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传奇-第1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顾梦麟说完之后,郑勋睿的脸上依旧没有表情。
曹驰看了看郑勋睿和顾梦麟,没有开口说话。
郑勋睿终于开口了。
“流寇进入南直隶,是非常危险的信号,南直隶各地长时间的平稳,军队根本没有什么斗志,就算是南京京营,军士的战斗力也不强,李自成和张献忠等人是经过了多年厮杀的,他们麾下的流寇,战斗力明显是强于南直隶卫所军队的,舒城、庐江、宿松和望江等城池被流寇攻下,就是最好的说明,范大人不可能派出南京京营去围剿流寇,若是那样,流寇突然偷袭南京,范大人就万死莫辞了。”
“老回回在黄州府一带活动,明显是牵制洪大人大军的,而且我可以断定,老回回能够牵制住洪大人麾下的大军。”
“南直隶各地被进攻,朝廷一定会产生巨大的震动,洪大人率领的大军,无法安心对付老回回,必然要快速的进入到南直隶,围剿李自成和张献忠,若是流寇进攻凤阳和南京,洪大人无法交待。”
“洪大人进入到南直隶,我料定流寇会迅速撤离南直隶,回到湖广,若是他们三路大军会和,那就可以考虑进攻黄州府城甚至是襄阳府城了。”
“洪大人没有对流寇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能够做好安排部署,如今的局势下面,就只能够受制于流寇了,也就是说跟在流寇的后面追击,根本不可能形成合围的态势。”
“洪大人麾下的大军,进入到南直隶之后,也是处处受到牵制的,南直隶不同于河南、湖广等地,洪大人自身也要注意,若是不严格要求麾下的大军,出现了劫掠百姓的事宜,那会引发很大的风波,须知范大人是很强势的,必定会弹劾洪大人。”
郑勋睿说到这里的时候,厢房里面非常的安静,顾梦麟和曹驰两人的神情非常的专注,他们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讨论,第一次听见郑勋睿的分析,至于说其余人,早就习惯了。
徐望华看了看郑勋睿,开口说话了。
“如此的局面,大人认为应该如何的围剿流寇。”
“既然到了这一步,那就只有采取最笨的办法,尾随流寇追击,可以令湖广巡抚卢象升大人率领重兵追击老回回,洪承畴大人率领一部分的大军进入南直隶,兵分两路追击李自成和张献忠,我可以断定,流寇的重点没有放在南直隶,他们的目的是想着吸引洪大人进入到南直隶,接着抽身离开,回来进攻湖广各地。”
郑勋睿说完之后,轻轻的叹了一口气。
徐望华明白其中意思,跟着开口了。
“属下以为,洪大人不会如此的部署,肯定是率领大军,悉数进入到南直隶的。”
顾梦麟有些不理解,很快开口了。
“大人可以给洪大人写信,告知情况啊。”
郑勋睿看了看顾梦麟,慢慢开口了。
“麟士,遇到这样的事情,多多思考,我就算是给洪大人写信,也无济于事的,南京和凤阳的安危,比起湖广等地来说,要重要很多的,洪大人不可能冒险,而且此等的部署一旦暴露出来,那就是天大的祸事,李自成和张献忠等人可以迅速联合起来,展开对大军的反围剿,如此就麻烦了,这需要洪大人做出准确分析之后,部署实施,才有作用的。”
顾梦麟的脸有些红,看着地图想了想,低下头去。
“崇祯元年迄今,八年时间过去了,流寇一直都没有能够被剿灭,朝廷消耗了大量的银子,百姓也深受其苦,若是这等的局面不能够迅速解决,等到辽东的后金鞑子发起进攻,那就是两面遭遇进攻,朝廷就算是有最好的谋略,也无济于事了。”
郑勋睿说完这些话,挥手让众人散去了。
徐望华和郑锦宏两人留下来了。
“锦宏,郑家军的将士做好一切的准备,安心过了这个春节之后,就要准备出动了,我估计朝廷会想到郑家军的,哼,某些人害怕郑家军夺取了剿灭流寇的功劳,百般阻拦,如今好了,流寇再次喘过气来了,若是洪大人短时间之内不能够剿灭流寇,那郑家军就有机会了。”
郑勋睿说的不是很自信,这让徐望华有些吃惊,按照他的思考,朝廷肯定会想到郑家军的,毕竟好多次的作战,唯有郑家军面对流寇的时候,屡屡能够获取巨大的胜利。
“大人,属下认为,洪大人若是不能够很快剿灭流寇,让流寇发展壮大起来,朝廷一定会想到郑家军的。”
“不一定,朝廷里面某些人,千方百计阻止郑家军取得战功,再说洪大人没有遭遇到惨败,无非是没有能够有效的剿灭流寇,这个时候,皇上就算是想着调整人选,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听到郑勋睿这样说,郑锦宏不假思索的开口了。
“少爷,属下以为,朝廷就算是不要郑家军出动,也不是什么大事情,流寇不敢到陕西来,少爷分析过了,流寇也不会在南直隶发展,至于说在湖广一带肆掠,那就是洪大人考虑的事情了。”
郑勋睿看了看郑锦宏,面容严肃的开口了。
“锦宏,这样的想法不能够有,流寇四处劫掠,吃亏的还是百姓,再说河南、山西、湖广和四川一带乱了,陕西也难以独善其身,必定是受到牵连的,故而郑家军绝不能够袖手旁观,再说流寇若是在这些地方屡屡得逞,实力必然进一步的壮大,最终郑家军出击的时候,也会遭遇更大的损失。”
郑勋睿说到这些话的时候,眼睛已经注意到辽东和宣府、大同一带去了,若是这个关键时刻,后金鞑子展开进攻,那问题就真的有些复杂了。
第二百五十六章不幸言中
左佥都御史、湖广巡抚卢象升率领天雄军和湖广都司的军队匆匆赶到黄州府的时候,洪承畴已经在这里等候了。
卢象升是一肚子的火气没有地方发泄,老回回、李自成和张献忠等流寇刚刚进入湖广的时候,他即刻命令大军在襄阳、黄州和郧阳三个地方堵截,不能够说是全部剿灭流寇,依照他手中的兵力,剿灭流寇是不可能的事情,但这样的安排,至少能够最大限度将流寇滞留在襄阳府,等候洪承畴的大军进入湖广。
可惜洪承畴大军尚未进入湖广,信函先来了,信函的意思非常明确,要求洪承畴将大军集中在郧阳府和荆州府一带,流寇肯定是要从西南方向进入到四川的,洪承畴做出来这样的判断也有一定道理,那就是老回回是从四川撤离、进入河南接应李自成和张献忠的。
卢象升本不想执行这个命令,他认为自己的安排没有错误,尽管说从三个方向守住流寇,会分散有限的兵力,但事已至此,只能够要求军士固守城池,摆出阻击的架势,至少这样做能够让流寇感觉到心慌,可是洪承畴接着来了一封信函,直接要求卢象升亲自率领大军,固守郧阳和荆州一带,这让卢象升不能够继续抗命了。
东面的德安、黄州以及南面的承天府一带,兵力马上变得薄弱了。
洪承畴的大军进入湖广,一直在襄阳一带活动的流寇,开始和洪承畴的大军捉迷藏,他们佯装朝着郧阳府的方向撤退,等到洪承畴的大军在郧阳设下伏击圈之后,迅速掉头朝着德安府和黄州府而去,他们没有进攻城池,而是一路急行军。
流寇兵分三路,一路活动在黄州府,一路进入南直隶的庐州府,一路进入南直隶的安庆府,分别拿下一些城池之后,洪承畴才回过神来,率领大军朝着黄州的方向而去。
卢象升自然率领大军跟随朝着黄州府而去。
到了这个时候,黄州府和襄阳府的一些城池,已经遭遇到流寇的洗劫,流寇补充了粮草,劫掠了大量的钱财,而且队伍也逐渐壮大起来。
卢象升非常憋屈,他想到了郑勋睿,若是郑勋睿继续指挥剿灭流寇的事宜,这样的事情是肯定不会发生的,郑勋睿会根据方方面面的情报,认真分析流寇的动向,从而提前做出准确的部署。
可惜洪承畴没有这样做,且不说怀疑洪承畴的能力,至少洪承畴没有足够重视流寇。
按说曹文诏阵亡,应该给与洪承畴很大的打击,也让洪承畴能够认识到流寇的实力。
黄州府,知府衙门。
卢象升终于见到了洪承畴。
洪承畴的脸上没有笑容,一直都在看着地图,卢象升进来之后,他也就是点点头。
“卢大人,流寇兵分三路,两路进入了南直隶,一路留在了黄州府,南直隶不能够有失,本官决定率领大军,进入南直隶,卢大人率领湖广都司大军,驻守黄州,围剿留下来的一路流寇,本官已经给南京兵部尚书范大人写信了,恳请得到范大人的支持,绝不能够让流寇进入到凤阳府和应天府。。。”
卢象升脸上同样没有什么表情,他无法反驳洪承畴的安排,但总觉得这样安排,有些不合适,若是洪承畴率领大军悉数进入到南直隶,一旦流寇离开南直隶,杀个回马枪进入到湖广的黄州府,三路流寇联合起来,绝非他率领的不足万人的湖广大军所能够抵御的,到了那个时候,洪承畴麾下六万大军不能够及时赶回来,湖广各地就要吃亏了。
“大人,下官以为,留在黄州府的军队,人数可否多一些。。。”
“本官知道卢大人的意思,不过流寇进入南直隶,已经震惊了朝廷,皇上口谕,必须要护卫南直隶,绝不能够让流寇肆掠,本官也不想看见此等的情况出现,卢大人请看,李自成进入庐州府,一路向北就直接进入到了凤阳府,就算是不能够进攻凤阳府城,也可以朝着西面的河南而去,或者继续往北,进入徐州府乃至于山东,安庆府的张献忠,东面可以进攻太平府、宁国府乃至于应天府,南面可以进入江西和浙江,真的要是出现这等的情况,就不是你我能够承受的,故而本官必须要率领大军进入南直隶。”
说到这里,洪承畴稍稍停顿了一下。
“当然流寇也可能回到黄州府,如此三路流寇会和,力量是庞大的,到时候卢大人的压力是非常之大的,不过本官已经做好了安排,麾下的大军会紧紧跟随流寇,一路尾随,绝不会让流寇肆意妄为的。”
卢象升张了张嘴,说不出话来了,毕竟有皇上的口谕,洪承畴不可能率领少部分的军士进入到南直隶,那样没有多大的作用,反而可能遭遇到流寇的反攻。
“好了,本官马上就要率领大军出发,军情紧急,绝不能够耽误时间了。”
老回回率领四万义军,一直都活动在黄梅和广济一带,拿下了几个城池之后,他的大军得到了大量的粮草补给,在这一代活动是没有任何问题了,随着军士人数的增加,一切都在朝着他预定的目标发展。
半年前的邓州一战,斩杀了曹文诏,让老回回、李自成和张献忠等人的信心大增,也让他们的策略发生了略微的改变,他们不再专注于逃跑,而是找寻机会和官军厮杀,不断剿灭官军的力量,故而在洪承畴率领大军进入襄阳之后,没有马上撤离,而是采取流动作战的方式,与洪承畴捉迷藏。
几个月时间过去,义军的实力逐渐强大起来,到了这个时候,老回回、李自成和张献忠等人,秘密商议了,决定义军分为三路大军,老回回留在湖广,李自成和张献忠突然杀入南直隶,借机摆开官军的围剿,拿下南直隶的诸多城池,补充大军的粮草。
想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引开官军。
老回回再次承担了重任,率领大军朝着郧阳府的方向移动,李自成和张献忠则是蛰伏下来,等候官军上当。
官军果然上当了,大量的军队前往郧阳府的方向。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李自成和张献忠率领大军,一路急行军,经过了德安府和黄州府,直插南直隶的庐江府和安庆府。
老回回同样以最快的速度摆脱了官军,返身朝着黄州的方向而去。
老回回、李自成和张献忠等人的第一步计划完全成功了。
接下来的第二步计划,那就不需要过多考虑了,一定是能够成功的,那就是吸引官军悉数进入到南直隶,等到官军进入南直隶之后,李自成和张献忠迅速离开南直隶,再次进入湖广的黄州府,与老回回会和,三路义军联合起来之后,会直接进攻黄州府,争取拿下府城,那样大军就能够得到巨大的补给。
第三步计划,就是在重创湖广官军之后,往北发展,再次进入河南。
进入河南之后,义军就会专门攻打府城了,争取能够得到更多的补给。
从这个计划来看,老回回等人的认识已经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他们不再一味的逃离,而是要选择机会,消耗官军的实力。
洪承畴终于回过神来,率领大军朝着黄州方向急行军,可惜的是,一切都有些晚了。
行军的过程之中,洪承畴想到了郑勋睿和郑家军,他很想调遣郑家军,参与剿灭流寇,但最终放弃了这个打算,朝廷里面的情况,他是知道的,也得到了一些提醒,那就是不要动用郑家军,也不要让郑勋睿再次参与到剿灭流寇的战斗之中。
曾几何时,洪承畴决定不顾一切了,准备给皇上上奏,恳请调遣郑家军参与到剿灭流寇的战斗之中,可惜这样的奏折最终是没有奏报上去的,前面的作战,洪承畴出现了失误,特别是曹文诏的阵亡,那可以说是重大的失误了,若是朝中有大人追究责任,他是无法承受的,而人家不追究责任,提出的要求就是不能够让郑勋睿参与到剿灭流寇的战斗之中。
为了自保,洪承畴只能够选择放弃郑勋睿和郑家军。
洪承畴同样感觉到窝心,不知道究竟是那些环节出现问题了,总是不能够准确判断到流寇的动向,其实洪承畴也有着太多的担心,流寇的队伍再次壮大起来,人数方面远远超过了他率领的大军,虽说流寇的战斗力不怎么样,但总是有那么多人。
曹文诏的教训是历历在目的,洪承畴不敢过于的分兵,免得遭遇到流寇的反包围,虽说他也感觉到,流寇不大可能在南直隶一带长期活动,毕竟流寇还没有那么强的实力,可他不敢有丝毫的疏忽,只能够率领麾下的大军,全部进入到南直隶,且不说是不是剿灭流寇,至少要将流寇赶出南直隶。
抱着这样的态度,洪承畴率领大军从黄州府出发的时候,就没有太强的战斗决心,他想到的是让流寇全部撤离南直隶,至于说流寇下一步究竟朝着什么地方逃窜,他也想不到。
第二百五十七章湖广告急
户部尚书、漕运总督、江北四府三州巡抚杨一鹏异常着急,流寇进入到庐江府,他就无法安稳下来了,尽管说漕运总督府设立在淮安府城,可杨一鹏的心早就飞到庐江府去了。
年初的时候,流寇突然进入凤阳府,消息传到淮安府城的时候,杨一鹏险些晕厥过去,若是凤阳有失,他这个漕运总督也不要想着活命了,延绥巡抚郑勋睿率领郑家军痛击流寇,护卫了凤阳府城,让杨一鹏非常的感激,这可是救了他的命。
后来朝廷突然调整人选,让洪承畴负责剿灭流寇事宜,郑勋睿则出任了左副都御使、陕西巡抚,这让杨一鹏内心很是不舒服,为此专门给皇上写了奏折,说郑勋睿负责剿灭流寇,是最好的安排,朝廷不应该调整。
尚不到一年的时间,流寇再次进入南直隶,这一次是进入了庐江府。
杨一鹏得知消息之后,恨得咬牙切齿,他知道朝廷里面的斗争,也知道为什么在形势大好的情况之下,洪承畴会再次负责剿灭流寇的事宜,可是眼看着半年时间过去了,总兵曹文诏阵亡,流寇拿下了南阳府城,如今居然进入了南直隶,这一切的后果,都是该死的东林党人提出的建议。
恨归恨,杨一鹏可不敢有丝毫的疏忽,迅速前往凤阳府城,他最关心的是凤阳府城,不能够有丝毫的闪失,否则他这个漕运总督,有一百个头颅,也不够砍的。
凤阳巡抚吴振缨、守陵太监杨泽一样焦急,杨一鹏的到来,总算是让他们松了一口气。
颍川卫和中都留守司的军士早就处于战备的状态。
杨一鹏抵达凤阳府城之后,与吴振缨和杨泽等人商议,决定调遣颍川卫的部分军士到寿州一带固守,其余军士进抵中都留守司,负责护卫凤阳府城。
杨一鹏不敢派遣大军进入庐州府,他不知道流寇的情况,贸然出击,若是遭遇到流寇的伏击,那就得不偿失了,至于说庐州府的损失,那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再说洪承畴肯定要率领大军围剿流寇的,不可能眼睁睁看着流寇在庐州府肆掠。
安排部署完毕的同时,杨一鹏给皇上写去了奏折,建议让郑勋睿再次统领剿灭流寇的事宜,他大胆的列举出来了诸多的理由,其中就包括南阳府城被攻陷和曹文诏阵亡的事宜,尽管说这样的奏折,很有可能得罪东林党和洪承畴,他也不在乎了,毕竟让流寇在南直隶肆掠,万一拿下了凤阳府城,他就是丢掉性命的责任了。
杨一鹏的这个奏折,得到了吴振缨和杨泽两人的赞同,两人也在奏折上面署名了。
三人不知道,他们的奏折,在朝廷之中引发了轩然大波,这是后话了。
洪承畴率领大军进入了南直隶,兵分两路,他率领一路大军前往庐州府,刚刚被提拔为总兵的贺人龙率领另外一路大军,进入到安庆府。
庐州府当然是重中之重,毕竟庐州府紧靠着凤阳府,这次若是让流寇进攻凤阳府得手,洪承畴知道自己也不要想着活命了。
两路大军行动非常的迅速,一路的急行军,没有丝毫的耽误,尽管说气候严寒。
根据情报,李自成率领的六万流寇,在拿下了舒城之后,已经朝着庐江府城所在的方向移动,就算是流寇不能够攻陷庐州府城,东面可以进攻和州与滁州,北面可以进入凤阳府城,直接威胁到中都凤阳,西面则可以进攻属于庐州府管辖的六安州,甚至是直接进入到河南。
情况是很危急的,洪承畴不敢有丝毫的耽误,尽管他率领的大军,只有四万人,从人数方面来说,少于流寇,但他有着足够的信心击败流寇,可就是需要遇见流寇。
大军朝着庐州府城方向急行军的时候,洪承畴没有忘记给漕运总督杨一鹏、凤阳巡抚吴振缨写去信函,提醒他们注意流寇的动向。
洪承畴是兵部尚书、五省总督,但没有资格过问南直隶的事情,所以在信函之中,只能够提出建议。
贺人龙率领的两万大军,动作一样巡抚,朝着安庆府城所在的方向而去,贺人龙的压力稍微小一些,他最担心的就是流寇朝着东面进攻,攻击宁国府和太平府,最终威胁到应天府,当然这样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尽管张献忠率领的流寇达到了五万人,可凭着这些乌合之众,想要进攻南京城,那是痴人说梦,再说流寇深入到南直隶的腹地,也是找死的行为。
至于说流寇朝着江西的方向逃窜,倒是不值得过于的担心,贺人龙还想着这种情况的出现,流寇进入到人生地不熟的南方,补给方面会遭遇到很多困难,那样贺人龙就能够率领大军,尾随流寇作战了。
大年三十和崇祯九年的正月初一,洪承畴、杨一鹏、吴振缨和杨泽等人,都没有办法好好过年,他们盯着流寇的一举一动,庐州府、安庆府、凤阳府等地的官吏,也无法休假,时时刻刻守卫在府州县衙门,等待上面的命令,包括整个的南直隶,都陷入到不安之中。
洪承畴和贺人龙大军的行动,在这个特殊的时刻,也慢下来了,毕竟是春节,军士无法安心过年,还要一路奔波,内心肯定是不舒服的。
朝廷大军和流寇无法比较,流寇沿路劫掠,筹集粮草,故而他们的行动非常的迅速,可洪承畴和贺人龙率领的大军,必须由沿路的府州县衙门提供粮草,所以他们行动不可能非常的迅速,再说日子不同了,春节期间,若是军士不能够吃饱吃好,是不可能卖力行军的。
南直隶绝大部分地方都是平原,按说这样的地方能够很快发现流寇的踪迹,可惜洪承畴与贺人龙率领的大军,根本就没有发现流寇的踪迹,可一路上行军,他们都能够从各地的情况看出来,流寇的确洗劫了这些地方。
转折点出现在正月初五。
洪承畴得到了消息,早在正月初一,李自成麾下的流寇,取道霍山方向,朝着湖广的罗田急行军,转道离开了庐州府。
这个消息犹如一击惊雷,震得洪承畴面无血色。
洪承畴可不笨,他原先的预想情况果然出现了,流寇不是真心想着进攻南直隶,更没有想到进攻凤阳府城,而是引开他之后,再次回到黄州府,至于说下一步会发生什么事情,不用想也知道了。
洪承畴迅速派遣斥候,开始了高强度的侦查,仅仅一天时间过去,他便证实了流寇的确离开了庐州府,回到黄州去了。
情报如此的滞后,洪承畴也没有办法,他不能够节制南直隶府州县衙门的官吏,而这些官吏得到的情报,往往都是直接禀报漕运总督杨一鹏,以及凤阳巡抚吴振缨,不会也没有责任直接给他禀报,这就导致了情报的滞后,可这种滞后是致命的。
明白过来的洪承畴,迅速率领大军,朝着黄州方向而去,要知道湖广巡抚卢象升率领的大军,不足万人,这些人守卫黄州府城,若是被流寇攻打下来,大明的湖广巡抚出现了意外,他这个五省总督一样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洪承畴没有忘记提醒贺人龙,他估计张献忠率领的流寇,肯定也行动了,早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