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国崛起-第2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肚子饿了,先吃点东西吧。”随意的套上一件浴袍,走出来时感觉到一丝凉意,精神为之一振。这园子里的女主人都不在,各自有事情去忙了,平时也另有住处,陈燮来的时候,才会一起过来。今天也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两人一起去了苏州。看这意思,就算离开了各自原先的家庭,有的事情还是放不下的。

人是会随着身份地位和环境发生变化的。这个变化指的是心态。现代社会的一个苦哈哈出身,因为开挂而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心态上的变化尤为明显。从最初的小心翼翼夹着尾巴做人,到现在随时教别人做人。在这个属于自己的庄园和地盘里,陈燮可以为所欲为,可以决定他人的生死。这是很可怕的一个变化。这种变化会让人变得飘飘然,会让人忘乎所以。

这也是陈燮为何要丢下其他人,悄悄的来到这个地方的缘故。坐在躺椅上,从二楼的窗户里往外看,远处是华亭新区隐约的灯火,虽然不是现代世界的不夜城,但却是最为接近的地方。屋子里很安静,没有得到允许之前,没有人能进来打扰他。就这么呆呆的躺着。躺椅一下一下的摇着,眼睛里看着外面那片灯火从最初的零星到现在的繁多,这一刻,心灵空明。

嘟嘟嘟的敲门声音不大,但是足以让陈燮从空明的状态中走出来。虽然有点不悦,但是肚子饿的人是不会太计较这个的。“进来。”甚至连姿势都没变化一下,陈燮发出声音。

捧着保温食盒进来的是舞娘和三个伙伴,这个异国女人。每一个动作都很特别,特别到让每一个接受他服务的男人。都会认为自己是无比尊贵的身份。菜不多,只有四个菜一个汤,但是非常的精致。厨子是一个从山东高价请来的鲁菜师傅,陈燮对这个不讲究,但是为了讨好陈燮,叶纤云借着去山东的机会。还是带回来一个。

海参啊!第一个菜就是葱爆海参,这菜壮阳啊!呃,壮就壮吧。

一个人吃饭,四个人伺候,这还算是比较低调的。江南一些富贵的人家。身边跟的丫鬟,起步价就是八个。陈燮是不喜欢人多,所以一般情况下,身边不会围着太多的女人。

端起饭碗的时候,陈燮腮帮子抽了一下,成化年间的官窑啊。这要是在现代,这一副餐具,就够人起谋财害命之心了。筷子是象牙的,奢侈就奢侈一点吧,毕竟不像一些本地的土豪,随便吃个饭就是十八个菜起步。就像张居正喜欢吃鸡舌头,每天家里要杀一堆鸡,就要个舌头来给他吃这个菜,那才是真叫奢侈。大明朝的首辅,呵呵。

这几位舞娘生存的能力不差,现在居然能熟练的使用筷子了,陈燮只需要张张嘴,吃的就送到了嘴边。一边享受这种奢侈的服务,一边还可以看舞娘柔软的身躯在演绎一段相对舒缓的舞蹈,裸露的腰部,在做轻盈的摇摆时,这个舞娘又是另外一种韵味。就像变了一个人,唯一不变的还是那身段,细腰如握,两腿纤长。

老酒虽然不烈,但是纯而浓,晚风送来的幽香,是园子里正在盛开的桂花。微醺的眼花耳热,舒服到浑身每一个骨头里。可惜的是,这份舒爽,陪伴的是此刻内心的孤独。一个世界,只属于陈燮一个人的世界里,一个孤独的灵魂在翩翩起舞。

陈燮都不知道自己是如何睡下的,也不知道昨晚上的酒喝到什么时候。醒来时已经是晨曦,天边的一抹白渗入卧室内,右手下意识的握了一下,捏住的是一团柔软和饱满,换来一声低吟。面前的一双眼睛里充满了敬畏和卑微,似乎在担心什么,对视之际飞快的扭头,依旧将饱满的曲线背对着身后的男人。饱满的胸前,凸起的樱桃正熟,生机勃勃处卡在一处泥泞湿滑的沟谷之间,没有太多的曲折,只是身前的腰摆动了几下,轻轻的融入。

作秀这种事情绝对不能错过,华亭县咨议局成立的盛况,引来了《明报》采访人员的关注。(不关注就得丢饭碗)“这是一次意义非凡的大会,这是一次创新的大会。这一次大会的胜利召开,揭开了一个新时代的序幕。自古以来商人的社会地位就不高,商人天生就低人一等么?要我看,持这种说法的人,其出发点就是两个字——私立。为了自身的私立,不惜贬低商人。在座的各位,我知道你们都很注重自身的信誉,为了一句口头承诺,赔本的买卖没少做。在这个别人认为是充满尔虞我诈的行业内,时时刻刻都在讲诚信。为什么?很简单,因为哪怕是一次不讲诚信的事情发生,都会给整个行业带来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反过来呢?其他各行各业的人们,就没有做过缺德的事情么?我看未必。所以啊,首先你们这些人,就不该把自己看的低人一等。本阁部搞这个咨议局,就是想让工商界的社会地位得到提高,只有你们的地位提高了,挣钱的积极性才会提高。只有你们挣钱多了,国家的商业税才会多。现在这个机会给你们了,这是陛下的恩德,是我大明圣君在朝,才有的难得气象。各位,千万不要辜负了陛下给你们的脸面,更不要忘记,当你成为议员的那一刻起,你比谁都不低。”

陈燮的讲话不长,通篇的大白话,是个人都能听的懂。会议将进行两天,陈燮讲话之后,正式的投票就开始了。就在大家排队准备投票的时候,陈燮身后跟着一个朱慈烺,后面还带着阮大铖、杨龙友等十几个大明的官员,来到投票箱前,朱慈烺亲手投下了第一票。这个场面,立刻让现场沸腾了。江南商人都知道,太子爷就在陈燮身边,真的看见他来投票的时候,就算那张票上什么都没有写,这也代表了当今天子和下一任天子的共同意志。

“天恩浩荡啊!”带头跪下的是周老爷,伸手的工商户们,密密麻麻的跪了一批。这个时候,站在台上的朱慈烺愣住了,回头看看满面微笑的陈燮,送来鼓励的目光,朱慈烺深呼吸,面朝众人淡淡道:“都起来吧,本宫来此,不过是代父皇走一趟。父皇说了,商人虽然重视利益,但是他们的银子也不是白来的。将本求利,也是要承担风险的。世人只知道商人挣了大钱,谁有知道,商人需要承担的风险和来自民间的压力呢?陈**卿关于咨议局的提议,朕深以为然,不能只让商人交税,不让人家过安生日子。”

此言说罢,现在一片五体投地的身躯,一些商人已经激动的失声痛哭,这是来自当今圣上的肯定和认同。这意味着,从今往后,商人的地位真的会发生变化了。

陈燮和朱慈烺没有就留,很快就离开了,不然现场这个会就没法子继续了。等到一群官员也走完后,就留下一个杨龙友在主持这个投票过程,中午之前投票结束,下午统计结果的会议上,台上又出现了朱慈烺和陈燮的身影。好在这一次不用大声讲话了,朱慈烺站在一个告示榜跟前,手里举着一个话筒道:“各位父老,本宫感谢大家给我这么一个机会,宣布华亭县第一届咨议局议员的名单。”

台下再次跪了一地,与会者纷纷离座,跪地听讲。朱慈烺见状,没有了上午的那份紧张,笑道:“各位,平身吧。”等到众人谢过太子,起身继续时,朱慈烺念了第一个人的名字:“闫久成,……。”

《明报》全程报道了这一次会议,结果不仅仅是轰动江南那么简单了,全国都为止震惊。尤其是关于朱慈烺出现在会议上的事情,更是引发了官场不小的震荡。朝廷上下发生了一次上奏的狂潮,但是这一次官员们的重点不在咨议局该不该成立,而在太子的身上。

第五百六十四章高兴的太早

第五百六十四章高兴的太早

所有论调意外的统一,都指向了太子不该出现在会议上的这个事情。,京师里一片哗然,朱由检却安如泰山。最着急的是自然是周皇后,第一回空着手在等朱由检散朝回来。

看见周皇后,朱由检的表情是一种凝重,等在另外一个殿内的田贵妃,却是一脸的轻松。听说周皇后在等皇帝,她倒是没有着急去往跟前凑,这个时候,什么都不做才是最好的。

“皇后担心什么?”朱由检的问题很奇怪,这是明知故问。周皇后多少有点慌了,口不择言道:“太子年幼,犯错在所难免,臣妾愿意为太子承担罪过。”听到这句话,朱由检反而笑了,伸手扶起跪下的周皇后道:“起来吧,没你想的那么严重。朕很欣慰了,这个时候,你居然没有说陈思华一个字的坏话,真是出乎朕的预料。”

周皇后极为自然的回答道:“皇上让陈思华给太子做老师,臣妾就不能有半点质疑的想法。陈思华如果不忠于皇上,不忠于大明,这天下也就没忠臣了。既然是忠臣,又是皇上钦点的太子师傅,臣妾怎么会去怪罪于他?即便太子有错,也是臣妾在儿时没有教好的罪过。”

周皇后还是很了解朱由检的性格,所以上来就把一切错误都扛了下来。这个举动,朱由检看着都觉得心疼,周皇后虽然说不那么讨他的宠**,不像田贵妃那样多才多艺,但是作为皇后。她已经做到了最好了。你总不能要求一个母仪天下的皇后,像别的女人那样示色媚君以邀宠吧?那就不是皇后该做的事情。而且在这个事情上,朱由检是很满意皇后的姿态。

夫妻之间虽然没有了新婚之际的甜蜜,却多了一份互相扶持的情感。朱由检难得的挽着周皇后的手,一起往后宫里面走,一边走一边道:“今天的早朝。皇后是没看见。那股阵势,一个一品大员,十三个二、三、四品的大臣,一起站出来以辞职为要挟,让朕处罚太子。这哪是要处罚太子啊,这是要朕废太子呢。真是好大的胆子,这些人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毫无作为。这种事情倒是起劲的很,什么天家无小事。他们这不是冲着太子来的,是冲着朕来的,是冲着陈思华来的,是冲着朕的内库来的。请祈骸骨,好啊,朕就成全他们。”

周皇后这才知道,早朝之上,爆发了一场地震。东阁大学士陈演为首的。包括了东宫那套班子成员在内的一批官员,集体站出来弹劾太子在华亭的行为。认为这是坏了祖制,乱了纲常。要求皇帝召回太子,并且让太子在东宫闭门思过,读书修身三年。

这个事情说起来还是很有趣的,东宫那帮人站出来,还是有维护太子的意思。目的还是在于把太子弄回来。不要在陈燮那边呆着了。至于陈演嘛,他倒是觉得这是一个机会,只要陈燮那边稍稍低头,以他为首的这些人就有个拉拢陈燮的机会。政治嘛,不就是妥协么?

没想到的是。朱由检在早朝上一言不发,这下这些人就没台阶下了。只好放大招,一起站出来请辞,不曾想朱由检一直就等着这个呢,当时微微一笑道:“好,朕准了。”甚至都懒得留一下的话往外讲,这一招的目的不是什么不给这些臣子留颜面,而是要拿这个事情来作为一个例子,告诉这些大臣,不要动辄拿请辞来吓唬皇帝,这一招过时了。

如果不是经历了这些年大明朝的风雨飘摇,朱由检还真的拿这些人没有太好的法子。找不到他们的把柄啊,你就不好收拾他们。本来就对这些大臣们失望透顶,这个时候还闹这个事情,当然是一点都不客气,**留不留,不怕没人愿意来接这个位置。

更关键的一点是,早朝之上,内阁的其他成员选择了沉默,没有站出来跳,没有陈演等人预想的那样,只要有人站出来折腾,满朝文武就会出来犯颜邀直名。本来这是那些清流最喜欢干的事情嘛,没想到今天内阁大臣们不配合就算了,就连御史台那帮搅屎棍,也都安静的站在一边看热闹。这就等于在无声的告诉皇帝一个事情,我们不认识他们。

今天的早朝,真实地反映出内阁制度改革之后的朝廷格局。周延儒作为首辅,意外的没有一个内阁大臣是跟他穿一条裤子的,卢象升和杨廷麟,有点自成一派的意思,相互间不说勾结吧,默契肯定是有的。剩下一个就是洪承畴了,此君野心勃勃的要往上爬,排名最后一位呢,上面还不是少一个好一些么?至于其他的大臣,比如魏藻德,他可是最有希望入阁的一位,你让他出来帮着陈演说话?那不是笑话么?

内阁大臣之间不能沆瀣一气,各管各的一摊子,谁也不肯为对方说话的局面,归根结底还是这个新的内阁制度造成的。大臣相互之间,权力区分更为清晰了,首辅除外,其他内阁大臣都是有自己一片势力范围的。这就导致了,有人出来玩命的时候,其他人就只会看热闹。朱由检处理起来,自然是轻松很多,游刃有余。

田贵妃的脸上一直在微笑,她有两个儿子,都很受皇帝喜**。可惜的是,朱由检想做第二个朱元璋,在继承人的问题上,学的十足太祖的做派。原本田贵妃是看不到希望的,今天在早朝上的事情,自然有耳目通报。这一下田贵妃高兴了,朱慈烺自己作死啊。连他的老师们都出来反对他了,这还不是好消息,什么是好消息?就算那个陈燮再厉害,一个人能保得住朱慈烺这个太子的位子么?只要满朝文武这么一闹腾,太子的地位就不是牢不可破的。

田贵妃知道了开头。却猜错了结尾。她怎么都没想到,那些平时嗓门很大的大臣们,今天似乎没有太高的积极性了。因为太高兴了,田贵妃甚至都没有等到结局的消息,就在这里迫不及待的等待皇帝的驾临了。等到她把一切都准备好之后,后续的消息到了。正在欢天喜地的亲手做一碗汤的田贵妃,手里的勺子掉在了地上。“啪”的一声,很脆!

陈燮就是一个人,还远在南京,但结果居然是他赢了,轻轻松松的,甚至都不用出面,就赢的很漂亮。皇帝对他的信任,居然到了这个地步。之前真是怎么都没想到。

打发了报信的小太监,田贵妃怎么都笑不出来了,默默的回到寝宫,躺在床上一言不发,双目无神,呆呆的看着帐子顶上,似乎想看穿一切。可惜,她没这个能耐。高兴的太早了。结果自然是无限的羞恼。这个女人还是很聪明的,很快就从这个事情之中得到了一个经验:“陈燮。不可以之为敌。”如果陈燮不改变态度,她的儿子就绝对没有机会争大位。

京师一场地震之后,余波却没有太大的动静。魏藻德如愿以偿的以东阁大学士的身份,进入了内阁,成为了排名最后的一位内阁大臣。这场闹剧的最大受益者,令人意外的落在了洪承畴的身上。他这个挂名的礼部尚书,扶正了!真正意义上的掌握了礼部。

大明是极为重礼法的时代,很多大学士都得挂一个礼部尚书的名。而实际上的礼部尚书,也是内阁的次辅的绝对人选。相比之下,工部尚书。就属于冷门单位了,排在了最后一位,挣死了都不可能是内阁大学士。这场闹剧很快就平息了下来,朝廷里恢复了平静。

远在千里之外的江南,却在掀起一场激烈的争夺战。咨议局这个新的机构,因为朱慈烺在华亭的出现,直接引发了一场地震似得的反应。整个江南官场都意识到,咨议局的监督权力,看来皇帝是在玩真的,不是做个样子,给个虚名而已。

因为咨议局这个写在规则里的对大明各级官场的监督权力,其地位直接超越了那些有功名却没有官职的乡绅。就算你曾经做官,但是现在在野,也无法对朝廷指手画脚。顶多是通过自己的关系,在朝廷中发热。咨议局就不一样了,他们只要有明确的证据,就可以用各级咨议局的名义,检举各级的官员。这个性质就完全不一样了。

各县的咨议局选举,正是在这么一种氛围下开始的,其激烈程度,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就算是陈燮,也低估了这个权利对这些工商业者带来的诱惑力。等到秋收结束了,各县的选举才算一一结束,然后是各府的议员汇聚一堂,进行省议员的选举。没个府的名额都是有限的,议长一个,副议长两个,秘书长一个,副秘书长一个,这五个人自动晋级为省议员。同理,县咨议局的成员,自动晋级为州府议员。一个府有五个省议员名额,一个州只有三个。州府的议会产生结果之后,省咨议局也开始了选举,产生一个五人领导机构。这个竞争就更为激烈了,为什么如此激烈呢?很简单,根据咨议局的规则,只有这五个人,才有质疑省一级官府的发言权,虽然前提是他们需要掌握足够的证据。但是这个监督权力,却足以让人发狂了。老子能对巡抚大人指手画脚了,这还能扛的住啊?

第五百六十五章有关真理

第五百六十五章有关真理

咨议局的风波过去了,新成立的江南咨议局,得到了皇帝朱由检的高度重视,并亲自派来最信任的太监王承恩,赶在成立的当天咨议局的当天出现,宣布了一道旨意。

什么意思呢?省一级的咨议局成员,赐举人出身,府一级的咨议局成员,可纳捐为监生,县一级的咨议局成员,则赐进士出身。这道旨意下来后,别说整个江南了,整个大明都哑口无言。皇帝这是要干啥啊?如此的一意孤行?更为意外的是,整个大明官场,集体失声。

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动摇大明读书人绝对地位的事件,商人在这个事件发生后,社会地位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这个举动,说明了朱由检在长期依赖文臣治理天下,却毫无一点成效的前提下,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尝试。如果没有陈燮这个人物的出现,朱由检是不会这么做,也不敢这么做。陈燮这个人物,带给朱由检的不仅仅是一个稳定的大局,还有大明朝万世不易的希望。看见这个希望之后,朱由检自然敢于下注,要做一个千古一帝。

崇祯十六年底,朱由检面临的国内局势,已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天灾还在肆虐,但是得到了有利的财政支持后,赈济的工作在进行,大明的百姓只要有口吃的,就不会造反。军事方面,孙传庭已经完成了驱赶的任务。逃亡木邦的张献忠、罗汝才等辈,兵力不足五千人,辎重丢的一干二净,根本就成不了气候了。这时候只要大明自己不犯错,那就没有太大的问题。朱由检做出了一个决定,马祥麟为云南总兵。镇守边境,以防张献忠杀回头。其余各部,陆续返回京师,自百战精兵中挑选25岁以下精锐,充入新军之中,取代过去的京营。原先带兵的勋贵,必将慢慢的退出军队中,成为大明朝真正意义上混吃等死之辈。

这个时候,朱由检把朱慈烺送到陈燮身边的目的。才算是图穷匕见。大明官场已经彻底的看清楚了,这不是一代皇帝的意思,而是要把这个意思贯彻到两代甚至更多代皇帝的心中。大明朝的变革,迎来了一个由不得你变还是不变的时代。一个以陈燮为未来大明外朝中坚核心的构图,清晰的摆在每一个人的面前。皇帝或者会短寿,但是陈燮在家伙,现在看上去也就是三十不到的样子,怎么看都是能活很久的货色。

一边在高度肯定咨议局。一边朱由检又颁布了一道诏令,让内阁重新审议考成法。把咨议局监督作为一个打分标准,结合京查一起,新编出一个考成法来,交给皇帝审议。什意思呢?就是让内阁领衔,把考成法拿出来,京查之外。搞一个咨议局监督打分的机制,作为官员是否能得到升迁的标准。这一招真是太狠了,对于官员来说,真是无法忍受的一件事情。被同类监督就算了,那些咨议局算得什么?就在百官跃跃欲试。摩拳擦掌的准备着,只要有人站出来挑头,就跟着一起上的时候。江南传来了另外一股风暴,立刻把大家的吸引力抓住了,新的考成法这个东西,居然不是主要话题了。

这顾风暴是怎么回事呢?起因还是《明报》这份媒体引发的,十月底,一篇文章在明报的头版刊发。名曰:格物致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篇文章,署名为陈燮,也就是说陈燮撸袖子赤膊上阵了。

文章的内容就一个,什么才是格物致知的正确解释,给出的答案很简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格物致知的最初意思,不是什么后来大儒们解释的那种,而是另外一个意思。通过格物,解释这个世界上看见的一切事情的道理,这才叫格物致知。那么,怎么才能得出这个结论呢?单纯的空想,根本就不解决问题,甚至会发生歪曲圣人言论的现象,并且严重的误导后人。世间万物,表象背后,都有其必然的道理,通过格物,去找这个道理,掌握其中的道理和规律,这才叫格物致知。

这篇文章出现之后,整个文人阶层出离愤怒了。以前陈燮在其他领域搞风搞雨,大家忍一忍也就算了。这一次,是在他们自以为绝对统治的领域来指手画脚了。居然敢于颠覆圣人,敢于颠覆先贤,这个怎么忍?

南京国子监、太学,这两个地方数百学生在报纸刊登的当天,就站了出来,堵在陈燮的家门口。一定要陈燮给个说法,他们高呼“为往圣继绝学”“圣人先贤不容亵渎”的口号,浩浩荡荡的在陈家大门外一百多米外带着,死活都不肯走。甚至有人直接在原地竖一块牌子,上书:不道歉,宁饿死。言下之意,就是要用绝食的方式,抗争陈燮这个三省总督的不当言行。他们倒是不敢继续往前走了,因为士兵在路上列队,刺刀对着他们,大有再往前走,就捅过去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