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空降贞观-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两个人很重要”王晊仍然这么说。
牛大力见王晊咬死不松口,也不再多问。他此时已经后悔蹚这趟浑水了。
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转眼之间一个时辰就过去了。无论是拿着武器对峙的双方士兵,还是戒备赵云泽所乘坐的那辆马车的梁突联军士兵,都很疲累了。但双方的官长都没有下达任何命令,他们也只能坚持着。
终于,大唐一方先动了。李绩命令几十名士兵回营,运来了辎重,直接在包围圈外围扎下了一个环形的小营地。
之后,大唐士兵便轮班与梁突联军对峙,每班只出一百名士兵,其余的都在营地里休息。
王晊和牛大力见唐军摆出如此阵势,便知道一时半会儿唐军是不会撤退了,他们这是在做将自己这些人困死的打算。
“真不该放那些唐国百姓离去,闹得现在连个可以威胁唐军让路的人质都没有了。”牛大力后悔道。
“现在说这些也没用了。”王晊说道,“既然唐军忌惮我们,那我们也分班休息吧。”
于是,梁突联军也不再与唐军傻乎乎的对峙,而是分作两班,一班休息,另外一班戒备赵云泽乘坐的马车。
一时之间,唐军和梁突联军谁也奈何不了谁,就这么风平浪静了。
“懋功老弟,这天眼看就要黑了,你到底想出主意没有”唐军的一个帐篷内,程咬金在来回踱着步子,心急的问坐在帐篷里出神的李绩。
李绩道:“我在等朔方那边的反应。”
程咬金一愣,连忙问道:“朔方那边能有什么反应”
李绩解释道:“山岭那边,便是梁师都派出来监视我军的一千兵马,我已经派人去给这些人送信了。咱们这边的情况,想来梁师都此时已经知道。梁师都既然是派人寻孙思邈给他的儿子治病的,那么他见孙思邈被困住,定然坐不住。说不定,他很快就派使者来跟咱们谈判了。”
程咬金一听,眼神立即亮了起来:“你的意思是,想让劫持赵云泽他们三个的突厥人和梁师都的人内讧”
“然也”李绩一脸阴险的答出两个字。
程咬金又琢磨了一阵,说道:“梁师都这个人向来无耻的很,他为了自己的儿子,说不准会让那个牛大力偷偷干掉那几个突厥人。真要那样,咱们的困境也自然解决了。”
李绩微微一笑,道:“谁说程兄只是勇将你这不是也挺聪明的嘛”
“李懋功,你这是在夸俺呢还是损俺”程咬金冲李绩瞪着眼问道。
“自然是夸程兄了。”李绩笑道。
“嘿嘿,俺的聪明比起你李懋功的阴损来还差了那么一点点。”程咬金反损了李绩一句。
二人对视片刻,忽然一起发出大笑。
第176章梁师都的反应
梁师都终于明白并州兵马异动的原因了。
傍晚时分,派出去监视并州兵马的人往朔方传回了消息,并带给了梁师都一封李绩的亲笔信。
李绩信中用语很客气,他向梁师都解释了并州兵马调动的原因,也把自己遇到的情况告诉了梁师都。最后,李绩还委婉的表示,并非是自己诚心延误梁师都儿子的病情,实在是突厥人不放孙思邈离开。
梁师都看完信琢磨了一阵,就把他的堂弟梁洛仁给请来了。
梁洛仁今年三十五岁,比梁师都整整小了十岁。对于这个堂弟,梁师都是非常信任的。梁洛仁善谋略,梁师都委他梁国中书令之职,以宰相视之。每每遇上难决之事,梁师都都会找梁洛仁帮着出主意。
梁师都把情况跟梁洛仁说了一遍,并把李绩的那封信交给梁洛仁看。
看完信,也了解了情况,梁洛仁便问梁师都:“陛下打算如何处置此事”
梁师都道:“康儿的病不能再耽搁了,我就只有他这一个儿子,若是康儿病情延误不治,我百年之后这基业该交给何人”
梁洛仁心道:可以交给我嘛,反正咱们同宗同族。
“陛下的意思是接孙思邈入朔方”梁洛仁问道。
“孙思邈是一定要接来的,但就怕李绩不放行啊”
“李绩肯定不会轻易放孙思邈离开的,他把情况告诉咱们,就是打的以太子的病情相胁,让咱们帮他营救那两名唐国官员的主意。”
“可那两名唐朝官员是突厥人抓的。虽然不知道这两个唐朝官员是何人,但既然突厥人不辞辛劳的抓了他们,那这两人对突厥人一定非常重要,突厥人怎么肯放这两人离开呢”梁师都苦恼道。
梁洛仁眼珠转了几转,道:“陛下难道是想让牛大力暗中做掉这几个突厥人”
梁师都沉下脸说道:“为了康儿,寡人也顾不上那么多了。只要牛大力行事隐蔽,唐朝人不说出去,突厥人也无法知道咱们做的事。”
梁洛仁又想了想,说道:“陛下此计倒无不可。不过,我们现在了解的情况,仅仅是李绩的一面之词。突厥人是不是真的只有七八人,以及那边如今的情形究竟如何,我们一无所知。稳妥之计,我认为我们还是送太子去那边,若是不能按陛下之计行事,也好让孙思邈先给太子诊视一番。治病之事无碍唐国和突厥人的过节,想来他们都会同意。”
梁师都琢磨了一阵,说道:“络仁,让别人陪康儿出城我不放心,不如就由你走这一趟吧。你向来擅长谋略,到时也好见机行事。”
“陛下既然信得过臣,臣责无旁贷。”梁洛仁拱手说道。
天已经黑了,朔方城的城门都已经关闭。但是很快,朔方南城门又重新打开。梁洛仁骑着高头大马,率领着三百名骑兵,护着一辆马车出了朔方城,往南而去。
马车之中,厚厚的被褥里躺着一个十来岁的少年。那少年脸色苍白没有一丝血色,看上去萎靡不振。四名宫女陪坐在马车之中,照料着这名少年。
这少年便是梁师都唯一的儿子梁康。
兴许是梁师都坏事做多了遭到天谴,他虽然后宫佳丽无数,可那些女人却只给梁师都生了梁康这一个儿子。
就这么一根独苗,梁师都自然对梁康宠爱有加,那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碎了。可是,梁康自小却体弱多病,完全就是一个药罐子。
几个月前,就在梁师都怂恿突厥人侵犯大唐之后,梁康又生起病来了。这次梁康的病情不同于以往,一病便是来势汹汹,连床榻都起不来了。
梁师都的御医使出各种手段,可梁康的病情不仅不见好转,反而愈来愈重。一气之下,梁师都接连杀了几个御医。
可光杀人也没用啊,梁康的病情还是越来越重,到后来,甚至一天当中都会昏迷好几次。
最后,还是梁洛仁想出了主意,让梁师都派人去大唐寻找神医孙思邈。
梁师都派出了自己的护卫统领牛大力亲自带队潜入了大唐。牛大力倒是把孙思邈“请”到了,可谁知如今又落到了这种尴尬局面。
梁师都在心里把牛大力的十八代祖宗都骂了一遍,好好的,你掺合突厥人的事情做什么呀
就是再气恼,自己儿子的病还得治。梁师都便采纳了梁洛仁的建议,派梁洛仁为使,护送梁康去跟李绩谈判。
因为梁康病重,梁洛仁一行行进起来,就变得非常谨慎。行进速度受限,本来两个时辰就能走完的路程,梁洛仁他们整整走了三个时辰。到达李绩大营时,已是子夜时分。
李绩没有想到,梁师都竟然把他的儿子给直接送过来了。这下,李绩倒有些为难了。
跟梁洛仁谈判一番后,李绩让梁洛仁先跟牛大力接触,看有没干掉突厥人救出赵云泽和秦茉儿的机会。若没有机会,再另作打算。
梁洛仁终于见到了牛大力。他本想把牛大力叫到一边密授机宜,可王晊和阿布花却一直紧跟着,梁洛仁也不便当着突厥人的面告诉牛大力行动计划呀。那人家突厥人就算反抗不过,可他们杀了孙思邈的能力却是有的。到那时,梁洛仁就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王晊也是机灵,他见梁洛仁来了,就知道事情有变。虽然不知道梁洛仁打的什么主意,但王晊心中却警惕起来。小心无大错,王晊便拉着阿布花,始终不离牛大力左右。
梁洛仁无计可施之下,只好对王晊和牛大力说,要把梁康送到孙思邈的马车上看病。
对于此事,王晊自然不能反对。于是,梁洛仁又回到李绩那边,把自己遇到的情况告诉了李绩。
李绩见无法让梁师都的人和突厥人内讧,他琢磨一阵后,觉着如今这局面之下,给不给梁康看病已经没有什么影响了,便答应了梁洛仁所求,放梁康的马车进了包围圈。
李绩认为,此举,好歹能卖梁师都一个人情,说不定在随后营救赵云泽和秦茉儿的行动中能得梁师都之助呢。
梁洛仁陪着梁康上了孙思邈的马车。他这一上马车,却给梁师都带来了一场大祸。
第177章离间(上)
梁康是被躺着抬进孙思邈的马车的。
冬季夜里天气严寒,梁康本就是久病之体,孙思邈自然不会让病人暴露于寒冷的天气里诊视。
原本,赵云泽和秦茉儿、孙思邈三人坐在一辆马车中就略显拥挤。如今,梁洛仁又和梁康上了马车,马车中就更是挤的几乎没有一点空隙了。
梁康竖躺在马车中间,孙思邈和梁洛仁坐于车厢一侧,赵云泽和秦茉儿坐于另一侧。赵云泽手里提着一盏灯笼,为孙思邈照明。
一路的颠簸,导致梁康又出现了昏迷,孙思邈先以针刺之法唤醒了梁康,然后就详细的进行望闻问切。孙思邈对于梁康病情的询问,自然是由梁洛仁来回答的。
“若贫道所诊无误的话,梁小郎君这是患了肠痈之症。”孙思邈说道。
哦,原来是阑尾炎啊。赵云泽心里想到。阑尾炎古时就是称作“肠痈”的,赵云泽对这一点还是知道的。
“孙道长,肠痈不是急症么,为何我家少主会一病两个多月”梁洛仁疑惑道。
孙思邈道:“肠痈是急症不错,若是刚发病时就诊断无误,再以对症妙方施治,很快就可治愈。然肠痈发病虽然都是急痛,但疼痛的部位却有异处,若医者不能准确断诊,很容易把肠痈当成其它病症来治。如此一来,久拖之下,肠痈症状已变,小郎君的身体自然每况愈下。”
赵云泽一听孙思邈的解释就明白了,梁康这是急性阑尾炎转为了慢性阑尾炎。很有可能,还感染了其他腹内器官。
“那我家少主还有救吗”梁洛仁紧张的问道。
孙思邈盯着梁康的眼睛不发一言。梁康虽然才是个十来岁的孩子,但他却明白了孙思邈的意思,他很费力的说道:“孤不怕死,道长尽管明言。”
饶是梁康是大汉奸梁师都的儿子,听他说出此言,赵云泽也泛起一股心酸。秦茉儿干脆就流出眼泪了。
孙思邈犹豫了一会儿,说道:“肠痈之症属于急症,天下医者,能治肠痈者百不其一。贫道虽然有治肠痈之症的方子,可奈何小郎君之症久拖,病症已变,贫道实无信心治愈小郎君。”
一听孙思邈的话,梁康当即又晕过去了。这次是吓的。
梁洛仁叹了一口气,道:“若是连孙道长都没有把握治我家少主之病,那这天下也就没有其他人能治了。难道,上天真要决我大梁之后”
赵云泽听梁洛仁说出此话,忽然觉着有些别扭。可别扭在什么地方,赵云泽又想不出来。
他盯着梁洛仁看了看,一下想明白了。梁洛仁此刻的反应,不应该是牵挂病人病情之人的正常反应。若换成别人,一听说病人没救了,要么痛哭流涕苦苦哀求医生想办法救病人一命,要么就是大骂医生。可梁洛仁倒好,表现却是如此的平淡。
又想到梁洛仁最后说的那句“上天决大梁之后”的话,赵云泽一下明白了。梁洛仁是梁师都的堂弟,又是梁国宰相,实权在握。要是梁康一死,那梁师都将来的位子,怕是要轮到梁洛仁来坐了。他恐怕还盼着梁康死呢。
见梁洛仁如此热衷权势,赵云泽不禁在心里暗讽:你们梁国最多还有两年,就要被大唐灭掉了,你居然还想着将来接梁师都的位子
原来的历史上,梁师都的势力是在贞观二年被大唐的柴绍、薛万钧、薛万彻所灭。赵云泽穿越之前是贞观迷,对这段历史自然心知肚明。
忽然,赵云泽紧紧盯着梁洛仁看了起来。我怎么忘记了这一出了在原先的历史上,梁师都就是被梁洛仁杀死献首级于大唐的。梁洛仁降唐有功,李世民似乎还封了他一个很大的官。
赵云泽望向梁洛仁的眼神变得玩味起来了。
“医者医病不医命,梁小郎君命运如此,贫道也无回天之术。”孙思邈一边说着,一边又拿起银针,就要去刺醒梁康。
“孙道长且慢”赵云泽出声阻止了孙思邈。
孙思邈诧异的望向赵云泽。
“他如今知道了自己病情,一个孩子心理自是难以承受,还是让他多休息一会儿吧”赵云泽又道。
孙思邈想了想,又收起了银针。
“孙道长,若是用剖腹之法,将这孩子腹内坏死的病脏切除,是否可以医治”赵云泽向孙思邈提议用外科手术来给梁康治病。问孙思邈话的同时,赵云泽也在暗暗观察梁络仁的反应。
“剖腹治病这如何使得”孙思邈大惊。
秦茉儿也责怪赵云泽:“鹏羽,你不懂不要乱说”
赵云泽朝孙思邈拱了拱手道:“孙道长,你可知华佗”
孙思邈一听赵云泽提及华佗,一下恍然大悟:“贫道记起来了,野史中确有华佗为病人剖腹治病的传闻。”随即,孙思邈又皱眉道:“但那只是传闻,就算华佗真的替病人剖腹治过病,可那圣手之术也没有传下来呀”
赵云泽道:“某随师父修习之时,曾听师傅言起过剖腹治病之术。”
孙思邈眼神一亮:“你会华佗的圣手之术”
赵云泽摇摇头道:“不会”
孙思邈气恼的横了赵云泽一眼:“赵小子,你在故意戏耍贫道不成”
赵云泽道:“我虽然不会剖腹治病,但我却知道大概意思。有孙道长这国手在侧,你我二人协作,或许能救这孩子一命。反正他已经没救了,权当是死马当作活马医吧。”
孙思邈的眼神又亮了起来,他望向了梁洛仁,显然是征求他的意见。
赵云泽一直在观察着梁洛仁的表情反应。在赵云泽说出他与孙思邈协作,或许能救梁康时,梁洛仁很明显的皱了下眉头,脸上也毫无欢喜之色。
观察到梁洛仁的这一表情变化,赵云泽更加认定了他心中计划的可行性。
见孙思邈望向自己,梁洛仁犹豫了一下说道:“此事事关重大,某也做不得主,需禀过我主后再做定夺。”
“梁大人,你真的想救这孩子吗”赵云泽忽然问梁洛仁。
第178章离间(中)
“梁大人,你真的想救这孩子吗”
赵云泽问出此话,不仅梁洛仁大感意外,就是孙思邈和秦茉儿,也不明白赵云泽为什么会这么问。
“你什么意思”梁洛仁恼了,冲着赵云泽一脸怒色,“这孩子乃我大梁太子殿下,又是梁某的堂侄,于公于私,梁某自然希望康儿能好起来。”
赵云泽的目光紧紧逼视着梁洛仁,似乎要把他的内心看透。
别看梁洛仁说的大义凛然,其实此刻他内心已经发虚了。这个叫赵云泽的年轻人,莫非懂得读心之术不成,居然把我内心的想法给看透了。
赵云泽没有向梁洛仁解释,而是将身体探出马车外观察了一下。外面,梁洛仁带来的人已经接管了马车的防卫,或者说是接管了看守赵云泽和秦茉儿的任务。这些人比较多,所以他们的警惕性倒是不如之前的梁突联军。他们离得马车都有些远,足有近十米的距离。
赵云泽放心了,马车里的谈话,只要声音小点,外面的人根本听不见。
缩回身子,赵云泽又问梁洛仁:“梁大人,你对你堂兄梁师都的未来怎么看”
“你究竟想说什么”梁洛仁有些蒙了。赵云泽的谈话内容太有跳跃性了,令梁洛仁应接不暇了。
赵云泽微微一笑,忽然又望向孙思邈,问道:“孙道长,您游历天下,对于天下大势自有见解,抛开您是大唐人的身份不讲,若平心而论,您以为朔方前景如何呀”
“这”孙思邈望了望梁洛仁,有些犹豫了。;
“孙道长,您既是修道之人,应当按本心说话才是。”赵云泽激了孙思邈一句。
孙思邈瞥了赵云泽一眼,道:“赵小子,你用不着激贫道,贫道内心,无不可对人言之事。”
“孙道长几岁才停止尿床的”赵云泽忽然问了孙思邈一句。
“你我为什么要告诉你”孙思邈恼了。
“您内心不是无不可对人言之事吗”赵云泽贱贱的笑了。
“噗嗤”秦茉儿没忍住,一下笑了出来。随即她意识到自己失态了,又连忙把头扭到一边。
“呵呵,开个玩笑而已。”赵云泽见孙老道有发飙的前兆,赶紧干笑了两声,“孙道长,还请您谈下您对朔方的前景的看法。”
孙思邈望向梁洛仁,道:“梁大人,说句实在话,贫道对您所谓的梁国不看好。”
梁洛仁的脸色不好看了,要不是这话是从孙思邈嘴里说出来的,他估计立刻就要发飙,喊人把说这话的人给拖出去砍上一百刀啊一百刀了。
孙思邈又道:“梁大人无需着恼,且听贫道细细说来。”
“那某倒要洗耳恭听孙道长对我梁国的高见了。”梁洛仁冷笑道。
孙思邈稍稍组织了一下语言,又道:“一个国家也好,一方势力也罢。其存在和壮大,需占尽天时地利人和。梁国立国之时,隋朝不得民心,各地反隋势力并起,是以在那时,梁国占了天时。然如今,天下归唐,昔日的诸方豪杰,或化作一堆黄土,或成为唐臣。大唐一统天下,乃大势所趋,梁国已失天时。”
“那么地利呢”赵云泽很有当捧哏的天赋,立刻配合孙思邈问道。
“地利嘛,梁国一直就没占住地利。”孙思邈说道,“朔方虽是大郡,但其却处于各方势力的夹缝之中,境内又无险要之地可守,若非突厥的庇佑,朔方城早就落为他人之地了。”孙思邈说道。
“但梁国依靠突厥的庇佑,也不是长久之计。如今突厥已日过中天,呈日衰之势,又能庇佑梁国几日且,梁国终是中原之地,梁国境内之民也都是受圣人教化的汉人。贫道说句直言,梁师都向突厥称臣,经常怂恿突厥进犯中原之地,如此行径,梁国内外百姓皆视其为汉人之耻。也因此,梁国失掉了人和。梁大人,你们梁国天时地利人和一点都不占,您以为梁国能有什么前景”
梁洛仁听了孙思邈的话,脸上红一阵白一阵的,又羞又气。但他却想不出话语来反驳孙思邈之言。
赵云泽对孙思邈大为佩服。这老道可以啊,口才堪比东周之苏秦张仪,莫非他还修习过纵横之术
见梁洛仁没有反驳孙思邈的话,赵云泽又添了把火对梁洛仁说道:“如今,我大唐乃圣天子李世民陛下在位,对于我大唐的皇帝陛下的志向和能力,您梁大人应该比我要了解。且我大唐朝中又有无数能臣良将,大唐崛起已是必然之势。而突厥呢,正如孙道长所说,早已日过中天开始走下坡路了。就拿八月里颉利和突利二十万联军进犯大唐一役来说,我大唐当时新君刚即位,且有内乱,就是在这样的局面之下,大唐仅仅以尉迟恭一部三万人的兵力加长安的新征府兵,就让突厥人灰溜溜的败退草原。如此之突厥,能庇佑梁国否再者,大唐也绝不会容忍梁国**于中原版图之外,我敢说,最多两年,大唐便会出兵朔方。敢问梁大人,梁国能挡住我大唐的兵锋吗”
梁洛仁低着头,不发一言。
赵云泽又道:“不说大唐的其他兵马,就是光并州都督李绩所部,就能将朔方踏平”
“唉,某何尝不知梁国前途堪忧。”梁洛仁叹了口气,终于说话了,“不说梁国的防御力量如何,单单是向突厥称臣一事,就让梁国的很多官员和百姓诟病。这几年,我梁国多有出走内附大唐的官员和百姓。某也曾劝过堂兄,让他改旗易帜归附大唐。可换来的,却是堂兄对某的大骂。堂兄认准了突厥的庇佑,某又如之奈何”
咦,梁洛仁居然早就存了降唐的心思他是故意这么说来向大唐示好呢,还是真的担心梁国的前途赵云泽有些看不准了。
但赵云泽这时的目的,就是想离间梁洛仁和梁师都,让他们同室操戈,因此,他也懒得去猜梁洛仁真实的想法了。他见梁洛仁已经意动,便立刻趁热打铁道:“梁大人,梁师都一意孤行,却是要将朔方往死路上推呀。梁师都忘了礼义廉耻,可您梁大人不同,您是深明大义之人,难道您也要陪梁师都一条道走到黑吗您就是不为自己着想,难道也不为妻儿老小和朔方的百姓着想吗”
第179章离间(下)
听了孙思邈和赵云泽的一番话,梁洛仁沉默了,他在默默的思考。。
孙思邈和秦茉儿,这时也已经猜到了赵云泽的目的。他们两人都大感惊讶:赵云泽和梁洛仁是第一次见面,之前也没见他俩有过几句交谈,为什么赵云泽就敢打说降梁洛仁的主意呢并且,梁洛仁还似乎真的被赵云泽说的动心了。这可太诡异了。
赵云泽敢说降梁洛仁,自然是建立在他对原先历史上的了解基础上的。别看赵云泽嘴里夸梁洛仁深明大义什么的,其实赵云泽知道,这个梁洛仁就是见风使舵之人,他可不会陪梁师都同甘共苦。原先的历史上,柴绍大军还没等进军到朔方呢,梁洛仁就联络几个官员,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