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传奇-第2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宣府三卫、龙门卫和洪军,大部分都驻扎在延庆州城外面,毕竟战斗尚未开始,如此多的军士不可能直接住进延庆州城的。州城内的百姓已经不多了,很多人选择了逃离。他们不相信朝廷大军能够抵御后金鞑子的进攻,只有离开这里、离开北直隶才是最为安全的。

获知后金鞑子驻扎在昌平州城的情报之后,城外的大军开始陆续进入到州城里面。

选择在州城外面与后金鞑子展开厮杀,无疑是愚蠢的,就算是洪军也没有把握战胜后金鞑子,何况在人数上面。后金鞑子占据有绝对的优势。

驻扎在延庆州城接近十天的时间了,粮草的消耗是不少的,从京城方向运送粮草是不现实的,只能够选择从宣府等地筹集粮草,洪承畴明白粮草的重要性。想要守住延庆州城,首要的就是保证粮草的充足,这样才能够长时间的抵御后金鞑子的进攻。

一切的准备事宜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唯一让洪承畴感觉到不舒服的,就是他负责指挥的这次战斗,麾下的大军一直都是处于被动的状态,无法主动发起进攻。

获知后金鞑子驻扎在昌平州城的消息之后,洪承畴再次给高起潜写信,这次的信函里面,他明确提出了要求,一旦后金鞑子展开了进攻,高起潜率领的大军,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增援,至少给后金鞑子造成威胁,洪承畴还提出了建议,以五省总督熊文灿率领的大军为先头部队,率先展开进攻,他信任的也就是熊文灿麾下的大军,毕竟是在河南与流寇多次厮杀的部队。

十月二十二日,洪承畴再次获得准确的情报,后金鞑子已经朝着延庆州城的方向开进,看样子是准备展开进攻了。

距离后金鞑子入关已经有一个月的时间,气候也慢慢变得寒冷起来了。

洪承畴开始了最后的部署,延庆州城全面进入到戒严的状态,所有军士全部进入到城池里面,城门每日里仅仅打开一个时辰的时间,对于进出城门的人员严格检查,没有各级官府的路引,全部予以扣留,关进大牢里面去。

天已经黑了,洪承畴坐镇在州衙的厢房。

这里已经成为临时的指挥所,所有作战的命令都从这里传达出去。

一名脸色煞白的斥候进入到厢房的时候,洪承畴还在认真看着地图,后金鞑子的行军速度不是很快,尽管内心存在疑惑,可他已经想不到那么多了,如今最为重要的任务,就是考虑如何抵御后金鞑子、守住延庆州城,等待高起潜率领的救援大军的到来了。

看见脸色煞白的斥候,洪承畴微微皱了一下眉头。

“禀大帅,属下发现了汉军。”

洪承畴的手微微抖了一下,这个消息太出乎预料了,这么长世间过去了,与高起潜的信函来往也有好几封了,怎么从来没有听说这方面的情报。

“嗯,究竟是什么情况。”

洪承畴的语气明显不是很好,这么重大的情报,居然在后金鞑子就要展开进攻的时候才知晓,这是最为重大的失误。

“后金鞑子队伍之中有汉军,人数而且不少,属下是刚刚侦查到这个消息的,汉军携带有红夷大炮。。。”

洪承畴的额头上出现了汗滴,他想到了孔有德、尚可喜和耿仲明等人,三人投降后金鞑子,被皇太极册封为王爷,他们麾下的汉军,战斗力是不错的,而且这些汉军都是以当年的辽东汉人为主,作战凶悍,最为恐怖的是,这些汉军熟悉火器的操作,若是进攻延庆州城的战斗之中,出现了大量的红夷大炮,出现了熟悉攻打城池战斗的汉军,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形,这是难以预料的。

洪承畴一拳打在了桌上,吓得斥候的脸更白了。

“马上去侦查,一定要弄清楚汉军的情况,他们有多少的红夷大炮,有多少的火器,有多少的兵力。”

斥候不敢开口说话,转身退出去了,天已经黑了,这个时候出去侦查,凶多吉少,而且后金鞑子已经在朝着延庆州城的方向开进了,斥候若是遇见流寇的斥候,双反之间的厮杀一定是异常惨烈的,再说需要知晓如此详细的情报,唯一的办法就是擒获俘虏,这才有可能询问出来所以然,否则根本不可能知道。

斥候离开之后,一向有些镇定的洪承畴,变得急躁起来了,他没有想到情况会出现这么大的变化,后金鞑子队伍之中居然有汉军。

毫无疑问,攻打延庆州城的战斗,汉军是主力军,依托着红夷大炮,延庆州城不一定能够守卫那么长的时间,若是在很短时间之内,城池就被攻破了,接下来的情形,洪承畴是不敢想象的,大军之中普遍存在恐金症,一旦城池被攻破,城内的战斗是不是能够维持,谁也不敢保证。

半个时辰之后,亲兵队长进入屋内。

洪承畴的脸色异常的冷酷,手里拿着两封信函开口了。

“这里有两封信函,必须想尽一切办法,将信函送出去,一封信函是送给监军高起潜的,一封信函是送到淮安漕运总督府的,特别是第二封信函,决不能够暴露,但必须要送到郑勋睿大人的手中,若是中途遇见后金鞑子,就算是舍弃性命,也要销毁信函。”

亲兵队长身体颤抖,接过了两封信函,洪承畴如此严肃的安排任务,这是从未有过的事情,可见两封信函是异常重要的。

亲兵离开之后,洪承畴没有了睡意,这个时候,他总算是明白了,为什么后金鞑子的速度一直都不是很快,和以前几次入侵关内不能够比较,原来是汉军参与作战了,这是一个异常危险的信号,洪承畴更加气愤的是,京城周遭那么多的军队,更是有朝廷派遣的侦查情报的人员,包括不少的锦衣卫,这些人干什么去了,如此重大的情报都不能够侦查到,难道后金鞑子真的是恶魔,让众人如此的害怕吗。

“凶多吉少啊,就看能不能让郑家军出击了,否则大事休矣。。。”

喃喃自语的洪承畴,不知道想到了什么,皇上和兵部一直都没有调遣郑家军,他明白其中的奥妙,不过到了如此危机的时刻,放着最为强悍的郑家军不用,这只能够说朝廷之中某些大人的脑袋出现问题了,若是延庆州城被后金鞑子攻破了,若是十余万的大军都损失了,到了那个时候,朝廷还能够依靠什么,难不成放弃关宁锦防线,调集山海关的大军前来救援吗。

第五百零九章情势危急

崇祯十一年十月十五日。

手持单筒望远镜,看着城外远处黑压压的大军,洪承畴的心情异常的沉重,他还是第一次经历这样的战斗,按说城外应该要部署部分军士的,至少能够迟滞后金鞑子的步伐,也让后金鞑子不至于从容的做出相应的部署,可惜没有谁愿意驻守在城外,那预示着白白送掉性命,可所有军士都回到了城池之内,就让后金鞑子能够从容的布置。

洪承畴甚至能够看到汉军正在摆好几座红夷大炮,黑黝黝的炮口对准了城墙,不知道延庆州城的城墙,是不是能够经受住红夷大炮的攻击。

这必定是一场异常残酷的战斗。

而且这也是让洪承畴感觉到可悲的一场战斗,负责进攻城池的是汉军,这些汉军曾经是大明朝廷的军队,如今调转方向追随后金鞑子进攻大明军队了。

放下了单筒望远镜,洪承畴脸色异常的冷酷,他看着身边的诸位总兵,冷冷的开口了。

“各位,延庆州城面临的局势,你们都看见了,一旦城池被后金鞑子攻破,本帅和你们都是死路一条,摆在我们面前的只有一条道路,那就是拼死抵抗,不管遭遇到什么样的情形,也不管增援的大军是不是能够抵达,我们都必须死守,一旦城破,本帅与诸位玉石俱焚。”

“谁要是想着投降,想着逃跑,本帅绝不会客气。”

几个总兵脸色发白,身体甚至微微有些颤抖。

洪承畴已经没有力量去教训这些总兵了,毕竟是攻城拔寨的战斗,只要十余万大军齐心协力,同仇敌忾,还是能够守住城池的。后金鞑子不是神仙,他们不可能在北直隶逗留太长的时间,当然,洪承畴内心还是有着一丝希望的,他倒没有指望高起潜率领的大军能够击败后金鞑子,那应该是不可能的事情。他盼望的是郑家军能够在关键时刻参与到战斗之中,如此的情况之下,后金鞑子必将遭受到沉重的打击。

朝廷之中的纷争,洪承畴清楚,他感觉到可悲的是,一些人认不清当前面临的局势,大敌当前的情况之下,根本无法团结一致,大明最为强悍的就是郑家军了。这样重要的战斗,居然没有要求郑家军参与,万一发生不可逆转的后果,不知道朝廷之中谁也承担责任。

辰时,沉默的炮声响起。

战斗正式开始了。

红夷大炮怒吼着吐出一发发的炮弹,这些炮弹打在城墙上面,硕大的窝坑瞬间出现,墙砖的粉末四处飞扬。站在城墙上面,都能够感受到震颤。

城墙上面的红夷大炮。也开始怒吼,炮弹朝着后金鞑子的阵营飞奔而去。

这是汉军与明军之间的战斗,或者说是明军与明军之间的战斗模式,首先是火炮的轰击,接下来才会是箭雨的出现,最后才会是步卒开始攻城。

洪承畴没有离开城墙。他在城墙上面的亭子里指挥战斗。

或许是洪承畴毫不留情的命令,也或许是洪承畴亲自在城墙上面指挥战斗,诸多的军士显得很是沉稳,没有谁惊慌失措,大家都明白。一旦被后金鞑子攻破城池,所有人都是死路一条,投降都不一定能够保住性命。

被炮弹击中的墙垛,尘土飞扬,猝不及防的军士惨叫着倒下。

一刻钟之后,红夷大炮停止了轰击。

跟着响起的是鼓声,这预示着后金鞑子攻城的战斗马上就要开始了。

洪承畴准备走到垛口查看,身边的亲兵本能的拉住,洪承畴甩开了亲兵的手臂,毅然朝着垛口走去,几个亲兵将其围在中间,一起朝着垛口走去。

排着方队的汉军,随着鼓点的节奏,开始朝着城墙的方向冲锋。

箭雨也在这个时候出现,不过都是汉军射出来的弓箭,城墙上面暂时没有动静,诸多的军士在等候洪承畴的命令。

呼啸而至的箭雨,没有干扰到洪承畴,他一动不动的观察冲锋的汉军。

汉军已经冲锋到护城河的前面,无数的云梯搭在护城河的上面,一些汉军军士脚踏云梯朝着城墙的方向冲过来。

洪承畴的脸上露出了冷笑的神情,他已经发现了,参与冲锋的汉军人数不是很多。

这应该是后金鞑子试探性的进攻,主攻尚未开始。

越过护城河的汉军军士,看样子已经超过千人了。

也许是城墙上面没有任何的动静,这些冲锋的汉军军士,显得有些迟疑了,他们知道城墙上面有大量的军士守卫,为什么迟迟没有发动进攻。

也就在他们迟疑的时候,箭雨瞬间出现了。

盾牌不能够抵挡所有的弓箭,很快有汉军军士惨叫着倒下。

火绳枪的枪声也出现了,箭雨加上火绳枪,双重的打击,很难抵挡。

一些冲锋的汉军,发现情况不对,开始朝着后方退却。

多尔衮同样举着单筒望远镜,看着战场上的一切。

良久,他放下手中的望远镜,对着身边的孔有德、尚可喜和耿仲明等人开口了。

“孔将军、尚将军、耿将军,你们认识洪承畴吗。”

孔有德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滴,迟疑着开口了。

“知道,属下当初驻守登州的时候,洪承畴还在陕西,负责剿灭流寇,此人作战勇猛,有勇有谋,是大明朝廷少有的骁将,睿亲王,属下觉得,如此攻城,怕是难以有什么效果,若是驻守城池的有十余万的明军,大军就是拿下了延庆州城,损失也是巨大的。”

多尔衮笑了笑,他明白孔有德的意思,要真的拼尽全力进攻城池,汉军的损失肯定是惨重的,而且还不一定能够拿下城池。

不过进攻不能够停止,至少每天都要进行一次到两次,让驻守延庆州城的明军不得安生,同时大军要摆出决心拿下延庆州城的态势,如此才能够吸引更多的明军前来增援,到了那个时候,大军就能够痛击明军了。

“孔将军,征战厮杀免不了伤亡,进攻延庆州城的战斗不能够停止下来,本帅看可以多用火器进攻,我们有的是时间,也不用那么着急进攻。”

听到多尔衮这样说,孔有德松了一口气。

第一次的进攻,持续了一个时辰左右,终于停止下来了。

双方的伤亡都不是很大,相比较来说,汉军伤亡的人多一些,但也不超过五百人,不过这样的伤亡,还是让孔有德等人难以接受,每日里都要展开进攻,都会形成伤亡,时间长了,五万汉军还能够剩下多少人,还真的无法预料。

洪承畴的脸色更加的阴沉,尽管说后金鞑子第一次的进攻,以失败告终,可谁都知道这是试探性的进攻,并非是真正的总攻,而且后金鞑子拥有红夷大炮,若是长时间的轰击城墙,可能不要多长的时间,城墙就无法承受了,更加要命的是,后金鞑子的进攻,没有任何的顾忌,是放心大胆进行的,驻守在城池内的大军,自始至终都处于被动防守的地位,没有任何人敢于冲出去骚扰或者打击后金鞑子。

在北直隶出现这样的进攻态势,说起来是很可悲的。

诸多的总兵站在洪承畴的身边,脸上露出了微笑的神情,或许他们觉得汉军也就这样,不可能攻下延庆州城的,若是如此,洪承畴做出的决定就是完全正确的,他们可没有想到打败后金鞑子,也没有想到撵走后金鞑子,他们只要能够保全自身的性命就可以了。

洪承畴开口了,声音依旧很冷。

“诸位以为后金鞑子第一次进攻被打败了,就无所谓了吗,本帅看来危机才刚刚开始,后金鞑子有着足够的时间进攻,我们十余万大军驻守在城池之内,粮草的消耗是巨大的,若是得不到外界的支援,我们能够坚持多长的时间。”

“红夷大炮的威力巨大,城墙是不是能够承受,万一城墙被红夷大炮击垮一部分,我们应该怎么应对,诸位不要盲目乐观了,还是好好想想这些问题。”

周围瞬间安静下来了。

洪承畴的脸色有些萧索,按说打退了后金鞑子的进攻,应该感觉到高兴才是,可他没有办法高兴,他能够准确预判到后金鞑子的意图,却没有办法破解这种意图。

朝着州衙走去的时候,洪承畴看见了大街上不少的百姓,这些百姓不准靠近城墙,可他们同样是关心战斗进程的,这关系到他们的身家性命。

百姓的脸上带着惶惶然的神情,这样的表情,说明他们不信任驻守城池的大军,这也难怪,大军本来是准备撤离延庆州城,赶赴保安州的,因为诸多情势的变化,选择留守州城,可大军之中的恐金症一直都在流传,军士都是惧怕后金鞑子了,老百姓就更是不放心了。

进入府衙的厢房,洪承畴吩咐亲兵,不准任何人进入。

稍稍思考一下,洪承畴提拔开始再次写信,如今的形势之下,想要将信函送出去,面临的难度是巨大的,不过这份信函必须送出去,而且要以最快的速度送出去,事到如今,朝廷若还是固执己见,可能真正的悲剧就要出现了。

第五百一十章只有服从

高起潜居中坐着,五省总督熊文灿坐在右边,其余的总兵站着。

高起潜将手中的信函递给了熊文灿。

“熊大人,大帅来信促催了,咱家真的没有想到,这汉军也参与到攻打延庆州城的战斗之中了,大帅很是着急,要求咱家率领大军增援,你如何看的。”

熊文灿已经到京城两天时间了,麾下的三万大军驻扎在城外的京营里面,而京营的将士,几乎都进入京城里面,负责驻守京城了。

两天时间以来,熊文灿几乎没有歇息的时间,一方面需要安顿三万军士,一方面需要了解战况如何,得知洪承畴率领十余万大军驻守延庆州城,而后金鞑子正在准备攻打的情报之后,他沉默了很长的时间,这无疑是一步非常险要的安排,若是洪承畴能够率领大军守住延庆州城,后金鞑子就必定瞻前顾后,无法放手展开进攻,可若是延庆州城被后金鞑子拿下了,那将出现难以预料的灾难性的后果。

仅仅要求洪承畴驻守延庆州城,外围没有力量打击后金鞑子,这肯定是不成立的。

熊文灿瞬间感觉到了压力,这不是一般的压力。

还有一个情况,让熊文灿感觉到奇怪,他来到京城之后,专门拜访了内阁大臣、兵部尚书杨嗣昌,按说如此紧张的情形之下,杨嗣昌应该是非常着急的,可是这次见到杨嗣昌,没有感觉到紧张,与杨嗣昌的交谈,甚至让熊文灿觉得后金鞑子是不是在北直隶肆掠。

这很不正常,按说不应该出现此等的情形。

熊文灿率领的三万大军,主要由南方的军士组成。恐金症在这支队伍之中暂时不存在,军士没有与后金鞑子有正面接触,加之来到京城之后,高起潜直接负责粮草方面的供给,在粮草方面有些偏心,应该说待遇是很好的。故而军士的士气很是不错。

快速看了一边信函,熊文灿慢慢开口了。

“监军大人,下官认为大帅的担忧是存在的,汉军善于攻城,驻守延庆州城的战斗,增加了很大的危险性,如此的情况之下,外围的增援就显得非常重要了,若是能够里应外合。虽说不一定能够完全打败后金鞑子,但能够减少延庆州城的压力,战斗若是处于相持的状态,对后金鞑子是非常不利的。”

高起潜笑着点头了。

“熊大人说的很好,咱家也是这样认为的,熊大人率领的三万大军,刚刚打败了流寇,士气是很不错的。咱家看这前军统帅,就请熊大人担任。”

熊文灿点点头。这个安排在他的预料之中,高起潜已经决定将聚集在京城的十二万大军分为前军和中军,前军五万人,中军七万人,其主要任务就是增援延庆州城,里应外合打击后金鞑子。

前军的主帅是熊文灿。中军自然就是高起潜了,在熊文灿看来,这是很正常的安排和部署,他不可能违抗命令,同时熊文灿认为。前军和中军应该是一同出动的,一前一后,相聚不会很远,遇到特殊的或者是紧急的情况,双方是能够互相策应的。

至于如何驰援延庆州城,熊文灿同样仔细考虑过,他清楚高起潜是没有什么指挥作战方面能力的,相应的作战部署必须是他熊文灿来操心。

“下官遵令,只是这前军该何时行动,不知道监军大人有何要求。”

熊文灿话音刚落,高起潜脸上再次出现笑容。

“熊大人,你和咱家一起公事好些年了,咱家的脾气你是知道的,既然是熊大人担任前军的主帅,那一切都以熊大人的要求为准,熊大人麾下的三万大军,加上营州卫和密州卫的两万大军,一共是五万人,如何的行动,如何的救援延庆州城,抵御后金鞑子,如何的按照大帅的要求作战,那都需要熊大人多考虑了,咱家的任务就是给熊大人做好粮草方面的保证。”

高起潜的这番话,听起来是很感人的,不过熊文灿却发现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既然高起潜没有考虑如何的作战,那七万中军该如何的行动,难不成什么准备都没有,就跟随在前军的后面吗,如此重大的战斗,没有详细的作战计划和部署,那只能够说是大笑话,说的不客气的一些,那就是找死。

熊文灿很想开口询问,不过高起潜是监军,按说一切的作战部署都是高起潜直接负责安排的,他的任务就是服从命令和安排,若是贸然开口询问,肯定是不合适的,也有以下犯上的嫌疑,这样的傻事情,熊文灿可不会做。

但熊文灿也有自身的办法。

他站起身来,走到了桌子旁边,桌上摆着地图。

“监军大人,下官略微考虑了一下,后金鞑子已经开始围攻延庆州城,其注意力一定是在延庆州城,虽说他们也会准备应对时刻都可能增援的朝廷大军,可一心不能二用,他们是无法做到首尾兼顾的,下官认为,前军可以采用突袭的方式,打乱后金鞑子围攻延庆州城的作战部署,若是前军能够与后金鞑子抗衡,则想方设法拖住后金鞑子,驻守在州城的大帅和监军大人,可以趁着这个时机,率领大军采用前后夹击的方式,冲垮后金鞑子的防御阵线。。。”

熊文灿侃侃而谈的时候,高起潜的脸上一直都是带着微笑的,不过熊文灿说到后面的时候,高起潜的眼睛里面射过一丝的光芒。

等到熊文灿说完,高起潜很快开口了。

“熊大人的安排部署还是很不错的,不过有一点咱家必须要提醒熊大人,中军暂时不会参与到战斗之中,后金鞑子侵袭北直隶,最为重要的还是京城,京城不能够有任何的闪失,咱家必须要负责京城的防御,不过熊大人说的也有一些道理,若是前军与后金鞑子厮杀到一起了,中军可以出动。。。”

熊文灿的脸色微微变化,他的预感变成了现实,能够参与作战的就是前军,中军的七万人是不大可能参与作战的,后金鞑子的骁勇,熊文灿岂能不知道,京城卫所的大军,不要说与后金鞑子面对面厮杀,就连固守城池,都是胆战心惊的,也就是说,他率领的五万前军,敢于和后金鞑子作战的就是其麾下的三万军士,另外的密云卫和营州卫两万军士,没有任何的战斗力,真正开始厮杀的时候,不起反作用就算是老天保佑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