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生韩信-第1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陶宛抬了抬眼皮道;“你就是得宰分肉的陈平。”
陈平面微微露出得意之色,这是个他少年时期的一段往事。陈平少时喜读,有大志,曾为乡里分肉,甚均,父老赞之,他感慨地说:“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此肉矣!”意思就是他若是得以为相国执宰天下,一定像分头一般均匀公正,其中自然蕴含着陈平少时大志。这段故事便成为一个典故,渐渐流传开了。
“正是正在。”
陶宛微微摇头,“可惜了。”
陈平愣了愣,有些不服气的问道:“老先生所言何意。”
“不为何意。”陶宛只是淡淡回道,“吾观你少时之志是做个平邦定国的王佐之才,可如今却背道而驰,成为了谋臣酷吏,只会出毒计阴谋,枉负了少年时的大志,老夫为你感到惋惜而已。”
平果然受激,顿时大怒,瞪着眼睛看着陶宛。陶宛却丝毫不惧,只是平静的与之对视。
怒目许久,陈平才重重哼道;“老东西,和你多说无益,你可知道我今日前来做什么。”
没想到陶宛只是点了点头,道;“你如此大动干戈,自然不会只是来拜访我这个糟老头这么简单。”
陈平有些沉不住气了,大步前厉声喝道;“陶宛,我敬你是年老,所以不想武力相加,你若识相点的话,就自觉束手就擒,让你的家人也来官府投案。”
“哦?敢问陈大夫,我陶家何罪之有?”
陈平鼻孔重重哼了声,从怀中要出了早已准备好的王诏,大声念道;“即墨陶家,勾结秦人,预谋对我大汉不利,此乃罪大恶极,如今人证物证具在,特交由中大夫陈平处置。”
重重收起诏,陈平斜眼看向陶宛,大声道;“陶朱公,你还有什么话要说吗?”
陶宛淡淡一笑,仰天轻叹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陈平冷笑一声,“你倒是知情识趣之人,这样也好,省的我白费口舌。”伸手摊向前,道;“告诉我,你们陶家的钱在哪里。”
“在府库之中,我已经命人将账单清理好了,也一并放在府库之中,陈大夫自己前往便可一知。”
陈平满意的点了点头,哈哈一笑,“果然是人越老越聪明,我很喜欢和聪明人打交道,既然你给我方便,我也会投桃报李的,你放心,我会在汉王面前为陶家求情的,没准还能保你们一家小康之治。”
陶宛扬了扬眉,拱手道;“如此多谢了。”
陈平又是哈哈数声大笑,正欲前去府库,却见一名汉军军官打扮的士兵急匆匆的跑了进来,附耳在陈平耳边小声的说了几句。
陈平先是一愣,目光立刻瞪向陶宛,大声吼道;“老家伙,你们家中年轻人呢,你媳妇和孙子呢?”
陶宛干瘪的嘴角露出了几丝笑容,“锵锵“笑道;“你以为我们百年陶家会如此不济吗?小子,你们来到齐国前,我们就早已在齐国扎根三百年,岂会没有自保之道。
陈平面肌肉忍不住抽动,他很明白如果这个消息提前泄露的话会带来多大的英雄
:每天写到半夜两三点,真惨
二百四十二章 齐地(二)
就在刘邦集中精力准备抵抗南下的秦国大军时,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最先乱起来的正是他的后院。、
在得到陶家预警后,东海郯县的龙家迅速做出了反应。龙家家主龙安国带着族中青壮和家将攻入郡府,杀死了刘邦的亲信东海郡守吴习,据城叛离汉国。龙家在东海郡经营多年,是为东海第一大族,门生故吏更是遍布东海十二县,如今振臂一呼,十二县竟反了八县,仅北部四县扔在摇摆不定。
消息传到临淄,刘邦惊愕的从龙座上摔了下来,手慌脚乱的从地上爬了起来,连忙召来在诛杀田氏一族中表现杰出的周苛,令他带一万军士火速南下平叛。
萧何最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刘邦的横征暴敛激起了齐国贵族们的一致反抗,从而在汉军后方竖起了反抗大旗。临危受命的周苛带着匆匆召集的一万新卒,紧急投入到了平息南部东海郡的叛乱之战中。
若论才干,周苛在汉军中不过平平,远远及不上刘邦倚重的周勃。但他的资历确实十分老到,自沛县起事来就一直忠心耿耿的追随着刘邦,深得他的信任。
如今汉军人才凋敝,昔日刘邦所依的四大将彭越、樊哙、夏侯婴、周勃已经去三,唯一存留的周勃又被委予防守大河一线的重任,刘邦无人可用,只好把半吊子的周苛派上,让他带着一万尚来不及送上前线的新卒南下平叛。
龙家在东海的起事虽然声势浩大,可自身却乱成了一团粥。若论经商,龙家家族龙安国确实是把好手,短短几年的时间就让龙家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家族一跃成为与陶家齐名的大族。但说到行军打仗,他无疑是个草包。
龙家在郡治郯县起事后,各地的亲族门生纷纷响应,当时汉军主力在北方,东南面空虚无比,若是龙安国稍微有点军事头脑就会立刻挥兵北上攻略摇摆不定的各郡县。但他在轻而易举得手的胜利前茫然不知所措,竟然畏首畏尾不敢北上,而是据兵固守做观望之势。这也让各地还忠于刘邦的汉军将领们得以集结有限的兵力,平定个许多尚未形成气候的叛乱。
在听到周苛大军南下的消息后,龙安国本该拒兵抵抗的,可是他却犯了个十分愚蠢的错误。龙安国竟然心存犹豫,派出使者向周苛乞和,却被他断然拒绝,不但将龙家派来的使者给砍了,而且将这个消息传播开来,东海顿时喧哗。
要知道龙家当初反抗刘邦打出的口号就是为齐王报仇,宣称刘邦是篡夺齐国基业的无耻小人。如今龙安国居然像无耻小人乞和,这无疑是在抽自己耳光。一时间他手下最随他的世家门生纷纷生起异心,导致龙家在东海接连为周苛所败,一路丢盔卸甲,退守郯县。
龙安国在退守郯县后,便终日提心吊胆的,生怕被汉军攻破城后遭到灭族的命运。他自知自己不是能成大事的英主,便想找个英主投靠,以东海郡来换取一生的荣华富贵。
按理说东海郡紧邻楚地,与项羽的楚国最为靠近,引来楚国作为外援无疑是上上之选。可当初龙家因为商路之事事和南边的会稽项家交恶,双方甚至派出国刺客相互攻杀,关系十分紧张。因为这层关系龙安国一直迟疑不决,生怕不能为项羽所容,所以才舍近求远,想要投靠河北的韩信。
但东海郡与河北足足千里,秦军虽然势大却是鞭长莫及,远水解不了近渴,而周苛的汉军却已经迫在眉睫。
正当龙安过一筹莫展之时,意想不到的是一项与龙家不和的楚国却递来了橄榄枝。驻守在楚国北部的大将曹咎听闻齐地大变,直觉告诉他这就是难得的机会,便派出使者前去联络自立的龙安国,想要劝他归顺楚国。
龙安国本来对归顺项羽心怀疑虑,但曹咎的一句话却打消了他的疑心。
曹咎告诉他,项王是一个坐拥天下之人,若连这点私人恩怨都放不下,又怎能配得上“西楚霸王”之名。当年章邯跟他有“杀父之仇”,项王尚且能接受他的投降,并且封他为雍王。区区一个龙家,又怎能让外年项王嫉恨。
龙安国思虑再三,便决定投奔项羽,归顺楚国。曹咎再得到他的求救文书后,便也师出有名,亲自率领五千楚军北上,突然杀到汉军的背后发起了进攻。汉军大败而归,曹咎则趁势席卷了东海一郡,将其纳入楚国的境内。
刘邦再得知楚军也来插上一脚后,一时暴跳如雷,却也无计可施。如今汉军主力俱在北境,南部空虚无比,这时候和楚军开战,那无疑是自取灭亡。他很清楚楚军谋取的不过是一郡之地,而韩信确实要将他逼入死地。孰轻孰重,显然一目了然。
所以他只好忍气吞声的将南部的军队撤了回来,弃守了东海郡,默许了楚国吞并东海郡的行径。这曹咎倒也懂得轻重,知道现在楚军也无力与汉军大战,便也就见好就收,各自退兵守境。
龙家的叛乱虽然告离了一个段落,齐地的不稳之势却愈演愈烈,迫于形势,刘邦不得不取消了进一步扩军的计划,但却保留了陈平所献上的计策。继陶家之后,齐国二十多个富商大族相继被抄家,所得财物全部充入府库中。靠着这一大笔钱粮,汉军捉襟见肘的情形大为改观,但齐地内部的矛盾也不断激化,民间激流暗涌。
……
韩信高居座上,面带微笑的看着眼前这个正在低头狼吞虎咽的少年。
冉易正埋头专心致志的大口的啃着盘中的烤肉,眼中似乎只有这烤肉再无他物,吃相犹如饿鬼投胎般。这让韩信心中不由升起了一丝羡慕,忍不住想起了当年的自己,总是如此张扬,如此肆无忌惮。可现在,他已经是高高在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秦国上将军——严格的意义上看甚至不能说是一人之下了。
他的一言一行不再仅仅代表他自己而已,也代表着他的位子和权力,本最快}}哪怕随口一句无心的话,都会有人揣摩半天。所以渐渐的他也变寡言少笑,在士兵面前都是尽量摆出一副威严睿智的形象,也只有在王泾赵无忌那些生死兄弟面前,他才会显得毫无拘束。
况且今日的他,早已经不是一块烤肉就能吸引的了。当初在淮阴城穷困潦倒时,每天能吃上烤肉无疑是他最大的梦想,可如今他早已经遍尝了山珍海味,这些粗劣的烤肉在他眼中,早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吸引力,变得索然无味。
梦想之所以为梦想,就是因为它的遥不可及,让人总是得不得却为之神往。可是一旦实现了,便会恍若所失,唾手可得的东西总是让人习以为常,下意识的以为这本该就是属于自己的生活,并且最终失去了往日的吸引力。
冉易在韩信的目光注视下混若不觉,直到将盘中的食物扫荡一空后才满意的放下了,用桌上的布帛胡乱的擦了擦油腻腻的嘴巴和手,满意的打了个饱嗝。
韩信不禁失笑道;“齐国的饭食有这么差吗,看你居然一副饿鬼投胎的样子,不知道的还以为你被齐钜子阳狄给虐待了呢。”
冉易撇了撇嘴,没好气的说道;“别提了,那老头子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的,去他哪里吃饭每餐都是粟米粥和咸菜干,我这十几天肚子都快饿扁了,所以才来你这里讨顿肉吃的。”
韩信笑了笑,“齐国现在怎么样了?”
“一团糟。”冉易又拿起了布帛,正在擦了擦嘴角,见韩信问道便张口说道。
“东海的龙家反了,听说是投靠了项羽,刘邦是杀猪杀上瘾了,那一个个肥的流油的富商们就是他的肥猪,正杀的不亦乐乎呢。”
韩信低头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问道;“他下手的都有哪些人?”
冉易掰着指头算道;“大大小小十二个富商大族,当然其中最出名的肯定是陶朱公之后的即墨陶家,当代家族陶宛为首的三百七十四人皆被斩首,理由当真好笑,是私通我们秦国。”
韩信微微叹气,感慨道:“想当年范蠡急流勇退,放弃了越国的霸业王佐,只为了得到一份安宁。他到真是个罕见的人杰。经商四十余载,数次散尽家财重头再来,却有每次都能再次聚财无数。若论经商之道,这天下还从未有人能超过他,当真是个令人神往之人。”
“只可惜就是这样一个深晓明哲保身的人,最后还是难逃灭族之痛,当真让人惋惜,”
冉易听韩信这么一说,却不说话,只是笑眯眯的看着韩信,张口道;“灭族到不至于,陶家可是天下第一富,分店遍布天下,刘邦之所以打陶家的主意,无非就是看上了它丰富的家财。
“哦?”韩信听出了冉易话中有话,便露出感兴趣的神色。
二百四十三章 齐地(三)
冉易嘴角溢出笑容,却没有立即说话,反而是翘起了二郎腿,慢条斯理的喝起了茶,摆明是想卖关子吊吊韩信的胃口。。
韩信却不当,仍然一副从容样子微笑的看着他,不为所动。冉易到底是少年心性,耐着性子等了半天始终没等到韩信发问,倒是自己沉不住气了,忍不住开口说道;“陶家是百年大家,不仅是经商,官府的渗透势力也不可小觑,像这种大家族绝对不会不给自己留条退路的。陶家家主虽是陶宛,但这些年来因身体越来越差,真正主事之人却是她寡居的儿媳妇官芷水。”
韩信问道;“这女人可在被刘邦处斩的名单之中?”
冉易摇了摇头,“没有,不但她母子二人当天在即墨不知所踪,连带着陶家四百多人都躲过了刘邦的追捕,被抓的不过是些老弱以及一些无足轻重的旁枝。”
韩信露出了感兴趣的神色,“这么说陶家应该事前得到了消息,却来不及作出反应,只好来了招壮士断腕以保存实力。”
冉易点头道;“大概是这样,所以刘邦虽然抄了陶家的老窝,可得到的不过是陶家财富的冰山一角而已,陶家不过是损失了一个已经老迈的家主,真正主事掌权的却完好无损,现在他们正在密谋着复仇计划。”
这回韩信也不禁动容,面露出了会心的笑容,“这么说的话,那对我们倒是个好消息,你有没有办法可以联系陶家,让他们知道我们秦国对他们的复仇计划非常感兴趣。”
冉易“嘿嘿”笑了数声,面色有些得意的说道;“不但联系了,人我都给你带来了。”
……。
“小女子参见将军。”官芷水微微屈身,盈盈一福。
韩信眯起了眼睛细细的打量了她一番,目光中露出了几分欣赏。他原本以为能主持起陶家这么大一份家业的女人,按理应该是个经验老道的妇人,精明刻薄,牙尖嘴利,却没想到竟是如此以为温婉可人的大家闺秀,倒是有些意外。
官芷水一袭青色褕翟裹身,剪裁得体,既凸显出了玲珑饱满的身材,又不失大家闺秀的端庄。再加面色恬静,肤色白皙宛如玉璧,即便是见过不少绝色的韩信也忍不住多看了几眼,心中暗暗赞叹。
官芷水面色虽然如常,心中却紧张无比,手心中也满是湿腻。她今天是特地打扮了一番才来见韩信的,其意思不明自喻。
她待嫁闺中时曾是齐国有名的美女,以美貌而冠绝即墨,陶宛正是听闻了她的贤淑貌美,才亲自门为独子求亲。只可惜红颜薄命,成亲后没多久她的夫君就染病去世,只留下怀有身孕的官芷水。老年丧子的陶宛受不了打击,身子也每况日下,官芷水不得不独自扛起了“天下首富”陶家的重担。
官芷水本以为一辈子就要如此了无生趣的,却意外的在经营家族的生意重新找到了兴趣。就连陶宛也没想到,官芷水居然是个罕见的经商天才,在她井然有序打理之下,已经在走下坡路的陶家重新焕发出了朝气。
她思维敏锐,擅长把握商机,当初始皇帝大兴徭役时她就察觉到天下已有不稳的趋势,于是在丰年大量的收入粮食囤积。果然陈胜吴广的起义爆发后,天下立刻陷入了混乱之中,陶家仅靠卖粮一事就将十几年的盈缺全部补。
官芷水聪明就聪明在她并不贪心,战乱之中并不缺乏投机倒把、囤积取奇者,但大多数的商人都是拼命的哄抬物价,只盼能挣的越多越好。但他们显然忽略了百姓们的忍受力,一旦超过了这个界限,很肯能会直接激起民变,到时候别说挣钱了,能不能保命都成了问题。
官芷水只是将粮价控制在往年的二倍,这能让大部分人都能买得起粮食,虽然吃的少了些,但也不至于饿死。一方面大肆从南方没有被战乱波及的吴越之地收购粮食,不断补充库存;另一方面不断开粥铺接济着流民,为陶家博得了良好的名声。
这些举动不但让陶家日进斗金,同时也为陶家博得了好名声,这才深得齐人的拥护能在乱世中屹立不倒。
这大概就是商人的最高境界,不但能让你心甘情愿的从口袋里掏钱给他,还能让你心怀感激。陶朱公所创的“商道”,他的子孙并没有完整的继承,倒是在一个儿媳妇身得到了很好的延续。
但不管官芷水多么的聪敏,她始终只是个商人而已。商人擅长的只是经商,即便是再成功了,也只是个商人而已。一旦与当权者走到了对立面,纵使他再怎么富可敌国,在大军也之前也只能粉身碎骨。当年的卫国大商贾吕不韦正是深晓这点,所以才舍商入政,以“奇货可居”的手段掌握了秦国朝政十三年之久。
可惜官芷水不是吕不韦,她也做不成吕不韦。她没有政治头脑,也不懂得的像临淄邹家那样和当权者亲近。她只是一门心思的想要通过商业运作保持着陶家在商业的霸主地位,甚至天真的以为只要自己安分守己、广施恩惠,就能在乱世中得以保存。
刘邦残忍的手段让她从梦中惊醒了过来,她这才明白,一个真正能屹立百年不倒的家族,必须要与当权者保持着相当紧密的关系。陶家的祖师爷陶朱公范蠡正是深晓此道,所以告诫后世子孙与齐国王族保持着密切的关系,背后必须要有强有力的政治力量支持。
官芷水带着幼子从即墨城中逃出来后,她便想明白了这个道理。她想复仇,为陶宛报仇,为她陶家枉死的三百多条人命找回个公道。如今天底下能帮她实现这个愿望的,只有两个人而已,一个是西楚霸王项羽,一个就是秦国真正的统治者将军韩信。
就在她犹豫投靠谁的时候,墨家的使者却找了门来。作为陶家的实际掌控者,她自然知道墨家在齐国的能量,所以当她知道墨家居然再为秦国做事时顿时愕然,同时也愈发的肯定了韩信才是真正的天命所归。
在跟着冉易前往拜见韩信的路,官芷水想了很多很多,她想起了老祖宗陶朱公的告诫,想起了陶家几百条惨死的人命。她丝毫不担心韩信会拒绝陶家的投诚,因为只要这个韩信没有昏庸到极点,就不可能不知道接纳在齐国根深蒂固的陶家投靠,将对他会是件非常有利的事情。
她担心的只是今后陶家将何去何从。
经历此次大劫,陶家无疑是元气大伤,在即墨经营数百年的根据之地被刘邦连根拔起。更重要的陶家内部已经有了散乱之像,要知道有资格继承家族的并非只有她的儿子一人,许多近亲支脉并不缺乏精明能干之人。陶宛在的时候尚能凭借他的余威镇住这些心怀异心之人,可如今陶宛已经不在,她一个妇道人家又怎能压制那些野心勃勃的叔伯兄弟。到时候若是失势,她和儿子恐怕都将一生受苦。
虽说暂时因为即墨血海深仇,陶家下尚能保持同仇敌忾,可日后一旦稳定了下来,那必然是一场激烈争夺家主位子的战争。那时候陶家必然成为一盘散沙,被其他家族远远地抛在身后。
所以为了陶家,也为了她的儿子,她必须得到韩信的强有力的支持,在日后的齐国乃至天下的商贾中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
一个美貌的女人想要获得一个男人的支持,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有段,无非只有一种。
自从她的丈夫去世后,才十八岁的她就习惯了不施铅华,每天素面朝天,只是将经历放在陶家偌大的家业和自己的幼年的儿子身。如今她为了“勾引”韩信,前来朝见前特意精心打扮了一番,从新挽起了当年在家中钟爱的发髻。
一想到“勾引”二字,官芷水就忍不住俏脸发烫,内心对自己充满了鄙夷。可是她真的没有办法,如果能有另外一种办法能为家人报仇,能让儿子不再受苦,就算搭她的性命她也不会犹豫。
她确实有勾引韩信的本钱,虽然已经嫁做妇人,但容貌丝毫不减当年,身段反倒多了几抹当年不曾有的丰盈。二十三岁的年纪,就正如迷人的水蜜。桃般的年纪,保留了几分少女的羞涩,又多了几分妇人的成熟韵味。
从韩信眼神中短暂的失神,官芷水知道自己已经成功,不由芳心暗喜。
她原来并没有见过韩信,只是听说过许多关于他的传说,像漠北大破匈奴、咸阳城下力挽狂澜、生擒匈奴冒顿单于、以少胜多大破赵军和汉军等等。虽然也知道韩信是少年成名,但绝没有想到韩信居然如此年轻,竟和自己相差无几,若非冉易告诉她眼前此人就是秦国将军韩信,她绝对不会猜想到的。
二百四十四章 齐地(四)
每个少女心中都曾经有过幻想,想象着自己未来夫君是个顶天立地的大英雄,年轻、英俊,号令天下,手握杀人之权。、QunabEN、coM上官芷水显然也不例外。她和她的夫君不过是奉命成婚,之前连面都没有见过,哪里谈得上什么感情,无非就是为人妇的义务而已。
上官芷水袖中的手紧紧握着,心中虽然紧张无比,在韩信直视的目光下却仍然强自保持着镇定,额头的汗珠却禁不住缓缓流下。就在她快要支撑不住的时候,韩信却移开了目光,伸手指着座踏微笑的说道;“上官小姐,请坐。”
上官芷水听着韩信称呼自己为“上官小姐”,而非“陶夫人”,心中没由来一喜。俯身微微一福,转身从容入座。
韩信在她背后紧紧的盯着她拂柳杨枝般的背影,喉咙隐隐有些发干,却被上官芷水回头望了个正着,双目对接,一时尴尬无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