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为王-第2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重伤的。听天由命吧。轻伤的,给他们治好,然后与那些投降的家伙一起,送到河套平原去。”叶真脸上露出了笑容,“都督开拓河套,缺的就是人手,这些人年轻力壮,送到河套,不论是屯垦,还是重新编组成军。都能帮不少忙,而且在哪个地方,也不怕他们想出什么幺蛾子。”
步兵扬扬眉毛,将他们丢在那个地方,他们当然只能乖乖地听话,河套一展平原,想在哪里逃跑的话,骑兵用不了多少时间便能追上,而且那里是与东胡人交战的战区。到了那城,他们想要活命,便只能依附在征东军这面大旗之下,否则落到东胡人手里。对这些燕国常备军来说,可谓是生不如死。
征东军和渔阳郡兵开始打扫战场,这一战,曾宪一的三千渔阳郡兵也是损失惨重。当场战死的便超过了一半,说起来已经基本失去了战斗力,但曾宪一仍然挺高兴。击败了对手,军队的骨架还在,假以时日,便能重新恢复战斗力,而且,比以前只会更强,经历了这种从败到胜,从死到生的战斗,对于士兵的煅炼,可不是一般的小打小闹的战事能够相比的。
董壮浑浑噩噩地从死尸之中爬了出来,他的命的确够硬够大,当他突出重围的时候,迎面而来的一个骑兵撞上了他,他尽力的那一偏身子,使得他避过了正面,但战马奔来,哪怕只是轻轻地带了他一下,也让他飞了出去,跌昏了过去,直到战事全部结束,征东军开始打扫战场,他才醒了过来。
一睁眼,便看到一个身着藏青色服饰的士兵正提着刀,正向着这边行来。看到死尸堆之中突然站起来一个浑身鲜血淋漓的家伙,这士兵也是吓了一跳,但转瞬之间,他便醒悟过来,挺刀便冲了过来。
“这里还有一个活的!”他大叫起来。
刀光闪动,那士兵挥刀直劈,董壮闪身,揪住了这名士兵,一个抱摔,便将这个士兵摔倒在地上,还没有直起腰来,腰身便一紧,被紧跟着扑上来的士兵抱住,紧接着,又有几个士兵扑上来,抱腿的抱腿,拉手臂的拉手臂,饶是董壮身材魁梧,力大如牛,但被几个士兵给缠住,也只是挣扎了几下,便被扳倒在地上,捆了起来。
当董壮被拖到叶真,曾宪一面前的时候,看到这个昂藏大汉,曾宪一却是大怒,先前他独抗燕军之时,这个大个子带着他的士兵突击在最前面,离他的中军大旗,最近的时候,只有几十步,自己的亲兵围住他,那一场恶战,可是死了不少自己的兄弟。
他唰地一下拔出刀来,“你这恶汉,看我一刀一刀剐了你。”
“且慢!”叶真一伸手拦住了曾宪一,“曾将军,战斗已经结束,征东军不许屠杀战俘。这一点,曾将军还请要牢牢记住。”
曾宪一不由一怔,这才反应过来,如今,自己也是征东军的一员了。狠狠地还刀入鞘,看着董壮,眼里险些便要喷出火来。
董壮此时终于搞清楚了状况,自家军队已经被打败了,自己也成了俘虏,看着那一排排抱着蹲坐在那里的袍泽,他终于害怕起来。
“大个子,想活么?”叶真居高临下地看着眼前这个魁悟大汉,此人看服饰,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哨长,居然险些杀到曾宪一的中军旗下,倒算得上一个勇悍的家伙。
“想活!”董壮立即答道,他并不愚蠢,“这位将军,我打仗不过是为了养活家人,将军要是放了我回去,我再也不与你们为敌了。”
叶真大笑,马鞭指了指不远处的战场,“你知道你这一战杀了多少人么?”
董壮顿时低下了头,他也不知道自己杀了多少,但是肯定不会少。
“他们也有家人要养活,可是都被你杀了。”叶真道,“所以你想想,我能就这样放你回去吗,如果就这样轻易放了你,那些死了的人,可会甘心?”
董壮仰起头,争辩道:“将军,战场之上,不是你死,就是我活,要是我本领差了一些,现在躺在那里的就是我了。”
“你说得不错,战场之上,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不过现在,我们是胜利者。”叶真道。“胜利才有权处置失败者。你说对吗?”
董壮垂头丧气,“是的。”
“你想活,我便给你一条路,如果你表现得好,或者几年之后,你便有机会再看到你爹娘,当然,如果你不答应,现在我便送你去阎罗王那报到。”
“我又不傻,当然愿意走将军指的路!”董壮梗着脖子,道。“我还想回家,还想看给我爹娘养老送终,还要养我弟妹成人。”
“很好!”叶真拍手道:“瞧你也是一条汉子,必然也是说话算话的,这里有两千战俘,我委你当一个百人队的头头,你将这些人给我平平安安,稳稳当当地带到一个地方去,并且在哪里呆上两三年的话,你就能回家了。”
“我们去哪里干什么?”
“干什么?”叶真笑道:“种田,也许,还要打仗,能不能活下来,就看你的运气。”
“我去!”董壮立即答道。
步兵在一边看着叶真三言两语便糊弄得这个董壮心甘情愿地去河套,不由抿嘴微笑,看着董壮被几个士兵押了下去,他不由笑道:“这个董壮倒是一个当兵的好料子,到了河套,如果用心,用不了多久,说不定便有出头之日,过个几年能活着回来的话,不定就是我们的同僚了。”
“这家伙朴实而又聪敏,心思也灵动,好好培养一番,不定能有大成就的。”叶真笑道:“就算他没什么大成就,这家伙到了河套去屯田,那也是一把好手啊!”
渔阳郡城,檀锋终于回过气儿来了,征东军拿下了安陆之后,并没有再追着他打,看来征东军并没有彻底撕破脸皮的打算,他们只是想控制安陆,控制安陆铁矿,这一战,损失了五千刚练出来的精兵,但总算是将渔阳郡兵尚剩下的两万余人纳入到了怀中,同时,渔阳改郡县而纳入朝廷直管,也算是落下停来,总算是没有竹篮打水一场空。与征东军的恩怨,眼下却还要放一放,总有彻底清算的那一天。现在,檀锋最重要的就是将渔阳郡彻底稳定下来,其次,便是要支持周玉与齐国田单的这一场战争,自己这里可以输,但周玉那里,却是万万不能输的。
十天过后,檀锋带着姜大维夫妇两人以及他们还只有几个月的孩子返回蓟城,随即姜大维上表燕王,声称拥护燕王的改制,将渔阳郡交还朝廷。燕王姬平大喜之余,封姜大维为候,赐府第于蓟城。
至此,渔阳之变算是落下帷幕,檀锋虽所有失,但必竟得回了渔阳,征东府天下掉馅饼,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一举控制安陆,将渔阳郡最重要的铁矿拿到了手中,触角甚至探过了吕梁山,进可攻退可守,算是最大的赢家。而最惨的莫过于赵国了,算计渔阳不得,却被檀锋利用,挑起了内乱,赵王无极与公子兰正式反目,赵牧欲亲赴代郡,却为赵王所阻,赵无极仍旧担心赵牧与子兰的私人交情,勒令赵牧回邯郸主持大局,讨伐子兰的重任,竟然再一次落到了赵杞的身上。
第六百三十二章:第一桥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站在辽河边上,高远看着辽河之上,已经渐渐成形的勾通辽河两岸的大桥,不由诗兴大发,通口而出便吟诵出前世两句天下皆知的诗句,不过这两句诗显然不符合这个时代的审美,无论是高远身边的武将也好,还是文官也罢,都只当是高远随口而言,没有任何一个跳出来拍拍他的马屁,这不免让他感到有些扫兴。
从三个月以前击败宇文恪之后,高远便利用宇文恪过河时所搭的浮桥为基础,开始修建勾通两岸的大桥,桥虽然是木制的,但要跨起几十近百米的宽度,对于这个时代来说,仍然是一件了不起的大工程,一根根参天巨木被从遥远的地方拉到这里,深深地打进水下做为基桩,无数的水猫子潜入水下,将一根根基桩又用横木牢牢地钉在一起,历时一月,方才完成最基本的工作,接下来的便是桥的主体工程,上万人忙活了近两个月,总算抢在下雪前完成了水下的工作,现在终于开始铺木板了。一旦这最后的工作完成,这大桥便算是完工了。
“这应当是辽河上的第一座桥吧?”马鞭戟指着河上那雄伟的工程,高远心中不乏得意。
“是,都督,这的确是辽河自古以来的第一座大桥。有了它,对于我们经略河套可是大有裨益。”刚刚从积石城调来的范登科点头道。
范登科,琅琊郡人,是叶菁儿嫁给高远时,作为所有工匠的管理者一起被送到辽西的,现在,他已经被任命为征东府河套郡的长史,专门负责屯田工作,对于一个曾经管理过数万工匠的他来说。管理屯田,倒也不是什么麻烦事。
“登科,到今日为止,河套郡已经有移民多少户了?”高远盘腿走在了已经枯黄的草地之上,转头问道。
“根据下官旬日前的统计,如今河套郡已有民户三万户,其中工匠两万户,主要依附于征东军修建大雁城,随同这些工匠而来的家人,除开屯田之外。也帮着做些杂事,而专门移民而来的屯田户现在有一万户,这些人大都来自燕,赵等地,基本上拖家带口,他们对于屯田的热情很高。最让我感到惊讶的是,这些屯田户中,居然有六百零三户来自秦国。”范登科摇头道:“秦国乃当世头号大国,不明白这些人为什么要抛弃了秦人的身份。不远千里到河套平原来屯田。”
高远哼了一声,“秦国的确是当世第一大国,但你以为他们的老百姓便很富么?错了,他们的老百姓穷得很。其中穷得没饭吃的人,只怕比我们燕国还要多,我们这里免费分田,提供农具。牲畜,免人头税,头三年只要他们交屯田所得的一半。然后每年递减一成,这样的好事,在其它地方哪里会有?在河套,只要人够勤劳,三五年之后,挣一个小康之家,轻而易举。”
“都督!”高远身边的许原道:“虽然如此说,但末将觉得,还是要严查这些人,我担心这些人中,有秦人的奸细,也许不止是秦人,或者还有赵人,燕人,我们在河套这么大的动作,他们不可能不知道,既然知道,就不可能不掺沙子,我们的军政系统严密,来源也较为单纯,想要掺沙子,这些屯田户便是最佳的选择。虽然说成不了什么大事,但总是让人觉得心里不舒坦。”
“许原所虑,不无道理。天赐已经派了人手到河套郡设立监察院分部,等他的人到了,这件事便由他们监察院来办吧,术业有专攻,你就不必担心这个了。”高远笑道。
“是,属下孟浪了,这样的事情,都督自然是早有考虑。不过都督,我还有一件事情想请都督允准。”许原笑嘻嘻地看着高远,道。
“瞧你这贼眉鼠眼的模样,肯定是没安什么好心,说吧,又在琢磨什么呢?”高远看着许原,大笑道。
“都督双目如电,当真是洞察心扉,末将这点小心思,那里能瞒得过都督,竟是让都督一眼便看穿了。”许原搔搔脑袋,不好意思地道。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许原啊,你这马屁拍得太直接,丝毫没有技术含量,这不是你的特长,说吧,你想干什么?”高远笑着拿马鞭捅了捅许原的肩膀,道。
许原干咳两声,“都督啊,那个陈斌是末将麾下部将,也是第一批过河的军队,末将觉得呢,他的实力还是薄弱了一些,但末将这里,又实在是抽不出多的人手,想从公孙义手下抠点骑兵交给陈斌去使,跟扒了他家的祖坟一般,左推右托,端地不爽利。”
高远斜着眼睛瞟了他一眼,“公孙义是你麾下部将,你居然使他不动,你这个军长干得不咋样啊,看来我得考虑一下对你的任命了。”
“啊不不不!”许原没有想到高远竟是这样想的,一下子慌了,在高远似笑非笑的眼神之中,许原扭昵了一会儿子,才期期艾艾地道:“其实,其实我是想跟都督要那四百黑衣骑兵,就是贺兰教头麾下的那些人。”
高远哈哈大笑,“就知道你在打这个主意,实话告诉你吧,贺兰教头麾下的那四百多骑兵还没有正式编入那支部队,你想要,去找贺兰教头说啊,只要她答应了,我便答应了。”
许原一下子苦了脸,“我要是敢跟贺兰教头去要,那里还来麻烦都督啊,现在先锋城谁不知道这四百多黑衣卫是贺兰教头的心肝宝贝,我若去要,只怕马鞭子劈头盖脸的便打将下来,我可不是贺兰教头的对手。”
高远嘿了一声,许原是一员悍将,真打起来,贺兰燕哪里是对手,许原不过是不敢还手而已。
“这事儿我不管,你只管去找贺兰教头。”高远笑着摇头。
许原还想再求,身后突然漂过来一个声音,顿时让他缩了头。
“谁找我啊?”随着清脆的声音响起,贺兰燕已是出现在两人的身后。今天的贺兰燕,胡服短袖,满头的小辫子迎风飘扬,端地轻盈漂逸。
“他找你!”高远马鞭一指许原,将他卖得一干二净。
“许原,你找我干什么?”贺兰燕转头看着许原,有些奇怪地道。
“咳,这个,我,那个……”许原却是很没有骨气地准备缩头。“我是想请贺兰教头去我军中,指点一下公孙义那些家伙的骑兵作战之道,他们呀,很不长进,我很生气。”
“他在说谎呢!”高远笑道:“这小子想要你的黑衣骑兵,正央着我跟你去说呢!”
“原来你看中了我的黑衣骑兵,许原,你还挺识货的啊!”贺兰燕格格的笑了起来。
“那是,那是。教头练出来的骑兵,我看着的确眼热!”许原先向后退了一点,这才道。
“可是识货的可不止你一人哦,就在我来这儿之前。严鹏可是送了我一份厚礼,也是想让这支骑兵呢!”贺兰燕笑盈盈地道。
许原顿时大怒,“这个小子,一点也不知道感恩。他初来河套,我可是大方地给了他两千兵马,现在居然还与我争。好小子,回头我一定要好好地教训他一番。”
贺兰燕似笑非笑地望着他,却是不说话。
许原马上闭嘴,但又心不甘,“教头,那严鹏送了你什么礼物,我许原翻番,只要你肯将那四百骑兵与我。”
“我呢,没要他的礼物。”贺兰燕拖长了声音,道。
许原立时大喜,“我就知道,贺兰教头那是能被些许礼物打动的人,严鹏那小子不开眼,在教头这里碰了一鼻子灰,那是他活该。”
“我没要他的礼,不过我提了一个条件,他要是敢答应,我就将这四百骑兵与他了。”贺兰燕笑咪咪地道:“严鹏说他考虑一下。明天给我答复。”
许原一怔,马上便如同火烙脚背一般地跳了起来,“我不用考虑到明天,现在,马上,我答应您的条件了。”
“好,我要去你军中担任你的骑兵师师长。”贺兰燕揪着胡子一嘴巴,马上接了上去。
“我答应了!”许原想也没想,脱口而出,直到话出口,才发觉不对,“什么,去我军当骑兵师师长?”
“你答应了!”贺兰燕马鞭子提了起来,指着许原,“大丈夫一言既出,肆马难追,你身为征东军北方集团军第一军军长,莫非想要出尔反尔?如此无信,何以立威立信于军中?”她扬着鞭子,鞭梢一晃一晃,看得许原的心也是一颤一颤的。
“再说了,你不答应,严鹏说不定也会答应,到时候,别说黑衣卫,你连黑衣卫的一根马毛也摸不着。”贺兰燕威胁道。
许原的眼睛本来看着高远,此时的高远正在贺兰燕身后猛摇大头,许原原本是拼着挨贺兰燕几鞭子也要将这事回绝了,便一想到严鹏那个家伙,真有可能答应贺兰燕,马上便不顾一切,高远的眼色也不顾了,涨红着脸,“我答应了,第一军骑兵师师长的位子是您的了。”
“太好了!”贺兰燕一跳而起,“我现在就带那四百黑衣卫去找公孙义,我当师长,便让他来当副手,想来他也不敢不愿意,我走了!”转过身,得意地瞟了一眼高远,扬长而去。
贺兰燕一去,许原立时也不敢呆了,高远哪里正黑着脸呢,“都督,军中还有一些杂事要处理,末将告辞了!”
“想跑?”高远飞起一脚,重重地踢在许原的胯上,“为了四百黑衣卫,连我的话都不敢听。”
“可是都督,刚刚您没有说话啊!”摸着屁股,许原哭丧着脸道。
“你……”高远戟指着许原,倒是气乐了,读过书的家伙,诡辩起来,当真是难对付,像录晓他们,哪里有这许多民思,气了半晌,又无奈地摆摆手,“算了算了,她哪个性子,我又怎么可能长时间将他拘在身边,去便去吧,不过许原,你可听好了,你是一军之长,她去了你哪,便是你的属将,私下里你尊敬她是应当应份,但在公务之上,你可要把稳了。”
“末将明白!”听了这话,许原是心花怒放,都督这是应允了啊。“军务之上一是一,二是二,末将绝不敢含糊,另外都督也放心,贺兰教头在我军中,我一定不会让教头遇上什么危险的。”
“战场之上,又哪有一定的事情,回头我把郭老焉也调到你哪儿去,你找个借口塞给贺兰燕,光是苏拉和乌拉那两个丫头,我可不放心。”
“好,好!”许原这下子是笑得合不拢嘴了,不但弄到了四百黑衣卫,顺带还拐了都督亲卫营的郭老焉,那小子可是与杨大傻有得一拼的人物啊,这一票,算是赚翻了,他日遇见了严鹏,那小子一定气得倒仰。
第六百三十三章:心向往之
回到先锋城中的高远,仍然感到很郁闷,贺兰燕跟着自己来到河套,自己就知道她怀着心思,这个女人自小便跟随着兄长颠沛流离,人生的大半时间,倒是在战马之上渡过的,战场于她而言,跟普通的生活并没有什么两样,在平常人看来避之不及的战争,于她而言,却是有着非同寻常的吸引力。
这是一个根本闲不下来,也过不了安生日子的女子。
可是现在她的身份不同了,她不仅仅再是贺兰一族的小公主,更是匈奴与征东府联结的重要纽带,更重要的是,她是自己的妻子,作为一个男人,高远自然不希望自己的女人,仍然拿着刀去战场之上去拼杀,去搏命。
战争,是男人的事情,哪怕来自一个文明高度发达的时代,这一点,在高远的心中,仍然不可更改。
将贺兰燕拘在积石城过了一年多,她终于是无法忍耐不住了。这一次带着亲手训练出来的四百黑衣卫在大雁城小试身手,不但没有解了她的饥渴,反而更勾起了她对战争的渴望。
许原是自己的心腹爱将,贺兰燕定然是不敢先去找许原,而是跑去严鹏哪里游说,不过她也不想想,严鹏是何许人也,那是河间郡前郡主,先在征东府的副议政的严圣浩的大公子,家学渊源,对于自己的心思也猜得很准,虽然也垂涎贺兰燕的这四百黑衣卫,但却绝不会答应贺兰燕这样的要求。可恨许原,看似多智,实则不然,被贺兰燕耍得团团转,现在木已成舟,要是自己强行将贺兰燕拘回来,只怕后院马上要起火。
贺兰燕那性子。真要吵将起来,自己真还无可奈何。也罢了,只能叮嘱许原,一定要保护好好,贺兰燕是万万不能出事情的。
心里不舒坦,便再懒得出城去巡视,而是窝在屋里出理积石城转来的一份份的文件,倏忽之间,一个下午便这样过去了。
天黑得挺早,郁闷的高远在晚饭的时候。不由多喝了几杯,可恨的许原身为先锋城的驻守大将,居然躲得远远儿的,整个下午都没有露面,叫人来问,这小子居然出城过河去陈斌的驻地视察去了。
狗屁的视察,摆明了是要躲自己,生怕自己秋后算帐,找他的麻烦。
摊子大了。各人都有各人的想法了,反不如先前当兵曹的时候,孙晓他们几个对自己言听计从,自己使一个眼色。他们便能知道自己想什么,哪像现在?
高远摇摇头,这便是发展的代价吧,现在北方野战集团军直面东胡。第一军和第二军又顶在最前沿,下属的将领们想法设法地增强自己的实力,以期在接下来的战争之中立下头功。也是无可厚非的事情。
想起孙晓,高远心中不由一动,从大雁城这一战,充分看出孙晓对于全局把握能力的不足,作为一个集团军的部指挥,孙晓欠缺得很多,是不是换将呢?
想了一会儿子,摇摇头,将这个想法抛开,
自己手下四个野战集团军,贺兰雄无可替换,因为自己需要树起贺兰雄这面匈奴旗帜来吸引更多的匈奴人投到自己的麾下,再说了,由孟冲和他搭档,自己也放心,从目前来看,效果极佳,贺兰雄虽然也对大集团作战并不擅长,好在他虚言纳谏,大型作战的规划,完全交给了孟冲来做,这使得孟冲对于东方野战集团军的控制力,比起贺兰雄这个名正言顺的集团军司令官还要强。两人互相制约,正好凑成一对。
而叶重,叶真,两人都是叶府家将出身,底蕴深厚,大局观极强,自身本领也过得硬,说起来也算得上是自己的家臣,忠心勿容置疑,等收拾完东胡谋夺琅琊等地之时,叶重叶真的身份便是一个响亮的口号。
孙晓虽然能力不足,但却是自己麾下平民将领的领头者,颜海波,步兵,那霸,虽然现在分属不同的集团军,但毫无疑问,他们都是以孙晓为首,自己不能寒了这些人的心。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