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夜明-第1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翟哲,你比我命好!”大帐中一声感慨。
  大明中有方国安、郑芝龙这样的军头,清廷中也有吴三桂这样心思深沉的武将。


第502章 逃离
  亥时,天空中一片漆黑。潞州城头的光线昏暗,这里与平常没什么两样。唯有寻常的表象下才能隐藏不寻常的筹划。
  城中心,火把照亮了残败的街道。为了修补被清兵炮火轰击毁坏的城墙,潞州城内的房子已经被拆的七七八八。
  “诸位统领,我们因为共同的愿望聚集在一起。现在我们又要因生存而分离。无论我们到了哪里,无论我们是生是死,请诸位莫要忘了我们因何而聚,因何而散。誓抗清虏,虽死不惜。”
  金小鼎一番陈词,慷慨激扬,他是义军的顺天倡义大元帅,名字听起来极有气势,其实不过是大将军帐下一小卒。
  “誓抗清虏,虽死不息!”
  郝阳友举起鬼头刀回应,一个院子里三十多人,像被逼到绝境的狼群一样哀鸣。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诸位好自为之,一定要活下去!”金小鼎用手中细剑轻轻撞击郝阳友的鬼头刀。
  清脆的声响,犹如玉碎。
  郝阳友不是他顺从的部下,此番分离后,他在往晋南的义军中将说一不二。他让郝阳友去当到吴三桂的靶子,但他并不希望郝阳友真的被追到绝境,因为他们是同伴,因为他们并肩作战过。
  “出发吧!”
  火把依次离开知府衙门大院。
  空中突然掉下了无数晶莹剔透的碎粒,反射着火把通红的光芒。
  “下雪了啊!”金小鼎伸出手,如芝麻粒大的碎雪落在他的手掌心,他拍拍手,雪粒太小,还没等掉落下便在他掌心化作一滩清水。
  细剑刺破雪幕,他低吼一声:“突围!”
  潞州城内各部兵马如融化的铁流在寻找突破的缺口。东门率先打开,郝阳友第一个跨出去。
  “冲啊!”
  衣衫褴褛的义军扑向东面巨大的阴影,那里有树木丛林,有悬崖峭壁,还有无数条只有他们才清楚通往何处的小径。
  金小鼎按剑站在西门门口,后面汹涌的人群快要贴近他的脊梁。
  “郝头领都突出了!”身后传来小声的嘀咕。
  坚持等了大约一刻钟左右,金小鼎下令:“打开城门,随我突围。”
  城门轰然打开,义军本奔腾的流水冲向深不可测的黑暗。
  东城先传来厮杀声,那是通往太行山的道路,吴三桂不会轻易纵虎归山,在那边的几个路口都留有兵马据守。
  两刻钟左右,清兵大营的火把一片片点亮,骑兵拉住嘶鸣的战马,迅速的登上马背。
  义军从东城突出不到一刻钟,吴三桂得到消息。今夜寒冷,他烫了一壶酒喝完,还没等钻入棉被中休息,巡逻的游击将军飞马来中军通报。
  “明军突围了,明军要逃!”
  吴三桂大踏步走到门口,手碰到大帐的门口又缩了回去,转身回到大帐中取了一件狐皮裘衣披在身上。
  他走出大帐,三四个参将、游击被亲兵拦在外面。东方火把通明,不知道有多少人正在飞速的移动。义军的突围就是逃跑,无组织无纪律,只要能逃入山里,他们就捡回了一条命。
  “下雪了啊!”吴三桂看见火把上方浓厚的雾气,沉稳下令:“你们几个迅速调集本营兵马追击,决不能让那些人逃进太行山,要不然这个冬天有你们的罪受。”
  没有人愿意在滴水成冰的天气中攀爬太行山险峻的山峰,有可能在山里跑一天,他们连个流贼的脚印也见不着。
  “报!”远处又有骑兵冲过来,“西城门也有明军突围!”
  吴三桂转过方向,西门的火把要比东门稀疏的多,他站在十几里外听不见那边的动静,但看火把的数量估计人马没有从东城冲出去的多。
  “报!南门外有明军突围!”
  “报,北门外也有明军突围!”
  潞州城四门如封闭的炉子炸开的四个缺口,唯有东边的那个口最大。
  出兵不急一时,吴三桂登高远眺,查看军情。十几里外的潞州城像是被炸开的火坛,无数条火蛇在向外游动。东门的义军气势最为旺盛,西门次之,南北两门只有些稀疏的火把。
  他思虑片刻,下令:“命北营和东营阻击东门的明军,西营的兵马守住路口,其余儿郎随我攻城!”
  只有太行山才能是义军的藏身之所,否则这些流贼无论逃到哪里也逃不掉他关宁铁骑的追击。他不知道城内义军是有意识的突围还是发生了什么不为人知的勾当,当下趁乱取下潞州城才是最关键的事。
  天气寒冷,多数清兵本已歇息,接到命令后迅速换甲、列队,最快的也要超过一刻钟才能出营。
  铁骑撞击地面,发出令人心悸的轰动声。关宁铁骑的最快整队,顶着细小的飞雪粒杀向潞州城东。这正是金小鼎最担心的东西,无论是东城门还是西城门,只要被这种骑兵,突围十有八九会演变成一场大溃败。
  潞州城周边的黑暗中传来厮杀声渐渐密集。
  “哐哐哐!”
  “嘭嘭嘭!”
  “轰轰轰!“
  西城外传来巨大的的轰鸣声,几千人在清兵西营门外敲锣打鼓,胡乱放鸟铳和炸药。响声在黑夜中格外显眼,从远处看上去像义军正在攻打西营大门。
  在这些响声的掩护下,从西门冲出的义军折返杀向南门的路口。几万人快要把路口都堵住了,金小鼎扯着嗓子歇斯底里的喊叫,指向南方的黑洞洞的山岭,“杀过去,冲过去,踏破清营!”
  从西城出门的义军,唯他马首是瞻。
  后人挤前人,前人撒开腿。大军出城西五六里地杀到清虏大营门前,为数不多的鸟铳手冲在最前面。最初的半个时辰很顺利,他们突入清虏兵营,杀死正在穿戴衣服的清兵,夺取那人的盔甲和兵器。
  他们离前方黑暗中的阴影越来越近,拦截在前面的士卒也越来越厚。
  “杀过去!”金小鼎挥舞长剑,他不会战斗在最前线,但他离最血腥的战场不会很远。持有铁制兵器的义军在最前方,拿着木棍跟在后面。
  金小鼎不时伸出手掌,让细小的雪粒落在掌心。
  空气中雪粒飘浮了一阵后又消失不见了。
  今夜无雪!
  “老天爷到底没有抛弃我们!”金小鼎精神大振,鼓舞大军:“向南,突围!”
  清虏兵分三路,一路往潞州城东,一路攻潞州城,前来拦截南城和西城门方向的兵马最少。北方呼啸,与义军哀鸣呼应,他们终于冲破了阻截,漫无目的冲向前方,有无数人在黑暗中走散,不知逃向何处。
  潞州城。
  这里很安静。
  吴三桂策马到东城门口,城头仍然有灯火,就像还有士卒坚守在那里。甲士架设云梯爬上城头,他们顺着台阶进入城内。
  潞州城门早已被铁炮轰破,里面堆积乱七八糟的土石方。
  “啊!”隔着一堵墙,吴三桂听见城内传来阵阵惨叫声。
  “里面怎么还有人!”吴三桂挥舞手臂,督促士卒杀入城内。
  东城和西城外的厮杀渐渐远去,他迫不及待的要攻入城内。虽然可能性已经极小了,但他还是在担心那些突围义军被堵回来,那又是一场麻烦。
  城内确实有惨叫和厮杀声,因为城内还有些人,他们是城内原有的居民。他们的辫子都被义军剪去了,有些人怕清兵杀入城内会屠城随义军一起走了。乱军中不分敌我,不是相当顺民就就能当顺民。
  清兵一入城内,见人变杀。吴三桂在城外听的就是那些百姓的惨叫。
  大约半个多时辰,终于有人清理完门口的阻塞,吴三桂催马入城。火把的光线下,城内到处是死尸。
  吴三桂一看便明白是怎么回事,下令封刀。
  信使不断前来禀告东城和西城的战事进展。郝阳友困兽犹斗,竟然连续突破过清兵的拦截,不过关宁铁骑已经追过去了。唯一让他意外的是西门的明军突围的竟然如此顺畅,看架势实力不下于东城的大队明军。
  不过晋南都是清廷的地盘,虽然有些山,但不像太行山那么连绵,且有黄河天险拦住去路,明军逃到那里插翅难飞。
  “来人,给摄政王报捷,本王已攻破了潞州城!”
  “遵命!”
  信使就待远去,吴三桂又叫道:“回来!”
  信使回头,吴三桂蹙着眉头说:“说有两股流贼残部逃出城,一部逃入太行山中,另一部往晋南去了,本王为了斩草除根,不留下后患,正在督大军追缴!”
  “遵命!”
  信使的身影随着“得得”的马蹄消失在黑暗中。
  吴三桂相信多尔衮能猜到他的心思,虽然潞州的战事结束了,但他不想到湖广与翟哲死拼。他想回到四川了,如果翟哲出兵四川,他便可以理所当然的撤兵。
  潞州城明亮起来,清兵依次入城。
  几十里外,义军被关宁骑兵穿插切割成小块,终于有人受不了那黑甲和喷气的战马带来的压力,跪倒在地。
  “跑!”
  郝阳友连头也不回,他必须要在天明前逃入山中。有五万人随他从东城门突围,现在他身边只剩下了几千人。大队义军已完全失散,好在他们都要往哪里跑。


第503章 冬雪
  冬天来了。
  万物休养生息。
  金小鼎躲在丛林中,他头顶上的树木光秃秃的没有叶子,挡不住阳光也挡不住飞雪。
  他们从潞州城逃出来两天后,大雪终于降临,昨夜鹅毛般的大雪飘了一夜。今天清晨起床时,有不少义军没能像昨天那样站起来。
  “活动活动身子骨!别蜷缩在那里冻住了!”小头目们到处吆喝。他们才洗劫了附近的一个大村落,抢夺了一些御寒的衣服。这个时候,金小鼎无心再维持军纪了,何况他麾下这支义军从来就没强调过军纪。
  雪林中偶尔响起树枝断裂的声音。
  金小鼎的眼睛落在十几里外的那条玉带上,黄河水面被厚实的白雪覆盖。
  他很庆幸。他此刻的清闲该感谢这场大雪。
  虽然有人被冻死,这场雪来的正是时候。清廷留守山西五成的兵马在潞州城下,还有两成在太原,晋南没有多少留守兵马,各地守军不敢冒着丢掉城池的风险搜捕不知藏在何处的义军。
  大雪封住道路,吴三桂的骑兵没那么快追过来,金小鼎甚至怀疑,吴三桂会不会这么卖力的追赶自己。从他攻打潞州城时的表现,这个人虽谈不上不是对清廷有异心,但必然存着自保之心。
  天下何人不为己?
  几里外的雪原上有几个黑点走过来,他们像是在雪坑中爬动,每一步都走的无比艰难。一个时辰后,三个裹得严严实实的人走到金小鼎面前。
  “怎么样?”金小鼎满脸期待。
  为首一人摇摇头,答道:“还是不行啊,冰面没有冻结实,一个两个人还行,几千人一起过河冰面必然会崩!”
  金小鼎抬头看看天,笑笑说:“没关系,再等等。”他心中着急,但不能在这些人面前表现出来。
  他之所以率军逃到晋南,正是想走崇祯七年流贼军由晋入中原的老路,他要带着逃出来的这三万多人回到湖广。
  大同城已经坚守了七个月,再坚固的城池也有被攻破的时候。如果大同城破,那将意味着江南的归江南,江北的归江北,他在留在山西已经毫无用处。山西的义军在潞州城把吴三桂的大军拖到冬天,他已榨干这些人最后一滴血。
  从山西穿过河南便是湖广,明军的张天禄部已经在河南的南阳活动,只是因为这场大雪才又缩回去了。
  襄阳城下的攻防战已经停歇了,如大同城一样。
  站在襄阳城头已经看不见明军的兵营。有一半的明军驻守在襄阳城前三十外的山寨里,另一半明军躲在山寨之后。冬日无力攻城,翟哲索性撤兵,让兵士们能安安稳稳过一个冬天,以免在睡觉时还要担心清兵会出城突袭。
  见明军无力撤走,襄阳城内的洪承畴难得生出一丝得意。
  去年他临危受命,被派到南京,没想到遇见江南大溃败。
  当时博洛决定撤出南京城,他虽然心不甘情不愿,但并没有坚决阻止。当时城内人心惶惶,女真人在于潜和杭州损失惨重,刘良佐与阎应元私下书信想通,李成栋心思不明,在满人和汉人失去信任的境地,他不敢进言让女真人冒着全军覆没的风险坚守南京。所以今年他来到湖广干的最主要的事情就是协调满人和汉人之间的关系。因为实力偏弱,他未能在湖广力挽狂难,但努力把战事拖到了年底,同时让襄阳城固若金汤。
  襄阳城内有女真人四千人,蒙八旗和汉八旗两万人,剩下的两万人都是原明降军,在守城时立下汗马功劳。
  走上城头,见原野被皑皑白雪覆盖,洪承畴突然生出一种指点江山之感,“如果汉人能与满人融合在一起,江北还是要强于江南!”
  眼下满人对汉人防范甚严,朝廷中对汉文臣歧视的更厉害,如此长久下去必会出乱。他相信以摄政王的英明当能看出这里的问题。如果清廷重用汉臣,武有吴三桂,文臣非他莫属了。
  洪承畴越想越得意。
  远处出现了几个黑点,那是明军的巡逻兵。勒克德浑多次请命要追杀明军斥候,但他一律阻止,杀几人于事无补,他指向守住襄阳城,不出一点岔子。
  明军巡逻骑兵不时出现在襄阳城下,对岸也有明军活动,但明军无力攻打南阳城,因为襄阳城还在这里。昨日他才派信使泅水过江向多尔衮通信,让摄政王对襄阳城放心。
  翟哲在宜城,这是离襄阳最近的城池。
  十几天前,堵胤锡从荆州输送粮草过来,同行的还有高慧君。高慧君本不敢来,高夫人一顿好劝,她才大着胆子出行。虽然她名分上是妾,但受过朝廷的诰命封赏后,可以以平妻的身份见人。范伊和乌兰都有子嗣,高夫人的如此着急,正是想让高慧君早点生个儿子。
  相隔几个月,高慧君的着装打扮大为不同。身边人皆知翟哲不爱奢华,即便如此,柳全给高慧君准备的裘衣也有四五十件。因为柳随风的缘故,柳全对高慧君格外照顾。
  范永斗来到江南后,柳全明显感觉到压力。商盟势力如日中天,正午的太阳无法一直保持在最高点的位置。范永斗是晋人,但他与柳家从来没有成为过朋友,当年在山西是如此,如今到江南恐怕还是这样。范家要想崛起于江南,必然要从商盟分一杯羹。柳家已经富可敌国,可谁又会嫌钱多?
  今日高慧君披了一件鹅黄色的狐皮裘衣,整个人显得成熟了了很多。
  见到翟哲时,高慧君低着头,不敢直视他,后来见翟哲并没有不喜之色,才慢慢放开胆子。
  宜城不是襄阳城下,翟哲没有忌讳,他看见高慧君时微微有些发呆,突然想起自己在江南的妻儿。他从三月离开江南,不知何时才能重返杭州。他如此,军中将士亦是如此。眼看除夕将至,将士们必然会思念家人。
  高慧君来到宜城,让翟哲在寒冷的冬天找到一丝慰藉。
  与此同时,金小鼎的信使安全到达湖广。


第504章 权势
  河南并没有多少清兵据守,一如当年被流贼肆虐的明廷。
  这半年,得范永斗之助,大将军府在河南已经建立一张完备的消息网,翟哲对河南了若指掌。
  眼下清廷的实力虽然比大将军府要强盛,但既驻军京师震慑蒙古,又要围攻大同城,同时重兵据守江淮,中原腹地实际上空虚的很。
  中原再不复往昔的荣光,从崇祯十七年大旱起,这里变成了实际上成了统治者的负担,旱灾之后是兵灾,河南的生产一直没能恢复。百姓在死亡和收获的粮食之间平衡,也许等人死的更少些,这里才能恢复平静。
  大雪之后,明军再次出动。
  步卒过江后在齐膝高的雪原跋涉。军中一些老士卒对此并不陌生,当年天雄军首战郧阳正是在雪天随卢象升千里驰援,一个月从京畿南杀到湖广,如今他们要走一条相反的路。
  在大军出发之前,有一行人先行赶往山西。
  金小鼎希望明军能往河南接应义军过河,但他同时带来的信息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当然是对吴三桂的看法。
  如孔有德、耿仲明等人都已投靠清廷多年,骨子里已是个满人,没有半点策反的可能,唯有吴三桂不同,两年前他还是大明的山海关总兵。清兵初入关时,弘光帝曾派使臣册封他,他并没有严词拒绝,甚至同时接受了清廷和大明的册封。直到明军攻破江南,隆武帝也曾派使者前去,那个时候,吴三桂不但严词拒绝,甚至将明廷使者绑缚送给了多尔衮。
  姜镶反正后,清廷中势力最强大独立领军的唯有吴三桂一人。多尔衮对他的封赏不可谓不丰厚,那么我能拿出什么来让吴三桂反正了?翟哲殚精竭虑,身边那个温暖而又有活力的身躯也无法勾起他都兴趣。
  “他是汉人!”
  这是最重要的筹码,但此时不是几百年后,汉人的观念尚未深入人心。这个年代的人考虑更多的是宗族、忠君和师门。只要反剃发令爆发那一刻,让人看到一点汉人雄起的影子。再说,和藩镇说民族,岂不是会让人笑掉大牙。
  一切都是权势,翟哲今天已经明白,所谓的天下大势不过是在权势中演变。吴三桂有向明廷示好的意思,也不会向他翟哲低头,他所向的一定是南京城的那个皇帝。
  “闽粤已经归郑氏了,大西军近年在云贵发展迅速,如果把四川再封给吴三桂,当真五代十国了!”翟哲粗糙手掌抚摸在身边美人丝滑如绸缎般的肌肤上。历史果然是个死循环,如三国演义所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高慧君像一支小猫蜷缩在男人身边。
  “当年韩信向刘邦请封假王,刘邦说要当就当个真王,当什么假王。既然大明已有两个王爷,我又何必再吝啬另一个。”
  他做出决定之后,立刻又想起大西军,那些张献忠的部下这一年已经占据了云南,而且兵马发展迅速。大西军与吴三桂不一样,他们即使再强大,也不可能得到如郑芝龙和吴三桂同等对待,翟哲不可能给他们比忠贞营更高的地位。
  美人如美酒,翟哲侧身从后面抱住柔软的身体,把满脑子的国家大事抛到一边。他不喜欢这般算计和平衡,这也许会让他少活几年。他只是不喜欢,并不是不会。草原的那段日子让他终生受益。与皇太极交手,与额哲为伴,汉部与土默特的分分合合,那些都蕴含着政治的精髓。
  与吴三桂初始只能是简单接触,而且这一块担着巨大的风险。单调的雪原上,一支商队在艰难的行走。车辙入雪甚浅,说明车上没有多少货物。商队伙计都带着白毡帽,他们中有人没有剃发。自江南反剃发重归大明后,剃发令实际上已经名存实亡。
  山西义军兴起后,除了太原城,其余各地百姓乡绅无论情愿还是不情愿,几乎都剪去了辫子。两个月血腥的屠杀后,多尔衮下令封刀。不是因为他仁慈,他需要的是汉人奴才,而不是汉人死尸。
  柳随风的头发卷在脑后,一个宽大的皮帽挡住了他半边脸。虽然有风险,他还是决定亲自出马。在河南不会有什么危险,只要是人就有空子,现在在河南掌权的都是汉人,范永斗人已经到江南,但关系还在。
  “驾,驾!”车夫挥鞭,从喉咙眼发出含糊的咒骂。车内的柳随风一个颠簸,驮马车辙又陷入深坑。几个伙计飞快钻出来,吆喝着号子,奋力马车推出坑。柳随风倚靠在车壁上,他没有动弹。
  路比想象中难走,他要做的事情更难。
  不仅要把金小鼎这三万多人带出来,他还要借此与吴三桂建立联系。
  他不会冒险走进吴三桂的兵营,但这是一个姿态,他随翟哲走到今天,岂会甘心永远当个幕僚。
  湖广战事结束后,所有人都需要喘气,那将是权力重新分配的时刻。柳随风给自己的定位是中枢,翟哲不会让他主政一方。但没有地方支持的中枢犹如无根之木。大将军府的武将系统现在以逢勤和左若为双中心,同时还有天雄军系统,浙东系统,江南义军系统,眼下又增加了忠贞营和降将,实际上各派势力都在翟哲一手操纵中。但民务不一样。这一块牵涉到真正的利益,陈子龙独揽大权的时代终究会过去。
  根据柳随风的分析,翟哲对江南士绅的让妥协已经进入最后的阶段。宗茂、范永斗和姚启圣都将得到自己的位置,当然也包括他柳随风。这些人都是倚靠大将军起家,不像陈子龙和堵胤锡那样,一直保留着尊奉朝廷这块遮羞布。
  接触吴三桂应该是柳随风亲历身为办的最后的重要布局,不仅仅为翟哲,也是在为他自己。他有很多对手,范永斗、宗茂,那些人远比军中武将难应付。
  无论怎么说,柳家是最早追随大将军的家族,柳全的儿子柳泰熙已经授诸暨县令,走了进入朝廷的第一步。
  自从听祖父对自己讲述国朝堂之争的诀窍后,他一直期盼自己能切身一次那种如履薄冰的刺激。他没能考中进士,甚至举人,他终能如愿。


第505章 舌绽莲花(上)
  大雪之后,还有大雪冬日的雪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