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为王-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想不到县尉如此看好他?"曹天成惊讶地道。
高远笑了笑,"失败并不可败,但只要最后赢了,那就是赢了。颜海波多年轻啊,这个年纪,正是对谁都不服气的时候,颜海波进步神速,你瞧着吧,再有个一两年,孙晓他们必然不是他的对手了。"
两人正说着,门吱呀一声被推开,孙晓喜气洋洋地走了进来,手里高举着一面锦旗,"县尉,我赢了,这一次我赢了。"
这是孙晓第一次赢得这面锦旗,当然是喜不自胜,第一时间便跑回来向高远报喜,要知道,六场大比,前五次都是被郑晓阳和那霸夺得,以高远嫡系自居的孙晓自然是恼火得紧,这一次终于出了一口恶气。
"好,好,今天晚上加几个菜,咱们来庆贺一下第三队终于打了一场胜仗!"高远哈哈笑着站在起来。"真是不容易啊,总算是打赢了一场。"
听出了高远语气之中的讥讽,孙晓不由一滞,高举着的锦旗垂了下来,"县尉,您便瞧着吧,这面旗子既然到了我孙晓手中,我就不会让他再被夺走了。"
"是吗,那我拭目以待。"高远笑着看着他。
说话间,郑晓阳,那霸,包括第一个回来的颜海波都推门走了进来,孙晓举着旗子,冲着三人抖了抖,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郑晓阳哼了一声,"才赢了一回,有什么可得意的。"
"不错,我已经赢了三回了!"那霸也是重重地哼了一声。
颜海波不说话,两只眼睛盯着那面旗子,眼神却是炙热无比。虽然连遭挫败,但并没有让这个年轻人感到迷茫,相反,在一次次的战斗之中,颜海波看到的是自己的损失越来越小,而给敌人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颜海波相信,再来几回,说不定自己便能获得一次胜利,如果时间再向后推的话,他在心里重重地哼了一声。
几人的反应落在高远的眼中,他满意地点点头,这种气氛便是他想要的,没有竞争,便没有进步。
窗外马蹄声得得,结束了训练的骑兵队在步兵的率领之下回到了军营,一阵人喊马嘶之后,军营之中归入了沉寂。旋即,满头大汗的步兵出现在了高远的面前。
"步兵,你来得正好!"高远招招手,笑道。"你的骑兵现在怎么样了?"
"进步神速!"步兵笑眯眯地道。"等贺兰教头回来的时候,定然让他大吃一惊。"
贺兰燕自从与高远谈了一次之后,便返回了贺兰部,协助她的兄长整合贺兰部族,已经走了一月有余了。
"步卒的协作与对抗已经进行了两个月了,接下来的,将是步骑对抗!"看着麾下的五个兵曹,高远道。
"步骑对抗?"五人异口同声地反问道。
"不错,步骑对抗。"高远肯定地点点头。
步兵不怀好意地眼光从另外四个兵曹身掠过,"他们,经打么?"
一语既出,立刻迎来了四人愤怒的眼光。
第一百三十八章:东胡之王
距居里关千里之外,和林城巍然耸立,虽然比不得中原那些国家的国都宏伟,但比起辽西城却有过之而无不及,与中原国家以土筑城,外包青砖石条不同,和林城完全是用青石筑成,历经岁月的洗涤,原本的青色条石已经蒙上了一层淡淡的黑色,却显得更加肃穆。
这是一座居住了超过十万人口的大城,是东胡人的政治与经济中心,也是东胡之王米兰达控制整个东胡的军事中心。和林城中,驻有东胡王族精锐军队二万人,而在和林周围的各个战略要地,另有三万余王族军队驻守,共同拱卫着和林城。
东胡是一个松散的部落联盟,王族对下面部落的控制力取决于他自己本身的力量,如果王族鼎盛,则下面各部落则不敢稍有违逆,而王族衰落,下头的大部落则根本可以对其置之不理,不过千年以来,东胡王族不论强盛或衰落,却都一直控制着和林城,不是没有其它部落觊觎和林城,实则是除了王族,任何一个其它部落想要进驻和林城,都会遭到其它各部的围攻,将自己置身和林城,便如同将自己放在火架上烤一般无二。
东胡王在东胡部族之间,除了在对外发动战事之时有着调集各部的权力以及统一指挥之外,在对内各部,更多的是扮演着一个调停的角色。
不过近百年以来,东胡王族一连除了两个了不起的人物,上一代的尼碌与这一代的米兰达,在这两个豪强百年的励精图治之下,东胡王族蒸蒸而上,对东胡各部的控制力愈来愈强,尼禄让王族开始强大,而米兰达则开始对外扩张,其中与大燕的近十年战争,将原本大燕控制下的辽东一口吞了下去,十年战争,大燕丢失的不仅是辽东的千里地域,更丢掉了与东胡一争高下,收复失地的雄心,而且这十年的战火,亦让大燕实力大减,在与其它中原国家的竞争之中落在了下风,只能苦苦维持,而无法向外扩张。国势日益艰难。
而这十年,却是米兰达最为辉煌的十年,十年之中,东胡王族愈战愈强,在战争之中,他不断地吞并因战事而受损的东胡中小部落,到战事结束之后,东胡其它大部骇然发现,米兰达掌控下的东胡王族已经成了一个不可撼动的庞然大物,东胡举族可聚集起十万精锐之士,总动员可以召集起超过二十万人,而在王族掌控之中的精锐之军便达到五万,至此,其它部族已完全失去了对其挑战的资格,只能匍伏在米兰达的脚下,任凭驱使。
米兰达不仅是一位强悍的军事统帅,更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在拿下辽东,众多东胡重量级人物一致要求继续推进,挺进中原的时候,米兰达力排众议,就此收兵,与大燕达成了和解,绵延十数年的战事就此终结。
米兰达深知,如果自己的脚步再向前挺进,踏进了中原,大燕的确抵挡不住自己的铁骑与弯刀,但是,唇望齿寒,其它的中原国家必然伸出援手,如果这些中原国家联起手来,东胡决然不是对手,如果到了这一步,说不定自己已经吃进嘴里的东西都不得不吐出来,更重要的是,如果自己遭受重创,那么对于东胡的控制力将会无限降低。
米兰达毫不犹豫地利用王族的强势结束了这场战争,而这场战事一个附带的结果便是摧生出了大燕第一个平民出身的太守,辽西郡太守张守约。也正是张守约在辽西的顽强抵抗与袭扰,也使得米兰达重新认只了中原国家的战争潜力。
和林城的正中心,人工筑成了一个方圆数里的平台,从城中要上到这个平台之上,需要拾阶而上,登上数百个台阶才能抵达,而东胡王族的王庭便修建在其上,这是一座仿照着中原王朝的宫殿样式修建而成的宫殿群,但因为其高高凌驾于城中其它所有建筑,威势却更是惊人。
米兰达已年过六十了,这半年以来,和林城中,不少的东胡贵族,领兵将领都在心中暗自腹腓着这位铁碗铁血的东胡之王。年纪大了的东胡王已经失去了年轻时的热血,不复往日的狰嵘了,对于外来的欺凌居然忍气吞声,对于吐在脸上的唾沫也泰然自若。
而这些腹腓的原因,自然就是这大半年以来,发生在东胡与大燕辽西郡接壤的地区。
先是一支在内斗之中失败的东胡部落胡图族在这里折戟沉沙,举族皆墨,连族长都被生擒活捉,后来这位倒霉的族长拉托贝虽然被米兰达派出的特使从辽西城赎了回来,但也就仅此而已,一向强势的米兰达居然就此没了下文。
拉托贝不值得同情,一个失败的部落在东胡部族之中就是一个笑话,没有人同情他,现在拉托贝在和林城中,活得就象一条狗一般。但拉托贝再该死,也不能败在一个大燕人手中,这是让那些骄傲的东胡将领们所不能容忍的,特别是王族的直属将领们,更是愤怒莫名,数十名将领,甚至包括了米兰达的几个儿子都在其中,联名上书要求出兵,给辽西郡张守约一个重重的教训,但联名上书却如石沉大海,进了王庭便没了丝毫讯息,不甘的这些将领在米兰达大儿子索克的带领下,跪在王庭之外祈求米兰达出兵,米兰达却只有一句话,"爱跪着就跪着吧!"说完这句话,该干什么,米兰达照样去干什么,夜夜笙哥,日日欢宴,似乎这一切都没有发生过。
这件事终于不了了之。只是往日的铁血之王米兰达在众人心目中的形象却是一落千丈,雄狮终究是老了。
米兰达对于外面的议论根本是不理不睬,哪怕这些消息源源不断地从外面汇集起来,在他的案头堆集如山,哪个人与谁在一起,说了些什么话,都被一字不差地录下送到了他的面前,他也只是瞄上两眼,淡淡一笑,便置之一边。
只是那些在外边议论的人,如果看到这些东西,不知道还笑不笑得出来,或者还敢不敢再说这些话,只可惜,他们不知道,于是该说的照样说。
从外形上看,米兰达的确是老了,昔日的东胡雄狮如今缩在宽大的胡床之上,花白的头发,满是皱纹的脸庞,瘦弱的身材,怎么看都是一个小老头模样,只是他的精神仍然很好,一双眼睛仍是如往日一般深遂。
大庭当中,数十个歌舞伎正在卖力的演出着,这是一支来自大燕的歌舞团队,与东胡那种铿锵有力的舞蹈相比,她们的演出便显得柔媚多了。
演出的人很多,但观看的人却极少,除了米兰达之外,便只有图鲁和颜乞两人,图鲁盘膝坐在米兰达的胡床之前,而颜乞则挺立在胡床一侧,两人亦自看得津津有味。
颜乞去年自辽西城归来,这位东胡著名的勇士一只手却是被废了,那只曾让所有东胡勇士们畏惧的右手,如今已是再也拿不得弯刀了,不少人以为颜乞从此必然将会失去王的圣眷,但出米兰达的反应又一次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之外,颜乞并没有失去米兰达的欢心,他所享有的特权,甚至连大王子索克也无法比拟。
而颜乞的右手被废,虽然他闭口不言,但不少人亦从当日随在颜乞左右的武士们那里探知了元凶,与击败拉托贝的竟然是同一个人。
"图鲁,这大燕的歌舞比之我东胡之舞何如啊?"胡床之上,瘦弱的米兰达声音不大,但却极为浑厚,语调虽缓而其中却自带一股不容违逆的威严。
"大王,大燕歌舞,柔媚有余而刚健不足,不过仍不失为上品。"图鲁笑着回应道。
"颜乞,你说呢?"
"大王,臣情愿看我东胡儿女的舞蹈,那才是战士的舞蹈,这大燕歌舞,尽是靡靡之音,沉浸其中,当消磨我辈意志。大王还是少看为佳。"颜乞垂首道。
听着颜乞的话,米兰达忽然仰头大笑起来,"颜乞,看来外头那些话对你也是有影响啊,手上的伤势虽然好了,但你这心里的伤,还远远没有好啊!"
"手伤易好,但心里这伤,却需要用血来浇灌,才能完全治愈!"颜乞沉声道。
米兰达看着堂中舞动的人影,沉默片刻,"颜乞,你也想我现在就动兵么?"
"不,现在不是时候。"颜乞道。
"这就是你与他们的不同之处!"米兰达拍着胡床,笑道:"你最重要的不是你那只让人胆寒的右手,而是你的头脑。"
"但臣仍然想念那只让敌胆寒的右手。"颜乞的声音里透着一股狠劲,"但即便是没了右手,我的左手一样会在以后让我的敌人害怕的。"
米兰达微微一笑,"大燕歌舞柔媚有余,而刚健不足,我东胡舞蹈则是刚健有余,而失之柔韧啊,刚柔并济,方是王道。"
"大王说得是!"图鲁一凛,米兰达这是说到政事了,他转过身来,看着米兰达。
米兰达挥挥手,"让他们退下去吧,图鲁,颜乞,我们来说说正事。"
舞伎们一一躬身退下,顷刻之间,大殿之内便显得空荡之极。米兰达抬首,仰望着高高的穹顶,出了好一会儿神,摇摇头,"我的确是老了。"
"大王,您龙马精神,离老还早着呢!"图鲁笑道。
"都已六十多了,怎么不老?有些事,我是的考虑考虑了。图鲁,你说我几个儿子中,哪一个能在将来坐到我这个位子上?"米兰达笑问道。
图鲁一惊,脸色变得有些苍白,"大王,此事由您一言而决。"
"你与颜乞,是我最为信重之人,随意聊聊,我姑且听听,不必有什么顾虑,也不会有第四人知道。"米兰达微微一笑,道。
图鲁沉吟半晌,"大王五个儿子,以大王子索克与三王子索普最佳。"
"你倾向那一个?"
"索普!"这一次,图鲁没有犹豫,"三王子更加沉稳,文武双全,处理政事亦更为冷静。"
"颜乞,你呢?"
"臣支持大王子!"颜乞看了一眼图鲁,"大王子更加勇武。"
米兰达一文一武两个重臣,在这样的大事之上,意见却是截然相反。
第一百三十九章:米兰达的野望
手下两位重臣意见相左,米兰达目光闪动了一下,眼睑下垂,默然不语,图鲁与颜乞两人对视一眼,也是沉默了下来。片刻之后,米兰达重新抬起头来,脸色却已是恢复了正常,手在胡床之上一阵扒拉,从中捡起一张纸来,随手扔给图鲁,笑道:"辽西扶风的那个家伙现在倒是活跃得很。"
图鲁接过纸来,瞄了一眼,脸上已是变色,"又一个部落全军覆没?"将纸张递给了颜乞。
"这个高远,就是伤了颜乞的那个小伙子吧,全歼了拉托贝之后,沉寂了两三个月,我还当他就此见好就收了呢,不想现在又活跃了起来,一个月时间,连着打下了我们两个小部落,近六百个东胡勇士殒落。"米兰达说得很随意,似乎六百条人命在他眼中,根本不值一提。
"大王,他越界了,这两个部落远离扶风,此人这是擅起边衅,我们就算不反击,也应当发出国书,斥责大燕,要求张守约严惩此人。"图鲁厉声道。
米兰达呵呵笑了起来,"我派人去质问张守约,你们猜张守约怎么说?"
两人同时摇头。
"张守约此人倒也有趣,他告诉我的特使,小家伙们打来闹去,哪里提得上台面,以前你们东胡部族不也是经常来我的地盘上转悠么,来而不往非礼也,你来我去,彼此彼此,东胡王爷如此大张旗鼓,岂不是小题大做?"米兰达笑眯眯地重复着张守约的话。
"张守约这是活腻歪了,当初要不是大王您收兵,哪里有如今的张守约,只怕他的骨头都成渣了,大王,张守约这么说,就是等同于开战宣言,不给他们一个教训,还当我们怕了他们。"图鲁怒道。
米兰达却没有接图鲁的话,手拍打着胡床,"这个叫高远,对了,是叫高远吧,有点意思,入伍不到一年,从一个兵曹便升到县尉,凭着扶风那帮人,居然能全歼拉托贝,又灭了我们好几个小部落,现在他的骑兵已经敢深入我东胡区域上百里,有点意思。"
"他哪里来的骑兵,定然是匈奴贺兰部的那群杂碎!"颜乞哼道。
"不!"米兰达摇摇手指,"前一次他的确是相约了贺兰部,但最近的一次,他却是单独出马,贺兰部那边,我派人给匈奴王和匈奴几个大部落施了压,贺兰部如今被他们制约着,已出不了兵帮他了,但这个高远仍然是悍然出兵,此人的确有些不同。"
"他居然有了骑兵!"颜乞倒吸一口凉气。
"有,不多,百来骑而已,看他们的作战风格,与匈奴骑兵类似,看来是贺兰部帮他训练出来的,这个高远,灭了我们几个小部落,将抓住的俘虏都送给了贺兰部,以此来换取贺兰部的战马,建一支骑兵来与我们相抗衡,倒是一个不错的想法。"米兰达大笑道。
"他那是自取灭亡!"颜乞冷笑道:"如果他有一支精锐的步卒,然后据城而守,的确会给我们带来麻烦,但他居然异想天开,想组建一支骑兵来与我们争锋,就是不知天高厚了,如此看来,此人虽然勇武过人,但仍是头脑简单,不足为惧。"
"大王,颜乞将军说得固然对,但此人一而再,再而三地侮辱我族的尊严,不给予教训,一来让我东胡各部齿冷,二来也会增长周边敌人的气焰,我认为,应当将此人灭掉,传首周边,以儆效尤,也算是给张守约一个教训。"图鲁道。
"图鲁大人说得有理!"颜乞保持了与图鲁在这个意见上的一致。
"那就让提拉苏去吧!"米兰达不经意地道,"提拉苏麾下有近两千兵马,对付此人应当绰绰有余。"
"是。"图鲁应道。
"另外,让索普进驻榆林,我需要在榆林有一个设施齐全,转运能力和供给能力足以支持一支十万大军作战的前进营地。"米兰达从胡床上摸出一把小刀,一边小心地修着指甲,一边漫不经心地道。
图鲁与颜乞却是悚然而惊,刚刚米兰达不是还在说现在不是对大燕发动战争的时机么,怎么转眼之间,又要在榆林修建一个前进营地,榆林距离大燕边境可只有五百里左右的路途了。
"别想哪么多!"米兰达瞄了他们一眼,"我只是作些准备而已,免得到时候手忙脚乱。"
"大王,您所说的准备,是准备对大燕开战么?"图鲁小心地问道。
放下手中的小刀,米兰达坐直了身子,眼光也顿时凌厉了起来,"这一年以来,越来越多的情报显示,大燕国内有可能出乱子。"
"大燕国内要发生内乱?"图鲁讶然道:"现在令狐潮如日中天,一手把持国政,无人可以撼动他的权威啊,这乱子从何而来?"
米兰达冷笑道:"正是因为他一手遮天,气焰嚣张,才有可能出乱子,此人贪婪过甚了,十几年来,在国内树敌过多,大燕掌兵的太尉,监察百官的监察御使,被他压得死死的,这些人岂能甘心,不说别人,便拿张守约来说吧,张守约一心想要大燕国君的敕封,晋升为大贵族,以张守约的功劳,得到辽西这块封地也说得过去了,但令狐潮为了一己私利,强行给压了下来,张守约又不是傻瓜,安能不知?像张守约这样手握兵权的人尚且如此,你可以想象令狐潮的作派。"
图鲁与颜乞两人都是默然,米兰达的话中还有许多没有说出来的东西,大王肯定是得到了另外一些更重要的情报,否则,修建前进营地这么大的事情,不会轻易下决心。
"大王,令狐潮背后有赵国支持,这也是他肆无忌惮的原因,燕国如果有针对令狐潮的动乱,有赵国的支持,只怕也翻不起什么大浪来,很快就会被平复下去啊!"图鲁沉吟道,"如果时间太短,我们的机会并不大啊!"
"所以我说先准备着!"米兰达笑道:"如果不作好准备,到时候机会真来了,我们岂不是望洋兴叹,而且我有预感,令狐潮这一次只怕真要倒大霉了。"
"燕国如果生乱,我们倒是可以趁此机会拿下辽西郡。"颜乞目光闪动,"然后坐观局势变化。燕人拿下令狐潮,结怨赵国,我们进攻燕国,赵国便不会出兵相助,单凭燕国,如何抵挡得了我们的铁蹄?"
"这也只是相对而言,赵国或许会坐视燕国吃上一个大亏,然后再得到足够的补偿的情况之下再次联合对抗我们的。"图鲁道。
"即便如此,我们也有足够的时间吞下辽西郡。打开马踏中原的通道。"颜乞向往地道,"拿下了辽西郡之后,中原的大门才算真正向我们打开了。"
"颜乞说得在理啊!"米兰达挺直了身子,眼中闪动着光芒,"拿下辽西郡,我们便拥有了地理,进可攻,退可守,真正做到万世之基,而中原诸国也不是不知道辽西郡所处的重要地位,所以这些年来,我虽然一直有心谋夺,却是不敢妄动,生怕惹来中原诸国联军,我一直耐心等待的便是中原诸国内中生乱,只要他们自己先干了起来,哪便是我们的机会。"
"大王深谋远虑!"图鲁,颜乞连连点头。
"我已年过花甲,活不了多久了!"米兰达挺直的身材突然又佝偻了下来,"我想在我死之前,做好这件事情,为我东胡打下万世之基。这是我最后的念想了。"
"大王!"两名重臣想说些什么,米兰达却摆手制止了。
"不必说哪些好听的话,人活百年,终有一死,我年轻之时,四处征战,一身是伤,这些年来,自己已是感到身体每况愈下,本来还生怕等不到这个机会呢,但天可怜见,终于还是看到了希望,那个扶风县的高远生事,给了我们一个向大燕边境调兵的机会而不会引起燕国太多的注意。嗯,提拉苏如果再次失败的话,会就更高兴了。"
"啊?"图鲁与颜乞都是一惊。
"大王,提拉苏手下近两千骑兵,对上那个高远,哪有输的道理?"图鲁连连摇头。
"赢了也不错,如果输了,我岂不是可以再调一支四千骑,五千骑的部落上去?"米兰达呵呵笑道,"报复,报复嘛!"
两人恍然大悟,但对提拉苏有可能失败,仍然是不以为然。
"索普去修前进营地,我带着索克出去转一转。"米兰达微笑着道,"图鲁,颜乞,你们两个替我将和林城看好罗。"
"大王要出去巡视?"图鲁问道。
"总要出去看了看,让有些家伙个看看我米兰达仍然生龙活虎,精神着呢,免得到时候我要调兵的时候,他们推三阻四。坏了我的大事。"米兰达笑道。
两人顿时明白,米兰达的这一次出巡,是要打压某些人的威风了。不过米兰达对于继承人的态度,让两人有些难以捉摸,索普被付于了重任,修建前进营地这样油水丰厚的任务,足以让索普自己的部队实力再上一个新台阶,而米兰达出巡,却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