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撼唐-第3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今的王世充显得十分谨慎,可是他却并不知道,东边已经发生了巨变。王世充将书信装进信封,叫来了段瑜,叮嘱他立刻将书信送出去。这时,段达匆匆走了进来,脸上带着一丝笑意。

“陛下,好消息呀!”段达肥胖的脸上,堆起肥肉,眼睛都几乎看不见了。

“好消息,什么好消息?”王世充一愣。

段达呵呵一笑,从怀里取出了一封书信,递给了王世充,道:“陛下,这是李渊亲笔写来的书信!”

喜欢请与好友分享!……14058036717086304960+dsguoo+932。

第934章挖肉补疮

“李渊的来信?”王世充凝眉,对于这个所谓的盟友,王世充的态度若即若离,既要和他保持着联系,适当的时候借助他的力量来对抗隋军,又要对他格外提放,毕竟李世民背信弃义,突然攻打洛阳的事情,至今仍让王世充耿耿于怀。;。

段达点点头,拱手将书信送上。王世充拆开一开,不由皱起了眉头,忽然,他冷笑了一声,将书信递给了段达,道:“陈王,你且看一看。”

段达接过书信,匆匆浏览了一遍,凝眉将书信还给了王世充,半响,道:“陛下,李渊打算支援大郑,这是好事。可是,李渊选择从潼关和壶关出兵,这非常不妥啊。”

王世充眯起了眼睛,道:“你也看出来了?”

段达一笑,道:“陛下,这很明显,无论是从潼关还是壶关,唐军必定横穿整个大郑,若是李世民有异心,恐怕……”

王世充叹息了一声,段达虽然没有明说,但言下之意已经很明显了,唐军也不可靠啊,可是大郑非常需要大唐的帮助,本来王世充是想要让李渊趁虚攻打河北,至少能迫使李靖撤兵,这样,大郑的压力就轻了很多。

可是,李渊虽然同意出兵,但却要走潼关道和壶关,这意味着,王世充一旦答应李渊的要求,大郑的每一寸国土,时刻会受到李渊的攻击。如果说杨侑是一只忙猛虎的话,李渊就是一头贪婪的狼,王世充不想赶走了虎,又来一只狼。

该怎么办呢?王世充在大殿里踱步思考着,半响,他苦笑了一声,道:“此事暂时压下,朕再考虑考虑。”毕竟是大事,总要想清楚好。

段达点头赞同,正要说话,急促而细碎的脚步声匆匆响起,宦官段瑜从远处匆匆而来,脸上挂着汗珠,到了王世充身边,惊恐地道:“陛下,虎牢关传来消息。”

“哦?可是隋军退走了?”王世充的心中一喜,语气也充满了雀跃,毕竟虎牢关缺水,想必关外十之也缺水。而且,天气越来越冷了,隋军撤退是理所当然的。

陈达在一旁,捋着胡须,静待着段瑜说话,可是,他们根本想不到,段瑜一说话,就将两人惊的目瞪口呆。

“陛下,虎牢关已经被隋军夺取,唐王被擒。就连旋门关,也被隋军趁势夺下!”段瑜简单地说着。

王世充张大了嘴巴,足以塞进一个拳头。陈达不由后退了两步,一脸不可思议。

段瑜深深呼吸了一口气,将他知道的情况,赶紧禀告了王世充。王世充从最初的震惊,渐渐平复了下来,他毕竟是武将,身体非常好,虽然这个打击很大,但在王世充还能承受。王世充沉默不语,眉头皱在一起,原本的虎目眯成了一条缝,这个事实太让人难于接受了。

段达沉吟了片刻,拱拱手,低声道:“陛下,如今看来,杨侑小儿真的是想要冬季攻打洛阳。”

王世充颔首,表情依旧没有多大的变化,他已经想透了此节,接下来,大郑面对最大的问题,不仅仅是如何抵御隋军。因为隋军杀来,洛阳必定是战乱连连,根本无法耕种粮食,逆隋和大郑的优劣,越加的明显了。

“唉!”王世充深深地叹息了一声,心中十分苦涩。

“陛下,隋军攻破了旋门关,如今只能派重兵扼守偃师,以阻止隋军的下一步行动。”段达说道。

王世充慢慢地走到了地图前,若有所思地看着挂在墙角的地图,大郑,大郑!如今大郑的国土日渐萎缩,虽然号称大郑,却不过三郡之地,比起逆隋,还不足五分之一。王世充苦笑了一声,在虎牢关、旋门关已经失守的情况下,的确只能退守偃师。偃师靠近洛水,连绵的邙山穿越其中,只有合理依仗偃师的地理,才能狙击隋军。

可是退守偃师,意味着平津关和孟津渡暴露在隋军兵锋之下,一旦这两个大河的渡口落入隋军之手,洛阳和河内的联系就被隋军掐断了,在北方的单雄信就会受到隋军两面夹击。这,该如何是好?王世充苦苦思索着对策。

段达忽然想到了一个办法,但是,这个办法太过于冒险。就算段达深受王世充的信任,他也不敢说出口。

“陈王,你有什么好办法?”王世充沉吟了半响,说道。

段达想了想,咬咬牙,道:“陛下,微臣有一个想法,但陛下必定不会采纳。”说着,段达苦笑了一声。

“有什么办法?”王世充忍不住问道。

“陛下,李渊表示愿意出兵,但一定要走壶关或者是潼关。如今虎牢关已经失守,逆隋兵力强大,而我军人马总计不过八万余人,根本难以和逆隋对抗!”段达说道。

王世充虽然心中有些不爽,但不得不承认段达的话还是有道理的,再说了,他对段达的忠心一点都不怀疑。想到此,王世充点点头,示意段达继续说下去。

段达咳嗽了一声,瞧了一眼王世充,见他脸色还不错,道:“陛下,微臣的建议是放弃汲郡和河内郡,以全部兵力守卫洛阳!至于河内郡,则让给李渊,李渊若是得到了河内郡,向东就能攻打河北,向南可以攻击洛阳。”

“如今,逆隋势大,李渊虽然没有信用,但也能看清楚如今的情况,一定不会与陛下交恶。那么,李渊只能向东攻击河北。退一步说,一旦李渊获得了河内郡,至少会死守。而隋军想要攻下洛阳,仅仅凭借东路的虎牢关一路,必然是很难。也就是说,逆隋和大唐在河内,十之会发生剧烈的战斗。”段达缓缓说道。

随着段达的话,王世充身子一抖,仿佛肉被挖下了一块,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引唐军入河内,好比挖肉补疮,让王世充十分为难。他十分清楚,就算击退了隋军,河内郡一旦让出,根本不可能回到大郑的怀抱,而且,河内郡与洛阳仅仅是一河之隔,想要守住洛阳,太困难了。

不过,段达的分析也有道理,隋军想要攻打洛阳,不可避免会与李唐发生战斗,一旦如此,就能吸引隋军不少兵力,可以大大减轻洛阳的压力。

王世充咬着牙,在屋子踱步,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

旋门关,杨侑已经赶到了此地,除了留守虎牢关以及旋门关的士兵外,杨侑的大军还有六万人,这六万人,都是精兵,其中骑兵有一万人,王世充想要打野战,根本无法和隋军对抗。

在安抚了百姓的同时,隋军的粮食源源不断送进关内,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物品,除了杨偻极少数的将领,都不知道那些东西,有什么作用。

就在大隋忙于调兵遣将的时候,大雪来临。整个河北、中原地带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就变得银装素裹,分外妖娆。由于大雪的降临,道路变得泥泞不堪,运输也变得十分困难。不过好在隋军的大部分粮食已经运进了旋门关,而旋门关以西多是平原,粮食运输相对容易。

杨侑趁着暂时没有战事,四处巡视了一番,甚至还抽空去洛口张季的墓前祭拜,张季的坟墓已经进行简单的修葺,李密带着儿子也在半个月前,在这里住了下来,李密看见杨侑,心中竟然格外平静,能活一命,这已经是格外的恩赐。而且经历了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李密心中的那股雄心壮志,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

杨侑见李密心情平静,整个人变了许多,不免好言安慰着,又吩咐荥阳郡的官员,拨出一些钱粮物资,等到冬去春来,再为张季修建陵墓,届时,杨侑会再题字,表彰张季的忠君爱国。在荥阳郡短暂停留了数日之后,杨侑又回到了旋门关。

杨侑刚刚回到旋门关,就接到了汲郡的消息。李靖一直在攻打卫县,但单雄信就像一个乌龟一样,将身子全部缩进了龟壳里,纵然是李靖智计百出,面对单雄信,也只能是束手无策。

不过,在两日前,趁着大雪纷飞,单雄信突然撤出了卫县,拱手将如此重要的城池拱手相让。这让杨侑有些疑惑,难道说单雄信是不战而退吗?或者是说,郑军粮食已经不足,所以单雄信无奈选择撤退?

不管单雄信处于什么目的,他将卫县拱手相让,意味着李靖可以南下,汲郡和荥阳郡可以顺畅地沟通,尤其是物质,再也不需要绕路了。杨侑立刻下达了命令,让李靖在卫县先驻扎下来,根据实际情况,进兵河内郡,与东路军夹击洛阳。

此时的长安,同样是大雪纷飞,李渊身上裹着毯子,缩在软榻上,烤着火盆。火光熊熊,映照着李渊有些苍白的脸。这段时间,或许是因为冬天寒冷,李渊的身体变得十分糟糕,他常常咳嗽,觉得肺非常闷。他唤了御医前来诊治,却根本查不出有什么疾病,只得喝一些润肺的中药,慢慢调养着。

李渊在书房里,伸出两根指头,慢慢捏起了一封书信,递给了太子,道:“建成,这是王世充快马送来的书信,里面的内容非常有趣,你且看一看。”

李建成应了一声,拆开书信一阅,不由得瞪大了眼睛。

28269661。

第935章将计就计

李建成轻轻敲打着案几,书信里的内容的确让他疑惑万分,此外,还有心动。;。因为王世充在书信里,抛出了一个巨大的蛋糕。

李渊注视着儿子,不断地咳嗽着,李建成忽然抬起头,目光中充满了担忧,道:“父皇,王世充此人其心可诛啊!”

“怎么说?”李渊手中拿着一块锦帕,在嘴边轻轻擦拭。

“虽然父皇曾经提出走潼关和壶关两道,以援助王世充。但以王世充的德行,必定会十分怀疑大唐的诚意,以常理来推断,他根本不可能会让我军走这两道。如今王世充同意让出壶关道,甚至让出河内郡一部分,让我军驻扎,必然有极为阴险的计谋。”李建成眯着眼睛说道。

“嗯!”李渊默默点头,示意太子继续说下去。

李建成咳嗽了一声,继续道:“以儿臣之见,王世充是将大唐提前拖入中原大战,为他分担压力。”

李渊不由眯起了眼睛,冷哼了一声。虽然身体不适,但整个人身上,不由杀气腾腾:“朕与王世充此僚共事多年,深知此人诡计多端。”听李渊的话,显然已经猜透了王世充的想法。又轻轻咳嗽了两声,李渊问道:“朕寻你来,是想要听听你的意见,这河内郡,究竟该不该取?”

这才是问题的所在,如果取了河内郡,便不可避免与隋军交战,从而陷入中原大战的深坑中。这不符合大唐的利益,大唐的目的是要等逆隋和伪郑精疲力尽,提前进入这场战斗,只会消耗大唐的实力。

李建成皱起了眉头,苦苦思索,半响,这才开口道:“父皇,如今大雪已经降临,就算杨侑想要动兵,也暂时动弹不得。儿臣的意见,是暂时按兵不动,等待机会。等到春天来临,再出兵河内。届时,我军养精蓄锐,以逸待劳,必定能获得大胜。”

李渊颔首,正要说话,忽然齐王李元吉在门外说着话,道:“父皇,儿臣求见。”

“是元吉啊!进来吧!”李渊说道。

李元吉匆匆进来,看见大哥也在不由愣了一愣,“儿臣见过父皇,大哥!”

“元吉,过来坐!”李建成笑道。

李元吉匆匆走了过去,道:“父皇,儿臣接到消息,隋军攻破虎牢关、旋门关,兵压偃师。如今王世充已经让单雄信退出了汲郡,驻扎在河内。”

李渊与李建成相视一眼,不由震惊万分,同时,两人都在一瞬间恍然大悟,明白王世充为何如此大方,将河内郡拱手相让给大唐。李渊不由轻轻叩打着案几,思索着大唐的应对之策。

李建成拱拱手,道:“父皇,如今看来,大唐的国策需要作出变化了。儿臣建议,立刻召集并州郡兵,兵出壶关,若是王世充真的放弃河内,大唐便立刻占领河内!”虽然明知道被利用,但大唐能取得一定利益,而且王世充支撑的越久,隋军消耗就越大,从这点上来说,同样符合大唐利益。

李渊沉吟了半响,道:“既然如此,以何人领兵?”本来秦王是最好的人选,但是如今李渊对李世民有些失望。

“父皇,儿臣愿为父分忧!”李元吉忽然拱拱手说道。

李渊目光一凝,看着齐王,有些犹豫,齐王兵败襄阳的事情,历历在目。

李建成抱拳,道:“父皇,儿臣身边有新归附的谋士魏征,可堪一用。”

李渊没有说话,而是闭目思考了半响,道:“许!”

十一月下旬,大雪下的越来越大,似乎一发不可收拾,大雪淹没到人的小腿,让人难以走路。这样的天气,显然不是动兵的时候,只适合休养生息。不过,隋军穿着厚厚的棉衣,在官道上忙碌着,他们将地面上的大雪逐渐清除,使道路畅通。杨侑首先率兵三万,抵达偃师东北,在洛水与邙山只见的一处平原,扎下大营,随后,士兵们源源不断地将粮食、柴薪等物运输到前线。

此时,偃师已经驻扎了两万郑兵,守将士荆王王行本。杨侑在第一时间,就得到了偃师的消息,对于这个与部下同名的“荆王”王行本,杨侑有一定了解,知道此人非常狡猾,为人凶残。相对王世充的族人,此人还算有些能力。

杨侑派出斥候,查探了一番,发现偃师城进行了加固,这表明,王行本执行着王世充固守的策略。王行本不攻只守,反而合了杨侑的心意。十二月上旬,大雪暂时停止,杨侑立刻派出了士兵,在偃师城外,清扫积雪。隋军先是挖建了沟渠,然后在积雪上堆放柴薪,浇上火油,用火把点燃,很快,大火冲天,积雪逐渐被融化,露出湿润的地面。

隋军在清扫积雪的时候,王行本得到了消息,他迅速带兵赶往了城头,看着隋军的行动,不免心中嗤笑了一声。隋军的举动很明显,是准备要攻打偃师,可是如今的天气,正是最为寒冷的季节,恐怕隋军刚刚清扫了积雪,随后不久,天公又会下雪。这么一来,隋军所做的不就是无用功吗?

王行本叮嘱守军,只要密切注意隋军动向即可。说来也巧,隋军清扫积雪之际,天公作美,并没有下雪,反而一连出了几日的太阳,因此隋军得以顺利清扫了一片足足有五百多亩的平原来。随后,隋军迅速从大营中搬出了投石器,开始对偃师进行轰击。

当初李密攻打洛阳的时候,偃师的地位便凸显了出来,王世充深知这个道理,因此特意加固了城墙,加上天气寒冷,隋军经过数日的轰击,战果不大,偃师城墙大部分保持着完整。

对此,王行本哈哈大笑。当初段达逃回洛阳,声称隋军的投石器威力太大,加上有叛徒出卖,这才丢掉了叶县。当时王行本还以为隋军的投石器非常厉害,可是如今看来,隋军的投石器也不过如此嘛,就连一个小小的偃师,也无法拿下,看来是段达那厮无能,而不是隋军太厉害。王行本心中不免对段达充满了嘲笑。

王行本亲手写了一封书信,将偃师的情况告诉大郑陛下,隋军虽然可怕,但不是神仙鬼怪,没有三头六臂,他王行本有信心守住偃师,只要陛下按时供应粮食,满足军队需求即可。

偃师城外的隋军大营,杨侑正在大帐里喝着茶水,与诸将商议军情。

“陛下,偃师城是用整块的山石砌成,因此格外坚固,想要轰垮城墙,恐怕没有那么容易。”侯君集说道,这几是主将,亲自指挥了轰城事宜,因此十分清楚。

“是啊,如今天气寒冷,山石都被冻硬了,效果并不大。”裴行俨也附和着。

杨侑微微一笑,对于轰击的效果,他早就有了心理准备,能够将偃师轰平固然是好事,但若是没有战果,杨侑也不会失望。

“诸位爱卿,如今天气还不够寒冷,不要急。”杨侑淡淡的道,又喝了一口清茶。

侯君集和裴行俨相视一眼,均不明白陛下这是什么意思?但陛下又没有解释的意思,两人只得按捺住心头的疑惑,喝着茶水。心想,等更加寒冷了,有什么目的吗?

日子转瞬即过,十二中下旬,即将进入年关,隋军大营处处热闹非凡,杀鸡宰羊,空气中回荡着一股子香味,连偃师城都闻到了。杨侑的想法很简单,隋军出征在外,士兵辛苦,而杨侑取消了军妓,只能靠吃来安抚士兵了。

杨侑宣布发放双倍的军饷,加倍犒劳士兵。消息传开,隋军大营人人欢腾,有士兵筹划着拿了军饷之后,让人将钱送回家,家人,这是他们心中的牵挂。

城外隋军快快乐乐过着年关,而偃师却显得有些凄凉,王世充一直缺粮,士兵们能吃饱就不错了,伙食根本比不上隋军。可是,偏偏王行本派出去的斥候总是回报着隋军今日杀鸡,明日宰羊的消息,让偃师城的郑军十分郁闷,还能不能过一个好年了?

别人吃香喝辣,自己只能吃糠咽菜,这个差距也太大了。这人嘛,就是比出来的。几名郑军将领找到王行本,纷纷进言,要求陛下加粮饷,不然这年没法过了,还不如回家种地去。王行本知道大郑也缺粮食,一开始还想将事情压一压,可是很快发现,事情超出了他的想象。

一开始是几名将领,后来,越来越多的士兵要求加粮饷。这大过年的,总得让士兵们吃好喝好不是?吃不好喝不好,士兵怎么有体力有精神去巡逻,去战斗?士兵们理直气壮,气势汹汹,王行本只得告诉众人,他立刻上书一封,请求陛下拨粮饷。

王世充得到消息,只得咬咬牙,派汉王王玄恕运了一百多头黄羊,两万石粮食,此外还有一些时令蔬菜,送到偃师。偃师郑军得了犒赏,士气变得高昂起来,他们就像蝗虫一样,很快就将一百多头黄羊吃尽了。

十二月底,天气越发的冷了,甚至还下了几场大雪,杨侑派罗士信带着士兵,出营收集积雪,隋军将积雪放在竹框里,用木板将积雪压得结结实实的,一刀砍下去,只留下一道浅浅的印记。

到了这个时候,杨侑明白,机会来了。他立刻召集了诸将,商讨军事。……28350520。

第936章冰城

“荆王,隋军贼心不死,又来了,哼,这群废物想要攻城,可谓痴心妄想,有荆王坐镇,他们任何努力,都是徒劳而已!”偃师城头上,一名校尉满脸堆笑,说道。

王行本冷哼了一声,并不在意,前段时间,隋军几番强行攻击,最终铩羽而归。隋军的投石器虽然厉害,但又能有多大的效果呢?而且,如今天寒地冻,地上积雪足有一尺,这样的天气,隋军想要攻城,是痴心妄想。

王行本冷冷地看着前方,目光充满了戏讪,城外,隋军正在紧张忙碌着,他们一边清扫积雪,一边安置投石器。杨侑站在后方,目光看向了城头,不免带着讥笑,暂时让你嚣张数日,看你最后还能不能笑出来?

“陛下,那人便是王行本。”裴行俨手中拿着一个望远镜,低声说道。

“王行本?哼,朕倒要看看他得意到什么时候。”杨侑淡淡一笑。

罗士信在一旁,笑道:“王行本性格高傲,自以为厉害,但实际上却是银枪蜡头,中看不中用。”

杨侑颔首,看了一眼四周,隋军经过紧张的忙碌后,已经整理出数块平地。由于偃师西北靠近邙山,而南方靠近洛水,并不容易展开阵型,所以隋军只能从东面、北面和东南面进行轰击,数块平地长宽各五百步,足以容纳投石器。响午时分,隋军已经准备妥当,准备进攻。

但杨侑没有着急,他先下令用餐,隋军士兵就在战场上,开始造饭,不多时,饭菜的香味就传遍四方。王行本站在城头上,看着城外隋军的动静,不由疑惑万分,隋军在城外忙碌了这么久,难道只是来吃饭吗?

王行本有心想回府邸用餐,又生恐隋军趁机攻城,只得传令下去,在城头上用餐。食物不久就被端了上来,王行本瞧了一眼黑乎乎的食物,不由得皱了皱眉头。陛下送来的粮食,其实都是稗子,口感并不好,在府邸里,王行本自然是不屑吃稗子的,可是此时,不得不装装样子。

一口吃下,王行本差一点吐了出来,勉强嚼了几口,王行本食欲全无,只得装着忧心国事的样子,放下了筷子,走到女墙边上,看着城外的隋军。此时,隋军一字排开,正在用餐。隋军的吃食相当不错,老远就能闻见香味,王行本甚至还看见隋军正在烤着黄羊腿,不断地送到高台之上。

高台上,杨侑与诸将正在用餐,不时地说着什么,气氛相当不错。未时初,隋军用餐结束,休息了片刻之后,又立刻开始行动。一队队的隋军运来了箱子,放在了投石器旁,随后,他们将箱子里的东西取了出来,放在了投石器的凹槽里。

杨侑摸着短须微笑不语,而王行本则更加疑惑,他看见隋军将白花花的东西放在投石器上,准备发射。可是,那白色的物件是什么东西?石头?看起来不像啊。

王行本还没有弄明白,隋军就进行了第一轮抛射,“快躲避!”王行本处于本能反应,立刻大声喊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