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奸雄天下-第3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百多万旗人去统治一千多万欧人呢,可是面对旗人数量的快速增长,财政却已经难以复重了。

忽必烈淡淡地叹了口气:“其实根本不用等到旗人超过欧人的那一天,就眼下,朕的朝廷便要发不出旗饷了。”

他说话的时候,眼神就在自己几个儿子身上扫过。今天这场议政,其实也是一次考试,把几个皇子找来,听听他们有什么办法。

四个断事官和安童看到忽必烈的眼神所指,顿时都闭口不言,把答题的机会让给了皇子。

当然这题目也不容易答。至少霸突鲁、末哥、安童他们仨根本想不出什么办法——要减少敌人的人口,这些蒙古人再拿手不过,可是要控制自己人的数量,他们就没有什么办法了。总不能对自己人挥刀子吧?

突鲁、末哥和安童可以装傻充愣不回答。可是三皇子忙哥剌,四皇子那木罕,五皇子忽哥赤,六皇子爱牙赤,七皇子奥都赤,八皇子阔阔出他们六个却都要作答。如果答不出来,那就趁早熄了夺嫡的心思吧。

忽必烈的目光停在了三子忙哥剌身上,他的长子早死,次子就是真金,真金死后诸子就以忙哥剌为长了。

“父汗,孩儿听说,汉人的士爵实行的是长子继承,只有长子才能继承父亲的爵位,其余的儿子就是平民百姓了。不如咱们也这样搞吧?”

长子继承?忙哥剌的话音才落,几个弟弟恶狠狠的眼光就投过来了——合着现在你年纪最大,就想要继承?还要弟兄几个去当老百姓?

要是真金还在,肯定不会说这样没脑子的话。忽必烈心里叹了口气,目光又投向了四子那木罕。

“父汗,孩儿听闻欧罗巴的贵人子弟,若是不能继承爵位封地,就只有两条出路,一是从军;二是当教士,而欧罗巴的基督教教士和中原汉人的和尚一样,是不能娶妻生子的……照规矩是不能的。”

忽必烈微微点头,这个儿子比忙哥剌有脑子。不过这法子自己这里可不大好用。因为忽必烈这里的基督教宗主教是他自己啊!身为宗主教和上帝次子,忽必烈当然是有老婆孩子的,他带了头,下面的红衣主教和主教(多数都是喇嘛转业)也都有妻妾。现在能让大家再改行去当“和尚”吗?

“父汗,孩儿以为,我蒙古勇士可以踏平欧罗巴诸国!之前咱们南征受阻,是因为分散出击。若是集中兵力先取瑞士,再打维也纳,现在恐怕已经攻入意大利了。若是夺了意大利富饶之地,多些勇士也不会养不起啊!”

“对啊,父汗,不如打吧,狠狠的打,打完了意大利还可以再回过头打汉地,和明贼决一死战!”

五皇子忽哥赤和六皇子爱牙赤仿佛都是莽夫,哥俩开口就是喊打喊杀,意思也很明白。让蒙古勇士在战场上死掉一些,人口不就少了吗?

忽必烈失望地将目光投向了老七奥都赤和老八阔阔出,希望这两年纪较小的儿子能有什么让他满意的答案。

“父汗,孩儿有些不明白,咱们到欧罗巴时间也不久,这八旗人口怎么就多的不行了呢?这个生孩子得怀胎十月,这么点时间能生一胎就不错了……”

提问的老八阔阔出,他不回答忽必烈的问题,反而问起忽必烈来了。

忽必烈淡淡地道:“八旗人口不是生出来的,是讨小老婆讨进来的!”

这事儿他也有责任,他自己这两年也纳了十几个妃子……

“那不让讨小老婆不就行了?”阔阔出回答。

七皇子奥都赤嗤地一笑:“老八,这事儿要不就从你开始吧?把家里面的小老婆都休了,省下点力气好把骑马射箭的本事练练。”

“奥都赤!你什么意思?是说我阔阔出骑射的本事不如你?要不,咱们俩好好比一比?”

“比就比!谁输了谁就去把小老婆都休了!”

“好!一言为定!”

听两个儿子争论的不像话,忽必烈嗯咳一声,眉头一皱。两个皇子顿时没了声音。忽必烈又把目光投向了孙子皇额博。

“皇额博,你也说说。”

皇额博应了一声,思索半晌,回道:“爷爷,孙儿觉得八叔和七叔说的都有道理。勇士们的小妾太多,不仅增加了朝廷的负担,而且还影响勇士习武,应该严加控制。而且……欧人都是贱种,血统不及我蒙古高贵,若是让勇士和欧人女子生孩子,只怕会污了蒙古血脉。应该从现在起,禁止旗人和欧人通婚!”

皇额博还是个孩子,未经人事,自然不知道蒙古女人多粗糙,更不晓得金发女郎多窈窕。所以才出了这么个害人害己的高招。而忽必烈那里,却是眼前一亮,看着自己这个有一半色目人低劣血脉的宝贝孙子,满意的点了点头……

第849章坐稳农奴的时代

“刘卿,朕知道你当着众人之面,有些话是不方便说的,现在就只有你我二人,不必再有顾忌了。”

“大汗,臣自当言无不尽。”

“好好,皇额博出的主意你看着可行?”

“可行,但还是不够。”

“不够?”

忽必烈这时正坐在马背上,和自己的心腹重臣刘孝元一起在美泉宫猎场的草地上骑马散步。几十个怯薛和黑太监,则远远跟在后面,不可能听见二人的谈话内容。

“为什么不够?”忽必烈道,“这两年旗人数目大增,就是因为纳妾太多。现在不许再纳欧女为妾了,人数总能控制住了吧?”

刘孝元笑着说:“大汗,恕臣直言,这事儿可不容易管,最多人家小妾不拿一份旗饷,该纳还是会纳的,也还是会有无数旗欧混血的孩子生出来的。”

忽必烈一愣,细细一想,也是这么回事。他这个大汗真能去管人家家里面有几个小老婆?而且他想管也管不过来,现在蒙欧帝国那么大,西起地中海,东到立陶宛,忽必烈能管多少?

“刘卿,你一定有办法吧?”忽必烈再看看刘孝元,只见对方一脸胸有成竹,于是哈哈大笑,“快说吧,朕的诸葛亮,莫卖关子了。”

刘孝元就在马上一拱手,“臣遵旨。”然后顿了下,才一字一句地缓缓说道:“旗人人口滋生过快,以致国用不足之事,和大汗在欧罗巴建政划州县,还有禁绝欧罗巴文字,还有同欧罗巴诸国征战,以及和大明、英吉利言和,其实是一个整体。必须综合起来一起考虑和实行,才会收到长治久安之效。”

听着头晕!忽必烈眉头一皱,刚想发问,刘孝元却已经自顾自往下说了。

“这些事情合在一起,就是咱们这个国还没有一个国应有的制度。一切只是草创。譬如这八旗制度,现在也只是个军制,没有一个管理八旗民政的办法,一切任由各旗自行处置。再譬如划定省府州县,设立各级衙门……说是天天在说,可是各级衙门的官员如何产生,如何监督,官员之下胥吏又从何处招募,这个都还没有个章程。还有就是欧罗巴新附军,也嚷嚷了许久,但是至今都不见一个办法出来。所以各方面的事情集中在了一起,就变成了哪儿哪儿都失控,都管不了。咱们这国,就要钱没钱,要东西没东西,要人……真能办事的人都没有几个。”

忽必烈闻言,只是微微点头。现在是草创一国,自然事事粗疏。

刘孝元接着说:“事情有轻重缓急,控制旗人数量其实不是当务之急。若是大汗觉得国用不足,可以照着廉郡王(皇额博)的办法,下旨禁止通婚,同时停发投旗为妾的欧人女子的旗饷就是了。但是要真正解决问题,还得从根本上着手。这旗人多少的问题,归根结底就是我八旗打算在未来的国家中占有多少利益的问题……这一国之利是有数的,如果尽归八旗子弟,则升斗小民何以聊生?升斗小民无以聊生,这国家又如何能安稳?大汗现在要限制旗人数量,其实就是为了给欧罗巴人一条活路。同时也要给愿意给咱们卖命的欧罗巴人一条上升通道。”

忽必烈笑了笑:“这也是给咱们自己活路,现在咱们只是和欧罗巴的骑士、教士为难,没有必要把他们的农奴也往绝路上逼啊。要不然,谁来种地,谁来做工?咱们辛辛苦苦打下地盘,难道都做牧场吗?”

刘孝元笑道:“大汗所言极是,咱们的人到欧罗巴来不是放牧、种地的,而是来当老爷的。这老爷自然不能太多,要是老爷比农奴还多,农奴怎么养得起?因而旗人人口就得限制。可是旗人的人口一旦要控制,那么我们就是少数人了。以少数御多数,就不能把这少数再分散。咱们百万八旗,二十万劲旅,集中在一块儿是无敌天兵,要是跟胡椒面似的到处撒,一旦有了变故可就要坏事儿了。”

“也对……”忽必烈眉头一皱,“你说的有理……老爷不能太多,多了没有钱养,可是人一少就难以服众!唉,真是叫人为难!”

现在忽必烈在欧罗巴遇到的问题,大约和昔日满清初入中原时一样。以寡临众,以少民御大国。虽然可以靠屠刀杀出一个暂时的服从,但是却没有办法克服自身的弱点——忽必烈的蒙古八旗集团和满清统治集团一样,都是一个全民皆兵的强盗团体!

忽必烈是没有办法把这个强盗团体改造为生产组织的,大家跟随他的目的就是要征服一块地盘然后当老爷。如果忽必烈在得到欧罗巴后不能满足大家当老爷的愿望,这队伍的人心可就要散了。

既然大家都要当老爷,那么这老爷的数量就不能太多,否则养不起。而控制老爷数目的最佳办法,当然就是计划生育……哦,是控制老爷他妈的数量!老爷是老爷的妈生的,如果老老爷可以把贫下中农的女儿都变成自己的小老婆,那么很快小老爷就会超过小贫下中农,自然就养不起了。到时候不仅贫下中农不满意,就是老爷们也不会满意的。

所以保持老爷处于少数就是必然选择了。可是老爷一少,统治起来就不大安稳了,就不能光靠老爷,而是要用到走狗帮着统治了。用走狗,自然要分点油水给走狗,老爷们不能把油水都吃干抹净。

而为了保持少数派老爷在军事上的威慑力,就必须把大多数老爷都集中起来居住,而不能分散各地,否则一旦有事就无兵可用了。

刘孝元一条条和忽必烈说着自己的想法,忽必烈则不住点头。很显然,忽必烈对刘孝元的分析非常满意。实际上,刘孝元提出的各种办法,差不多都是最可行的。

“首先,咱们应该尽可能集中八旗人口与巴黎。现在四方不靖,八旗兵丁还要四方征战,但是八旗家眷最好都集中于巴黎城。这样也方便大汗监管督促,免得下面人阳奉阴违。

其次,咱们要用好旗奴。旗奴名义上是奴,但实际上比欧罗巴人要高贵,是大汗的贴心奴才,也应该和旗人一样,集中于巴黎左近,这些旗奴不必给旗饷,但是可以当差。可安排他们照看牧场、旗田、皇庄、各种工场,塞纳关(海关)和各地的税关(路上关卡)都可以给他们去管。差事办得好了,旗奴也可以抬旗,也可以做官,可以重用。

第三,除了旗奴,咱们还要用欧罗巴人为走卒,也要给走卒上升的路子。可以是科举,可以是军功。大汗也不必担心眼下欧罗巴人造反……”

“不会造反么?”忽必烈摇摇头,表示怀疑。

“会造反,但是成不了气候。”

“会什么?”

“因为绝大部分欧罗巴人能在咱们的治理下活下去,而且比之前活得好一些。”

刘孝元笑了笑道:“这欧罗巴人也是有贵有贱的,欧罗巴贵人都被咱们赶走了,杀掉了。现在留在咱们地盘上的,十个里面有九个半是原来的农奴。大汗只要把原先属于欧罗巴老爷的土地分给欧罗巴的农奴,让他们成为自耕之农,向朝廷缴纳赋税,他们的生活就安稳了,何苦造反?又为谁去造反?这人心终是求安逸的,当大汗的顺民能吃饱能安稳活下去,当大汗的敌人却只有一条死路!又有几人会在活得下去时出来为国求死?若真有这等人物,怎么会是一介农奴呢?”

现在蒙古人统治下的部分欧罗巴地区,其实也是人少地多,只要蒙古统治者不瞎胡闹,还是很容易让贫下中农吃饱饭的。用后世的话说,这就是一个坐稳了奴隶的时代。

造反,真的不是主流。

“有理!”忽必烈思索了一下,“如此说来,我大蒙古在欧罗巴可以长治久安了!”

刘孝元道:“大约如此吧。”

忽必烈笑道:“呵呵,朕几乎忘了还有大明这个对手!”

在忽必烈看来,能成为蒙古对手的也只有大明。南方的神圣罗马帝国和罗马教廷,不过守家之贼,能够依托阿尔卑斯山、比利牛斯山保住意大利和伊比利亚就已经要谢天谢地了。而北方的英格兰、瑞典、挪威等国,同样不值一提。如果没有大明给他们撑腰,就只能给蒙古当个藩臣。

“联络大明的事情,可有进展?”忽必烈沉声问道。

“已经有些进展了,”刘孝元道,“臣的家人已经联络上了陈德兴的黑宦官。”

“陈德兴的黑宦官?”忽必烈一愣,“这样的人怎么会到欧罗巴?身份可确切?”

刘孝元道:“这个黑宦官名叫塞拉西·所罗门,公开的身份是大明大西洋特许贸易商会的副会长,是陈德兴派来管大西洋贸易的。”

也不知道刘孝元的家人是什么脑子,看到个有点权力的黑人就当人家是太监。

“大西洋贸易?”

“不经过这个商会同意,任何人等都不许经过大西洋做买卖!”

“恁般霸道?”

“就是啊。”

“倒是陈德兴那厮的做法。”忽必烈顿了顿,“这个黑宦官想来是来替陈德兴捞钱的吧?”

“还有采买白奴,”刘孝元回答。“是向咱们买。”

“白奴?”忽必烈愣了愣,“他们要白奴干什么?”

刘孝元耸耸肩,“这个就不知道了……不过,大汗,咱们手里有货,这两年捕了不少,过一阵子要禁绝欧罗巴文字,少不得还要抓捕,杀了也没钱拿,不如全卖给那个黑宦官吧。”

忽必烈摆摆手道:“都是小事儿,你自己看着办吧。”

……

帆船在塞纳河上缓缓航行,不知行了多久,两岸都是农庄田园,金色的麦浪随着英吉利海峡上吹来的海风轻轻起伏,预示着丰收的季节正在临近。

欧罗巴人的村落,就点缀在这片金色的麦海中间,临近黄昏,袅袅炊烟纷纷拂起,让站在船头的赖福有了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仿佛又回到了台州家乡,和父亲、弟弟一起在经营农场。

“官人,官人,吃饭了。”甜美的嗓音在他耳边响起,将他拉回了现实,这里不是台州,他赖福也不在是一个农夫。而是大西洋特许贸易商会驻鲁昂总办,大明大西洋总督府驻鲁昂商务监督!前面一个职务是代表特许贸易商会的,而后者则是堂堂大明帝国的外交官!

是的,赖福现在也上去了。是大明帝国的堂堂官员!而且级别居然不低。按照大明官制,总督是从一品政务官,而拥有外交权力的大西洋总督府可以派出领事和商务监督的。前者是正四品政务官,后者是从四品政务官。

在获悉塞拉西·所罗门已经和蒙古大断事官刘孝元的密使达成协议,将要前往鲁昂与之见面后。陈冲冠立即把塞拉西·所罗门和赖福招到总督府,并且给了赖福一张官照,任命他为从四品商务监督!

看着仿佛有点儿戏,不过大明官制就是这样的!政务任命官不必熬资历,也不用一级级晋升。只要是政务需要,并且有皇帝、议会或全权总督任命或批准,立即就能上任。不过政务任命官的任期一满,就立马要把官帽子摘掉。他们这种官不像事务官,是有铁饭碗可以拿,可以一步步稳扎稳打的晋升,而且是升官难降级更难——如果赖福是从四品事务官,那差不多就是大明帝国的顶级官僚,从四品事务官差不多就是内阁府各部所属司局主事了(军官理论上也是事务官,但是和文职事务官是两条线)。

虽然官帽子不大牢靠,但是赖福这回肯定是做官了,而且还要代表大明大西洋总督府去和蒙古国的大断事官见面!真是有点沐猴而冠的感觉,连赖福自己都有点云里雾里。一路上尽是发呆,妻子唤了他好几声,叫他去吃饭,他才刚刚反应过来。

第850章行商、皇商、官商

“娘子,你过来。”

赖福冲着自己的妻子——一个穿着青色的窄袖短衣外套和红色对襟衫的十八岁的白人女子招了下手。这是他的妻子伊莎贝拉·德·塞古尔,父亲是塞古尔伯爵,是那种拥有城堡和领地,还能拉出一百几十个骑士的伯爵!在法兰西国王的众多附庸中也算是一号人物。

如果不是蒙古入侵,法兰西灭国,这位伊莎贝拉绝对是个有很多高富帅欧罗巴名门公子想要追求的对象!毕竟她只有一个哥哥,而且她的哥哥结婚好几年都没有使得妻子怀孕,还热衷于参加各种比武和战争。只要稍微有点意外,那伊莎贝拉就是将来的塞古尔女伯爵啦!

可是法兰西的亡国,让她一夜间就失去了一切。从云端之上的伯国第二继承人,变成了一无所有的流亡者。如果不是遇上了从赛里斯来的豪商赖大官人,她都不知道自己会不会有一天要出卖身体去换取果腹的食物。

听到丈夫的呼唤,伊莎贝拉温柔地一笑,顺服地走上前去,行了个屈膝礼。虽然赖福在陈冲冠那样的人物眼里不过是个拿来探路的棋子——如果被蒙古人杀了也不心疼!但是在伊莎贝拉眼里,却比欧罗巴的任何一位王子都要高贵。能够成为他的妻子,足够让欧罗巴的任何一位公主产生嫉妒之心了。

“相公。”美丽的伯爵家小姐含情脉脉地看着黑不溜秋,一脸粗鄙样貌的赖福,说着刚刚学会的汉语——伊莎贝拉·德·塞古尔很有语言天赋,在嫁给赖福之前就会说法语、拉丁语、希腊语、三种德意志方言、三种意大利方言和三种伊比利亚方言。现在又很快学会了台州官话,甚至还凭着从澳门买来的汉语自习书籍在学习复杂的汉字,进度之快,让赖福这个大字识不得一箩筐的中国贵人都感到羞愧了。

“所罗门先生已经让人准备好了晚餐。”伊莎贝拉面带着柔柔地微笑,说着台州口音的汉话,让赖福有一种回家的感觉。

“让他们等一会儿吧。”赖福拉着妻子嫩滑的纤手,两人一起到了船舷旁边,倚着栏杆。“这里离你的家乡很近么?”

“嗯,很近。”伊莎贝拉看着熟悉而又陌生的风景,一双大而闪亮的眼眸中已经蒙上了一层细细的泪珠儿。

她的家族曾经是法兰西王室的忠实追随者,在英法之间的战争中建立功勋,因此得到了原属于诺曼底公国(是英国金雀花王朝的领地)的一个城堡,成为了伯爵。

赖福没有留意妻子的表情,而是被塞纳河边的田园风光给吸引住了。

“这里很富庶啊,而且……一点都看不出曾经被蒙古人攻打过。”

赖福大概是第一个进入蒙古——欧罗巴帝国核心统治区的大明官员。而他现在看到的场景,同他的想象还有在香港、澳门听到的传闻,都很不一样。蒙古人似乎没有在法兰西的土地上大开杀戒,村庄和田园和战前没有什么区别,农奴照样在种地,生活似乎和战前没有什么不同。

“是的,相公,”伊莎贝拉抹了抹眼泪,“诺曼底公国的确非常富庶,塞纳河两岸的农业非常发达,公国的首都鲁昂城更是整个法兰西最富裕的城市之一。在……在蒙古人来之前,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我和家里人都住在鲁昂。”

“我们以后也会住在鲁昂城的,”赖福吸了口气,“如果这回能和蒙古国的刘相爷谈妥的话。”

在鲁昂开办商务监督司是大西洋总督府给赖福派的差遣。如果能顺利开办出来,赖福就是第一任商务监督,以后他就能作为大西洋总督的代表长驻鲁昂了——要是谈不下来,他的商务监督自然就没有了!如果他能更进一步,去巴黎城见忽必烈的话,陈冲冠就会提拔他当领事了……

“那么……我能回塞古尔城堡去看看吗?”伊莎贝拉犹豫着问。

塞古尔家族的领地就在鲁昂城附近,伊莎贝拉很想去那里看看。

“试试看吧,”赖福斟酌着道,“等见到了刘孝元,为夫会找个机会和他提出的。”

……

准备要和赖福见面的大蒙古大断事官,礼部尚书,正红旗都统刘孝元,坐着八抬大轿,在全副宰相仪仗和亲兵随从的簇拥之下,终于抵达了距离鲁昂府城不到三十里的卢维埃。

“相爷,卢维埃驿馆已经到了。相爷的亲兵营已经在驿馆周围警戒护卫相爷虎架。卢维埃本地知县给相爷送上了好几桌上席,求见都照相爷吩咐挡驾了……另外,不知相爷是否要派人去附近的村子里找些姑娘?请相爷示下。”

说话的是个刘孝元的族人,名叫刘子泰,现在是他的亲兵营头。刚刚上任不久,在刘孝元身边当差的经验还不是很足,居然问刘孝元要不要派兵去附近的村子里找法兰西姑娘来陪睡。

听见自己这族人的话,刘孝元就在大轿子里笑了笑:“不必了,你自己想要个姑娘暖床,就去寻吧,不过可不能伤人性命,知道了吗?”

这里是法兰西,而且还是中世纪。贵族本来就有初夜权,睡农奴家的闺女天经地义。现在换成旗人老爷来睡也没有什么……而且,对眼下法兰西的农奴来说,旗人老爷比原先的贵族老爷仿佛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