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撼唐-第2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估计让你知道净土要刺杀你,并且故意放你回到高句丽,是想要你们兄弟相争啊!”渊太祚语重心长地说着。
渊盖苏文身子一震,他忽然觉得眼前的小径突然变得开阔起来。在一瞬间,他想起了回到高句丽之后,他的确与自家兄弟争斗不休,为了避免两人的争斗,父亲不得不让他外出镇守平壤,以避免两兄弟的争斗。
渊盖苏文想到这里,心中震惊的同时又有着愧疚,这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可是往往简单的问题,却因为很多私心给掩盖了。弟弟固然是要杀他不假,可是如今他的敌人是谁?不是他的兄弟渊净土,而是那个让他受尽了侮辱的杨侑。
渊太祚又道:“苏文,我知道你的心思,可是不管怎样,你和净土是兄弟,这是不可改变的事情。父亲希望在百年之后,仍然能看见你们互相扶持,将渊家不断壮大。”
“所有的仇恨算得了什么?难道没有彼此的亲情来的可靠吗?”渊太祚缓缓的说着,希望大儿子能放下心中的仇恨。
渊盖苏文想了想,点点头,道:“父亲,我明白了。我在这里发誓,不会对二弟有任何的伤害行为。”
“嗯,这样我就放心了。苏文,你是未来莫离支的继承人,心胸自然要宽广,至于净土那边,等他凯旋归来,我会亲自找他淡淡,化解你们兄弟之间的怨恨。我,可不想死不瞑目啊!”渊太祚轻轻叹息。
“父亲,你就放心吧!为了渊氏家族,为了高句丽,我一定谨记父亲的教诲!”听到能继承莫离支大位,渊盖苏文的心情变得十分愉快。
同时,隋军大营内,杨侑的主帐内,灯火通明。杨侑与杜如晦、沈光、侯君集等心腹正在商议事情。
“按照计划,朕明日就要率领最后一批士兵南下,朕想,渊太祚那只老狐狸的心里一定十分焦急。”杨侑说道。
沈光道:“陛下,如今大军兵力足够,为何不一举攻城?”
杜如晦捋着胡须,笑道:“国内城是高句丽三个都城之一,城池坚固,粮食充足,而且高句丽人擅长守城,陛下不愿意强攻,是为了减少伤亡罢了。”
杨侑颔首,道:“虽然朕对国内城志在必得,可是若是真要攻城,但需要十日之久,这其中包括器械的调配、土山的建造等等,花费时间不少。当然更为重要的一点是,朕的粮食的确有所不足。”
“虽然在村寨里搜到不少粮食,可是杯水车薪,根本无济于事。救回来的士兵大多面黄肌瘦,而且恐怕还有暗疾在身,至少需要半年的调养,才能恢复健康。朕不想让他们攻城,是不想刚刚被救回来,就丧命国内城下。”
“朕已经做出决定,让他们分批镇守平壤、国内城乃至于辽东城等地,一来可以就地取长白山人参滋养身体,而来可以替朕守卫高句丽旧地,以免为他人做嫁衣。等到朕下一步的战略完成,再带他们回到中原。”
杨侑的这一番话说出来,几名将领包括张靖都不由点头。其中破格被杨侑允许参加会议的张靖更是拜倒在地,口中道:“多谢陛下垂怜!”
“张爱卿,你先起来。你出身于关拢,是张将军的亲人,朕对你的忠心并不怀疑。若是打下国内城,你就替朕守卫国内城,抵抗北方契丹、人的进攻。”杨侑看着他,满怀希望。
张靖一愣,想不到陛下对他如此信任,更是委以重任,他一抱拳,道:“陛下恩重,微臣也不多说,自当为陛下竭尽全力,人在城在,人亡城亡!”
杨侑略略沉吟,他知道张靖的决心,可是却不想看到张靖身死。历史上高句丽被灭之后,重建高句丽的思潮风起云涌,前些日子那个叫做乞乞仲象的小男孩就是代表人物之一。不过,时过境迁,高句丽看样子要提前灭亡,乞乞仲象还小,自然翻不起什么大浪。
不过,没有乞乞仲象,却不代表没有更多的“乞乞仲象”,在所谓的民族思潮前,还是会有很多人前赴后继。杨侑站起身来,在大帐内踱步,他思考了片刻,道:“杜爱卿,你认为在高句丽,实行汉化之策,有没有用?”
杜如晦一愣,陛下原本是要杀光高句丽人,尽管他知道,这或许是陛下的愤怒之言,但这代表着陛下的态度,更何况陛下对异族一向没有好脸色,恨不得杀之而后快,因此,对于陛下的转变,杜如晦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陛下,高句丽立国在六百年以上,虽然有自己的文化风格,但受到汉化颇深,上层之人大多懂汉语。微臣认为,若是在高句丽实行汉化之策,是可行的。”
“可是,高句丽与巴蜀,又或者是陇西等地不同,它的建国时间特别长,而巴蜀、陇西等地,在慢慢长河之中,虽然有势力存在,但时间并不长,不足以在百姓的心里,有着根深蒂固的形象。所以,微臣认为在高句丽汉化,虽然看似容易,可是遇见的阻力却是非常大的。”
侯君集听完杜如晦的话,愣了半响,他有些弄不明白,为何说容易,却有特别大?
杨侑咳嗽了一声,杜如晦这话有点万金油了,几乎等于没有说的样子。他只是在点明一个事实,高句丽汉化的群众基础非常好,可是推行汉化看起来容易,但要他们抛弃了高句丽,却十分困难。
而这,恰恰是杨侑需要做的,不然汉化,根本没有任何意义。
第680章新的疑惑
就在杨侑沉默的时候,张靖舔了舔了嘴唇。
对于高句丽人他是十分憎恨的,一想起这几年生不如死的生活,他就恨不得将他们统统杀死。可是他知道,这不太现实。高句丽境内多是山地,连绵的长白山树林茂密,动植物丰富,能为逃难之人提供庇护之所。
也就是说,不管怎么杀,总是杀不光的。在生死之间,必然会有很多人逃到大山里去,尽管日子会很不好过,但总比死要好不是?
张靖看见陛下沉思,他也在沉思。毕竟他在高句丽多年,对于高句丽的了解肯定要多一些。沉默片刻,张靖道:“陛下,微臣有一句话该说不该说?”
杨侑停下脚步,道:“张爱卿但说不妨!”策略上的改变,让杨侑的计划也发生了改变。这个时候,他需要的众人集思广益,才能获得实际的利益。
“陛下,可否说一说汉化的具体含义?”张靖问道。
杨侑瞧了一眼杜如晦,道:“杜爱卿,这个由你解释罢了。”
杜如晦清了清嗓子,慢慢解释了起来。随着他的解释,张靖的心中慢慢有了一个计划,等到杜如晦说完,张靖略略沉吟之后,开口说道:“陛下,若要全部杀死高句丽人,恐怕是不现实的。”
这一点杨侑也非常清楚,他虽然说过这话,可是实际上是做不到。就说最近的行动吧,前几日抓获的高句丽百姓还不少,可是随着消息的泄露,不少高句丽百姓得到消息,纷纷带着家人逃走。或躲进城堡,或躲进深山。
如果说攻打城堡是可行的,那么进入深山之中,抓获高句丽人就一点就不可能了,杨侑也耗不起那个时间。所以杨侑的打算,只能是占据城池,然后以城市为中心,向四周扩散,从而到达吞噬高句丽的目的。
杨侑用鼓励的目光看着张靖,让张靖精神一振。
“陛下,微臣的建议,尽力杀掉高句丽的男丁,只剩下两岁以下的男孩子。”
“至于女子,可以赏赐给将士们,让他们为将士们生儿育女。”张靖的建议也比较残酷。
杨侑默默沉思了半响,点点头,道:“朕可以允许你们娶高句丽的女子,可是有一点,必须要牢记。高句丽的女人,也要注意防备,那些志在复国的,同样也要杀掉。”
“同时,所有的高句丽人都要自称奴婢,永远不可能成为正妻!嗯,朕觉得还可以仿效巴蜀的做法,建立州县学,士兵的后代可以免费入学,学习汉家文化。”
“另一方面,高句丽的孩子也可以入学,例同巴蜀的蛮族。此事,朕会让人详细写出来,张靖,届时你留守国内城,就照此实施。”
张靖忙拱拱手,道:“喏!”
杨侑摇摇头,此事算是告一段落,只有一边实施一边看看效果。历史上的高句丽顽强无比,当然也有新罗参合的关系,唐军占领高句丽、百济不过数年,安东都护府一再迁移治所,最终放弃了水以南的地区。
“好吧,接下来的事情非常重要!”杨侑鼓鼓掌,将众人的注意力吸引过来。
“诸位,朕率大军离开国内城,让渊太祚的阴谋化为泡影,他一定心有不甘,可是从最近的各种情况来看,他一定对朕有了新的了解。”
“按照朕的想法,朕明日撤军,他一定会派出轻骑兵监视,一旦有任何不妥,他就会掩杀而来。”
“陛下,他们若是追击,岂不是好事一件,微臣愿意带兵,杀他们一个鸡犬不留!”侯君集说道。
沈光也抱拳,道:“陛下,微臣愿意带兵,为陛下殿后,吸引高句丽注意力。”
杨侑笑了笑,摆摆手,道:“渊太祚是何等谨慎之人,他派出追击的将领,应该也是稳重之人,应该不会轻易上当。朕明日撤退,给他的印象,一定要真,不然,他就不会上当。”
“所以,明日撤退,沈爱卿你一定要防范森严,而且,明日大军只走二十里!”杨侑眯起了眼睛。
张靖微微一愣,旋即想到了一个问题,不由心中暗暗赞叹了一声。
杨侑又道:“高句丽若是追来,殿后军队就要停下来,朕会在前军等着你们,只要熬过了明日,国内城唾手可得。时日不早,诸位爱卿可及早去准备。”
众人点点头,纷纷站起身来,侯君集要出去的时候,杨侑叫住了他,又仔细叮嘱了一番,侯君集这才匆匆而去。
杨侑洗洗睡了,第二日一早起来,隋军士兵也大多起来了,将包裹负上,排成队列缓缓南下。隋军丢弃了大营,只带着粮草而行。大军刚刚走出五里,就有斥候来报,说隋军刚刚离开不久,渊季琉璃就带着千余人的骑兵到了废弃大营。杨侑淡淡一笑,让士兵继续前进。
渊季琉璃进入隋军大营也十分奇怪,隋军大营一片狼藉,所有的财富、粮食都带走了,只剩下了一堆木材,其中还残留了一些尚未打造完的攻城器械。
渊季琉璃在大营里巡视了一圈之后,没有发现一个隋人,更没有察觉出异常。
他派人将情况回报,然后自己带着骑兵追击,沿着隋人的步伐走了三里,渐渐看见隋人的旗帜。
渊季琉璃深恐被发现,只派出了几名斥候打听消息。可是不久消息传来,隋军走了二十里路以后,竟然停了下来,不前士兵四周砍伐树木,建造起军营来。
这个消息让渊季琉璃心中一惊,他有些不敢置信,隋军撤退,才走二十里?这也太谨慎了罢?
为了确定真伪,渊季琉璃亲自带着十几名斥候赶去一探,当他偷偷摸摸靠近隋人大营的时候,不由愣住了。
隋人果然在建造大营,而且速度很快,看样子最多再有一个时辰,就会建造完毕。
隋军这是在搞什么?难道说,他们撤退是假,想要偷偷攻打国内城是真?可是,渊季琉璃觉得这不靠谱啊,数万人一起行动,可不是一两个人那么简单,根本无法隐藏。他们若真的偷袭国内城,根本是不可能的嘛。
可是,才走了二十里,按照正常的速度,根本用不了两个时辰!隋军花费这么大的力气,到底在干嘛?
渊季琉璃当即不敢怠慢,立刻返回了国内城,同时派人四处巡视,查看隋人又没有什么阴谋。
渊太祚接到渊季琉璃的消息,心中也犹豫不决,他强撑着身子站起来,凝视着地图。
从地图上来看,国内城到霸王朝山地还有百里之遥,如果是骑兵,自然用不了多少时间。可是如果是步卒,就算保持同样的速度一刻不停地行军,至少也要八个时辰以上。
这只是考虑在平原上正常的速度,可是两地之间,有不少山丘,使得两地的距离更远,更不要提纵横在其中的河流。
按照正常的速度,一般会分成两天来走,这样时间不赶,也不会很累,尤其是数万大军,携带的东西太多,行动自然会慢下来。而且还要建造军营,所花费的时间更多!
话虽然是如此,可是渊太祚隐隐觉得,隋军的速度也太慢了一些,肯定有问题!可是有什么问题,他又一时猜不透。
答案其实只有两个,可是这两个答案截然不同,一不小心,做出的决定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此时,换成渊太祚他也有些猜不透,年轻的大隋皇帝是要做什么?
军营里,杨侑在踱步,今日是计划的第一步,如今看来已经让渊季琉璃举棋不定了。
渊季琉璃一定会将这件事情告诉渊太祚,那么,渊太祚会怎么想?是让渊季琉璃继续监视?还是放弃?杨侑想了半响,觉得渊太祚会选择前者。
毕竟此人是一代枭雄,不是一盏省油的灯,隋军在高句丽境内杀了这么多人,甚至还占领了首都,渊太祚能咽下这口气?仅仅是从他果断将俘虏放回来,就足以证明了一切。
杨侑想了半响,心中逐渐笃定下来,为了能节约时间,将攻城的损失降到最低,可真是煞费苦心呀。
杨侑正要回大帐里休息,侯君集匆匆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一封书信,递给了杨侑,道:“陛下,是锦衣卫的书信。”
杨侑点点头,接过书信拆开一看,不觉十分狐疑。他吩咐道:“请杜克明来见我。”
侯君集应声,快步走了。杨侑刚回到打仗,杜如晦匆匆而来,进帐施礼:“陛下。”
“克明,不必多礼,此时不是开会。”杨侑说着,示意他坐下,将书信递给了他。
杜如晦接过仔细一阅,不由一愣。凝神想了半响,道:“陛下,这或许有什么阴谋吧。”
“渊净土和乙支秀突然带兵出城,如今不知所踪,应该是有什么目的。可是,让朕不解的是,他们有什么阴谋?”
杜如晦也有些想不透,他眯着眼睛想了半响,道:“陛下连夺高句丽几处要隘,斩杀了无数的百姓,要说渊太祚不心疼是不可能的,可是他在谈判的时候,根本不做出任何的抗争。而在陛下选择撤退的时候,一连几日,他也没有任何反应,我想,他并不是胆小。”
“不然,他就不会派出渊季琉璃。渊季琉璃一定在寻找战机,可是陛下十分谨慎,使得他无功而返罢了。”杜如晦说道。
杨侑不由点头,今日渊季琉璃前来查探,他利用望远镜,可是很清楚地看见了。
“陛下,今天臣一直在思考,渊季琉璃仅仅是一千骑兵,究竟能做什么?就算是一千重骑兵,面对五六万步卒,也未必有胜算啊,更何况陛下的身边,还有这么多的骑兵!”
杜如晦这么一说,杨侑也突然觉得这个问题,自己忽略了。是啊,渊季琉璃是带兵来了,可是一千轻骑兵有什么用?渊太祚当不至于如此笨才是啊!
第681章诱惑
一千骑兵面对数万大军,作用不能说没有,但肯定对隋军威胁不大,可是,这个道理杜如晦懂,杨侑明白。而可以说经历了一辈子战事的高句丽人,他们也不懂吗?换而言之,其他人可以不懂,但作为高句丽的实际掌权者,渊太祚会不懂这个道理吗?
就在杨侑思考的时候,其他诸将接到消息,也纷纷赶来,众人席地而坐,围成了一圈。
在杨侑和杜如晦的心中,渊太祚肯定是懂得,即使他如今已经年迈,身体也已经恶化,可是,像他这种在马背上征战一辈子的人,最为擅长的是军事,他什么都可以糊涂,唯独这种事情,糊涂不得。
那么问题来了,渊太祚这么做的意义何在?明明一千骑兵作用不大,为何还要派出来?尤其是在隋军防范十分森严的情况下,渊季琉璃还冒着危险,深入敌军之内查看军情。
大帐内陷入了短暂了沉默,侯君集突然开口,道:“陛下,莫要和他们玩虚的了,不如明日就带兵攻城,微臣不相信在投石器的攻击下,他们还能保持冷静。”
杨侑摇摇头,他不是没有想过这个办法,如今兵力虽然很盛,可是实际上刚刚救回来的士兵派上的用处不大,实际上只能依靠他的禁卫军,仅仅一万多人。借着器械的优势攻破国内城不难,可是,一旦陷入巷战,隋军的伤亡就会增加,就像霸王朝山地一样,在那样的情况下,高句丽人依旧在拼死抵抗,使得隋军的伤亡不小啊。
国内城是高句丽曾经的首都,比起霸王朝山地来,更加坚固,士气也会更高,将来面临的战斗也会更加激烈。当初在霸王朝山地遇见的抵抗,让杨侑记忆犹新。所以,在看到高句丽人如此顽强之后,杨侑改变了作战的策略,以降低损失。
杜如晦想了片刻,道:“陛下,渊太祚难不成有什么阴谋?”
张靖也应声道:“或许渊季琉璃的一千骑兵只是为了吸引陛下的注意力。”
张靖随口的一句话让杨侑便是一愣,这句话看似不可能,可是却有合理之处啊。正是一千骑兵无法撼动隋军,所以才会让人怀疑,从而达到迷惑的目的。
为了防范一千骑兵,隋军的行军速度必然不会太快,速度就会慢下来,隋军“撤离”的时间就会大大增加。这样一来,就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某些方面的部署。
尽管杨侑本意不是真正撤退,但是在渊太祚看来,却非常有可能。以渊太祚的性格,不可能让隋军在高句丽烧杀之后,任由隋军撤走!而且其中还带着他们的国王高建武!在谈判的时候,渊太祚的低姿态,一副任由杨侑摆布的样子,已经说明了一切!
杨侑踱了几步,有些怀疑地道:“难道说渊季琉璃的一千骑兵只是佯攻,真正的目的并不在此?”
杜如晦也吃了一惊,如果是这样,隋军很危险了!因为就目前而言,隋军根本不知道渊太祚到底在耍什么阴谋?敌人在强大,只要是在明处,总能想出一些办法,可是敌人在暗处,那就让人难以对付了。所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就是这个道理了。
杨侑想了想,道:“快马传递下去,让各军提高警惕,不可小心大意,包括霸王朝山地、望波岭的守军也是如此,谁若是不严加防范,朕就砍掉他的头!”
侯君集、沈光等人应了一声,杜如晦匆匆站起来,写了两封简短的书信,然后让士兵快马送了出去。
“如今情况或许有变,朕决定改变计划。侯君集,你立刻趁夜带着三千士兵转向北方,隐藏在长白山里,若是有不明身份之人靠近,可先斩之。”
“沈光,你也同样带兵三千,沿着鸭绿水前行,寻一个地方驻扎,不可暴露行踪。同样,若是有不明身份之人靠近,一样斩杀!”
“其他的将军,都跟着朕走,张靖明日由你断后,所带士兵是你的旧部,可不做防备,迷惑渊季琉璃!”
众人站起身来,齐齐道了一声“喏!”
当下各人开始行动,侯君集、沈光趁着夜色各自带人出营,不久,隋军大营除了守夜的士兵,其他人都抓紧时间睡觉。次日天色刚明,隋军就开始转移,由于行李早就收拾好,这一次的行动更加快捷。
大军刚刚走出五里,就有斥候来报,说是后方发现高句丽人的身影,从打扮来看,是昨日的高句丽人无疑,杨侑大手一挥,下令三军加快速度。
隋军突然加快速度,让渊季琉璃心中疑惑,他一直跟了十五里,见隋军依然没有停下来的样子,他心中不由奇怪万分。他急忙派人将消息传回国内城,让渊太祚来定夺此事。
渊太祚得到消息,心中也是疑惑,隋军突然加快了速度,并且已经走了二十多里,依旧没有停下来,难道说,他们有什么企图?在渊盖苏文的扶持下,渊太祚颤巍巍的都到了地图前,凝视着国内城四周。
隋军昨日走了二十里,今日又是三十里以上,霸王朝山地已经不远了,不到五十里的距离,再有一天,一定能赶到霸王朝山地。渊太祚想了想,突然察觉道一丝不妙来。
他已经有些明白杨侑的企图了,如果他算计的没有错,杨侑行军最多四十里,就会停下来,然后明日再急行军,就能一口气赶到霸王朝山地!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受到高句丽的追杀!渊太祚如此想着,心中觉得十分有可能!
毕竟杨侑将十余万的隋人救回,对粮食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在粮食不足的情况下,他选择撤退,是非常明智的行为。
只是为了防止像当年一样被高句丽追杀,所以杨侑的撤退,显得稳重了许多!
渊太祚皱起了眉头,心中直呼危险,差一点就被这个年轻的皇帝给欺骗了,如果是这样,他渊太祚的一世英明尽毁。
渊盖苏文在一旁道:“父亲,杨侑小儿诡计多端,他如此行为,正是想要迷惑父亲。父亲,不能再等了,再等隋军就要逃走了。”
渊盖苏文被杨侑抓住几次,早就想要报仇,如今有了机会,怎么会眼睁睁地看着机会溜走呢?
渊太祚沉默了半响,瞧了儿子一眼,道:“杨侑小儿虽然诡计多端,可是这一次,他已经落入了我的圈套之中,谅他插翅难飞。”
渊太祚说着,心中计算了一下,次子渊净土率兵走山路抄隋军后路,按照脚程,需要五日左右,才能杀到望波岭。
如今只过了两日,他需要为次子争取时间。
只要将杨侑堵在望波岭,隋军数万人马必定陷入缺粮的局面,那个时候,高句丽就稳操胜了。
渊太祚正要说话,又有传令兵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