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空降贞观-第1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邓烨一听赵云泽这话,暗松了一口气。同时,他也对房遗直大为佩服。这人不愧是房玄龄的儿子,本事大的很呀。那些账本,在赵云泽到来之前,他用了近半月时间,至少梳理过三遍,都没发现错漏。房遗直仅仅用了两天时间,就查出了这么多错漏。
好在,这位赵大人果然如崔潼所说,是个好说话的性子。
邓烨刚松一口气,赵云泽接下来的话,就让他把心又提到了嗓子眼。
“不过,某也有一事不解。”赵云泽说道:“从账本上看,石城县每年收取的税赋,除了上交朝廷的,余额似乎根本不足以维持县衙庞大的人员俸禄支出。这些人,难道都不用吃饭还是他们高风亮节,只做事不花公家钱粮”
“这”邓烨稍稍一犹豫,又说道:“大人,您是初次当地方官,有些事情可能不清楚。这地方府衙,都是有两本账的。一本是正账,记录朝廷赋税的收取和支用;另有一本帐,是记录本衙内账的。”
说到这里,邓烨偷偷看了赵云泽一眼,见他面无表情,也看不出喜怒。于是邓烨又继续说道:“地方不同于朝廷。朝廷衙门用人,都明列数额,由民部统一给付俸禄。可这地方上,很多在衙门做事的人,却都是无法明记在案的。这些人也要吃饭领俸禄。再加上接来送往的花销,总不能让地方官自己掏钱吧,于是,就有了内账。”
“哦,这么说,这还是潜规则了。”赵云泽笑道。
“潜规则对对对,就是潜规则。大人这个词语用的最恰当不过了。”
“那县衙的内账,收入来源是什么”赵云泽明知故问。
邓烨道:“无非是在朝廷赋税之外,另立名目收取杂项费用。还有逢年过节,地方乡绅送的孝敬。有的衙门,甚至还私下做生意呢。”
赵云泽点了点头。邓烨所说的这种现象,他也能理解。这种现象不但在古代很普遍,就是到了后世,也依然存在。新闻中不就有经常通报某某单位设立小金库的事情嘛。
对于小金库,赵云泽并不想取缔,他也取缔不了。他现在最想知道的,是小金库中的金钱去向。
“那石城县衙的内账,如今在何处”赵云泽又问邓烨。
邓烨为难道:“旧的内账被崔大人带走了。新的内账,还没设立。”
哦,这就成糊涂账了,想查都没法查了。算了,哥们儿也不想多惹事,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
“好了,邓主簿下去做事吧。”赵云泽挥了挥手,对邓烨说道。
“属下告退”邓烨拱手一礼,退出了内堂。
“大人为何不问城门税和那些杂费的事情”房遗直疑惑道。
赵云泽苦笑道:“问了又如何,人家是光明正大的收税,问了也是白问。”稍顿,他又说道:“某这两天也想明白了,当地方官,跟当京官真的不一样。有些事,该入乡随俗的,也得入乡随俗。某下一步,只是想精简一下县衙的人员构成,有些杂费,该取消的要取消,可有些杂费,该收的也得收。没钱,咱们怎么搞建设光等着朝廷拨款,那要等到猴年马月何况,朝廷批不批还另说。”
“那小金库的事儿”
“无非是变小金库为大金库。把这些钱,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罢了。”
房遗直松了一口气。
赵云泽一见他的表情,笑道:“房兄莫非以为某也会贪墨”
“这大人想来是不会这么做的。”房遗直尴尬道。
赵云泽道:“君子爱财取之以道。某爱钱,但只会光明正大的索求。再说了,某在长安还做着生意,石城县这方寸之地,收的那点杂费,某根本就看不上眼。昨日丁大顺回报,石城县一天收取的杂费,才两贯多点。这点钱,某多卖几件玻璃器皿就出来了。”
“大人如今还真是财大气粗呢。”房遗直笑道。
赵云泽又忽然叹了口气,道:“石城县如今巧立名目向百姓伸手,虽然不是好事,可从这件事上,却也能看出这地方确实穷的很呀。每天进城的人少得可怜,那些杂费也就收不多了。”
“是呀,要是进城的人多。想来石城县以往巧立的这些名目,也不会如此之多了。”房遗直也叹道。
赵云泽又道:“这就是个恶性循环。收取的费用越多,百姓越不敢进城,官府就越收不到钱。可县衙要养那么多人,就不得不加重百姓的负担。”
“那大人可有破解之法”房遗直又问道。
赵云泽神秘的一笑,道:“某安排孙思邈道长坐堂,为百姓诊病,房兄可知道某的用意”
房遗直一愣,随即思考了一会儿,两眼一亮道:“难道大人的意思,是想借百姓的口口相传,让更多的人来石城县”
“然也”赵云泽点头道,“最好,能让更多有钱人来石城县。再说大一点,石城县最好能留住这些有钱人。最不济,也要让他们对石城县形成依赖心理,隔三差五来一趟。”
“啊难道大人想让那些有钱人经常生病”房遗直茫然了。
赵云泽一头黑线道:“房兄,我有那么坏么,盼着人家经常生病”
“可是不生病,谁大老远跑石城县这穷地方来还形成依赖心理。”
“房兄,要发散思维。”赵云泽指了指脑袋说道。“人都是乐于享受的,只要咱们石城县你逛过青楼没”
“啊”房遗直实在跟不上赵云泽的跳跃思维了。
“呵呵,房兄是老实人,想来没逛过的。”赵云泽看着房遗直的一张红脸,笑了。“某其实也没逛过。我这两日在城里闲逛,刚好发现一家青楼,不如你我兄弟也去见见世面如何”
“那种腌臜之地,某还是不去了”房遗直一张脸红到脖子根儿了。
“人不风流枉少年,走走走,某请客”赵云泽不由分说,拉起房遗直就走。
“赵兄放手,赵兄放手”房遗直连忙大叫。
赵云泽却一个劲把他往外拖。
“赵兄,换身衣服再出门呀”房遗直又大喊。
呃得了,这家伙看来是口不对心呀。
第430章人不风流枉少年(上)
赵云泽来到后院换好衣服。明月好奇的问道:“郎君又要去逛街”
“啊对对对,逛街,逛街”赵云泽答道。
“那奴婢可不可以跟郎君一块儿去呀”明月眨巴着大眼睛,满脸希冀的问道。
“这可不行,哪有带女孩子逛逛街的。”赵云泽一个不留神,差点说漏嘴。
“奇怪了,在长安的时候,郎君就经常带婢子们逛街。就是来到石城县之后,前两天您不是也带我们和灵儿姑娘逛过街嘛,怎么这会儿又说”
不待明月把话说完,赵云泽连忙抢过话说道:“我今天是出去办正事,不能带你们。”
说完,赵云泽就直接出了家门。
明月盯着赵云泽的背影若有所思。
赵云泽在后衙门口等了很长时间,房遗直才姗姗来至。他穿了一身缎子面的白袍,头上璞巾的鬓角处,还缀着一个蓝绒球。
“赵兄,那种地方,某还是不去了吧”房遗直羞羞答答的说道。
赵云泽白了他一眼,没好气道:“房兄,你要真不想去,干嘛打扮的这么光鲜得了,都是大男人,你害什么臊啊”
说完,赵云泽拉住房遗直的胳膊就往外拖。老实孩子心翻腾,说的就是此刻的房遗直。
两人出了县衙,赵云泽直接领着房遗直向西城走。
走不多时,却见陈昭骑着马,带着两个衙役从对面过来。
陈昭看见赵云泽和房遗直,连忙下马迎了过去。
“二位大人这是要去何处”陈昭一拱手问道。
房遗直的脸色尴尬了,像是做坏事被人抓住了一般。
赵云泽却大大咧咧道:“某与房县丞微服私访。”
“哦,二位大人辛苦。”
“陈县尉,刘寡妇那件事,可办完了”赵云泽问陈昭。
陈昭道:“已经顺利解决了。”
“陈县尉辛苦了。”赵云泽点了点头。
“如大人没有别的吩咐,某这便回衙了。”陈昭说道。
赵云泽摆摆手,道:“陈县尉自便。”
两拨人错身而过。待赵云泽和房遗直走远了,陈昭回过头,望了他们两人一眼,像是自言自语一般说道:“还微服私访,打扮的这么光鲜,相亲也不过如此。这二人,不会是去找那刘寡妇吧难怪他对刘寡妇的案子那么上心不愧是京都来的人,真会玩”
分割线
“阿嚏”赵云泽忽然没来由的打了个喷嚏。“衣服穿单了。”赵云泽揉了揉鼻子,说道。
二人又走一会儿,来到一处院落门前。
从街上看,这座院子前墙有近五十米左右的长度,门脸也比左右邻居的高阔许多,这院子,在石城县算的上中等规模了。
大门上方正中,挂有一横匾,上书三个字:红袖招。
“赵兄,这就是你说的那青楼跟普通住户也没什么区别呀。”房遗直诧异道。
“嘿嘿,穷乡僻壤的青楼,自然不能跟长安城的窟相比。”赵云泽猥琐的一笑。说完,他又一脸促黠的问房遗直:“房兄又是如何知道长安城的青楼是什么样子的”
房遗直脸一红,连忙分辨道:“某是说外观。”
“哈哈,某可是连长安城哪里有青楼都不知道,更别提见过长安城青楼的外观了。”
房遗直:“”
取笑完房遗直,赵云泽直接上前,拍响了门环。
过了老大一会儿,那两扇大门才被人从里面打开。一个二十岁左右的男子露出了身形。此人看上去似乎刚睡醒,眼角还留着眼屎呢。
“二位有何事”那男子上下打量了赵云泽和房遗直几眼,然后问道。
“你说我们有何事”赵云泽装出一副老气横秋的样子反问了一句,“来这里,自然是找姑娘了。”
其实此刻的赵云泽,心脏已经砰砰直跳了。逛青楼这种事,他还是头一回。紧张啊。
“啊这么早”开门那男子一愣。
呃,好像是早了点。青楼这地方,应该是晚上才营业吧这会儿还是大上午呢。
“怎么,来早了你们家姑娘还不干活”赵云泽掩饰住尴尬,没好气的问道。
“干干二位里面快里面请。”那男子忙不迭的点头。说着话,转身就往院里跑。
“花婶,来客人了,来客人了”那男子边跑边喊。
赵云泽暗松了一口气,然后朝房遗直一伸手,虚引道:“房兄先请。”
“赵兄先请。”
“得了,甭客气了,一块儿吧。”
赵云泽和房遗直刚要抬步进院,却听见街上自东边响起一声大喊:“大人等等,大人等等。”
糟干坏事被发现了。谁呀这是咋这么讨厌呢
赵云泽连忙往那边一瞧,却见丁大顺骑着马由东边过来,转眼就到了跟前。
“大顺,你怎么来了”赵云泽诧异道。
丁大顺跳下马,朝赵云泽一抱拳,道:“今日某按照大人的吩咐,让人到军营外买东西,却并未见到有卖东西的百姓。某就派人去城门处看了看。您前日派人贴上的告示,不见了踪影。某琢磨着,定是被守城的士卒给揭掉了。某便立即进城向大人禀报此事。刚到衙门口,遇上了县衙的陈县尉,他说大人和房大人往这边走了,某便追来了。”
丁大顺说的告示,是赵云泽在前日让秦安贴到四个城门口的。那告示的内容,是说为了方便南城门外军营的人购物,特在军营城南两里之外的官道西侧,设一处小集市,每隔三天开市一次。第一次开市的时间,正是今日。
赵云泽一听丁大顺的禀报,立即苦笑道:“某还是把事情想太简单了呀。算了,先不跟他们计较了。你们就暂且来城中买东西吧。”
“诺”
随即,丁大顺抬头看了院门口上方的横匾一眼,疑惑道:“红袖招这是个什么所在”
“啊绣庄。”赵云泽答道。
“绣庄怎么起这么个怪名字。”丁大顺似乎不相信赵云泽的话。
赵云泽赶紧瞅了房遗直一眼。房遗直会意,立刻说道:“正是绣庄。大人想订购一批绣品,便与某来这绣庄了。”
“大人要绣品作甚”丁大顺又问。
“绣品嘛你哪来那么多话保密守则忘了,不该问的别问。”赵云泽冷下脸,斥责起了丁大顺。
“嘿嘿,那某这便回去了。”丁大顺干笑两声说道。
“滚”
丁大顺刚骑上马离开,也就是走到离这“绣庄”五六十米远的地方,“绣庄”内便有一个妇人扭着腰肢走到了门口
第431章人不风流枉少年(中)
却说,赵云泽走后,明月越琢磨越感觉赵云泽今天怪怪的。这或许就是武林外传中展红绫常挂在嘴上的“女人的直觉”吧。
明月心中起疑,便叫上彩霞,二人一起出了县衙,想去寻找赵云泽。这两个丫头胆子也是大的很,连个护卫也不带,就这么上街了。
刚出县衙门口,恰好遇上了丁大顺。
丁大顺见到明月彩霞,便停下马打招呼。又一听明月彩霞说要寻找赵云泽,他便抬手往西一指,道:“往西一里,有户绣庄名叫红袖招,大人去那里了。”
“多谢丁大哥。”明月脆生生的说了一句,就要拉着彩霞走。
“喂喂,我说你们这俩丫头,长得跟花儿似的,就这么在街上逛,不怕招登徒子呀”丁大顺不放心的问道。
明月一笑,道:“青天白日的,怕什么再说了,石城县就这么点儿地方,真遇上坏人,我俩大叫一声,定有巡街的衙役听到。”
“真到那时就晚了。”丁大顺说道。“算了,我送你俩去见大人吧。”
说着话,丁大顺就下了马,牵着马陪着明月和彩霞往西而去。
这时候,赵云泽和房遗直已经随着那位名叫“花婶”的老鸨进了“红袖招”。
这位花婶,年约四十,身段细瘦。虽然是老鸨,可打扮的并不俗媚。无论是穿着还是头饰、妆容,都与普通妇人无异。也有可能是她也刚睡醒,还没来得及仔细打扮。
红袖招内部,是一个两进的格局。前院呈“u字形”布置。北面一排堂屋,东西两侧建有厢房。南墙处,除了正中大门一侧有一间门房,东南角还有马厩和车棚。马厩养了三只驴子,车棚里停着三辆驴车。
院中房屋,外表都很朴素,并没有乱七八糟的装饰。单看这院落的布局,不明底细的人定以为是普通民居。
赵云泽之所以知道红袖招的底细,他还是在偷听县衙内吏员间的闲谈时得知的。前两天闲逛时,他又向别人打听了一下“红袖招”的位置。当时,被他问到的人那一脸玩味的表情,就更让赵云泽认定红袖招是个什么所在了。
花婶一边跟赵云泽和房遗直说些不着边际的话,一边引着二人进了堂屋正中的一间房子。
这房子有三楹大小,很宽敞。里面摆有数套矮几、坐垫。
“二位郎君先稍坐会儿,你们来得这么早,姑娘们还没梳妆完呢。”花婶一边笑着,一边把赵云泽和房遗直往坐具上让。
赵云泽、房遗直二人合坐到了一张矮几后方。方才开门的那男子,从门外端着茶具进来,放到了赵云泽和房遗直面前的矮几上。
“二位一看就是大户人家出身。我们这地方没什么好茶,二位多担待。”花婶坐到赵云泽和房遗直对面,一边布茶一边说道。
此时赵云泽也不那么紧张了。他好奇的打量起了花婶。
这老鸨,并不像电视电影中看到的那些老鸨似的,那么矫揉造作呀。人家接人待物,只是一副女主人的模样而已。挺落落大方的。
“花婶,您这里有多少姑娘呀”赵云泽出言问道。
“不多,只有八个。”花婶答道。
“那她们是自愿做这一行呢,还是另有原因”赵云泽又问。
花婶看了赵云泽一眼,笑道:“郎君倒是奇怪的很,别的客人,只问姑娘们长相如何,价钱几何,您倒好,还问这些。”
“嘿嘿,某就是好奇而已。”赵云泽尴尬道。
花婶摆摆手,道:“我这里的姑娘,都是从人牙子那里买来的。她们以前是做什么的,我也没兴趣问。调教一番,只要能赚钱就行。”
就在这时,那看门的男子又在院内大叫了。“花婶、花婶,又有客人来了。”
花婶一愣,随即起身,边往外走边嘟囔道:“今儿这是怎么了,财神爷照顾咱家了大上午的就来两拨客人了。”
紧接着,又听她大喊一声:“姑娘们,动作麻利点”
“赵兄,咱们这便走吧。”房遗直一听说又来了客人,便坐不住了。
“房兄,安坐安坐正事儿还没办呢,干嘛急着走啊”赵云泽轻轻拍了拍房遗直的胳膊,说道。
“赵兄,石城县这么小,万一哪天咱们被人认出来有碍名声呀”
赵云泽刚想再说话,却见两个姑娘从门外走了进来。
这两个姑娘年龄都不大,也就是十五六岁的样子。比起花婶来,这两个姑娘就艳丽多了,一看就是经过精心打扮的。脸上描眉画目的,身上衣服也环佩叮当。
“奴婢明月奴婢彩霞,见过二位郎君。”那两个姑娘水汪汪的眼睛望向赵云泽和房遗直,屈膝一福。
什么什么她俩叫什么我没听错吧,明月彩霞赵云泽愕然了。
房遗直也有些惊讶,他看向了赵云泽。明月彩霞与他们一路而来,房遗直自然知道赵云泽的这两个侍婢。实际上,房遗直也是带了仆从前来石城县的。他也有两个侍婢。
“你俩叫什么,明月彩霞”赵云泽问道。
他话刚说完,就听见房外响起了赵云泽再熟悉不过的声音。“郎君,我们来了”
下一刻,花婶和丁大顺就进了房子。再下一刻,明月和彩霞就俏生生的出现在了门口。
“大顺明月彩霞”赵云泽一下站起来了。
“郎君果然在此。”
“郎君有何吩咐”
四个女子的声音同时响起。前一句是明月彩霞说的,后一句是好吧,也是明月彩霞说的。事儿就是这么巧
话一说完,四个女子两两对视了一眼,都有些尴尬。不过此时,她们还未意识到遇上了如此巧合的事情。她们尴尬的,是同时说话。
“明月彩霞”赵云泽刚想问他的两个侍婢怎么来这儿了,他话一出口,四个姑娘又同时应声。
这下,四人都诧异了。彼此茫然对视起来。
“我说”赵云泽不知该说什么了。他转头望向房遗直,苦笑道:“房兄,麻烦你掐死我吧。”
第432章人不风流枉少年(下)
房遗直笑了笑,也站起身来,对众人说道:“还真巧,某这位仁兄家里的侍婢,就叫明月和彩霞。红袖招的这两位姑娘,却也叫明月彩霞。”
一听此话,众人恍然大悟。
赵家的明月和彩霞都一脸惊奇了。明月直接问红袖招那两个姑娘:“那你们谁是明月,谁是彩霞呀”
“这位姐姐,我是明月。”一个姑娘答道。
“我是彩霞。”另一姑娘也答道。
到了这会儿,赵云泽已经萌生退意了。当着明月彩霞的面,有些事没法做了。他气恼的瞪了丁大顺一眼。定是这小子把明月彩霞带来的,莫非这小子已经猜出红袖招是个什么地方了,故意让老子出糗
丁大顺却没有看到赵云泽瞪他,他正好奇的端详红袖招那两位姑娘呢。
“明月彩霞”赵云泽一张口,四个姑娘又同时望向他。
赵云泽刚想解释,可就在这时,门外又走进了三个姑娘。
“呵呵,这位郎君,名字的事情先放一边,您三位既然都认识,那我也不另外安排了。我家这五位姑娘,你们先看看顺不顺眼。”花婶说话了。
赵云泽真想找来针线把花婶的嘴给缝上。你妹的,你不说话能死呀
赵家的明月和彩霞一听花婶的话,诧异的对视了一眼。然后,明月就说道:“买绣品难道还要挑绣娘”
合着她俩到现在都还没弄明白红袖招是个什么地方呢。
丁大顺立刻露出了一副很明白很明白的笑容。他凑到赵云泽身边,小声道:“大人,原来您是来看绣娘的。”
赵云泽冲丁大顺翻了个白眼,却也尴尬了。
花婶一听明月的话就是一愣,随即她就掩着嘴笑了起来:“小姑娘可真逗,难怪刚才在门口还问我刺绣的事儿呢,咯咯咯咯”
“你们这儿不是绣庄吗”明月更加诧异了。
花婶刚想说话,赵云泽连忙咳嗽了几声。花婶又是一愣,随即就又笑了:“这位郎君,她俩不是你家侍婢嘛,又不是你的妻妾,你还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明月一听花婶这话,眼珠咕噜一转,随即脸儿一红,一跺脚道:“郎君忒无聊,居然来这种地方”
“明月,怎么了”彩霞还没明白呢。
明月也不解释,直接一拉彩霞道:“咱们就不该来。走,回家”
赵云泽一看明月彩霞要走,立刻急眼了:“你俩站住”
可不能就这么让她俩走了,这俩丫头可是老婆安排来石城的卧底,要是就这么让她俩走了,那老子可就黄泥巴糊裤裆,不是屎也是屎了,今天这件事,就真解释不清了。
“郎君自己风流便是,还留婢子们在这里作甚”明月扭过头,没好气的说道。她的眼泪都已经在眼眶里打转了。
彩霞一听明月这话,也一下明白过来了。她惊的嘴巴大张,一脸不可思议的望向赵云泽。
赵云泽还没什么,可房遗直却羞的只想找条地缝钻进去了。
“事情不是你俩想的那样。”赵云泽无奈的解释道,“你俩先过来。”
明月冷着脸,彩霞红着脸,站到了赵云泽旁边。经过红袖招的那两位明月彩霞身边时,赵家的明月还冲她俩冷哼了一声。那意思好像在说,就你俩,也配叫明月彩霞
丁大顺此时已经自己找了个位置坐下,干脆看起戏来了。
赵云泽苦笑一下,对花婶说道:“花婶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