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笑对人生-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林笑笑整日笑啊笑的,张牙舞爪的样子让林爸林妈爱得不行,就连林奶奶也早就抛掉了嫌弃孙女的心思,用心的照顾着她。

二儿子那里虽然有两个女儿,可那两个女儿自从上了小学之后基本上很少会来看她,况且也不是自己带起来的,姑娘家虽然还有个外孙子,可那毕竟是人家的。

还是自己家儿子生的孩子好!再加上大儿媳妇家的姥姥离世的早,现在根本没人跟她抢孙女!能不好好照顾着吗?

83年的二月七日,是腊月二十五,按照当地、还有老家的习俗,正是扫房土的日子,只是那天刚好是周一,儿子媳妇是双职工,都要去上班的,所以林家干脆提前一天就开始打扫房间。

在长长的挑衣杆的一头绑上扫帚,夫妻两人穿上一身不怕脏的旧衣,带上套袖、帽子、口罩,再把怕落灰尘的地方提前用报纸盖上,用长长的扫帚把家里上上下下的灰尘、蛛网扫了个干净。

这个活儿林奶奶和林笑笑都帮不上啥忙,于是老太太就抱着裹得严严实实的小丫头去胡同里转悠。

林笑笑怀里抱着个黄色的布老虎,已经逐渐变大的眼睛四处乱看着。天气虽然很冷,可是像林奶奶这样抱着孙子孙女出来转圈的人可真不少,原来大部分的父母都是双职工,全都趁着这个周末打扫卫生呢。


林笑笑生活的这边,已经没有了腊月二十三送灶王爷升天的习俗了,经历了那个年代,什么封建、四旧这类的东西,人们早就不去碰也不敢碰了,好不容易一家老小回到了城里,从一开始的不敢,到后来的懒得弄,以至于这些习俗早就被城市中的老老少少抛到了脑后。

其实,林笑笑一直听说过这个习俗,她所感兴趣的并不是什么送灶王爷,而是那个“糖瓜”,其实林爸昨天下班时也买了一些,只是林笑笑太小了,只能让她舔上两口,她连瘾都过不了啊!


房子清扫干净,林奶奶连忙抱着小脸通红的林笑笑回到了家里,这房子一扫完,可就该林奶奶忙活了。

说实话,林奶奶炒菜炒得那是相当的难吃,毕竟林奶奶是个农村的老太太,以前在老家时,从来就没有那么多的讲究,所有的菜都用同一种方法制作,而林奶奶年纪又大了,许多东西不好嚼,于是乎,她又往往会在“炒”菜时往里面倒些水,让菜咕嘟一阵,什么时候烂了,什么时候就出锅了。





第六章 林奶奶的绝活儿

与奶奶相比起来,从小就生长在城里、小时候家里又比较富裕、长大后就一人独立承担了一个大家庭伙食的林妈,那炒菜的水平可就高多了,色香味一应俱全。林笑笑后来厨艺就是出自于林妈,更大有青出于蓝的趋势,再加上喜欢研究一些外来菜种,她做的菜到后来连林妈都比不上。

可林奶奶却有着另外一个强项——面食。


总听人说,南方人吃米多,北方人吃面多。可是这面和面之间也是大有区别的。

像山西、陕西、甚至内蒙那边,多以各种“煮”面为主食,制做的大多是各种面条、削面、拉面、擀面、剃尖等等,所用的面一般都是“死面”。也就是不用发面,做出面后直接下锅或蒸或煮。再加上那千变万化的“卤”,调到同样千变万化的面上面,每一种面都能吃上许许多多不同的变化。

林笑笑曾经与一位山西的朋友合租过一阵,这山西的面食,除了那些需要某些特殊工具、特殊材料的之外,基本都被她学了个遍。

而林奶奶则不同,她的老家是河北的,在那里,人们擅长的是——蒸。

把面发好后,做成馒头、包子等发面的食物。

可不要以为发面的食物就只有这两种东西,加上不同颜色的面,可以做出不同种类的面食,在蒸之前如果进行不同的塑性,更是能做出各式各样让要看了流口水、拿到手中却不舍得吃的面食!
这可是她前世根本没能学回来的技术啊!别说学,她连用酵母发酵都往往以失败告终,这辈子,她可得好好跟奶奶学习一翻,这门手艺绝对不能让给别人!


腊月二十八那天,林奶奶一早就发好了面,泡上了红枣,QIU(读三声)好了豆馅,又拿出了红糖,再准备好食用色素、五香粉、芝麻酱。

圆圆的桌子上放着面板、擀面杖、油、剪刀、碱水等东西。

查看了几次炉子边上的大面盆后,林奶奶终于确定,面已经发好了!
倒上些碱水,揉一揉,然后把面拿到鼻子下面闻闻,之后再放一些……一直调到没有酸味为止。

准备工序都处理完毕后,林奶奶开始动工啦!

把泡着大枣的大碗先拿到身边,然后把面擀成一张圆圆的大饼,一颗一颗的顺着最外层往里面码着,林笑笑的小脑袋也跟着林奶奶的动作一下一下的点着头。

很快,最下面一层的枣码完了!林奶奶又擀了一张小一些的摞在刚才那一层的上面,又码了一层的枣子。

一层又一层,不一会,林奶奶就把这个足足有五层的枣糕做好了。

林笑笑心中小小的汗了一下,她所认识的人中,也就林奶奶敢这么做了,后来林奶奶行动不便每天躺在床上时,林妈准备年夜饭时可不敢蒸这么大的枣糕,一是家里最大的那口蒸锅坏了,二是也怕蒸不熟。

剩下的枣子就不再做这么大的枣糕了,一张圆饼上面码满一半的枣,然后把另外半边面折过来,之后又在四分之三的位置再码满枣子,再折一下,最后在做好的枣糕最上方再放一颗枣,一个小个的枣糕就做好了!

大枣糕做出来后马上就放到大锅中开始蒸,等了大约四十来分钟后,第一锅的面食出炉了!
闻着那香香甜甜的枣味,林笑笑下意识的砸巴砸巴小嘴:真可惜,能看不能吃……

炉火烧的旺旺的,一锅又一锅的面食出炉了,看着林笑笑的馋样,林奶奶笑着往她的嘴里抹了一点红糖给她解解馋。

眨巴着嘴巴里的味道,林笑笑满是遗憾的看着奶奶做糖三角——比起枣糕,她可是更爱吃糖三角的啊!!

一片圆圆的面,中间放上红糖馅,然后拉起三个边捏紧,一个又一个造型可爱的糖三角就成形了。

随后,红糖也慢慢的用了个七七八八,剩下就应该做馒头了吧?
看着林奶奶拿起一团面揉啊揉的,揉成了长圆形,脑中突然唤起小时候记忆的林笑笑再度睁大了眼睛。

果然!林奶奶拿起了剪刀,“咔嚓咔嚓”两声,就剪了两个兔子耳朵出来!

是小白兔啊!!将近二十年没见过的小白兔啊!!
林奶奶分开剪刀,在嘴的部分压出了个三瓣嘴,又划出四肢,随后就把这个小白兔放到笼屉上面。

一只又一只可爱的小白兔在林奶奶的手中呈现出来,林笑笑激动的险些泪流满面,妈妈虽然后来也经常做面食,可是谁嫌着没事会做这些?就连林奶奶,也只会在逢年过节时才会这么费事的给馒头上做出花样了。

做了一层的小白兔后,林奶奶又把油碗往跟前放了放,一小团面,压扁擀平,上面抹上些油,然后又拿起另外一团面,揉了两下后包到了之前那团面的里面,然后就是揉啊揉啊揉……

面桃?

林笑笑看着那个上面尖尖,下面圆圆的面桃有些奇怪,为什么还要裹一层呢?为什么要用到油呢?

可是现在的她,根本没办法提出自己的问题,只好把疑问放到心里,等待着林奶奶接下来的行动。

做好的面桃上面用剪刀压出一道印后,就先到到了一边,随后,林奶奶从另一个小盆中又拿出一团绿色的面。

难道奶奶要做桃叶子?
果然,一团面做成了两片叶子,把做好的寿桃往叶子上面一放,就可以上锅蒸了。

寿桃的制作比小白兔还要费事,好在林奶奶一看就是做惯面食的了,一个接着一个,没多会儿上面那层也被装满了。

又做了一堆五香口味的和芝麻酱口味的花卷后,剩下的面就没有那么麻烦了。林奶奶一个接着一个的全都揉成了小巧可爱的馒头——别看现在小巧可爱,上锅一蒸它们至少会胖出两圈!


等那锅寿桃、白兔出锅后,林笑笑才明白了林奶奶的用意。

她把寿桃一只只拿了出来,然后开始——撕皮!
没错,是把外面那层皮撕掉。


被撕掉外皮的寿桃上面毛茸茸的,林奶奶又往上面撒了些红色的色素粉,再加下面的绿叶……那些桃子简直可以乱真了!!

从记事起,林笑笑就没见过林奶奶做过这种“毛桃”,必然是因为这种桃子很费事、又有些浪费(撕下的面皮不用,当然浪费。),所以也就没再做过,可是直到现在,林笑笑才知道奶奶还有这么一个绝活呢。

满是敬仰之情的呆呆看着林奶奶,正在给“桃子”撕皮的林奶奶一抬眼就看到了,笑着说道:“怎么啦?你也要玩?”

张开小手,冲着“毛桃”和“白兔”挥舞了起来,满口外星话的乱叫一气,把林奶奶给逗乐了。

“现在烫,等凉了再给你玩啊!”

得,合着人家以为她把那馒头当成了玩具……


等所有的兔子都有了眼睛、桃子长出了毛染上了红色、馒头也都点好了红点后,林奶奶竟然真的拿了一个放凉了的白兔和一只毛桃给林笑笑玩。

抱着那两个软乎乎的大馒头,林笑笑进入了甜美梦乡——等我长大了,我一定要学会……


腊月二十九那天,二叔回家了。

按当地的习俗,每到过年时,就算是已经分了家的儿女,也要在年前拿些过年的东西回家,以做父母家年节的补充。

二叔拿了一包带鱼和五块钱……对,就是一包带鱼,还是不太粗的那种,最多也就八条,还有那五块钱。

那阵的五块块倒也算是值钱,只是,做为儿子,只拿这么点东西实在是有些拿不出手……


于是,二叔就和下午不上班的林爸坐在一起聊天论道。

“我们年前把那间房子交到学校了,学校过了年之后才会分房子,现在的条件不太好……”

听着二叔的话,林笑笑的小脸扭向另一边,抓着爸爸新给她买的那个波浪鼓玩啊玩的,忍不住冷笑了起来。

林家落实政策之后,上面还回了两套房子,当时身为老二、留在N市没有下乡的他和林爸决定一人一套——毕竟只有两套,姑姑做为女儿没有分配权。

当时两兄弟协商的是:谁照顾妈,谁就住在大的那套,跟妈一起住。老二当时不愿意,和二婶选了那套小的。


做为教师的这两口子,脑子转的比一般人要快些,也更精明些,那阵子学校当时有一个规定,谁要是把自家的房子上交上去,学校就会根据家族条件进行分配。

而他们学校,当时正好在某个地方准备建职工宿舍,于是老二两口子拿老爷子留下的房子换了一套二室一厅的偏单。

这本来没什么,人都有自己的计算,人家能换房子证明人家工作好,有本事。

可问题出在林奶奶去世以后,老人去世前,几次答应立遗嘱:生前的这套房子归属为林爸。可每次老二往家里一住,再回家后,林奶奶就改了口坚决不肯立遗嘱了。结果直到林奶奶去世,这个遗嘱也没立成。

于是,在拆迁时麻烦就来了。





第七章 小气的二叔|第一个新年

拆迁时,房子是在老人名下的,老人已经去世的,必须家里所有第一顺位继承人全都到场签字才能办理拆迁手续。

老二当时怂恿没什么主意的姑姑,两个人一口咬定老二当时也没分到房子,自己居住的那套是学校的,所以他们要分钱。

三兄弟从此闹翻,林爸更没想到自己的兄弟和一直疼爱的妹妹竟然会在背后捅他一刀。那个房子的钱要是分成三份的话,一家只有几万块,在那个房价一夜间暴涨几倍的年代,连个小独单都买不上啊!
那一阵,林爸整个人瘦了一大圈,脸色也变黑,精神十分不好。

最后,还是林姑姑心有不忍,又加了林爸的朋友从中说合,那兄妹两人一人只拿了一万块钱才算完事。

当时拆迁后的钱,还好可以买上一间偏单,外加稍微装修一下,除此之外,房款一分不剩。

从那以后,林爸心灰意冷,又想起在那个年代的二叔,对爷爷、奶奶的不管不顾,对自己的百般落井下石,一咬牙,与他断绝了来往。

现在的二叔,恐怕正处于得意之中,谁能想得到,上交一套只有六七平米的小屋,竟然能让他换回一个大偏单呢?
“现在搬家的事闹的,我手底下也没什么钱,今年……”

林二叔在那边一直说着,相对内向些的林老爸虽然心中有气,可也不愿意跟自己兄弟怄气,只是点了点头,表示可以理解。

林二叔说了不到十来句的话,马上起身告辞,屁股都没有坐热。

林笑笑依然冷笑着,从她出生到今天,她就没见过这位二叔来看过自己。别人家听说自己出生了,都会至少上门看看,哪怕问上一句。可她的这位亲二叔倒好,在自己身边坐了那么半天,貌似竟然都没发现自己?
他就算不想给见面礼也不必这样啊!
大年三十,林爸林妈都放了假,一大早两口就起床贴吊钱、贴窗花。

林爸会写毛笔字,于是大笔一挥,在两张红纸上用浓浓的墨汁写了两行字。

林笑笑躺在奶奶身边,没办法看到桌子上面林爸到底写了些什么。好在,林爸先拿了起来给林奶奶过目。

上联:五湖四海皆春色,下联:万水千山尽得辉,横批:万象更新。

第一反应:俗!

不过俗就俗了吧,林老爸的字倒是工整秀气,可见已经走了的林爷爷当年是多么严格的训练过林老爸。

林笑笑眯着眼睛点了点头,上辈子自己是一手狗|爬字,书法也是只练了两天,在得到众多好评后就彻底丢到了一边,真是给写得一手好字的林爸丢人呐!
等咱能拿的动笔了,可得让林爸好好写点字贴给自己练习练习,这辈子不能再让他丢脸了。

到了年三十的傍晚,林二叔一家四口来了,同行的还有两个表姐,大表姐林丽十岁,二表姐林靓五岁。

林丽长的圆圆的,胖胖的,眼睛也大大的,眼睛虽然大,可是却有一种憨憨的感觉到,事实证明,相随心生,她本人也同样很憨厚。

林靓看上去就要精明一些了,她的眼睛虽然也是随林家人,长得大大的,可是其它五观就随她的母亲了。

说到这里,林笑笑不由得暗自感叹:还好二姐的相貌没全随了她妈妈,二婶她老人家长得十分之有特点。

下巴短,短到几乎没下巴,眼睛小不说,还是斜的……再加上那一副厚厚的眼镜片,怎么看怎么那么……咳,虽然不喜欢她这个人,林笑笑还是决定别在人家背后说人家的坏话。

“呀!笑笑!让二婶看看~~”做作的声音从二婶口中传出,让林笑笑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没想到这位祖国的园丁还能发出如此……如此让人惊悚的声音。

林妈掏出了两个红包,赛到了林丽林靓的手中,林笑笑知道,那里面各自放了五毛钱。而二婶也拿出了一个红包放到林笑笑手中,趁着大家不注意,林笑笑悄悄的用小手一搓——也是五毛……

人家家里两个孩子,自己家只有自己一个,得,这笔买卖老妈是陪定了。

这年头,关系好的、又或是不能拉下脸来的亲戚之间,给孩子五毛一块钱的红包已经算是不错的了,毕竟这个时候每个人每月的工资不过是以“十”为单位来计算,五毛钱对于小朋友们来说,能买上那十根五分的大冰棍呢!
而且林笑笑现牙还没张几颗呢,能吃的了什么零食?
突然间,林笑笑想起了自己的那群表哥表姐们,现在几乎所有亲戚家里都有小孩了,而且人家家里往往还是两个三个的,自己收到的压岁钱转手就得交公……这笔买卖太不合算了!

打开收音机,一家人一边听着春晚,一边吃着年夜饭。

今天晚上的菜是林妈亲手炒的——没办法,让林奶奶平时在林妈下班晚时做个菜将就一下还好说,可是过年请客再让林奶奶做菜对于来访的客人可就太不客气了,而且,谁不知道林爸取了个能干又会做饭老婆?这时不让她做,又让谁去做?
桌子上,两个堂姐吃得满嘴流油,就连平时话最少、最不会说好听话的大表姐林丽都一个劲的夸林妈做饭好吃。

二婶笑着说道:“你大娘做饭一向好吃,要不你今天就别走了。”

这话说得不温不火,虽然从句子中听起来总让人觉得有些刺,可要是加上她那柔和的声音、有礼的语气、和蔼的表情,就会让你觉得,她肯定是发自肺腑的赞美林妈的厨艺,并且并不对自家女儿这种变相表示自己厨艺不佳的行为表示不满,反而对女儿的有眼光十分之赞叹。

于是,林妈只好应了一句:“那就让丽丽和靓靓住下!”

“唉,要不是过两天还得去跑亲戚,我就让她们住下了,等回头大娘家不忙了再让她们过来吧!”

看,多么和睦的一对妯娌呀,林笑笑对此表示由衷的赞叹。

收音机里面传来节目的声音,一首首的歌曲从里面传出,83年的春晚还只处于试验阶段,里面的节目也是相对轻松随意的,大多以唱歌为主。

当然,在电视机还不普及的今天,也只有歌曲的传范围比较广泛了。

没想到,自己初生后的第一个春节,竟然就赶上了第一界春晚。

突然听到了姜昆和李|文华的相声,突然想起了李老后来因为喉癌进行了全喉切除手术而离开了相声舞台,林笑笑突然生出了一阵感慨,有什么,能比被迫离开自己最热爱的事业还要让人难过的呢?
林笑笑眯着眼睛,静静的听着有些噪音的喇叭中传出的声音,在她的身边,她的那些亲人们还以为她已经睡着了呢。

当晚十二点前,二叔一家四口就告辞了,林家太小,他们实在没必要在这里熬年夜,等到第二天上午来吃顿素饺子就好。

过了十二点,窗外传来震耳欲聋的炮竹声,把早已入睡的林笑笑震醒了。

窗子外面,除了炮竹声外还隐约夹杂着婴儿的哭泣声。

“哟,咱们家笑笑连放炮都不怕啊!”林妈本来怕林笑笑害怕,正准备抱起她来安慰安慰呢,没想到林笑只是瞪着圆圆的小眼睛,好奇的四处张望着。

“笑笑胆子这么大啊~长大以后跟爸爸一起去放炮吧!”林爸的逗弄换来了林笑笑的张牙舞爪。

她不敢表现出自己能听懂父母话的行为,只好用装傻充愣的乱挥小手糊弄过去。虽然她倒是不怕鞭炮声,可那溢进屋子的阵阵浓烟却呛得她直流眼泪,林妈用一个小小的口罩放在她的脸上,却又生怕她被憋着不敢太过用力,纠结间,林笑笑鼻涕眼泪一应俱下。

林爸拿着鞭炮出了家门,在胡同中放起了鞭炮,然后回到家中开始煮饺子——按当地的风俗,新年第一拔素饺子必须是家中的男人去煮,到底有什么具体的说法林笑笑并不知道。她只知道,在她印象中每年都是如此。

“来,闺女,咬一口哦,咬一口就行。”用小勺子拆散了一只刚刚出锅的饺子,林妈吹凉了之后喂到林笑笑的嘴边。

吃素饺子是为了期盼来年“素素净净”别遇到不顺心倒霉事的意思,林笑笑乖乖的张开小嘴,抿了一点意思意思。

老妈调的素饺子馅那可是一绝啊!不过,如果里面的油条再少放点就更好了……

乎然想起,自己貌似很小的时候非常讨厌吃素饺子,只喜欢吃肉的,不过长大后的口味就变了,难道现在自己是带着重生后的口味回来的?嗯,这样也好,省得以后浪费嘛~。

大年初一一早,睡得正香的林笑笑童鞋被一阵震耳的鞭炮声从美梦中吵醒,打了个小哈欠这才发现,昨天晚上一早走了的二叔一家这会儿已经到了。

一家人围在桌子旁边,吃了素饺子后就再度离开了——按林妈的话来说,那就是拿来多少过年的钱,这四口就要吃掉多少再回去。

林爸整装待发的拿着提前准备好的东西外出送礼,林妈则抱着林笑笑在胡同里转悠了一圈,见着人就随口拜个年。

生为一个合格的、且想要扮演合格婴儿的林笑笑同学,在林妈抱着她转了二十分钟后两眼一闭——睡了。





第八章 猪一样的人生态度
林笑笑十分光荣的,用猪一样的态度过了属于她今生的第一个春节。

随后——

七个月的时候,林笑笑能坐得很稳了。

八个月的时候,林笑笑能坐上一阵子时间了。

九个月的时候,林笑笑在奶奶每天荼毒了无数次让她叫声“奶奶”的时候,终于叫出了“妈妈”——听妈妈说,上辈子她就是先学会叫奶奶的,让林妈这个天天上班的亲妈难过了很长时间。好在,她一转脸就冲着脸色瞬间变黑的奶奶又叫了声“奶奶”,把林爸羡慕的眼睛都红了。

十个月的时候,连爸爸都会叫了的林笑笑每天都在床上挣扎着想要站起来,不过她明显高估自己小细胳膊小细腿的能量了,木有成功。

十一个月时她依然在挣扎。

十二个月时她终于成功的站了起来,不过随后一头就撞向了被子垛,把林奶奶的魂差点吓飞……

一岁的生日在林笑笑每天不停闲的满床乱爬中度过,随后就遇到了她小时候最为郁闷的一件事——下雨。

不是她不喜欢下雨,而是她家的房子不喜欢,因为——会漏。

在房间的最里面,林爸林妈大床床角上方,那个地方几乎每年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