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空降贞观-第1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陛下是打算追究臣的责任了”赵云泽忐忑的问道。
李世民脸上现出苦笑,道:“这个裴寂,分明就是故意想揭破此事。一来让朕脸上不好看;二来,也正好借此打压于你和萧瑀。唉,朕现在也为难啊。”
“陛下不必为难,雷霆雨露皆是君恩,您只要能给臣民一个交代,随便追究臣的责任就是了。只是,还请陛下高抬贵手,留臣一条小命。”
“少装可怜别以为你替朕解了围朕就会感激你。”李世民没好气道,“收起你那点小心思来吧。实话说,你未报朕得知,就私自迎萧老夫人回中原,此事朕也很生气。既然有人弹劾你,那朕也正好处置了你。”
心思被李世民看破,赵云泽尴尬的撇了下嘴角,又弱弱的问李世民:“陛下打算如何处置臣”
李世民沉默了一会儿,道:“朕打算将你赶出京城,贬官去地方”
第409章贬官
“贬官”
赵云泽一听李世民的话,顿时大吃一惊。
李世民道:“对,你现在的散衔是正七品上的致果校尉。朕贬你一级,以武衔改文衔,降为正七品下的宣德郎。”
武改文这似乎是好事不不不,这可不是在宋朝那个重文轻武的时代。在大唐,如今还是武官的地位隐隐高一些。赵云泽略有那么一点点失落了。老李太较真儿了呀
“陛下的意思,是要臣到地方任文职”赵云泽又问。
“你不是想经略辽东嘛,正好,朕借着你被弹劾的这个机会,放你到挨近辽东的某个县,去当县令。”李世民解释道。
哦,原来如此呀那倒也可以接受。
“这么说,陛下同意臣的方案了”赵云泽又问。
李世民道:“朕昨日召集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等人议了一下,他们都认为你的方案可以一试。不过,此事牵扯颇多,朕是不打算在朝堂上明言的。经略辽东的一切事务,全是你赵县令自己的事情。”
赵云泽明白了,敢情自己就是个试验品。将来有了成绩,什么都好说,要是闹出了乱子,那自己就要背黑锅了。
不过又一想,经略辽东之事,是自己想出的主意,还真就得自己去办。
“鹏羽也不必怪朕,将来你若做出成绩,朕定不吝封赏。”李世民又像是安慰赵云泽一般说道。“另外,朕再给你一道密旨,若在某些事情上有上官为难你,你可出示密旨行事。”
“臣明白该怎么做了。”赵云泽点点头,又说道:“不过,臣对于治理地方,从无经验,陛下真的放心把一县百姓交予臣手”
“没有人是生来就会做官的。就算宰相,也是从治理一司一县开始的。你赵鹏羽能够管理好武库别署,讲武堂也搞得风生水起,这治理一县之地,应该也不难。”
“可是,臣以前的部曲,都是朝廷官吏,相对来说好管理一些。可这做了县令,却是要面对普通百姓的。臣心里实在没底。”赵云泽说道,“要不,陛下给臣配几名好点的佐官”
李世民笑了笑,说道:“朕就如你所愿,你自己挑一名县丞吧。”
“那就马周吧。”赵云泽立刻开口说道。马周将来可是要当宰相的,当个县丞,应该没有问题。
“不行”李世民想都没想,就直接拒绝了。“别以为朕不知道,讲武堂的日常杂务,可全靠马周打理。你赵鹏羽离京上任,若朕再把马周给你,那讲武堂又该交给何人”
“要不,换成方直”赵云泽又提了一个人名。他本来想提阎立本的,可又一想,人家阎立本的职衔比自己还高,让人家给自己当副手,那肯定不合适。方直嘛,原先就当过泾阳县令,治理地方经验丰富,也是不错的人选。
李世民笑了:“鹏羽,你是不是糊涂了方直以前就是一县之长官,如今你却想让他给你当县丞,方直又没犯错,朕岂能连他的官衔也贬了”
对呀,是不合适。赵云泽尴尬了。
“再给你一次机会,如果你还挑不出合适的人选,那朕只好亲自定人了。”李世民说道。
赵云泽的大脑飞速运转起来,他把与自己有点交情的年轻官员在脑中全过了一遍。
“房遗直,就他了”赵云泽说道。
他选房遗直,是看中房遗直是房玄龄的儿子这个身份。将来要是出了乱子,那自己也可以把老房绑到一块儿了。你要是不救我,我就让你儿子一起背黑锅。
他熟悉的年轻官员,跟自己交情好点的,又适合当县丞的,也就房遗直和杜构了。杜构是杜如晦的儿子,把他绑到自己的战车上也是个不错的选择。不过,杜构这小子油滑了些,还是选房遗直吧,小房老实呀
“那就房遗直吧。”李世民思考了一会儿,说道。“人选定下来了,那朕再跟你议一下去哪个县。”
“不用议了,臣就去平州的石城县。”赵云泽直接说道。
石城县,那是自己儿子的采邑之地,那里现在穷啊。自己干脆就去给儿子打工吧,好好把石城县治理一下,等将来儿子实封了,也能多些经济收入。
“石城县那可是个下县。鹏羽不嫌弃”李世民诧异道。
“把下县治理成上县,方能显出臣的能耐啊”赵云泽一点都不谦虚的说道。
“哈哈哈哈,有志气”李世民大笑起来,“那朕就在长安看你的作为了。”
“那迁百姓去辽东之事如何做”赵云泽又问李世民。
李世民想了想,说道:“此事先不急,待你在石城县稳下来,朕再发道旨意,将迁去辽东的百姓交给你安置。”
“那驻扎辽东的军队呢,又从何处调拨”
“皇剑特战队不是还没完成所有科目的训练嘛,就与你一起去石城县吧。”李世民说道。
“也好,特战队员的本事,能以一抵十,有他们去辽东,那耶律真哥和乌施蒙也不敢炸翅。”
李世民想了想,又说道:“今日是正月十三,马上又是上元节了。等过了上元节,朕便安排人手与你交接你现在担任的职事。过了正月二十,你便离京赴任吧。”
“不知陛下打算让何人接掌臣现在担任的职事”赵云泽问道。
“这个嘛朕还没有想好。到时再议吧。”
既如此,赵云泽也便不再多问了。
李世民又道:“朕虽然是打着处理你被武元庆弹劾一事的幌子,将你调离京城的。可朕对鹏羽,一直颇为器重的。你切勿自暴自弃,一定要好好任事。”
“陛下请放心,经略辽东之事,是臣提议的。此番去石城县,臣定然忠心任事,既要治理好石城县,又要完成经略辽东之事。”
李世民点点头,道:“靺鞨部和契丹部,你要多多上心。等大唐出兵东突厥时,朕希望这两部能助大唐一臂之力。”
“臣遵旨”
第410章一切为了儿子
又是一年上元节将至,长安城的人们,从正月十三这一天晚上开始,就要挂灯、摆灯、赏灯了。
赵云泽离开太极宫,回到家时,见秦茉儿正在指挥着家中仆人扎制花灯。小赵午在一边,坐在一张软垫上,手里抓扯着一些彩纸玩。萧氏就坐在赵午身边看护着他,一脸的慈爱。
阳光很好,天气也很暖和。整个院子洒满了金光,众人脸上也都洋溢着笑容,边说笑聊天边干活。
生活呀,这才叫生活这里是自己的家,没有争斗,没有劳形,有的,只是其乐融融。这里就是温馨的港湾。
“鹏羽回来了”萧氏朝赵云泽打了声招呼。
“奶奶,吃。”恰在这时,小赵午拿着一团彩纸,直往萧氏嘴边递。
“呵呵呵,午儿真懂事。”萧氏乐了。虽然那彩纸不是吃食之物,可见到小赵午那天真的孝心,萧氏还是夸了他一句。
“臭小子,真要是吃的东西,你未必舍得给别人了。”赵云泽笑骂了一句。
“我,吃。”小赵午见萧氏不张嘴,居然将那团彩纸收回,就要往自己嘴里放。
“这可吃不得”萧氏连忙阻止赵午。
赵午不高兴了,大嘴一咧,就要放声抗议。
“你敢哭再哭,爹爹就不准彩霞姑姑抱你了”赵云泽威胁赵午。
说来也怪,家中那么多丫鬟,赵午却只粘彩霞。一听赵云泽的威胁,赵午果然没敢哭出来。
也兴许是赵云泽外出太久,小赵午现在对他还有些陌生,也格外怕赵云泽。
“臭小子,都快一周岁半了,还动不动就哭,真没出息”赵云泽上前,轻轻拍了一下赵午的脑袋,说道。
“不会照顾孩子就一边去谁家孩子这么小不是动不动就哭”秦茉儿听了赵云泽的话,不高兴了。
“嘿嘿,咱家午儿跟别的孩子不一样啊,他可是男爵。怎么能动不动就哭鼻子呢”赵云泽强词夺理道。
“男爵怎么了就是皇子,该哭的时候也得哭。”秦茉儿说道,“上次我进宫,陛下的九皇子李治,短短半个时辰就哭了三四次。”
“李治才半岁,咱家午儿不是比他大嘛”赵云泽又说道。李治是去年六月十三出生的,到今天,正好满七个月。
“再大也还是孩子”秦茉儿忽然诡异的一笑,道:“武德九年的某一天,我记得某位二十多岁的男子汉大丈夫,一个人喝酒,还哭的稀里哗啦的呢。”
“呃”赵云泽无语了。那位男子汉大丈夫,可不就是自己嘛。那天,是自己与秦茉儿的第一次见面。
萧氏好笑的看着小夫妻斗嘴,也不插言。
见赵云泽落败,秦茉儿露出了得胜的笑容。随即,她又想起一事,便问赵云泽:“说起午儿的爵位,我倒想起一件事。听母亲说,午儿的采邑之地石城县穷的很”
“对,那石城县城是下县,还比不上泾阳的一个镇子繁华。”赵云泽说道,“不过,用不了几年,石城县一定会提升为上县。”
“为何”秦茉儿疑惑了。
“因为,石城县的县太爷,马上就要换成你老公呃,你夫君我了。”
关于“老公”这个称呼,赵云泽刚成婚那会儿,就想让秦茉儿这么称呼他。可是秦茉儿却说,宫里的内侍才称“老公”。赵云泽当时闹了个大红脸,也便不再提这事儿了。
秦茉儿一听赵云泽的话,更加诧异了:“怎么,陛下要放你外任”
“对,过了正月二十,我便要出京赴任了。”
“咦,不对呀,石城县既然是下县,那县令应该是从七品下的职事。夫君却是正七品上的致果校尉,去做石城县的县令,可差着三级呢。”
“哦这个嘛,陛下将我的武职改为文职了。我现在的散衔是正七品下的宣德郎。职事差个一两级的,也很正常嘛。”
“怎么还不升反降呢”
“这个唉,被人弹劾了呗。”赵云泽无奈的实话实说。
秦茉儿一听,立刻大怒道:“是谁弹劾的夫君又因何事”
“是裴寂那老东西找人弹劾的我。至于罪名”说到这儿,赵云泽看了萧氏一眼,又道:“突厥不是来使,告我的状嘛。裴寂与我有旧怨,就弹劾我做事莽撞,引得突厥谴责大唐,有损国体。”
赵云泽这就是在编瞎话了。武元庆的弹劾奏折,根本就没提这件事。可是,当着萧氏的面,赵云泽也不好说实话。要是让萧氏知道,他是因为私自将萧氏带回长安遭贬官的,那萧氏心里指定会愧疚。
“这个裴寂,分明是公报私仇”秦茉儿一听,丢下一句话就往外走。
“你去哪儿”赵云泽忙问。
“我进宫找陛下说理去”秦茉儿答道。
“回来”赵云泽连忙阻止秦茉儿。
“难道你就甘心吃这个闷亏”秦茉儿气咻咻的问道。
赵云泽叹口气,说道:“其实,陛下只是借着我被弹劾之事,有意放我去石城县的。辽东那边的事,还得我亲自去办。再说了,我把石城县治理好了,将来午儿得了实封,也能多些采邑啊”
“嗯,既然是为了儿子,那这个闷亏咱吃下便是。”秦茉儿转怒为喜了。
唉,这当了母亲的女人就是不一样啊,一提到儿子,什么亏都无所谓了。赵云泽在心里感叹。
“那我们是不是也要随你一起去石城县”秦茉儿又问。
赵云泽想了想,说道:“你们还是先暂时留在长安吧。等时候暖和些了,我在石城县也安定下来了,再接你们去那边。”
“这才刚回家几天呀,就又要分开了。”秦茉儿满怀失落了。
赵云泽连忙安慰她道:“这不都是为了咱儿子嘛。你就忍耐一下吧。再说,母亲刚回长安,身子也还没歇过来。也不能立刻就再经受长途劳累呀。”
“说的也是。”秦茉儿点了点头,“正好,马上就是上元节了。咱家可要好好热闹一番。”
“哈哈,放心吧,咱家今年的上元节,指定热闹。”赵云泽大笑起来。
第411章赵云泽的反击
当天晚上,用过晚饭后,萧氏忽然命侍女将赵云泽喊至自己的住房。
“鹏羽,你跟老身说实话,是不是因为受了老身的连累,你才被贬官的”萧氏开门见山的问赵云泽。
赵云泽心下一惊。这位义母太聪明了,白天说到此事时,我只不过看了她一眼,就让她猜出了实情。
“母亲想多了。”赵云泽笑道,“将您接回中原,当时温彦博大人也是默许了的。我们回来后,陛下也同意我认您为义母。既然陛下和温大人对此事都没异议,那陛下也绝不会翻旧账。再说了,我去石城县当县令,主要还是因为辽东靺鞨部与契丹部的事情。实在与您没有任何关系。”
萧氏叹了口气,道:“既然鹏羽如此说,那老身就当如此吧。”
一听此话,赵云泽放心了。只要义母不闹着搬出去住就行。
“鹏羽,别看白天时你对茉儿说要认下这个闷亏,可想来,你心里也不舒服吧”萧氏又问赵云泽。
赵云泽苦笑道:“背着口被人弹劾的黑锅离开京城,任谁心里也不舒服呀”
“你能确定那弹劾你之人,是裴寂指使的”萧氏再问。
赵云泽道:“弹劾我的人名叫武元庆,只是个八品的监察御史。我连他长什么样都不知道,更别提与他有旧怨了。只有裴寂,因为之前我收拾过他的内侄胡江,因此与我结怨。陛下也认为是裴寂指使武元庆上的奏折。”
萧氏沉默一会儿,又问赵云泽:“那鹏羽可就此甘心”
“不甘心又如何武元庆身为监察御史,本就有风闻奏事之权,就算他是诬告我,那陛下也不能治他的罪。”
武元庆很聪明,在奏折中用了一个“疑”字,既然是怀疑,那就是职责之内的事情。赵云泽也无法抓住他的把柄。当然,也有可能是裴寂聪明,故意让武元庆这样写的。
“再说那裴寂,深得太上皇信重,又身居司空高位,我一个小小的七品官,难道还能收拾了他”赵云泽无奈的说道。
萧氏沉默了一会儿,道:“裴寂此人,老身以前也有些了解。据老身所知,裴寂信佛,与一些僧人多有来往。”
赵云泽脑海中一道灵光一闪而逝,好像捕捉到了什么,可仔细去想,却又一无所得。
“母亲的意思是”赵云泽只好询问萧氏。
萧氏摇了摇头,道:“老身也没有具体的意思。我只记得你在苍岩山时说过,好像当今皇帝对僧人不怎么满意。想起了裴寂的一些往事,便提点一下鹏羽。”
“多谢母亲的提点。那我就试一下,看看能不能从那些与裴寂来往的僧人身上找点茬,给裴寂来上一壶。”
分割线
离开萧氏的住处,赵云泽并没有急着回卧房休息,而是来到了书房。
他没让任何人打扰自己,就那么静静的坐在书桌前想起了心事。
想了一会儿,赵云泽忽然拿起一支鹅毛笔,在纸上写下了“裴寂还乡”四个字。
裴寂还乡,这是后世的一出豫剧剧目。讲述的是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想精减官吏,老丞相裴寂深明大义,以自己年老,且能力不足为由,主动辞官让贤,从而让那些被李世民精减掉的官吏无法说出怨言。也使得李世民精减官吏的政策得以顺利实行。这出剧中,裴寂完全是正面形象。
赵云泽是如何知道这出豫剧的呢还在二十一世纪军中时,有一次部队组织晚会,赵云泽的一个来自河南的战友,表演过裴寂还乡中的一节唱段。
那时,赵云泽比较喜欢看历史小说,通过小说,他也对历史上真实的裴寂有所了解。看了那位战友的表演后,赵云泽就对他说,你们这出戏纯属瞎编的。历史上真实的裴寂,贪权恋势的很。他绝对不会像戏中演的那样,主动辞官的。
那位战友当时不服气,就与赵云泽辩论。两个人谁都不认输,便上网搜索裴寂的生平资料,看看有没有主动辞官这回事。这一查,就查出事儿了,原来裴寂是在贞观三年正月末,受一个妖言惑众的僧人法雅的牵连,被李世民罢了官的。
刚刚在萧氏的房间,萧氏提到裴寂与僧人多有来往时,赵云泽脑中那一闪而逝的灵光,就是裴寂被罢官这件事。
那会儿,赵云泽还没有想起以前他与战友辩论的这件事情,等到了书房,赵云泽静心细想,终于把这件事情想起来了。
现在正是贞观三年正月,如此说来,裴寂也得瑟不了几天了。可是,如今的历史轨迹,已经因为自己的穿越,有了一些变化。很多原本历史上的人物的经历,也出现了分岔。
比如阎立本、马周、李靖、李道宗、程处默、温彦博、魏征、程咬金、尉迟恭、梁师都、梁洛仁、阿史德乌默啜、萧氏、颉利和突利,等等,这些人,因为受自己这只小蝴蝶的影响,都做了原先历史上没有做过的事情。甚至是李渊和李世民,也因为自己的穿越,人生轨迹有了细微的改变。还有众多的百姓,也因为自己提议的赈灾减灾方案,保全了性命。那么裴寂呢,他的人生轨迹会不会也被改变
“法雅”赵云泽念叨了一声,又在纸上写下了这两个字。
看来,自己不能就这么等着裴寂出事,万一历史调皮的再分一次岔,那裴寂很可能继续得瑟下去。是时候推他一把了。这个人太危险了,说不定什么时候还会给自己来一下子。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还是把他赶出朝堂的好,一了百了。
法雅,这个人此时应该在长安吧。既然原先历史上裴寂是因为受法雅的牵连出事的,那自己就试着找出法雅这个人,看能不能从他身上找到突破口。
心中有了主意,赵云泽将写下字迹的那张纸凑近蜡烛烧掉,离开了书房。
第二日,赵云泽便找了几个特勤署的可信任之人,命他们打探僧人法雅的消息。他告诉那些人,这个法雅,很可能与裴寂有来往,你们先盯着裴寂家,看有没收获。
第412章得来全不费工夫
正月十四这天中午,赵云泽家又来客人了。
这次来的客人,是李世民跟长孙皇后。一帝一后轻车简从,只带数十护卫,三两内侍和宫女,一应人等俱作便装打扮,来到了赵云泽家。
其时,赵云泽刚从讲武堂回来不久。他是去特勤署安排人手调查裴寂了。
门丁赵温报告说有客人来访时,并未点明是李世民跟长孙皇后。只说那客人自称姓李,还说他有个绰号叫皮卡丘。
赵温并未见过李世民和长孙皇后,是以不认得他们。可赵云泽一听说来的客人自称姓李,还有个“皮卡丘”的绰号,哪里还不明白那客人就是李世民。
老李居然还记得两年以前在渭水河畔的那件事呢,居然想出来用“皮卡丘”这个名字来提示赵云泽。
赵云泽一边叮嘱人去通知秦茉儿,一边慌忙去迎接。
“臣赵云泽恭迎”
赵云泽刚要给李世民和长孙皇后行礼,李世民一摆手道:“朕与皇后俱是微服出宫,这些礼节,能免则免吧。”
既然李世民如此说,那赵云泽也便不行礼了。赵云泽自称“臣”,李世民自称“朕”,这下倒把赵温吓的不轻。他哪里还不知道把什么人挡在门外了。
走近院中,李世民说道:“朕与皇后是来看望萧老夫人的。”
即使李世民不说,赵云泽也能猜出李世民和长孙皇后来自己家的用意。武元庆一封奏折,把萧氏的事情说破了。如此一来,李世民就不能再装作不知此事了。
“陛下和皇后娘娘请先至堂屋稍坐,臣这就去引义母来见。”
赵云泽刚引着李世民和长孙皇后来到堂屋,秦茉儿和萧氏就来了。
如果只是李世民一人前来,秦茉儿还猜不出他的用意,可既然长孙皇后也一块儿来了,那秦茉儿自然也能猜出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用意了。是以,秦茉儿直接去把李世民和长孙皇后来访的消息告诉了萧氏。
萧氏一听此事,便与秦茉儿一起来堂屋了。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一见到萧氏,两个人立即惊讶的对视了一眼。
赵云泽一见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表情,就知道这两人被萧氏的面容给惊到了。
“母亲,陛下和皇后娘娘前来看望您呢。”赵云泽上前,搀住萧氏说道。
被赵云泽这一提醒,李世民和长孙皇后才回过神来。二人连忙站起,迎向萧氏。
“近二十年未见,婶娘风采依旧啊”李世民笑呵呵的跟萧氏打招呼,还走到萧氏另一边,搀住了她的另一只胳膊。
“是呀,婶娘一点都没见老呢。”长孙皇后也说道。夫唱妇随,长孙皇后走向萧氏另一边。赵云泽一看这架势,便主动让开,长孙皇后也搀住了萧氏。
“世民和观音婢有心了,老身这身子骨还壮实着呢。”萧氏一脸端庄的微笑,说道。
这三人居然以这种方式见面,倒把赵云泽和秦茉儿弄得一愣一愣的了。
赵云泽得知李世民和长孙皇后来看望萧氏,心中就暗自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