉的前锋堀秀政,自知不敌的他率领三十余骑为大军断后,最后却在琵琶湖畔被丰臣军三面包围。
就在众人皆认为秀满无路可走的时候,秀满毅然骑马跃入了琵琶湖中。当时他的坐骑便叫做大鹿毛。此后的事情大家也都知晓,秀满在丰臣军的注视下单骑渡过了琵琶湖,在湖西的辛崎上岸。进入坂本城下町后,他将马拴在十王堂的柱子上,写下“此马便是明智左马介方才渡湖所骑”的字条别在一边,然后步行进入坂本城。
后来,这匹马被献给了秀吉,而秀吉则骑着它指挥了次年的贱岳合战,又过了三年,为了安抚明智光秀的女儿明智玉子(受洗名“加拉夏”),秀吉又把大鹿毛赐给了玉子的丈夫细川忠兴,此后大鹿毛便由细川家照料。
不过此马非彼马,秀保胯下的那匹大鹿毛乃是细川家那匹所生,说是“小鹿毛”也不为过,三年前秀保弄巧成拙,令细川家获得了本多忠胜的封地大多喜十万石,为报答秀保,细川忠兴便将培育了两年的幼马送给了他,没想到刚过了一年,老马便病死了,于是乎秀保便为幼马起名“大鹿毛”,也算是一种慰藉吧。
有了名马的衬托,秀保的威严自是增添了几分,身后众将哪敢让他走在最前面,纷纷快马加鞭跟上,尽量将秀保护佑在队伍中间。虽然觉得这帮武将有些太过小心,可一想到自己还要留着命去应对德川和石田,秀保终于默认了这种行为,不过让他觉得可笑的是,身为降臣的山崎家盛竟然和速水守久并列骑在前排,这场景顿时让众人投来鄙夷的目光。
随着部队的行进,厮杀声枪炮声逐渐清晰,方才在京桥口远眺时看到的袅袅黑烟,现已弥散到大阪上空,随着寒风一阵阵地向丰臣联军吹来,着实让人有些喘不过气。
也许是发现了秀保的行踪,当军势行至距离大手口北侧不到一里的地段时,便被临时搭建的三层拒马栅挡住了去路。栅栏之后,是由大野治房率领的百余名弓箭手和铁炮足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