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鼎记-第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经过这些天的了解,萧明虽然不知道自己究竟在哪里得罪了这人,但是很明显,对于这种人,还是不理睬的好,所以萧明就当没有看见,仍然是专心做自己的事情。
何常在却不肯罢休,自己一个人说了起来:“传说‘声风木’树枝有九尺长,手指粗,产在因霄河边,因为因霄人善于长啸,所以这树木也会发声,还会吸引许多鸟禽,所以才叫做‘声风木’……”
萧明仍然当自己没有听见,把何常在晾在一变,装作认真看书的样子,何常在就感觉自己的一拳打在了棉花上面,什么感觉都没有,不由得怒从心生,要对萧明发难。
“身为常侍郎,本就应该多多静下心来了解这些东西,不要老是往外跑,忘了正事。”
萧明正色道:“你见过‘声风木’?”
何常在语气一顿:“自然是不曾见过。”
“这不就结了,你也不知道,我也不知道,但是至少,我不会不懂装懂。”
何常在深呼吸了一口气,努力忍住心中扬起的怒火,反倒是萧明毫不在意,嘴里喃喃: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终于气的何常在再也说不出话来
正文 第七十二章 你不如我1
互联网 更新时间:2013…11…6 14:11:20 本章字数:2623
何常在胸中郁气难以发泄,萧明本人又是油盐不进,何常在所以生气但是却发现没有人能用来发泄,脸涨的通红,气得浑身发抖。
“算了,我也是随口说说而已,当不得真,你……你可千万别……”
萧明自己倒是没事,但是也担心这个何常在纠结在这件事情上边气出病来,出言安慰道。
“竹简上上是这样写的,难道还会错?前人还会犯错?”何常在自然是不服气,别人这么说,我们当然也就是这样认为的,这有什么错?
“难道前人就不会犯错,写出来的东西就都是对的?这是谁说的?圣贤?又是哪里来的圣贤?”萧明出言反驳。
“圣贤自然就是圣贤,和街上的市井白丁自然是有些区别,要不然为什么有些人名扬天下,而有些人注定碌碌无为老死一生,先贤的话自然是对的,才会有这么多人去追随,去相信。不像是有些人……”
说到这里,何常在冷哼一声:“没有多少真才实学,还真当整个尚书台都是像自己一样都只是半桶水,还没提起来就摇摇晃晃……”
就在这个时候,皇上已经来到了尚书台门口,小李公公刚想要招呼着众大臣接驾,武帝把手一挥:“不用喊了,我们小声进去看看。”
小李公公点了点头,重新把话咽到了肚子里面。
本来自己已经是一再忍让,哪里知道这人得寸进尺,变本加厉,萧明知道,要是不给他来点教训,自己接下来就休想好过。
“圣贤究竟会不会犯错这我暂且不说,在我看来,像你这样的人,离圣贤的距离太远,倒是连普通人都比不上呢!”
“你……你这是污蔑,我从小熟读《大学》《中庸》,对于文史更是了如指掌,那是你能够明白的?倒是你,不学无术,终究上不得台面。”何常在马上就出言反驳,自己就算是比不上圣贤,也绝对比你强,更是比普通人好上太多。
“是么?我可看不出来,那你说说,你究竟有什么用,熟读了这么多文章,这些文章,能用来吃,能用来当钱使?”萧明嗤笑道,“别的我不敢说,三教九流,农流能种地,培养粮食,养活众人,医流能治病救人,法流能够明辨是非,就算是小说流,也算是丰富了众人的日常生活。照这样说,你又有什么用处?无非是一个拿着国家给的俸禄看看书而已,这样的人,竟然在众人面前大言不惭说是比普通人好上太多,笑话,天大的笑话。”
“庸俗,你怎么能把这些和普通人相比?士农工商毕竟是不入流,我们手拿国家俸禄,自然是比那些整日浑浑噩噩的普通百姓好上太多……”
虽然这些都是实情,但是在萧明耳边听起来如何接受得了?
还是老话,一入官门,马上就是麻雀变凤凰。何常在说的没错,原本只是小话题,现在偏偏牵扯到官民的区别上面,要是平常,萧明虽然会皱眉头,但是最多听之任之,但是现在,萧明可一定要争一个高下,就单单是为自己,也绝对不能认输。
小李公公歪着脑袋小声问道:“皇上,我们就这样在门口等着?”
武帝笑道:“有意思,想不到就连小小的尚书台都如此有趣,这一趟没白来。”
小李公公不明白,但是皇上的意思他是明白了,这场戏才刚刚开始,现在进去岂不是把什么都给破坏了?看到了开头,却看不到结局,皇上的兴致起来,非得要看看,这个常侍郎,究竟要如何出言反驳?
不单单皇上是这个心思,尚书台的众人也是这个心思,都想要看看,这件事情应该如何收场。
“你听说过黄金比例么?”萧明问道。
何常在不明白,萧明为什么要提起这个,茫然的摇了摇头,示意自己不知道。
萧明没有开口解释,只是说道:“你的头顶到你的咽喉,和你的咽喉到肚脐,就是一个黄金比例。”
何常在还是没有听明白,不知道萧明究竟要说什么。
“不明白?好那我继续说,你的头顶到你的髋骨,再从你的髋骨到你的足底,也是一个黄金比例。”
不要说何常在愣了,众人都愣了,这是什么道理?
“我的意思是,这个黄金比例,是一个定值,其实不单单是这些,从肩关节开始,到你的肘关节,再从你的肘关节到你的中指指尖,也是一个黄金比例,要不然你去量量看?”
马上就有人去试验,萧明不慌不忙,继续说道:“这些都不算什么,我再问你一件事情,我们头上顶着的这片天,我们脚下踩着的这片地,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何常在终于能插上话了:“这还不简单,天是圆的,地是方的,秦朝的钱币就是根据这制作的,连三岁孩童都再清楚不过。”
萧明不忙着反驳:“这么说来,这些又是先贤说的了?”
“那是自然。”
萧明摇了摇头:“可惜啊,先贤都错了,天哪里是圆的,地又哪里是方的?”
见旁人都不相信,萧明继续说道:“你们有没有见过海边将要离开的船只,你们有没有去注意一件事情,它们究竟是怎样渐渐消失在我们的视线里的?”
这么多人,没有一个回答的出来。
“你们大概都没有去注意,那我就老老实实告诉你们,首先是下面消失,只看到桅杆和船身,接着越来越远,只看到桅杆,再接着,连桅杆也看不到了,因为整个船都消失了。”
“没错,我们家就在江边,夏大人讲的没错,就是这个样子的。”马上就有人喊了出来。
萧明微笑着朝着那人点了点头,然后说道:“如果地是方的,这些应该如何解释?依我看,如果地是方的,那船开着开着,就掉下去了,可是却从来没有听说过这种事情,只是因为一件事情,因为地是圆的。不单单是如此,这地就像是一个球,我们平日里,都是踩着一个球在上面生活着啊!”
“一派胡言,如果地是圆的,为什么我们都看不出来。”这下,不单单是何常在,许多大臣都开始提出质疑,萧明也知道,如果不是因为自己是从未来过来的,肯定也不会去相信,我们脚底下踩着的这片土地,怎么可能会是一个球形。
这些萧明都能去解释,萧明说了这么多自然只是为了证明一件事情,先贤是会犯错的,当然,书中所说的自然不一定都是真的。
当然还有另一件事情,萧明没有明说,我承认在有些方面不如你,但是在更多方面,是你不如我
正文 第七十三章 你不如我2
互联网 更新时间:2013…11…6 14:11:21 本章字数:2675
“春妮,你说……我们踩着的这块土地,真的是一个大圆球么?”
小李公公摇了摇头:“从小到大,一直听别人讲天圆地方,现在却偏偏有人认为这地是圆的,一时半会儿,奴婢还真的接受不了呢!”
武帝笑道:“不要说是你,连朕都接受不了,也不知道这人脑袋里为什么会有这古怪想法,不过,说不定还真的有几分道理呢!”
小李公公面上赔笑,心里却是不置可否,也不知道对此事究竟是相信了几分。
“好吧,既然这样,我就换一个方法。在汉朝,我们沿用的历法,究竟是怎么来的?”
何常在闻言,沉思了片刻,说道:“大法九章,而五纪明历法,历法自然是从日月星辰的运行而算出来的。”
“那前人究竟是如何算出来的?”
这时,马上就有同为尚书台的同僚上前解释:“据说当年尧舜就命令过手下到各地进行星象观测,但是历法的出现,好像还更早,甚至可能是在黄帝时期就已经出现了。”
对于历法,萧明不是很熟悉,当然,在座的各位同僚,自然也没有好到哪里去。因为汉朝虽然已经出现了所谓的历法,但是精确度却不高,真正有了大范围的提升,还是在汉桓帝时期,出现了一个著名的天文学家刘洪,他经过多年的星辰观测,然后把研究成果汇集起来,才真正编写了《乾乡黎》和《七曜术》,在这个时期的历法,才算得上是有了很大的提高。
不过,虽然刘洪还未出生,但是现在的汉朝,就已经有了能用来推行适用的历法,而且,宫中会有专门的人进行星辰观测,进行计算。
“既然知道这些,相信你们应该也听说过天狗食日,那么你们清楚,这天狗食日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这句话倒是真的问到点子上了,日食众人并不陌生,因为就在《尚书》《诗经》当中都有描述,但是毫无意外的是,上边都没有说明这日食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会不会是天降灾祸,又或者是……”
“说不定是朝中有奸臣作乱,天降警示……”
下面的官员议论纷纷,但是有一点是相当一致的,天狗食日,一定不是什么好事。
“那么照你说,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既然这问题是萧明提出来的,当然要让萧明好好解释清楚。
“因为月亮就是圆的啊,当我们所在的地方和日月恰好连成一线,我们就看不到天上的太阳,因为这部分被月亮挡住了。历法的来源是星辰运动,可是不是每个人都清楚,月亮是星辰,太阳是星辰,就连我们脚下的地方,也是一个星辰,当太阳光被月亮挡住,我们自然就看不到天上的太阳,但是随着月亮的渐渐移动,太阳就重新出来了,天狗食日也就结束了。”
何常在哂笑:“这月亮是圆的,我们都见过,这有什么好证明的?”
萧明微微一笑:“这是自然,我们平日里见过的月亮就是圆的,这没有什么好证明,但是,如果,当我们恰好在太阳和月亮之间呢,那么我们看到的就不是天狗食日,而是天狗食月了。”
“这……难道说,我们脚下的土地,竟然是圆的?要不然……”
“没错,这就是地是圆的最好的证明。”萧明语气忽然加重,“你们可以查看记录,每次发生月食的时候,一般都是月亮正当圆的时候,但是每次发生日食的时候,都是在新月快要来临的时候。我们的历法,也和这些息息相关。”
这下,何常在说不出话来,众人也都说不出话来了,因为萧明的话,虽然荒诞不羁,但是,却无从辩驳。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尚书台上终于有人发话:“你刚刚说的黄金比例,究竟是多少?”
“这个数字有些麻烦,但是我却明白和众人说,把较长部分和较短部分相比,恰好就是全长和较长部分的比例。这个比例,虽然麻烦,但是也能算的出来,把长的部分当成一千的话,那么这短的部分就接近于六百一十八。”
何常在看向身边的人,从他们的眼神当中得到了正确的回应之后,也不得不服气,这些东西,何常在一无所知,更确切的说,这些东西,在场的众人,没有一个能比萧明更加清楚。这,就是穿越者胜过普通人的底气。
“皇上驾到!”
也就在这个时候,小李公公的这句话终于是让原本表情吃惊的众人把心神给拉了回来。
“万岁万万岁。”尚书台的众人赶紧行礼,虽然还有不少人心神激荡在刚刚发生的事情上面,也有人开始注意到,皇上究竟是什么时候来到尚书台的,众人竟然毫不知情。
“起来吧,朕来了有一会儿了,才注意到,你们尚书台热闹的很嘛。”
萧明倒是真的不清楚,皇上是什么时候来到这的,看到这里发生的事情,究竟又该作何表示?
“你们这里发生的矛盾,朕无意详细了解,朕只问一件事情,常侍郎,你刚刚说的事情,究竟是从何得知的?”
“这……皇上,这都是下臣从宫外的老人口中得知的,他们讲给下臣听,下臣只当是趣闻一笑置之,见不得台面。”
萧明可没有办法说,这都是后世的老师教的,要不然,还得有好一番辛苦解释,至于这解释,萧明就真的说不出口了。
“趣闻么?虽然是匪夷所思,但是仔细想来,还是有些道理,对于这日食的传说,朕也从《诗经》当中看过,却从未想过它究竟是从何而来,你的解释嘛,倒也是合情合理。”
“不过,猜测终究是猜测,不过,看你说的头头是道,要不要朕把你派到太史部,让你专心研究天时、星历,让你的长处得到发挥?”
萧明连连摆手,赶紧拒绝,自己夸夸其谈的本事自己倒是还有,但是要是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这上面,萧明还不如一头撞死来的干脆。
“哈哈哈……你也有害怕的时候?”武帝笑完,忽然神色严肃起来,对着何常在说道,“你,的确是不如他。”
连皇帝都如此说,何常在终于是吓得跪倒在地,半天不敢抬起头来。
尚书台的众大臣,哪个不是人老成精,萧明所说的究竟是不是事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些人都已经看明白了,皇帝的确是中意这个新来的常侍郎,这点是没错的。至于这个何常在,哼,看不清楚形势的人,哪里会有什么好下场?还是趁早和这人斩断关系,免得自己将来受到拖累,这才是正理。
也难怪何常在脸色难看,他大概也明白了,自己究竟是犯了多大的错?但是偏偏,这个错,还是自己故意栽在对方手里的
正文 第七十四章 事出突然
互联网 更新时间:2013…11…6 14:11:21 本章字数:2654
尚书台的事情告一段落,武帝也没有忘了正事,自己过来本来就是找萧明来的,虽然经过了这小小的风波,但是武帝可不会把这给耽误了。
把旁人给支开之后,单单留下了小李公公,萧明倒是觉得有些奇怪,这样大费周章,难道皇帝不怕这样会引起旁人的怀疑,萧明不明白,武帝的心里面究竟是怎么想的。
“其实来之前,朕一直在想一件事情,但是一直想不明白,所以过来问问你,想听听你的意见。”
萧明点头,做不甚惶恐状,武帝颔首微笑,说道:“你来说说,生为皇帝的乐趣究竟是什么?”
萧明沉思了片刻,回答道:“身为皇帝,比普通人身上背着更大的责任,没什么朋友,也没有真正能够交心的人。在下臣看来,身为皇帝的乐趣,不外乎就是后宫佳丽三千,老婆比普通人要多得多,再或者就是创下一番基业,做的比前人更好,土地更辽阔,人民更富足吧!”
“好,朕也是这个意思,还是夏爱卿了解朕的心思,不过妃嫔多了也是一件麻烦事情,以前就听说过春秋时期的君主,常常因为后宫的各种妃嫔争宠而深受其害,不过这件事情倒是不急,朕的年纪还不大,况且,当年朕也答应过姑姑,要让阿娇有一座黄金屋子,现在嘛,这些暂时还要放到一边。”
萧明不禁莞尔,要是在前世,一个十多岁的少年说出这样一番话来,非得要让人笑掉大牙不可,可是要是换了汉朝,换成了武帝,这就再正常不过了。
本来在汉朝,姑娘家十四五岁出嫁的也会不再少数,尤其是王公贵族,怕是十六七岁就已经逛遍了长安的各色烟花之地,尤其是宫中有三千粉黛,要是当中真的没有什么猫腻,萧明是第一个不信的。
“不过啊,虽然朕有雄心壮志,但是现在都还不到时候,江山美色,朕都要牢牢握在手里,缺一不可。”
萧明心道,不用猜也知道武帝将来一定是一个风流皇帝,萧明也没有明说,等皇帝大权在握,就会废了陈阿娇,让卫子夫坐上皇后之位,尤其是萧明还听说了,武帝不但近美色,也好男风,也不知道这传言是真是假,不过不单单是在宫中,许多王公大臣也会在家里养着一些面容姣好的男童,当做自己的禁脔,萧明对于这种莫名的风尚也有些摸不清缘由,只能归咎于社会风气了。
“不过,皇上,这里人多眼杂,皇上如果有什么事情,暗中通知下臣就好,谁知道尚书台会不会有窦太后的眼线,如果事情一旦泄露,怕也有些不好收拾。”
小李公公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微笑不语,倒是武帝,耐着性子一五一十解释给萧明听。
“尚书台肯定会有窦太后的眼线,说不定,现在就已经有太监跑到长乐宫把朕的行踪已经报告给了窦太后,朕的什么没有一个可以信任的人,所以,朕就索性装作什么都不知道,他们要报告就随他们去好了。”
萧明一听就明白了,这也是一种麻痹手段,就算是窦太后,也不会一天十二个时辰都盯着武帝,如果没有察觉出什么问题,相信接下来就会降低戒心,说到底,这也是一种手段,用来麻痹窦太后的眼睛。
既然如此,萧明也可以肯定另一件事情,武帝这一趟出来,肯定也是抱着这样的心思,因为自己身上就贴着窦太后的标签,如果皇上和自己亲近,相信窦太后不但不会有什么怀疑,反而会很高兴吧!
看到萧明微笑点头,武帝也知道已经被猜出了心思,不但不恼,反而内心欣喜不已。
“你懂了吧,窦太后如果能从你口中得到朕的有关情况,指不定会有多高兴呢,哪里会有所怀疑?最好在奶奶眼里,我就是一个贪玩的孩子,没有什么野心,这样,久而久之,就会放心了戒备。”
不得不说,这招韬光养晦,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法子,的确是当下最好瞒过窦太后眼睛的方法,萧明也不由得赞叹武帝的心思细腻,竟然能想得出这样一个办法。
其实,这也是景帝殡天之前嘱咐刘彻去做的,虽然刘彻为人聪慧,但是在某些方面上面,还需要多加磨砺,毕竟阅历这种东西,还得是自己多年的经历,吃了多少亏,遇过多少事,才会真正成长起来。就算是武帝,也没有办法一蹴而就,这和一个人的聪明与否无关,当然,如果一个人好几次都栽在同一件事情上,也只能证明这个人蠢钝如猪了。
“本来这件事情暂且不急,但是刚刚两天前朕得到消息,太后有意废去窦婴的丞相之位,这样,朕的身边就没有什么可以依靠的人了,丞相一职,事关重大,如果换上窦太后的亲信,将来朕唯一的话语权都要让窦太后抢了去,朕万万不能让这件事情发生。”
武帝过来找萧明,自然是有事,但是萧明无论如何都想不到,竟然会是这种大事,事关丞相的废立,这哪里是一个小小的常侍郎能够影响了?
萧明面有难色,说道:“这件事情事关重大,皇上还是找其他人选吧,下臣地位低微,怕是做不了什么主?”
“朕知道这件事情难为你了,所以这次你站在幕后就好。之前听说因为窦婴几次忤逆窦太后的意思,终于惹恼了窦太后,好像现在正打算把许昌给推上丞相之位,也不知道还会不会有其他什么人选。”
萧明问道:“皇上心中的合适人选究竟是谁?”
“朕的老师卫绾就是合适人选。”
萧明知道卫绾的性子,直来直往,真要当了丞相,肯定是会惹怒太后。但是现在看到武帝的表情,萧明就知道武帝心中早有计划,他大概能够猜到,这个卫绾,肯定会是武帝和窦太后竞争当中的牺牲品,说不定武帝原本就是抱着这样的念头才打算推他上位的。
“下臣最近家中琐事颇多,怕是有心无力。”
“什么事情,能赶得上这件大事?”武帝皱眉,有些不满。
萧明的声音骤然变低,磨了半天,才说道:“下臣刚刚差人把老家的父亲请到长安,想要让他参加下臣的新婚大喜,这……这时间有些冲突。”
“好你个夏达,什么时候不能娶亲,非得现在?”武帝有些愠怒,刚刚说完,才想到对方早就已经计划好了,说到底反倒是自己的原因,还真的怪不得萧明。
“算了算了,朕回头送你一份大礼,给你一份,新娘一份,算是赔罪,行了吧!”武帝也是被自己给气乐了,语气一缓。
“可是……可是,下臣娶得不是一位新娘,而是两位……”萧明的声音已经是弱不可闻。
“你……”不单单是武帝心中郁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