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奸雄天下-第1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在江华岛上重开旧业,居然让这个被高丽王室放弃的战时首都又有了繁荣的气息——这个岛屿本就是交通便利之地,在高丽蒙古战争的那些年中,便充当着和大宋贸易的中心。

而现在,随着陈德兴的到来,高丽和大宋甚至是汉地北方贸易的枢纽,便不可避免的要从开京迁回了。

天气也到了春意盎然的时候儿,从江华岛北岸码头(从开京渡海而来的渡口)直到江华岛城,南北横穿全岛的一条官道两侧,都是依依杨柳,绿意连连。

从望北门开始,两边的商户,但凡有二楼的,都已经插上了北伐军的红色战旗,远远望去,好似一片红云灿烂。

街道两边,还有江华岛城的城墙上,披坚执锐的北伐军士,已经肃然密布,早就开始警弼戒备。自从陈德兴大封武士之后,北伐军上下的士气,顿时就高昂的不像话儿了。

过去是靠个看不见摸不着的天庭还有对蒙古人的仇恨在支持士气,而现在所有人都相信他们已经是士了!是比书生士子地位还高的武士——书生士子什么的是他们自封的,谁知道他们有多少学问?北伐军的武士可是陈大将军封的,将来还会有封地,起码是一座有300亩耕地的田庄!

谁都知道,这“封”的地和“买”的地不是一会事儿。后者是那些在乡里横着走的胥吏乡绅可以使些儿手段夺走的,是寻常百姓很难守住的。而前者,呵呵,谁敢侵夺天子(在北方军将士看来陈德兴早晚是天子)封臣之地?

他们这些大头兵在未来的陈皇帝跟前是可以自称“臣”的!寻常乡下的土财主、村秀才,哪怕是县里面的胥吏,只要没有官身,都不敢称“臣”,他们就是一“草民”啊!

这些被封过的士兵,现在站在那里,只觉得腰杆子都是硬的,心里更是无比的踏实——他们都是与国同休的武士,将来陈家的天下也有他们一份儿的!

凡这些本就高大强壮,而且不失坚韧的北伐军战士,现在身上散发出来的不仅是上过阵杀过人的精悍气息,还有一种汉家军士已经失去了几百年的豪气,一种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豪气。

那些从汉地北方而来的汉侯使者或是汉侯本人,看到这些散发着森然煞气和冲天豪情的北伐军壮士,脑海当中浮现出来的只有“怯薛”二字。

连那些被北伐军从明州挟来的百姓,看到这等精锐,也都多少在心中升起了几分自豪和对未来的憧憬——或许这支军队真有扫平中原,开辟帝王业,还天下一个太平的日子。

到时候他们这些从龙之民,多少总能沾点儿光吧?

……

“他们……真的不是蒙古人!?”

从江华岛北面的汉江口码头一路过来,看到官道两边执矛披甲而立的北伐军官兵,肩负着将历史拉回原本轨道重任的别抄勇士们,都只觉得一阵阵的心悸。

这些北伐军士兵身上的煞气和豪气,怎恁般的像蒙古人啊!须知道几千蒙古人便可以从西京平壤一路杀到开京把高丽国王都撵走的。任凭什么三别抄、四别抄都只有避其锋芒的份儿!

“还好,他们是我们一边儿的……”

“他们的大将都是大王陛下的女婿,他们一定会听大王的命令!”

“有这样的军队打头阵,我大高丽的雄兵一定可以渡过鸭绿江,打回辽东去,恢复高句丽昔日的辉煌!”

左别抄军的甲士们并没有震惊太久,便一个个都神采飞扬起来,一边扛着武器行军,还一边无比自豪地低声交谈起来了。左别抄军之中,知道今晚上便要同这些看上去和蒙古人差不多的北伐军将士动刀兵的人,眼下仍然只有林衍一人,余众都以为他们和陈德兴是一伙儿的。

一想到有这样的精锐来相助,这些别抄精锐的心气顿时就高涨了起来,也都挺胸凸肚,士气高昂地前进。

“没有关系的,没有关系的,到了晚上,等他们酒足饭饱的时候下手,而且还有秘道可以直透宫中……”

骑在马上,看到周遭肃立的北伐军将士,都是重铠在手,刀枪在手的样子,林衍便反反复复地在心里面盘算着下手突袭的步骤。

白天当然不能下手,而且还要示好对方。全部的左别抄军将都没有携带弓弩——没有弓弩便无法列阵而斗,这表示别抄勇士绝没有加害陈德兴的意图。

而且,随着高丽国王王倎、司徒柳⑶彀补骰褂衅渌肝淮蟪家黄鹕系旱模褂卸啻锸档暮镁坪萌猓际怯美搓捅狈ゾ俦摹

根据金仁俊、林衍的估计,今天晚上,陈德兴、王倎,还有其他宾客都会在永安宫的大殿内饮宴作乐一直到深夜。而北伐军的普通官兵则会在吃饱喝足后呼呼大睡。到时候,林衍就带着4000别抄精锐,从江华岛城内的崔氏故宅出击,一路通过地道前往永安宫击杀陈德兴、王倎;余下之人直扑永安宫门,拿下永安宫后便据守起来,等待金仁俊亲率的大军赶来。

总之,这个计划在金仁俊、林衍看来是万无一失的!

……

高丽半岛北部沿海,这个时候,正有一十二艘张着三角帆的三桅杆大船,破浪南下。海船上面没有打出任何旗帜,甲板上除了为数不多的几个水手在操帆掌舵,便没有什么人走动了。

在为首的一艘帆船的舱内,正有三人盘腿而坐,全都脸色难看,显然是有些晕船。

这三人之中,一人四十多岁,面貌忠厚,身体魁梧,皮肤黝黑,还留着三缕长髯,正是新鲜出炉的蒙古水军总管万户郭侃。

郭侃对面是一个白面儒服的书生,大约二十多岁,额骨很高,留着山羊胡子却没有仔细修剪过。手里还捧着一本陈德兴和任道士合编的《数学》在仔细读者,这本书其实就是北伐军军校少年班的课本。相当于后世的初中,算不得深奥,也没有公开发行过。却不知道这个书生是如何得到的?

此人便是郭侃的同族,同是郭子仪之后的郭守敬。因为善于算学、天文学,又会动手制作工具仪器,被忽必烈派来当了郭侃的幕僚。现在自然要随军出征。

还有一人,却是个高鼻子的西域人,也不是金发碧眼的极西人,而是个畏兀儿人,名叫阿里海牙。原本以色目人的身份充当忽必烈的卫士,后来因功转迁,现在是水军副总管,负责管辖蒙古水军中所有的色目人。

看到郭侃的脸色不是太好,阿里海牙爽朗地笑了起来:“总管,您不必担忧,我们这次偷袭江华岛八成可以得手的,因为我们选择的日期正好是陈德兴大婚的日子,而且我们还会夜袭江华岛,攻其无备!而且……高丽人同时还会在江华岛上下手刺杀陈德兴。如果得手,江华岛上的陈家军就会群龙无首了。

另外,大汗还有万一的准备,30000蒙古大军会从鸭绿江南岸火速南下,直扑开京!便是陈德兴逃过刺杀,他也没有办法打败那么多蒙古军。到时,我们水军只须将塔察尔大王的兵马运上江华岛就能大胜了!”

高丽人的三别抄,郭侃、阿里海牙的水军(蒲寿庚留在海津镇负责后勤和造船),塔察尔大王的三万大军。合在一起就是三重杀招,应该是万无一失!

但是久经战阵的郭侃却知道,计划虽好,但是变化往往更大!特别是和强敌对垒的时候,还是应该小心为上。未谋胜,先虑败。

而且,据蒲寿庚言,陈德兴的海军还有一样会喷火会喷铁弹的管状武器!

“若思,”郭侃唤着郭守敬的字号,“找到对付陈家铁铳的办法了么?”

“铁铳?不可能,应该是铜铳或青铜铳……”郭守敬放下手中的数学书,摇摇头道,“这陈德兴真是天纵之才,天文、地理、算学无一不精通,还通铸造铜铳……这铜铳不好对付,还是用冲撞和肉搏的办法,别让他们有机会发铳吧!”

第316章大婚,杀局(二)

大宋咸淳元年三月十八,距离陈德兴来到这个时代,悠忽已近三年时光过去。

论起长短,三年时间也就是转瞬即逝,若是浑浑噩噩也就过去了。可是陈德兴的这三年却过得惊心动魄,从保障河边一介承信,已然变成了五万北伐大军之主,还堂而皇之的开府建政,会合诸侯,欲将盘踞中原的蒙古天骄忽必烈驱逐!

短短的时间,便走到这一步,简直是宛如梦幻。便是在古往今来的历史上,如此人物也算得上绝无仅有。而陈德兴所追求的还不止于此。因为来自后世的他,是知道历史上的宋朝是华夏文明走上下坡路的开始而不是结束!两亡天下直到最后成为半殖民地,才借着红潮席卷世界的风暴而得到一个推倒重来的机会。用来自西方的马列意识形态扫荡了华夏原本的古老传承,才让华夏在某种程度上获得了新生。

而这次新生距离如今还有整整七个世纪!

也就是说,华夏民族还要走上七百年的下坡路,才能重新赢得一次上升。

长达七百年的下坡路,错过了瓜分世界的大航海时代,神州大陆两次天倾,还差一点在眼下那个把大宋当偶像崇拜的倭国手上遭遇了第三次天倾!

而这一切的根源,在拥有后世眼光,又深刻了解大宋社会的陈德兴看来,便是在科学技术尚不昌明的时代,集权国家的扩张随着通信和交通条件的制约达到了极限后的必然结果——辉煌鼎盛的大唐便是自秦以来集权式中央王朝的极限。扩张到了极限之后,便是整个华夏失去了前进的方向和动力,开始追求一成不变的安逸。

而大宋开创的以文御武,便是基于这样的国情——既然中央王朝无法统治过大的疆域,那么还有什么必要维持一支用于开疆辟土的军队呢?既然军队不能用于外,那么军队存在的目的便单纯是维护统治了。而军队同时又有推翻统治者的强大力量,那么就应该千方百计驯服这种力量,哪怕是将之一再削弱,只要其足够镇压内部人民的反抗便足够了。

集权王朝达到极限,无法向更远的地域扩张,大概就是宋明清三朝统治阶级以贵文轻武,达到实质削弱国家武力的根本原因吧?

失去了雄心壮志,不再想要对外扩张,也不想谋求统治世界的无上权威,只想关起大门过自己的小日子,这或许就是一个伟大民族没落的开始。

而陈德兴恰恰穿越到了华夏民族没落之路的前期,在他之后还有长达七百年的下坡路!

如果他不能改变这条下坡路,让整个民族寻找到新的扩张发展的方式,突破中央王朝的极限。那么他即便让国家再现盛唐的辉煌,也改变不了盛极而衰的宿命。国家还是会再次走上下坡之路,或许他创立的王朝,就是一个提前到来的大明帝国……

而陈德兴给这个没落的中央帝国开出的药方,则是周式封建。既然秦式集权经过几轮治乱循环之后已经到了极限。那么就再来一场放大版的周式封建的循环吧!

这段时间,陈德兴真是一刻也不得闲,根本没有多少时间仔细思考未来的总路线大方向。反倒是今天,身为新郎官的陈德兴倒是突然清闲下来了——因为是先上船后买票,没有了迎亲接亲的仪式,所以他这个新郎官便没有什么事情做了,就干等着拜天地、入洞房,顺便思考一下未来的路线方针和制度安排。

陈德兴的“周式封建”当然也不是完全照搬西周,毕竟时代不同,生产力也不同,因而只能参考,不能照抄。而“秦式集权”也不能完全一脚踢开,否则将来的中央王朝要如何构建?“秦式集权”加“周式封建”,汉地重集权,四方行封建,才是比较理想的办法。用集权固本,以封建扩张,建立一个以中央王朝为宗主的华夏世界体系——就如宗周和列国一般!

只是这个体系将会被扩张到全世界!而统治世界,就是华夏文明新的目标,有了这样的雄心壮志,华夏民族才能一直保持前进的动力,直到目标达成。

现在的问题就是,要用什么办法,让华夏民族,至少是华夏的领导力量从海外的“周式封建”中得到足够的利益。这可是很不容易的……

这时门外响起了轻轻的脚步声,陈德兴转头,就看见郭芙儿穿着淡红色的襦裙,淡红色的褙子,额上鬓边,都细心贴上了花钿,带着数名高丽侍女,在杨婆儿引领下,盈盈而入。

三年时光,郭芙儿已经年过三十,但是风韵非但不曾稍减,反而更加明艳动人,现在出现在陈德兴跟前的,就是一名体态丰腴,容颜娇艳,浑身上下都散着成熟韵味的美妇。只是这个美妇人并没有品尝过那一种销魂,其实是个没有经过什么人事的女子,和引她进来的那只骚到骨子里去的熟妇杨婆儿可不是一个味道。

郭芙儿浅浅一笑,也不和陈德兴说什么,就从随行的高丽侍女手中取过一件红缎袍服,亲自上来替陈大新郎官儿着装。杨婆儿则先送了个秋波给陈德兴,然后又瞄了郭芙儿一眼,才上前去脱下了陈德兴原本的袍褂。

全挂子的新郎官装扮,红缎袍服,外罩绛纱。戴着长脚幞头同心顶纱帽,鬓边簪花。这些衣衫都是郭芙儿一针一线缝起来的,现在又亲手穿在了陈德兴身上。

郭芙儿绕到了陈德兴面前,仰起脸儿,细心打量着他。一会儿替他平整衣袍,一会儿有伸手轻轻抚过自己亲手缝制的绛纱。最后只是呆呆看着那张英武的面庞,一时间竟然恍惚起来,觉得自己好像又回到了十几年前自己出嫁的时候儿……

杨婆儿是个如何灵醒的人儿,看到这一幕,连忙招呼侍女们和她一起悄然离开。

看到所有人都离开了,陈德兴突然伸手握住了郭芙儿的滑嫩的玉手,笑道:“芙儿,我今日可是俊俏?”

郭芙儿先是点点头,突然却发现了不对,陈德兴竟然管她叫“芙儿”而不是“娘亲”,还抓住了她的玉手,这,这是要做什么……

“二哥儿……”郭芙儿轻轻挣了一下,似乎想把手从陈德兴手中抽出来,可是她哪儿有这样的力气?而且陈德兴投来的那柔情无限的目光,几乎都要将她溶了,她便是有力气也使不出来,粉嫩的脸颊上面还传来了滚烫的感觉。

陈德兴伸出一条胳膊,一下就将郭芙儿揽在了怀中,然后低头看着怀中这个被他突如其来的举动搞得满脸通红,浑身还在微微发颤的女子,柔声道:“芙儿,你是我喜欢的女子,我第一眼见你就喜欢你了,你喜欢我吗?”

郭芙儿仍旧在挣扎,但是用的力道是那样的小,仿佛是害怕自己真的挣脱出去似的。

“二哥儿,我也,我是你娘亲啊……”郭芙儿差点儿就说喜欢了。

如此英武俊朗,又创出如此英雄事业的男儿,郭芙儿又怎能不喜欢——而且这男子并不是她生养的,她第一次见到他是四年多前,那时他已经是个十八九岁的棒小伙子,是那样的强壮,那样的俊俏……

陈德兴笑了起来,把怀中的女子搂得更紧了:“你不是我娘亲,我娘亲陈顾氏在临安,我当我叔父的养子就是我爹爹想要我继承一份家业而已。不过那份家业对我又算什么?除了芙儿你!你才是扬州卧虎坊陈家最好的珍宝!”

“二哥儿……”郭芙儿娇声道,“这等事体要传扬出去,你我还有甚脸面见人?”

这话儿一出口,郭芙儿便知不对,这不是许了人家了?

陈德兴笑了起来:“吾已经不是三年前的一介承信,如今我有五万封臣,掌控海疆,很快就要压服高丽,开疆辽东了。难道还不能得到芙儿你吗?”

“这这这……我可不能嫁你,要嫁了你我算什么?”郭芙儿的声音柔柔的,根本不是在拒绝,分明是答应陈德兴了。只是口中答应了,一只玉手却死死护在胸口,怎么也不让陈德兴去拿捏那两团软肉,至于丰臀只好全不设防,任君轻薄了。

“不嫁我也没关系,我只要芙儿做我的女人,名分上不变,将来我当了帝王,你就是太后。”陈德兴一边柔声说话,一边轻轻抚着圆润后翘的丰臀。这手感真是不差,丝毫不在李翠仙和宝音两个年轻女子之下。

“不行,不行,今天不行,高丽国王送亲的队伍就要到了……”郭芙儿仰着脸儿瞧着陈德兴,满脸娇羞的模样儿。

“还有时间……”

陈德兴在她光滑粉嫩的颊上轻轻吻了一下,在她耳畔柔声道:“外面有杨婆儿守着,不会有人靠近的,我们不如就……”

郭芙儿闪着美眸瞧着陈德兴,身子也不挣扎了,只是娇娇喘着。陈德兴知道好事要成了,刚想替郭芙儿宽衣,外面却突然响起了噼里啪啦的鞭炮声音。

第317章大婚,杀局(三)

在陈德兴和俏娘亲谈心调情的时候儿,今天准备出嫁的新人或“旧人”都已经打扮停当了。

李翠仙今儿是早早便起身,益都李家跟来的侍女伴娘,围着她跟穿花蝴蝶似的忙个不停。更衣梳妆,绞面盘头,一面铜镜之中,渐渐显出一张娇艳妩媚的面容,媚眸雪肤,柳眉琼鼻,青丝如瀑。绛红的褙子下是高耸挺立的胸脯,双峰之间还有深深的沟壑。在生了孩子之后,她的身材更是丰满,几乎都要超过宝音公主这头小奶牛(陈德兴给她起的绰号)。

“小奶牛”宝音也是今天出嫁,她和李翠仙是好姐妹,已经说好了要姐妹同心,共侍一夫的。现在也打扮停当,跟李翠仙一块儿,身份却是滕妾,比一般的妾要高,仅次于正妻,而且可以在正妻去世后替补。跟随李翠仙出嫁的滕妾一共两人,一人是宝音,一人是崔月儿。崔月儿自然也跟在李翠仙身边,和宝音一般打扮——和正妻出嫁不一样,装扮的规格要低一些。

和李翠仙、宝音不一样,崔月儿还是黄花闺女,并没有和陈德兴亲热过——她虽然也是青楼行首,但却是不卖身的青倌人,脸皮儿可没有杨婆儿那么厚,为了讨陈德兴欢心,什么不要脸的事情都能做……

所以三个女人早就商量好了,今儿晚上就让陈德兴给月儿开苞,如果陈大壮汉还不尽兴就让宝音上去替补——李翠仙还在奶孩子,红事儿没有恢复,属于全安全期,暂时不会再怀上的。

根据滕妾制度,滕妾所出之子女是记在正妻账上的。宝音和崔月儿要是有了孩子,扩大的也是李翠仙在陈德兴后宫中的盘子。三个女人,算是要结伴打拼人生路了。

“月儿妹妹,宝音姐姐,我们三姐妹现在能共侍一夫,能一起嫁给陈郎这样的英雄,那得是多大的缘分啊,说不定咱们三人在前世就是姐妹。我们不如就结个金兰,算是异姓姐妹,今后不分彼此,也不分什么妻妾,都一心一意服侍陈郎好吗?”

宝音点头答应,喜滋滋地道:“嗯,都听仙儿妹妹的,我们姐妹三人一体同心,一块儿伺候陈郎……就不知道陈郎能不能一次上我们三个人?”

李翠仙噗哧一笑,脸上掠过一丝红润,她和宝音都是让陈德兴滋润过的女子,而且两个女人还接受了杨婆儿的“培训”,双飞什么的,已经是家常便饭,现在多一个月儿似乎也没什么,只要陈德兴喜欢就行了。

崔月儿却羞得满脸通红,低着脑袋怯怯地道:“妹妹什么都不懂,都听两位姐姐的。”

李翠仙点点头,柔柔地道:“宝音姐姐,月儿妹妹,陈郎的子嗣终是有些薄了,咱们肩膀上的担子可不轻,无论如何也要让这一家的人丁兴旺起来。”

这就是要争食儿了,既然有了后宫,自然少不了这些个事情。

此时此刻,在永安宫的另一角,赵琳儿也已经扮了起来。乖萝莉还是那样毫无心机,心里面只有陈郎一个儿。她是被陈德兴“抢”来的,自然没有滕妾陪嫁,身边儿连个心腹的宫女都没有,伺候人儿都是济州岛土豪和高丽国王送来的女孩子。为首的是个名叫柳珍的女孩子,和赵萝莉差不多大,都只盈盈十六岁,模样也讨人喜欢。肤色莹白如玉,细长的丹凤眼。比起赵琳儿的娇媚可爱虽有点距离,但也是极为出色的萝莉。和李翠仙、宝音两只“大”美女倒是各有千秋,若是再算上郭芙儿和杨婆儿两只熟妇,陈大奸雄的后宫生活可真是越来越滋润了。

“若是爹爹能见我出嫁就好了……”赵琳儿看着铜镜中如花似玉的自己,只是轻声一叹。她和赵昀自是父女情深,虽然还是跟着男人跑了,但却还是思念爹爹的。一想到不知什么时候才能见到父亲,小萝莉的眼眶中就有两颗泪珠珠儿在闪动了。

一旁的柳珍见了急忙道:“公主殿下,您别哭啊,您这样将主见了会不高兴的,他若是不高兴了就会惩罚您的!”

赵琳儿却摇摇头,换上了一脸幸福的表情:“陈郎那么疼我,怎舍得惩罚?即便是惩罚,我也欢喜。那宝音和婆儿不就经常挨罚么?她们不都欢欢喜喜的受着?珍妹妹,你不要怕陈郎,他虽然看上去有点凶,可是人可好了。”

人可好了还要罚宝音和杨婆儿?也不知道是皮鞭抽还是麻绳儿捆……柳珍是家里面的庶女,母亲不过是个婢女,生的又是女儿,自然没有什么地位,挨打挨罚也是常事儿!

“哦,珍儿知道了。”方才还在劝慰赵琳儿的柳珍,这会儿自己也是一副怯怯的模样儿,再加上那点儿天真未凿的神态,可真是能勾起某些萝莉控大叔的欲望……

……

高丽国的“卫社功臣”,林衍林大叔这个时候已经策马入了江华岛城的望北门。带着他的四千别抄勇士护送着高丽国王王倎和庆安宫主——又是一只萌萌的小萝莉。

江华岛城中,这时已经是人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