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安乐天下-第1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母女俩正要深谈,纪二老爷回来了。

    “怎么回来的这样早?”纪二太太问。

    纪二老爷今天休沐,就趁机去看望京中的朋友。

    “突然想到一件事,要跟大哥商量,所以早回来了一会。”纪二老爷坐下,“也不知道大哥最近在忙些什么……”

    “爹爹何出此言?”纪晓棠立刻就问。


第十六章 鸿雁

    能让纪二老爷在妻女面前抱怨出口,纪大老爷忙碌的程度可见一斑,所以纪晓棠才会询问。

    “也没什么。”纪二老爷虽然抱怨了一句,但是却并不愿意多说,只告诉纪晓棠这几天他找纪大老爷很难,虽然每次都有托词,但是纪二老爷还是觉得有些奇怪。

    他不愿意多说,纪晓棠也就没有追问。

    “那爹爹回来之后见过大哥哥了吗?”

    纪二老爷就回答说没有。

    “怎么,你有事找晓慕?”纪二老爷问纪晓棠。

    纪晓棠摇头,“我回来的时候,正好碰见大哥哥。我看他似乎是从大伯父的书房出来,整个人魂不守舍的,以为是写文章的事,问他,他又说不是,……也没说是什么事。”

    “哦……”纪二老爷微微皱了皱眉,“等我有机会向你大伯问一问。如果有什么犯难的事,也该说出来,一家子商量。”

    “是这个道理。”纪二太太对此很是赞同。

    纪晓棠也点头。

    此刻,她们口中提到的纪晓慕正在芳华堂的上房屋中,一边慢慢喝着香茶,一边愣愣地出神。

    杨氏从里屋转出来,看到纪晓慕的样子,就有些惊讶。

    “晓慕,你在想什么呢,想的这样出神。”杨氏记得她方才进里屋的时候,纪晓慕就是现在的姿势,已经过了约莫两盏茶的工夫,纪晓慕的姿势却分毫没变。

    走近了,杨氏看到了纪晓慕手中的茶杯。

    茶杯里的香茶几乎还是满的,纪晓慕根本就没喝茶,却这样举着杯子举了半天。

    纪晓慕被杨氏的声音惊醒。回过神来,忙就将茶杯放到了手边的矮桌上。

    “不是说身子不舒服,去歇着了吗,怎么又出来了?”纪晓慕关心地问杨氏。

    “已经歇了一会,感觉好多了。”杨氏在矮桌对面坐下来,“晓慕,你在想什么。有什么烦恼的事?”

    纪晓慕犹豫了片刻。

    他与杨氏是表姐弟。自幼相识,且两人的脾性还颇合得来,都是爱读书的人。做了夫妻。两人的关系又更近了一层。

    杨氏从来不是多话的人,更不是多事的人,而只要杨氏问起,纪晓慕也从来不会特意对她隐瞒什么。

    可今天这件事。纪晓慕犯了犹豫。

    “什么事,不好说吗?”杨氏又问了一句。

    “不是不好说。”纪晓慕还是决定告诉杨氏。“我也只是疑心……”

    “疑心什么?”

    “你知道,父亲这些年越来越沉迷于风水玄学……”

    杨氏点头,这件事她自然是知道的。

    纪大老爷不仅自己沉迷于研究风水玄学,还结交了不少这方面的朋友。这里面既有朝廷命官,也有住持道观、寺庙的道士和尚,还有一些来历不慎清楚的所谓“仙长”。

    纪大老爷对他的这些朋友都十分慷慨。

    而纪晓慕发现。就在最近,纪大老爷与这些朋友之间的来往更加密切了。不仅连续外出见这些人,还数次将人请到家中来密谈。

    这些还不算,纪晓慕今天还发现了另外一件事。

    “是什么事?”

    “父亲召集了一些人,似乎是打发他们去做一件什么事。”

    “去哪里,做什么事?”

    关于做什么是,纪晓慕并没听到,而去哪里,他却隐约听见了。

    “似乎是去清远老家。”

    “父亲没跟你说,也没跟老太太、二叔他们商量?”

    “没有。”纪晓慕摇头。纪大老爷不仅没跟他说,在他撞上询问的时候,还闪烁其词,最后干脆吩咐他不许过问。

    纪大老爷最近也没跟纪二老爷私下商量过什么事。

    实际上,纪晓慕非常肯定,纪大老爷做这些,是完全瞒着纪老太太和纪二老爷的。

    “……二叔来了,父亲也多了一个臂膀。所谓兄弟同心,其利断金。父亲有什么事,要瞒着二叔?跟二叔商量,多一个人想法子,多一份力,岂不是更好?而且,父亲有什么事,要瞒着你这个儿子?”杨氏越想越觉得奇怪。

    “晓慕,你是不是猜到了什么?”杨氏看着纪晓慕。

    纪晓慕皱眉叹气:“父亲对风水玄学太过痴迷了。岂不知古人有言,一命二运三风水。我担心父亲会误入歧途……”

    “是这样。”杨氏恍然大悟。

    纪晓慕看了杨氏一眼,并没有继续解释。他了解杨氏,杨氏虽然性情聪慧,然而于世故上却嫌单纯。她一定没有他想的深。

    所以,在这件事上,即便是杨氏也不能分担他的烦恼。

    他该怎么办,他劝不听也拦不住纪大老爷,不能阻止他派人去“探查”纪家福地的风水,那么他该不该把这件事告诉纪二老爷呢?

    如果纪大老爷只是让人探查纪家福地的风水,他其实可以不说,毕竟他并不相信纪二老爷会为了自己改动祖宗坟地的风水格局,这件事最终会是虚惊一场。

    纪大老爷派人探查回来,就此放了心。纪二老爷那边没有觉察。一家人还像从前一样。

    可是,万一……

    万一纪大老爷并不仅仅是探查呢……

    “父亲不会这么做的。”纪晓慕喃喃地道,似乎是在向自己确定着什么似的。

    杨氏担忧地看着纪晓慕。

    从小到大,她还是第一次看见纪晓慕如此纠结为难的样子。

    ……

    妍华堂

    进了腊月,京城的天气滴水成冰。

    妍华堂上房屋中,却是温暖如春。屋里烧了火龙,熏笼里也燃着炭。从清远来的时候,纪晓棠一家带了足够的银钱,东路一应院落所用的炭和柴火。都是自己购买,因此十分充裕。

    纪晓棠坐在炕上,怀中还揣了一个手炉,正和程嬷嬷、锦儿、绣儿几个丫头在做针线。

    这是主仆之间日常的轻松消闲时光。

    “……这京城可比咱们清远冷太多了,我可算是信了那些冻掉鼻子、冻掉手指的传闻了。”锦儿一面绣着帕子,一面说道。

    众人都被她给说笑了。

    “傻丫头,那传闻虽不假。却是她们特意说来唬你的。”程嬷嬷笑道。

    “怎么又是真的。又是唬我?”锦儿不明白。

    “是真的,却并不是发生在京城,那还得再往北。靠近北蛮的地方了。大家刚进京不习惯,再加上清远天气确实暖和,这才将这里比的冷了。……今年啊,只是中等。以往比这冷的时候还有呢。”程嬷嬷说道。

    “是真的吗?”几个丫头就要程嬷嬷多讲讲。纪晓棠这个屋子里的丫头们最喜欢听程嬷嬷讲古了。

    程嬷嬷没说话。

    锦儿几个就都看向纪晓棠,眼神中哀求的神色不能更明显了。

    纪晓棠忍不住笑了:“嬷嬷就说个给大家伙听听吧。”

    程嬷嬷这才不紧不慢地开了口。

    正说到有趣处。小丫头碧儿就从门外轻手轻脚地走了进来。碧儿到了纪晓棠身边,附在纪晓棠耳边低声地说了一句。

    纪晓棠拿着针线的手就顿住了。

    程嬷嬷在碧儿进来的时候,就已经住了嘴,如今一看纪晓棠的脸色。就猜到是有什么重要的事。纪晓棠素来喜行不露于色,然而此刻却明显有些激动。

    “快去将人带来。”纪晓棠吩咐碧儿。

    碧儿应声立刻出去了。

    不用纪晓棠吩咐,屋子里以程嬷嬷为首都站了起来。程嬷嬷向几个丫头示意,锦儿和绣儿都留了下来。瑶儿几个都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

    “阿佑打发人来了。”纪晓棠说道。

    “祁大人终于有信来了!”程嬷嬷、锦儿和绣儿都为纪晓棠高兴。

    很快,碧儿就领着成大忠来了。

    纪晓棠认得成大忠,可以说他是祁佑年身边纪晓棠最为熟悉的人。

    成大忠是祁佑年身边的一名亲兵护卫,领着百户的官职,是祁佑年最为心腹得力的人。成大忠对祁佑年,对祁家的忠心,是毋庸置疑的。

    成家自祖上就跟着祁家当兵了,后来被提拔,世世代代做了威武候祁家的家将。如今成大忠的父辈们都跟在老威武候身边,他的兄弟们,则跟着祁家的小辈。

    成大忠和祁佑年还是自幼一起长大的,虽身份不同,然而情分上不亚于亲兄弟。

    也正是因为是他,纪晓棠才不避嫌疑,让碧儿直接领着他来妍华堂见面。

    成大忠见了纪晓棠忙就行叩拜大礼,嘴里称呼县主。

    显然,他已经知道纪晓棠被封为县主的事了。

    “成百户不用多礼,起身说话。”

    成大忠依旧行完了礼,然后才站起身,恭恭敬敬地将背上的包袱递上,随同包袱递上的,还有祁佑年的一封亲笔信。

    一看见那包袱的大小,纪晓棠就知道,这必定是祁佑年答应做给她的山鹰标本。

    纪晓棠将书信小心地放在桌上,一面就让锦儿和绣儿帮着她将包袱打开。

    从箱子里将山鹰的标本取出,即便是纪晓棠并不懂得这一行,也不由得要赞叹标本的精致工艺。

    栩栩如生!

    “和真的一样,怪吓人的,可也真威风漂亮。”锦儿忍不住说了一句。

    纪晓棠几个贴身服侍的丫头,锦儿的性子最直也泼辣,又被纪晓棠宠着,所以最敢说话。

    “难得……”纪晓棠轻轻抚摸山鹰的羽毛。祁佑年现在恩宠极盛,但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在如此的压力之下,还能在紧张的行军中将标本做好了送回来给她,又岂止是难得两字!

    让锦儿和绣儿将标本收下去,纪晓棠让成大忠坐下,她也不看信,只细细地向成大忠询问祁佑年的情形,这其中自然包含了军中的情况。

    成大忠早就得了祁佑年的叮嘱,只要纪晓棠问,他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纪晓棠是完全可以信任的人,而且还相当于是祁佑年的一位谋士,或者提供消息或者提供计策,帮着祁佑年打了几次大胜仗。

    与成大忠一番对答,纪晓棠很快就掌握了蜀中前方最新的动态,比纪二老爷从朝堂带回来的更为细致和真实。

    纪晓棠还问了祁佑年的身体情况、饮食起居,知道祁佑年一切安好,略略放心。

    “成百户的行程是如何安排的?”纪晓棠又问成大忠。

    成大忠这次回来,是奉着祁佑年的明令的,去交办了差事,才私下里往馨华堂来给纪晓棠送信。

    “……领了衙门的回文,明天就要启程回去。”

    成大忠的行程自然安排的十分紧。

    “我有回信要给阿佑,成百户下榻在何处?”

    成家在威武侯府后身有宅院,成大忠这次回来,打算回家去住一个晚上。

    纪晓棠就跟成大忠约定下,成大忠明天寅末来拿回信。

    将事情都交代清楚,成大忠起身告辞。纪晓棠忙让程嬷嬷将早就准备好的赏封并一套棉衣拿出来给了成大忠。

    给成大忠的赏封又与给别人的不同,是一封五十两银子。

    成大忠也不矫情,道了谢就收了东西。纪晓棠待他不同,还不在于银子,而是那套极为合身暖和的棉衣。

    让碧儿去送成大忠,纪晓棠拿起桌上的书信。

    见纪晓棠看信,程嬷嬷带着锦儿和绣儿都退了出去。

    纪晓棠拿了信,并没有立刻拆开,而是将信封反复细细地看了一遍。上面是她所熟悉的祁佑年的字迹,端方圆融且锋芒内敛。

    纪二老爷屡次赞祁佑年的字,纪晓棠自己的字写的好,但她也非常喜欢祁佑年的字。

    如果她不是纪晓棠,那么她非常乐意做祁佑年。祁佑年是她见到的所有人中,最让她赞赏和有认同感的人。她对祁佑年的感觉,就仿佛是两人已经认识了很多年。

    很多年或许还不够,她觉得,或许她们已经相识了几世。

    信封上,正如他们商量好的,收信人的名字是纪三老爷。

    看够了信封,纪晓棠才慢慢地拆了信出来看。

    信的抬头只有一个字,“棠”,简简单单的一个字,却仿佛被祁佑年临摹了许多遍。看到这个字,纪晓棠第一次知道,原来一个人的思念,是可以通过简单一个字表达的这样淋漓尽致。

    等纪晓棠将信看完,已经将近掌灯时分了。


第十七章 腊月

    纪晓棠看信看了很久,但是程嬷嬷带着几个丫头都并没有来打扰。直到她从信上抬起头来,程嬷嬷才带着锦儿和绣儿进来。

    两个丫头忙着点了灯,程嬷嬷则是问纪晓棠,要不要用晚膳。

    “已经过了晚膳的时辰了吧。”纪晓棠说。

    晚膳的时辰当然过了。

    自从来到京城,纪晓棠虽然独自一个住着妍华堂,然而晚膳却大多会去萱华堂或者景华堂用。

    “老太太和二太太都打发人来问过,我回说姑娘今天累了,晚膳就在妍华堂吃。……晚膳已经准备妥了,姑娘是现在就用,还是再等一等?”

    这句话问完,不等纪晓棠回答,程嬷嬷已经为她拿了主意:“时辰不早了,姑娘就算是要写回信,也该先吃些东西。不管什么时候,自己的身子总是最要紧的。”

    “嬷嬷说的对。”纪晓棠从善如流,笑着点头。“那就传饭吧。”

    如果她这个时候还不用晚膳,传到纪二太太耳朵里,是要为她担心的。

    程嬷嬷答应了,立刻安排了下去,一会的工夫,就带着丫头将晚膳摆了上来。

    “不是说了,还照着原先的样子就好,怎么又准备了这么多。”纪晓棠看着满满一桌子的菜,就轻轻叹了口气。

    原本她和纪晓芸一样,三餐都有定例。自从她被封了安乐县主,纪二老爷和纪二太太商量了,又将她的份例加了几成。

    她曾经亲自跟纪二老爷和纪二太太说过。不用这样,虽然她一再的坚持,纪二太太也只是略减了两成,如今她的份例,都在众姊妹之上,但终究是在长辈们后面的。

    这样一个折中的法子,纪晓棠也只好接受了。

    “还是我说姑娘累了。老太太和二太太那里特意给姑娘添了两样补身的药膳。”程嬷嬷解释道。

    “原来是这样。”纪晓棠这才点头。她略吃了几样菜。就选了几盘菜,分别赏给程嬷嬷、锦儿、绣儿等贴身服侍的丫头。

    用过了晚膳,纪晓棠并没有像身边服侍的人猜测的那样。继续看信或者急着写回信。

    纪晓棠换了一身衣裳,往萱华堂和景华堂走了一趟,陪着纪老太太、纪二老爷和纪二太太都说了一会话。

    祁佑年来信的事情,纪晓棠没跟纪老太太说。却私下里告诉了纪二老爷和纪二太太。纪二老爷还问了她一些祁佑年和蜀中前线的情况,纪晓棠也都如实地回答了。

    回到妍华堂。纪晓棠先让锦儿和绣儿将山鹰的标本拿出来。

    “姑娘打算将它放在哪?”绣儿问,是看出来纪晓棠不打算将标准储藏在箱子中。

    “就放在书房吧。”纪晓棠想了想,决定道。

    客厅和卧房都不大合适,只有书房中最为合宜。虽然她也从未见哪个女孩子的屋子里有这样的装饰。

    纪晓棠亲自带着人将山鹰标本搁置好了。这才在书房的书案后坐下来。

    坐在书案后,一抬头就可以看到那只山鹰。

    看看山鹰,纪晓棠这才准备纸笔。给祁佑年写回信。

    这封信,她写的时间很长。等写完了回信。她只小睡了一会,就到了成大忠约定来取信的时辰。这封信,可以打发丫头交给成大忠。然而纪晓棠还是起了身。

    成大忠却并没有按着时辰来。

    纪晓棠干脆打发了锦儿往东角门去等着成大忠。

    “……或许是略睡过了点儿,又或者是有什么事情耽搁了。”绣儿见纪晓棠微微皱眉,就在旁说道,是劝慰纪晓棠的意思。

    纪晓棠却摇摇头。

    军令如山,定下的时辰更是误不得。成大忠是一门家将,自幼就在军营中摸爬滚打,说话做事都一板一眼,最为守时。

    而给她送信取信这件事,对成大忠来说,就是祁佑年颁下的一道军令。

    睡过了这种事,绝不会发生在成大忠身上。至于被事情耽搁了,也不大可能。成大忠回来这一趟,时间都是精确地安排了的。

    足足晚了两刻钟,成大忠才出现在馨华堂的东后角门。

    锦儿见了成大忠,立刻引他来见纪晓棠。

    “属下告罪!”成大忠给纪晓棠行礼告罪。

    “是出了什么事?”纪晓棠见成大忠额头有汗湿的痕迹,显然是急匆匆地赶来,就问道。

    “是……长宁公主打发人将属下找了去……”成大忠行礼后站起身,面色还有些发红。

    “长宁!”纪晓棠心中微微一动,忙就询问细情。

    成大忠也不隐瞒纪晓棠,将事情的经过都说了。原来成大忠昨天从纪晓棠这里离开,又往侯府中去了一趟,夜里就回了自己家歇息。

    约莫睡到三更天的时候,突然有人闯进了成家。

    成家是侯府的家将,又住在侯府后面,可不是轻易就能被人闯入的。然而搁不住闯入的人身份不凡。

    “是统领御林军的封大人……”

    纪晓棠微微一愣,封大人,她隐约记得在哪里听到过这个称呼。

    “长宁支使了封大人半夜寻你?!”

    “是。”成大忠点头。

    “那么,你在哪里见的长宁?”纪晓棠追问道。

    长宁能够在半夜支使封统领,这件事韩太后和隆庆帝是否知道?即便是长宁,也不能够在半夜叫成大忠进宫说话吧。

    那么就只有长宁自己出宫。

    即便是这样,也是匪夷所思的。要知道,深宫禁地,夜间的宫禁何等厉害。长宁贵为公主,没有皇帝的圣旨也无法深夜出入。

    就算是得了皇帝的圣旨。这种事情也会惊动前朝。

    所以,这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事。可显然的,长宁做到了。

    “就是在属下家中。”成大忠答道,看他的脸色,显然也知道这件事非常不妥。

    这件事,如果泄露出去,长宁怎么样不好说。毕竟她是韩太后亲女。隆庆帝的亲妹,然而成家可就要遭殃。

    “哦。”纪晓棠哦了一声。

    不用纪晓棠追问,成大忠已经接着说了下去。长宁让封常硕领他到成家找到了成大忠。并没有别的事,而是向成大忠询问祁佑年的近况。

    除此之外,长宁还拿了许多吃的用的东西,让成大忠捎给祁佑年。

    长宁盘问起成大忠来。几乎是没玩没了,如果不是封常硕催促。说时辰久了,怕被韩太后发现,只怕此刻成大忠都脱不开身到馨华堂来。

    “公主临走的时候,还让我传话给将军。说是让将军放心,尽管照着自己的心意去打仗,朝堂上一切有她。”

    长宁公主还让成大忠给祁佑年带了一封信。

    成大忠很为难。书信也好,捎话也好。祁佑年都不会让他为难,然而长宁让他捎带的东西实在太多了,不用马车根本就带不走。

    而成大忠要赶时间,无法带着马车慢慢走。

    他将这份为难,也告诉了纪晓棠。

    “这件事,你去侯府问问该怎么办吧。”纪晓棠告诉成大忠,他肯定不能带马车同走,那么是让侯府将东西留下,还是后面派车送去蜀中给祁佑年,就让威武侯府的夫人们去烦恼吧。

    “是。”成大忠立刻应了。

    纪晓棠知道他赶时间,也没再耽搁,只将给祁佑年的信交给他,另外一个不大的包袱,里面是给祁佑年的一套衣裳鞋袜。

    “我知道蜀中那么并不冷,只是潮湿,阿佑自幼就在北方,只怕不习惯。这套衣裳虽不厚,但里面加了特殊的药沫,可以防潮。”

    这些纪晓棠都在信中写了,但还是嘱咐了成大忠一遍。

    送走了成大忠,天色尚早,然而纪晓棠却一丝睡意也无,只拿了一卷书倚在炕上,可心思也没在书卷上。

    长宁这次半夜出宫,一定是瞒着韩太后和隆庆帝的。

    她有这样的胆量并不奇怪,奇怪的是封常硕。就算是被长宁威逼,一个御林军的统领也绝不会做这样的事。

    是谁给了封常硕这个胆子?

    还有一件事,也非常奇怪。

    成大忠叙述中,封常硕催促长宁回宫,只说韩太后,却并不提隆庆帝。

    看来,如今的朝堂上真是如传闻所说,是韩太后当政。

    那么给了封常硕这种胆量的,也只有韩太后。

    韩太后……封常硕

    纪晓棠脑中似乎有亮光一闪,她突然想起来是在哪里听过封大人这个称呼了。那是在她受封县主之后,第一次进宫谢恩,就在韩太后的慈宁宫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