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奸雄天下-第2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活在山林里面。

“可以,可以啊!开辟一条商路,这是好事情嘛!”海都连连点头表示同意。如果他成为和林的主人,这条途径蒙古本部的商路,自然对他是有好处的。不仅可以得到中原的火药和钢铁,而且还可以抽税。

“只是林中部落之人,多愚昧无知,野性难驯。”海都瞅着宝音,“蒙古人都觉得头疼。”

宝音一笑:“慢慢教化就是了,天道教不就是干这个的吗?”

“向林中部落传教?”

宝音点点头,“有何不可?凡是有人的生存之地,天道教都应该去指引他们。”

此时的宝音并不知道自己的话只说了一半,还有一半是:天道来了,《陈礼》还会远吗?而《陈礼》到了哪里,哪里就是华夏!

……

大量的装着钢甲和横刀的箱子被抬上了两艘三角帆船,上百名苦力推着二把手的小车子在搬运东西,塘沽港的一个新落成的码头上现在正堆放着一箱箱等待装船的武器。

几个天道教道人打扮,留着短发的男子,正满头大汗地在现场指挥,还不时用手势和码头上的工头和苦力交流。这些道人原来不是汉人,而是日本人。他们虽然穿着道服,但是脑袋上的头发还没有长好——在不久之前,他们还都是京都大谷寺的和尚呢。

陈德兴站在码头的一角,穿了一件红色道袍和同样穿着红袍的墨影娘还有穿着蓝袍子的小爱在低声说话。今天他是便装而来,没有表露明王的身份。他来塘沽是替第二明洲探险队送行的。

第二次明洲探险的路线和第一次明洲探险基本相同。只是出发点变成了塘沽,同样要途经日本国,不过停靠的日本港口却多了一个难波。

现在正一箱箱装船的武器就是要运往日本的,而接受这批武器的下家却不是镰仓幕府,而是北六波罗提探北条时茂和天道教日本大教方主持大谷觉信,就是原来的觉信尼姑。

这些武器将会用来装备北条时茂的家臣和天道教日本大教方的武装教团——暴力和尚在日本是司空见惯的,凡是名刹大寺,都是有僧团武装的。

现在受到北条家极乐寺流支持的天道教,自然也组建了自己的武装!成员都是些在平安京和难波流浪的武士。原赖朝建立武家制度已经将近百年,之前还有平氏主导的武士时代。一个个武士家族繁衍生息,又没有什么大乱子来消耗武士人口,他们的人数自然比镰仓时代刚刚到来的时候增加了许多倍。但是日本的土地和出仕的机会却没有增加,因而就出现了大量的失业武士——浪人!这个阶层,在历史上几乎就是日本社会动荡的根源了。

因为任何一个大名或者寺院,只要有足够的财富,就能在很短的时间里招募大量接受过一定军事训练的浪人组成军队!

第608章好福气的陈淮清

看着一箱箱的盔甲武器装上帆船,陈德兴轻轻吐了口气,回头冲着大谷爱(小爱)笑了笑道:“小爱,这次要辛苦你一下了。1500副钢甲,1500把大横刀……那么多的武器运去日本,交给别人不放心啊!”

小爱微微点头:“小爱一定把东西安全运到,交到我母亲和北条时茂手中。北条时茂自己就是六波罗探题,难波港和平安京都是他的辖区,所以不会有一点问题的。”

这1500副钢甲,1500把大横刀中,有1000副钢甲和1000把大横刀是交给北条时茂,用来武装北条家极乐寺流的武士——北条家族大部分的庄园和武士都隶属于得宗,也就是北条宗家。而极乐寺流作为强有力的分家,也拥有一定的武力。只是在数量上远远少于得宗。但是1000副钢甲足够改变两者的力量对比。

何况还有难波天道宫的500名钢甲武士可以相助——正在修建中的难波天道宫是天道教在日本的总部。由北条极乐寺流、北条名越流、近江国佐佐木家、丰后国大友家、长门国大内家、筑前国少贰家、佐渡岛的本间家和对马国的宗家等皈依了天道教的日本武士豪族还有拥有大明士爵和日本御家人双重身份的豪商谢国明等人出资修建。

很显然,在当下的日本国已经出现了一批信奉天道教的豪强大名和武士。其中有些是被天道教的神迹哄骗,有些是为了买到天雷和南芬钢打造的武器,还有些则因为和大明海商有生意上的往来而受到影响皈依天道的,还有一些则是被觉信道姑忽悠加入了天道教,也有人是为了得到陈德兴的支持而入教的,当然还有不少人是因为赶时髦而入道的——这个时代没有哈日、哈韩,日本国还是中国的头号粉丝,中国流行什么,他们当然就学着玩什么了。

总之,天道教在日本的传播速度很快,现在光是正式皈依入道的信徒就超过了8000人!这个数字可不少了……此时日本虽然有五六百万人口,但是其中的绝大多数都是没有姓氏的平民。他们也有信天道的,却很少会正式入教。只有武士、公家或是豪商才会举行正式的入道仪式,成为天道徒。

而这8000日本天道徒,几乎都是武士,其中又以流落平安京和难波的浪人居多。因为入道以后,天道教就会介绍他们去充当个海船护卫什么的,跑一趟船怎么都能有个几十贯,足够一家老小舒舒服服过两年的了。

陈德兴拍拍小爱的肩膀,“路上小心些,东西送到了就快点回来,搭谢家的船吧。”

小爱嗯了一声,乖巧地冲陈德兴鞠躬行礼,然后便转身往码头方向走去了。陈德兴看着她上了船,才回过身冲守护在一边的杨婆儿招了下手。

杨婆儿快步走了上来:“大王,太公的船已经到了,正在入港靠岸。”

陈德兴来塘沽不仅是给探险队送行,还为了迎接北上的陈淮清。陈淮清在过去几个月,都在泉州坐镇,指挥为数不多的明军击退了南宋团练的多次进攻。直到忽必烈退出中原的消息传到临安,南宋上下惊怖停止了进攻,泉州三县都完好无损,无一被宋军攻破。

在和南宋的战事停止后,陈淮清就遣人送来书信,说是想来燕京一趟,和陈德兴商议夺取江南之事。同时,也想和陈德兴议论一下建国称帝的事情。

算日子,差不多是这几日到港,因此陈德兴就将第二明洲探险队离港的日子定在了今天。

“好吧,咱们去军港码头上接人吧。”陈德兴望了眼海上,海面上有好几十艘帆船,有渔船,有巡逻的北洋舰队战船,不过大部分都是商船。这几日起了南风,正好方便南方来的商船入渤海湾。陈淮清的船应该也是借着这阵风来的。

塘沽的军港码头,就在海河口,紧挨着塘沽要塞和塘沽市商埠,算是个热闹地段。占地面积也很大,除了码头之外,还修建了炮台、兵营、仓库和船厂,还有一个可供北洋舰队司令部使用的官衙,整个就是个海军基地。周遭还有围墙防护,还常年有一个营的海军陆战队驻防。不过现在北洋舰队主力不在塘沽港内,而是驻扎在了他们的母港明都港。

于是陈德兴和护送他来塘沽的一营弓骑兵就住在这座巨大而冷清的海军基地里面,也没有惊动什么人——陈德兴对南宋官场上极其将就排场的引来送往没有什么好印象,认为是劳民伤财而且浪费时间。

陈淮清和天道庄的总管屈华杰一前一后走下船只跳板,发现这码头上面意外地冷清。只有一些正慢慢迎上来的钢甲将士,比起他们俩离开泉州、舟山时候的热闹场景,真是天差地别呢。看来这北地真的不如南边那么繁华,就连官场仿佛也受了影响?不过两人转眼就看见了穿着白色道袍的陈德兴和墨影娘了。

这两位仿佛也太不讲究排场了吧?一个马上就是皇上了。一个是首席天道使,天道教中仅次于陈德兴的大人物,麾下教众怎么都有数十万了!

陈德兴几个大步就走到他们的面前,满脸都是抑制不住的笑容,看着他的亲爹陈淮清。现在北地大局已定,这天下将要姓陈啦!

陈德兴站直了身体,然后向陈淮清抱了个拳,大声道:“大伯,您可算来了!南边家里一切都好吗?”

“好,都好!”陈淮清哈哈大笑,“老夫还有你伯母(陈德兴的亲娘)的身子骨都硬朗的很,大哥儿也当了爹,你大嫂给他生了个大胖小子。老夫也添了一双儿女!”

老陈的年纪其实不大,不过五十来岁,又是从小打熬的筋骨,整个一老肌肉男。在陈家发达以后,他就一连纳了六个小妾,这几年已经给陈德兴添了七个弟妹了。

这个时候,又从船上下来了不少人,都是陈淮清、屈华杰的随从。其中还有一个戴着面纱,穿着厚厚的天竺式锦袍,还披着貂皮斗篷的番女,走到了陈淮清身边,双手合十冲着陈德兴行了个佛礼。陈德兴瞅着她有几分眼熟,不过一下子记不起来她是谁。

陈淮清笑着指指身边的女人,“这是和老夫双……呃,这是达玛波罗空行母,唔,你们在三佛齐见过面的。”

什么是空行母?

“是密宗高僧用来双修的女人……”还是墨影娘了解各派宗教的事情,凑在陈德兴耳边低声提醒,“这个达玛波罗是波罗王家的女子,不仅容貌美艳,而且血统高贵,据说还从小训练双修技巧,是空行母中的极品!看来老爷子的艳福不浅啊。”

原来是陈德芳的第七小妈!陈德兴心说,自己不让老陈当太上皇是对的!要不然老陈还不得给自己弄上几十号小妈?

不对啊,这达玛波罗从小训练双修技巧的事情,墨影娘咋会知道的?陈德兴有些疑惑地看了看墨影娘,墨影娘只是压低声音道:“那个鸠摩智波罗原本想让达玛陪明王您双修的,来和臣说,臣知道明王您不好这口,而且这空行母毕竟是修密宗的,臣就替您推辞了。没想到竟然便宜了太公……”

还有这事儿?!陈德兴暗自埋怨,这个鸠摩智波罗也是糊涂虫,这种事情怎么能去问墨影娘呢?她是首席天道使,怎么能让个佛教密宗的空行母入自己这明王的房闱,万一有什么“法术”来害自己咋办?陈明王就算要广纳妃子,也得在贵族之女、藩国王女和天道教的年轻道姑中选啊。这事儿,墨影娘的确没有做错。

而且事已至此,也没有办法了,他尴尬一笑,牵着墨影娘的手,低声道:“你做的很对。”

然后他又扫了那个达玛波罗一眼,这女人仿佛很怕冷,裹得跟个狗熊似的,真心看不出美在哪里?再说,一个印度阿三嘛,能有多漂亮?

陈德兴又冲陈淮清点点头,笑道:“伯父真是好福气……这码头太冷了,孤王习惯了塞外寒风,您和空行母都是南方过来的。走,咱们到行宫(就是海军基地里空着的官衙)再细细谈去,这一次我来塘沽是微服,也不视察什么,也不见什么客人,就想和伯父你说说南边的事情,还有《陈礼》。”

“《陈礼》?”陈淮清眯了眯眼睛,他是中过进士的人,可以算是大儒了,自然知道“礼”是个什么东西——这可不是繁文缛节,不是迎来送往的假客气,那些都是后世的大儒们故意不提“礼”的实质,用些礼节、礼仪来忽悠人的。

真正的“礼”,是华夏的根本之法,是用来规范国家和国际秩序的原则,还是区别华夷的标志——守“礼”才是华夏之人。而非“礼”,便是入蛮夷的标志!

第609章教化全人类

在北洋舰队塘沽基地的提督公署——就是陈德兴的临时行宫里面,陈淮清正负手打量着四周。陈德兴现在好歹是个明王,马上就要当天下之主了。可是他下榻驻跸的行宫,真可以称得上是茅茨不剪,书法里面,除了书桌、书架等等,墙上别说字画了,连一点装饰都没有。

身边伺候的人也少得不像话,没有宦官,只有三个上了些年纪的宫女,其中两个是大妈,负责干些粗活,还一个是贴身伺候的杨婆儿,似乎还兼任贴身保镖,晚上可能还要……真是够忙的!这陈德兴使唤起女人来还真是一点不知道怜香惜玉啊!

陈淮清信步走到了陈德兴临时使用的书桌面前,歪着头打量着上面一叠文书。文书的第一页上面,赫然就是两个大字——陈礼!

显然这是一份《陈礼》的草稿。陈德兴把这份草稿带在身边,看来是为了随时修改的。这些日子,他的主要精力一定都用在这上面了。

“大人,坐!”陈德兴已经拉出书桌后面一张椅子,拂了拂衣袍,坐了下去。然后指着放在书桌对面的一把椅子,也让陈淮清落座。

陈淮清坐下来,拿起那叠文书,翻了起来。

“二哥儿,你还真的……真的在制定礼啊!这是圣人都不敢做的事情……”

孔子只敢说“复礼”,不敢制定《孔礼》去替代《周礼》。而陈德兴现在却在制“礼”。

这消息在北地当然没什么——北人已经叫胡虏统治了一百多年,有些地方都有三百多年了。特别是蒙古人的三十多年烧杀抄掠,早就让一个个士大夫之家变得破败不堪,已经不是礼崩乐坏可以形容,简直和末世无二。

陈德兴却犹如神人天降,还练出一支钢甲雄兵,只是几年就将北地人民从胡虏铁蹄下救出来了。这份功绩,在北人眼中,完全可以和武王伐纣相比。武王伐纣之后,可以实行一套完全不同于殷商的制度、礼仪和文化,断了殷商的传承。那么可以和武王相比肩的陈德兴,自然有资格制定《陈礼》,将华夏的传承变成陈德兴的传承……

可是在江南,《陈礼》一出,几乎是群情激昂了。这《陈礼》兴,《周礼》必废,虽然《周礼》根本无法适应当今的世道人心,而且《陈礼》很可能是《周礼》的与时俱进版。但还是不可避免捅了马蜂窝。

现在《陈礼》还没有正式公布,江南儒林已经是一片喊打了!那个在泉州之战中闹了个没脸儿的贾似道,更是借着这股虚火,喊出了“保卫圣人道统,保卫华夏衣冠”的口号,号召江南儒林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和陈德兴这个入了蛮夷的万古逆贼战斗到底!

虽然在军事上,南宋已经停了战。但是经济上的海禁还在继续,对天道庄、天道票的禁令也没有解除。

“孔子是一千七八百年前的人了,他那时候复礼便可以了。但是如今世道和当年不同,已经是沧海桑田,因而不是复礼,而是在《周礼》的基础上制定《陈礼》,用以兴华夏而亡蛮夷!”

陈德兴侃侃而道,这话倒是说的在理,只是霸道了一些——兴华夏而亡蛮夷……礼,居然还有这样的功用!

“《陈礼》,天下大同篇……”陈淮清翻看《陈礼》,第一页赫然入目的,居然是“天下大同”。这是“天下大同”的思想是出自儒家经典《礼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这原词陈淮清是能倒背如流的。只是不知道陈德兴的天下大同是什么样的?

“大明受命于太一,有教化天下万邦之责,当使万邦之民大同于华夏,守《陈礼》而遵天道……”

陈淮清才看了个开头,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这个是天下大同?天下大同,就是要把普天之下所有的国家都变成华夏的分号?还要普天之下所有的百姓都和汉人一样?

陈德兴郑重地点了点头,大声道:“当今天下有数百国,其中唯有我中华富庶文明,实乃是列国之典范。因此我华夏之人,是有义务领导列国,传播华夏文明,教化愚昧蛮夷的。我当使蛮夷之国移风易俗,同于华夏,入我华夏。当使蛮夷之民,也得以沐浴于华夏天道之下,共同繁荣,共同富裕。当使普天下之人,共同努力,共同奋斗,以建立地上天庭。这才是真正的天下大同!”

这个陈德兴的前世到底是受党教化多年的,而且还保留了一部分党的最原汁原味的理想——为人类解放而奋斗!

这是全世界最壮丽的事业啊!在后世有九千万同志为之奋斗终身,身为他们中的一员,陈德兴又如何会将之忘记?

未来将要生活在水生火热中的美国人民、德国人民、日本人民,还有沙特阿拉伯的人民,还有其他各国人民,现在都等着他陈德兴去解放呢!

哦,应该是世界各国人民的祖先,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等着他陈德兴去教化呢!

只有先把蛮夷教化了,让他们先入天道,再守《陈礼》,入了华夏,知道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知道自己的使命,然后才有被解放的可能。

“大人,这个天下大同可好?”

陈德兴盯着陈淮清的眼睛道:“想当年,西周之先民应该就是带着这等理想和信念,踏上漫漫征程,去教化千里万里之外的蛮夷。我华夏今日之疆界,便是因此而奠定的!

如今,我们这些后人难道不应当循先民之足迹,扬华夏之风帆,伸张《陈礼》于四海吗?”

陈淮清轻轻点头。陈德兴这番话,道理是不错的……昔日华夏的基本盘不过在河南、陕西一隅。如今得以扩张如此,还真是西周先民教化四方蛮夷的功劳。

而陈德兴要伸张《陈礼》于四海,还真是在步西周的后尘啊!

只是四海如此之广,蛮夷如此之多,真的能教化的过来?

“能的!”陈德兴信心满满,放沉了语气,“我大明是一手横刀,一手天道!愿意入天道,守《陈礼》,入我华夏者则教化之!不愿意的……自有横刀对付!或严加管束,或一了百了!”

……

“你们这些蛮夷听好了,我是奉了上天之命,来明洲教化你们的。你们都听我讲,你们的故国早在几十年前就叫奇奇梅克人给灭亡了,所以你们才成了他们的奴隶……”

文天祥这个时候,就站在太阳金字塔下,手里拿着个树皮卷起来的喇叭,正扯着嗓子用纳瓦语教化蛮夷呢!

在他的头上大约二三十尺高的地方,还漂浮着一只巨大的热气球,气球下面挂着个篮子,里面还有个印第安八旗兵,正是文天祥的得意门生虾学道。

这个虾学道的眼珠子也瞪得老大,傻愣愣看着下面将近两万个正在接受教化的蛮夷——这些人大多是奴隶,是墨西卡谷地各国遵照约定送来的。和他们一起到达的,还有不计其数的谷物和火鸡还有狗(火鸡和狗是墨西卡谷地中诸城邦饲养来吃的)。

这墨西卡谷地还真是个宝地,虽然这里的土著不大会种地,但还是不大需要为吃饭发愁的。而且谷地中的大约四十个城邦的统治者,其实也是外来的征服者。

他们是来自北方的奇奇梅克人,征服了谷地中拥有较高文明的托尔特克人。而托尔特克人也是征服者,不过比奇奇梅克人文明,被他们征服的是玛雅人。

现在被当作奴隶送来的,大多都是托尔特克人和玛雅人的混血,也称纳瓦人。大部分都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奴隶,在墨西卡谷地,他们是最多也是最不值钱的奴隶。

不过蒙起却不想让这些奴隶去种玉米,因为他想要尽快征服整个墨西卡谷地,将这里的四十个城邦,都变成大明谷地总督府管辖的属地。

为此,他需要更多的士兵,越多越好,而且也不管男女!因为在他看来,墨西卡谷地中诸邦皆弱,军队装备极差,而且毫无纪律。只要有几万真正组织起来的军队,哪怕全是女兵也足够荡平诸邦了。

但是无论什么时候,把武器交给奴隶多少都是有些风险的。在这么做之前,总要给奴隶们洗一下脑,或者是教化一下。

而教化蛮夷的使命,当然就落在了文天祥和杨阿过身上了。为此,文天祥出使玛雅的计划,也被推迟。这些日子就是整天在太阳金字塔下给蛮夷奴隶们讲道理,让蛮夷知道华夏不是来奴役他们,而是来解救他们出苦海的。

而杨阿过的办法就简单多了,就是神迹加迷信。又是热气球又是火药,然后才是天道教的神仙论——太一大神法力无边,知识无限,无所不能。想要死后上天庭,只有诡异太一。而墨西卡谷地原有的神,都是伪神,不能再相信了。

第610章一部《陈礼》治天下

琴声荡漾而起,平和中正,让人听得如沐春风。

窗外,也是春意盎然,草绿花开,波漾荷碧。十几个穿着儒服或道袍的男女坐在昭明宫中荷塘的花厅当中,一脸肃然,静静的听着崔月儿在厅中抚琴。一个个都神色俨然,点茶的清香,同时在花厅当中幽幽飘动。

崔月儿的歌声也响了起来,优雅而动听:“卿云烂兮,糺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明明天上,烂然星陈。日月光华,弘于一人。日月有常,星辰有行。四时从经,万姓允诚。于予论乐,配天之灵。迁于圣贤,莫不咸听。鼚乎鼓之,轩乎舞之。菁华已竭,褰裳去之……”

她唱起的是一首上古时代的诗歌《卿云歌》,相传功成身退的舜帝禅位给治水有功的大禹时,有才德的人、百官和舜帝同唱此歌。

大禹治水,陈德兴治虏,倒是有同工之妙,只是赵家天子却不肯当舜帝禅让天下给陈大明王。

琴声嘎然而止,崔月儿神色淡淡的,轻轻点头为礼,然后飘然退去。

这次在昭明宫内,来的都是天下英雄,或者是自以为英雄了得的人物。连当过大唐天子的李璮都来了。现在北地的战事,已经基本告一段落。郭侃和杨阿喜的大军,在三月初的时候就占领了被蒙古人放弃的京兆府、凤翔府、平凉府、巩昌路等地。陆虎和刘和尚指挥的另外两路大军,也在三月份和四月初接连占领了开封府、河南府(洛阳)、南洋府、归德府等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