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妙龄女官-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一卷 人怕出名猪怕壮 第十一章 为父伸冤(一)

  原本还想多说几句话,那牢头走了进来对他们不耐烦道,“时间到了,要探望明天再来吧,过一会儿县太爷要过来了,要是被他知道我偷偷放你们进来,我这位置可就保不住了。”

  狄怀英想说什么,狄老爷拉住她,摇头道,“你们回去吧,这里虽然没有家里舒适,可是也算不错了。”这县令早就私下来问过他情况,在开堂审理之前,又怎么会再次出现在这里。这都是牢头惯用的伎俩罢了。

  等他们三人走后,第二间死刑犯牢房里面突然传来几声铁链晃动的声音,一个沙哑不屑的冷哼传来,“异想天开!”

  狄父也不与他为难,而是真挚的对那牢房里面的人行了一礼,也不管他看见没有看到,“李公子,你的案子的确有蹊跷,可是苦无证据,无法翻案。如今我深陷牢狱,与你感同身受,这才明白你的痛苦。你放心,只要我能出去,定让英儿为你翻案。”他这话中的自信让这胡子邋遢的人终于抬头正视了他一眼,随即又低下头去,继续蜷缩在那堆发着腐臭味的稻草中去。

  却说狄怀英与狄春两人出了牢狱,两人熟门熟路的往县令办公的衙门里走去。因为大家都认识,也知道他们家中出了什么事情,那些看门的衙役也没有刁难他们,再说了,狄春是举人,谁都知道他只是投靠狄家陈先生的儿子,父子学问都这么好,谁也保不定他之后会不会考个状元或者探花之类的,因此对他还是很客气。

  县令姓王,字贤知,是考取了进士之后被朝廷分配到这里来的,不是本地人。他上任后自己培植了许多的亲信,其中就有狄老爷。只是不料狄老爷突然深陷牢狱,让他原本想在长孙大人面前博得好映象的计划泡了汤。长孙大人非(提供下载…)常受唐太宗李世民的信任,这次微服出巡,也是为了代天巡狩,查看民情,顺便考核百官的能力。如果有值得推荐的,他会对太宗举荐,如果怠于职守的,他将严以弹劾。可以说,他的这次微服出巡,引起了百官的注意,因此许多人都在打探他的动向。

  恰好王县令在官场上的功夫做得足,上面人与他关系不错,对他泄露了一些风声,他便知道这长孙大人近日就要来到他的管辖之地。这个消息他同样私自告诉了狄老爷。狄老爷存了私心,希望长孙大人能够收狄春为门生,便将这个消息告诉了狄春,希望他近日多做准备。因为唐朝取的进士,不止要有很好的成绩,还要看名人士的推荐,如果得到长孙大人的推荐,狄春的进士名额几乎可以叫做稳打稳扎了。

  现在,知道长孙大人要来的人已经有四个。

  王县令正愁眉苦脸的想着对策,就见衙役来通报,狄府狄怀英和狄春求见。他正烦着呢,心情也不好,特别是一想到狄老爷的案子有可能会影响他的仕途,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就不耐烦的说不见。可是衙役并没有走,而是附在他的耳朵边悄悄说了几句话,他的眉毛一挑,有些不可置信的说道,“她真的这样说?你确定是她说的?”

  衙役点头。

  他不是不认识这个孩子,反而经常从汪捕头的口中听到她的事迹,知道这孩子聪明绝顶,稀奇古怪的想法层出不穷。那狄春虽然也很聪明,相比之下,却要死板一些。如若以后这两人如果联手,这官场上还有没有他们这些老家伙的一席之地都难说。她现在说的能帮父亲翻案,就当是他对她的一个考验吧。

  如果真的是能够帮狄老爷翻案,那么他的政绩不光是上了一个档次,还可以把她为父伸冤的举动以孝的名义上报朝廷,到时候朝廷只会说自己管辖范围之内民风纯良,还卖了一个人情给狄家,日后他们辉煌腾达之后,对他的好处那是多多的。如果她不能翻案,也给长孙大人一个交代,说明自己秉公办案,不循私情。怎么做都是自己得益,所以他哪里有不同意的道理。

  王县令想了想,最后还是决定见一见着传说中的小姑娘。

  狄春担忧的看着紧张的狄怀英,宽慰她道,“怀英,别担心,王县令会见我们的。”

  狄怀英将拳头捏紧又松开,再捏紧再松开,呼出一口气,“我知道,只是事情关系爹爹,我放松不下来。”

  她才十一岁,可是她的眼神,却让他感觉有些悲凉和沧桑的味道,像是经历许多的人。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可是他这种感觉在他投奔狄老爷的第一天便感觉到了。

  “放心,我一直在身边。”他拉着她的手,与她并排着站在院子里等待衙役的传讯。她感激的笑笑,深吸一口气,心中渐渐安定下来。

  不一会儿,先前那位衙役回来了,他同情的看了狄春他们一眼,对他们说道,“快进去吧,县太爷在书房等着呢。”可怜的孩子啊,才十一岁就知道为父伸冤,唉,真是苦了这个孩子了。

  虽然县衙平常然都难以入内,可是他们二人却是熟门熟路,也不用人引路,直接就穿过大堂直达后面的书房。

  “狄怀英见过王伯伯。”

  “学生狄春见过王县令。”

  看到王县令的身影,两人够毕恭毕敬的行了一礼。别看狄怀英平日里看起来什么礼法都不顾,可是做正经事的时候,那还是有模有样的。

  “免礼,免礼,都坐吧。上茶!”他笑呵呵的对他们两个说道,又对外面喊了一声。

  等到茶端上来,王县令却不说话了,只是慢慢的品茶,不时用目光扫视他们一眼。他这是在试探,看这两个人究竟会怎么顺理成章的打破沉默并得到自己的许可。虽然他早就在决定见他们的时候便已经答应帮他们,可是,这主动与被动的意义可不一样。

  ----------------------------------------

  新书上传,求推荐收藏!

  第一卷 人怕出名猪怕壮 第十二章 为父伸冤(二)

  “王伯伯,怀英有件事情想要求你。”狄怀英软软糯糯低声下气的请求。她哪里不知道他耍什么太极,这些都是领导糊弄百姓的手段,她早就烂熟于心。既然现在他是老大,她当然要顺着杆子往上爬,给他一顶高帽子,这样他心中舒服了,谈起事情来自然就顺风顺水。

  “哦,是关于你父亲的吗?唉,这件事我也很为难啊,毕竟当时众目睽睽之下,人赃并获,交情再好我也不能徇私枉法吧。”他连着叹了几口气故作为难,眼睛的余光却一直仔细观察着她的表情。可惜她并不像他想象中那般焦急,反而气定神闲的笑了起来。这一下子勾起了他的好奇心,越发的想知道她究竟打的是什么主意。

  狄春也不知道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不过他要做的就是陪着她,在她需要的时候提供支持就好。

  “王伯伯是一县之长,怎么可能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情。”她眨着眼睛天真的说道,话锋一转,她转移了话题,“我上次帮汪伯伯办了案子,他答应我一个要求,男子汉大丈夫,一语重千金,可他现在不认账,要王伯伯同意了才行,王伯伯,你说汪伯伯该不该履行承诺?”

  “承诺?”王县令有些愣住,将手中的茶杯放好,“什么承诺?”

  “汪伯伯说,如果我帮他破了米店的偷窃案,会举荐我为捕快。”这倒是真有其事,现在不过是她拿出来以便自己名正言顺的做事罢了。

  “有这事?”王县令不知道还有这件事,不过,他看了看她,心中不得不承认这个小女子真的很聪明。如果她不是捕快,根本没有权利插手这件事,可是她成了捕快,审理他父亲的案子那是理所当然。案子的全程监督,还怕会发现不了证据。到时候不论她破案与否,对他都有好处。她现在绝口不提狄老爷的事情,就是为了让他能够答应她的要求。

  “你真的答应过她?”唤过汪捕头,王县令询问他。

  “回大人,属下……属下当时真的是一时口快……”,不知道县令的意思,他只能这么说,既是承认了确有其事,又减轻了自己的责任。

  王县令眯着眼睛,手指叩击着案桌,像是在思考着什么。而狄怀英最后决定再推一把,莫名其妙的说了一句,“我想,大人应该不放过任何一个案犯,也不会冤枉任何一个好人吧。”

  这话汪捕头没有听懂,不过狄春和王县令却是听明白了。这是在提醒王县令处理案件的行为准则,也是长孙大人来的时候他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办事态度。不得不说,这么聪明的一个孩子,他找不到任何理由来拒绝她,更何况,她现在是在表示,她要帮他。

  “虽然你聪慧有加,帮助汪捕头破了案子,可是汪捕头就这么答应你,也未免有些轻率。而且你年纪尚幼,做事难以服众,又是女子,出入相对不便,不如这样,我卖汪捕头一个面子,让你做个预备捕快,如若有了功劳,先前那些不便自然便会消失,你看如何?”王县令不愧是当了十几年官的老油条了,几句话便将自己的责任撇的一清二楚,怎么做他都不吃亏。

  预备捕快?狄怀英冷笑。心中想着,还不是不能完全信任她的能力,还要上个双保险。不过有了身份才好办事。心中虽然把县令大骂了一通,脸上却是露出甜甜的笑容连连道谢。

  只有狄春感觉到了她心中的愤怒,看了她一眼,站在她的身边保持沉默。其实这也是一道奇(提供下载…)怪的风景线,一个十七八岁的举子充当书童站在一个十一岁的小丫头旁边,不过,大家都是知根知底的人,也就见怪不怪了。

  跟着汪捕头去领了腰牌,因为衣服没有合适她的尺寸,因此只有过几天再去领取。将腰牌挂在腰间,她终于露出了一个发自内心的微笑。去仵作那里看了验尸记录,两人觉得是又累又饿。

  “接下来去哪里?”狄春看看太阳,已经是正午了,“该吃午饭了。”

  她手搭凉棚望了一眼不远处一个卖馄饨的小摊子,“我吃碗馄饨就好了,你回去吧,顺便给娘亲说一声,我今天会晚些回去,让她不要等我吃晚饭。”顿了顿,她又说道,“让娘亲安心,我定能让父亲平安回来。”

  狄春却不置可否,拉着她一起坐在馄饨摊子边,顺便从衣服里摸出一个碎银子,递给了馄饨摊子老板,“能否劳驾你儿子帮我送封信?这算是工钱。”这老板当然同意了。他从兜里拿出纸笔,快速写好一封信后给了那老板的儿子,看着他一溜烟的消失在街道口。

  “原来毛笔也可以放在身上。”狄怀英有些目瞪口呆,从小到大,她还真没有注意过。

  “只要放在专用的笔盒里面就行了,不过,这种笔不能用来写书法,只能作为临时用的笔具,因为只能存微量的墨汁。”他解释道。老板的馄饨煮好了,他将其中一碗推给她,“快些吃吧,不然等会饿晕了怎么办。”

  狄怀英虽没有胃口,毕竟早饭没有吃,闻着馄饨的香气,肚子咕咕的叫起来,引来旁人的注目过来。她有些尴尬红着脸快速吃起来。现在爹爹还等着她的帮助呢,要是没有体力,她又拿什么帮忙。

  狄春应该也是没有吃早饭吧,几口将馄饨吞下,让老板又煮了一碗。吃饱喝足之后,他们向狄老爷出事的地方走去。她虽然没有穿着捕快的衣服,腰牌却挂在腰间。

  还没有到冯氏的房屋,远远的边可以看到冯氏家门口挂着白幡,门口贴着白底黑字对联,大门上贴着大大的‘奠’字。隐约间还可以听到她家中传来的哀乐声,想来是冯氏请人在家中做道场。

  -------------------------------------

  求推荐和收藏哈!

  第一卷 人怕出名猪怕壮 第十三章 为父伸冤(三)

  “哼,人还摆在义庄中呢,这个时候做什么道场,还不是给人看的。”狄怀英冷哼。待走得进了,还听到周围三姑六婆杂七杂八的议论声,有讨论狄老爷杀人的,也有人说这冯氏本就不守妇道的。

  见到他们两人靠近,有几人将他们认了出来,都不说话了,只剩几个胡乱搅舌根的人还在哪里八卦。

  “狄大人是被人冤枉的。”虽然提醒她自己要沉住气,可是听到别人肆无忌惮的谈论父亲,她怎么也沉不住气,“你们再敢胡说八道,小心我抓你们进衙门吃牢饭!”

  那人眼睛一瞪,插着双手往前面一站,“凭什么啊,你跟那姓狄的衣冠禽兽有一腿啊!”

  这话真是恶毒,让狄怀英的血直往脑子里冒,就要冲上去打人,被狄春死死的拉住。狄春冷声对这个出言不逊的道,“闭上你的狗嘴,这是王县令近日刚刚任命的狄捕快,要是不想吃板子,就接着说吧。”说着把狄怀英的腰牌在众人面前闪了一下,“还不快滚。”

  那人见自己撞到了铁板,哪里还有胆子留下。

  狄春缓缓环视四周,语气不急不缓,“王县令择日便会审理此案,到时候一定还给你们一个真相。”也不待众人回应,他拉着她站到了冯氏的家门口,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狄怀英这个时候也冷静下来,笔直的站在他的旁边。

  大门并没有关,只见里面有几个人正在吹打着哀乐,而冯氏则是跪坐在一个灵牌面前哭的伤心欲绝。她头戴白花,身着白衣,看起来还有几分楚楚可怜的模样。可正是这样一个看似娇弱的女子竟然胆大包天的诬陷她爹爹杀人,真是好生歹毒。

  见到他们到来,她只是微微起身行了一个礼,脸上带泪说道,“不知道两位到妾身家里有何事,妾身夫君刚刚去世,家中凌乱,不能招呼二位。”说着斜斜打量了一眼两人。

  这一仔细打量,这冯氏的背上冒出一层密密的细汗。首先,她看到的便是面前这个只有十一二岁的姑娘所佩戴的腰牌。一个女子能做捕快吗?她不知道,不过既然有腰牌,也就证明这不可能是骗她的。然后她才注意到了她的长相,发现她与自己诬告的狄大人竟然有些相像,想起市井传言,她一瞬间便肯定了对方的身份,心中猜测着这事情恐怕有变。其次,她看到的是狄春。狄春这个才子闻名他们大街小巷,她也是曾经偷偷的瞧过几眼的,自然认得,这个被誉为聪明过人,学识丰富的才子竟然也跟这个丫头子站在一起,她突然感到了害怕。

  不过,她也是个聪明人,更是个脸皮厚的市井小女人,一哭二闹三上吊的事情她也常常做,因此她决定来个先下手为强。

  “你们……你们就是那害了我夫君的家人……”她指着他们两人,手指颤抖,连整个人都在颤抖,连带的,说话都似乎不成音调,“你们还要怎么做?告诉你,我就算是告到皇上那里,也不会让你们好过的……”

  她的声音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很快,大门口便聚集了许多看热闹的人。

  狄怀英强忍着打人的怒气,冷冷的说道,“事情的真相,王大人自有分辨,我等今日前来,只为勘察现场,还请冯夫人配合我们做事。”说着她亮起了腰牌。这腰牌一出,门口的人都议论纷纷,对着她指指点点的,什么好话坏话都有。狄春回头瞪了那些人一眼,议论声才慢慢的底了下去。

  “喲,谁不知道你是那恶人的女儿,现在还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拿块假的牌子来糊弄我,当我是傻的啊。自古以来,杀人者偿命,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别以为你爹与县太爷的关系好,就想包庇他,我告诉你,休想,到时候我连县太爷一起告,告他个包庇之罪!”她一改柔弱的姿势,竟然开始威胁起来。

  “是不是真的,问一问县令大人便可知道,如果是假的,我愿意自断双臂。可是——”她话锋一转,“我们只是例行公事勘察现场,并无其他无理的要求,你这般阻挠,是不是心中有鬼,小心我告你个妨碍公务的罪责,让你尝尝板子的滋味。众位乡亲,”她抱拳对着门口的众人说道,“想必你们也知道,有的时候,男子出入女子的闺房,抑或查看女子尸体的时候终究是有所不便,小女子年纪虽幼,承蒙大人看得起,给了我一个捕快的职责,帮忙查看一二。小女子的父亲虽然牵涉在此案中,可是你们众人的眼睛是雪亮的,我就当着你们的面,将这现场勘察一番,到时候在公堂之上,你们也好做个见证,一来可以证明我所言完全真实,并不虚假,二是防止有些小人反口不认账。”说这最后一句的时候,她的眼睛看着冯氏,让后者心中一跳。

  她的这番话在情在理,再加上她平日里虽然多是帮人倒忙,可也常常做帮人做成功了的。那个曾经私奔后来变成明奔最后两人因此终于在一起的桃花也在看热闹的人群之中。她忍不住第一个喊出声来,“狄大小姐,公道自在人心,我帮你做证。”

  这事实在是件好事,桃花这一喊,又有了带头人,觉得回去跟人吹嘘也有炫耀的地方,有一就有二,都附和起来。

  被众人这么一搅,冯氏想逼他们离开的计划便泡了汤,只得气恨恨的站在一边,让他们做事。她心中冷笑,能被怀疑的东西都被她处理掉了,而且又是人赃并获,她倒是要看看她一个小丫头片子究竟要怎么翻案。

  让那些吹乐的人让开,她将袖口用绳子扎紧,围着院子转了一圈,“独居小院,一前门,一后门,门锁均无损害。四面均为土墙墙面无损伤,地面为平坦泥地,靠东墙有一井,井周泥泞不堪,呈现暗红色。”

  ---------------------

  求推荐收藏!你的支持是西西写下去的动力!

  第一卷 人怕出名猪怕壮 第十四章 为父伸冤(四)

  她走到房间之中看了看,出来又问跟在身后的冯氏,“你最近可有丢失东西?”

  冯氏不知道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胡乱点了头。狄怀英直接将她的针线盒子到院子里面,并对众人说,“缺失剪刀一把,大家请看。”把针线盒一打开,做针线的人都看得出来,那正绣的一半的荷包定时这近日做的。只见里面的东西俱在,独独少了一把剪刀。冯氏见势不对,又赶紧反口道,“我记得几天前那把剪刀就不见了,怎么,掉了剪刀还不允许啊。”

  狄怀英冷笑,“是允许,不过,你这针线盒暂时就留在衙门里面吧。”如愿的看着冯氏快要扭曲的脸,她心中冷笑。这才是开始呢。她命人打上来一桶水,用盆子接了,均匀的撒在四周的土墙上面等得水慢慢的将土墙浸透,然后才仔细的观察墙面。最后对门口看热闹的人说道,“能否劳驾哪位帮我去布店买上一匹白布,这是银子。”

  有人接过后很快将白布卖了回来。大家都很安静,都等着看这个小丫头准备做什么。

  她接过白布,请来一个人帮忙,将南面墙从下到上铺上了白布。就在大家疑惑的时候,只见原本被湿润的土墙粘黑的白布竟然慢慢出现了暗红色,这暗红色慢慢的增多,慢慢的形成了一个以人形为中心的放射圆点状。地面她却没有照做,反正地面的情形,官府早就有记录在案。被这神奇的一幕震惊到,众人再次议论纷纷,对她的下一步更加的有兴趣了。她又请了一个水性极好的人在腰间拴了绳子,从井口下去,然后让他在水底下面摸东西,不一会儿,摸了一把剪刀和一把杀猪刀上来。冯氏的脸色变得多种多样,眼光闪烁。

  可是她这个时候却住手了,对大家说道,“我知道大家对这个案子很是关心,择日不如撞日,现在,咱们就让王大人开堂审理此案,一来可以快速的破案,让坏人不得逍遥法外,二来可以避免好人受冤,无辜受到那牢狱的苦楚。”

  她这么一说,狄春皱了眉头,轻轻扯住她的衣袖,“没有跟王大人商议,我看此事不成。”

  她却微微一笑,“春哥哥,你太小看王大人了,你以为他真的放心我带着腰牌到处走?我们后面一直都有他的人给他回报消息。先前趁买布的时候我就让人带了口信,让他做好升堂的准备,顺便还让他将这冯大的尸体一起带到公堂之上,我要当堂验尸。”

  她没有刻意压制声音,所以在场的所有人都听到了她的话,人群又是一阵沸腾。冯氏先是一惊,继而诡异的冷笑。

  当堂验尸,而且检验的人不是仵作,也不是捕头,而是一个女捕快,这其中既震撼刺激又符合了八卦的特点,没一柱香的时间,县太爷及时开堂审理杀人案,女捕头当堂验尸的消息飞一般的传遍了全县,只要是手中没有紧急事情的,都去衙门看热闹去了。县衙毕竟只有那么大,先去的人都占据了好位置,后来的没有位置,干脆爬到县衙外面的大树上面,最后树上的位置也满了,后来的只能等前面的人将消息传出来。

  王县令虽然对她能翻案有了期待,却没有想到,她只不过是出去一趟,便从案发地点找回了捕头们没有找回来的证物。这样当着众人说要审理此案,这么自信,也不知道凭借的是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