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如珠似玉-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知道是不是巧合,就在她好奇马车里的人是谁时,对面马车里的人也掀起了帘子。
  帘子后的脸很好看,但是更好的却是那双灵动的双眼,只要看着这双眼睛,仿佛就能让人有无限的活力。
  对方似乎也没有想到她也掀起帘子看过来,先是愣了愣,随即露出一个温和的笑意后,才放下了帘子。
  她怔怔的看着那辆马车渐行渐远,但是那双灵动的眼睛却在心底怎么也挥散不去。
  大概拥有这样一双眼睛的人,才叫真正的活着吧。
  “刚才我看到一个美人,”顾如玖放下帘子,对晋鞅道,“瓜子脸,柳叶眉,杏眼,看起来就跟画中人似的。”
  “是吗?”晋鞅见久久似乎对那个美人十分感兴趣的样子,抿着嘴角道,“难道比我还好看?”
  “呃……”顾如玖忙伸手拍了拍他的脑袋,“当然是你最好看,这是两种不同的好看。”
  “有什么不同?”晋鞅一脸严肃的问,大有没有答案不罢休的样子。
  “刚才的美人,我就看看,你这样的美人,”顾如玖笑了笑,伸手摸着他的脸颊,“我会想一口吃掉。”
  “是我吃了你,还是你吃了我?”晋鞅低头,眼神微黯,“在我眼中,你就是最美味最可口的大餐。”
  顾如玖食指点了点他的喉结:“不如回去后试试?”
  一把握住她的手,晋鞅笑着道:“我也有此意。”
  当天晚上,两人回到宫里,进行了一场大战,这场战争让晋鞅第二天醒来的时候满面春风,看谁都顺眼起来。
  正当值的晋响见晋鞅眉眼带笑,一副吃饱喝足的样子,忍不住咳了两声,不愧是皇后娘娘,只有她才能把陛下哄得这么开心。
  最近到京中任职的地方官员,基本上已经上任,就连住得比较远的锦州刺史也赶到了京城。因为这位锦州刺史曾经帮过晋鞅,所以晋鞅特意在御书房召见了田恩光。
  有幸面圣,田恩光一夜都没有睡好,一大早便起床准备,担心自己有半点不妥当的地方引得皇上不满。
  “父亲,”他的女儿走到他的面前,弯腰替他理了理腰间的玉佩,小声道:“陛下面见您,一是因为当初我们帮了他一个忙,二是因为你管理锦州这些年颇有政绩,你不必如此紧张。”
  “怎么能不紧张?”田恩光深吸一口气,“你人年轻,不知道这其中的厉害。”身为一个大权在握的年轻帝王,对方不一定乐意再见到那些知道他过往有多狼狈的人,到时候别说受重要,只怕一个不小心,会带累了全家。
  “陛下年纪轻轻,便能让大丰四海升平,又怎么会是那等忘恩负义的人,”他的女儿淡淡道,“更何况我们田家也不是挟恩图报的人,为臣者,只当忠君爱国,仅此而已。往日的事情,你不要再提,即便是陛下主动提起,你也不要随意搭话。”
  “为父活了这些年,哪还能不知道这些,”田恩光摆了摆手,见女儿瘦瘦弱弱的模样,叹口气道,“你也少操心这些,好生养着身子吧。”
  田碧月闻言面前笑了笑:“我知道,父亲不必担心。”
  “当初是为父的错,不该强逼着你嫁那等人家,谁知道他竟会如此混账,”田恩光叹气,“只是你往日的念头可不能再有,这是京城,我们这等出身,在顾氏这种传承几百年的世家面前,连让人看一眼也不配。”所以你也不必想不能想的事情。
  当今不是先帝,自家闺女也没有当今太后的命格,那些要掉脑袋的心思,还是早些歇了好。
  田恩光进了宫以后,并没有马上见到皇上,而是等了好一会儿后 ,才有太监来领他进去。
  六月的天气十分大的炎热,他只不过在外面站了一会儿,后背的汗已经把衣服都浸透了。走进御书房,他只觉得一股凉气扑面而来,舒服得他脸上紧张的神情也缓解了两分。
  他不敢抬头看御案后的玄色身影,上前几步就行了一个大礼:“微臣锦州刺史田恩光,叩见陛下。”因为他还没到太仆寺任职,所以只能以锦州刺史自称。
  “免礼,赐座。”晋鞅打量眼这个田恩光,还是跟几年前一样,是个谨小慎微的性子,这样的人做太仆寺卿倒也合适。
  “多谢陛下。”田恩光小心翼翼的坐了半个屁股,手脚都不知道敢怎么放,方才觉得舒适的屋子里,竟觉得有些冷起来。
  “田大人一路来辛苦了,”晋鞅今日心情比较好,所有语气也十分的温和,“我们也有五六年没见,你的家人可还好?”
  “劳陛下问,微臣家中一切都好。”田恩光连连说好,便是不好,这会儿也要说好。
  “嗯,”晋鞅点了点头,见田恩光这幅模样,便笑着道,“田大人不必拘谨,就当是跟朕闲话一下家常,当年若不是你与贵府千金相助,朕只怕还不能来京城。”
  “不敢,不敢,”田恩光连连作揖道,“陛下乃是天命所归,即便没有微臣,也有上天相助。微臣不过是受了陛下恩惠,才能为陛下献上绵薄之力。”
  晋鞅笑了笑,对田恩光这种吹捧的话,没怎么放在心上。他捧起茶杯喝了一口,“说到贵府千金,不知她说了哪户人家?”
  “这……说起来惭愧,小女前两年虽出嫁,但是夫家……现在已经和离归家了。”田恩光不好说对方的坏话,又不敢撒谎,只好含含糊糊的回了这么一句。
  “这倒是对方有眼无珠了,”晋鞅笑道,“京中好儿郎无数,田大人必定能找到乘龙快婿。”
  “微臣谢陛下吉言。”田恩光听陛下提起女儿的这语气,就知道当年那点的事情,是女儿自作多情,当年的陛下才多大,十二三岁年龄,哪里知道男女之情?只可惜自家女儿性子早熟,竟起了少女心思。若陛下当年没有过继给当今太后成为皇帝,自家女儿的心思倒有可能能成,如今对方是高高在上的帝王,被万民称颂的明君,又有世家贵女为后,哪会记得你一个边远州县的姑娘?
  君臣二人正说着,田恩光就见一个穿着蓝袍的太监端着一盅东西进来,那小心翼翼的样子,仿佛捧着的是一个金娃娃,而不是一盅汤水。
  “陛下,这是皇后娘娘亲手给你熬制的消暑汤,”白贤看了眼书房角落里摆着的几个冰盆,把头埋得更低,“娘娘还说,陛下您不可在书房里放太多冰,这对你身体不好。”
  他知道陛下畏暑,所以皇后娘娘让陛下少放冰盆这个要求,实在有些强人所难。
  晋鞅揭开汤盅盖子喝了几口汤道:“让人搬下去一个冰盆。”
  一个太监上前搬走一个盆子。
  他又喝了两口,叹口气道:“再搬下去两盆。”
  白贤朝晋鞅行了一礼:“陛下喜欢娘娘做的汤就好,奴婢这就去汇报娘娘,她一定高兴。”
  “行了,朕还不知道你这老货的心思,”晋鞅又气又笑,挥手让他退下,然后继续低头喝汤。
  汤盅不大,他喝完也就五六分饱。把最后一勺汤吞进肚子,晋鞅在太监们的伺候下漱口擦嘴洗手,然后对老老实实坐在位置上一动不动的田恩光道,“皇后一直这样,总是担心朕身体不好,这汤汤水水的,不喝还不行。”
  旁边的何明低头想,陛下,您脸上的笑容如果不是那么灿烂,或许还有说服力一点。
  显然,脑子还够用的田恩光自然也看出陛下对皇后不是不满意,而是满意得不行,所以壮着胆子道:“微臣越矩说句话,还请陛下恕罪。”
  “你说。”
  “微臣以为,皇后娘娘乃是世家贵女,但是却愿意为陛下您洗手羹汤,可见皇后对你何等的情深意重。不然宫中奴仆无数,皇后娘娘又何必在如此炎热的季节,亲手为您做汤呢?”
  “你说得有理,所以朕才舍不得她一番心思白费,只要把这些都给喝了。”晋鞅一脸甜蜜的苦恼道,“唉,也是没办法。”
  何明:呵呵。
  田恩光:女儿呢,你还是早些死心吧,皇上眼里除了皇后,恐怕没别人了。
  “娘娘,奴婢送汤去的时候,陛下虽然正在接见锦州刺史,不过汤却已经用了。”白贤笑着道,“还说您的汤味道好呢。”
  “锦州刺史?”顾如玖不是傻子,以白贤的性格,平时很少主动提起晋鞅接见了谁,现在主动提起此人,肯定事出有因,“此人也是最近调任到京的官员?”在亲王封地任刺史,实际上跟摆设差不多,晋鞅把此人调任进京,肯定有什么原因。
  “陛下当年进京的时候,受到继王妃的刁难,田刺史家的千金得知此事后,就告诉了她的父亲,有二人帮忙,陛下才得以成功进京,面见了先帝与太后。”白贤停顿了一下后道,“奴婢听闻这位田姑娘几年前所嫁非人,年前已经和离归家,现在随田大人一起入了京。”
  “倒也是不容易,”顾如玖闻言叹息一声,“毕竟是帮助过陛下的人,本宫怎么也该表示感谢。”说完,她就让两个太监带上谢礼,给田家姑娘送去。
  白贤作揖道:“皇后娘娘真是仁善,那不过是他们为臣之道罢了,哪里值得您亲自赏赐。”
  所以他常常就说,当今这位皇后可不是善茬,即便心里犯了醋,还要让人挑不出错来?
  她一个州县刺史家的姑娘,担得起皇后的谢礼吗?
  “她帮了本宫的男人,本宫自然要谢。”顾如玖笑了笑,抬头见晋鞅走了进来,挑眉道,“陛下,您说是不是这个理?”
  白贤回头见陛下满脸是笑,作为坚定皇后党的他,顿时放下心来。
  那位颇有姿色的田家姑娘是没戏唱了,看陛下这模样,只怕连对方长什么样都记不起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  久久:陛下,我说得对吗?
  晋小鞅:对对对,久久说什么都对,如果不对,就参照前面一条。
  何明与白贤单身狗代表队:低头默默吃瓜。

☆、第69章

  “当年田恩光确实帮助过我,我才让他做了这太仆寺卿,再高的职位以他的能力也无法胜任,”晋鞅对顾如玖解释道,“他家的姑娘长什么样子我已经记不住了,你别多想。”
  “我才不会多想,”顾如玖伸出食指戳着他的胸口,“人家好好一个姑娘,你别胡说八道,你记不住人家相貌,难道人家就能记住你了?”
  “久久这话有理,都五六年前的事情 ,她肯定也记不得我了,”晋鞅好脾气的笑了笑,让何明把自己准备的东西拿过来。
  “这是什么?”顾如玖见晋鞅这个模样,有些好奇,“弄得这么神秘?”
  晋鞅上前打开箱子,里面放着一叠书,这些书看起来半旧不新,有些甚至连装订线都已经掉了。
  见到这些书,顾如玖愣了片刻,蹲下/身抚着这些书籍:“这些不是在我的书房里吗?”
  “昨天去岳家的时候,我见一些书上做了很多批注,就猜想这些书籍是你的心头好,所以今天就让人去岳家把这些书搬了回来,”晋鞅跟着蹲在她身边,“你看看,有没有什么遗漏的?”
  顾如玖摇了摇头,心底软成一片,对晋鞅道:“谢谢。”
  晋鞅用额头顶了一下她的额头:“你喜欢就好。”
  “陛下,张丞相有事求见。”一个太监在外汇报道。
  晋鞅叹口气,蹲在顾如玖身边不想动。
  “你去看看吧,或许张相有大事想找你,”顾如玖见他这样,笑着捏了捏他的耳朵,“你先过去看看,我让御膳房准备了你喜欢吃的菜。”
  “那好吧,”被捏了一下耳朵,晋鞅乖乖的站起身,带着几个太监出了紫宸殿,顾如玖见他的身影消失在门口以后,才低头去翻面前这一箱书。
  这些书上,有些是她几岁时用过的,有些是她十多岁过后看过的,每一本都带着她的记忆。
  翻开一本游记,她记得这本书是大哥与大嫂成亲不久后给她买的,那时候她才七八岁的年龄,因为笔力不稳,所以写的字软趴趴的没有风骨,大哥看到后,还帮她做了不少的批注。
  现在七八年时间过去,大嫂不在了,留下大哥一个人,她心里既担心大哥,又说不出让大哥再娶的话。
  “娘娘,您怎么了”秋罗见她神情不太对劲,忙担心的问道,“可是暑气太重,你身子不舒服?”
  “没事,”合上手里的书,顾如玖摇了摇头,“二嫂有了身孕,你去看看库房里,有什么适合孕妇的,就装起来,替我送到国公府去。”
  “奴婢这就去找找,”秋罗福了福身,带着两个女官去准备贺礼。
  顾如玖看了眼屋里其他的人,摆了摆手:“你们都退下吧。”
  “是。”宫侍们见皇后娘娘的神情明显不好,便都很识趣的躬身退了下去。
  等这些人都退下去后,顾如玖一撩裙摆坐到了地上,然后继续翻阅起这些书来。
  她翻了一会,才忽然想起晋鞅可能快要回来了,便收起被自己放在地上的书,小心翼翼的盖上书箱盖子。
  张仲瀚见到晋鞅身影出现时,在心底大大的松了一口气,然后朝晋鞅拱手道:“臣见过皇上。”
  “今天日头这么烈,长相此时见朕,可是有什么要事?”晋鞅在御案前坐下,因为刚从外面进来,他脸上还带着一层细汗。
  “陛下,司马鸿病危,只怕撑不了多久了。”张仲瀚叹口气道,“臣担心司马一系的官员犯下错事,所以特来禀报。”
  晋鞅闻言面色微黯,半晌才道:“何明,传太医院的院判去给司马鸿诊脉,另外带上贡药一并给司马鸿送去。”不管司马鸿现在有多少私心,至少这个老人经历过三朝皇帝,也曾为大丰立下汗马功劳。瑕不掩瑜,作为帝王,得知他病危后,心里并没有松一口气,而是感慨。
  传闻司马鸿年不过十八便高中状元,引得京城无数女子倾心,后来更是振兴司马一族,让本就辉煌的司马一族变得更加荣耀。只可惜如今英雄迟暮,当年惊才绝艳的状元郎,也不过是在病重挣扎的老人。
  见皇上这样,张仲瀚在心里松了一口气,皇上对司马鸿尚有几分怜悯之心,像他这种忠于皇上的人,自然也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为人臣者,一怕帝王多情,二怕帝王无情。多情帝王江山不稳,无情帝王草菅人命,不管哪一种都不是最好的选择。
  当今这样,刚刚好。
  “朕听闻李家近来门庭若市,”晋鞅喝了一口茶,不疾不徐道,“张相可曾听闻此事?”
  “臣确实……有所耳闻,”张仲瀚后背莫名升起一股寒意,“原本投奔司马家的一些官员 ,在司马鸿致仕后便惶恐不安,一部分人便打算转投顾家与李家,只是顾国公常常闭门谢客,所以这些人都投到了李家门下。”
  “朕的臣子,倒是要投到李家门下才能立足,”晋鞅嗤笑一声,“可见朕这个皇帝,尚不如他们心中的李家。”
  “陛下。”张仲瀚全身的冷汗嗖嗖直冒,忙道,“那些不过是些无知庸官,请您不要因此而动怒。”
  “朕自然不会因为这些人动怒,”晋鞅扯了扯嘴角,然后道,“张相今日来,可还有其他的事?”
  “这……”张仲瀚犹豫片刻,小声道,“皇后进宫五月有余,尚无喜信传出,朝中已有人非议。”
  “非议什么?”晋鞅皱眉,露出不高兴的神情。
  张仲瀚见状,内心十分无奈,他就知道事情会变成这样,别人或许还看不清事实真相,但是他却觉得,皇上对皇后只怕是有真情的,不然也不会为皇后做到这一步。
  至于那些所谓做戏的说法,张仲瀚完全没当一回事,谁会为自己不喜欢的女人把戏做到这一步?就算是普通男人也做不到,更何况眼前这位是堂堂的帝王。
  只是他现在是坚定的保皇派,所以该说的事情就必须要说,不然等事情闹开以后,就更加的麻烦。
  “有人认为,皇上如今你年轻体壮,应该广纳后妃,充盈皇室血脉。”张仲瀚咬了咬牙,还是把这话说了出来。
  “年轻体壮?”晋鞅洁白如玉的手握住茶杯,冷笑道:“朕看这些人是担心朕身体不好,命不够常,不能留下子嗣吧?”
  “陛下!”张仲瀚跪在地上,惊恐道,“陛下,您可是万岁。”
  “万岁?这世间哪来万岁的帝王,”晋鞅见张仲瀚吓成这样,笑着让他起身道,“张相不必如此,朕即便活不到万岁,也定会长命百岁。”不然留下久久一人,她岂不是孤单?
  “这些人整日惦记着朕的后宫,不知是何心思,”晋鞅冷笑一声 ,“有这个心思,不如想一想怎么为国为民,把心眼放在后妃身上,真是有意思。”
  张仲瀚连连称是:“陛下您说的对,您不必把这些人放在心上。”
  “朕知道你能把话带到朕面前,说明你也是有让朕纳妃的心思的,”晋鞅让张仲瀚起身,语气平静道,“朕今日就把话给你说通透,日后这些话你也不必传到朕的耳中了。”
  “陛下?”张仲瀚心中隐隐觉得有些不妙。
  “朕心中唯有皇后一人,即便纳其他女子入宫,也不过是做摆设用。朕不愿让皇后伤心,亦不愿让无辜的女子寥落一生,不如这样便好,”晋鞅道,“朕与皇后安安稳稳的过着日子,你们也不用再惦记朕的后宫。”
  张仲瀚如遭雷击,他知道皇上对皇后情深意重,但是绝对没有想到皇上竟然会为了皇后做到这一步。皇上的身体如何,他是清楚的,而皇后现在才十五六岁,也不是最易受孕的年纪,若是有个什么不测……
  可是他心中再无法接受,在面对皇上认真严肃的脸时,却不敢说出什么反对的话,只好以头扣地,语气沉重道:“请陛下三思。”
  “朕就是在认真思考过后,才求娶了皇后,在后宫一事上,张相不必再劝,朕不会改变主意的。”晋鞅摆了摆手,“若是你没有其他事情 ,便退下吧。”
  张仲瀚抬头看皇上,见他神情坚定,毫无继续的意思,只好叩首道:“臣告退。”
  出了御书房,他怔怔的站在烈日下,想着朝中,想着后宫,还有皇上提起皇后的神情,良久才叹息一声道:“我大丰皇帝中,竟然也出了一个情种。”
  有史为证,大丰的皇帝对女人向来是不看重的,唯一值得称道就只有大丰的皇帝还比较有节操,没有干出抢自家兄弟,自家父亲,自家儿子或者臣子的女人,在这一点上比前朝要好。
  但也仅仅强这么一点了,因为大丰皇帝后宫女人的数量,可不比前朝皇帝后宫女人少。
  现在乍然出了这么一个情种,竟让人有些难以接受。
  难道是因为这位皇帝是过继的关系,所以与前面那些皇帝风格不符?
  晃了晃有了晕乎乎脑袋,张仲瀚深一脚浅一脚的走出皇宫,下定主意下次见到顾家人的时候,应该要更加客气一点。
  田恩光刚面圣回家后不久,就听到管家来报,说是宫中有赏赐下来,他也来不及换身上被汗水浸透的官服,带着老婆儿女去接见皇宫里派来的天使。
  走到正厅,他见站在最前面的是在御书房见过的蓝衣太监,忙拱手道:“天气这么热,竟劳动公公走这一趟,请上座。”
  “田大人不必客气,咱家这也是为皇后娘娘办事,”白贤拿出一张礼单,高深道,“皇后听闻田家小姐秀外慧中,又曾对陛下出手相助,所以特让咱家送一些谢礼给田小姐,还请田小姐不要嫌弃。”
  “此乃臣女本分,不敢受皇后的谢。”田碧月朝白贤轻轻一福,她记得这个太监,当年就是这个太监跟在陛下身后,没有想到这么些年过去,他竟是在替皇后跑腿,可见皇上对皇后有多爱重与信任。
  “田小姐不必客气,皇后娘娘有心谢您,您便安心收着,”白贤笑了笑,把礼单放进田碧月手里,“皇后娘娘是个慈和人,知道您帮过陛下后,便感激不尽,忙催促着咱家来送谢礼,您若是不收,咱家可不敢回宫交差了。”
  田碧月勉强一笑,把礼单捏在手中,福身朝皇宫的方向拜了一拜:“臣女谢过皇后娘娘赏赐。”
  “这可不是赏,而是谢,”白贤言尽于此,拱手朝田恩光道,“田大人,咱家还要回宫复命,便不久待,告辞。”
  “公公慢走,”田恩光亲自把白贤送到大门口,等他上马离开后,才回到屋内对田碧月道,“这个公公好像是皇后娘娘跟前伺候的大总管,为人真和蔼。”
  “父亲,他哪里是皇后娘娘跟前的人,”田碧月苦笑,看着手里的礼单以及满屋子的好东西,“你就没有觉得此人有些眼熟吗?”
  “这……”田恩光想了半天,也不知道除了在御书房里,还曾在哪见过此人。
  “当年皇上从锦州离开时,身边就带了一个太监,不就是此人吗?”田碧月低声道,“在皇上身边伺候多年的人,却为皇后跑腿,还为了皇后娘娘在言语上警告我,这位皇后娘娘可不是什么简单的人物。”
  田恩光却不明白了,这位公公不是一直都客客气气的吗,怎么就成了警告了?
  见自家父亲似乎还没看明白,田碧月只好把话说透:“皇后娘娘只怕是知道我当年那点心思了。”
  她这话一出,全家人的脸色都吓得惨白,田夫人喃喃道,“这怎么可能,那都是几年前的事情了,皇后娘娘又怎么可能知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