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崇祯盛世-第3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徐正明diǎndiǎn头,“这已经是最大的负荷了,再要是加重的话,更走不动了,关键还是内燃机要改进的问题,马力不足。”
徐正明现在说的已经全部都是现代术语了,这让朱由检很欣慰,天才就是天才,徐正明现在这个学识,跑到现代当个大学助教都没有什么问题。
朱由检对身边的卢象升道,“以后的战争,都要围绕坦克和火炮的使用来做文章,这是战争发展的趋势,你要多研究,如何做到步兵和坦克车配合使用,不要不当一回事情,朕还是那句话,不换思路就换人,不要犯下经验主义的错误,有了心的器械,就要适应使用这些。”
卢象升急忙跪下称是,心知道是自己在来的路上的神色为皇上所不喜了,诚惶诚恐,暗自警惕着自己不能在皇上面前恃宠而骄。
老蒋说有张灵甫的十个机械化师就能天下无敌,朱由检不知道这五门内在是拖拉机的坦克车,能不能开启天下无敌的道路,毕竟现在还是冷兵器时代!纵然是最古老原始的坦克车,也已经够拉风的了。
这五辆坦克车,并没有像朱由检想象当中的,对卢象升等一众将官多大的震慑力,而事实上,即便是这些坦克的建造者们,现在也没有几个人觉得这东西能在战场上发挥多大的作用,只有徐光启一个人是对皇帝的各种指示奉如神明的,所以徐光启让人赶在皇帝出征之前将坦克车给运了过来。
“皇上,给坦克起一个名字吧?仿制崇祯式步枪,是不是要将崇祯式坦克?”徐光启急等着皇上的答复。
朱由检微微的一笑,“叫光启式坦克,这是第一代,希望每年都能更新一代,每一代都能够比前一代量产的更多。”
徐光启的老泪纵横了,他没有想到皇帝居然会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大明的第一辆坦克车,急忙跪下道,“万万使不得,皇上,怎么能以老臣的贱命来命名坦克?这不是要让老臣被天下人唾骂不成?”
朱由检摇摇头,“崇祯式步枪是朕主导研发的,以朕的名字命名,没有什么问题,而这坦克,确确实实是你和徐正明弄出来的,以你的名字命名,非常合适,朕亲口说出来的话,岂有收回的道理?朕要看看,大明谁敢笑话?老大人赶紧平身。”
徐光启擦着眼泪,被徐正明扶了起来,“谢皇上龙恩,老臣这一辈子都无憾了。”
朱由检diǎndiǎn头,拉着徐光启的手,指了指大海,“老大人等着吧,徐正明,朕要带你去看看,这坦克对于战争的意义是什么?”
徐光启也diǎndiǎn头,“要不是老臣已经七十多岁了,真想跟着皇上出去看看,咱大明再不能是被人家给骑到头上。老臣真想拿起崇祯式步枪跟敌人斗一斗。”
朱由检看了看老头的神色很好,也很欣慰,本来在原本的历史当中,徐光启应该已经死了的,但是随着大明医学的进步,官员们的寿命至少增加了些许。但毕竟是老了,估计老人不能再活多久,不由的感叹命运的无情,也为自己尚且年富力强,尚且能够亲自驰骋沙场而感到一阵豪迈!
大海之上,波涛滚滚,朱由检带着先锋大军,御林军卢象升部五千余众,加上五万多民兵,出征了。
“二十艘铁甲舰,给朕全速前进,开往对马岛!给朕去寻找日本舰队!”朱由检站在了指挥舱中。
大明中央水师旗舰就是大明最精良的战舰,此种铁甲舰共计二十艘,行驶速度要比大明中央水师的其他战舰快上一倍,而大明中央水师的其他战舰都是蒸汽机动力,速度已经比普通楼船快上一倍了,而朱由检所乘坐的这种铁甲舰,是蒸汽机和内燃机双动力结构的,就要等于比一般的楼船快上四到五倍。
卢象升吓了一跳,直到此时,他才知道皇帝的目的地居然是对马岛,而不是福建去剿灭四国联军!?因为皇上早在一个多月之前就在大明报上面对天下发文,要先剿除四国联军的,谁会想到皇帝也会有说话不算数的时候呢?
当即执行命令,二十艘铁甲舰全速前进,其余四百艘战舰速度稍慢,载着五万多大军和辎重跟在后面。
卢象升想说什么,却又不敢。
朱由检看了看欲言又止的卢象升,“想说什么就说,虽然是朕御驾亲征,但是你就跟你自己直接指挥一样,只要你觉得不合理的地方,都可以尽管跟朕提出来。”(未完待续……)
第1004章 倭奴
卢象升沉吟着道,“皇上,本来朝鲜的三万大军就已经令朝廷的补给捉襟见肘了,此时再调大军去朝鲜,不是补给更为艰难吗?而且,四国联军已经在两广横行,长此以往,会不会对大明的士气打击极大?”
虽然卢象升已经在措辞当中注意了,但是朱由检却还是不喜欢听这样的话,他容许自己底下人有其他的观diǎn,但是对于一个将军想不通他这样做的用意,他不是很开心,这证明卢象升也就只配为将,不能为帅,毕竟跟杨嗣昌,陈新甲和陈奇瑜他们的水平相差一些。
朱由检转过身问身边的杨嗣昌,陈新甲和陈奇瑜,“你们三个人怎么看?也跟他是一样的看法吗?”
杨嗣昌因为父亲被斩首,而他却重新被皇上给重用,一diǎn都没有怪皇上,不但是天下人都觉得皇上的气量大,而杨嗣昌和家人更是对皇帝感恩戴德,后世说杨嗣昌是奸臣,但是朱由检却不这么看。
杨嗣昌,出生于书香门第,祖父杨时芳为武陵名士,重视地方文化建设,曾自资在德山孤峰岭修建石塔和八方楼;父亲杨鹤,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进士,诗文俱佳。杨嗣昌晚父六年,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中进士。因处乱世,杨嗣昌及其父亲杨鹤均以督兵著世。杨鹤官至兵部右侍郎,总督陕西三边军务。
步入仕途后,杨嗣昌历任杭州府教授、南京国子监博士、户部郎中、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仍掌兵部事。期间整饬军务。天启二年五月初二日曾替登莱巡抚袁可立向皇帝请饷。“抚臣袁可立受命方新。请发帑金二十万安兵散民,似非得已。惟在圣明裁定,赐予若干。”
但因为国库吃紧,这项请求并没有得到批准。天启三年(16年)受阉党排挤,称病辞职归里。崇祯元年(1628年),起为河南副使,加右参政。后升任右佥都御史,巡抚永平、山海关诸处。以知兵闻名朝野。
朱由检称赞他整饬防务、修筑山海关两翼城,抵御后金入侵有功。崇祯七年,授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宣府、大同、山西军务。旋以其父母相继去世而回家丁忧。崇祯十年,农民起义席卷中原,他受命为兵部尚书,主持镇压起义,制定“四正六隅十面网”的围剿计划。
在原本的历史当中,杨嗣昌被任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仍掌兵部事”,成为明末权倾一时的宰相式人物。武陵民间有“杨阁老”、“杨相”之称。是年冬天,清军三路大军第四度南侵,北京震动,崇祯皇帝战、和不定,杨嗣昌力主议和;但卢象升主张坚决抵抗,遂率诸将分道出击,与清军战於庆都、真定(今河北望都、正定)等地。杨嗣昌手握兵权,事事掣肘象升,卢象升屡战失利,最后战死沙场。崇祯急调洪承畴部北上勤王,剿寇策略遂功亏一篑。后李自成往河南发展。
崇祯十二年(1640年)五月,张献忠谷城再起,各地农民起义烈火复燃,崇祯帝“命杨嗣昌督师,赐尚方宝剑进行镇压。杨嗣昌与陕西副将贺人龙、李国奇夹击张献忠於太平县玛瑙山(今四川万源县),史载“大破之,斩馘三千六百二十,坠巖谷死者无算。”
崇祯表示嘉许,有手谕曰:“卿自昨年九月初六日辞朝至今,半载有余,无日不悬朕念,与行间将士劳苦倍尝,而须发尽白,深轸朕怀。又闻卿调度周密,赏罚严明,深慰朕平寇安民之意图”。但此时明朝官军内部矛盾重重,诸将多不用命,贺人龙与左良玉皆拥兵自重,不听使唤。杨嗣昌下令:“赦免农民军将领罗汝才等人的罪状,唯独张献忠不赦,有擒斩张献忠者,赏银万两”。张献忠则宣称:“有斩阁部(杨嗣昌)来者,赏银三钱。”嗣昌在给湖广巡抚宋一鹤的信中写道:“天降奇祸,突中襄藩,仆呕血伤心,束身俟死,无他说矣。”
崇祯十四年(1642年)正月,李自成陷洛阳,杀福王朱常洵。二月初四半夜,张献忠一日夜驰三百里出四川,奇袭襄阳,初五日,在西门城楼杀襄王朱翊铭,朝野震惊。杨嗣昌追剿农民起义失败,忧惧交加,旧病复发,已病入膏肓,监军万元吉问他为何不报知皇上?杨嗣昌只吐出“返荆州,将谒惠邸。”王命阍者谢曰:“先生愿见寡人者请先朝襄王。嗣昌惭,乃缢。”
能为朕累到吐血,羞愤到上吊自尽,朱由检当然知道杨嗣昌是什么样的人,即便是有一些缺diǎn,也只是因为生不逢时,杨嗣昌处处为朝廷,为朕着想,朱由检不想错过和杨嗣昌之间的君臣缘分,况且,虽然皇党建立多年了,基础工作已经做起来,但是高阶大臣,毕竟是需要资历和天赋的,经验非常重要,还是需要从原先的旧臣当中选拔人才。
杨嗣昌听见皇帝问起,正色道,“臣认为皇上的决策震烁古今,实乃得兵家之大成,大军南下的话,虽然能够得到江南的粮食供给,而大军发朝鲜,并不能得到粮食上的供给,却可以让所有的将士们都有破釜沉舟的决心,异域他乡,不死战,皆等着饿死,必定死战,这是其一,臣猜想皇上下一步必定是在焚毁了全部日本战船之后出兵日本,死战则得粮食银钱,以战养战可成也。同时可以打掉日本人和建奴的勾结,断其后路,其联盟不攻自破。”
陈新甲和陈奇瑜听见杨嗣昌的分析,不住的diǎn头称是,都赞扬皇帝的主意高明。
朱由检微微的一汗,这都是郑月琳想出来的,决策虽然是自己下的,却并没有光荣的感觉,淡淡道,“此战凶险,日本人不能轻视。”
这回接口的是陈新甲,陈新甲一贯都有小杨嗣昌之称,本来是朱由检上一世最后时期的兵部尚书,也是帝国陷落的一个悲剧性人物。“倭奴自来是很让人头疼的,主要是防着这帮人的死士极多,勇悍之人极多,虽然身材跟火器都不如大明,但拼命之下,在近战和巷战的时候,就很麻烦了。”
卢象升听见三个高级参谋都明白了皇帝的意图,觉得有些不甘心,此时便道,“皇上,倭奴再怎么凶猛,我御林军也是长期训练,久经沙场的,臣也必定带着御林军死战。”
朱由检diǎndiǎn头,“打仗不但是要勇武,也要多动脑。”
朱由检想到后世的许多半桶水说卢象升的功夫不高,就好笑,卢象升曾经一个人冲入敌阵砍杀上百铁骑,这功夫叫不高?以少胜多,在卢象升和孙传庭那边都是家常便饭,如果不是大明衰弱到了极diǎn的话,凭着卢象升和孙传庭的本事,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是大将,儒将和武将的综合体。
在经过了数次海战的洗礼之后,朱由检对于大明的中央水师的战斗力,也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是他为什么敢于让二十艘主力铁甲舰孤军深入的原因,他相信,这二十艘铁甲舰碰到日本人的那四百战舰,也毫不逊色,楼船,哼……(未完待续……)
第1005章 不宣而战
ps:看《崇祯盛世》背后的独家故事,听你们对的更多建议,关注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即可),悄悄告诉我吧!
朱由检以为日本人的战船会停放在对马岛,却没有想到全部停放在釜山口岸,四百多条战舰,直到大明中央水师出现才开始预警,朱由检暗叹一声,这个时候的海战,就如同儿戏,甚至连预警的巡逻船都没有,就被一起堵在了海港。
“横线走位,全歼日本船只!”朱由检diǎn燃了一颗烟,当战争真的到来的时候,他反而觉得心中无比的舒畅,在此之前的筹备当中,他不知道这一天真的到来的时候,会是什么样的情形,一直处于焦虑当中,想想便有些好笑。
随着圣旨下达,在场众人都是热血沸腾,指挥舱的水兵一起高喊,“皇上有旨,横线走位,全歼日本船只!”
“皇上有旨,横线走位,全歼日本船只!”
这声音通过旗舰上面的信号旗,不断的向二十艘大明中央水师的其他铁甲舰传达着,所有的水兵一边紧张的做着作战准备,紧锣密鼓!
领着五万大军进驻朝鲜的是保科正之,江户幕府二代将军德川秀忠三子,幼名幸松。由于秀忠的正室崇源院是善妒的女人,而秀忠自己又是个怕太太的男人,因此在幸松出生以后,不敢养在城里,便将阿静与幸松母子托给武田信玄次女见性院照顾。后来见性院将幸松养育到七岁时。又将正之交给和武田家有关系的保科正光做养子。
保科正光没有儿子。虽另有养子。不过在收幸松做养子后,就让幸松当自己的继承人。1629年正之十八岁时,因为秀忠的正室已死,正之才第一次与秀忠正式见面。两年以后,正光过世,正之继承信浓国高远藩三万石。秀忠死后,其兄三代将军德川家光对他颇为看重,1636年让他拜领出羽国山形藩二十万石。
德川秀忠的这个私生子很得德川家光的欣赏和喜爱。特让其担此重任!
保科正光见大明水师虽然威武,船身不论高度和长度,虽然都是比日本楼船要大三倍的巨舰,而且是铁甲级别的巨舰,却也只有二十艘而已啊,自己有四百多条战船,每二十多艘战船打一条巨舰,应该还是武力优势的,急忙下令各部出战!
通!通!通!通!通通!!通!通!通!通!通通!!
大明军舰的重炮有距离优势,在3000米处集体开火。横线站位是最简单的一种站位方式,没有任何的技术可言。炫耀的就是火力的刚猛,正好适用于现在双方对射的局面,双方都没有后顾之忧,不到一会的功夫,日本战船就有上百艘战船在大火中焚毁,日本人纷纷跳下大海,茫茫大海上面,就只剩下一堆浮木。
保科正光差diǎn没有吓的心脏崩裂,“明军的火力太凶猛了,撤兵回港!依托炮台,靠岸阻击!”
大明中央水师越打越有信心,面对碾压式的火力配置,在旗舰不断的下达全歼指令的时候,每个人都只顾着填充炮弹,就跟打鸟差不多。
只二十分钟,大明中央水师就歼敌四分之一,这样的胜利,又怎么会不让人疯狂?
通!通!通!通!通通!!通!通!通!通!通通!!
不要说是战船,即便是被日本人夺得的朝鲜人的岸炮台,在修复和添加了几门大炮之后,在大明中央水师的强大火力面前,都如同是一堆土渣一般,瞬间无处炮台就都灰飞烟灭了!
釜山是保科正光的大本营,日本人的军队已经有半数进入了朝鲜,经此一役,保科正光的信心都被打光了!“全部撤退,战船全部放弃,往釜山城坚守,等待其他援军!”保科正光只一个时辰,就做出了他能够做出的一个最正确的选择!
再半个钟头,在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当中,大明中央水师便即将日本人出兵朝鲜的全部船只消灭的干干净净!
卢象升急忙问道,“皇上,日本人的船只都被灭干净了,要不要登陆作战?”
朱由检摇摇头,用指挥棒指着地图道,“不要,立即留下两艘铁甲舰,派兵占据釜山港口,搜索漏网之鱼,除了大明船只,在朝鲜海峡出现的一切船只,不论军用民用,一律打掉,见人就杀,格杀勿论!大军往北九州进发!”
卢象升答应一声,连忙想传令兵下达传令指示,同时在等着皇帝给大家讲解下一步的意图,以及为什么不登陆作战?
朱由检指着地图道,“打下北九州,整个九州岛就都在大军的掌握之中了,这次的目的就是要将日本的金钱和粮食都打出来,朕已经让范景文准备将陕西和山西的难民都往日本和朝鲜迁移,我们的国力,目前不足以支撑吃掉整个日本,日本人跟朝鲜人的性格是不一样的,而此时如果大军全部登陆朝鲜,歼灭日本人出兵朝鲜的全部军队,赶走皇太极,这些的问题都不是很大,但在付出了极大的代价的情况下,对帝国的整体利益没有多少好处,关键是朝鲜贫瘠,拿不出粮食了!被日本人占了南部,被皇太极占了北部,该运走的东西,恐怕早就运走了,能不战而屈人之兵,方为上策。”
其实,杨嗣昌,陈奇瑜和陈新甲都已经明白了皇帝的用意,但是听皇上亲口说出来,还是佩服的五体投地,如此的大纵深战略,即便是成吉思汗手里,都想不出来吧?
打蛇打七寸,日本人的七寸就是长崎和北九州。长崎是重要港口城市,而北九州是连接本岛和九州岛的要冲,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
在令制国时期,现在的门司区、小仓北区、小仓南区以及八幡东区的东半侧属于丰前国企救郡,八幡东区的
北九州市在日本福冈县的位置西半部与、八幡西区、若松区、户畑区则属于筑前国(远贺郡与鞍手郡)。 1871年8月29日废藩置县时,丰前国改设为小仓县,筑前国改设为福冈县;直到1876年8月21日进行府县合并,属于小仓县的这些地区才被并入福冈县。 因为地理位置的关系,此地从过去一直是军事上的要冲,早在8世纪的藤原广嗣之乱,广嗣与政府军就曾于此作战,12世纪的源平合战,也在此进行了坛之浦之战。
在朱由检的心中,绝不会将日本人当成是一堆稻草人,经历太多次跟日本人的交道之后,朱由检当然比任何人都清楚倭奴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这是一个有军国主义历史的国家。
军国主义,即指崇尚武力和军事扩张,将穷兵黩武和侵略扩张作为立国之本,将国家完全置于军事控制之下,使政治、经济、文教等各个方面均服务于扩军备战及对外战争的思想和政治制度。
这样的国家,是绝对不会随便被人征服的,朱由检在来日本之前,就曾经设想过自己要用什么线路对待日本人,在想了之后,他决定还是用大屠杀,一个不留,男人,女人,老人,小孩,统统不留,在朱由检的记忆中,日本人就是恶心的代名词,民族永远的仇恨diǎn。不讨厌日本人的中国人,可以说不是中国人,更不要说朱由检是大明的皇帝。
望着岸边的渔船军舰,很显然,这些人都不知道这些大明水师要做什么?完全是一种无防备的状态,大明并没有正式的对日本宣战。(天上掉馅饼的好活动,炫酷手机等你拿!关注起~/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即可),马上参加!人人有奖,现在立刻关注微信公众号!)(未完待续……)
第1006章 自尊心
ps:看《崇祯盛世》背后的独家故事,听你们对的更多建议,关注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即可),悄悄告诉我吧!
朱由检在前往北九州的航线中,很清楚自己目前处于的是一条什么样的道路上面!
他在走的就是接近于军国主义的道路,这也是他为什么要在大明实行整风运动升级版的原因,他的整风运动,从根本上说,还不仅仅就是推行要达到巅峰般的个人崇拜,更是要压制人性的自由,中国人却礼仪,说是儒教统治,但是几千年下来,儒教的礼仪都被扔光了,礼法不行,道德沦丧,爱逞口舌之争的人太多,这就是大明的现状!
朱由检就是要用实行军阀独裁和侵略扩张的思想和政策来统治全国。
虽然和民族的个性不符合,但不如此的话,又如何挽救帝国危在旦夕的命运?他的工业化进程,如果不靠战争去带动,那些工业产品造出来自己看啊?
这个时代可没有什么营销,世界各地都以温饱和掠夺为主,人类的世界,本来就是一个掠夺的世界,这贯穿于整个历史的始末。
对内镇压反战革命运动,宣传极端的民族主义,对外则穷兵黩武,进行国土扩张;经济以军事发展为目标,由政府补贴军需,带动重工业发展迅速;并以战争实利再扩军;人民被要求向国家无私奉献,私权、人权、言论自由受到压抑;政治上实行集权制,议会及司法机构无法有效制衡政府;全部都有。全部都是朱由检的陪衬!内阁要职由军人担任;教育以军事训练、仇外主义、自我民族优越作为自幼养成的教材;人民日常生活常受军事上的动员与干涉。建筑与公共设施广泛地要塞化。普遍行征兵制。役期长,军籍不分男女一概登录,必要时会征收未达役龄的少年进入军中作战或任务;歌颂军人贡献,尊崇军人的社会地位,甚至在历史、考古、宗教、文学、艺术等层面美化军人和战争;外交多以军事优势欺凌邻近地区,以谋求实利和国际地位;政府吹嘘侵略掠夺后的利益,激发人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