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传奇-第2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自成的神情突然变得坚毅,整个人的气质也出现了微妙的变化。

这一切都在顾君恩的眼里,李自成为什么出现这样的变化,顾君恩是清楚的,不过他是不会点破的,他一直都期盼李自成出现这样的变化,出现重大的转变,现在看来,希望终于到来了。

第七百一十七章朱仙镇之战(7)

孙传庭和左良玉率领的两万骑兵,过了许州、接近尉氏县城的时候,终于见到了贺人龙派遣来的斥候。

行军的过程之中,孙传庭是异常担心的,要是贺人龙麾下的两万军士没有能够在流寇之前抵达朱仙镇,那么唯一的选择就是快速抵达开封府城,这会让贺人龙异常的被动,毕竟李自成麾下的流寇近二十万人,而驰援开封府城的任务,是他孙传庭来承担的。

见到了贺人龙派遣来的斥候,孙传庭总算是松了一口气,贺人龙提前抵达了朱仙镇,且在朱仙镇构筑起来了防御的工事,阻止李自成朝着开封府城进发。

不过更大的担心随即出现,贺人龙麾下只有两万军士,如何能够抵挡住近二十万流寇的进攻,万一李自成横下一条心,就在朱仙镇展开激烈的厮杀,贺人龙岂不是存在巨大的危险,这一场在朱仙镇进行的战斗,除开他孙传庭,贺人龙得不到任何的支援,驻守在开封府城的军士万不能够出动,其余地方的大军朝廷没有调遣。

详细询问了情况之后,孙传庭命令大军再一次加快行军速度,无比在尽量短的时间之内抵达朱仙镇,当然孙传庭也知道了,流寇分为了前军和中军两路,前军负责攻打朱仙镇的朝廷大军,中军则是随后驰援,这也表示,孙传庭必须要突破流寇中军十万人的围堵,杀出一条血路,尽量快的抵达朱仙镇。

孙传庭口头告知了斥候他的打算,没有写书信,毕竟斥候时时刻刻都处于危险之中,若是书信落入到流寇之手,那是要坏大事的。

眼看着斥候离开。孙传庭和左良玉简单的商议,要求正在等候的大军继续前进。

同时,孙传庭也派遣了斥候,重点侦查尉氏县城的情况,看看驻扎在县城外的流寇究竟是什么情况,两万大军应该如何突破十万流寇的围堵。

贺人龙陷入到两难的境地。

斥候已经侦查清楚。流寇分为了两部分,一部分驻守在阵地的前沿,随时准备厮杀,另外一部分沿着官道的右翼,绕开了防御阵地,快速朝着开封府城而去。

继续坚守在朱仙镇,已经失去了意义,跟随在流寇的后面厮杀,也是自取灭亡的行为。要知道前方还有流寇虎视眈眈,两万军士有任何的异动,人家就会快速的扑杀过来,到时候前后两路流寇夹击,贺人龙就算是有通天的本事,也无法挽救被包围的两万军士。

眼睁睁看着流寇进攻开封府城,这更是不行,一旦开封府城被流寇拿下。他这个河南总兵,轻则流放。重则掉脑袋。

若是没有增援的大军,眼前就是一个死局,没有任何破解的办法。

李自成的确是厉害,所走的每一步,都是经过了精心思考的,都是戳中了贺人龙的痛处。让其进退两难。

贺人龙清楚,他唯一能够做的,就是率领大军杀向朝着开封府城进发的流寇,这样做很有可能让两万大军全军覆没,但若是不这样做。结局恐怕更惨。

明知道是被歼灭的结局,还要做出这样的选择,对于一名长期征战厮杀的将领来说,比杀了自己还要难受,贺人龙内心唯一的希望,就寄托在孙传庭的身上了,要是孙传庭率领的援军快要抵达朱仙镇了,那么他就可以义无反顾的杀向身后的流寇,对面的流寇就算是蜂拥而至,也会遭致身后大军的追杀,这就会形成犬牙交错的战局,到时候就看谁更加的勇猛了,而这方面恰恰是贺人龙具备的优势。

斥候已经派出去好些天了,而且派出去的斥候是不少的,按照时间计算,应该是有消息了,除非是孙传庭呆在郧阳没有任何的行动。

就在贺人龙不知道如何决定的时候,斥候回来了。

斥候带来的消息,让贺人龙欣喜若狂,要知道驻扎在尉氏县城之外的流寇,已经绕过了朱仙镇,从右翼的方向朝着开封府城而去了,这就预示着孙传庭率领的大军,不会遭受到流寇的阻击,可以直达朱仙镇。

贺人龙先前的想法,是率领大军,不顾危险的去追击流寇,至少让流寇不能够安心的进攻开封府城,应该说开封府城之内有两万左右的军士,在巡抚大人吴穆柿熘拢窘枳偶峁痰某乔剑芄患岢忠欢问奔涞模弥锎ヒ丫柿齑缶袄丛鲈氖焙颍厝肆谋淞讼敕ǎ骺苋乒酥煜烧颍叭ソタ飧牵约涸菔笨梢圆蝗ス思埃退锎チ掀鹄矗虬芰粼谥煜烧虻牧骺埽踔潦墙嗣鹫庖宦返牧骺埽幼帕铰反缶岷停细翱飧牵コ墼猱‘大人。

前后的夹击之下,流寇肯定难以坚持,也只有消灭了这一股的后顾之忧,两路大军才能够放心的前往开封府城,否则大军与流寇处于犬牙交错的状态,战斗厮杀的局面难以控制。

迅速做出了决定之后,贺人龙命令另外的一路斥候,将朱仙镇的具体情况,马上禀报快要抵达朱仙镇的孙传庭,同时将自身的打算也禀报给孙传庭,只要两路大军真正做到了联合作战,前后夹击流寇,那么就一定能够取得朱仙镇战斗的最终胜利。

只要能够剿灭流寇的有生力量,那也是巨大的胜利。

认真思索之后,贺人龙要求身边的谋士,写出来了简单的书信,主要是这次联合作战过于的关键了,若是斥候见到了孙传庭大人之后,说不清楚那就麻烦了,贻误战机不说,还有可能造成毁灭性的后果。

李自成率领大部分的义军,绕过官道,从右翼朝着开封府城的方向前进的时候,刘宗敏就特别关注对面官军的情况,他派遣的斥候,不仅是从正面观察,也从侧翼去侦查,按照李自成和顾君恩的估计,一旦贺人龙发现义军已经绕过朱仙镇,朝着开封府城的方向而去的时候,贺人龙就难以坚持了,毕竟守卫朱仙镇已经失去了意义。

一天多的时间过去,十五万大军昼夜兼程,完全离开了朱仙镇。

可是对面的官军,却没有任何的动作,这让刘宗敏也感觉到奇怪,他本来是想着主动发起进攻的,此刻贺人龙的内心一定非常的焦虑,趁着这个时候进攻,至少能够保证不失败,不过思量再三,刘宗敏还是放弃了主动进攻的考虑,毕竟贺人龙异常的骁勇,主动进攻很有可能造成重大的损失,他率领的近三万的义军,都是精锐,还不如等到贺人龙难以坚持了,或者是主动撤离朱仙镇的时候,展开厮杀。

一个奇怪的局面出现了,在朱仙镇对峙的两路大军,都没有什么动静,而在开封府城的方向,已经传出来警报,部分的流寇已经抵达开封府城近郊,开封府城已经进入到全面戒备的状态,所有的城门都关闭了。

斥候带来消息的时候,刘宗敏反而不着急了,只要贺人龙能够忍得住,他无所谓,反正就在朱仙镇耗时间,等到闯王拿下开封府城的消息传来,贺人龙不可能继续坚持。

不过刘宗敏很快就失去了镇定。

李自成和顾君恩离开的时候,专门嘱托刘宗敏,必须要高度关注尉氏县城以及许州方向的动静,看看是不是有增援的官军,若是出现大量增援的官军,一方面要迅速的禀报,另外一个方面就是要率领义军尽快的撤离朱仙镇,避免遭遇到官军的前后夹击。

刘宗敏派遣的斥候,果然侦查到尉氏县城方向有异动了。

斥候尚未侦查到准确的消息,但是在官道上面发现了官军派遣的斥候,而且人数不少。

这让刘宗敏迅速的警觉了,按说贺人龙这个时候是不大可能派遣大量的斥候到尉氏县城去侦查的,那样做没有任何的必要,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增援的官军派遣出来的斥候,这说明增援的官军距离尉氏县城不是很远了。

按照李自成和顾君恩的安排,刘宗敏这个时候应该率领义军迅速的撤离朱仙镇,朝着开封府城的方向而去。

不过刘宗敏没有马上做出撤离的决定,刚刚抵达朱仙镇的那一战,在他的心中留下了阴影,那是一次不服气的失败,若是有机会,刘宗敏想着与贺人龙好好的厮杀。

刘宗敏同样将自己关在中军帐里面,仔细的分析地图。

尉氏县城距离诛仙大约七十多里地,按照官军的速度,至少需要半天到一天的时间,且斥候在靠近尉氏县城的地方,发现的不过是斥候,这说明官军距离尉氏县城尚有一定的距离,这样算起来,官军真正抵达朱仙镇,可能在一天多左右的时间。

刘宗敏早就想着进攻对面的官军,增援官军的到来,让他下定了决心,就算是撤离朱仙镇,也要和官军好好的厮杀一番,接下来大大方方的撤离,与义军大部队在开封府城之外会和,等到义军真正的拿下开封府城之后,扭过头来与官军大规模厮杀,也不是没有可能。

有了这样的想法,刘宗敏迅速开始了部署,他决定在翌日展开大规模的进攻了。

第七百一十八章朱仙镇之战(8)

寅时,流寇就开始了大规模的调动,纷纷开始在阵地前沿集结。

贺人龙迅速下达了命令,所有军士都进入阵地,准备迎战流寇,既然孙传庭已经率领前军前来支援了,那么流寇也很有可能探知到消息,面临前后夹击的局面,流寇要么就是想办法迅速的撤离,要么就是突然的展开厮杀,争取能够冲开一条血路,撤往开封府城。

贺人龙当然不会允许流寇轻松的撤离。

弓弩全部都架设起来了,到了这个时候,是倾尽全力一战的时候了。

按照行程计算,贺人龙认为孙传庭率领的增援的前军,今日就可以抵达朱仙镇,到时候两路大军会和,前后夹击流寇,一定能够取得重大胜利。

卯时,厮杀在预料中展开。

隆隆的鼓声响起,刘宗敏首先派遣步卒进攻,步卒手持盾牌,猫着身子前进。

贺人龙的脸上露出了冷笑,流寇显然想着依托步卒来破除他的弓弩阵。

贺人龙不在乎,只要弓弩能够大规模杀伤流寇的步卒,也是值得的,至于说接下来骑兵之间的较量,他麾下的骑兵早就做好了准备,不会让前方的流寇前进一步。

步卒距离防御阵地只有两百米的时候,弓弩开始发射了。

强劲的弓弩,根本不是盾牌可以抵挡的。

惨叫声瞬间出现,大部分的弓弩直接穿透了盾牌,让前进的步卒前后撞击在一起,一些弓弩甚至连续穿透了两三个盾牌和步卒的身体。

鲜血在阵地前沿迸射。

弓弩依旧在发射。

不过有一点贺人龙也注意到了,那就是进攻的流寇步卒,队形不是特别的密集,看上去有些稀疏。这明显是用步卒的性命来破除弓弩阵。

贺人龙知道流寇的意思,可他没有办法,唯有命令弓弩不间断的发射,给与流寇最大限度的杀伤,不管怎么说,发射的弓弩。会给流寇造成心理上和士气上的沉重打击。

。。。

阵地前沿已经令人目不忍睹,一些被弓弩射中的步卒,并没有马上咽气,而是躺在地上不停的挣扎,一些挣扎着的流寇慢慢的不动了,更多的步卒好像没有看见这一切,依旧朝着前方慢慢的冲锋。

贺人龙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在他的印象之中,流寇只要遭遇到一定程度的打击。很快就会崩溃,毕竟流寇绝大部分以前都是流民,没有多少的战术素养,抵抗能力很弱,稍稍出现骚乱,就会一哄而散,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次的征伐,朝廷大军能够以少胜多。可眼前的流寇,不在乎死伤。就算是面对骇人的弓弩,依旧朝着前方攻击。

就算是贺人龙麾下的军士,也不一定能够做到这一点。

贺人龙内心颤抖,流寇的实力是越来越强悍了,这不仅仅是表现在人数上面,更多的是表现在军事素养的方面。这些逐渐强悍起来的流寇,若是不能够尽快的剿灭,假以时日,真的会出现重大的问题。

半个时辰之后,大地开始震颤。鼓声也变得密集起来。

弓弩发射的轮次明显的稀疏起来,如此的情形之下,刘宗敏命令骑兵开始冲锋了,他一马当先,冲锋在最前面。

贺人龙同样率领骑兵,严阵以待,就在流寇骑兵开始冲锋的时候,他率领骑兵同样开始了冲锋,前方的弓弩车已经撤到一边去了,步卒也闪开了,一些地方的栅栏甚至被直接拔出,便于骑兵展开大规模的冲锋。

马蹄声碎,两股洪流在刹那间相撞,阵地前沿一些来不及撤离的步卒,被战马撞击和踩踏,血糊糊的倒在了地上。

刀剑撞击的声音出现的时候,惨叫声同样也出现了。

。。。

孙传庭率领的两万驰援的大军,已经接近朱仙镇。

尉氏县城之外,居然没有流寇,也就是说流寇并未在尉氏县城之外驻扎,这多多少少出乎了孙传庭的预料,贺人龙派遣的斥候赶来的时候,孙传庭才明白了一切,原来大部分的流寇已经绕过了朱仙镇,朝着开封府城的方向而去了。

得知这个消息,孙传庭的脸色也变化了,他亲自写下了书信,派遣身边的亲兵,以最快的速度将书信交给监军王永吉,此刻王永吉率领的大军,必须要加快行军步伐了,他麾下的大军必须在最快的时间之内驰援开封府城,若是实在来不及,可以将后勤运输的部队放在后面,让能够参与战斗的骑兵和步卒以最快的速度行军。

贺人龙做出的安排部署,孙传庭是赞成的,他看了斥候送来的书信之后,仔细的查看了地图,通过斥候的禀报,以及地图上面的标志,朱仙镇的大概面貌,已经印在他的脑海里面,看样子在朱仙镇前后夹击流寇,是完全可行的。

为了能够保证充足的体力,孙传庭命令所有的军士,戌时歇息,丑时起身,用一刻钟左右的时间吃饭,丑时二刻出发,争取在辰时以前抵达朱仙镇,而抵达朱仙镇的时刻,就是展开战斗厮杀的时刻。

孙传庭作为大帅,不会亲自参与战斗厮杀,但所有的行动都是他指挥的。

这一夜,孙传庭几乎没有睡觉,左良玉本来准备陪着,被孙传庭拒绝了,马上就要开始的战斗,需要左良玉率领将士冲锋,故而左良玉必须有充足的精神。

丑时,所有的军士都起身了,他们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打理战马,为战马梳理毛发,给战马喂食精粮和清水,所有人都知道,他们在战场上是不是能够保住性命,是不是能够狠狠的斩杀流寇,战马就是最大的保证。

丑时一刻,军士开始吃饭,都是携带的熟肉和炒面,合着水吞下去。能够管饱肚子就行了,行军打仗的过程之中,不可能顾到那么多。

丑时三刻,孙传庭下达了出发的命令。

四周还是黑漆漆的,斥候举着火把在最前面带路,大军跟随在后面。

初夏的清晨。气候还是有些凉爽的,如此的气候之下行军,应该是挺舒服的,不过马上就要到来的战斗,让气氛有些压抑。

孙传庭对麾下的两万军士,有着足够的信心,这些军士绝大部分是从陕西卫所军队之中抽调的,很多人都在郑家军之中接受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战斗力是很不错的。

卯时三刻。大军接近了朱仙镇。

前方的喊杀声,已经能够听见了,前方的斥候,已经斩杀了十几个流寇派遣出来的斥候,想必一些没有被斩杀的斥候,已经前去禀报消息了。

孙传庭看着左良玉,神情严肃的开口了。

“左总兵,想必战斗厮杀已经开始一段时间了。贺总兵率领的军士,正在与流寇厮杀。你率领所有的军士,从后面直接冲锋,不要让流寇有任何喘息的机会,打败这些流寇之后,我们与贺总兵会和,就要朝着开封府城的方向前进。护卫开封府城了。”

“你是我大明的骁将,参加过无数次的战斗,我不想多说,眼前是千载难逢的战机,我们能够前后夹击流寇。率领大军冲锋厮杀吧,我等你的捷报。”

。。。

刘宗敏听到斥候的禀报之后,脸色瞬间发白,他万万没有想到,驰援的官军行动如此的迅速,已经到了朱仙镇,如此他麾下的义军,就处于两面夹击的境地了。

刘宗敏为自身的判断失误懊悔,可惜这个时候无法后悔。

他迅速下达了总攻的命令,近三万的将士全部朝着前方的官军冲锋,到了如此紧要的关头,不可能分出来部分的军士去抵御背后的官军了。

鼓声更加的猛烈,刘宗敏再次率领义军将士,开始了如潮水般的冲锋。。。

贺人龙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但他必须要坚持住,绝不能够让流寇杀开一条路,要是流寇从他的大军之中逃走,那就是他一辈子都无法洗刷的耻辱。

贺人龙亲率大军厮杀,已经变成一个血人,他身边的亲兵对着,身上已经有两三处的伤痕,依旧在拼尽全力厮杀。

流寇如潮水般冲锋的时候,贺人龙大吼一声,命令所有的军士都冲上前去,和流寇厮杀,他则是狠狠的夹住了马腹,跃马上前去。。。

流寇背后的鼓声终于响起来了。大地开始了再一次的震颤。

正在拼命杀敌的贺人龙,抬起头,脸上露出了狂喜的神情,难怪流寇开始了不要命的冲锋,原来是孙传庭大人率领的援军到了。

此刻天已经大亮了,贺人龙分明看见,一身红袍的左良玉,冲锋在最前面,守候的如红色洪流的骑兵,朝着流寇冲锋而去。

战局在瞬间出现改变。

近两万的骑兵加入到战团之中,根本就不是流寇所能够抵御的。

刘宗敏已经没有回天之力,他命令所有义军军士拼命的冲锋,依旧没有能够杀开一条血路,这个时候官军驰援的大军已经到来,而且清一色的都是骑兵,不是他麾下义军所能够抵抗的,这个时候,唯有命令军士各自突围,能够冲出去多少是多少,继续和官军纠缠在一起厮杀,可能导致全军覆没。

流寇开始朝着朱仙镇的各个方向边厮杀边撤离。

贺人龙与左良玉都是骁将,流寇的意图他们岂能不知,流寇撤离,他们命令军士死命的追击,不给流寇任何喘息的机会。

一边倒的厮杀情形终于出现,流寇渐渐失去抵抗的能力,开始大规模的溃败了。

。。。

第七百一十九章作战思想的变化

流寇大败,刘宗敏带着一万余人拼死才撤离,朝着开封府城的方向而去,相对来说,孙传庭与贺人龙麾下的大军损失就小很多了,两路大军阵亡的不到三千人,而且主要是贺人龙麾下军士的损失,以不足三千人的损失,剿灭近两万余的流寇,这种巨大的胜利,似乎只有郑家军才又能够获取的。

朱仙镇之战的巨大胜利,放在平日里是要受到大大的鼓励的,不过这个时候,没有谁真正去关心朱仙镇之战的胜利,毕竟朝廷最终的目的是保证开封府城不被流寇攻下,同时还要趁着这个机会,狠狠的打击后金鞑子。

李自成率领的十多万的流寇,已经包围了开封府城,让开封府城处于巨大的危险之中,孙传庭与贺人龙麾下的军士不足四万人,加上守卫开封府城的两万多军士,一共也就是六万人,以六万人来应对十六万的流寇,开封府城的危险是巨大的。

也正是因为这种危险的存在,朱仙镇之战的胜利,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孙传庭与贺人龙终于见面了。

贺人龙尚未来得及收拾,身上的鲜血依旧是在的。

见到孙传庭之后,贺人龙连忙行礼,孙传庭是兵部尚书、五省总督,负责整个剿灭流寇的战斗,贺人龙不过是河南总兵,在孙传庭的指挥之下,见面自然是要主动行礼的。

孙传庭的神色严肃,贺人龙的脸上带着笑容。

简单寒暄几句话之后,孙传庭转入了正题。

“贺总兵,朱仙镇之战,我们取得了重大的胜利,不过远不值得高兴。李自成带着流寇,已经包围了开封府城,从斥候侦查的消息看,恐怕就是明日或者后日,流寇就要开始攻打开封府城了,一旦开封府城失陷。我们前面所做的努力全部白费。”

孙传庭说话的时候,贺人龙频频点头。

“大人说的是,末将也是这么看的,末将认为,流寇在朱仙镇大败,士气一定不振,这个时候大人率领大军,驰援开封府城,一定能够彻底打败流寇的。”

“贺总兵。我倒不是如此看的,李自成既然下定决心攻打开封府城,一定是做好了准备的,他麾下有近十六万的流寇,以十万人攻打开封府城,以六万人来阻击我们的驰援,就能够给我们造成巨大的困难,我们贸然的前去增援开封府城。不一定有实际的效果。”

孙传庭的话语,让贺人龙感觉到奇怪。难道说三万多大军就在朱仙镇驻扎,眼看着流寇进攻开封府城吗,这肯定是不合适的,至于说孙传庭麾下的大部队,赶赴开封府城尚需要时间,等到大部队到来。开封府城怕是早就陷落了。

孙传庭看了看贺人龙,再次开口了。

“贺总兵,你我和流寇交战的次数也不少了,流寇的变化,我们是有目共睹的。流寇战斗力明显增强,这是不争的事实,朱仙镇之战,尽管我们取得了胜利,但那是在我们前后夹击的情况之下,且流寇没有出现大规模的溃败,坚持到了最后,如此情况之下,我们贸然的去增援开封府城,你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