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妙龄女官-第1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佩服不已。娘娘具有常人不具有的本事,却甘愿躲在人的背后,这一点,也让怀英敬仰不止。相信吐蕃国的求和信娘娘已经阅过了吧,这求和中提出的要求便是和亲,至于和的是谁,娘娘心中难道真的没数吗?”

  “和亲自有皇上决定人选,怀英不用担心。”武媚娘装不懂。虽然自己的孩子是自然死亡,可是,如果不是当初怀孕的时候在天牢中受了寒,怎么会生下来便体质虚弱,可以说,是王月影间接害死了自己的孩子,她是绝对不会放过她的。只是让她意料不到的是,远在太原的狄怀英竟然能知道这件事,这让她有些疑惑。

  “娘娘说笑了,现在皇上对你言听计从,皇上的决定,不就是你的一句话吗?相信只要娘娘开口,皇上一定不会拒绝的。”狄怀英信誓旦旦的说道。

  “你这次回长安就是为了这个女人来求情的?”武媚娘不怒反笑,微微靠在软垫之上,那神情,略带嘲讽。

  “怀英自然可以暗中做这一切,用王月影替换掉那个被和亲的人便是,但是怀英念着与娘娘的交情,不希望瞒着娘娘。不知道娘娘有没有想过,与其杀了她,还不如让她去和亲,这不是一举两得,既将她赶出了大唐,又获得了边境的太平。”

  “让她活着,等着日后来报复本宫吗?”武媚娘不为所动,冷笑一声,“让她有机会借着吐蕃的兵力来报复本宫?怀英,本宫还不至于愚蠢到这种地步。”

  武媚娘一步也不愿意退让。狄怀英知道这是人之常情,如果换了是她,估计也不会放人自己的对手有活路的。不过,武媚娘不同意,并不代表她没有办法。这个办法她并不想用,可是为了还子白一个人情,也是被他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做法感动,她不得不用这种办法。

  “娘娘,谁没有做过错事,王月影她做过错事,难道娘娘就没有做过吗?还记得娘娘是如何去的感业寺?”

  闻言,武媚娘浑身萦绕出磅礴的怒气,直起身子眼神犀利的盯着狄怀英,声音像是极地寒冰,“你究竟想说什么?”

  感业寺一事,是她一辈子都不愿意触及的存在。不是因为在里面显遭强/暴,而是因为去感业寺的原因。先皇的去世真正的原因,她一点也不敢让李治知道,她害怕他会生气,会恨他,抛弃她,这已经成为了她心中的一个梦魇,现在狄怀英竟然戳及她心底的脆弱,她怎么还能冷静。

  “娘娘,怀英没有说什么,我只是想说,希望娘娘大人大量,放过王月影吧。现在大唐没有成年的公主,皇上必定要册封大臣的女儿为公主和亲,不如就让她顶替这个名额,和亲过去。如此一来,皆大欢喜岂不是更好?”

  狄怀英见她面色虽然冷冽,却似乎有松动的迹象,又加紧说道,“娘娘是聪明人,你应该看出来皇上对王月影害死小公主一事颇有疑虑,如果说赐死她的话,绝对不可能,至少今年不可能。时间一长,有些事情就说不清楚了。不如趁这个时候将她送出大唐,让她走的远远的,岂不是更好。至于借用吐蕃兵力来报复一事,就更是不可能了,据我所知,吐蕃国虽然小,可是女人却是绝对不能干政,别说借用兵力了,能回来一次都算不错的。”

  原谅她的瞎诌,她这也是为了救人嘛。

  武媚娘犹豫了一下,缓缓点头。

  让她点头的原因不是因为王月影回不来,而是正如狄怀英所说,李治并不相信王月影害死了小公主。这一点从他的称呼上就可以看出来。如果时间一长,说不定真的会让王月影重回后/宫,这是她不愿意见到的结果。人都是自私的,她想要独得李治的宠爱,至于那个头脑简单的萧淑妃,她一点儿也没有放在心上。

  说服了武媚娘,狄怀英也松了一口气。下面的事情就交给武媚娘,而她则只是需要等待消息便是。

  兴冲冲的跑去天牢告诉王月影这个消息,没想到,王月影竟然不领情,拒绝了。说的也是,就算是子白对她再好也罢,她喜(…提供下载)欢的人,终究是李治,如果这么离开,她如何甘心。

  狄怀英体谅她此时的心情,也不跟她计较,只是提醒了她一句,“你的父亲权势滔天都被关入大牢,你再也没有挽回的机会了。可是如果你与子白联手,结果就不一样了,你好好想想吧。”

  虽然她不愿意让王月影带着功利性质接近子白,可是唯有如此,她才会老老实实的去和亲。也许子白的温柔多情会让她改变吧。

  狄怀英出了天牢,就出宫了,她要去探望长孙无忌。

  现在长孙无忌处于半隐退的状态,可能不久他就会完全隐退,不管世事了。

  待狄怀英走后,武媚娘从软榻上站起来,在寝宫中走了两圈,眉头微蹙,最后停住步子,淡淡对小兰道,“皇上此时在何处?”

  “启禀娘娘,在御书房。”小兰乖巧的回道,“娘娘,难道真的要放过那个女人?”别人不清楚,可是作为武媚娘身边的心腹,她是最清楚的,王月影曾经用过多少的手段来迫害武媚娘,如果不是武媚娘聪明的话,只怕现在在大牢中的人是她而不是她。

  武媚娘轻轻抚摸了一下发鬓,“小兰,怀英的决定是正确的,我的确杀不了她。在这种时候,如果固执己见,会让失去皇上的信任的,不如就借怀英的意思,让她离开大唐。”

  小兰恍然大悟。

  如果到时候出现什么问题,罪责不在皇后身上,如果和亲之后,边境太平,也是皇后的功劳。一些聪明人都能做出这样的决定,可是难就难在放过仇人这一点。可是武媚娘做到了。对于武媚娘,小兰是佩服不已。

  御书房外,小桂子看到武媚娘到来,连忙对低头批阅奏折的李治轻声唤道,“皇上,皇后娘娘来了。”

  李治放下笔,眉眼带笑,走下书案笑道,“媚娘怎么不多休息休息,怎么出来了?有什么事情,让宫女太监们去做,要是想朕了,让他们来说一声,朕立马就去。”

  武媚娘酡红着双颊有些不好意思,温柔道,“皇上又在取笑臣妾了。”

  李治哈哈大笑,拉着她的手坐下。

  武媚娘顺从的跟着他坐下,犹豫了一下,温柔开口道,“皇上,臣妾有一事想要问问皇上的意见。”

  第二卷 我命由我不由天 第九十六章 成亲(大结局)

  第九十六章 成亲(大结局)

  “自从皇儿去世,皇上意见多日不见笑容,今日怀英妹妹进宫之后,臣妾见皇上终于露出笑容,也跟着皇上开心。”

  李治瞟了她一眼,目光中若有所思,“媚娘是担心我会将怀英留在宫中吗?她天性不受拘束,对朕也毫无情谊,朕怎么会再做出那逼迫她的事情。这宫中的事情复杂的很,朕也不愿意让她搀和进来。”

  这话不知道是感叹还是意有所指。武媚娘微微垂下眼帘,目光中闪过一丝莫名的光芒。果然在怀疑她吗?

  “皇上,怀英妹妹从天牢中探望王月影之后回来,跟臣妾说了一件事情,臣妾不能做主,因此来找皇上。”她露出一个妩媚的微笑,神情无辜极了。

  “哦,什么事情?”李治漫不经心的把玩着她柔若无骨的小手,心不在焉的问。

  “怀英妹妹说,让王月影去和亲。”她一边说,一边观察李治的表情。

  李治听后,愣了一下,把玩她手的动作一顿,眉头一皱,“这怎么行,先别说她是戴罪之身,可她也是朕的女人,如果让她去和亲,这不是让朕难堪吗?怀英是怎么想的,竟然想出这么个馊主意。你也真是的,怀英不懂事,你怎么也跟着瞎搀和,这件事绝无可能。”

  武媚娘一听心中有些不乐意了,“皇上所言极是,臣妾没有想到这一点。只是臣妾想问问皇上,这王月影已经关了近两月有余,皇上想如何处理啊?难道我们的女儿就要这么白白死去吗?”

  李治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武媚娘又道,“皇儿去世,天下人都为之哀恸,要求严惩凶手,臣妾体谅她与皇上是夫妻,没有主动提及此事,因此让皇上发落,只是不曾想到皇上将她一关就是两月却毫无决定,难道皇上准备放过她吗?还是皇上觉得臣妾这个皇后没有她做的好,以至于让她回来再做王皇后,而臣妾则代替她回到天牢中去?”

  武媚娘如此说便有些严重了,更是有撕破脸皮的嫌疑。李治虽然心中有些不快,可是想到武媚娘对他的感情,又想起她曾经受到的苦以及她对他的支持和帮助,便忍了下来,微微蹙着眉头语气有些放软,“媚娘,你明明知道我没有那个意思。”

  武媚娘哼了一声,将手抽了回来,转过身生闷气。

  李治叹气,将她的身子掰过来,见她面色不快,讨好道,“好媚娘,不是朕不将这件事放在心上,而是确实有些不忍。你也知道,她跟在朕的身边已经多年,一日夫妻百日恩,朕如何下的去手。”

  武媚娘眨眨眼,红了眼眶,“那臣妾的皇儿就白死了吗?如果不是她,臣妾的皇儿怎么会死。这个女人如此狠毒,当初她连自己的孩子都害死了来陷害臣妾,现在又害死了臣妾的孩子,皇上念着与她的夫妻情分,只怕是她根本就没有顾忌着。皇上,这个皇宫之中,有她没臣妾,有臣妾没她,如果皇上执意如此,那么臣妾便立即出家当尼姑。”

  武媚娘这席话有两个钩等着李治咬。第一个,故意提及王月影的孩子,就是让他想起王月影曾经做过的事,对王月影产生反感;第二,故意说要出家当尼姑,让李治回想起她曾经在感业寺受到的苦楚,对她心生怜惜和愧疚。

  果然,李治听后,搂着她道,“不许再说出家的事。王月影之事,朕就交给你办,和亲也好,发配边疆也好,朕不再过问,只要你心中开心就好。”

  “皇上,”武媚娘感激涕零的回望着他,心中却有些恨恨的想,李治还是不忍心杀她,连和亲一事都同意了。

  小兰和小桂子站在一旁对视一眼,均在心中冒出一个想法:皇上的耳根子好软啊。

  第二天,武媚娘便派人去请狄怀英进宫商议和亲事宜。

  事情很快就有了结果。因为大唐没有成年的公主,于是册封长孙无忌的女儿为文成公主,与吐蕃和亲,与吐蕃结为秦晋之好,平息战事。这长孙无忌本是没有女儿的,这个干女儿自然是王月影。

  文成公主远嫁吐蕃,自圣旨颁布之后,立即(。。)整 理嫁妆,启程上路。

  武媚娘当然不会这么简单的让她离开,派了一些亲卫随身保护,名义上是护卫她的安全,实际上则是监视她。而且王伯皎依旧被她囚禁天牢,作为牵制王月影的存在。

  对此,王月影没有任何表示。成王败寇,与武媚娘的交锋,是她棋差一着,落得这个下场,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但是,她想起那个男人,为了她发动战事的男人,眉头却微微一皱。

  狄怀英目的达到,没有在长安多逗留,而是跟着送亲的队伍一路往边境而去。

  边境那边战事在得到通知的时候,已经停了,如果不是刚刚结束战事,边境的老百姓对吐蕃的军队有些反感,只怕是已经前来迎接了。他在退后十里原地驻军,停留了近一月之久,在他等的不耐烦的时候,终于等来了大唐的送亲队伍。

  交接之后,他迫不及待的想要看看王月影十分安好,只是大唐的送亲队伍依旧在场,他必须要保持王子的形象。

  狄怀英走到他的面前,灿然一笑,“这下你满意了?我现在不会再欠你什么了吧。”

  子白对她拱手感激道,“多谢了。”

  他心里清楚,就算是利用战事逼迫大唐将王月影交给他,回到吐蕃,她的地位也十分低下,而且还会受到百姓们的仇恨。现在她顶着文成公主的封号跟他一同回去,就算是成为他的皇后,也是轻而易举的。

  狄怀英能抛去个人恩怨帮忙,这十分的难得。

  狄怀英笑道,“别客气了,如果不是看在你是我的朋友,又同情这些流离失所的百姓,你以为会帮你?”她心里还不停的嘀咕,为了你还得罪了以后的武皇帝,她可真是得不偿失啊。

  子白将王月影接走,只有部分陪嫁的宫女和侍卫同行。狄怀英看着他们走远,也跟着送亲的人回去。

  不过这次不是回长安,而是回太原。

  她要回太原去,和狄春共度今后每一天平凡的日子。就算不能成婚又能怎么样,她依旧会过的很快乐。

  李治登基后第三年,武皇后再次为他生了一个儿子,就是后来的李弘,同年,萧淑妃的孩子彤彤小公主暴病而亡。李治在大喜大悲中病倒,政事由武媚娘代为把持,待病情好转之后,已经让武媚娘从旁辅助。而长孙无忌也辞去丞相一职,在家种花溜鸟,过他的逍遥日子去了。

  对此,狄怀英就算是不想知道也难,因为王县令的存在。王县长总会将长安的一些事情如实的转达到她的耳中,让她想要忽略也难。幸而出此之外,他也没有其他过分的举动,狄怀英也就任他去了。

  对于武媚娘把持朝政一事,狄怀英心中早有准备,因此没有过多的意外,掰着手指头算了算,离她登基还有些日子。

  她处理国事比起李治更加成熟稳重,原本朝廷中对她的微词也在她的强势之下渐渐消失了,取代的是尊重和敬畏。曾经就有一个人说过,如果她是一个男人的话,这天下只怕是要换个人来做了。对此,武媚娘只是淡然一笑,并没有被此人煽动。之后连续几年,武媚娘又为李治生了四个孩子,分别是李贤、李显和李旦以及后来的太平公主。虽然每年都有不少新的妃嫔进宫,可是对于武媚娘的地位,却是毫无影响,这从她的孩子就可以看出来。

  在皇宫中,除了李治,就是她的天下。

  有了武媚娘的帮助,李治轻松了许多,对国事关注日益减少,反倒是对修炼一时热衷起来,常常与道人一起悟道,并开辟了专门的炼制丹药的宫殿。武媚娘虽然不赞同,但是也没有反对,对处理国事日益熟练起来。

  在李治登基十四年,也就是在狄怀英满三十岁的时候,因为太过相信炼丹术士的话,吞服了据说是可以延年益寿的丹药,突然重病在床。在病床上熬了半年之余,便撒手而去,留下悲伤的武媚娘一个人,独自在他的灵前守了三天三夜。

  皇上去世,全国哀痛,太子李弘被扶上帝位,武媚娘垂帘听证,并迁都洛阳。

  一日,狄怀英在家中与狄春商议武器的新样式,突然听得外人来报,圣旨到了。

  狄怀英大吃一惊,连忙携手狄春,去大门迎接圣旨。狄老爷狄夫人早已经在门口迎接。众人将传旨的公公迎进门,跪下听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狄怀英品行端庄,恭谨端敏,先皇顾念其对本朝贡献巨大,,特留下遗诏,废除当日不得婚配之圣旨,之后男婚女配,旁人无权干涉。钦此”

  狄怀英愣住了。

  狄春也愣住了。

  见他们二人失神的样子,传旨的公公轻轻咳嗽一声,“狄大人,恭喜恭喜,这圣旨你可要揣好了。”

  什么叫惊喜,这就是。本来她以为这辈子就这么过了,反正她也不计较名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可是圣旨的到来,还是让她惊喜了一把。这么说,她以后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嫁给狄春了。

  听到这个消息,全家人都为他们两人高兴。

  狄老爷连忙请公公上座,又让人给了辛苦费,又是命人摆宴席,整个脸笑得跟花儿一样。

  狄怀仁早已经成婚,现在有了一子一女,听闻姐姐的这个好消息,连忙派人去外面采买货物,准备尽快给让二人完婚。

  公公看着他们这么开心,也笑起来。从怀里摸出一封密旨递给狄怀英,“狄大人,这是太后娘娘给你的懿旨。”

  狄怀英狐疑的接过一看,之间武媚娘在上面写着,让她完婚后回洛阳任命侍御史一职。

  天恩浩荡,狄怀英纵使不愿意入朝为官,但是圣旨已下,她也毫无办法。再说了,人家的圣旨已经说了问题,让你成婚的条件是为官,如果她不识好歹,恐怕会惹来武媚娘的猜忌。

  但是,总的说来,这是喜事。

  狄怀英终于与狄春完婚,这个消息就像是长了翅膀一样飞遍了太原城,太原城大大小小老老少少都为他们高兴,上门前来祝贺的人几乎将门槛踏破。

  狄老爷这几天笑得是脸都成了花儿,来者不拒,在圣旨到后当天就开始布置新房和安排桌席,好在东西都是现成的,加上旁人的帮忙,很快就解决了。

  狄怀英穿着大红的嫁衣,有些紧张和羞涩的任由几个老婆子给她梳头,她的母亲狄夫人在一旁看着,想起女儿这些日子,一时间感触良多,眼泪一下子就掉下来了。

  狄怀英以为是母亲不舍得自己,劝慰道,“娘亲,女儿就算是嫁给春哥哥了,也是与你们住子啊一起的,不要难过。”

  老婆子们也劝,这大喜日子,当然要笑着了,怎么能哭呢。

  狄夫人也觉得自己似乎有些过头,笑着止住了眼泪。

  其实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艰难,古代的婚礼并不像是现代,有着坑长繁复的说辞,只是她被喜娘扶着跨过火盆,然后由狄春牵着进入喜堂拜堂,之后便是入新房等着。

  狄春也有些紧张,牵着狄怀英的手一直都在微微发抖,狄怀英紧紧的握回去,给了他安定的力量。

  不过,随即进入新房之后,狄春被拉去陪酒了,只有喜娘陪着她在新房里面等待。本来她想揭开盖头的,喜娘却说自己掀盖头不好,她想了一下,便将这权力给狄春留着了。

  期间宁静来看过她。她现在已经嫁给文道阳,是三个孩子的娘,两人说了一会儿话,就被爱妻如命的文道阳给叫出去了。桃花也进来陪她聊天,但是不一会儿,也被人叫走帮忙去了。

  她在新房等的昏昏欲睡,最后是被人叫醒的。

  她以为外面的宴席已经散了,却听到周围闹哄哄的,不时有人起哄的声音。她听得真切,闹得最凶的便是自己的弟弟狄怀仁。随即,盖头被人挑开。

  她会意的一笑,原来是闹洞房,当初狄怀仁成亲的时候,她故意和弟弟穿一样的衣服坐在新娘子左右让她挑丈夫,结果可怜的新娘子分不清谁是真的,错选了狄怀英,这事被狄怀仁记着,势必要在她的洞房花烛夜找回场子来。当初被圣旨约束着,他还以为再也看不到姐姐成亲这一天呢,结果这一天的时间终于到了。

  闹洞房本来就是图个热闹,被狄坏仁一起哄,跟着来的其他人也跟着闹腾,狄怀仁和文道阳最是厉害,出了许多稀奇古怪的点子。不过如果他们想要让她害羞的话,那么,他们要失望了。狄怀英从现代社会过去的,比起现代的洞房,他们的节目就是小儿科。大大方方的接受他们的刁难,心中甚至有种乐滋滋的感觉。

  新娘子都如此配合,新郎官也不含糊,闹腾了近一个时辰才罢休。如果不是狄夫人过来说让新人们休息,估计还会闹的更晚。

  待大家都走后,狄春将门关好,回身过来瞧着自己的娇妻,眼中柔情几乎能滴出水来。

  先前面对那么多的刁难,她都应对自如,此时面对狄春热情的目光,她的脸颊忽然开始火辣辣的烧起来。今天是她的新婚之夜呢。

  虽然她不是不懂男女之事,可是毕竟这对象是狄春,无缘无故就让她紧张起来。

  狄春似乎也有些紧张,加之喝了不少酒,呼出的气息中带有浓烈的酒味,他挨着狄怀英坐下,一手揽过她娇弱的身子,头抵在她的颈间,陶醉道,“英儿,英儿,我的英儿。”

  狄怀英只觉得被他触碰的地方都像是火一样,特别是被她亲吻的颈部,更是又热又麻,心里痒痒的。轻轻推他,“春哥哥……”

  狄春却拉着她的手,对着她的唇吻上去,接着,身子也随之覆上。

  狄怀英只来得及娇呼一声,“啊……”便被人堵住了唇瓣,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红烛跳跃,红色蚊帐内,低低浅浅的呻吟声和喘息声,撩拨的这夜色也开始暧昧起来。躲在门外听房的众人露出会心的笑意,吆喝着一起去找地方喝酒去了。

  这注定是激情的一夜。

  次日,狄怀英醒来,见到狄春正用一双包含着宠溺和柔情的双眼看着她,脸色一红。身子一动,便察觉被窝中的两人都不着寸缕,浑身的酸痛述说着昨晚的一切。

  狄春将她搂住,关切的说道,“别动,让你劳累了。”

  狄怀英囧囧有神的想,是让你劳累了吧。不过,这种话她怎么也说不出口来。反倒是狄春搂住她之后,一双不老实的手又开始在她身上游走,狄怀英感觉到他复发的欲望,红着脸反抗道,“还得跟父母请安呢。”

  狄春意犹未尽的又在她身上摸了几把,最后停在她的**之上,邪恶的捏了几把才坏笑着起身。

  “讨厌”狄怀英低声嘀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