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空降贞观-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6章一肚子龌龊

陌刀,唐之重兵器。长刃、短柄,立起高过一人。精钢打造,刀身阔数寸,刃锋背厚,全重约四五十斤,非力大之人不能用。

陌刀手,唐军步兵重装兵种。择体壮力大之兵士担任,身披重甲,双手持握陌刀,以专克骑兵用之。出战时组阵如墙而进,统一号令,逢敌或前刺或挥劈。刺者,一刀透体;劈者,连人带马斩杀之。

可以说,陌刀手就是唐军统兵大将的“必杀技”。

然而,陌刀手又是极为奢侈的兵种。无论是陌刀还是陌刀手身上那全身防护的重甲,不但耗材颇大,而且工艺繁杂,打造起来殊为不易。加上担任陌刀手的都是身强体壮之人,为了保证他们能保持充足的体力,伙食也必然所费良多。

唐朝此时的国力,根本就养不起太多陌刀手。而且,陌刀手虽然出阵时所向披靡,但也不是万能的骑兵杀手。因为陌刀手负重大行动缓慢,所以出战的时机一定要把握好,若使用不当,也只是徒增伤亡而已。

因此种种,唐军中的陌刀手并不多。尉迟恭此番出战,全军一万人当中,也仅有五百陌刀手。

尉迟恭不愧是久经战阵的良将,一见突厥骑兵冲锋之势缓滞,立刻果断派出了陌刀队。

整齐的铁甲碰撞之音,如林刀锋寒光凛凛。陌刀手一出场,那一往无前杀气腾腾的气势,就给了赵云泽相当震撼的感觉。

突厥骑兵慌了。弗一接阵,在唐军陌刀手的猛力挥劈下,位于前锋的几十名突厥骑兵连人带马立刻血溅当场。

此时冲锋势头已滞,骑兵一旦失去了冲锋速度,原本就不是步兵的对手,更何况,跟突厥兵接战的已经换成了陌刀手这专门克制骑兵的大杀器了。

战场形势逆转,突厥骑兵失掉了指挥,各自为战勉力抵挡了一阵之后,纷纷调转马头,仓皇溃逃。

尉迟恭军令又下,两翼的骑兵出动了,挥着横刀、挺着马槊就朝突厥骑兵追杀而去。

“嘿嘿,小子,此战你乃头功。”尉迟恭不无欣赏的对赵云泽说道。

半天没听到赵云泽应声,尉迟恭一扭头,却见赵云泽此时正作一脸沉思状。

“赵小子,想什么呢”尉迟恭问道。

“我在想,这一千突厥骑兵来这儿的目的是什么。”

尉迟恭道:“这还用想么,宝林这个臭小子被突厥人发现了,这群骑兵就是来探下我们虚实的。”

“可是,他们为什么又主动进攻我们了”

“这突厥人太傲了呗。”虽然这么回答,可尉迟恭也意识到不对劲了,他皱起了眉头。

“大总管,突厥人不只这一千人吧”赵云泽又问。

尉迟恭如实回答:“突厥人这次入寇二十万,先锋一万已兵围泾阳,这一千骑兵,想来是那先锋军中的。”

“二十万泾阳”

一听尉迟恭此话,赵云泽隐隐感觉好像把握住了什么,可仔细一想,却又一无所得。只好继续刚才自己的猜测。

“大总管,小子妄自揣测,我怎么感觉这一千骑兵,似乎不只是来打探虚实那么简单。若只是打探虚实,派一队斥候就是了,怎么会来这么多人”

一听赵云泽此言,方才一直没说话的尉迟宝林忽然说道:“或许,他们是想来迟滞我军前进的。”

赵云泽点了点头,道:“我也是这么想的。”

一开始,赵云泽只是对那一千骑兵主动向唐军发动攻击一事不解,可刚才一听到尉迟恭说突厥人兵围泾阳,他一下就想到了“围点打援”四个字。这是后世自己所服役的那支军队在战争年代屡试不爽的战法。

可又一想,只一千骑兵,根本就吃不下尉迟恭的人马,那他们又为何不走反攻呢。唯一的答案,就是迟缓唐军进军。

尉迟恭也是宿将了,一听尉迟宝林和赵云泽的话,他立刻一声大叫:“不好,突厥人开始攻泾阳城了”

真相,就在三人的分析推测中露出了水面。

“宝林,你小子立刻收拢人马,把营中所有运送物资的驮马、骡子、驴子全调集起来,步兵变骑兵,能带多少带多少,尽快赶往泾阳助战。老子要先行一步了”

尉迟恭一声大吼,大手一挥,催马一鞭,带着亲卫就追在己方骑兵和突厥溃兵后面往泾阳赶去。

“大总管他能行吗”赵云泽担心起来。

刚才,唐军骑兵出动时,赵云泽根据所见突厥骑兵的规模大体估算了一下,唐军骑兵也就一千多人。尉迟恭带的亲卫也只有五十名,想用这一千多骑兵跟一万突厥人对战,胜算渺茫啊。

尉迟宝林道:“放心吧,父帅不是冒失之人。此去就算不能攻破突厥人大营,延缓一下他们的攻城速度还是没问题的。”

赵云泽点了点头:情势又反过来了,尉迟恭打的主意,跟之前那一千突厥骑兵有异曲同工之妙啊。

“突厥人绝对想不到他们派来的那一千骑兵会败的如此迅速。溃兵入营,我军紧跟其后掩杀而入,如果泾阳城中兵马能见机出城助战,两相夹攻之下,说不定父帅就能破了突厥大营。”

尉迟宝林似乎很看好这次行动。

“那就看大总管的运气了。”赵云泽幽幽说道。

“咱们也行动吧,早一刻赶过去,早一刻缓解父帅的压力。”

尉迟宝林说完,就按照尉迟恭留下的命令行动起来。

大营中所有的牲口被调集了起来。七七八八一拼凑,又凑出了一千“步骑兵”。其中,那五百陌刀手全部出动,跟随尉迟宝林一起,作为第二梯队紧急赶往泾阳。

剩下的七千唐军,也在各队校尉的带领下撒开双腿往泾阳急行军。

赵云泽被留了下来。协助随军长史带着辅兵跟民夫打扫战场、收拾营地。

不能参加大战,赵云泽为此很郁闷。看着离营而去的唐军背影,赵云泽心中恨恨不平。宝林那小子居然跟老子摆起了官威,说什么我现在就是一名白丁,必须执行他的命令。

“赵壮士,你也不要多心,少将军把你留下,也是颇有用意的。”

赵云泽身后响起一个声音。回头一看,只见一个文官衣着的人正站在自己身后。

此人年约二十四五岁的样子,生的丰神俊朗、气质不凡。

“敢问尊驾是”赵云泽朝那人拱手相问。

“随军长史阎立本。”那人还礼道。

阎立本画历代帝王图和步辇图的那个

“可是擅长丹青之术的那位阎大人”赵云泽拱手相问。

阎立本微微颌首,道:“想不到赵壮士也知道阎某这区区薄名。”

哦,果然是他,又一个名人呀。咦,你一个画画的,跑到军营中干嘛

又一想,人家阎立本可是在武则天时期当做宰相的。看来这位不光有艺术才能,还颇具政治才能。想来这打理军务的能力也定然不弱。赵云泽随即释然了。

“阎大人,不知您方才所说的少将军颇有用意是什么意思”赵云泽问道。

阎立本微微一笑,道:“在下也是妄自揣测而已。观赵壮士所显之能,在于远距离暗中发动,直取目标。此艺,若用于抽冷击杀敌方将领,可收奇效。然若用于乱军厮杀,实乃大材小用而。何况,两军交战,险象环生,若陷了赵壮士性命,少将军恐大总管责怪呀”

我有这么宝贝我自己怎么不知道。

经过阎立本这一开导,赵云泽也不再对尉迟宝林所做安排耿耿于心了,高高兴兴的协助阎立本收拾起营地来。

打扫战场、收敛战死者尸体、救治伤员,这些事情赵云泽还能插上手,可到了收营拔寨的事情上,赵云泽就一窍不通了,他只有跟在阎立本身边当观众的份。

看着阎立本有条不紊的安排各项事宜,赵云泽心中大是佩服。不愧是以后当宰相的人呀。看人家的年纪,跟自己也差不了多少呀,怎么自己混了这么多年,就学会了带着一帮小子疯闹;再看看人家,那不急不火,从容处理一切琐碎事务的能力唉,人比人得死呀

“赵壮士,这数百辆大车,我们该如何弄走呀”阎立本忽然犯难了。

啊宰相也有解决不了的事情

再一看,各种物资已全部打点好装在了大车上,整装待发。可拉车的呢我靠,难不成阎立本想让老子当骡子不成

“这个在下虽然有几分蛮力,可也拉不动这大车呀。”

阎立本一脸黑线:“赵壮士,我也没说让你拉车呀”

啊,不是让我当骡子啊。那就好

看来只能让别人当骡子了。

“喂,都别楞着了,赶紧上手啊。拉起大车,我们泾阳城开饭”赵云泽狐假虎威的朝那些对着大车发愣的辅兵和民夫一声大喊。

也没别的办法了,于是,拉的拉,推的推,大车终于慢慢上路。

“还是赵壮士有办法”阎立本一个马屁送上。

屁,当我看不出来呢,你就是不想当这个恶人。没看到那些人对老子一脸不爽吗。读书人,果然都是一肚子龌龊。

“赵壮士,在下身体羸弱”一肚子“龌龊”的阎立本阎长史又说话了。

“我可不背你”赵云泽连忙出言打断阎立本的话。

阎立本脸一红,道:“在下的意思是那头毛驴,在下就厚颜据之了。”

好嘛,原来营中还留下一头毛驴呀。

喂,你丫骑驴,我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开动11路吧。赵云泽满怀幽怨的横了阎立本一眼,把背囊往背上一甩,大步朝前而去。

“他为何不把那行囊置于马车之上,岂不轻松几分”

阎立本的疑问也仅仅只是一闪念而已。小毛驴“得得”蹄声中,阎立本很快就超过了赵云泽,只留给赵云泽一个潇洒的背影。

第7章入泾阳

前文交代过,泾阳城离长安只有七十里地。;尉迟恭本来就已经行走了一半路程了,剩下的三十来里地,对骑兵来说也就是半个小时的路程。

其时,突厥先锋官阿史德乌默啜率军攻城,泾阳城虽然只有一千守军,但抵抗的却十分顽强。攻城不到一小时,突厥人就付出了一千多人的伤亡。守城的唐军也好不到哪儿去,减员三分之一。

一千多人的伤亡,对阿史德乌默啜来说眉头都不会皱一下。攻城战本来就惨烈无比,攻守双方三比一的伤亡,根本就是再正常不过的比例了。

阿史德乌默啜底气十足。就算继续维持这个伤亡比例,最多再牺牲千八百人,唐军的有生力量就被耗尽了。

稍作调整,再攻一轮,拿下泾阳城

谁知,人算不如天算,阿史德乌默啜没有想到,让自己功败垂成的,不是唐军,恰恰是自己带的人马。

突厥人前方刚要发动第二轮攻城,后方大营处忽然马蹄声震,被尉迟恭打败的溃兵终于逃了回来。

留守大营的突厥士兵一看是自己人,没有不开营门的道理。可营门一开,了不得了,追在溃兵身后的唐军骑兵也一股脑进了大营,逢人就砍、逢帐篷就烧。

大营中留守的兵力本来就不多,被如狼似虎的唐军一冲击,侥幸活下来的突厥人疯狂的逃出大营,紧赶着去求阿史德乌默啜的庇佑。那里,才是突厥人的主力。突厥溃兵的人数不降反增。

阿史德乌默啜这个气呀,大营就在他所带主力的身后,他哪里不知道出了意外。本来,他还想着立刻调派一队人马去援救大营,可谁知道,他命令还没下呢,那些懦夫就朝着自己的主力军阵跑来了。

“这些人不配称突厥勇士,放箭,拦住他们,不能让他们冲散了本阵。”

阿史德乌默啜不愧心狠手辣,关键时刻对着自己人也下了狠手。可是,大营离本阵人马实在太近了,仓促间射出的零零落落的几根箭矢,根本就没挡住溃兵。

只顾逃命的溃兵,大脑已经短路,什么也顾不上了,冲着自家军阵就来了。

唐军追兵大喜过望。本来见到密密麻麻的突厥人,还心生怯意准备见好就收的。这下好了,何曾相似的一幕啊。突厥溃兵和本阵人马撞在了一起,乱了,全乱了。

本阵人马为了不被冲散,抵死不让溃兵入阵;为了保命的溃兵,也疯狂的向前涌去。两方都失去了冷静,没等唐军动手,自己人先对砍起来了。

唐军骑兵赶紧捡便宜,向突厥人主力大阵发动了冲锋。

要是只一面受敌,阿史德乌默啜或许还能强撑住。可就在这时,城中居然也杀出了一队唐军。虽然只有几百人,可那也全是骑兵,冲锋起来也是不好抵挡的。

而突厥人因为攻城,骑兵也全变成了步兵。此刻,受到唐军骑兵的前后夹击,再加上己方溃兵的乱入,队形很快就乱了。

步兵队形一乱,战力就几近丧失,面对骑兵,也只剩下被屠戮的命运了。兵败如山倒,一刻钟前还军威煌煌的突厥勇士们,此刻全成了丧家之犬,四散逃命,只恨爹娘少生了两条腿。

阿史德乌默啜也被溃兵裹挟着一路向北。他现在大脑一片迷茫,怎么就败了呢,不可能啊,唐军只有一千多人,自己足有八千多人呢。

战争,不是只靠比拼人数的。小小的一次意外,或许就会造成雪崩般的后果,突厥人此败,就是如此。

一气跑出二十多里地,直到再也跑不动了,突厥人才停了下来。收拢溃兵一清点,阿史德乌默啜欲哭无泪了。带着一万人而来,此时身边就只剩下不到一千人了。唉,怎么跟大汗交代呀

“哈哈哈,痛快,真特娘的痛快”

被泾阳县令和守军校尉迎进泾阳县衙,尉迟恭放声大笑。“早知道突厥人这么不经打,老子也不至于耽搁时间了,你们也就不会付出那么大的伤亡了。”

说起伤亡的将士,几个人刚刚破敌的好心情也随之一黯。

“大总管,恕我直言,此战我军乃占尽时机之利,若正面对决,胜败实属难料。”泾阳守军校尉对尉迟恭直言说道。

尉迟恭点了点头,道:“你说的没错,刚才是老夫骄狂了。方才一战,若正面对决,我军必败。突厥人这次发兵二十万,泾阳城这一万人,只是前锋而已。接下来,才是真正的大战呀”

县令和校尉对视一眼,一起朝尉迟恭抱拳:“但请大总管分派任务。”

尉迟恭一摆手,道:“不急,待某后续兵力来至,一同再议。”

赵云泽和阎立本带着辎重队,在离泾阳城还有十来里的地方暂作休息。派出斥候一打探,回报说泾阳城外看不到一个突厥人,大总管的人马早都入城了。

得,也别小心翼翼的提防了,大摇大摆赶路吧。

等到达泾阳时,天都快要黑了。赵云泽和阎立本忙去找尉迟恭报到。

“哈哈,你俩小子来的还真是时候,刚好赶上饭点了。”尉迟恭一手抱着个大肘子,一手端着酒碗,对着赵云泽和阎立本大笑。

县衙正堂,尉迟恭父子俩把人家县太爷的公案当做了餐桌,正在大快朵颐。旁边那位哭丧着脸陪坐的文官,不就是泾阳县令么。

“大总管,伙食不错呀”既然不是正式场合,赵云泽也用不着客套,直接盘腿坐到了尉迟恭对面。这个时代的桌案,都是矮脚的,人们最习惯的坐姿,就是跪坐。赵云泽可受不了那个罪,只好很没形象的盘腿而坐了。反正,有尉迟恭那个更加不拘小节的人在,别人也说不得自己什么。

阎立本对着几人拱手见了礼,也挤到了席上。军中一切从简,也不在意那些一人一席的凡规缛节了,大家围而食之吧。

“哈哈,这可就得谢谢突厥人了。”尉迟恭一边大嚼一边说道,“突厥人的大营里,啥都不缺,老子这下赚到了,至少半个月内,是不用为粮草发愁了。”

尉迟恭又压低声音,神秘兮兮道:“知道么,这一战,我们还缴获了三千多匹战马呢,这可比那些粮草值钱多了。”

“三千匹战马,发达了”阎立本忽然喜形于色的一声大叫。见众人都望向他,又羞赧的一笑。

此时的唐朝,版图还只限于中原,河套地区的牧马之地,此时还在突厥人手里。因此,大唐对于战马是十分渴求的。尉迟恭一下缴获三千多匹战马,也难怪众人如此高兴了。

赵云泽对此倒是没什么感觉,他只关心打仗的事。“大总管,您这一仗是怎么打的,怎么这么快就胜了”

“嘿嘿,要说这一仗到底是怎么赢的,老子到现在也还迷糊着呢。反正老子就挥兵跟在突厥溃兵身后一路掩杀。杀着杀着,抬头一看,特娘的突厥人全跑光了。”尉迟恭似真似假的说道。

赵云泽叹气道:“唉,要早知道你们打的如此痛快,我就该跟着宝林兄一起行动。”

尉迟宝林一瞪眼,道:“狗屁,跟着我我还不是连突厥人的马屁都没闻一下,全让父帅吃喝了。”

尉迟恭笑骂道:“滚犊子,老子可不吃突厥人的马屁。你小子要想闻,自个儿去马厩,那里有三千多匹呢。”

众人一齐大笑起来。

等笑够了,尉迟恭忽然问阎立本:“阎二郎,赵小子那把弩,你可曾见过”

阎立本道:“下官于来路上已仔细观察过了。”

“我大唐可能仿制”尉迟恭又问。

阎立本苦笑一下,道:“赵兄之弩,所用钢材质地坚硬又韧性十足,非常罕见,我大唐目下炼制不出。”

说完,阎立本又满脸敬佩的对赵云泽道:“令师真神人也”

“惭愧,小子没有学到家师的炼钢之法。”赵云泽假意应付道。

“那就无法仿制了”尉迟恭失望道。

阎立本想了想,说道:“也并非不可仿制。若用我大唐现下的工艺,要想仿制出赵兄所用之弩,只有放大尺寸,略改构造来弥补材质缺陷。或可一试。”

尉迟恭一拍大腿道:“好,那你就试试。尺寸大了没关系,有用就行”

尉迟宝林注意到此刻满头雾水状的赵云泽,忙解释道:“这位阎大人,不但一手丹青之术登峰造极,而且于匠作一道也颇为精通。”

赵云泽这才恍然大悟,难怪阎立本在路上时就要过他的十字弩翻来覆去的研究呢,还问了他很多关于十字弩的用料、发射原理、射程、精准度等专业问题。原来阎立本还是位工程师呀。了不得,大人才

尉迟宝林这时又道:“赵兄,你那止血药的配方,也可交予阎大人一并试验。”

“对对对,还是我家小崽子记性好,老子差点把这事儿给忘了。”尉迟恭一拍脑门说道。

赵云泽满脸黑线,得,就当被打劫了吧。好歹,这也算为大唐朝廷做贡献了,话说李世民陛下难道就不封赏我一下

那个现在的皇帝是李世民吧赵云泽这才意识到自己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第8章封官

星空如棋,夜色沉沉。

赵云泽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无法入睡。

“武德九年八月二十四日。”

当赵云泽通过旁敲侧击,从尉迟宝林处知道了今天的日子后,他就不淡定了。

突厥二十万进寇,尉迟敬德与突厥前锋战于泾阳。这分明就是“渭水之盟”前面的事情啊。

按照史书的记载,尉迟恭虽然在泾阳取得小胜,但却并没有挡住突厥人进军的步伐。接下来,突厥人就会兵至长安,逼得大唐皇帝李世民轻骑亲出,于渭水便桥河畔大骂颉利可汗,然后就把颉利可汗骂的大惊失色,下马拜服。再然后,大唐便与突厥订下了两国友好和约,突厥退兵。

这一段史实,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就曾经学到过。

但是这段战事,史书中的记载却语焉不详。只说突厥二十万入寇高陵,尉迟恭在泾阳取得小胜,俘虏了突厥俟斤阿史德乌默啜。之后就直接跳到了突厥摆兵渭水,李二陛下在便桥桥头霸气侧漏大显神威,令突厥人纷纷拜服这一段了。

至于泾阳之战的经过、突厥人是怎么从高陵一下跳到的长安、渭水河畔当时的两军形势等等,这些细节史书上一点都没记载。好像大唐最后的胜利,全是靠李二陛下对着颉利一通大骂骂出来的。可事实真是这样吗谁信谁是猪脑子

突厥人要真的这么怕李世民,那他们到长安干嘛来了难道颉利生来就是贱骨头,诚心来找李世民骂自己一顿的

在史书字里行间的背后,渭水之盟到底还隐藏了多少不为后人所知的故事也许,赵云泽很快就会知道了。

可正因为如此,他才更加迷茫。自己现在已经成了这个故事里的人,却连剧本都没有,就光知道一个结局,心里没抓没挠的啊。

再者,原本的历史中,是没有自己这么一号人物的,现在自己凭空出现,还加入了故事当中,万一小蝴蝶的翅膀一扇,渭水之盟变了样,那玩笑可就开大了。

想到“蝴蝶效应”,赵云泽立马惊出一身冷汗。不对劲啊,史书中明明记载着尉迟恭所部在泾阳之战中俘虏了阿史德乌默啜,可现在为什么却让这家伙跑了呢完了,难道蝴蝶的翅膀真的已经扇动了。

阿史德乌默啜,你可千万别就这么一去不复返了,好歹你再来一次泾阳城,让黑锅脸把你生擒活捉呀。老子可不想当改变历史的罪人呀。

在赵云泽惴惴不安之时,长安城中的李二陛下,也同样还没就寝。

此刻放在李二陛下案头的,是尉迟恭的一份军报。

长安城离泾阳只有七十里地,所以,尉迟恭的报捷文书当天傍晚时分就送到了李世民的案头。

尉迟恭在捷报中,除了详细说明了下午一战的经过,还重点向李世民禀报了赵云泽其人其事,并为他请功。

捷报传至,一场小胜令人心惶惶的朝廷百官多少受到了一些鼓舞。下午收到捷报时,李世民的注意力只放到了战事上,对于赵云泽的事情只是大体浏览了一下。此刻再看这份军报,他的关注点已经不再是泾阳一战的经过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