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撼唐-第4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焦急的等待中,杨侑并不焦急,每日与杜如晦下下棋,批阅折子,时间倒也迅速溜走。到了第三日,杨侑觉得火候到了,吩咐下去,召见郭孝恪。

郭孝恪有着厚厚的眼袋,这几****一点都没有休息好,甚至还瘦了一圈。听见大隋天子召见,立刻洗了一把脸,换了一身干净的衣裳,在高甑生的带领下,去见杨侑。

大帐内,杨侑正襟危坐,一身便服,正在案几前翻阅折子,郭孝恪在大帐外被搜身之后,随着高甑生进入大帐。

“罪臣郭孝恪见过陛下。”郭孝恪进去之后,双膝跪倒,施礼。

杨侑放下折子,抬起头,看着郭孝恪,慢慢站起身来,负手踱步,道:“你就是郭孝恪?朕听说过你。”

郭孝恪忙道:“罪臣不知天命,如今迷途知返,还望陛下收纳。”

杨侑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气,在郭孝恪面前站定,道:“你先起来罢。”

“多谢陛下!”郭孝恪说着,慢慢站起来,双手垂下,放在腰边,垂首不敢看杨侑。

“城中的事情,朕已经知晓,郭将军能弃暗投明,朕甚至欣慰,只是可惜呀。”杨侑说着,话锋却是一转,令郭孝恪心中一紧,大隋天子这是何意?

“朕在关中之时,便曾听说徐世绩、郭孝恪之名,是瓦岗重臣。只是可惜,山重水远,无缘得见。今日,天下即将一统,郭将军才选择投靠大隋,虽然晚了一些,但终究没有到最后一步。”杨侑笑道。

缓缓坐到了座位上,杨侑又开口,道:“郭将军弃暗投明,徐将军为何不来?”

郭孝恪忙道:“陛下,罪臣与徐将军生死之交,这一次投诚大隋,便是与他商讨之后的结果。陛下大兵压境,欲要一统天下,消灭残唐顽固势力,罪臣与徐将军愿意尽全力,为陛下马前卒,夺取蒲坂。”

“计将安出?”杨侑简单地说出了四个字。

郭孝恪左右看了一眼,道:“此事甚为机密,罪臣想要单独告诉陛下。”

杨侑眯起了眼睛,仔细打量着郭孝恪,忽然笑了,道:“帐下诸将,都是朕的心腹,孝恪不必多虑,尽管说。”

郭孝恪点点头,道:“启禀陛下,这一次罪臣前来,实则有隐秘在其中。”

“陛下英明,前几日蒲坂城中的情况,想必已经知晓。罪臣先后被李世民重打四十大板,使用的乃是苦肉计。李世民故意行此计,重责罪臣,是要让罪臣以不忿的理由,投奔大隋。”郭孝恪说道。

杨侑摸着下巴,道:“李世民让你诈降,看来他是拼死一搏了。”

“陛下,这天下本来就是大隋的天下,李氏父子本来就是反贼。如今陛下已经收复长安,罪臣迷途知返,不想再为李世民效力。”郭孝恪说着。

“因此,李世民本意是要罪臣诈降,但罪臣是真心要降。出城之前,徐将军已经与罪臣商量好了,他会在城中安排人手,配合陛下攻城,一举夺下蒲坂,擒获李世民。”郭孝恪一连串的话语,表明了他此行的目的、态度。

杨侑很快就明白了郭孝恪的意思,简单地说,李世民要郭孝恪诈降,因此在蒲坂城中,演了几场戏,先后暴打了郭孝恪。这样,郭孝恪出城投降,就有了理由,在外人看来,是符合常理的。

李世民这么做的理由,是要让杨侑相信,郭孝恪的投降,是带着诚意的,并不是诈降。他投降是因为对李世民不满,对伪唐渺茫的前途不再报希望,因此决意与伪唐决裂。

杨侑摸着下巴,思考着。郭孝恪的话需要他分析一番,关键在于,郭孝恪明明白白说了,李世民要他诈降,而他实际想想要真的投降,虚虚实实,令杨侑一时无法判断。

沉默了片刻之后,杨侑摆摆手,道:“孝恪,你的意思朕已经明白。但不知,你与徐世绩有何良策,让朕轻易攻入蒲坂?”

“陛下,罪臣可修书一封,说陛下已经上当,接受罪臣的投降。罪臣修书一封,告诉徐世绩,数日后隋军主力攻打南门,徐世绩率领心腹士兵,在南门接应,配合陛下大军,夺取蒲坂。”郭孝恪说道。

杨侑踱步,在思考着此事的可行性,如果有徐世绩的接应,隋军拿下蒲坂会顺利很多。思考了约莫有半柱香的时间,杨侑点点头,道:“既然如此,爱卿可修书一封,传给徐世绩,令他早作准备,五日后,朕率领攻城!”

郭孝恪拱拱手,道:“陛下英明!但为了迷惑李世民,罪臣建议,在书信里,微臣会写六日后攻城,至于五日之期,则会用暗语。”

杨侑哈哈一笑,看着郭孝恪,道:“果然是好计。朕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此计成功,朕必定论功行赏。”

郭孝恪大喜,双手抱拳,施礼道:“多谢陛下再造之恩。”

事不宜迟,杨侑立刻令人磨墨,郭孝恪立刻修书一封,告知此事。书信写完,郭孝恪将书信递给杨侑看了。杨侑连连点头,让人封了书信,等待深夜,再令人送入蒲坂城中。

是夜三更,徐世绩得到书信,匆匆一阅之后,立刻赶往秦王府。此时李世民已经睡着,被亲兵叫醒,先是一愣,旋即是大喜。徐世绩将书信奉上,李世民双手颤抖,费了好大的力气这才稳了下来,他匆匆一阅,脸上浮起了笑意,道:“郭将军成功了。”

“恭喜秦王,贺喜秦王!”徐世绩忙拱拱手,说道。

李世民深深呼吸了一口气,又将书信捏在手中,几乎是一字一看,半响后,李世民这才大笑了起来,声音在秦王府久久回荡,将睡着的下人都吓了一跳。

“秦王,杨侑已经上当,六日后攻城,微臣建议,立刻做出准备,给隋军一个教训。”徐世绩说道。

“不错,这一次要让杨侑知道孤的厉害。”李世民说着,握紧了拳头,走到了蒲坂城的地图前。

第1039章攻城!

时间如白驹过日,五日的时间,如同流水一般,从指间溜走。在这五日里,双方都在紧张准备着,警戒也变得格外严了,蒲坂城严禁出入。

无论是城外的杨侑,还是城内的李世民,都在与心腹进行各种推演,反复验证,试图将各种情况都考虑到,达到预期的效果。五日后的夜晚,月色隐晦不明,隋军大营偶然亮着灯火,与平时没有什么分别。

表面上,隋军大营毫无动静,实际上,在裴行俨、罗士信的带领下,隋军正在有条不紊地做出部署,一袋袋装满了沙子的布袋被隋军士兵安置在土丘后,只要时机成熟,隋军士兵便可背上沙袋,直扑蒲坂城头,以便顺利登上城头。

高甑生、侯君集等人也是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

大帐里,杨侑正在踱步,杜如晦坐在一旁,慢慢品着茶水。

“时辰就要到了,不知道徐世绩那边,准备的怎样了?”杨侑不紧不慢地说道。

杜如晦笑道:“陛下,今夜,便是夺取蒲坂城的良机,就算徐世绩心有不轨,李世民也插翅难飞。”

“朕,只是可惜。”杨侑淡淡的道,如果徐世绩、郭孝恪真的是诈降,杨侑不介意多杀几个人。反正他这一路杀来,也不知道杀了多少人,多两个人不多。杨侑可惜的是,此二人都有才能,却要与李世民陪葬。

“陛下,此二人虽然有才,但中原大地,人杰地灵,从来不缺人才。”杜如晦说道。

大隋再度开放州县学之后,寒门子弟得以学习,掌握大量知识,这些年来,已经培养了不少人。收复河北、中原之时,巴蜀州县学的毕业生,纷纷赶赴河北、中原各郡县,或为郡守,或为县令,成为支撑大隋的骨架。

至于军事,大隋的军事学院已经开始在洛阳建立,兵部尚书李靖将会是第一任院长,以李靖之才,可以想象,当第一批学生毕业之后,大隋将会多了不少军事人才。

杜如晦如此说着,杨侑不免笑了笑,他帐下能人辈出,一个徐世绩、郭孝恪的确算不了什么。只要军事系统建立起来,有了完善的培训机构,在学校教导知识,辅以实践,将会有很多人成长起来,而杨侑,看中的便有苏定方、席君买、梁建方、侯君集等人,至于程知节、罗士信、裴行俨,多是猛将,距离帅才还有不断的距离。

徐世绩、郭孝恪文武双全,杨侑自然不愿放过。至于后世出名的薛仁贵、裴行俭等人,还是儿童。

杨侑正笑着,侯君集匆匆进来,道:“陛下,三军已经准备妥当,随时可以进攻蒲坂城。”

“好!很好!”杨侑笑着停下了脚步。

虽然隋军已经准备妥当,但还要等郭孝恪的消息。

月芽已经升上了中天,时而露出半个头,天地间,忽明忽暗。这样的天气适合隋军作战,隋军士兵的体质得到改善之后,夜晚已经能看清楚东西。

隋军各部按照计划行事,在夜色下,赶赴集结点,李靖、侯君集、罗士信、裴行俨、高甑生、梁建方、席君买、苏定方、程知节等良将、骁将严阵以待,只等陛下一声命下。

将近子时,城内已经有了动静。徐世绩在夜色下,带着亲兵五十多人逐渐靠近了南门。在出发前,他费了好大的力气,才将李世民派来监视他的探子杀死。随后,他带着心腹借着月色,朝着南门摸去。

黑暗中,不时有眼睛盯着徐世绩的脚步,这是大隋锦衣卫的战士在暗中监视着,他们接到杨侑的命令,一旦徐世绩叛乱相应,他们就会点燃大火,吸引唐军的注意力。当隋军发动总攻之际,他们同样会想办法牵制唐军,并打开城门,迎接隋军入城。可以说,在这最后一战,锦衣卫的任务,反而更加困难。

这些日子,李世民对徐世绩的看管越来越严,但徐世绩非常聪明地选择了沉默。今日,是与大隋天子约定的日子,如果子时他还不做出反应,大隋天子就不会再相信他,甚至会杀死郭孝恪,而徐世绩的前途,就会烟消云散。

一路上,徐世绩遇见了不少巡逻的士兵,但他十分清楚唐军巡逻路线与时间,一路上还算顺利。终于,离南门已经不足三百步,徐世绩偷偷放出了一只信鸽。

信鸽朝着城外飞去,很快就找到了郭孝恪,落在他的肩上。郭孝恪从信鸽脚上取下了一封书信,并没有拆开,而是递给了独孤千山。

独孤千山接过,带着郭孝恪去见杨侑。

夜风吹拂下的杨侑很是惬意,毕竟平定天下在即,肩头重担虽然依旧还很重,但第一阶段的任务已经完成,可以松一口气了。

独孤千山匆匆而来,奉上书信,杨侑拆开一看,吩咐道:“徐世绩已经在南门做好准备,传令下去,依计划行事!”

“喏!”独孤千山应着,很快消失了。

“杜爱卿,郭爱卿,陪朕一同去看看!”杨侑说着,迈步走出了大帐。

杜如晦和郭孝恪在后方跟着。

夜色下,徐世绩已经带兵靠近了南门,不足一百步。随着距离越来越近,唐军士兵越来越,几乎是三步一哨,五步一岗。

徐世绩咳嗽了一声,带着十余名士兵挺直了胸膛,大摇大摆地走了过去。他知道,此时偷偷摸摸是无法靠近城门的,不如直接过去,机会还会大一点。

一名唐军队正看见徐世绩过来,不由便是一愣,他知道徐世绩是秦王信任之人,最近更是得到秦王的重用,掌管北门与东门的唐军,只是这么晚了,徐世绩来南门做什么?

徐世绩慢慢靠近了,问道:“这位兄弟,城外的隋军可有异常?”

队正皱着眉头,道:“暂时没有动静。”说着,叹息了一声,道:“徐将军,如今隋军围城,秦王有何良策退敌?”

徐世绩摇摇头,道:“哎,长安已经沦陷,陛下已经驾崩,太子也选择了投靠隋军。秦王独木难支啊。”

队正细细品着徐世绩的话,觉得有些不对劲啊。虽说蒲坂城内无人不知陛下驾崩、大唐太子投降,但谁都不敢说,生恐触碰了秦王的逆鳞。但徐世绩却如此说着,有些令人不解。

徐世绩不等队正反应过来,道:“适才我去了东门,城外隋军似乎蠢蠢欲动。南门是大隋天子的大营,务必要小心谨慎。”

“徐将军放心,我等一定小心。”队正回答。

“我去城头上看看!”徐世绩说着,迈步走了过去。

队正略作迟疑,并没有阻挡,跟在徐世绩身后,朝着南门走了过去。南门四周,有的士兵已经睡着,毕竟隋军抵达蒲坂之后,连日来并未攻城。虽说土丘依旧在建设,但还没有攻打蒲坂之意,一些士兵还是睡着了。

徐世绩瞟了一眼,城头上唐军足有百人,但竟然有过半的人睡着。越过半空,徐世绩看向了城外,隋军大营隐晦不明,土丘上亮着的火把将四周情况尽收眼底,隋军并没有多少人,但在土丘后,又知道藏了多少人呢?

徐世绩微微一笑,他指着城外,道:“你看,哪里似乎有人。”

队正瞧了一眼,不觉便是一愣,道:“没有人啊。”

话音刚落,徐世绩眼急手快,猛地拔出了横刀,一刀砍下队正头颅。队正根本来不及发出声音,鲜血喷出,头颅滚落在城墙上。鲜血喷了徐世绩一身,他环顾四周一眼,道:“杀!”

接到命令,徐世绩身边的士兵纷纷拔出横刀,朝着城头上的唐军杀了过去,事出突然,大多数唐军都没有反应过来,不少睡梦中的士兵稀里糊涂成了短命鬼。

城头上,顿时杀喊声四起,十余名士兵在城头上四处砍杀,徐世绩点燃了大火。城墙下百余步外,三十多名徐世绩心腹看见城头火起,发出一声呐喊,朝着南门杀奔而去。

“陛下,南门火起!”独孤千山一直盯着南门,当火起的时候,他是第一个发现的。

杨侑转过头,看着南门的大火,不由笑了起来,这个徐世绩,还挺准时。

郭孝恪忙拱手,道:“陛下,徐世绩已经在城内做出响应,还望陛下速速发兵支援。”

杜如晦在一旁,默默点头,时机已经成熟了。

杨侑站的笔直,他猛地挥手,道:“传令下去,三军进攻蒲坂!”

话音刚落,独孤千山已经奔了过去,抢过一名士兵手中的火把,点燃了已经搭好的柴薪。干脆而且洒满了油脂的柴薪熊熊燃烧起来,几乎是在瞬间,就将天空给映红了。

紧接着,杨侑登上了土丘,居高临下,观察着蒲坂城内的局势,杜如晦、郭孝恪等人在杨侑身后。

鼓声也在一瞬间敲响,四个牛皮大鼓敲响的声音堪比惊雷,在这样的一个深夜,显得十分突兀,震耳欲聋。随着南门鼓声的敲响,东门、西门,乃至于北门都接到了信号,先后敲响了大鼓。

随着鼓声敲响,蒲坂城各门喊杀声震天,南门的高甑生、裴行俨、罗士信、侯君集;东门的程知节、苏定方;北门的尧君素、王行本;西门的屈突通、席君买、梁建方。此外还有水师将领雷士猛、刘兰成等隋军将领,对蒲坂城发动了致命一击!

第1040章最后的战役(上)

李世民最近休息的时间很短,他将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数日后的决战中,他知道,就算这一战,胜利了,也只能赢得苟延残喘的数月时间而已。只是,他心中的仇恨和自尊心,不允许他投降而已。

李世民已经两天没有合眼了,体力透支的太厉害。响午过后,李世民再也支撑不住,休息了片刻,这一觉睡到了亥时,长孙无臻亲自动手,炒了一碗碎金饭,又配了两个小菜,半只鸡,端了上来。

看见李世民吃的呼噜呼噜的,长孙无臻清瘦的脸蛋带着一丝笑意,也只有这个时候,她会快乐一些。李世民刚刚吃完,忽然,房玄龄闯了进来,道:“秦王,微臣刚刚得到消息,徐世绩去了南门。”

“去了南门?”李世民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徐世绩去南门做什么?突然,李世民意识到了什么,按照计划,是明日诱骗隋军入城,可是,徐世绩却在今日去了南门。

“竖子,竟敢背叛我?”李世民咬牙切齿,他快步走到了卧室,让亲兵伺候他穿上了铠甲。李世民背着一张弓箭,两壶箭羽,腰间挎着横刀,然后急匆匆地出了门。

李世民走出房门不久,忽然返回,看着长孙无臻,握住她的手,道:“你就在这里等我,不要离开。”

长孙无臻用力地点点头,眼泪却不可抑制地流了出来,李世民突然觉得心疼无比,伸出手,将长孙无臻脸上的泪水擦净,李世民双手握住她瘦弱的肩头,坚定地说道:“等我!”

“一定!”长孙无臻说道。

李世民深深呼吸了一口气,然后大步离开。看着李世民离开的背影,长孙无臻却笑了,她慢慢踱步走回了屋子,吩咐任何人不得打扰,将自己关在了屋子里。

李世民带着亲兵、房玄龄快步走出了秦王府,早有亲兵牵了战马在一旁等待,李世民刚刚跨上战马,突然,眼前一亮,他愕然抬头,只见眼前,火焰冲天,将黑夜映照的如同白昼。

“不好,隋军攻城了!”李世民大声喊道,策马朝着南门冲了过去。

刚刚奔跑了五十多步,隆隆的鼓声传来,震得李世民耳膜隐隐生疼。李世民放缓了速度,环顾四周,只见蒲坂城四周,火焰冲天,鼓声隆隆传来,隋军从四个方向,同时攻打蒲坂城。

就在李世民迟疑间,士兵喊杀的声音震天,让人愕然失色。

南门,早有准备的隋军背负着沙袋,从土丘后纷纷冲出。他们迅速将沙袋填满了护城河。此时,徐世绩已经占据了城头,部下将城门打开。

在禁卫军的保护下,杨侑凝视着南门,当南门打开的时候,他看见骁将罗士信一马当先,杀入城中。裴行俨、侯君集、高甑生也从南城各处,配合着行动。沙袋尚未离城墙还有一丈高,裴行俨就已经跃上了城头,侯君集、高甑生等人也不甘落后,先后杀上了城头。

杨侑回头,看了郭孝恪一眼,见他脸上并无惊讶神色,忽然心中一动,他立刻明白了,郭孝恪奉命是诈降,但正如他所言,他是真降。如果他是诈降,攻入城中的隋军恐怕早就吃亏了。

杨侑大手一挥,喝道:“进攻,天亮之前,务必要拿下蒲坂,擒获李世民!”

隋军旗帜手挥舞着大旗,下达着军令。

城头上,徐世绩带着亲兵,举着白旗,大声喊道:“自己人!”

杀入城中的罗士信听见,令一名亲兵带着徐世绩去见陛下,他则继续朝着城中杀奔而去。此时,蒲坂城中,多处火起,锦衣卫的战士在独孤武师、方德等人的率领下,在城中四处放火,即使是在深夜,仍然亮如白昼。

李世民策马狂奔,当南门火势越来越大,他慢慢停了下来。

房玄龄擦了一把汗,道:“秦王,徐世绩看来已经投降!”

李世民咬牙切齿,道:“狗贼,我纵然做了鬼,也要寻他报仇!”

房玄龄快速扫视了一眼四周,道:“秦王,隋军四面攻城,我军措手不及。如今唯有掌控大营的士兵,与隋军进行拉锯战,方可有一线生机。”

李世民点点头,道:“随我来!”说着,带着亲兵朝着唐军大营赶去。

“罪臣徐世绩见过天子!”徐世绩在隋军校尉的带领下,终于看见了一个青年,正负手而立,炯炯有神的眸子,自然有一股威严的气势和浓浓的杀意。

在青年的身后,是几名身高魁梧的带甲士兵,一名文士稍稍在后,郭孝恪则在更后一点的地方。这等情形,徐世绩自然知道,谁是大隋天子,当即上前,跪下施礼。

杨侑看见数步外,一个身材高大的人跪着,略作沉吟,道:“徐卿家,平身。”

徐世绩脸上一喜,天子如此称呼,便是承认了他的投诚,当即磕头,道:“多谢陛下!”说着,慢慢站起身来。

这是杨侑第一次看见徐世绩,他目光稍稍在他脸上停留,便看向了蒲坂城中,道:“徐卿家,你来的还不算太晚。”

徐世绩微微躬身,道:“陛下,当年罪臣被迷了双眼,不识真龙。如今幡然悔悟,愿永为隋人。”

杨侑淡淡一笑,徐世绩急着表功,这种心态他理解,心中却不喜。但不管怎样,徐世绩已经投诚,中原只有大隋,此人此生此世,的确是为大隋效力了。

“回来就好,你本来也是隋人。”杨侑淡淡的说道,指着前方,道:“天下就要一统,今夜,最后的反贼就会被消灭。从此以后,朕希望大隋能千年平安,而这,需要朕的励精图治,更需要群臣的协助。徐世绩,你的才能朕很了解。”

“还有你,郭孝恪,只要忠心为朕,为大隋做事,朕绝不会亏待你们,不会亏待为大隋效力,尤其是在朕最为困难的时候,仍然不离不弃的忠臣。”杨侑的话,有一半是说给旁人听。

徐世绩知道,这是大隋天子在敲打他。郭孝恪走上来,与徐世绩并肩而立,道:“陛下,罪臣犯过一次错误,绝不会犯第二次错。”

“郭孝恪,你的话,朕会记住。”杨侑说着,侧过身子,继续看着蒲坂城。

东门,程知节、苏定方;北门尧君素、王行本;西门席君买、梁建方,均已经攻上了城头。水师在雷士猛、刘兰成的率领下,也打破了水门,沿着汾水支流进入了城中。

隋军杀声震天,城头上的唐军几乎是措不及防,人数又不占优,被隋军士兵杀得鼠窜而去。

蒲坂城内,本来百姓就不多,留下的,多是唐军士兵及其家属。随着隋军杀入城中,民居逐渐点亮了灯,唐军士兵仓促披甲上阵,但家中妻子、父母却一把拉住了他们。

“不要命了!李世民大逆不道,据说还毒鸠父亲,这样的一个人,值得效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