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奸雄天下-第2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禁海令”本意是禁海,可是在实行过程中,却成了一场海贸利益的大洗牌。利益受损的,除了大明和大宋两家朝廷的荷包,就是风里来雨里去的海商。他们本来赚走了海贸利益的大头,而现在,海贸还在继续,进出口规模也不见得少了多少,可各家海商的利润却减少了七八成!而海贸利益的大头,现在都归了那些染指团练大权的沿海各州府的豪门!

海商们只能从他们手中高价购入江南的特产,万里迢迢贩运来的货物,也只能低价卖给这些豪门开设的商行。否则,他们就别想再吃海贸这碗饭了。

第637章假票子

禁海和禁私果然是两码事情!

就在梁崇儒和一堆失意书生坐着走私的海船,大摇大摆驶向理想彼岸的时候。大宋两浙制置使司参议,朝散大夫,龙图阁直学士廖莹中正在大浃江口的商港码头视察。

昔日繁华的港口,如今只剩下一片萧条。贸易司衙门的大门紧闭,门口还贴着朝廷颁布的禁海令:中外贸易立即禁止,商港市舶即日封锁,汉番商人立刻离开,不得再行停留。

空空如也的街道上面,所有的商铺都上了门板,并无一人在内,街上也没有什么行人,只有一队队穿着战袄,头戴范阳笠的庆元府团练往来巡逻。他们都是定海三营的士兵,定海三营则是定海县团练使兼庆元府团练副使马哲恩的兵。

马哲恩是定海名士,武学生出身——就是陈淮清的学生,不过他的立场却和老师不同。

在武学归属枢密院管辖那段时间里,他还跟着陈淮清学习陈德兴的兵法。所以他的定海三营,都是模仿早年的霹雳水军建立起来的。主要装备是枪弩、天雷箭和长枪。三个营都有“秀才官”,专门负责讲孔孟大义,大道理真是一套一套的!

“廖学士请看,”马哲恩人如其名,非常古板的一个人,五短身材,白面长须,三十许岁年纪,面孔上永远是正气凛然,他这会儿正陪在廖莹中身边。他抬手指着在大浃江口巡逻的几艘打着大宋旗号的战船,大声道,“那是沿海制置司水军的战船,每日巡逻江口,就连一条舢板都不会放过!朝廷的禁海令,在我定海是无人敢于违背的!”

大浃江江面上果然空空如也,除了大宋水军那些比舢板大不了多少的战船,连一艘小渔船都没有——庆元府海上的渔民现在不打渔,都去走私了!

廖莹中摸着胡子,微微点头,一副颇为欣慰的样子。心里却在想,那些伪造的天道票也不知道有没有流入舟山市场。他是以视察禁海令执行情况的名义来庆元府的,实际上的使命却是坐镇庆元指挥挤兑天道庄。

而挤兑天道庄的第一步,就是用假的天道票扰乱人心。

至于假票子怎么出境的?当然是通过走私的渠道出去的啦!走私的事情廖莹中自是知道的,他虽然喜欢藏书、刻书(可是宋朝有名的藏书刻书大家),但这并不代表他是书呆子。

禁海不禁私的道理,他如何不知?禁海禁的是合法的对外贸易,走私的非法的,当然不在禁海令的管辖范围之内了!

这可不是仅仅是打老虎拍苍蝇的问题……这禁海的目的是搞死亲明的海商,压缩他们的利润空间,让他们渐渐失去活力。而走私,利润是沿海豪门所得,要是一块儿禁了,那可就要得罪巨室了。“为政不难,不得罪于巨室”的道理,廖莹中如何不知?

而且,真要禁了私,庆元府、临安府、绍兴府这些地方那么多手工作坊怎么办?直接间接靠这些作坊吃饭的市民可有上百万,他们要没有饭吃可是要造反的?先得罪两浙巨室,然后再逼几个大城市的平民造反,这样不用陈德兴的大军,两浙就得易帜了!

贾似道和廖莹中还没蠢到这个程度!

……

舟山岛,昌国县城。

梁崇儒拢着袖子走在大街上,他已经和一帮立志成为大明带路党的老书生们一块儿到了舟山。途中果然无惊无险,打着大宋旗号在海上巡逻的战船,根本就无视这艘走私船的存在——人家是走私的,又不是来合法贸易的,当然不在海禁之列,况且还给了贿赂……

不过这种禁海不禁私的政策在某种程度上说还是有效的,昌国县的市面比起一个月前梁崇儒离开的时候更加萧条了。昌国县和临近的沈家门市在过去的两三年间,已经发展成了中外海上贸易的中心和东南沿海地区的金融中心。又有大量的海商移居到此。因而市面极度繁荣。

不仅沈家门的市区面积比原先大了几倍,就连昌国县城的城墙都给平了,护城河也已经填了,整个儿的在向四方扩张,到处都是正在施工的工地——因为移居于此的海商水手太多,昌国县城内的土地根本供不应求,价格一再上涨!最后昌国县议会为了增加供应,干脆通过决议拆掉城墙,填平护城河,让城市“自由”的扩张。

不过现在,昌国县的房地产市场好像遭遇了一场寒冬一样。几乎一半以上的正在开工的工地都停了工。显然购买了土地预备该豪宅的海商们,现在手头都有点儿紧!

昌国县城的商业区现在也比一个月前萧条了,街道上的人流车流明显减少,鳞次栉比的酒楼妓馆也门可罗雀。海商和水手都是习惯大把花钱的主儿,干他们这一行,不就是来钱容易送命也容易吗?有钱的时候当然不会舍不得花,现在市面恁般萧条,看来真是生意难做了。

带路党们也是要住店的,哪怕口袋里面真没几个铜板,这个份儿也不能丢。大家都是来求官的,没有个安生地方好好睡一觉,再梳洗打扮一下,吃顿好的,怎么有力气上考场?这陈明的官考对这些书生来说难度不在文章,而在舞剑,在相貌——看上去不能太老啊。所以都得养足精神,再好好打扮。

不过这些措大都没有什么钱,上等的旅店是住不起的,只能找家门面简朴些的小店进去。

刚一进门,就听见店堂里面有人在吵架。

“直娘贼的有没有长眼睛?认识天道票吗?敢说老子的天道票有假?是不是嫌命长啊!”

大声嚷嚷的是个五大三粗的黑汉子,一脸横肉,腰里面还挎着长刀。和他一起的还有另外三条黑汉,正围着一桌吃剩下的酒菜。不用说,这几个家伙一定是跑海的水手了。

“这位客官……这个票子,这个,这个票子当然不假了……可是小店这个本小利薄,您那么大的票子咱找不开啊。要不……您麻烦一下,去城里的天道庄把票子兑开?”一个掌柜打扮的小胖子一脸苦相,捏着张十贯面值的天道票,满头满脸都是汗珠子。

他手里的天道票当然是假的!这段时日,不知怎么回事,舟山市面上出现很多假天道票。印刷水平还颇高,防伪的印章也做得很像,只是纸张和真票子有所不同——印天道票的纸是最上等的高丽纸,是由高丽最好造纸工匠在明都的纸坊开工生产的,全部供给天道庄。因为配方保密,因此宋国的匠人无法仿制。

但是这点差别对普通人而言,几乎是不存在的。因此有不少海商在同宋商贸易的过程中吃进了假票子,然后又把假票子发给水手当工钱,这些假票子也因此流入了舟山市面……

昌国县和沈家门市的不少商家都吃过亏,所以对收天道票非常小心,许多掌柜的还专门去请教过天道庄的伙计,因此能准确辨别真假。

‘原来廖莹中的假票子……’梁崇儒早就知道这事儿,不过却不急着去给陈德兴报信儿,现在陈德兴还没给他合适的官位。所以他也不忙着给大明出谋划策——虽然他已经有了“和平解放”临安府、庆元府、绍兴府这些两浙大城的妙计。

“且看陈圣人有什么好办法吧!要是他没有办法了,梁某的机会就来了……”

梁崇儒想到这里,便寻了个靠窗的位子坐了下来,一边津津有味的看吵架,一边招呼几个和他一块儿的老书生坐下。看到陈德兴有了麻烦,梁大才子的很心情不错,预备要请客吃饭了。

……

“假票子……印得还真好,一看就是临安书社的手艺!”

陈德兴这个时候真捏着几张假票子在用一只水晶放大镜仔细端详,看了半天,才丢下放大镜,冷冷道:“所有的假票子都是一个板子刻出来的!”

屈华杰微微蹙眉:“这几日,单是舟山岛上的几间天道庄分号就报上了上百起假票案,涉及的金额超过十万贯!现在,市面上都已经产生了惶恐,许多人都不敢持有天道票了……”

陈德兴摇头:“这天道票的确容易仿造……水镜,有什么办法吗?”

防伪一直是纸币面临的大难题,自从天道庄发行天道票以来,就一直在找寻防伪之法。

屈华杰点点头,摸出一张印刷的非常精美,质地有极柔软的十贯面值天道票双手递给了陈德兴。

“这是……羊皮纸?”陈德兴接过这张天道票一摸,就发现它根本不是纸做的,当即就想到了目前在西方比较流行的羊皮纸了。

“正是。”屈华杰道,“明都的色目奴隶中有会制造羊皮纸的,臣在临安时也见过西域流传来的羊皮纸,知其制作不易,但是质地优良,可以印刷绘制极其精美的图画,而且不易损坏。如果用它来制作天道票,仿造的难度更高。”

第638章挤兑来了

用羊皮纸或者更准确的说是兽皮纸印天道票,的确是个防伪的好办法。因为兽皮纸价格昂贵,并不是生活必须品,在纸浆纸所到之处,都会立即失去市场。这也就是说,国家完全可以禁止民间交易、保存和制作兽皮纸,将兽皮纸完全垄断起来,专门用来印票子。

这样,制造假币的犯罪分子面临的难度就更大了——他们首先得学会造兽皮纸,而且国家还可以进一步垄断某种兽皮,比如鹿皮,再用鹿皮造兽皮纸,以进一步增加伪造纸币的难度。

而且这个时代的纸张质量普遍不高,很难印刷复杂的图案。另外,普通的纸张老化又快,纸币在流通过程中往往迅速变得陈旧不堪,表面图案也变得模糊不清,更加方便了罪犯伪造。如果使用鹿皮纸,那么就能印出图样复杂的纸币,而且兽皮纸不易老化,上面的图案也不易褪色。

当然,用兽皮纸印纸币的缺点也很明显,就是成本太高。拿来印10贯、50贯、100贯面值的大额纸币当然没有问题。但是1贯、1贯以下,甚至几十文的小额纸币,可就不能拿兽皮纸来印了。

不过这个缺陷,眼前也不是问题。现在不过是纸币初兴的阶段,步子不用一下迈得太大。历史上纸币在中国的失败就是个教训——元朝强制推行纸钞,又没有足够的发行保证,最后把纸币的信誉完全做坏,以至于到了明朝和清朝的大部分时间,纸币都基本退出流通了。

“羊皮纸这个可以……或者用鹿皮更好,朕可以下旨禁鹿皮买卖,禁民间私造兽皮纸。”

陈德兴将屈华杰递上的新版天道票放在了书桌上,眉头却丝毫没有展开。

“此事多半是宋国在捣鬼!”陈德兴道,“一个月前,临安皇城司(行在虽然迁移,但是皇城司却留在临安,成了贾似道的特务机关)的人发疯一样的搜捕暗探局的细作,毁了几个暗站,看来就是掩护此事的。”

宋明两边的谍战这段时间有加剧的迹象!而且在临安,目前是贾似道占了些上风。原因很简单,大量的宋国贵戚和官员的离开,让贾似道对临安的控制上了几个台阶。而大明暗探局在临安的保护伞和一些重要的内应都去了洪都,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被动。因此暗探局在临安的站点遭到扫荡,没有能及时将廖莹中的阴谋通报给上级。

“宋国?”屈华杰显然也意识到事情的严重程度了,“那他们不会就此罢休的……”

“他们会挤兑天道庄!”陈德兴已经有了结论,“天道庄是朕的钱袋子!若是出了问题,江南之战就难打了!”

他目光如电,看着屈华杰,“天道庄的金库里面有多少现钱?”

陈德兴在后世虽然不是学金融的,但是一个21世纪的穿越客,还是个事业有成的中年人,金融知识是不会太匮乏的。当然能猜到贾似道和廖莹中下一步要做什么了——用假票子骗钱是不会有多少收益的,最多几十万贯而已(虽然廖莹中印了两百万面值的天道票,但是最后放出去的不过三十多万)。虽然不是小数目,但还不足以打击亲明海商的财力。

宋国方面真正的目的,应该是制造对天道票的恐慌,为挤兑天道庄创造条件。

屈华杰搓了搓手道:“圣人,天道庄总庄的金库里最多的时候是有一亿一千多万贯的铜或等价金银的。不过其中有三千万贯作为分红被天道教提走了……”

天道教是天道庄的唯一股东——本钱是天道教出的,初始时候的信誉也是借天道教的,赚了钱当然要给天道教了。而且那三千万贯中的二千多万贯直接划入了当时的北明政务司,作为中原大战的经费。剩下的一二百万,大多被用于天道书院和各地天道宫、天道观的建设和第二次明洲探险的经费。

“为了在大明的明都、泉州、南芬、海东、釜山、济州、燕京、塘沽、大名、汴梁、洛阳、京兆、归德、太原、益都、保定、沧州、真定、南阳、襄阳,高丽的开京、庆州、平壤,日本的博多、难波、平安京,南番的升龙、高棉、巨港、爪哇岛、淡马锡等地开设分行,有二千四百万贯被运走充做准备。”

屈华杰继续说着。天道庄的业务这两年也随着大明帝国在大扩张,不仅在大明国内开设分行,还在临近的南番、高丽、日本等地开设了分行。而为了支撑这些分行的汇兑业务——汇兑业务才是天道庄的主业,这需要大量的现金为准备——天道庄不得不在每一个分行保持一定数量的准备金。

“另外,通过放债,还有大约两千一百万贯现钱被从总行提走了。”屈华杰的眉头越皱越紧。

天道庄是吸储的,自然也要放债的。而天道票也不是所有地方都通行的,这纸币毕竟没有金银铜叫人放心,便是大明北地,天道票也不是通行自如,否则陈德兴也不会从天道庄支取铜钱充作中原大战的军费了。因此在放债的过程中,也有不少金银铜被提走。

屈华杰缓缓地道:“而且这些日子,天道票在江南被禁,不少票子又流回了舟山岛,兑换成了金银,陆陆续续被兑走的也有七八百万……林林总总加一块儿,天道庄总行的金银铜准备一共支取了八千二百万贯。不过这些日子也吸纳到不少储蓄,新的天道票也发出去一些,又收入了一千一百多万贯。这样一进一出,现在天道庄总行的储备还有不到四千万贯。挤兑什么的,咱们是不怕的,只是……”

将近四千万贯的储备金,真的不算少了。这也是屈华杰并没有向陈德兴通报“储备金危机”的原因。这吸储的目的毕竟是为了放债赚息差,哪儿有把钱全攥在手里赔利息的道理?

而且,有近四千万储备,也足够应付可能发生的挤兑了……按照宋朝银钱业的行规,提前支取存款是拿不到利息的。而兑换飞钱票则要支付五分,也就是百分之五的佣金——汇兑业务就是赚这个钱的。因此有三四千万储备真的足够了,可问题是,一场挤兑风波肯定会让陈德兴的发行债票筹集军费的计划受影响。

没有钱,明年攻略江南的战争就有点麻烦了!

要是没有钱,这江南之战该怎么打呢?

……

“学士,假票子已经放出去几十万了。舟山的消息,这几日天道庄总行和几个支行门口都是拿着天道票要兑现的长队!”

庆元府定海县城内,一所名为思北阁的豪宅,现在成了廖莹中的落脚点。思北阁是马家的宅子,马家的先祖是北方逃亡来的书生,中了进士后就在定海购置土地,建了豪宅还起名“思北”,就是不忘北方之意。现在用来作为廖莹中挤兑天道庄的指挥部倒是正合适。

正在向廖莹中汇报情况的是带御器械出身的提举皇城司郑仁基。就是那位在临安之变中“护送”赵琳儿和陈德兴离开北内德寿宫几个带御中的一个。几年过去,他的官运居然不错,当上提举皇城司这样的紧要差遣了。只是江万里认为洪都那边是众正盈朝,用不着皇城司这样的特务机关,因此就把这个皇城司留在临安,变成了两浙制置司下辖的特务机关。这次的假天道票就是通过他们发出去的。

“守礼,”廖莹中摸着胡须,笑眯眯转过头,看着临安丰乐楼的管事孙美臣。“挤兑安排的怎么样了?”

孙美臣深吸口气,将心头害怕的心思硬给压了下去。孙家一门都在临安圈着,他还能有什么法子?

“学士……挤兑的事儿,呃,已经安排了两千多人带着天道票和存单上了舟山岛。只要您一声令下,他们每天都会去天道庄支行排队,每次就兑换个一两贯铜。”

孙美臣的眉头紧紧皱了起来。怎么制造挤兑他当然知道了,这么说他也是13世界有名的金融大鳄(后世史书上都把他和屈胖子并列的)。

“学士,就怕陈德兴恼羞成怒动手抓人……”孙美臣说出了自己的担心。那些挤兑天道庄的人,都是他通过各种关系雇来的,要是让陈德兴宰了,他可没法交代。

“不会!”廖莹中一摆手,笑道:“存钱取钱天经地义,不让取钱,谁还敢来存?陈德兴要敢捕人杀人,咱们的谋划就成功了。到时候,他一文钱都借不到,这江南……”

他的眉头却渐渐拧了起来。没有钱,江南也不是打不下来!这是非常分明的事情,他和贾似道所做的一切,无非就是为大宋谋个体面的投降而已。

不过陈德兴要是撕破脸皮,来个烧杀抢掠,两浙一样保不住。

廖莹中猛吸口气,沉声道:“那就开始吧!开始挤兑天道庄!”他又看着郑仁基,“谣言也开始放出去,就说禁海令让许多海商破了产,天道庄借出去的款子都打了水漂!现在已经是个空架子了!”

第639章梁崇儒有收江南之策

挤兑,看来是不可避免要发生了。在可兑付纸币的时代,这仿佛就是不可免的事情。毕竟人们对纸的信心是不能和真金白银还有铜钱相比的。

所以一有风吹草动,发钞行就会被人挤兑。

现在,我们的陈大圣人要为钱的事情操上一阵子心思了。而就在同一时间,在地球的另一边,他的老朋友文天祥倒是不用为钱操心。

因为明洲大陆是很穷的,太穷了,穷得只剩下钱了!

文大状元和八千装备了盾牌、长矛和长弓的印第安八旗兵,这个时候已经抵达了一座名叫玛雅潘的小城附近。这里是玛雅文明的统治中心,由科科姆家族统治。和墨西卡谷地一大堆由奇奇梅克人建立的军事城邦不同,玛雅人的文明悠久而漫长,仿佛一位年长的富翁,已经过了暴躁好斗的年纪,进入了讲究悠闲和享受的岁月。

在将近三百年前,这个曾经灿烂的玛雅文明甚至被以墨西卡谷地为中心的托尔特克人征服,建立了以奇琴伊察为首都的托尔特克——玛雅王国。不过奇琴伊察的统治在托尔特克本部被奇奇梅克人攻陷后便完全崩溃了。玛雅王权转移到了科科姆家族之手,不过科科姆家族也无力建立一个强大而统一的帝国,而是数十个玛雅城邦的联合体。每一个玛雅城邦,都由一个或几个家族统治。而科科姆家族就是他们选举出来的“王”,或者应该翻译成别的什么词语……

科科姆家族的玛雅潘,则是一座小而拥挤的城市,被一道低矮的圆形防御石墙环绕。城内房屋鳞次栉比,神庙和金字塔都建造的低矮简陋,仿佛处处都显出国力的局促。

不过这座小城的商业活动却是极其繁荣的。不仅城内有大量的商铺和作坊,便是城墙外面,也散步着不计其数的,用木材搭建的简易房屋,大部分都是商铺或是作坊同时也是民居。而在离城更远的地方,则是大片大片的玛雅米地或是别的什么田地——有土地、红薯、辣椒、可可、烟草、古柯等等各种农作物,不过文天祥只认识一个玛雅米(玉米)。

至少在周游过墨西卡谷地的文天祥看来,玛雅潘是他所见到的最繁荣,也是最像华夏城市的城市。

城市、神庙、宫殿的局促,和城外商业、农业、手工业的繁荣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如果文状元念过后世的社会学,那他就会得出这样的结果——玛雅文明的奴隶制已经没落或者崩溃了。

因为没有了足够多的免费劳动力,建筑的成本变得高昂无比。在生产力还不够发达的古代,哪怕是富裕的王朝,也无力建筑太多太过辉煌富丽,而又不大实用的宗教建筑。去看看欧洲中世纪的建筑和罗马共和国时代还有埃及法老王时代的辉煌建筑就知道了。

而且在奴隶制度崩溃以后,衰弱下去的有时候不仅仅是建筑业,玛雅潘的军事力量同样非常薄弱,远远比不过墨西卡谷地中的奇奇梅克人。

奇奇梅克人的城邦好歹都是新兴的军事国家,存在强大的军事贵族阶级。而玛雅人早在很久以前就是一个神权文明了,只会装神弄鬼,军事阶级并不强大,现在就更不行了。他们连托尔特克人都打不过,就别说把托尔特克人打趴下的奇奇梅克人了,现在他们又遇到的是把奇奇梅克人都打翻的什么“神州人”。听上去就很厉害,看上去就更厉害了。七八千人穿着一样的衣服,梳着一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