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官-第1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啪!方应物反过手来,也拍了汪芷一巴掌,“也好叫你晓得,我给你善后更麻烦!前两年帮你躲过祸事,结果你又按下葫芦浮起瓢,天知道几年后该怎么办……”
汪芷一赌气,背过身子不说话。方应物挨挨擦擦地凑过去,在汪芷耳边吹了一口气,“不用过于担心,我自有分寸。”
汪芷虽然没有答话,但方应物知道她肯定正在听着,便继续说:“你猜猜,我把刘珝牵扯了进来,天子心中是不是乐见其成?会不会对我有点小欣赏?”
汪芷蹙起眉头,方应物这话仿佛有点道理……本来阉贼梁芳、妖僧继晓是众矢之的,天子承受很大压力。
但方应物跳出来连带刘珝一起大骂,成了一时的焦点,倒是帮天子分担走不少压力。方应物逃进庙里耍赖,天子为何轻易放他一马,大概就有这个因素在内。
不过汪芷还是觉得很忧心,转过身来正色道:“那你如何应付次辅刘珝?你这行径总像是站在悬崖边跳舞,稍有不慎就掉下去粉骨碎身。”
方应物神秘一笑,“岂不闻吉人自有天相。”汪芷吐槽道:“你又掐指一算了?这回少了几年寿命?”
方应物开解道:“你先别担忧我了,我自保不成问题。倒是你听我一句劝,在宫里时可悄悄去西苑,结交一下废后吴氏,以为日后保身之道。”
汪芷有点茫然,“废后吴氏?好像听宫中老人提到过几句。”
方应物叹口气,汪芷毕竟是年轻,对宫中老掌故了解不多,想那吴氏被废都是遥远的二十年前之事了。他耐着性子,简单解释了几句。
汪芷惊奇道:“这种宫闱秘事,你却了解如此详尽,你究竟是怎么知道的?”方应物避而不答,只说:“别跑题,你照我说去做。”
汪芷怜悯的摸了摸方应物的脸,“还是少掐指一算?这么算下去,你还能活到三十么?”
说完话,汪芷与方应物前后脚离开了何娘子酒店,各回各家。
之后几天,朝堂上的风暴仍旧在持续着,只不过风头有点不同。次辅刘珝以退为进,上了辞官奏疏后,真回家闭门谢客了。
而与此同时,一波舆论攻势开始配合着刘次辅的动作出现了,至少有十几封奏疏弹劾方应物妄议朝政、诽谤大臣、该当问罪!
还有指责方应物人品败坏、沽名钓誉,居心叵测的搅混水泄私愤!甚至有更明确的谏言,请求将方应物直接逐出京师,远放边僻州县以儆效尤!
面对这波攻势,方应物的父亲方清之也没有半点动作,完全没有表现出袒护自家儿子的意思,不过大概是为了避嫌。
而受到瞩目的方应物上了一封辩白疏,自称忠心为国、天地可鉴。又说如果因为自己弹劾几句次辅,就被肆意围攻污蔑,那今后还有谁敢进言?
然后又有人抨击方应物,说风闻言事乃是言官之责,方应物只是一地知县却也敢风闻言事,实属违规。
常言道,双拳难敌四手、好汉不敌人多。方应物纵然个人实力很强,但单枪匹马面对有组织有计划的围攻,显得弱势许多。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他又不肯勾连同党来帮腔,一味的自己独自论战,显然在声势上落下风。在明眼人看来,孤军奋战的方应物如同狂风暴雨中的一叶扁舟,被朝廷处置也就是迟早的事了。
在成化二十年新年即将到来之际,朝廷各大衙门封印休假的前一天,独自抗争次辅势力的方应物终于绷不住了……不等朝廷处置下来,他也要辞官了!
第四百七十三章 惊变
承天门外御道西侧,通政司。在这各衙门准备封印过年的时候,通政司作为朝廷文牍往来的中枢衙门,也渐渐的闲了下来,这时候奏疏已经不多了。不过由于通政司衙门的特点,肯定是要坚持到最后的。
通政使张老大人悠哉悠哉的坐在公房里喝着热茶,琢磨着今天看什么书打发时间。
他刚从书架上随意拿下一本,还没来得及看封皮,便听到门外传来慌慌张张的脚步声。然后有书吏叫道:“大老爷!宛平县知县方应物亲自来送奏疏!”
方应物可是最近的重点关注对象,张老大人便吩咐道:“将方知县带进来,本官亲自见上一见。”
不多时,方应物被带到通政使大堂上,亲手将奏疏递交上去。张老大人展开奏疏迅速浏览了几下,这内容很简单,就是上疏辞官。
忍不住叹口气,张通政使劝道:“方知县静静等待朝廷处置即可,何至于辞官?即便被发配外地州县,那也不失为一种磨砺,你还是少年人,多点磨难不见得是坏事。
如果辞官归去,那功名就没了,之前所作所为岂不前功尽弃?须知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你还是将辞官奏疏拿回去罢!”
张老大人倒是好心,他还有潜台词没说出口:那刘次辅闹辞官,你方应物也跟着闹辞官,但你分量差远了。刘次辅肯定是真戏假做,你方应物估计要弄假成真,和刘次辅这样顶牛没有意义。
方应物神色悲愤,慷慨而道:“吾羞与国蠹同列于朝廷!虽势单力孤,但何惜自身!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虽千万人吾往矣!”
张老大人再次叹道:“君能言人所不能言,吾辈羞愧!但粉骨碎身物有何益哉,尚请深思!”
方应物答道:“下官已然三思,无所变也!”此后不收回奏疏,直接转身离开。
张通政使目送方应物走出大堂门外,又听到他高歌道:“不恨生平误,惟期报国恩。四海如可靖,此身何须论!”
消息传出,闻者无不唏嘘感慨。方应物因为弹劾次辅遭到持续围攻,一直抵抗到今天,在官府封印前的最后一天终于被迫上疏辞官,这无异于是鸡蛋碰石头的下场,可也有几分悲壮色彩。
之后随着新年假日到来,各大衙门纷纷封印,朝廷基本停止运转,除了相关礼仪事务,一切政务都被冻结。总而言之,过完年再说,那起码是正月十五以后了。
但几乎可以肯定,一旦过完年,方应物的官职也就当到头了。次辅和宛平县知县两个辞官奏疏摆在面前,朝廷肯定要挽留次辅。
方应物上辞官奏疏的事情并没有让县衙里知道,免得多生事端,连奏疏也是亲自送到通政使司的。
他从通政司回来后就封了知县大印,宣布县衙放假。回到家里拜见父亲,却听父亲方清之道:“你说出风头就是出这个风头?不过也好,没有丢我方家的脸面。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么……”
方应物心里无语,父亲大人你不会安慰人就别安慰了,听着好别扭,什么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儿子我承受得住这种打击。
又过了几日,就到了成化二十年正月初一,按惯例,在这天要举行元旦大朝,文武官员齐齐进宫朝觐拜贺,包括方应物这样被处罚过“免朝参”的。
方应物跟着父亲进了皇城,来到奉天门这里,等待着朝会开始。方清之作为翰林官,先上了奉天殿侍候圣驾,方应物就只能继续在外面等着。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大概就是方应物最后一次朝会了,看在熟人眼里未免有几分同情。
掌院都御史李裕走到方应物身前,摇摇头叹口气,拍了拍方应物肩膀;兵部尚书张鹏走到方应物身前,摇摇头叹口气,拍了拍方应物肩膀;
都察院副都御史屠滽走到方应物身前,摇摇头叹口气,拍了拍方应物肩膀;刑部郎中洪廷臣走到方应物身前,摇摇头叹口气,拍了拍方应物肩膀;
都察院御史项成贤走到方应物身前,摇摇头叹口气,拍了拍……啪!方应物打掉了项成贤的手,鄙夷道:“你装什么大辈!”
项成贤低声道:“你一直拒绝别人帮忙,被修理得灰头土脸,究竟打着什么主意?是不是今日有什么埋伏和绝地大反击?”
方应物坦然道:“你猜得大错特错,今天我就是上朝拜贺来了,别的什么也没有。”
“我不信……”项成贤发自内心地说。在他心里,如果这么消停,那就不是方应物了。
但这次项大公子真猜错了,今天方应物什么也没做,一直到朝会结束也是平平静静的。对此项大公子感到十分迷茫,难道方应物真厌倦了做官,打算回家休养去?
正月初一过去,就是正月初二,这天没有官方活动,朝廷诸公纷纷忙着拜年,京师再次进入了名片满天飞的时间。
方应物站在自家前庭,负手而立悠然远眺,神态说不清道不明……项成贤站在旁边,死缠烂打地问道:“方贤弟,你究竟想干什么?你不说明白,为兄我就不走了。”
方应物嫌他聒噪,伸出食指,优雅地对着项成贤“嘘”了一声。
装逼要被雷劈!项成贤正要再次张口,忽然间不知从哪里传来“轰隆隆”的闷响,仿佛是雷声但又不是雷声。
项成贤吓了一跳,难道真打雷了?随后他感觉脚下大地突然抖动了几下,身子不由自主的晃了几晃。
不止项大公子如此,但凡京城里的人都感觉到了。有经验的人迅速判断出,这是地震了,而且是京师地方地震了!
反应过来后,项大公子满脸都是震惊与骇然!他望着淡定自若的方应物,就像是看到了半仙光环笼罩在他身上!这方应物难道是身负天命之人吗!
在这年头,地震与天变都是重大异象,根据天人感应理论,这被看做上天对天子和朝廷的警告,更别说是发生在京师地区的地震,发生在正月佳节时候的地震!
这下朝廷官员谁也没心思拜年了,稍有政治敏感性的人都明白其中意义,现在哪还是过年的时候?几乎所有大臣不约而同的齐聚衙门,等待进一步消息。
成化天子本就迷信神佛,此时也仓皇失措,被上天示警给吓住了。立刻下旨停止了一切宫中庆贺新年的活动,等待着外面的奏报。
随后各方急报纷纷传递到京师,整体情况也被统计出来了。当日京师至宣府诸路俱地震,天寿山、密云、居庸关、古北口一带最严重,城垣墩台驿堡倒裂不可胜计,陵寝也被惊扰,百姓有被压死者。
朝廷拨发太仓钱粮、京营军士救灾是题中应有之义,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但所有人都知道,最重要的事情是,这次地震该怎么解释?上天为了什么而示警?谁要为这次示警负责?
想要研究这个问题,那就要把时间倒回去,看看最近朝廷发生了什么事情……无非是刑部员外郎林俊冒死弹劾梁芳、继晓,下狱待斩;宛平县知县方应物弹劾刘珝误国,即将被罢官而已。
第四百七十四章 天威难测
话说这次地震发生之后,天子立刻下诏要群臣谏言。本来天象、天变这种敏感事情,是钦天监的专业领域,一般情况下只允许钦天监密奏议论,其他大臣不敢擅自议论天机。
但这回成化天子吓坏了,除了钦天监之外,便广开言路让群臣进言,也好“兼听则明”。
群臣上疏进谏,大部分内容无非是请求赦免林俊死罪,驱逐阉贼梁芳、妖僧继晓等佞幸小人——这是主战场;还有上疏请天子慰留方应物,以嘉勉忠直,涵养天下士气。
闲话不提,却说方应物上辈子搞明史研究时,确实记住了成化末年的三次天变时间,这倒不是因为他智商超群,事无巨细都能记在脑子里。
而是因为成化末年天变时间实在太特殊,连续两年都发生在正月新年佳节时候,将成化天子吓个半死。只要仔细看过这段资料的,嘀笑皆非之余,大概都会有很深印象。
其实方应物谨慎怀疑,成化末年是不是因为有这几次天变,才能维持住一股人心和正气,暂时震慑住了天子和妖邪?
不然那些奸邪小人、僧道方士、佞幸太监只会更加肆无忌惮,人心士气只会更加败坏。若真如此,到了弘治朝时即便想激浊扬清又谈何容易?
在地震之后的纷纷扰扰中,方应物也回到了宛平县衙,承办朝廷交待分派下来的各项事务。
他的心思很平静,没有太多想法。天大地大,是元月这个敏感的时间,又是京师这个敏感的地方,发生地震这样敏感的变异,下面顺其自然就足够了。
方应物并不担心自己被看成妖孽,在他前面,还有关在诏狱里的林俊林大人。
在真实历史上,这次天变最大的受益者是这位林大人。本来因为死谏,林大人已经天子判了死刑,脑袋差点落地。
结果因为发生天变才捡回一条命,改判为贬谪外地,博得了好大名望,后来林大人这份老本一直吃到了嘉靖朝,当上了尚书。
而在本时空,他方应物只不过是未卜先知,跟在林大人后面捞一口汤喝而已,不过也很知足了!
但方应物却忘了一件事……诚然林俊林大人是高光人士,本次天变的最大风向标,他只是大树底下好乘凉和闷声发大财,可是在目前,林大人仍然被关押在诏狱。
也就是说,朝廷里任何人都接触不到林大人,而另一个小风向标方应物却是触手可及的。
于是乎,宛平县县衙再一次热闹起来,怀着各种心思的人纷至沓来,几乎踏破了县衙大门。
瞬间变得炙手可热的方应物连呼吃不消,离开了县衙回到家里。可是同样访客盈门烦不胜烦,搞得父亲方清之脸色很差。
无可奈何,方应物只好又从自家后门逃出去,悄悄回到县衙这边,不过并没有进去,而是藏身于县衙对面的何娘子酒店。
如此东躲西藏之后,方大知县才得到了几分清静。当然只是几分清静,并不是绝对的清静,还是有人能骚扰到他,比如东厂提督太监汪芷。
“到底是怎么回事?你心中究竟有什么天机?”汪芷用审视的目光反复打量着方应物,口中毫不客气的逼问道。与此同时,她的手里还在不停把玩着一根马鞭,最近汪太监迷上了骑马运动,公开出入时都不乘轿子了。
方应物心里总觉得那根马鞭仿佛是有意无意的朝着自己比划的,往侧边躲了躲,“你能先把马鞭放下么?转来转去的我看着眼晕!”
汪芷放下马鞭,“说啊!到底其中有什么秘密?”
方应物正义凛然地答道:“我当然是一心为国为民、舍生忘死弹劾权奸!至于天变地震,非我等凡夫俗子可揣测也!”
“呸!”汪芷用这种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其实在朝廷大多数人眼里,林俊和方应物所作所为或许有邀名之嫌,但却是实打实的不惜自身与奸邪小人搏斗,引发天机无论是上天感应还是偶然巧合,还都在正常可理解的范围内。
总而言之,没人觉得林俊和方应物能提前预测天变发生。
但与方应物最亲近人的感受却不相同,包括方清之、项成贤、汪芷等人在内,他们之前无不觉得方应物举止怪异反常,后面地震发生更让他们惊奇。回想起来,方应物仿佛就像是知道地震会发生,所以早有预谋!
其中原因方应物当然打死也不说,无论是谁来问,只一口咬定说:“这次确实是一次偶然!”
纠缠了一个时辰,也问不出个所以然,汪芷只得怏怏离去。如今她可是新上任的东厂提督,最近又发生了天变,各种事务多到飞起,可没有太多时间与方应物耗着。
临走之前,汪芷抛给方应物一个还算有用的信息,“你还是小心点!不要以为发生了天变,所有事情都会向着你!我听说有人打算上疏弹劾你!”
方应物奇道:“到了这时候,还有人敢弹劾我?谁敢这么找死!”
汪芷没说是谁,只告诉方应物道:“别人要弹劾的是,正因为你肆意诋毁当朝宰辅,国家柱石动摇,天子迟迟不能纠正,这才导致上天示警!
所以请天子速速责罚你,并安抚宰辅大臣,以正视听!我看说的有点道理,天子说不定真会动心,你还是小心点罢!”
这样解释也行?方应物愕然不已,真是一张嘴两张口,什么人都有,这个说法简直太荒唐了!
但是荒唐归荒唐,却让方应物细思极恐。如果说当初方应物跳出来大骂刘珝,是帮着天子分散了一部分压力,所以天子对他出格行为稍微优容了一下。
那么这次,群臣借着地震纷纷上疏,请天子处置梁芳、继晓两个天子宠臣,可以想象天子肯定十分为难。
若这时候,有人另外提出一种解释,拿自己来当天变由头,分担了梁芳、继晓的责任,天子会作何想?
常言道,天威难测,最是无情帝王家!荒唐又算什么?
第四百七十五章 鬼上身了?
成化天子朱见深这几日因为地震的事情心烦意乱,看着吵吵闹闹七嘴八舌的奏疏更是烦透了。
此时有左右近侍进言道:“不妨召集大臣廷议,当面议论出结果便可一劳永逸。”
朱见深考虑过后,便准奏了。下发诏旨曰:正月十三日集阁臣、部院三品以上、词臣从五品以上、掌科给事中、掌道监察御史于文华殿廷议,朕亦御临。
朝臣见到诏旨,无不唏嘘感慨,这是深宫宅男天子近十年来第三次在非朝会场合面见大臣罢?真不容易,若非出现天变还真逼不出天子。
转眼到了正月十三日,群臣毕集文华殿外。天子升了宝座,群臣趋步上殿舞拜山呼。
天子有口吃毛病,懒得说话,便由太监覃昌代替天子长篇大论一番,然后请群臣畅所欲言。
早有人准备多时了,刑科都给事中王墨立刻出列奏道:“阁臣建官无宰相之名,而责任实有均衡之重,臣以为阁臣辅政中枢,顾问代言、调和鼎鼐,位实重焉!
今有朝廷之外地面官方应物妄作擅言、臧否人物、诽谤阁臣,致使中枢动荡、人心不定、庙堂不宁,于政事多有害处!岂请陛下顺天应人,制裁妄言,以正纲纪!”
出现天变后,最重要的就是如何解释天变,或者说最重要的是天变是被什么所感应而出现?这位王大人提出的解释就是,天变应在中枢,由于中枢动荡而出现。
王墨话音刚刚落下,便有人急不可耐的发言道:“王拾遗此言差矣!”
这个声音很年轻清朗,还带着浙西口音,殿中诸公顺着声音望去,却见从班位后面闪出一人。再细看此人年近三十,许多人都感到有点眼熟却又想不起是谁。
王墨倒是看出来了,此人应当是都察院监察御史,毕竟给事中与御史合称科道言官,大多数人多少都有点印象。
只是王墨也记不清此人到底是谁,但这就足够了,便开口呵斥道:“今日只许十三道掌道御史上殿,汝因何在此?都察院也敢放你上殿?”
王墨可以肯定,自己不一定认识所有御史,但十三道掌道御史确都认得。眼前此人既然不熟悉,那么肯定不是掌道御史,如此则不该进来。王墨自恃老资格,呵斥他几句不过分。
掌院右都御史李裕出列,淡淡地看了王墨一眼,开口道:“此乃山西道御史项成贤,今日掌道马御史因病不能出,委托项成贤代为上殿。莫非王拾遗觉得言路只能由你所定?”
御史老大出来背书,王墨只能无言。项成贤便继续道:“敢问王拾遗,你所言不明,可是宛平县方应物弹劾次辅刘公之事?”
王墨答道:“是又如何?”
项成贤又问道:“那么在王拾遗看来,次辅刘公被小人谗言所伤,上疏辞官导致中枢不稳,故有天象示警?”
这全都是自己刚才表达的意思,王墨没有不承认的理由,所以又答道:“正是如此。”
项成贤口气带有几丝嘲讽道:“如此说来,刘公在王拾遗嘴里堪称朝廷柱石了。”
王墨反问道:“若阁臣刘公不是朝廷柱石,难道方应物才是?以刘公之德行,自然当得起。”
殿上诸公渐渐皱起眉头,这项成贤出来说话夹七夹八的,把堂堂的君前廷议变成了小孩子拌嘴,像什么话?
听说此人与方应物是同乡,也是好友。那方应物言辞犀利、条理分明,但这项成贤说话却是夹缠不清的,两人之间的差距也太大了。
项成贤忽然甩开王墨,转身来到阶下,叩首奏道:“陛下!臣请斩奸邪王墨,以谢天下!”
项成贤一言既出,顿时殿中一片哗然!他这话实在来得太突兀了,甚至是莫名其妙的,没说几句话就向天子奏请斩王墨,什么玩意!
虽然项成贤请斩自己,但王墨可不为自己的脑袋担心。只是站在原处连连冷笑,这项成贤以为殿上议事是小孩子过家家么?
有王墨的好友出列奏道:“项成贤危言耸听、扰乱朝仪,当逐出殿中、罢去官职!”
项成贤对一切杂音充耳不闻,继续奏道:“今之阁臣,古之宰辅也,虽无宰相之名,却有宰相之实!臣尝闻,太祖高皇帝有谕,中外大臣有敢上疏称赞执政大臣之德者,皆斩!”
王墨想到了什么,脸色顿时变得雪白。他也知道,在国朝之初,太祖高皇帝为保住朱家万代江山搅起腥风血雨,废除了丞相官职并下诏:敢议复立丞相者斩,敢上疏称赞执政大臣者斩!
项成贤最后总结道:“方才都给事中王墨当众称颂次辅刘公德行,诸公皆有耳闻,此必为奸邪也。臣以为依照祖训理当问斩,以谢天下!”
项大御史话音既落,但殿上众人皆哑口失语,一时间没有人说话。若要按照祖训,这王墨还真不杀不行。
有些红线还是很清楚的,王墨这不是就事论事,是直接称赞褒扬宰辅个人德行;也不是自己写书品评人物或者私底下议论,而在正式朝议上公开称颂,比上疏还严重!
众人突然也醒悟到,敢情这项御史方才反复绕来绕去,就是为了让王墨说出“以刘公之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