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崇祯盛世-第1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由检不再废话,大致的讲了一下电脑的原理,也不是让他们制造电脑这么复杂的东西,只需要这帮人会用就好,要生产电脑,他自己都还得到现代去培训的!
“刚才朕说的就是办公电脑化,这个电脑,是朕自己研制出来的,现在条件有限,只能在中书院中用,有了这个东西,给京师的老百姓,给一百万人等级名册,登入户口,只需要十个人,十天之内就可以完成!”朱由检兴致勃勃道。
所有人忍不住发出一声赞叹,因为看见皇帝噼里啪啦的拍了几下那个那个平躺在桌上的东西,墙上就出来了一段皇帝刚才讲过的话,令人叹为观止!只是,他们觉得这些字好像认得,又跟平常用的字大不一样。(未完待续……)
第0391章 讲课
面对一帮朝中重臣,很多都是花白胡子的老者了,如果不是这样,朱由检也不会找一堆太监来帮着理政,说是说太监不得干政,但司礼监把持大明政治的实质,根本就没有停过!
只是,大家都不能承认这个事实而已,可是这个事实,已经存在了几百年上千年了!
太监要看在什么皇帝手里,在一个勤政的皇帝手中,多用太监,绝对是比多用外臣要保险的多的!
“要用电脑,要改制教育,都要简化文字,让读书人遍及大明,遍及社会的各个阶层,老百姓的民智不开,整个大明的发展就会受到阻碍,不要怕老百姓懂的多,不要觉得懂的多就会难管制,我们一起都要从实际出发,等会呢,朕会编写一套输入法,灵活的太监呢,先跟着朕学,然后教会一帮主要需要用电脑的干吏使用,你们再互相教授。
说到文字简化,这电脑中就有一部字典,朕已经让曹化淳和郑鄤具体负责这个差事,限定你们在三日内,将这电脑中的字典誊写成册!编订咱大明的第一本字典,就叫做崇祯字典!
当然,这本字典中用到的字,主要是日常用的常用字,你们将来也可以将原先的繁体字,编订一部字典,也叫做崇祯字典古文版,这个就先叫简体版吧!三日编订,四日刊印!朕要求在四日内,所有在京官员要人手一本!今后的文字书写,也要改制,以前是从上到下。从右到左。今后是仍然是从上到下。不过要改成横着书写,然后从左到右,就跟朕打出来的这些字一样。”朱由检教的很耐心。
朱由检似乎不是在跟这些人讲话,而是在回忆着自己在现代的点点滴滴,他不懂当初最先发明文字的人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要从上到下,还要竖着写,还要从右到左。很不科学嘛。
只有科学的方式,才会在后世被整个地球统一起来!
但现在朱由检弄这一套,是很让这些人不习惯的,书写方式,还有文字这些,那都是用了一辈子的,一个人的习惯一旦养成就很难改变,所有人都觉得皇帝这样做是多此一举!是脱了裤子放屁!但没有一个人敢吭声的!这就是京察大计之后,铁血皇权发挥的作用,想当殿撞死!就跳出来反对!
朱由检看了看众官员的表情。知道这些人很不以为然,却没有说什么。他的话,就是圣旨!服不服,都要按照自己说的去做!总有一天你们会习惯这种新的书写方式的!朕也是为你们好!
兴致勃勃的朱由检又讲了一些文字简化,简化后的文字,跟原本的区别在哪里?简化的规律是怎么样的,其实这些都不难接受,当初简化文字的时候,也是很多大学问家花了整年的功夫弄出来的!现在有现成的,当然就不用再去伤脑筋了!
“刚才说了文字的简化,说了怎么用电脑打字,还讲了这些办公软件的具体用途,这些朕会手把手的先叫中书院的这些太监用,然后让他们再教你们用!下面换换脑子,朕来说说朕对建立皇党的一些具体想法。”朱由检斗志昂扬的将他心中已经成形的皇党和皇青团,皇少队的理论系统的讲述了一遍,虽然已经过去了三个钟头,但他一点都不觉得疲倦,恨不得将这些思路一口气都灌输进这些人的脑中!
体制称呼可以不变!但思路绝对是要变化的,这叫做,换汤不换药!
所有的在京官员们,大都是第一次接触这样的想法,除了周延儒和史可法的几个好友外,周延儒和史可法并没有多少朋友,尤其是周延儒,周延儒的性格是很孤傲的,这也正是朱由检选择他作为自己要培养的第一个党员的原因!皇党,不能在建立的最初阶段就开始拉帮结派!
无论是什么体系,无论这个体系多么的先进,拉帮结派,总是千古不变的!朱由检就是要最大限度的减少这样的事情!
“等第一批党员到位后,我们这个朝廷,大明朝廷!将焕发新的生机!朕希望,所有人都众志成城!朝廷的体质不会做大的变动,所以的职能机构照常运转!只是有几个机构职能重叠的,需要裁撤,合并,今后,朕就在中书院跟诸位臣工一道理政,也不需要一些重叠的机构了,机构重叠,大致是为了减少发生错误的机会,今后大可不必,先期做好了,就不怕后期走错,先期没有做好,后期补救,也属于徒劳!刑部由原来的案件复核机关变为审判机关,刑部设尚书为长官,设左右侍郎为副官,另外还设十三清吏司具体掌管中央与各省审判。
大理寺在元朝一度被废除,明朝又设立,但是重新设立的大理寺由唐宋时期的审判机关变为复核机关,设大理寺卿为长官,下设左右少卿、左右寺丞为副官。
都察院由原来的御史台更名而来,职权仍然是监察,也参加重大案件的审判,且对刑部和大理寺进行监督。
拿这三个机构为例吧!”朱由检的话锋一转,讲到了改制上面了!
这是这里众位高官们最关心的,所有人都紧张的竖着耳朵,毛笔不停的点着墨汁,生怕遗漏了皇上讲话的要点!
“衙役司就可以跟刑部合并,仍然叫做刑部,主要负责审判!大理寺和都察院就可以合并了,就叫都察院就可以,没有必要弄两个机构!其他的各部,你们自己也将机构尽量精简,今日就拟出一个章程,各部尚书,直接报给朕处置!再回过头来说说教育改制。”朱由检喝了一口茶,他一点都不觉得累,实际上,他已经连续不停的说了五个小时了!不少官员站着都要累趴下了。(未完待续……)
第0392章 小学中学大学
一众在京官员虽然都已经有些支撑不住了,但也没有人敢说什么。 。23。o
每个人其实都跟郑鄤一样,都很佩服皇上的毅力,您不歇着,大家伙儿也都不能歇着啊。
对于皇帝的勤勉,不管是朝廷中的高官,还是地方上面的官员,甚至是小民百姓们,其实都很清楚,但即便如此,并没有多少人佩服皇帝,并不是说一个当皇帝的人勤俭勤勉,就是什么很能够被人说道的事情。
这只能说这个皇帝严于自律,跟他的水平高低,没有太大的关系,因为你是皇上,并不是老百姓啊,人们要看见的,是你怎么样的去表现才干,表现一代君主的雄才大略!
人们不会将心思放在你勤勉不勤勉,勤俭不勤俭上面,也不会去关心你找了多少个女人,人们只会关心你的政策,你的能力,你对这个国家做出的改变!
“本朝的的学校教育制度主要有中央官学:国子监!本朝的国子监建立于太祖初定金陵时,改应天府为国子学,后来重建校舍于鸡鸣山下,名曰国子监。至成祖永乐元年又在北京建国子监。皆置祭酒﹑司业﹑监丞﹑典簿各一员。北京的国子监主要建筑有集贤门、太学门、琉璃坊、辟雍泮水、彝伦堂及四厅(典簿、绳愆、典籍、博士)、六堂(率性、修道、诚心、正义、崇志、广业),还有御和敬一亭。
国子监学生称为监生。依其来源分为四类:
一是会试落榜的举人,称为举监。
二是地方官学生员选拔入监的,称为贡监!
三是一定级别以上的官员及功臣后代。称为荫监!
四是缴纳钱物而买到的监生资格。称为例监。
五是外国留学生。大致来自高丽、日本、俄罗斯等,称为夷生。
监生历事制:历事即“历练政事”,是实习官吏的制度。
凡在监10余年者,派到六部诸司实习吏事,并考察其勤惰。历练3个月,进行考核,勤谨者送吏部备案待选,仍令继续历事。遇到官缺,依次补用。表现平常的再令历练。下等的取消历练资格,送还国子监读书。”朱由检侃侃而谈。
官员们都很紧张,都不清楚皇帝将这些大家都知道的事情,再说一遍是什么意思呢?
朱由检笑了笑,“诸位臣工一定很奇怪,朕为什么讲一些大家都知道的事情,是不是?今后,这些官学,私塾。都统统作废,取而代之的是全国一体化的教育制度。人人平等,不分贵贱,从小学开始普及,大明的百姓,人人都有权力上小学,是不收费的,由国家出资!这就是朕的教育改制!小学的课程,主要就是朕刚才要曹化淳和郑鄤负责编制的崇祯字典!当然,课文不能全是背字典,不能死板,要生动化,白话,用一些浅显易懂,能够突出我大明皇党党纲思想的文章,寓教于乐!让学生能够更加的接受这些思想,更加的忠于朝廷,忠于朕!诸位,有什么意见没有?”
朱由检这么一说,所有人恍然大悟,其实今天皇帝说的内容好像是很杂乱,原来都是一环扣一环的啊!众人都不知道该作何感想,头脑都有些混乱,皇帝一下子抛出来的东西这么多,这当中的许多人都是混日子的,能够侥幸从京察大计中出来的,也没有多少干吏,清廉不代表就是干吏循吏!
郑鄤悄悄的看了王承恩和曹化淳一眼,还有一帮的一品大员,每个人都站的笔直,认真的听着皇帝讲话,似乎,没有什么比这讲的更精彩了。
“小学之上,就是中学,这个中学,不是宗学。”朱由检边说,边用键盘将中学两个字给打出来。
“中学主要教授,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历史,政治,这六门课程!暂时不能达到普及,但这些也同样是全国一体化的,只有到了中学之上的大学,才分具体的专业化科目!以前的宗学呢,是专为贵族子弟设立的贵胄学校。招收世子、长子、众子、将军、中尉年未弱冠者入 学,称为宗学。这不好,今后,不论是身份如何高贵,即使是皇亲国戚的子弟,所接受的小学和中学教育,也应该是跟普通老百姓的孩子是一样的!这就是改制!”朱由检进一步解释了中学的概念!
所以人都听得懵懵懂懂的,但是谁敢说话啊?都只有记录的份儿,这正是朱由检需要的,你们就按照朕的意思去办就好,出了什么事情,再坏也坏不过,就是去歪脖树上吊呗!
“至于武学,就属于大学的课程了,北京将专门开设一个国防大学,归兵部管辖,跟礼部就没有关系了!本朝原先设有中央武学和地方武学。今后统统收归中央统一办理,朕要建立一个全世界最完善的国防大学!”朱由检看了看最前排的孙承宗。
老头对之前皇帝讲的东西都没有听懂,唯独这个听懂了,暗暗点头,早该这样,朝廷就是没有系统的军事教育,文官掌权,不切实际,否则以中华的地大物博,人才济济,又怎么会被建奴弄得五十年不得安身!
“下面说到的是儒学,按地方行政区划设立的府学、州学、县学;有按军队编制设立的都司儒学、行都司儒学、卫儒学;在谷物财货集散地设置的都转运司儒学;在土箸民族聚居地区的宣慰司儒学和安抚司儒学等。儒学的思想不能荒废,在小学和中学的阶段,要传承下来,到了大学,所有文科类的专业,都在儒学的范畴!即使是中医,教师,状师,等等,这些跟文字打交道的职业,都统筹于文科,朕到时候会筹备一个京师文科大学!”朱由检也不管底下做记录的这些人听不听的懂,消化不消化的过来,滔滔不绝的讲述着现代的大学分科!(未完待续……)
第0393章 崇祯字典
没有什么事情能够一触而就!
有着百年阅历的朱由检当然早就将这些看透。 。23。o
“最后是数理方面的专科学校:此类学校,原先是包括武学、医学和阴阳学。社学是设在城镇和乡村地区,以民间子弟为教育对象的一种官学。主要学习《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然后学习经、史、历算等知识。我大明王朝的教育形成了从地方到中央相衔接的学制系统:国子监——府州县学——乡学。书院的发展:明初,书院曾一度衰落!到了本朝中叶以后书院十分繁盛!
这是不好的一种现象,现在的这些党争不断,归根结底就是地方性教育的问题!大学,要统一在京师举办,直到小学中学的教育成形,将来可以在发达城市办理京师大学的分校,统一归朝廷管辖!严格禁止地方书院生存!武学刚才说了,统统划分出来,归兵部的国防大学!至于关系到社会的方方面面的需要用到算学的学科,比如,修路,造桥,盖房子,科技医学,都要单独分成可惜,同归京师理科大学管辖!”朱由检深深的呼出一口气,总算是将他今天想到的事情,都说完了!
这些内容,就是他今后这么一段时间,可以说最好是能够把小学,在这个冬天就落实下去!他不知道,他已经足足讲了七个多钟头,外面已经是夜深雪大!
没有掌声,没有献媚,没有期待中的山呼海啸般的崇拜。所有人的眼神都是冷漠的。并没有一个人接受他的这套漫无边际抛出来的东西。所有人都不知道皇帝的脑子里面到底装的是什么,这些都是怎么想出来的啊?
朱由检忽然感觉身上发冷,受再多的挫折,他都可以承受,因为他的心智足够坚定!他最怕的是哪天自己会没有力气再做这些事情!一个人的生命不可能是无限的,这也是人精神最不稳定的一个来源!人,总是会想到自己老,自己死的那一天!
朱由检往正中间的椅子上面一坐。“众位爱卿,大家有什么问题,现在都可以问朕。”
刘鸿训行了一个大礼,恭恭敬敬道,“万岁,老臣是礼部出身,就问一下,您要做这样的改制,钱从何而来?又去哪里找这么多的先生?去哪里找这么的学堂?”
朱由检点点头,“你这个问题问的就很很好。钱由内帑直接拨发!现在先从京师搞起,这个冬天。先将小学弄两所出来,先生们,先从国子监的那些赋闲官员中选拔,做的好的,就可以做校长!校长是什么?所有的学校都是国有的,也可以从社会上直接选拔,取消私塾制度,所有人上学都必须到公办学堂!学堂根据级别,小学校长算八品官,中学校长算七品官,大学校长算六品官,部分中央直属大学,算五品官!有问题吗?”
刘鸿训微微的叹口气,不敢再说什么,却一肚子都是问题。
朱由检知道每个人都是一大堆疑问,却并没有丝毫的气馁,没有人是愿意看见别人好的,即使是臣子对皇帝也是一样,等着看笑话的人居多!
“散了吧!”朱由检面无表情的站起身,所有人都无声的退了出去,想着今后要跟皇帝在一个院子里面办公,都觉得头皮发麻,这样的感觉可不好受。
朱由检见郑鄤也要往外走,对郑鄤招招手,“你等一下。”
张伟业回头一看,见郑鄤居然被皇帝给叫住了,这一幕当然也被注意力时刻停留在皇帝身上的一大帮官员看见!一大帮官员都嫉妒的眼睛发红!
郑鄤经过了这么长的时间,紧张劲已经过去了一些,恭恭敬敬道,“皇上。”
朱由检收好自己的电脑,并不说话,往曹化淳为他准备的独立办公室走去,王承恩,曹化淳,杨四庆和徐国伟紧随其后,被皇帝叫住的郑鄤也紧紧的跟上,不知道皇帝叫自己还有什么事情?
“字典怎么编写呢?朕先给你们做个样子出来啊,首先,要按照字母拼音还有笔画给检索做好,然后将字套进去,再给生字做注解,朕先帮你们编一个目录出来,你们看懂了才好照着做。曹化淳,你让司礼监的几个能干的太监一道听着。”朱由检并没有说别的,噼里啪啦的打着键盘,一边对着上面的格式,一边用一本空白本子记录。
如果是他自己亲自来做的话,应该不用三天时间,这里辅助的太监很多,每个人负责一部分,然后再审核一遍就可以了。
曹化淳应了一声,指派了一帮太监围着皇帝的身后看他是怎么做的。
郑鄤真的被皇帝给感动了,首先不说这个皇帝怎么样,看皇帝身上的龙袍,都是洗的有些发白的,袖口都微微的开口了,他不敢想象一个皇帝一天要做这么多的事情,还生活的这么的简朴。
王承恩小声问道,“万岁爷,时候不早了,您是不是先用些晚膳?”
朱由检边讲解,边点点头,“你不说,朕都没有发现,是有些饿了,朕忙完这一点的吧,等会朕找你还有事,朕要跟你说说皇家企业的事情,你不用让御膳房单独准备朕的饭食了,朕今儿就吃中书院的大锅饭便可以。”
王承恩还想说什么,看见皇帝微微的有些不耐烦,不敢再劝。
郑鄤的眼眶中都含泪了,皇帝没有必要做给他看,他相信皇帝应该每天都是这样过的,他简直无法相信偌大的一个大明皇上,生活便是这样的,以前也没有少说皇上的坏话,听民间流传皇上勤俭节约,勤劳国事,还多有不屑之意,但真的看见皇上的日常生活真的是这样的时候,才知道自己是多么的愚蠢,此时别说是按照皇帝的意思办,即使立马将性命交付帝王,也无怨无悔!(未完待续……)
第0394章 毛文龙被杀
“郑鄤,曹化淳,你们都看明白了吗?”朱由检亲自写好了检索页,将声母,韵母表格编号,再将所有的笔画偏旁都编好,还将a开头的字,都弄好了,又花了一个多时辰!
曹化淳赶紧点头,“就是这个声母表和韵母表,奴才可能会搞混淆,大致的意思,奴才都已经明白了。~ ”
朱由检点点头,“朕知道你的记性好,就这么着吧,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来问朕,而且你们编好了字典之后,朕亲自审核。郑鄤,记着,注释的时候,要用白话,就像是我们日常讲话一般,不要用之乎者也矣哉这些语气助词,没有意义,现在朝廷的奏本,就都是用白话,说话,写文章,关键是要让人看得懂,看得懂,明白意思,不至于产生歧义,这才是最重要的,也是我们教育改制的一个大方向!”
郑鄤也完全明白了皇帝的意思,同时对曹化淳也非常的钦佩,他知道曹化淳也一定是第一次听皇帝说这些事情,没有想到这么多蝌蚪一般的拼音符号,曹化淳这么短的时间就都记住了,哪里还有半点自视过高的成分在,这个中书院中的每个太监的水平都是很高的!“皇上,郑鄤定当全力以赴。”
朱由检很高兴,“这就好,编好了字典之后,小学的语文教材,也由你负责编订,还是那句话,就是要最快的,用两年的时间。就让上过小学的人。记住所有的常用汉字。并且记住每一个字的意思就可以了,至于数学教材嘛,曹化淳,这种小事就不用麻烦徐光启了,你找个徐大人的学生,让他按照朕的意思编订,叫减乘除都弄懂,徐大人不是还从西洋翻译了不少几何和代数方面的书籍吗?挑一些基础的编写进来即可。”
曹化淳赶紧答应了一声。心说皇上的脑子不知道是什么做的,什么都知道,连徐光启大人的事情都弄得这么清楚。
其实以徐光启目前的水平,去现代做个大学讲师已经绰绰有余了!不要小看大明时期的数学水平,如果不是满清后来一路蛮荒下去,大明的科技将远远的走在世界的前列!即使是经济方面,现在的江南富庶省份的江浙两地经济,光是这两个省份,甩开整个欧洲一条街还带拐弯的!
过去崇祯皇帝用了十七年的废寝忘食,将自己送上了一条上吊自杀的路。这一回,他不信自己还这么悲催!
王承恩带着人将饭食送来。太监想给皇上喂饭,朱由检摆摆手,自己端了碗饭,随便夹了一点菜,便吃的津津有味,他过穷日子,那都过了多少年了,说实话,一碗饭,只一片萝卜的日子,至少十多年,那样的日子,他也并没有觉得有多苦。
朱由检的吃相是好的,但速度却并不慢,并不发出声音,对着大碗的粗饭,他也没有丝毫的不习惯,这真的不是装出来的,他本来就没有不习惯的地方,无论过多少富贵日子,他始终都没有忘记当初没有饭吃的日子!他甚至很感激建国后的那段整个国家都痛苦的时光!
现在看见许多吃过苦的一些现代人这样的那样的,一些根本就不算是病的毛病,他就很不理解,也不是说不理解,就是看不惯,这都是没有吃苦造成的,很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