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钢铁雄心之舰男穿越记-第1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汉娜的计划,未来的法国战役结束后,二十吨坦克的生产将逐渐停止,届时德国将转产三十吨坦克。
而真正被汉娜最重视的三十吨坦克设计方案,现在还只是一个计划,按计划这款坦克将安装88毫米坦克炮。这也是汉娜为应付未来的T34而针锋相对开发的,不过在吃透二十吨坦克技术之前,该型坦克暂时不予开发。而且T34要到1939年年底才提出开发预案,目前德国全部的精力都还集中在完善即将投产的二十吨坦克上。
坦克的开发设计,必须具有前瞻性。一款坦克的开发周期很长,其设计前必须考虑到对手坦克的发展进度。而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对于穿越者来说,最大的优势就可以提前知道对手技术发展的进度而制定自己相应的开发标准。
不过有一点要注意的是,坦克的开发设计,同样也必须老老实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一点一点地进行技术积累。德国坦克开发时,汉娜不是不想一步登天直接开发出三十吨级别的坦克,但是这根本不可能。技术的开发,最讲究积累,不顾现实直接乱上三四十吨甚至五十吨的坦克,那会扯到蛋的。(PS一下,看到一堆穿二战的小说,有些无知的作者,在一九三九年就给德国上四五十吨重的虎豹,先不说这个时代的德国有没有这个技术,光是战术运用上也是不可行的,虎豹糟糕的道路通过性在西线一样是灾难。)
现在的德国坦克军工厂,正在为大规模量产20吨级的3号坦克作准备,两座全新的坦克厂也正在建造中。而汉娜则为该型坦克取了一个名为“小豹”的绰号,按计划三号坦克将在1938年年初完成生产准备。
小豹坦克将是德国未来西线战役的主力,1940年前,25吨重,75毫米/42倍炮,60毫米/60度正面装甲的坦克,绝对是这个时代世界上最强的中型坦克。历史上德国装甲兵在西线战场上被迫以劣势的坦克对抗强势对手一幕将不会重演。
中国方面虽然获得了汉娜“大方”提供的坦克和飞机的图纸,甚至还将获得一条二号坦克的生产线。但由于旧中国留下的工业底子实在太薄,即使德国方面全套地向中国转移图纸和生产设备,甚至提供技术人员援助。但是中国要能完全自产坦克和飞机,依林汉的估计,没有三五年去准备人才和消化技术,想要“速成”根本是不可能的。
飞机的问题在于发动机难产,其余零件部分倒是问题不大。早期活塞式战斗机,制造难度远比坦克要低,最困难的地方在于核心的发动机生产。对于这个时代的中国来说,这也是一个大问题。
活塞式发动机有多难生产?以德国正在开发中的DB601发动机为例,这款发动机其实是生产性非常好的一款发动机,号称一个工人拿着扳手就可以将其组装起来。但是每个零件的制造难度和工艺要求却很高。
历史上日本人曾经向德国购买了这款发动机的生产线和配套设备,甚至还派出工人在德国培训了半年。然而就是这样,日本人足足用了三年的时间,才勉强解决了DB601发动机的国产化问题。而国产化的DB601发动机,其性能和德国原产的相比,依然低了一个档次。而原因,仅仅只是工人素质的原因,制造出来的零件存在各种肉眼无法辩别的公差,积累起来,导致性能不如德国产品。
合格的产业工人,良好的企业生产文化,这是一条任重道远的大工程。
而坦克方面,要能完全自产一个型号的坦克,需要准备的各种配套项目设施就更多了,前期也只能走配件组装的套路,而生产坦克零件的技工的培养同样也需要时间。
十三吨级别的二号坦克是脱胎于七吨的一号坦克,生产技术难度要求比起二十吨级的坦克要低许多。而二战时日本坦克的性能也就是那个鸟样,最大重量达到十五吨的二号坦克,配上40毫米或45毫米的坦克炮,已足够应付历史上日本在二战期间所有开发出来的新坦克。至于更好的二十吨级别甚至三十吨级别的坦克,无论是德国甚至是苏联,他们现在也才刚刚完成二十吨级别的坦克开发工作,根本不可能轻易地将这些技术提供给现在中国,而现在的中国,暂时也消化不了这些技术。
工业化,不是有了设备工厂就叫工业化。人,合格的产业工人,大批合格的产业工人,这是比机器设备更重要的因素。刚刚从旧中国走出来的新中国,除了缺少的理要科技术人材外,同样也缺少合格的产业工人,这个国家文盲比例实在太高了。那些听从林汉的号召,从海外返回中国帮忙建设的华侨,往往一回国内就受到了各方面的重用。幸好现在的中国还大量收留着被汉娜流放出来的德共成员及其家属,部分地解决了新中国建设中人才不足的缺陷,否则没有足够的人才打底,一五计划要进行就更加地艰难。
坦克生产考虑到成本的因素和中国国情,其实林汉更愿意直接引进苏联的坦克技术。但是斯大林不是赫鲁晓夫那个凯子,在这方面他态度极为含糊,好东西他根本就不想卖给中国。而对于派出人才帮助中国进行工业化建设,同样也不是很热心,总是推三阻四。斯大林这个大俄罗斯主义者,他不可能看不出一个工业化后的中国对苏联的潜在威胁,这个威胁甚至比德国还要大——因为德国没有四亿五千万人,没有中国这么大的战略纵深。
一个农业国家向工业国家的转型过程中,第一步是最艰难的。
如果可能,林汉是非常希望汉娜能够把发动二战的时间推迟到42年以后,有了五年的时间作为缓冲期,到时候中国也算能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能够解决坦克飞机等装备的自产问题,而现在只有不到三年的时间,实在是太紧张了一些。而崛起的新中国,现在也只能拼命地在抢时间。当林汉和中国代表团的成员在德国到处考察的时候,国内也早就派出一批留学生留学德国和苏联,努力学习各种技术知识。
1937年中国代表的德国之行,看似引进了很多吓人的技术,但实际上在今后的一两年里,受制于工人素质的原因,中国最多只能做到自产轻型教练机,以及组装坦克,小规模地生产小型汽车等。
坦克与飞机制造技术,其实只是卖给中国供其长期消化用的“噱头”,因为林汉的关系,汉娜在这方面向中国代表团收的钱甚至只是一个成本价,飞机和坦克的图纸更是“白送”。
1937年中国代表团的德国之行,真正引进技术的重点,是水泥产业,钢铁产业,各类车床机床设备,蒸汽动力设备,发电机等这些最基础的东西,不打好这些基础,就妄想能大造飞机大造坦克,本身就是天大的笑话。(PS吐糟一下那些不知工业化为何物民国小说,主角不用几年的时间培养合格的产业工人,同时建立一条整条完整的工业产业链,就敢奢谈在民国大造坦克飞机出口全世界,简直就是在污辱读者的智商。)
世界大战将在三年后暴发,但现在的中国和德国,都很缺少时间。
在1937年三月八日,林汉在汉娜的安排下,在东鲁士出海,乘座德意志号战列舰出发,其目的地是波罗的海上的一个小岛,在那里他将和斯大林会面。
第213章林汉和斯大林
林汉和斯大林会面的地点,位于芬兰湾上的一处小岛,该岛位于苏联和芬兰海上国境线的交界线附近。
和德意志号伴随出行的,是一艘两千吨级的高速驱逐舰,编号为Z15。这是两年前林汉身在德国时下水建造的产品,该舰从铺设第一根龙骨时林汉就侵蚀了她,待龙骨铺完后方才离开,是目前林汉得到的吨位最大的寄灵战舰。而汉娜为林汉准备的最大的寄灵舰格奈森瑙号,目前还在建造中,计划到年底才能下水。
林汉和斯大林会面的地点在一个小岛附近。那座岛只有几百平方米大,平时只有一个班的苏联海军官兵驻守,环境十分地荒凉。之所以选了这么一个奇葩的地点,实在是因为林汉对斯大林的不信任,说什么他也不会到苏联国土上和斯大林见面,最后选择会面的地点,就是在苏联海上边境小岛旁的一艘游艇上。
依据协议,苏德两方各派出一艘驱逐舰载着两边的要人在小岛附近会合,会面的游艇由苏联人提供,苏德双方提供数量相同的水兵负责“安全”,除此之外驱逐舰周围三十公里内不得有任何的武装舰只。
三月十二日,林汉到达芬兰湾的目的地,游艇就抛锚停在那座小岛旁不到两百米远的浅海处。林汉通过小船转移到会面的游艇上,几分钟后斯大林也通过小艇转移到了游艇上。当林汉和斯大林会面时,德意号袖珍战列舰正停靠在距此三十公里外的公海上。汉娜也在船上,以作接应。
穿越前林汉看过后世记录的二战德黑兰会议三巨头会面时的一些趣事花絮典故,比如三巨头见面时,斯大林总喜欢故意迟到五分钟,这样丘吉尔和罗斯福就不得不出来迎接他,据说类似的把戏贯穿了德黑兰会议始终,此番斯大林依旧迟到了。
经历过这么多事,见过无数历史名人,手上也染过无数历史名人的血,今天的林汉,见到斯大林时,既没有激动无比,也没有紧张万分。
斯大林今年五十九岁,作为一名国家领导来说,正处于经验丰富的巅峰期。跟在斯大林身边的一个人,个头比他矮了一大截,林汉感觉有些熟悉,想了想,很快忆起他的名字:叶若夫。斯大林大清洗时的得力干将,想不到这次他也跟他过来了。
“你好,斯大林同志。”
“你好,林汉同志。”
林汉和斯大林的见面,就以这种没有营养的方式平淡地开始了。
林汉和斯大林在游艇上专门的包间里坐下,双方带来各自的随从端上茶水和小点心,两人使用的都是“自己”的工作人员。这场会面,从一开始,双方皆是充满“小心”,尤其是林汉这一方。
赶走了闲杂人等后,斯大林和林汉坐在会客室里单独会谈。林汉精通俄语,所谈之事又极其重大,所以两人皆不用翻译。
“你的名字,我在五年前就听说过。而早在四年前,我就很想邀你前往苏联会晤,却没想到拖到了现在我们才有机会面对面的相谈。”
斯大林边说边拿出烟斗,往里面塞满烟丝。
林汉直白地答道:“如果几年前我真的去苏联见你,恐怕是永远也无法离开苏联了。就算是今天在这里和你见面,我也是小心翼翼。”
斯大林点点头,表示同意林汉的说法。
“就凭你过去在欧洲和美国的学校里做的那些事,我确实有不能让你离开苏联的理由。”
“那件事,确实是我做的,给你带来麻烦了。”
林汉作“惭愧”的模样向斯大林表示了“歉意”。
“作为补偿,我送给你一些珍贵的讯息吧”。
林汉随后报出几个详细的地址,全是苏联境内各种未堪明的矿产、石油的所在地,他把这些资料写在纸上,递给了斯大林。
林汉对斯大林道:“对于一个未来人,在我们那个时代,这不是什么秘密。”
斯大林没有接林汉递过来的纸,而是拿起茶几上的打火机,要为烟斗点火,不过林汉抢先一步,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制造极其精巧的金色打火机,一掀盖,叮的一声打出火焰,然后帮烟斗点起火来。
斯大林叼起烟斗,吸了一口,瞧着打火机道:“很漂亮,德国货吗?”
“是手工制品,来之前请德国工匠为您订做的。在未来,这种打火机叫嘟嘭打火机,西方世界搞出来的奢侈品,卖得奇贵,赚傻瓜钱的东西。”
林汉边说边将打火机推到斯大林面前,“来之前,我让德国佬做了十几个,回头送给你们。”
斯大林没有接过打火机,他叼着烟斗,深吸一口,然后盯着林汉的眼睛看,许久,从鼻腔里缓缓地呼出两道烟气。
场面陷入尴尬,林汉也平静地用不亢不卑眼神回视着这苏联的最高掌权者。先前客套的寒喧已经结束,接下来的该是正面的交锋了。
许久,斯大林冷冷地道:“那些核污染手段,只有未来人才会想到。这些东西,并不足以补偿你过去的行为对苏维埃造成的损失。”
林汉针锋相对地答道。“比起苏联一心想把蒙古从中国身上割出去做为缓冲区而对中国造成的伤害,那点损失算不了什么。”
斯大林脸色不变,死死盯着林汉的眼睛,半晌,他道:“你果然来自未来。”
“想听听我对苏联的感情吗?这也可是后世未来,世界观成熟的中国人对苏联的看法。”
斯大林点点头。
“苏联,在中国陷入最黑暗的深渊时,指引了中国;在中国建设时,帮助了中国;而在中国即将走上邪路时,苏联却用自己的死亡,警醒了中国。”
林汉最后一句出口时,斯大林的脸皮微微一抖,停止了吸烟,他盯着林汉看的眼睛,眼睑圆了许多。
他平静地道:“请继续。”
身为英灵存在的林汉,感觉到斯大林的心跳在那一瞬间加快了几下,但很快又平静下来。
“中国人对苏联同志的感情,是爱恨交加的。你应当听说过了,如果没有我干涉历史,新中国应当要到1949年十月方才成立。在那之后,中苏之间做了十年好朋友,然后当了近三十年敌人。再然后,当双方的关系开始缓和时,苏联……”
说到这,林汉故意顿了顿。
“不存在了吗?”
斯大林续上了林汉的话。
“嗯。”
林汉点点头。苏联的结局,林汉离开中国前就和新中国的上层领导说过,双方交谈了许久。今天和斯大林见面,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并不是他一人意气冲动的私自决定,而是和中共的上层商量后的决定。
按计划,此次会面后,在今年某个适当的时间,中,苏,德,三国的最高领导人,会约定时间在某个地面,三方见面,进行三方会谈。
斯大林道:“请继续。”
林汉接着道:“我们中国历史上,有一个朝代叫明朝,他的开国皇帝,在当上皇帝后,也做了和你现在正在做的事类似的事,他派了一个象个外面那个,也就是那位跟在你身边的,名字叫叶若夫同志很相似的人,用类似的手法,将自己的开国功臣,杀掉了一大半。你知道他死后的结局是什么样吗?”
斯大林淡淡地道:“死后,有人将无数的垃圾倒在他的坟头上。”
林汉点点头道:“史书记载的他,也被描写成是一位暴君。尽管他是一位将中国从异族的奴役下解救出来,立下了不下于现在中国李润石主席般伟大的功劳。但是,他坟头,几百年来被扔的垃圾是最多的。对于他的继任者来说,没有什么事比踩在他这位‘暴君’的尸体上,更能收买人心的了。哪怕这位前任皇帝的作法是祸在上层,福在中下层百姓,也不例外。因为继任者,只需讨好自己的统治基础,也就是那些支持他的中上层官员就可以了。”
斯大林问道:“你认为他这样的做法是对的吗?”
林汉答道:“二十年前的我认为他是暴君,十年前的我对他也没有好评价,但现在的我,认为这是正确的。嗯,说明一下,按我穿越前和穿越后的年龄加起来算,我现在快四十岁了。”
斯大林赞道:“你成熟了。”
林汉答道:“嗯,只不过是学会通过阶级斗争的角度去看问题,而不是用人性,人道主义,或者是用普通人的情感去看问题。”
斯大林道:“你给我的印象,并不是一个真正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
林汉坦然道:“真正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这个词用得好。无论是在苏联,还是在中国,您说,有几个人能在登上高位,手握重权之后,还能把自己的定位在‘无产阶级革命战士’这个立场上呢?打天下的时候,是怀着崇高理想加入革命的革命者,坐天下时,又有几个人能继续保持着这种心态,而不是蜕化成他们曾经拼命地想打倒的对像那类的人呢?至于那些投机者就不必多说了。我承认我做不到这点,甚至一开始都做不到。”
斯大林脸上露出微笑道:“你还没有回答我的问题。”
他的笑,干干的,象堆出来的一般。
林汉竖起四根手指道:“四个字:阶级固化。那些开国功臣,形成了一个以他们为中心的庞大的利益集团,子女,学生,部下,一个人牵涉一大片,盘根错节。如果不在一开始就清理掉,几十年后,自然就会形成一个独立的圈子霸占整个上层,挤占任何中下层上升的空间。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当阶级固化出现时,也就意味着他衰弱的开始。不每隔一段时间在上层清洗掉一批高官权贵,怎么能给中下层的优秀人材腾出上升的空间呢?”
“很有趣的说法。”
斯大林干干地回答道,脸上的笑容开始“生动化”,看起来“真”了不少。
“那个皇帝在大杀功臣的时候,任用了一个叫胡惟庸的人替他干脏活。等他完成了目标后,把他这个干脏活的人也杀了,算是个交待。”
林汉说着把头朝船舱外扭了扭,笑道:“他的作用,和外面那位叶若夫同志差不多。”
“你说的故事很有趣。”
斯大林笑了起来,嗑掉已经熄灭的烟灰,再次填充新的烟丝,这一回他自己拿起嘟彭打火机,一掀盖子,叮的一声打着了火焰。
“告诉我,如果没有你的出现,历史会怎么走,我想知道一切。”
“从什么地方什么时间开始?”
“从你来到这个世界的那一天开始。”
“好!”
……
一个小时后……
“看来那帮人,我后来处理他们是没有错的。”
“米夫,你杀了他吗?”
“上个月枪毙的。”
“历史上记载,那位王明同志,在你处决米夫之前,写了不少揭发他是‘托派’的检举信。不知道这个时代,他有没有这么做。”
“他去中国的时候,我一再交待过他,必须尊重李润石同志的意见,他们没有听进去。”
“因为他们认为自己能做得更好,毕竟是喝过苏联墨水的,结果却几乎毁掉了中国革命。”
斯大林反问道:“你认为我会蠢得让一个二十三四岁的小年青去领导中国革命吗?”
“当然不会。不过是有人假传圣旨,有人知情不报,有人太聪明耍滑头,政治是最肮脏的,这段历史,很多在后世看似很清白的人,在中间也扮演了极不光彩的角色。当然,这段历史到底是怎么回事,穿越过来之前,我听到的看到的,道听途说的,全被推到王明同志和秦同志身上,但是我知道,事情不是这么简单的。”
斯大林道:“你说得没错,政治是很复杂的,事情当然不是这么简单的。”
“而现在,现在在中国台前的某位人士,他当年也扮演了很不光彩的角色,可是却不能动他。中国的那一位什么都好,可惜在杀人方面,却总是太心慈手软。但是政治是一种妥协,物极必反,用过度暴力的方式解决问题,或许生时会压制住所有的反对者,但死后一定会遭遇强烈无比的反弹,所以也不能说他的心慈手软是错。”
说到这,林汉瞧了斯大林一眼,然后道:“不过,他看到了你的结局和身后,但是他后来还是做了他该做的事。”
“结局如何?”
“比你好点,也就好一点点。”
“嗯,我开始期待两个月后和他的会面了。”
第214章林汉和斯大林的会谈(2)
林汉和斯大林不紧不慢地讨论着“未来”,大部分时间是林汉在说,斯大林只是偶尔的插插嘴,询问一下具体事项内容,或者根据他的需要暂时切换一下讨论的国家。
斯大林问道:“这个时期的德国会怎么样?”
林汉嘲讽道:“还能怎么样?被充当枪手用的小胡子希特勒上台了,上台没多久,就搞了一次国会纵火案,说是德国共产党在国会大厦纵火。一次拙劣的自编自导的政治陷害大戏,不过干这些脏活的人都是生手和蠢货,连污陷都做不好,历史上这起审判的过程中,纳粹在法庭上是出尽了丑。不过,虽然全世界都知道这是纳粹自编自导的滑稽戏,但是在反共反苏的大前提下,欧美那些国家都默认了。”
斯大林道嘲讽道:“嗯,在这方面,你这个未来人比他们专业多了。”
林汉在心里吐糟道:“和布柳赫尔元帅被用日本特务的罪名枪毙相比,斯大林同志你做得也确实很不专业。”
不过林汉现在是说客,不是过来吵架的,他自辩道:
“德国毕竟和中国没有直接的领土接壤,对中国也没领土要求,比起一心想将蒙古从中国身上的割出去的苏联,你说我要选择站在哪一边?”
林汉和斯大林,都是相似的人,两人都是绝对的功利主义者。在了解彼此的前提下,无论是斯大林还是林汉,都不想在对方面前说什么“共产主义者无国界”的之类虚话,因为那是不光是在对对方的污辱,同样也是在污辱自己的智商。
斯大林评价林汉道:“你对苏维埃的敌视很深。”
“这话不全对,应当是对这世界上所有的有可能成为中国敌人的国家都有敌视。不过矛盾有先后,这个时代,第一是美国,第二是日本,至于第三苏联,那得看斯大林同志你的态度了。中苏之间虽然相邻,却隔了很大一片荒地,矛盾不象中日、中美之间,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至于德国问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