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执宰大明-第6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稷和金宗瑞等支持李珦一方的官员们为此忧心忡忡,他们已经从义禁府得到了不好的消息,李珦此次过堂凶多吉少。
与之相对,李瑈和黄喜等人则暗自感到兴奋,他们自然也清楚义禁府的局势对李珦不利,如今就等着李珦被判有罪,然后李云天会奏禀告正统帝剥夺李珦的世子地位。
只要李珦不再是朝鲜国的世子,那么朝鲜国内就无人能对李瑈构成威胁,李瑈对于继承朝鲜王信心十足。
晚上,一家妓馆。
李稷、金宗瑞和赵德等李珦一系官员齐聚在一起喝着闷酒,商量着该如何应对李珦过堂一事。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李珦这次十有**是在劫难逃,李稷等人虽然想尽了办法想要救李珦,但最终却无能为力。
李云天不仅撤掉了李稷和黄喜等陪审,而且也加大了对义禁府的管控,李稷和黄喜等人虽然可以得到义禁府里的消息,但是却无法干涉义禁府里的办案。
因此,事到如今李稷和金宗瑞、赵德等人不得不开始未雨绸缪,商议李珦一旦倒台后的事情。
很显然,李珦要是出事的话受益最大的人是李瑈,而李瑈继承王位绝对会着手对付李稷和金宗瑞等人,他们现在必须要想办法进行自保。
事实上,历史上的李瑈在发动癸酉靖难从侄子手里夺取王位后,将对他有威胁的官员悉数清除掉,其中就包括了金宗瑞。
因此,以李稷和金宗瑞等人对李瑈的了解,李瑈继位后为了政权稳固很显然要除掉他们,他们现在必须要进行自保。
“诸位,临瀛大君李璆聪慧过人、文采斐然,自幼就受到先王的宠爱,本官觉得可以推举临瀛大君来继承王位。”经过一番无比压抑的沉默后,议政府右赞成率先开口,不动声色地开口说道。
听闻此言,李稷和金宗瑞等人眼前顿时就是一亮,临瀛大君李璆是朝鲜王的嫡四子,李珦、李瑈和李瑢的亲弟弟,自幼通晓音律,在音律方面有着很高的造诣。
不过,李璆醉心于音律,对朝堂上的争斗没什么兴趣,但这对李稷等人来说并不是问题,他们借助的只是李璆的身份而已,再者说了治理国家有他们这些臣子代劳,根本不需要李璆做些什么。
“诸位大人,本官觉得右赞成言之有理,临瀛大君如果能继位的话必将引领我朝鲜繁荣昌盛。”左参赞金莱环视了一眼现场众人,率先开口表达了对赵德的支持,现在他们也只能依靠李璆来翻身了。
李璆不仅是朝鲜王的嫡子而且已经二十一岁,非常适合担任王位。
“可是,首阳大君已经在王位一事上占据了上风,咱们该如何做才能帮临瀛大君?”这时,礼曹判书申商皱着眉头说道,李璆固然是继承王位的绝佳人选,但他们要怎样阻止李瑈在李珦失势后继承王位?
如果找不到合适理由的话,李云天肯定会向正统帝奏报,请正统帝封李瑈为新一任的朝鲜王,届时一切可都晚了。
“本官觉得可以那当年兵乱的事情来做做文章。”申商的话使得现场刚刚轻松下来的气氛再度变得紧张起来,赵德沉吟了一下,意味深长地开口说道。
毕竟,李云天这次来朝鲜国最主要的任务是彻查当年汉城发生的叛乱,找出究竟是谁弑杀了朝鲜王,而李珦遇刺案只不过是一个意外罢了。
“虽然咱们都知道这件事情是首阳大君做下的,可现在手里却没有什么确凿的证据。”申商闻言不由得叹了一口气,脸上流露出了不甘的神色。
由于首阳大君做事缜密,再加上当晚形势无比混乱,故而李云天让人调查了许久但依然没有得到什么有价值的线索。
这个时候,一旦李珦被证明与李瑢合谋陷害李瑈,那么李云天很可能会采纳李珦一方在兵乱一事上提供的证供,届时李珦就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只要首阳大君在此事上有嫌疑,那么忠王爷就不会贸然让其继承王位。”
李稷沉吟了一下,环视了一眼现场的众人后说道,“相对于首阳大君,临瀛大君的身份更为清白,更容易被忠王爷接受。”
虽然李璆的资历和势力比不上李瑈,但他有一个最大的优势,那就是没有陷入当年汉城兵乱事件中,这使得他不可能成为弑杀朝鲜王的人,故而由他继承朝鲜王的话不会有任何的麻烦。
“可是,咱们要如何来行事?”申商闻言不由得点了点头,神情严肃地问向了李稷。
金宗瑞和赵德等人也不约而同地看向了李稷,想知道他有什么好法子来推动这件事情的进行,进而使得李瑈陷入到弑杀朝鲜王的是非漩涡中。
“除了世子外当晚还有别的人逃离王宫,如果他们肯出来作证的话那么首阳大君身上的嫌疑就无法洗尽。”李稷的嘴角流露出了一丝笑意,沉吟了一下后说道,“世子身边就有当时从主上殿下的宫殿里逃出来的人,这次正好可以派上用场。”
“领相,你的意思是让主上殿下宫殿里的幸存者来指证首阳大君?”赵德立刻清楚了李稷的意思。
“据本相所知,还有一些经历了王宫巨变的人逃出了京城,咱们只不过抛砖引玉罢了,届时只要能找到那些逃走的人首阳大君就将罪责难逃。”李稷双目闪过一道寒光,点了点头后冷冷地说道,他要狠狠地在李瑈的背后捅上一刀。
“如此甚好。”赵德等人闻言纷纷表示了赞同,他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毁坏李瑈的名声,使得李瑈没有那么容易得到李云天的认可。
金宗瑞的眉头微皱了一下,随后脸上流露出无奈的神色,虽然他并想做这种阴险龌龊的事情但也无可奈何,一旦要让亲明的李瑈继承王位的话那么朝鲜国四郡六镇的兵力可就完了。
因此,金宗瑞唯有支持李璆继承王位,只有这样才能保住四郡六镇的朝鲜兵。
“老爷,咸镜道来的急报。”由于兴致不高,故而酒宴结束后金宗瑞并没有像李稷等人那样在妓馆留宿而是选择回家,刚进家门一名家里的下人就拿着一封急件火急火燎地迎了上来。
“急报?”已经有些醉意的金宗瑞不由得感到有些诧异,按理说东北六镇现在已经没什么麻烦,怎会在这个时候又给他送来一份急报。
带着心中的疑惑金宗瑞打开了急报,当看清急报上的内容后脸色刷的就是一变,整个人僵在了那里。
“可……可恶!”随后,金宗瑞把手里的急报揉成一团扔在了地上,脸上由于生气变得通红。
东北六镇的这封急报跟金宗瑞藏起来的军粮有关,也不知怎么一伙身份不明的人袭击了军粮所在地的士兵,将军粮一粒不剩悉数抢走。
这还不算,就在军粮失踪的两天后,东北六镇对面的明军忽然向东北六镇所在地的百姓开仓放粮,赈济当地的百姓。
根据负责看守军粮武官的禀告,明军赈济的那些粮食好像就是东北六镇失窃的军粮。
很显然,有能力把那些军粮运走的人除了明军外别无他人,明军不仅抢走了那些军粮而且还用其收买当地百姓的民心,金宗瑞心中当然万分气愤。
可生气归生气,金宗瑞对此一点儿办法也没有,因为在东北六镇的账面上根本就不存在这批粮食,这使得他有气也无处可撒。
由此一来,金宗瑞就失去了他赖以依仗的杀手锏,东北六镇的后勤物资命脉将完全掌控在了明军的手里,这使得东北六镇变得非常被动,金宗瑞的心情随之变得异常糟糕。
第1299章义禁府审案
讲武堂汉城司务处,会客厅。
“王爷,此次堂审事关重大,下官希望您能坐镇督审。”柳尚民放下手里的茶杯,向李云天一躬身后微笑着说道。
柳尚民这次前来拜见李云天是为了即将举行的义禁府堂审,因为要给李珦和李瑢过堂,所以他希望能把李云天请到堂审现场,以减少受到的外界压力。
“柳议政,本王既然把案子交给了你,那么你就放心大胆地去审,本王不便再去督审。”李云天自然清楚柳尚民的来意,一边品着香茗一边不动声色地说道,“不过本王会让副官前去听审。”
“多谢王爷。”柳尚民闻言心中顿时大喜,连忙向李云天躬身道谢。
他这次来就没指望把李云天请去堂审现场,只要李云天派一个代表前去压阵即可,届时就能镇住李珦和李瑈阵营的官员,免得办案时受到他们的干扰。
对于李云天口中的“副官”,柳尚民自然知道指的是云娜,如果云娜去的话肯定没人敢在堂审的时候滋事。
李云天闻言嘴角流露出了一丝笑意,李珦的案子拖了这么久也该到了结的时候了,近来李稷和赵德等人频繁聚会,看来他们忍不住要出手阻击李瑈,汉城会变得越来越热闹。
这次义禁府的堂审柳尚民准备把汉城三品以上的官员请来听审,毫无疑问,李珦的案子在汉城万人瞩目,与其让外界暗自揣测倒不如把堂审公开,这样也就能少了许多流言蜚语。
就在柳尚民审理李珦案子的前一天,谁也意想不到事情发生了,几名自称景福宫宫女和侍卫的男女忽然出现在了讲武堂汉城司务处的大门前,跪在大门前用手举着一份用鲜血写成的状子高声控诉着首阳大君阴谋叛乱,弑杀朝鲜王的恶行。
在有心人的推波助澜下,这件事情旋风般传遍了汉城的大街小巷,成功吸引了百姓们的兴趣,使得朝鲜王被杀的话题再度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李云天让人把那几名男女带下去审问,很快就从他们携带的随身信物上知道他们当真是景福宫的宫女和侍卫,当年叛军攻占景福宫时幸运地逃脱,历经艰辛找到了世子李珦。
这几名宫女和侍卫是李珦指证李瑈发动了弑杀朝鲜王叛乱的最重要证人,可惜的是李瑈手中也有景福宫的宫女、侍卫以及宦官,作证时李珦发动的叛乱。
如此一来,李云天就没有办法采纳李珦和李瑈所提供证人的证供,很显然他们与李珦和李瑈关系密切,朝鲜王被杀后就跟在了李珦和李瑈的身边,因此所提供的证供有造假的可能。
事到如今李稷不得不动用这几名来自景福宫的证人来阻击李瑈,即便是李云天不会采纳他们的证供也能把汉城的这淌浑水搅得更浑。
与此同时,李稷加紧了寻找那些从叛乱中逃生的景福宫的下人,他相信当晚景福宫肯定还有别的人逃出去,因为种种原因藏身于民间,只要找到了那些人他就能反败为胜。
很显然,李云天更相信那些藏在民间的景福宫人员的口供,只要他们能证实当晚攻进景福宫的士兵是李瑈的手下,那么李瑈就将难逃一劫,临瀛大君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朝鲜王最佳的人选。
首阳大君府。
“可恶的家伙,他们竟然如此下作用这种方式来中伤本大君。”李瑈把手里的茶杯重重地放在桌面上,冷冷地向坐在一旁的黄喜说道,“左相,你觉得忠王爷会中了他们的诡计吗?”
“忠王爷是何等的英武睿智,岂会中了这种上不了台面的雕虫小技!”黄喜沉吟了一下,微笑着回答,“忠王爷信不过大君和世子殿下找来的那些证人,如果他们无法提供新的证人,那么忠王爷是不会理会他们的。”
“对了,找到那些漏网之鱼没有。”李瑈闻言不由得松了一口气,随后想到了什么,神情关切地望着黄喜问道。
李瑈口中的漏网之鱼指的是当晚从景福宫里逃出去的宫女、宦官和侍卫,他事后清点了景福宫下人的尸体,发现少了一些人,毫无疑问那些人趁乱逃了,这可不是他所希望看见的一幕。
因此,不仅李稷,黄喜也在加派人手四处打探那些藏在民间的景福宫下人,这些下人是李瑈的最大威胁,必须要在他们惹出事端之前除掉。
“现在还没有收到消息,他们应该是藏了起来。”黄喜闻言摇了摇头,沉吟了一下后杀气腾腾地说道,“大君放心,只要有了他们的踪迹,那么他们就不可能活着来到汉城!”
“那就有劳左相了。”李瑈微微颔首,心中对于未能把景福宫的那些下人赶尽杀绝感到颇为懊恼,如果把那些人都清理干净的话他现在就稳坐钓鱼台,不用担心有人坏了他的好事。
“大君,如果明天义禁府的堂审没有意外的话,世子殿下将无脱罪的可能。”或许是觉得现场的气氛有些压抑,黄喜语峰一转说起了轻松的话题,只要李珦一被定罪那么李瑈就是朝鲜王的不二人选。
“但愿如此吧。”李瑈闻言脸上禁不住流露出了一丝笑意,他等了这么长时间终于等到了李珦受审的一天,从目前的证据看李珦这次势必受到牵连。
此时此刻,李瑈心中最感激的人是李瑢,虽然李瑢暗地里背叛了他与李珦合谋,但还算是有良心没有诬陷李瑈参与了李珦被行刺一事,进而使得李瑈能得以置身事外。
李瑈无论如何都不会想到,李瑢之所以这样做是受到了李云天的指示,其目的是除掉李珦这个朝鲜国的世子。
第二天,义禁府外里三层外三层围满了明军士兵和朝鲜士兵,鉴于此次在义禁府审理的案子事关重大,所以义禁府的安保事宜由明军和朝鲜兵共同负责。
虽然汉城腊月的天气异常寒冷,可街面上还是围满了前来看热闹的百姓,远远地在站在远处议论着今天的义禁府里的堂审,暗自猜测着李珦能否从中脱罪。
不仅百姓,看热闹的人里还有不少汉城各大衙门的官吏,因为今天义禁府的审问所有的衙门都默契地停止了办公,毕竟审案的结果将涉及到朝鲜国未来国王的人选。
由于身份特殊,李瑈没有被邀请去义禁府听审,焦急地在家中等待着审案的结果,显得有些心神不宁,坐立难安。
当云娜在一众护卫的簇拥下出现在义禁府大门前时,柳尚民率领着李稷和黄喜等官员出门迎接,客客气气地把云娜请了过去。
别看云娜只是李云天身边的副官,军衔不过少校而已,但柳尚民等人可将其视为李云天派来的代表,因此岂敢怠慢了她。
与大明审案不同,大明各个衙门都建有专门用来审理案件的公堂,可义禁府不一样,或许是因为考虑到合理利用资源,因此义禁府并没有设立审案的大堂,通常在院子里审理案情。
这使得云娜感到有些不适应,除了大明除了公审外都是在公堂上审理案子外,义禁府在看起来也显得有些寒酸,虽然这是跟锦衣卫北镇抚司一样性质的衙门,但无论建筑物的规模还是建筑面积的大小都跟大明普通的县衙相似,使得云娜完全感受不到审理大案时的那种紧张压抑的气息。
随着云娜的到来,柳尚民正式开始审理李珦的案子,由于听审的官员比较多,故而只有六曹判书级别的官员才有资格落座,其余的人员唯有站着。
云娜的座位与李稷和黄喜等官员不同,并不是位于柳尚民前方左右两侧,而是在柳尚民的侧后方,彰显出了云娜与众不同的地位。
在云娜看来,案子的审理过程显得无比枯燥,她早就对李珦一案的证供倒背如流,因此对涉案人员提供的证供没有丝毫的兴趣,只不过是欣赏一出由李云天幕后导演的戏剧而已。
柳尚民审案的态度非常严谨,对于每个证供都下工夫去查证,因此使得听审的人没有任何异议。
而且,柳尚民遇到难以判断的证供时会对那些涉案人员动用大刑,打得那些人鬼哭狼嚎,鲜血淋淋,这个时候柳尚民可不会手下留情,就是打死再多的人也没事,关键是要让那些家伙开口说实话。
可惜的是,那些受刑的家伙所说的就是实情,他们所知道的东西是李云天刻意让人传递给他们的,所以无论柳尚民如何用刑都不会得到完全一致的答案。
原因很简单,因为那些人所知道的东西原本就是矛盾的,是李云天为了搅浑这起案子故意设下的圈套,要是案子一帆风顺的话会让人感到怀疑,所以适当的瑕疵反而使得案子更加真实。
其实,李珦一案中那些涉案人员都是不起眼的小喽啰,真正能置李珦于死地的人是李瑢,因为李瑢在这起案子中是直接与李珦接触的人,他的证言对李珦最为致命。
其次,对李珦第二致命的人是李珦的管家李兴,按照李瑢的交代,他与李珦的接触是通过其李兴来达成的。
尤为重要的是,李兴是李珦的人,因此他的言论对李珦来说非常关键。
李稷和黄喜曾经都想接触李兴,不过非常可惜,由于李兴是本案的重要人物所以柳尚民并没有让两人见李兴,以免发生什么意外。
毕竟,柳尚民才是李珦案子的主审,虽然他不想招惹李稷和黄喜,但是更清楚李兴的重要性,万一李兴有什么意外的话李珦的案子就砸了,那么他可就难辞其咎了。
正是因为知道这一点,李稷和黄喜才没有非要见到李兴,很显然柳尚民有着他自己的底线,这个时候要是把柳尚民得罪得话对他们而言可极为不利。
终于,案子审到下午的时候,柳尚民传召李兴前来作证。
当身穿囚服的李兴被狱卒押着来到众人面前的时候,现场起了一阵小小的骚动,谁都知道李兴证供的重要,万万想不到李兴竟然会背叛李珦。
“罪人李兴,见过各位大人。”李兴被带到柳尚民等人的面前后跪在了地上,诚惶诚恐地行礼。
云娜面无表情地望着李兴,她知道李兴是迫不得已下才背叛的李珦,因为他的家人已经统统被云娜派去的人带走,如果他不按照云娜所说的去做就准备给家人收尸。
不过,李兴并不清楚绑走他家人的那些人身份,一直以为是李瑈派人做下的,万般无奈下唯有背叛李珦以保全家人的性命,他非常了解李瑈的为人,知道李瑈会真的杀了他的家人。
在李云天的这个临时策划的这个计划里,除了李瑢外李兴是置李珦于死地的重要人物,有了李兴的证供就能使得李珦与李瑢谋划行刺的事情变得真实。
“李兴,本相问你,你与世子殿下是何关系?”在众人的注视下,柳尚民不动声色地沉声喝问道。
“回右相大人,小人是世子殿下的管家,专门负责处置世子殿下的杂务。”李兴闻言连忙抬起了头,表明了自己的身份。
“本相问你,你是否知道世子殿下为何被人行刺?”柳尚民闻言沉声问道。
“回右相,世子殿下之所以会被人行刺,是因为其想利用行刺事件诬陷首阳大君,这样的话首阳大君就无法与其争夺朝鲜王的王位。”李兴的双目闪过一丝黯然的神色,随后抬头望着柳尚民高声说道。
听到这里,现场顿时轰的一下就爆发了骚动,如果不是亲耳听见的话,谁能想到李兴竟然真的开口指证李珦。
“一派胡言,世子殿下乃国之储王,怎会用这种方式来与首阳大君争位!”随后,一个愤怒的声音从听审的官员中传来,高声指责李兴,“说,你收了多少好处,竟然做出了卖主求荣的事情要诬陷世子殿下,实在是卑鄙至极!”
第1300章按部就班
随着那名官员的质疑,原本就起了骚动的现场顿时变得有些混乱,听审的官员们相互间交头接耳、窃窃私语地议论着李兴证供的真实性。
云娜见状柳眉顿时微微一蹙,看来还是有人不怕死,竟然敢在堂审的时候蹦出来,这在大明可是咆哮公堂的罪名。
“来人,将扰乱堂审的家伙带上来,重责二十大板后轰出去。”柳尚民的脸色刷一下变得阴沉,心中对那个搅局的人感到异常恼火,于是冲着现场负责秩序的义禁府士兵们高声喝道。
很快,几名士兵冲进了听审的官员中,把一名身穿三品官袍的中年官员拖了出来,按在李兴一旁的地上后扒下裤子,噼里啪啦地往他的屁股上打起了板子,惨叫声随之响了起来。
二十大板后,那个倒霉的官员屁股上已经鲜血淋淋、皮开肉绽,被两名义禁府的士兵架着双手拖了出去。
“本相事先言明,倘若有人再敢干扰本相审案,那么本相将重责其五十大板。”等那名受刑的官员被拖走后,柳尚民环视了一眼现场的众位官员,冷冷地开口警告道,他可不希望类似的事情发生第二次。
柳尚民有充足的理由这样做,除了他是此次案子的主审外,现场还有云娜在督审,故而对于这种扰乱审问的行为他自然是深恶痛绝了。
现场的官员们闻言后不由得暗中对视了一眼,然后纷纷陷入了沉默,很显然柳尚民并不是在开玩笑,因此只有傻子才会去触这个霉头。
“李兴,本相问你,你说的可是实话,要知道诬陷世子殿下可是死罪。”见在场的官员们安静了下来,柳尚民沉声问向了李兴。
“回右相大人,小人说的句句属实。”李兴闻言连忙以头触地,高声回答,事已至此他已经没有了退路,唯有一口要定李珦与李瑢勾结。
“好,那你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原原本本地讲出来。”柳尚民闻言不动声色地说道,同时心中暗自叹了一口气,李兴加上李瑢,李珦这次可是在劫难逃了。
“右相大人,世子殿下回到汉城后感觉首阳大君与大明往来密切,担心首阳大君夺去了王位,故而想到用假刺杀的方法来陷害首阳大君,这样一来就能使得首阳大君失去继承王位的资格。”
李兴闻言深深吁出一口气,然后有条不紊地说道,“为了使得这个刺杀计划天衣无缝,世子殿下特意找了安平大君,许诺以后给其朝鲜最大的权力,进而使得安平大君参与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