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1640-第1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是现实是,张献忠似乎不想给他们等待的机会,不停的进攻,分批次的进,已经让守军非常疲惫不堪,甚至有些人已经一整天都没有合眼了,而张献忠的人马却不同,他们分批换着人来搞偷袭。
这样下去守军恐怕非常难以支撑到澳洲人到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韶关城中的守军进行了一次战略收缩。(未完待续。。)
第422章突来奇兵
韶关告急让沈犹龙也意识到自己似乎太过于防范于未然了,如果能早一点让澳洲人进入广州待命就不会出现如今这种情况。
澳洲陆军虽然战斗力强悍,但毕竟在没有现代交通工具的情况下要想快速行军还是不可能的。
为了让第三连队卫颜所部快速到达韶关救急,沈犹龙也是拼了,从沿途各地征调马车马匹帮助行军运送物资。
就是这样经过扩编后实际人数已经达到一个营的第三联队还是不能在三天内到达,即使能够到达也对目前的战况起不到任何作用,因为行军太过疲劳,是绝对不能参加战斗的。
身疲力竭投入战斗是兵家大忌,即使澳洲陆军有着强大的火力作为后盾,但也不敢太过冒险,毕竟对方可是有十五万人。
而第三连队的总人数也就五百人左右,这五百人里还有大部分是新兵,甚至战场都没有上过的。
卫颜身为第三连队的最高长官,即使是他也没有上过战场,这一战对于他来说意味着什么,对于第三连队是否能够名正言顺的扩编意义太过大了。
虽然这次参战只是为了帮助沈犹龙抵挡住张献忠的进攻,但是国防部和陆军司令部已经将这当成了一次考验,考验他的统帅能力,以及战场的随机应变和指挥能力如何。
要知道一个军人如果被认定没有作战指挥能力,那么升迁之路也就对他彻底无望了,何语之所以如此受到青睐,完全是因为他在每一场战斗之中都能很好的指挥作战。
能有这种能力可不多,除了本土几位之外,就连号称澳洲第一强军的卫戌营其实都没有参与过实际的战斗。
澳洲的陆军人数不多。但最缺乏的是战斗实践,在本土捕捉土著的那种战斗是根本实践不出什么来的,真正能够实践战斗力如何的还是需要去东南亚或者大明战场。
这一次对于卫颜以及第三连队来说都是一次机会,一次绝对不小的机会,如果顺利的击败了张献忠,那他们的名字将会让澳洲军界为之震惊。以几百人击溃十几万人。这样的战斗胜利是绝对可以写进史册的。
面对如此荣誉卫颜岂能放过,出发前他已经研究过张献忠的军队情况,十五万人力起码有十一二万是非战斗人员。
而那几万可以战斗的部队呢,又分为各个山头,基本上各自为战,他们作战没有什么讲究,就是比谁最先冲进城去,因为只有先冲进去的才会缴获最多的战利品。
说白了这些人就是一群强盗,根本不是什么军队。攻城就是为了抢夺财富。
对付这样一群人,卫颜还是有信心的,为了支持沈犹龙,身为国防部长的刘东水可是从国内运来了近两百挺咖啡磨机枪,以及一百门26磅火炮,这样的火力支持,对付一支只是拥有少量火器的部队不赢才怪。
强行军下,卫颜的部队终于在天黑前赶到了韶关城三十里外。并且安营扎寨进行短暂的休整,五天的赶路已经让很多士兵疲惫不堪。可以说这五天时间里他们几乎都没有睡。
不管是天黑还是白天,他们都在赶路,每天分成三班倒制进行轮换驱车赶路才最终到达这里。
之所以在这里进行休整主要是不想引起张献忠部队的发现,以免过早的加入到战斗中去。
三十里路对于卫颜的部队来说就是小菜一碟,只要一个小时强行军就可以到达。
部队停留下来了休整,而韶关城那边的战斗还在继续。张献忠已经攻打这座城市近七天了,还没能攻下,每天都有炮灰死去,虽然他不在乎那些炮灰死活,可是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
不过从最近几次的战斗来看。对方的的火药储存应该没有不多了,对方已经开始用弓箭等武器进行开始作战就足以说明情况。只要在坚持几日一定可以攻破城池像广州进军。
张献忠已经对自己的胜利胜券在握,心里想着到了广州要如何享受和搜刮一番,同时对韶关城里的守军已经恨之入骨,一旦攻破城池一定要将里面的人杀的片甲不留。
连日的作战让张献忠损失了近万人,这么巨大的伤亡必然是要算到韶关城里的守军身上的。
次日凌晨五点,卫颜所部摸黑行军,经过一夜的休整部队已经恢复了不少战斗力,这个时候是人最想睡觉也是最为放松的时候。他准备给对方来一次偷袭,一百门26磅小炮同时发射那是怎样的场景,卫颜还没有看过,但是可以肯定一定非常绚丽照人。
光是爆炸后的火光就把蒙蒙亮的夜晚照的通白,还有那一声声巨大的爆炸声伴随着惨烈的脚汗声就让人不寒而栗。
澳洲人来了,来的方式有些特别,韶关城里的守军知道,能够拥有如此火力进行打击敌人的只有澳洲老。
那炮弹可是钱啊,他们虽然在前期为了阻止对方进攻也打了不少炮弹,可是他们心里却是非常疼的,那可是钱。
突然的袭击,让张献忠的大营一时乱了套,根本不知道如何应对作战。
搂着两个美女的张献忠此时已经穿戴整齐,看着不断落入营地的炮弹,无奈的对着身边的亲卫道,“撤退,所有撤退。”
不撤退在这里只能是被炸死,原本以为守城的明军火药已经所剩不多等到白天在战斗,可是没想到对方火力居然猛,差点就让人有些吃不消。
张献忠不的不下达了撤退的命令,必须撤到安全的地带在所打探。
从炮火的威力来看,这些人并不是大明的守军,至少不是两广的。
能够做出如此判断也说明张献忠的确是有一定实力的,至少在这方面还是有过研究的,不然也不能在明末的乱世里搅动风云,即使是撤退了,他也能放弃广州的财富。
而卫颜在一个战斗结束后,脸上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这一次对于自己的考验应该是过了,扩编的事情应该没问题。(未完待续。。)
第423章战斗没有结束
成功偷袭了张献忠所部的第三连队,一到韶关城就给守军的明军兄弟带来了一个不小的好消息,甚至可以说是暂时性的解围了韶关被围的危机。
张献忠所部为了避免遭受到炮灰袭击,已经下令后退30里,虽然人还没走但显然初战告捷还是很让人值得庆祝的。
卫颜进入城里之后,立即给香港的广州的领事馆发报,汇报这里的情况,以及目前的战斗消耗损失,以方便随时补充弹药。
为了这场突如其来的战斗,原本已经要回国就职的张天文再次被派到了广州暂代领事一职负责与沈犹龙进行交流和磋商。
领事馆内一收到消息,张天文就去了沈犹龙的府中:“沈大人,初战告捷,可喜可贺啊,这是我国前方将领传来的电报。”
张天文将大捷的消息告诉了沈犹龙,也让他那张原本因为张献忠南下多日愁眉不展的僵硬老脸,难得露出了一丝笑容。
这还真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张部人马十几万人,而澳洲军只有几百人,却抵挡住了他们进攻,成功逼退对方后退三十里,这位领兵打战的将领也的确是有些本事,放眼大明恐怕也没人能级吧。
“的确是可喜可贺,中福,吩咐厨房准备酒菜,我与张领事要好好商谈一番。”沈犹龙高兴,这可是前所未有的,原本他还在担心守不住了,广州一旦被围该如何解决,现在看来是自己想多了。
等到酒菜备好之后,双方几杯酒下肚,沈犹龙虽一向不喜欢当着澳洲人的面夸他们,但是至少今天却是在张天文面前夸了不止十次澳洲陆军如何强悍之类的赞美之词。
要是放在以前,想要沈犹龙这样一个天朝上国的大臣去赞美一个番邦小国之臣,想都别想。可是现在情况不同。
几番夸奖并没有让张天文忘记自己的来意,这次来除了报喜之外,同时也是送一份清单过来的。
初战告捷的胜利消息的确让人高兴,但是这场胜利也完全是用钱打出来的,上百门的26磅大炮齐发,光是打出去炮弹就达到了六百枚,这个数量虽然看起来不大,可是费用确实不低。
一枚炮弹的价格大概在两千元左右,按照大明的银子兑换就是大概五百两银子一枚的价格。
澳洲人帮助沈犹龙打战可不是免费的,这么多的炮弹就是一笔不小的费用。澳洲还没有富得如此流油的地步吗,更何况陆军扩编和武器更新换代都是需要钱解决的。
所以这笔钱必须由沈犹龙出,看着张天文递过来的清单,老沈原本笑着合不拢的嘴,抽了抽,估计要是早看到这份清单他就不会笑的如此开心了。
这澳洲人真是吃人不吐骨头,一枚小小的炮弹居然就要五百两银子,这真是太让人气愤了,感情自己夸奖那么多就换来这么一纸清单。看来报喜是假。催钱是真的啊。
清单上写明了各类炮弹的数量以及使用的数量,这不明摆着让自己给钱吗!否则他们就没法运输过去。
“沈大人,您对这份清单可有意义,要是有的话。您不妨直说,我们都是老朋友了,什么话不能说是吧。”
说,沈犹龙心里真的有想要好好打一顿张天文的心。这清单的价格写的那么清楚,还能说什么。
坐在一旁喝着酒夹着菜的张天文自然知道老沈的心里在想什么,无非是对这个价格恐怕不能接受。不过这个价格还是可以浮动的,要是一开始就那么低碰到老沈还价,那不是亏大发了。
为了留给老沈一点还价的余地,所以张天文故意将价钱加了些进去。
“额,恩,恩,这价钱似乎可以。”
沈犹龙身为天朝上国的封疆大吏,此时却像一个商人一样讨价还价,简直有辱斯文,最后那句说到可以还是没有说下去,毕竟是读书人。
“沈大人是觉得价钱有些高,不能接受,其实我和您说吧,这个价格不算高的,您知道运送这些怕武器火药也是需要钱的,澳洲与大明虽一脉相承,可毕竟澳洲以在海外立国,也不能免费的送吧。”
话说到这份上明显就是,亲兄弟明算账的意思,沈犹龙在脸皮厚也不可能让人免费资助吧,更何况澳洲人的确资助了不少两广。
看着蹙眉之中的沈犹龙,张天文知道对方开不了口,放不下读书人的那点面子,但这对他来说没什么,澳洲以工商立国,国家与国家之间就像是是两个商人在谈判。
“价钱我们可以给您打个折,毕竟沈大人和我们合作多年也是老朋友,我会尽力帮您说服国防部将低费用,您看怎么样。”
见不能免费,能打折,沈犹龙就已经非常开心了别说其他的,他现在可是穷的很,澳洲的人钱他根本不知道怎么还。
“如此就谢过张领事了,日后有需要沈某的地方您直说。”
“呵呵,沈大人的美意心领了,等这场战争结束我就要回国任职了,日后恐怕与大人见面的机会就少了,不过咱们绝对还会有在见面的机会。”
回国任职,看来是高升,沈犹龙官场老手,自然能猜出调回国内就和他调回京城一样,那绝对是高升。
“如此就恭喜张领事高升了。”
“多谢大人,不过这场战还没有结束,大人可知道那张献忠所部人马只是撤后三十里,看来还有几场硬战要打啊。”张天文说到硬战故意加重了语气,似乎在提醒沈犹龙,这钱还是要尽快给。
沈犹龙当然知道张献忠没有那么快离开,但是要一下子拿出钱来他也没有什么好办法,看来只能在从澳洲人那里借贷,否则自己根本支付不了那么战争经费。
为了让澳洲人出兵,他已经将未来三年的广州海关贸易税交给了他们收里,现在如果要贷款就必须在抵押。
“张领事放心,这经费一事我会尽快解决,您尽可以让前方的战士们不要担心,安心的抵御张部人马便是。”老沈不笨,他也害怕一旦经费不到,澳洲人突然撤军或者是不出力,那可就危险了,所以拍着胸脯保证。(未完待续。。)
第424章对峙
虽说受到了半路杀出的澳洲程咬金袭击,但是张献忠并没有轻易的就放弃攻打韶关,而是做出休整。
原本眼看韶关城破在即,可是澳洲人突然杀出,却是打的他一个搓手不及,无论是用来充当炮灰的农民还是最有战斗力的直系军队,此时都已经受到了不小的重创。
张献忠也意识到要想再次攻破韶关城恐怕没有那么简单了,澳洲人火器犀利,装备精良,以往就盛传澳洲人战力非凡,如今看来不假,不过这一点他是绝对不会对手下人说的,这种影响士气的话,从自己口中而出可想而知会是什么后果。
所以不管如何张献忠是不会提敌人战斗力如何,相反他还要鼓舞士气让将士们再接再厉。
不过光鼓舞士气还不行,还得想出办法破城,澳洲人强悍,依靠着是其强大的火器,火器遇水而变弱,要是能来一场雨那就天工做美了,真是天助我也。
可看看外面风和日月同艳阳高照的天气,张献忠就邹了邹眉头,想要下雨恐怕是等不到了吧,还得另外想办法。
兵法有云,避其锐气,击其惰归,现在正是澳洲人锐气正旺之时,想要取胜恐怕很难,所以张献忠果断的选择了原地休整,反正自己这里还有十几万人,周边也没有那支队伍敢来和自己一战。
双方就这么对峙着一连两天,张献忠所部一点动静也没有,反而从军营里传出了一声声作乐之声,这让澳洲的密探大为惊讶,心里猜测,难道张献忠不攻打韶关了。
“不,他不是不攻打了,张献忠在用计谋迷惑我们罢了。取乐只是麻痹我们,等到我们一旦放松下来,他必然会发兵所指。”
卫颜否定了那名密探的猜测,历史上虽然对张献忠行军作战大多记载其荒yin无道,但其实根据国土安全部收集到的情报并非如此。
张献忠此人年少时读过书,做过捕快后来又从了军,对兵法有一定的研究,虽然没有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但至少使用一两计还是可以的。
要不然在明末的众多农民起义军中,为什么他能坚持到最后。这里面肯定是和他的统兵能力有关系的。
所以相信历史书册上的话,那么你怎么死的都不知道,这是刘云常常告诫底下人的一句话,虽然澳洲对于这一时期的历史名人都一定的记载和入档但对他们真实的情况调查,刘云却是一直没有停止过。
都知道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东西,更何况史官们只要用一个春秋笔法,那就会出现很大程度上的不一样。寻找历史的真像,揭开他们真实的目的这是很有必要的。
此时卫颜能够在这里否定,完全归咎于刘云当初的调查结果。这份调查结果当时看来是即费力又无用的东西,如今却是非常有用。
通知各班长负责好警戒,严防敌人晚上偷袭。
既然卫颜能够偷袭,张献忠自然也能。更何况这种战术自古便有。
此时张献忠既然想要以迷惑敌人的方法来让澳洲人放松警惕,那就必定是没有放弃攻打韶关的念头。
双方这样对峙下去也不是个办法,必须尽快解决掉张献忠,不过张部人马有十几万。单靠澳洲一个营的兵力恐怕不行,张献忠现在估计也在想办法攻城。
现在就看谁最先想出办法来,谁想出了就能笑道最后。
长期对峙是不可能的。张献忠的粮草不足,要想继续南下他就必须收集更多的粮草维持军队的稳定,要收集粮草就必然会攻打周边的县城和村庄。
等到这个时候,敌人兵力不集中,在一举出击是最为妥彻的方法。
卫颜将自己的方法告知于身边的参谋和军官,大家经过思索一会觉得这个方法不错,第三连队的人数虽然是一个营的规模,但几百人对抗十几万人绝对还是有些吃力,更何况对方可不是石器时代土著,他们是一群手握冷兵器时代的人,最重要的是对方手里也有火器。
张献忠的火器从哪来的不用想都知道,一定是郑家流入出来的,他们近一年从澳洲采购的26磅火炮数量众多,其中大部分流入到了辽东边军和后金的手中。
至于另一部分则是流入到了农民军手中,农民军买了炮不像后金那般富有会再次购买炮弹,而他们则是自己制作,用自己制作的土弹来填补,还别说真的能发射出来,就是性能有点不稳定威力也不大。
但是这样已经很好了,至少能省下一大笔钱来用到其他地方,招募士兵,购买主要的器械都是需要钱的。
经过着一场战,张献忠绝对会意识到火器的重要性,澳洲人能将他们打得一个措手不及很大的原因上就是用火炮的威力。
火炮的威力的确巨大,韶关的守军就依靠这些火炮的坚持了进一周的时间,要不是张献忠想出用消耗敌人弹药的方法,恐怕打到最后他都无法让韶关的守军胆颤。
掌握大量火器并且集中使用,的确在战场上的作用巨大,张献忠受此影响,立马将手底下的火炮和鸟铳都集中在了一起,学起了韶关守军和澳洲人方法开始进行操练。
这个转变让卫颜为之一振,看来蝴蝶翅膀的作用下,的确改变了许多事情,别说古人笨,古人可是聪明着呢,谁说他们就不擅长学习,人家学习起来不是人。
眼见张献忠都开始组建自己的火器部队了,卫颜也不能这么干坐着对峙,必须要有所行动才行,长期对此绝对不是办法。
所以他准备在来一次主动出击,以此正面迎击敌人,给予张献忠所部狠狠的打击,让其彻底失去进攻韶关的信心,并且撤军。
不过想要正面迎击肯定很难,城外估计都是张部的探子和细作,只要一出城估计就会让其知道自己的计划,但是不出城的话又对张献忠造成不了打击,两难之下,卫颜的参谋肖锐科给出了一个计谋,诱敌深入。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未完待续。。)
第425章诱敌深入
这个词听起来似乎有些耳熟,貌似经常在抗日神剧中都有见到过。
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得,这句话恐怕只要看过延安保卫战的都知道。
韶关虽然在地里位置上是进入广东的门户,同时也是张献忠南下的必经之路,守住了这里,进入广东的通道将会被斩断,张献忠要想南下就必须舍近求远,如果是那样,估计他也就会放弃南下念头。
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沈犹龙才会在这里进行布防,并且加强了保卫的能力,因为沈犹龙的关系,第三连队才会来到这里进行防守。
双方都是看中了韶关的重要性,所以才来这里进行布防。
但是有一个问题从最开始沈犹龙就没有想过,他的想法是防御,从来没有想过正面迎敌,或者将张献忠所部歼灭,要说两广的兵力加在一起也不低张部人马,可是沈犹龙毕竟是一个文人,讲究的防御政策。
这种先入为主的思想,可以说是被动影响了第三连队,第三连队一开始就是受到了这种被动的影响进行防御政策,并没有想过正面迎敌。
直到现在肖锐科提出了诱敌深入,这个计策之后,大家才想到要如何解决敌人,而不是一味防守,防守只会不断加深疲惫,同时也会给对方创造进攻的机会。
诱敌深入,就必须第三连队撤出韶关城,但是这样做的风险系数也是有的,一旦撤出张献忠攻下韶关,要想在夺回来就难了,根据肖锐科的提议,
第三连队假意撤出韶关城,随后等待张献忠所部进攻,一旦发现对方进攻就配合城里的守军两面夹击。
不过这个计策风险系数太大。一旦城里的守军守不住也就意味着第三连队将会彻底机会夺回韶关。
所以在卫颜提出诱敌深入这个计谋给韶关的守军将领之后,对方的头就摇的跟拨浪鼓似的。一个劲的摇,就是不同意。
这澳洲人打战是厉害,可是你们也不用冒这么大的险吧,要知道对方可是有十几万人啊,即使你们占着武器的优势也不一定能够胜利。
张献忠的人马太多,根本不是诱敌深入就能解决的,韶关城几位将领一致劝说还是以防守为对策,只要坚持几个月敌方没有了粮草,那就是胜利了。
坚持到对方没有粮草。这种美好的想象也亏这些人能想的出来,张献忠可不是什么善茬,没有粮食他会到周边搜刮。
要是这么一支对峙下去,别说第三连队受不了会疲惫,恐怕这些守军也会。
不进攻就没有危机感,长期的对峙会给自己的心里自我安慰,一旦这种安慰形成就会放松警惕。
虽然在对峙的过程中双方都会产生这种心里因素,但人数众多的一方绝对是会占领绝对优势的。
这种前提下,第一连队可没有胜算。而且长期在这里防守将会让香港陷入到防备空虚状态,虽然没有人敢进攻香港,但是香港的驻军存在就是对几方势力的一种威慑。
所以不管怎么样,诱敌深入。还是怎么样都必须尽快解决张献忠这个麻烦,必须让对方离开韶关,前往其他地方。
明军将领的不同意,并没有有阻挡住卫颜他们的行动。他们是来支援韶关的,可是不受沈犹龙调遣,现在韶关城保住了他们也该回去了。所以卫颜提出要离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