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争霸天下-第1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怡亲王一边走一边看着周围的景色,忍不住赞道:“这观里算是长安城数一数二清净自在的地方了,也难怪真人到了长安城之后就再也不出门。在这里的时间久了,只怕连孤也会迷恋上这份幽静安详。”

    跟在他身边相陪的,正是清乐山一气观的观主,大隋道宗的领袖萧真人。这个在江湖上地位超绝的老道人,看起来并没有什么仙风道骨的气质。若不是身上穿着象征真人身份的黑色道袍,换做普通百姓的服饰走在哪儿都不会被人记住摸样。

    这样的老者,就算在大街上与你擦肩而过,你也不会留下什么印象。普通,太普通。走在他们身后几米外的清风观观主和一身红袍的鹤唳道人,看起来也要比萧真人更像是一位得道高人。

    萧真人笑着说道:“王爷身在风尘中,想不到竟然怀着一颗道心。”

    怡亲王哈哈大笑:“哪儿有什么道心,不过是身处喧嚣之中太久有些厌烦了,忽然间置身这道观里就好像走进世外桃源,心里清净了不少。依着孤的性,真让孤在这里陪着油灯道经度日,还不憋闷死?”

    萧真人道:“可不敢请王爷久住,不然这道观里用不了多久就会满院的莺莺燕燕。”

    怡亲王笑的前仰后合,一边走一边说道:“萧真人倒是看得真切,孤这半生来,最离不开三个东西。一,美酒。二,美人。三美食。若是孤真在这院里住下来,或许长安城里楼里的姑娘们真会跑来找。”

    萧真人笑了笑,没答话。

    怡亲王走到大殿外面,回身看了看走过的路有些感慨的说道:“这里是道观最高处,回头望来时路尽收眼底。还是站在高处看风景好些,越高越好。站在最高处,半路走的艰辛些也值得。”

    萧真人语气淡然道:“高处冷。”

    怡亲王道:“那就穿厚实些。”

    萧真人又道:“身上的冷不算冷,再厚的衣服也裹不住心里的冷。”

    “真人为何心冷?”

    怡亲王问:“莫非是因为站的太高?”

    萧真人道:“还没有王爷站得高,怎么算太高?”

    他指了指脚下,确实比怡亲王矮了一个台阶。他并没有走上大殿前的小广场,只差一步。

    “你为什么不再走一步,和孤站的一样高?”

    怡亲王问。

    萧真人沉默了一会儿后认真的说道:“我站在该站的地方,再高也不高。若是站在不该站的地方,再矮也还是站高了。而且有时候王爷把高处看的太美好了些,其实就看风景来说,山顶和差一步到山顶的地方没什么区别。我站在王爷下面一个台阶的位置上,料来和王爷看到的东西也不会有什么差异。”

    怡亲王点了点头道:“有道理。”

    他往下看了看,又往上看了看:“站在山顶和站在距离山顶一步的地方,看到的东西肯定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但站在山顶和站在半山腰看到的东西,必然相差很大。可只要还在人世间,站在最高的山顶上往下看的依然只是穷目之景。若是离开人世间,站在天上往下看呢?”

    萧真人笑着摇头:“没有人能站到天上去,谁都不能。”

    怡亲王笑了笑,停顿了一下问:“萧真人,有件事一直想问你,但因为不够礼貌所以孤一直忍着。既然今天恰好说到高低,那么孤就借着这个话题问出来……你觉着,是你高一些,还是周院长高一些?”

    萧真人沉默了片刻后,一字一句的说道:“不知道周院长有多高,所以无从比起。不过我倒是知道自己有多高……不怕王爷笑话,我是真的很高。”

第二百三十六章 武当山的道人

    第二百三十六章武当山的道人

    方解一边走一边回头看跟在自己身后嘿嘿傻笑的黑小燕狂,然后不住的摇头叹气。为了让这家伙看起来顺眼些正常些,方解特意让他换上一身簇新的书童服饰,青衣小帽皂靴,浑身上下收拾的倒是很干净,可这也掩盖不住人黑脸丑啊。

    方解甚至怀疑,这小是不是什么妖精转世。

    幸好,挂在他鼻下面那两条大蚕虫在方解的强制性措施下算是销声匿迹了。可即便如此,带着他走进演武院的时候还是招惹来一阵接着一阵的嘲笑。男风之气虽然在大隋帝都不算浓烈,但谁家的书童不是唇红齿白的俊俏少年?方解带着的这个书童,别说和俊俏没一个铜钱的关系,便是说他不漂亮已经是昧着良心了。

    方解走进演武院没多久,关于他带了个猴儿做书童的消息就在演武院里传开。

    黑小倒是丝毫也不害羞,谁看着他笑他看着谁笑。不笑还好,一笑起来倒是把演武院里本就不多的女学生们吓得花容失色。

    半路遇到虞啸,两个人寒暄了几句之后虞啸就把他拉到一边。皱着眉看黑小一眼后压低声音问道:“你从哪儿寻来这样一个人做书童?这家伙要是晚上出来能把人活活吓死!”

    方解讪讪的笑了笑道:“一个算命的说我最近运气不好,所以找了这么一个带在身边辟邪……不过你放心,晚上他出来是不会吓着人的。”

    “为什么?”

    虞啸问。

    方解认真的说道:“晚上……看不见他……”

    虞啸一怔,随即扑哧一声笑了:“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黑的人,你还别说,你这书童要是晚上光着屁股跑出去,随便往角落处一站无需伪装,谁也看不见。”

    方解笑了笑后问道:“我听闻大将军不日就要带兵出征了?”

    虞啸点了点头道:“陛下的旨意已经下来了,定在二月十二,也不知道这是什么个日,我特意翻看了黄历倒是没什么特别的。不好不坏。不过家父倒是不信这些,他领兵这么多年来从来不信什么鬼神之说。”

    “本就没有鬼神,信它做什么。”

    方解道:“若是这一战晚些打就好了,你我都能随大将军出征。有你照应着我,说不得能立些功劳回来。”

    虞啸看了看四下没人,低声道:“这一仗未必那么快就结束,前两日我和家父谈及的时候,家父也说,若是大隋稳守住满都旗,最起码要到将长城建起来为止。围绕着满都旗建造的长城一日不建好,蒙元人的攻势便一日不会停歇。可要想在西北蛮荒之地建造长城,谈何容易?虽然工部已经招募了大批的匠人准备开往西北,狼乳山上也不缺石材木材……可蒙元人怎么可能眼睁睁看着咱们的人建造长城?”

    方解嗯了一声道:“又盼着这仗早些打赢,又盼着等到咱们学成之后好去西北立功……矛盾之极啊。”

    虞啸笑了笑道:“功劳不愁有的,这场战争要是两年内能打完,就真算不错的结果。以后朝廷调拨大军轮守西北势在必行,而蒙元人吃了这么大一个亏,怎么可能轻易服输?”

    方解点头道:“说不得长城建起来之后,蒙元人也快学会怎么打攻坚战了。”

    两个人又说了几句关于西北战事的事,虞啸告辞离去。方解带着黑小一路往演武院里面走,快到藏书楼的时候遇到谢扶摇。谢扶摇看见黑小的时候表情和虞啸一般无二,如此儒雅淡定的人也忍不住惊讶的咧了咧嘴。

    “你这两天出去降妖除魔了?”

    谢扶摇问他:“是不是从半月山上擒住的这个……人?若是他住在半月山上,那么半月山没有野兽活物的缘由也就算查清楚了。”

    “好阴损的嘴巴!”

    方解白了他说道:“你不觉得身边带着这样一个人很有安全感?”

    谢扶摇扑哧一声笑了:“是啊,这个人要是贴在自家大门上,鬼神皆怕啊。”

    方解不想在黑小的相貌上继续讨论,笑了笑问:“最近这两天怎么不见你在演武院里?我去你院里找了几次你都不在。”

    谢扶摇低声道:“告诉你,你却不许告诉别人。”

    方解眯着眼睛问:“当采花大盗去了?”

    谢扶摇笑骂:“放屁……传我修为的恩人到了长安城,你说我是不是该去迎接?他是第一次来帝都,哪儿都不熟悉,我帮着安顿下来。又陪着转了几处风景,今儿一早的时候回演武院来。”

    “武当山张真人的弟来帝都了?”

    方解一怔,心里不知道为什么紧了一下。

    “嗯,师兄代师传艺,这么多年来我的修为一直是他指点。说起来,倒是师兄更像是个严师。前几日我得到消息说是师兄快到长安城了,所以连忙出去定好了住的地方,又出长安城迎接。”

    “你师兄自己来的?”

    方解问。

    “不是,还有几人,但我却是一个都不认识。”

    谢扶摇笑了笑道:“我武当传人远比清乐山的道人要低调,按照道理我师兄和清乐山的红袍大神官是一个层面的人。但我武当上下就没有红袍大神官这个职位,师兄的道袍也与弟们穿的相差不多。即便走在大街上,也会被人看做是普通道人,哪里会猜到竟然会是武当山张真人门下。”

    方解嗯了一声,心里想的却是,清乐山的道人们按理说早就应该要返回一气观对,毕竟演武院的考试去年初夏就已经完成。萧真人和鹤唳道人他们已经在长安城里多住了**个月的时间,不回去是为什么?他们还没有走,武当山的道人们又来了,这又是为什么?

    方解可不信,武当山的人只是来游玩的。

    ……

    ……

    长安城是天下第一雄城,百里长宽。这里是大隋最繁华之地,往来人口之多难以数计。而大隋推崇道宗,所以在长安城里经常可以看到灰衣缚剑的道宗弟。而道宗,江湖上有一种说法叫做东西正宗,观满天下。

    这句话的意思是,整个大隋有数不清的道观。可要说到道宗正宗,那只能是东边的清乐山一气观,西边的武当山三清观。

    萧真人被皇帝封为天下道宗领袖,论名气来说自然是一气观要大一些。而世间人最看重正统一说,既然一气观是皇帝指认的道宗圣地,那么自然也是一气观的流派最为正统。这样说起来,武当山三清观似乎就要低了一筹。

    但武当张真人的名气之响亮,比萧真人丝毫也不逊色。

    甚至有人说过,若不是萧真人在陛下登基之前就已经与陛下熟识。这天下道宗领袖的帽也落不到他头上,据说张真人已经活了一百多岁,座下有五大弟,号称武当五仙。这仙字是世人对道宗修行者的尊称,百姓们往往称呼道人的时候都会尊称一句仙长。但要是在江湖上能被人贯以一个仙字,自然不是那么容易的。

    张真人自九十岁之后就再也没有下山走动过。武当山的日常事务,也都交给大弟宋慧乔打理。武当山掌教宋慧乔已经五十几岁,在武当山德高望重。他的话,在武当山就如张真人的话一样具有绝对的权威。

    张真人的二弟是张慧仪,三弟李慧书,四弟刘慧正,五弟刘慧清。

    张真人的嫡传弟便只有这五人,武当道人上千,皆是这五人的徒徒孙。论规模,武当山三清观比起清乐山一气观还要大些。而且这三清观在前朝时候便已经有了,比一气观也要历史悠远。

    传授谢扶摇修为武艺的,便是张真人的四弟刘慧正。这人身上的气质与武当山的整体气质一般无二,低调而谦和。这次他从武当山万里迢迢来到长安,并没有官府方面的人知晓。

    到长安之前,他也只是派人知会了在演武院学习的谢扶摇。由谢扶摇负责安排打点一切,吃喝住行全都交给了这个记名弟。按理说谢扶摇应该算是张真人的关门弟,不过他却只见过张真人两次。张真人九十大寿之后,便再也没有下山了。

    谢扶摇将武当山一行六人安排在长安城名气最响亮的顺德客栈,这是一家百年老店。店面大且干净整洁,但价格也颇令人咋舌。住在这里的一般都是从各地来长安的富豪商贾,寻常百姓在这里可消费不起。

    不过对于谢扶摇来说,这真算不得什么。江南谢家虽然已经逐渐式微,可那是指在朝廷里的地位。说到富有,即便比不了吴一道,也足以排进整个大隋的富有家族前五里。

    刘慧正看起来三十几岁年纪,面貌温和。他七岁随张真人修行,已经三十年了。当年演武院的教授墨万物自恃修为不俗,上武当山邀战张真人。张真人不以他无礼,而是派了刘慧正代师迎战。

    刘慧正以四象指法破了墨万物的绝招,墨万物羞愧而走。

    这么多年过去,刘慧正的修为更加精纯雄浑。不同于清乐山一气观的道人们,基本上不过问江湖事。武当山的道人们多有人在江湖行走,行侠仗义。所以江湖中人对武当山的敬重,实则还在对一气观之上。

    刘慧正六人,除了他之外还有一个年纪不大的小道童。还有三人穿着的是普通弟服饰,是他这一脉修为最好的三个弟。而另外一个,则是一位看起来最起码有七八十岁的老道人,身上的衣服和刘慧正的一般无二,显然是和武当五仙身份相当的人物,可这般老了,又绝不可能是张真人的弟。

    且从刘慧正对他恭敬的态度来看,这老道人的地位似乎不低。

    “慧正,咱们要在长安城里住多久?”

    颤巍巍的老道人在屋里坐下后问道。

    刘慧正想了想回答道:“还不知道,师尊没有明示。”

    “唉……”

    老道人叹了口气道:“我都这般老了,还要万里迢迢的跑来帝都。若是再住的久一些,难保不会把一把老骨头扔在这儿。死了不能葬在武当山上,想想心里就发酸啊。若不是你师父亲自来说,我是绝不肯下山的。”

    “师叔……您身骨这般硬朗,怎么尽说这些话。”

    刘慧正笑了笑说道。

    “硬朗?”

    老道人撇了撇嘴道:“我已经快九十岁了!再说……谁不知道帝都是藏龙卧虎之地?这里……我是真的不想来啊。”

第二百三十七章 窥破

    第二百三十七章窥破

    方解虽然对武当山道人出现在长安的事有所疑惑,可连谢扶摇都不知道刘慧正他们到底是做什么来的,方解也无从查起。但他最起码知道了武当山那几位道人住在什么地方,所以回去之后方解第一件事就是让书生陈孝儒去顺德客栈盯着。

    连他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对武当山的道人来长安这么敏感。陈孝儒是苏不畏派来的人,方解交待的事他自然不会拒绝。脱掉了方解买给他的新衣服,重新换上那身脏兮兮的儒衫,陈孝儒一步三摇去了。

    到了现在,其实方解也不了解这三个人到底各自擅长什么。但既然苏不畏选了这样三个人,肯定有所根据。

    今儿一早的时候,他得到了小太监木三的消息,据说陛下见怀秋功虞满楼等人的时候提到了怡亲王,这是陛下这些日以来第一次在朝臣们面前表现出不满。方解从中敏锐的察觉到了什么,或许……皇帝的耐心真的要被消磨光了。

    所以他必须得加快搜集怡亲王暗地中那些勾当的证据,虽然他不知道为什么皇帝会突然之间态度有了变化。他估摸着是和二月十二大军出征的事有关系,可是想来想去又想不到到底有什么关系。

    一想到那天大军出征,方解又不得不想到武当山的道人在这个时候到了京城,是不是也和这件事脱不了关系?

    谢扶摇说的没错,刘慧正可是和鹤唳道人一个辈分的人。这还是因为萧真人被皇帝封为大隋道宗领袖,否则论辈分萧真人都要算张真人的晚辈。武当山派了这样一位有分量的人来,针对的是谁?

    方解在椅上坐下来,小姑娘庄蝶就极乖巧的端上来洗脚水。温热,正好泡脚。方解对她笑了笑,趁着她蹲下为自己脱靴的时候,伸手在庄蝶露出来的一小截光滑的后腰上摸了一把。

    庄蝶的脸一红,躲闪了一下。

    她蹲在在地上,一边给方解搓脚一边问:“公今儿累不累?”

    方解笑着摇头道:“怎么会累,又不是下田干活,演武院里没什么累人的事,倒是无聊的很。”

    庄蝶诧异道:“演武院里不应该很繁忙对吗?要学很多事,兵法啊,战阵啊,武艺啊,骑术啊,这些东西都占时间也累人的。公说不累,想来是因为你身结实。”

    “你怎么知道我结实不结实?”

    方解嘿嘿笑了笑,用手指勾起庄蝶的下颌调笑了一句。庄蝶红着脸躲避,沉默了一会儿问道:“公和怡亲王的交情一定很深吧。”

    方解问:“为什么这么问?”

    庄蝶道:“不然前一天公去了新月楼,怎么第二天怡亲王府上的人就给我赎了身?公那夜……那夜喝醉了酒,料来怡亲王府的人很快就知道了,为了不让别人再碰了我,所以花银把我赎出来送到公这里。”

    方解嗯了一声:“怡亲王对我确实很好。”

    庄蝶停顿了一下问道:“我就是不解,为什么怡亲王府的人那么快就知道了?公去的时候可还是化了妆的,就算盯着看也不是一眼就能认出来的。”

    方解心里冷笑,但脸上的表情依然很温和:“怡亲王风流之名遍博天下,想来新月楼的人对怡亲王也是极熟悉的。说不定是第二天怡亲王去新月楼的时候,当笑话讲给他听了呢。所以他让人给你赎身。”

    “哦……”

    庄蝶哦了一声后又问道:“我听说怡亲王自称是天下第一风花雪月之人,他那样的大人物,岂不是应该以国事为重?怎么总是流连青楼画舫?”

    “怡亲王爱美人啊。”

    方解认真的说道:“怡亲王醉心于山水之间,流连于画舫青楼。是因为他是真正雅致之人,性如闲云野鹤一样,自然不愿意被俗事缠身。”

    庄蝶垂着头为方解擦脚:“可我在楼里的时候听说,怡亲王是真正有大本事的人。他那样的人不入朝,着实是大隋的损失。我和姐姐们闲来无事聊天的时候,她们都说怡亲王胸中有真实学,实在是宰相之呢。”

    方解嗯了一声:“以后这样的话还是少说的好,怡亲王不入朝自然有他的道理。这些话平日里在自家里说说也就罢了,可不许和外人乱讲……我虽然和怡亲王没见过几次,但也十分钦佩王爷的为人。若是他入朝,对大隋来说自然是一件大好事!”

    庄蝶点了点头:“公放心吧,我又谁都不认识,能和谁说去?”

    “对了……我听说公你和大隋首富吴一道的交情也很深?在楼里的时候,她们都说公你就住在散金候府里。因为知道公你风度翩翩,所以那些姐妹们还商议着闲暇时多去侯府门口转转呢。”

    “是吗?”

    方解笑道:“早知道我这般有女人缘,就该早去新月楼转转对。”

    见方解将话题不露痕迹的移开,庄蝶的脸色微微变了一下后笑着问道:“公,吴一道可是个传奇的人物,你和他相熟,给我讲讲吧?”

    ……

    ……

    在庄蝶的伺候下洗了澡,方解回到房里的时候见沉倾扇正在灯下看书。沉倾扇最近的性越来越沉静,以往的时候就好像六月的天一样说变就变。见方解进门来,她抬起头温柔的笑了笑问:“怎么样,美人侍浴的感觉如何?”

    方解撇了撇嘴道:“一个柴禾妞,看着就没兴趣!”

    这话说的大义凛然,沉倾扇却忍不住白了他一眼,眼神顺着方解的脸一直往下走,停留在还挺着的某处盘旋了一会儿。

    方解讪讪的笑了笑:“这是自然反应……”

    他挨着沉倾扇的坐下来,自然而然的将她揽在怀里,贴着她的耳边低声道:“这个小妮,一直在试探我和吴一道的关系。明儿让黑小悄悄跟着她,看她怎么把消息传出去。从明儿开始买菜做饭的事都交给她,给她个便利的条件。另外……正因为她一直在试探我和吴一道的关系,所以……看来他们快忍不住要对吴一道动手了。”

    “迟迟不动手的缘由是什么?”

    沉倾扇轻声问道:“朝廷里那些大人们没动手,便是皇帝似乎也不急着将货通天下行抢过来。”

    方解道:“或许皇帝是这阵忙着出兵的事吧,等二月十二之后谁知道他会不会忽然下旨将货通天下行收归朝廷?”

    “归户部?”

    沉倾扇又问。

    “也可能直接收归皇宫里管着,皇帝派个信任的人掌舵。收一个货通天下行,相当于大隋凭白得了最少几十年的赋税……皇帝若是不贪怪。至于那些大人们为什么还没动手,或许是因为吴一道手里的东西震慑着,东西没到手,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他想了想继续说道:“不过若是皇帝真的在出兵之后对货通天下行动手,那些人一定坐不住。离着出兵的日已经不多了,他们现在比吴一道要急,所以……吴一道反而显得很安然淡定。”

    “方解……”

    沉倾扇张了张嘴,欲言又止。

    “怎么了?”

    沉倾扇沉默了好一会儿后轻声问道:“如果……如果朝廷里那些人真的要对吴一道下手,你会不会插手?”

    这句话问出来之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