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完美人生-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额外奖励,看来这就是林叔叔所说的意外惊喜了。”李伉暗道。

商阳市教育局局长孙海平来到台上,站在麦克风前说道:“这一次的演讲比赛举办的非常成功,首先我在这里恭喜各位获奖的同学和学校。本次演讲比赛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在这里我要感谢林市长能够在百忙之中全程参与了这次演讲比赛的决赛。”

“能够站到这里进行演讲的学生可以说都是各个县、区以及学校的佼佼者,特别是各位获奖的同学,更是佼佼者中的佼佼者,对于这些同学,我们市教育局经过讨论,决定除了为各位获奖的同学颁发获奖证书外,还将对获奖同学进行额外奖励,下面我宣布本次演讲比赛的额外奖励是”孙海平稍作停顿。

“本次比赛所有获奖的非市直单位的同学都将获得在毕业时报考商阳市任何一所市直高中的机会。”

轰,孙海平的话就像在平静的水面上投下了一块大石头,一下激起了千重浪。要知道,在商阳市90年代的时候,中招时学生选报的学校只能是指定范围内的高中,举例来说,凤凰乡属于商阳县教育局管,所以凤凰乡的初中毕业生毕业时只能报考商阳县的高中,而不能报考商阳市或其他区县的高中。商阳市的市直高中只招收商阳市市教育局直属初中的毕业生。就整个商阳市范围内的高中来说,商阳市最好的高中要数商阳市一中和商阳市六中,这两个学校都是国家级重点高中,人们常说,只要能够踏入市一中或市六中的门,那么相当于有大半个身子踏入了大学的门槛儿了。当然这两所高中中招录取分数线之高也令大多数的学生望而却步。

孙海平宣布的这个消息,相当于为这些获奖的非市直学校的学生敞开了市直高中的大门,这在商阳市教育史上是从来没有的先例,所以台下师生的激烈反应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而且,无论市直还是非市直的参赛学生,获得二等奖的,在毕业时报考商阳市市直高中,将获得三分的加分奖励,获得一等奖的将获得五分的加分奖励,李伉同学将获得十分的加分奖励。”孙海平抬高声音继续说道。

李伉对于能够得到这次机会,也感到十分的意外,这真是一个意外的惊喜了。如果有这样的机会,他将首选商阳市一中作为自己毕业报考的高中了,虽然商阳市一中的录取分数线属于商阳市所有高中中最高的,但是前世李伉中招时的考试分数就已经超过了商阳市一中的录取分数线,不过那时的李伉没有机会报考市一中,而是报考时商阳市第二师范,尽管师范的分数线并不比商阳市一中低多少,但是没有走进高中校园,始终是李伉的一个遗憾。而对于重生的李伉来说,今世报考市一中,还是有十足把握的,对于那十分的加分,李伉倒不是十分的在乎,既然能够考上,加分只能算是锦上添花了。

“市一中的校园生活也许会更精彩吧。”李伉握了握拳头,不由的期待了起来,甚至都想着赶快毕业了。

……

从教育局出来,一路上田丰都显得十分的兴奋,这时天已经晚了,两人决定第二天再回凤凰乡。

“李伉,李伉!”就在李伉回到旅馆,刚进自己房间凳子还没有坐热的时候,他就听见林静在门外叫自己的名字。

“静儿,你怎么来了?”李伉把门打开,让林静进来,问道。

林静没有立即回答李伉的问题,而是背着手,挺着胸脯绕着李伉转了两圈。

“干什么?”李伉被林静为着自己转圈转的心里有点发毛,于是问道。

“李伉同学,得奖的滋味怎么样?”林静故作好奇状。

“一个字,得劲。”李伉想起了前世看过的一南街村方便面的广告词,于是学着说了出来。

“是两个字好不好,真晕了。”林静捂着脑门笑道。

“好了,别闹了,静儿你还没有回答我的问题呢。”李伉说道。

“没事我就不能来看看你?你想干我走吗?你不喜欢我了吗?”林静故作幽怨状。

“停,别用这种表情看着我,我害怕。”李伉赶紧投降。

“真没劲,不逗你玩了,我爸爸让我来叫你今天晚上去我家吃饭。”林静撅着嘴说道,眼里流露出一丝羞涩。

“又要去啊,你知道我面对你爸爸压力很大的,去的话有什么奖励没有?”李伉问道。

“请你吃饭你还要奖励,哪有这样的道理啊?”林静笑道。

“没奖励不去。”李伉坚持道。

“好吧,算你狠,你要什么奖励?”林静无奈道。

“我想想,要不,让我亲你一下?”李伉试探的问道。

“死李伉,说什么呢?”林静顿时受不了了,脸上一片红晕,伸手去打李伉。

“你不答应,不答应我不去了。”李伉伸手抓住林静打过来的粉拳,看着她的眼睛笑着说道。

林静被李伉看得有些心慌,气势顿时弱了,犹豫的说道:“一定要亲么?”

“一定。”李伉严肃道。

“那好吧。”林静为了完成任务,豁出去了,随即闭上眼睛,站在那里紧握着小拳头,等着李伉来亲。

“哈哈,你上当了,逗你玩的。”李伉看着林静可爱的样子,哈哈大笑道。

“好啊,你敢耍我,我一定饶不了你。”林静恼羞成怒,追着要挠李伉的腋窝。

李伉生来怕挠腋窝,被林静冷不防的在腋窝挠了两下,顿时感到浑身无力,反倒在身后的床上,林静没想到李伉这么怕挠腋窝,跟着也倒在了床上,一时间成了李伉在下,而林静趴在李伉的身上。

两人突然停止了一切动作,时间在这一刻好像停止了。

“静儿。”李伉顺势保住了林静柔软的腰肢,嗓子有些发干,快十六岁的少女发育的已经相当好了。

“嗯?”林静本欲起身,被李伉伸手抱住了腰肢,顿时感到浑身发软,声音不由自主的嗲了起来。

“李伉,你兜里面装的什么东西,硌着我了。”林静问道。

“呃,没什么啦?”李伉从两人的暧昧中清醒了过来,松开了抱着林静的双手,不由暗自鄙视自己,都三十多的人了,一个小女孩就把自己诱惑成这样。

林静从李伉身上起来,似乎已经忘记了刚才和李伉的打闹,很快恢复了活泼本性,拉着李伉往外走去。

路过田丰房间时,李伉和田丰打了声招呼,就和林静一起出去了。

……

林家,和昨天晚上一样,李伉和林静坐在桌子的一边,林父林母坐在桌子的另一边,边吃边聊,倒也显得其乐融融,如果忽略魏淑贤对李伉冷淡的态度的话。

“小伉,你今天下午的演讲很不错,演讲稿是你写的吗?”林卫东问道。

“是我临场发挥的,一般情况下我每次演讲只写大纲,剩下的临场发挥,我觉得这样更好一些。”李伉随口说道,这在他看来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

“哦!”林卫东看着李伉,眼中露出一时惊容,要知道临场发挥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不仅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而且还要有丰富的知识底蕴和良好的语言组织能力。

“小伉,那你能不能吃过饭后把下午的演讲稿给叔叔写一份?”林卫东有问道。

“当然可以。”李伉答道,举手之劳的事情他最愿意做了。

“李伉,你真厉害,现场发挥都能那个特等奖。”林静看着身边的李伉,眼中满是小星星。

魏淑贤看了女儿一眼,皱了皱眉,没有说什么,低头吃饭了。

“小伉,我今天下午听你的演讲很有见地,你对我们商阳市的经济建设有什么看法没有?”林卫东问道。

“林叔叔,我说的不对的地方,您可不要责怪我。”李伉想把前世未来的一些关于经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一些观点提前灌输为林卫东。

“你说说看。”林卫东饶有兴趣的看着李伉。

于是李伉就结合后世的一些先进的经济建设理念,针对商阳市的经济建设现状做了分析,然后提出了商阳市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相辅相成的可持续发展的发展道路,也就是要大力引进和扶持污染轻、产出高的技术密集型企业,而压缩污染重、技术含量少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大力发展旅游经济,充分利用商阳市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秀美的山川河流,为商阳市开辟一条绿色发展道路。

林卫东听李伉侃侃而谈,听着一个又一个新鲜准确的名词从李伉的嘴里不断的冒出,不由的眼睛越来越亮,直到后来,两人谈性大兴,林卫东拉着李伉直接去了一楼的书房,而留下了面面相觑的林玲和林母魏淑贤。

……

李伉从林家出来的时候,也已经深了,李伉想着刚才的一幕,不由的一阵兴奋,自己竟然和商阳市市长侃侃而谈,对商阳市的未来发展道路挥斥方遒,后来林卫东竟然拿起了笔记本认真把李伉的一些观点记录了下来。

在李伉离开之前,林卫东要求他把下午的演讲稿写了一份交个他,然后一脸微笑的亲自把李伉送到了门口。

李伉回到旅馆的时候,已经很晚了,田丰由于知道他去了市长家里,所以很放心的早早休息了,李伉精神紧张了一天,也感觉到累了,于是他就也就洗洗睡了。

然而一场由李伉和林卫东对话以及李伉的演讲稿引发的商阳市的关于未来发展的争论悄悄的拉开了帷幕,而商阳市的历史发展轨迹也因为李伉这只蝴蝶一次翅膀的山东渐渐的偏离了它原来的轨道,驶向了一个谁也不知道的方向。

第036章 暗流

第二天,李伉和田丰搭乘凤凰乡的公交车回凤凰乡中去了,他没有见到的,遍布于商阳市销量最大的商阳日报的第二版整版刊登了一片署名为语正的评论文章,文章的标题是:“经济建设应搞好招商引资与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开创商阳市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建设道路”。

文章首先展望了身处改革开放大潮中商阳市光明的未来,强调了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的大政方针,并预言未来商阳市必然会成为中原省北部的中心性经济中心,然后文章笔锋一转,从一名叫做李伉的中学生的一片演讲稿展开论述,提出了经济建设是否一定要以牺牲商阳市的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疑问。文章对比了改革开放十年对商阳市的生态环境的影响,指出如果政府决策者们进行招商引资的同时,缺乏应有的环境保护意识,商阳市的环境还会进一步的恶化,直至有一天商阳市的青山秀水将不复存在,到此文章指出,长此以往,我们将留给我们的后代子孙一个污染严重的商阳市,一个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商阳市。

到此文章提出,这真的使我们想要的经济建设成果吗,有没有一种实现一种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共赢的更加合理的经济建设模式,文章进而结合国外发达国家中城市发展的成功案例,提出建设可持续的商阳市商阳市的经济发展的道路,文章介绍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即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指既满足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科学的发展道路。并指出在商阳市的经济建设进程中,坚决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应大力引进和扶持一批污染轻、产出高的技术密集型企业,而减少污染重、技术含量少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审批名额,并提出大力发展商阳市的旅游业,最终将商阳市建设成为一个绿色的、适合人类生存的中原省北部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并且在文章的最后全文刊登了李伉的演讲稿。

这样一篇文章的刊登,政治嗅觉灵敏的人们立刻从中嗅出了其中深藏的政治动机,同时又对这个语正以及文中提到的李伉感到十分好奇,李伉这个的名字一时在商阳市成了家喻户晓的公众人物。

当天下午,商阳市市政府召开的政府例行会议中,林卫东市长当着全市各市直机关的大小头头们做了重要讲话,在讲话中,林市长大力赞扬了商阳日报上的评论文章,并要求全市各级政府单位组织对该文章进行学习,并欢迎任何人对商阳市的未来发展献计献策。接下来的几天,林卫东以征求各级领导干部建议为名,分别和市政府主要领导以及市直属各局委的主要领导进行了谈话,对商阳市未来发展深入交换了意见。

……

与市政府同在红旗路上的商阳市委大院远没有市政府的来往的人员众多,却多了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市委书记办公室,市委书记韩义成坐在自己的办工作前,手里拿着那份刊登了语正的评论文章的商阳日报,对站在自己面前的秘书刘兵问道:“小刘啊,你说说这篇文章是怎么回事。”

“韩书记,这是林市长昨天连夜交代商阳日报市政评论版块的主编语正写的,我也是今天上午才知道的。”刘兵头上冒出了冷汗,却是任由它们顺着脸颊流了下来。

“嗯,你先出去吧。”韩义成点燃了一支烟,深深的吸了一口,挥挥手对刘兵说道。

刘兵转身往办公室外走去,刚要出办公室的时候,他听见韩义成说道:“小刘啊,多注意点那边的动静。”

刘兵答应了一声,走了出去,轻轻的掩上了书记办公室的门,只剩下韩义成一个人坐在办公室里,烟雾缭绕中表情阴晴不定。

……

中原省省会中原市一个幽静的四合院内,一个身穿白色练功服的老人在院内打着太极拳,这是一个戴眼镜的中年人拿着一张报纸走了进来,来到老人的身边静静的站立在那里。

“小顾,什么事?”老人边打拳边问道。

“林老,您看这张商阳日报,这是今天的报纸。”小顾扬了扬手里的报纸对老人说道。

“嗯。”林老缓缓的受了功,从站在身边的保姆大婶手里接过一个毛巾,擦了把脸,又把毛巾递给了保姆,笑着说了声谢谢,然后转身从小顾手里结果报纸,来到院内一个圆形的石头茶几旁,做了下来,示意小顾也坐下,然后从茶几上拿起老花镜,带上后认真的看了起来。

大约有十分钟,林老脸上露出了微笑,抬头对着小顾说道:“不错,我这个儿子看来这次要有些动作了。”

小顾也笑道:“林老,您看要不要为卫东吹把东风,他这几年在商阳不好过啊,韩义成有些太强势了。”

林老点了点头,把报纸放在了一遍,招呼小顾道:“小顾,来喝茶,常常我的极品毛尖。”

小顾陪林老喝了一会茶,就起身告辞了,第二天,中原省的各大省级报纸纷纷转载了商阳日报上的这篇文章,一场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大讨论在中原省展开了。

……

凤凰乡牛庄村,一座富丽堂皇的宅院内,一个四十岁左右的男子坐在院落的堂屋内,把一份商阳日报狠狠的摔倒了地上,满脸的狰狞道:“妈的,煮熟的鸭子飞了,真不甘心。”

“爸爸,什么事让您恼成这样?”一个身形颀长,长相俊朗的十七八岁的少年从门外走了进来,看见自己爸爸的样子,低头拾起地上的报纸,问道。

“炼铅厂审批的事被搁浅了,说是市长亲自过问的,就是因为报纸上的一篇狗屁文章。”

“小军,你去给我打听一下这个李伉是什么来路,敢断老子的财路。”

小军皱了一下眉,问道:“爸爸,厂子审批通不过,咱们损失不少吧?”

“何止不少,简直是让你老爸伤筋动骨,哼,小军,你找几个弟兄,给我好好教训一下这个李伉,不让老子好过,老子让你也不能好过!”

“知道了,爸爸。”小军眼里露出一丝阴寒,对着自己愤怒的父亲说道。

……

国庆节过后,已经是深秋了,人们身上的衣服逐渐厚了起来。李伉从乡政府出来,紧了紧身上的外套,往学校走去,刚进学校大门,就能看到了一个醒目的红色横幅挂在校园中间的大路上方:热烈庆祝我学校李伉同学获得商阳市演讲比赛特等奖。

李伉走在校园的路上,一路上不断有学生过来和他打招呼,甚至还有一些羞涩的小女生跑过来递给他一个信封什么的,现在学校里没有不认识他的,因为他的照片就粘贴在校园的橱窗里,边上一张红纸上详细的记述了李伉在商阳市夺冠的经历,这是田丰的手笔。

李伉和田丰回到了凤凰乡中,就受到了英雄式的待遇,要知道,在凤凰乡中的历史上,别说在商阳市范围内取得演讲比赛的特等奖了,就是在商阳县举行的各种活动中,名列前茅的时候几乎都是空白。一时各种奖励接踵而来,让李伉有些措手不及,甚至白天校长还请来了张正海乡长出席了全校的表彰大会。张正海对于自己这个侄子在留级后的种种惊人表现已经开始适应了,但是对于出席李伉的表彰大会这件事情,他也是很乐意参加的。

不过这个时候张正海正拿着李伉交给他的一篇文章在办公室里进行研读,说是研读,因为李伉交给他的文章里有太多新的东西,一些提法和名词他都是第一次看到,第一次听说,所以不由的他不认真研读李伉给他的文章的每一个词句。

张正海在看完这篇足有近五千字的文章的最后一个字后,不由的有些纠结了,如何处理这篇文章成了一件棘手的事情。

如果让他看完后就把文章所到抽屉里,他感到十分的可惜,因为李伉写的这篇文章里有太多让他感到激动的观点,但是在目前这个改革开放大讨论的敏感时期,他又不得不小心翼翼,因为一旦他把这篇文章公诸于众,那么他将不得不面临一个政治上的站队问题,也就是说这篇文章的观点太鲜明了,他将会被人直接打上改革派的标签。

“小伉啊,你真给姑父出了个难题啊!”张正海自言自语道。

“改革开放是大势所趋,任何阻挡这种大势的东西都将会被碾得粉碎,我觉得姑父应该把这篇文章发表到报纸上,将来会对姑父的政治前途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张正海想着李伉与李伉的对话,他当时真不敢相信李伉能够把今时今日的国内形势分析的如此透彻,并信心十足的预言华夏国的未来政治走向。

张正海又想到了现在自己在乡政府大院里的地位,于是猛的站了起来,绕着办公室走了几圈,又坐回办公桌前,提笔在稿纸上又把这篇文章抄了一遍,抄的过程中把一些认为有些过于激进的措辞稍加修改,然后抄好稿件放到了自己的公文包里,夹着包出去了。

第037章 侯军

李伉快要走到二十一班教室的时候,他看见潘伟和高大俊朗的男生迎面走了过来。

“李伉。”李伉刚要错身而过,潘伟急忙叫住了李伉。

李伉停下了脚步,疑惑的看着潘伟,问道:“什么事?”

“李伉,我身边这位你不认识吧,想当年他可是我们乡中的风云人物。”潘伟笑着对李伉说道,态度十分的诡异。

“我是侯军,认识一下。”侯军面带问笑的伸过手来。

“找我有什么事,直说吧,我和你不熟。”李伉不买侯军的帐,原因有二,其一是因为他是潘伟带来的,更主要的原因却是因为前世王玲玲的事情,他对侯军这个名字极度厌恶,当然眼前这个侯军是不是就是当年王玲玲差点嫁给的那个侯军,就不得而知了,毕竟侯军这个名字重名率还是很高的。

“很有个性啊,李伉你可是学校的风云人物啊,连我爸爸都十分的佩服,特意嘱咐我过来认识一下。”侯军对于李伉拒人千里之外的态度丝毫不以为意,收回伸出的手后笑着对李伉说。

“你爸爸是谁,我认识吗?”李伉反问道。

“我爸爸是侯武城,我家是牛庄的。”侯军笑着说道。

“李伉,你这回可是本事大了,一片演讲搞黄了我爸爸跑了将近半年的炼铅厂,我爸爸对你十分佩服啊,专门让我过来认识你一下,要不咱们到校外找个地方坐坐,我做东怎样?”侯军接着说道。

“牛庄,侯武城,侯军。”李伉听侯军说完,嘴里轻声的说道,这时他已经能够完全全确认面前的侯军就是前世王玲玲那个未婚夫了,除非牛庄还有另外一个侯武城,他的儿子也叫侯军。

“我真是荣幸啊,能让凤凰乡第一富豪的公子请客,不过我还要上晚自习,吃饭就免了吧。”李伉心情大好,看来冶炼厂真的黄了。

“那好吧,你上课吧,再见。”侯军温文尔雅的笑道。

“李伉,你怎么还在这里站着,快上课了。”这时王玲玲走了过来。

“这不是潘伟带来一个朋友让我认识一下。”李伉指着侯军说道。

“哦,那你快点,再晚就要迟到了,我先走了。”王玲玲看了一眼潘伟和侯军,觉得自己一个女生站在这里有些不合适,说了声就匆匆走了。

“等等我,咱们一起走吧。”李伉没有看潘伟和侯军,和王玲玲结伴往教室里去了。

“真不识抬举,侯老大,咱们怎么办。”潘伟狠狠的朝李伉吐了口口水,很声说道。

“侯老大。”潘伟见侯军看着李伉和王玲玲背影怔怔发呆,不由太高了一些声调叫道。

“伟子,那个女生叫什么名字?”侯军目光盯着王玲玲已经发育的玲珑有致的背影问道。

“哪个,和李伉一起走的那个吗?”潘伟问道。

“快说她是谁?”侯军扭过头来,急切的问道。

“她叫王玲玲,是学校王主任的女儿,二十一班的,怎么,侯老大,你对她感兴趣?”潘伟不由也来了兴趣。

“我决定了,我要让这个王玲玲在最快的时间里成为我的女朋友。”侯军摸着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