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奸雄天下-第1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城邦,也是不在话下的!
而且足智多谋的鲨鱼长老还制定了一个非常高明的作战计划——沿着海滩进军,插到海人的营地和他们在海上的大船之间。这样,那些上了岸的海人就逃不掉了。只要把他们全部抓住,就能迫使海上的四艘大船投降。
至于海人的“石刀”,鲨鱼长老也想出了对付的办法。不要近战,而在远距离射箭。丘马什人的数量至少是海人的十倍!如果双方都用弓,丘马什人便能射出十倍于敌的箭,自然没有失败的可能……
“来了!沿着海滩过来的……这些印第安人还真够愚蠢的,连从数林里悄悄接近都不知道!”
“但他们的人数也真是确够多,差不多有四五千人……应该是集中了附近几个大部落的所有战士。小蒙哥,可有把握?”
周小七和蒙起还有文天祥三人已经上了望楼,一边透过望远镜仔细打量着乱纷纷行军的敌人,一边小声交谈着。
“人多好啊!”蒙起冷冷笑着,眼睛里散发出来的却是十八九岁的少年本不该有的阴冷,“我还想组建一支印第安八旗兵呢!”
“什么?组建印第安八旗?”文天祥怔了一下,八旗兵的威名,他在江南也听说过。主力是辽东的野生女真,最是凶恶!如果不考虑士爵兵的大炮,八旗兵的战斗力或许还要超过士爵兵!
“这是明王的旨意?”文天祥问。
“不是,”蒙起摇摇头,“不过我有便宜行事的权力,可以在新大陆招募军队!”
“什么?竟有此事?”文天祥愣了又愣,一个小小的少尉探险队长,放在大宋就是个校尉,连官都不是。居然有权招募军队!!!陈德兴难道就不怕姓蒙的这小子在明洲大陆占地造反?
周小七收好望远镜,笑眯眯看着文天祥道:“状元公,您可别拿俺们大明当大宋……大宋的那一套,把什么权都收去朝廷,下面的人能干啥?这一套是防自己人的,对外就不好使了。要不然大宋立国300年,咋地盘越来越小,各种鞑子越来越嚣张呢?”
如果说陈德兴的北明和南宋在政治上最大的不同是什么,那便是北明是地方和中央分权,而南宋追求的是绝对的集权——当然,被陈德兴在临安闹了一场之后,集权已经没有了,只能追求集权了。
当然,陈德兴也不是完全否定集权,而是采取了集权和分权相结合的办法——完全的集权就如宋朝一样,兵将不知不算,出兵打仗的时候皇帝还要发下“阵图”,中枢的宰执会在朝堂上讨论怎么排兵布阵,然后通过枢密院行使指挥权。
如果战争在首都附近进行,这样做倒也无不可。若是在几百里外,那就有点儿坑爹了。如果隔着个太平洋……那还是算了,别过去就在老家呆着吧!
所以,绝对的集权会在通讯手段落后的情况下,会严重限制国家的扩张,很难形成辽阔的疆域。因而在注重扩张的唐朝前期和中期,则产生大都护和节度使这等统辖一方军民大官,实际上也是中央和地方分权。而欧洲殖民时代,同样出现殖民地总督这样的权力很大的殖民地官员和“特许贸易公司”这种特殊的殖民地统治机构。
而满清王朝这个被后世贴上集权标签的“大一统王朝”,实际上也是个“半集权半分封”的封建王朝,要不然满清的疆域不可能如此之大。满清的集权只在汉地,蒙古、新疆、西藏,都是以封建诸侯为主的。至于满洲自留地也没有什么人,自然谈不上集权、分权了。
而陈德兴采取的,则是更加灵活的方式。既有强势的中央,也有自治的地方。既有封建诸侯,也有殖民地总督制。而周小七和蒙起二人虽然不是总督,却拥有殖民地总督的一切权力——可以招募军队、征收赋税、颁布法令和行使最高裁判权。在明洲,他们两人就是明王陈德兴的代表!
而且还没有什么制约和监督,俨然就是一方君王!
“他们快过来了,我们下去吧。”蒙起收起了望远镜,对周小七道,“七哥儿,你的战舰可准备好了?”
“放心吧,已经准备好了!”周小七一指距离营地不足两里的海面上,四艘停泊成一排的探险船,“右舷的大炮随时可以开火!”
蒙起笑着点点头,因为这次战役发生在陆地上,所以由他这位陆上探险队长负责指挥。作战计划和他们的对手一样简单,陆上的有298人不包括文天祥和九灯和尚但包括日本慰安妇以营地为依托准备战斗,还从船上卸下了3门青铜大炮和一架热气球。海上四艘探险船右舷的12门大炮也都准备完毕,随时可以开炮!
而热气球已经点火,现在用绳子拴住,随时可以升空装神。办法还是老一套,炮毙加上通天球,总归能忽悠住一些土著。另外,根据文天祥的意见,周小七和蒙起还给投降的印第安人准备好了日本烧酒(就是烧过的米酒)……
第442章几门大炮和一只气球的故事
深秋的黄昏,阳光有气无力的从西面的天空中投下,给金山半岛北海滩镀上了一层淡金色,看上去好像遍地都是黄金——在北明殖民者眼中,只要慑服金山一带的印第安人,金山的黄金就会让他们每个人都变成大富翁!
是的,他们每个人都会发财!除了文天祥和九邓和尚……在探险队出发之前,陈德兴就向他们许诺过,如果在新大陆发现黄金,他们可以尽情的拿取,直到拿不动为止——每个人总能从船上扛个一百多斤黄金回家吧?即使考虑到从自然界采集到的黄金不纯,他们每个人也能收获斤一万三千贯铜。即便对一个士爵来说,这也是一笔惊人的财富。
而留守在新大陆的队员,则可以在将来返回时得到双倍的奖励!如果他们不打算返回旧大陆,那么在服务满10年后,他们每一个人都会得到子爵的封号和相应的领地——成为拥有领地的封建主!
为了让中国人对新大陆提起足够高的兴趣,巨大的财富效应还是必不可少的。
当然,想要取得巨大的财富效应,首先就要击败蜂拥而来的印第安人!
一阵阵怪叫声中,大群大群的印第安人沿着海滩如潮水一般的涌来,在海滩上背对着大海密密麻麻挤成了一堆。前排多是手持皮盾和短矛的格斗兵,后面则是拿着弓箭背着箭囊和木棍的弓手,或是持着几根短矛的投射手。
在这些乱纷纷的印第安人中,还有一些头戴羽毛冠的家伙,无一例外都在众人簇拥之下,威风凛凛,俨然是部落之中的大人物。
这些印第安人士气高昂,在过去的十几天中,他们一直在频繁试探“海人”的虚实,已经摸清了对方的人数和武器威力——人不是很多,大约几百。武器是比较厉害的,有非常坚硬的“石刀”,所以在近距离格斗中有些优势。不过也就是如此了,只要拉开距离用弓箭和标枪作战,就能用数量优势压倒海人。
当然,海人的“村子”也是个麻烦,周围有一圈木栅栏,还挖了壕沟。不过想要挡住数量比天上的星星还要多的丘马什人勇士还差得太远!
身上还带着伤的龙虾今天没有办法拉弓投矛,于是就跟随着“大海之子”酋长和鲨鱼长老一起,充当他们的顾问。毕竟只有他才真正近距离和海人接触过。
龙虾兴奋的搓了搓手掌,海人那里的好东西太多了,坚硬的石刀,令人难忘的食物,还有很棒的水。一想到那种水,他就忍不住想要上前线了。
“龙虾,那是什么?”鲨鱼长老的提问打断了龙虾的思绪。
年轻的印第安人昂起脖子踮起脚尖,就看见不到两百步外的木栅栏后面突然伸出了3根大木头,好像是架在两块会滚动的木头上——龙虾在探险队的营地中见过轮子和车,但是却不认识。印第安人忘了发明轮子,连最先进的玛雅文明(据说玛雅人发明了轮子,在玛雅小孩的玩具中有带轮子的车,但玩具之外却没有轮子的用武之地)和印加文明都没有那么先进的东西。北明洲的渔猎民丘马什人就更加不能想象轮子了,所以龙虾也就忘了向酋长和长老们报告。
就在印第安人弄不清楚架在轮子上的圆木状东西是什么,而继续蒙着头前进的时候。探险队中的海军炮手,已经将一个长筒形的东西,塞进了“圆木”里,又摆弄了几下好将“圆木”对准正在靠近的印第安人。
一切准备妥当,探险队中的一个海军军官,将手中的小红旗向下一挥,三名炮手便把烧红的铁签子戳进了“圆木”后面的一个小洞。
然后几千个印第安勇士,就看到了此生以来最可怕的情景:三根“圆木”同时发出震耳欲聋的巨响,然后就是火光闪烁硝烟弥漫,“圆木”向后面退去,仅仅一眨眼的功夫,三枚霰弹被火药的巨大推力推出炮口,薄薄的铁皮顿时在内外压力差的共同作用下碎裂开来,失去拘束的240枚铁弹在空中尖啸着编织成一张死亡之网,扫向它们正面印第安人。
从炮口喷出火光到弹丸横扫过印第安人的身体,时间不到一秒钟,正好在炮口前方的印第安人根本来不及做出任何反应,他们的肉体就迎接到了铁与火的无情摧残!
而就在炮声响起的同时,一只巨大的圆球状物体,正从探险队员的营地中缓缓升起……
……
现在有必要引用一句这个时空的几百年后,领导法兰西人民取得独立战争胜利的大革命家,大军事家拿破仑·波拿巴同志的名言:“帝国主义在西方架起几门大炮,放一个热气球,就可以征服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
这句名言说明了两个问题:第一,反动的殖民统治,终有走向末日的一天!无论这个殖民统治来自西方帝国主义还是东方帝国主义。第二,用几门大炮和一个热气球就能征服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罪恶历史,的确存在而且延续了相当长的时间。
而几个开启了这段令人发指的罪恶历史,注定要被欧非人民永远牢记的刽子手、强盗和恶魔——文天祥、周小七、蒙起、杨阿过、九灯和尚、永心和尚等人,看到海滩上面拥挤着的好几千印第安土著仿佛集体中了定身术一般,动也不动,只是昂头看着天空中的巨大气球。都同时长出了口气。
震慑这种事情,最怕的就是震不住!
虽然探险队的武力足够杀退眼前这几千个土著,然而只是杀退他们并没有达到目的。杀退意味战争的开始,而使对方降伏才意味着战争的胜利。意味着探险队在距离母国一万多里外的明洲大陆站稳了脚跟。
印第安人龙虾还活着,他所在的位置距离三门大炮的炮口较远。但他还是被巨大的轰鸣声和天空中好像小山一样的飞行物吓呆了。
当他脑中的轰鸣声渐渐消退,“明白”发生了什么事之后,则吓得全身发抖——这些人根本不什么海人,而是天人!是从天上降下来的人,他们……很可能是神派来的使者!而自己却带了大军攻打神的使者!
这是多么难以饶恕的罪恶啊!
“神啊!”龙虾腿一软,扑通一下就跪在地上,双手高高举起,口中只是大喊,“神啊!饶恕我吧!神啊!饶恕我吧……”
是神!原来是神!
有人听到了龙虾的呼喊,一片空白的脑海中顿时有了答案!
喷火的木头!会飞的巨大球体!这不可能是人类能做到的,一定是神,至少是神的使者!而且还不是一般的神,一定是个很厉害的神!
一想到自己正在和神作战,就是胆子最大的印第安人,两条腿也筛糠似的抖起来。忽而又有不少人扑通扑通的跪了下去,朝着空中的热气球顶礼膜拜起来……
……
辽西,榆关。
和显得有些残破和老旧的城堡隔河相对的地方,这个时候也架起了12门3寸青铜大炮,也升起了一只热气球。
不过大炮并没有开火,只是远远的,静静的,将炮口直指向榆关城门。
炮兵阵地后方,还有大队大队的步兵骑兵,在榆关城外排出密密匝匝的队形。前排是枪弩手——他们现在已经不是单纯的弩手了,除了枪弩、箭簇和一把大横刀,他们还携带着一张轻便的藤牌,是北明军政司从广东和广西买来的。
也就是说,这些枪弩兵摇身一变就是刀牌手,还拥有刀身长达三尺的镶钢或夹钢大横刀。而且还人人披着铁甲,还人人经受过极其严格的训练。不仅能排出严整的队形,能在三十步内射出致命的箭簇,还拥有了不亚于蒙古怯薛的肉搏战力。藤牌加长刀加直刺的战法简单有效,可以最大限度发挥大横刀的威力!
枪弩兵(同时又是刀牌手)之后,还是披甲的长枪兵,只是长枪的长度增加到了一丈二,同时还装上了夹钢枪头。
另外,曾经在陈家军中起到巨大作用的小天雷,被从枪弩兵和长枪兵身上拿走了。这是因为在以往的作战中,一直存在许多小天雷误炸误伤事件。
因此,现在的北明陆军采取了单独编制掷弹兵的方法。一个步兵旅增加一个掷弹兵营,人数也从原先的1000增加到了1300人。而掷弹兵的近战武器,同样是大横刀和藤牌。
同时,为了适应北方多骑兵作战的特点。北明陆军中的长枪兵数量也大幅增加,而枪弩兵数量则相应减少。一个北明陆军步兵旅的标准配置变成了两营长枪、一营枪弩和一营掷弹兵和一个旅部连。
而且,北明军步兵阵的排列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从横阵演化成了方阵。以旅级方阵为例,通常是三列枪弩加六列长枪,然后是旅部连,掷弹兵则部署于方阵两侧和后方,担任掩护和支援任务。
而现在,摆在榆关元军守将严忠济面前的,便是三个这样旅级步兵方阵,和差不多同样数量的黑衣骑兵。
第443章两头下注
午后的阳光铺洒而下,北风吹拂山间长草,沙沙而动,仿佛地上也有一层枯黄色的海浪不住起伏。
一名披挂整齐的元军大将,在十几面盾牌的护卫下,小心翼翼地上了榆关城墙,伏在一处垛口,探头张望下方。
榆关的位置大约就是后世的天下第一关山海关——实际上两个关隘基本重叠。榆关和山海关都是一系列防御体系的总称,并不是孤零零的一处关隘。大体上就是北倚燕山,南连渤海,形胜险要,进可攻,退可守。
而具体到榆关的核心城堡,则是在燕山背牛顶和渤海之间,又倚这榆水而建。听上去似乎是个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形。不过实际上并没有那么险要。因为自燕山背牛顶到渤海还有近四十里的距离。这四十里宽的正面,基本是一马平川,除了从榆关城外流过的榆水,便无甚险要。早年在隋唐时期,因为和高句丽对抗的缘故,还在榆关城两边修建了长墙,一直延伸到背牛顶和渤海。不过这道长墙如今早就已经坍塌,只剩下一座榆关古城和几座草草构筑的支堡城寨,伫立在山海之间。无奈地注视着隋唐故地,纷纷沦为胡虏扬威耀武之地。
而今天,榆关之东却出现了一支四百年未遇的汉家精锐!
汉家精锐自塞外辽东而来,鞑虏的军队却在榆关布防守城。这样的战局让榆关元军的管军万户严忠济有了一种不大真实的感觉。
这事儿仿佛反过来更合适一些吧?
而且让他感到难以置信的事情还不止这一件,据他所知,蒙古东道四王已经决心暂时放弃东蒙古和辽东草原,全伙开进燕云。准备据守燕云城池,以抗北明暴兵。
蒙古人守城,汉人在塞外草原纵横……这个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不过当严忠济登上城墙,眯着眼睛一遍又一遍打量河对岸列阵北明精锐,和更远处正在构筑的巨大营盘,还有营盘上空高高飘扬的日月王旗。
这位仪表不凡,长于骑射,善于用兵,又文采卓然的第二代蒙古汉侯(几乎和张弘范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也忍不住长叹一声,低声吟道:“大元既出真命主,汉家何必有英雄。这天下事儿纷乱,真不知要到几时休……”
“大哥儿,管他甚么英雄狗熊的,不如让俺点上几千人马去杀一阵,先试一试北明贼的斤两,若他们真有传的恁般厉害,俺们严家大不了就……”
“三哥儿,说甚呢?”严忠济头也不回,便开口教学起来。刚才说话的人是严忠济的三弟严忠嗣,是严家如今的第二号人物,也是严忠济的左膀右臂。“大汗是何等英豪你我还不知道么?陈德兴虽有勇略,但行事终究乖张,不合我华夏旧例。纵横塞外是没有问题的,若据燕云也勉强。顶多就是昔日契丹的形势。想要一统天下,他那一套是不行的……这天下共主,为兄还是看好大汗!”
“大唐不行么?李唐行事颇正,有盛唐遗风,大哥儿为什么不去相投?”
严忠济摇摇头,叹口气道:“老三,你说的不错,李松寿的行事的确有吾华夏明君之风。可是李松寿能打得过大汗?史家、董家、两张家都是手握重兵的藩镇,他们会替李家去拼命?中原谁主,就要看大汗的蒙古军和李家的府兵谁厉害?李家的兵将什么底细你我还不知?他们怎能打得过大蒙古的强兵?这天子,终究是兵强马壮者为之!”
严忠嗣一指城外列阵的北明军,“论兵强马壮当属北明啊!”
“唉,你不明白……天子是兵强马壮者为之,但是兵强马壮者未必皆能为天子。陈德兴的武功没有问题,但是文治不行。他那一套马上治民,在辽东蛮荒没有问题,但是到了中原不能这样。”
“咋就不能了?”严忠嗣哼哼道,“兵强财多,国家才能强盛。兵有士爵,财有士绅,明与爵绅共天下。如今北明有强兵有丰财,试问天下谁能当之?大哥儿,俺觉得这明王是明君,对手下的武人真好……”
“那是五代莽夫的一套,可是天下间的事情复杂的紧……”严忠济苦笑着摇头,他的弟弟不甚好读书,虽然也曾师从商孟卿(商挺),但只是略通经史大义。实际上就是个只知道拳头大有理的武夫。
“大哥儿,天下事如何复杂俺不知,可是北明的精锐就在关下,明日多半就会攻城,俺们严家的兵马能抵挡几日?待到全军覆没时,可就一切皆休了!”
严忠济挥挥手,左右举着盾牌的亲卫全部推开老远。严忠济道:“老三,此事愚兄已经有了谋划。无论将来如何,严家的富贵香火,总要有人来延续的。愚兄观北明虽然难以入主中原,但是却有大契丹的前途。只是关内兴亡未知……若陈德兴坐观元唐相争,大元总有百年国祚。”
“大哥儿,您到底是甚意思?兄弟俺读书少,听不懂!”
严忠济笑了笑:“不论这些了,老三,你来守城,我带一千人去探探虚实。”
严忠嗣一愣,“一千人?忒少了点吧?怎么都得带五千啊。”
严忠济摆摆手,道:“得了吧,就咱们那些混日子的丧家兵去野战,有十万也打不过人家八千啊!”
严家原来是东平路管军万户,东平路就挨济南路边上,张柔和史天泽相继投靠李璮后,东平路随即不保。而严忠济、严忠嗣兄弟又带兵在燕京路,家眷也被忽必烈扣在身边,自然不敢去投李璮。
而大元汉军的军制,现在已经变成了军户制。就是将一部分老百姓变成所谓军户,授予一定的免税土地,并且也不必服劳役,只需要服兵役,同时还要自备兵器马匹和部分军粮。实际上就府兵制的变种,区别只是府兵理论上要和均田配合,而军户身份世袭,只需要在第一代授田即可。
两种制度在初期的效果都差不多,到了后期同样都会出毛病。府兵的问题出在无田可授,均田制崩溃,自然就没有府兵了。而军户制的毛病也差不多,军户人口增加,而田地数目就是这么点儿,还被军户的上层侵夺,造成绝大部分军户沦为佃户,根本无力负担兵役。
而无论府兵制还是军户制,都必须将兵役和土地结合。一旦军将失去土地,府兵和军户兵便失去了收入。现在的严家军就是这样,没有了土地支持,只靠燕云大万户府发放军饷维持。而且也不是铜钱绢帛,而是蒲寿庚和阿合马两个色目人主持发行的和白银“挂钩”的中统钞。只是眼下的形势明摆着,这中统钞的实际购买力比起南宋的会子还大大不如……
在这种情况下,失去田地的军户兵生活凄苦,更无力负担兵器、马匹,还能指望他们打什么硬仗苦仗?
所以严忠济并不是带着千人去和北明军交战的,而是找人谈判的,顺便用言语刺探一下虚实——主要就是想弄清楚陈德兴本人有没有来榆关。
……
“对面可是紫芝兄么?”
严忠济使人向榆河对面的北明军表面来意之后,过了片刻,果有一队穿着身银白色盔甲的骑士策马而来到了河对岸,当先一人马还没有停稳,就大声唤着严忠济的字号。而且还是个银铃般清脆的女声,有点耳熟。
严忠济愣了愣,忙定睛去看,来人竟然是李翠仙!这女人在北地汉侯的圈子中算是名媛,严忠济自然认得。他一边策马向前,一边远远打量着李翠仙身上穿的盔甲。不是层层叠叠的扎甲,更不是用皮革制成的皮甲。而像是用整块钢板打成的,银光锃亮的铠甲,一大块遮护在胸前和腹部,肩膀上和大腿上还绑着同样闪着银光的护具,头上戴着的头盔也是银光闪闪的,头盔正面还有伸展出来的帽檐,同样闪着银光。
这竟然是一副精钢打成的板甲!严忠济再看了看簇拥在李翠仙周围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