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奉系江山-第1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实不相瞒,到了奉天之后,怎么有点日本的感觉了!”

“没错,这就是奉天的规矩。就是不知道你们能不能适应啊!”宋仲义到了车站,过来迎接他们。周学渊和宋仲义是老朋友了。大家见面都喜悦异常。

周学渊拉着宋仲义的手,略带责备的说道:“老宋,当初你经营出了困难,怎么不找我们啊,你还不信我们家么?”

“哪能啊,就是不忍心再麻烦你们了。而且我现在不也挺好么!”

“看着是不错,精神头好了很多,就是人瘦了不少,没少吃苦吧?”

“五哥。想办事的,就不要怕受苦,怕的是人家不让你安心办事啊,现在受多少累,我都心甘情愿啊!”

宋仲义的话正好说到了范旭东的心坎里,这的确是他们办实业的人的心声,他们办工厂的确不怕吃苦挨累,最怕的就是政府给拖后腿,外人洋人逼迫,内有自己人盘剥,双重压力之下,想干点事情太困难了,这也是范旭东被奉天开出来的条件吸引的原因。

现在一看宋仲义的情况,范旭东的心里头踏实了不少,看样子奉天的确是一个能办事实事的地方。

“五哥,范先生,你们先到我家休息一下,然后我去约请张厅长,你们和他具体谈一谈,实不相瞒张厅长别看年轻,但是见识过人,有能力,也有财力,大帅张作霖对他言听计从,他绝对能提供不少帮助。”

“宋先生,别着急,咱们先谈谈,把奉天的情况搞清楚,不然光听一面之词,也不能把家业都搬过来啊。”

“范先生是谨慎的人,那你就随便看看,我敢说奉天的环境在全国而言,都是数一数二的,很难有超过的了!治安条件好,政府税收有优惠,还能从银行得到充足贷款,又有实业团作为靠山,不用受各种盘剥。尤其是范先生想办化工企业,奉天的优惠更多,张厅长亲口许诺,说你这是填补了东三省的空白,想要什么支持,就有什么支持!”

宋仲义把周学渊和范旭东接到了马车上面,嘴里面不停的介绍着奉天的种种好处,两个人全都仔细听着,范旭东不时还询问一下关心的问题,宋仲义也都一一作答。

“听着宋先生的介绍,我这心里头有底了,看来这趟奉天来对了,真没想到,中国地面上竟然还有这么关心实业发展的政府,简直是一个异数啊!”

“老宋,张雨亭不过是土匪出身,身边的孙烈臣,张作相等人也都是草莽之人,没听说谁是治国之才,一个土匪头子能懂实业建设么?”

“五爷,你这话就有点落伍了啊,谁规定土匪就不能懂实业来的,而且现在奉天主管经济的也不是那些奉军的老人,而是新任的省长王永江,王先生可是著名的学者,才华过人。另外在经济发展上面,屯垦厅的厅长张拙言也很有发言权力,北市场的规划就是出自他的手笔,而且我当初也是遇到了他,才决定到奉天的。”

周学渊眉头微微皱着,说道:“老宋,一见面你就几次提到了张廷兰,这个小子真有那么大的本事么?”

“的确不假啊,懂经济,懂民政,还能领兵打仗,现在已经是屯垦厅的厅长,还挂着旅长的衔。他爹张作相当了吉林督军,只怕他的位置还要高升一步,前途无量啊!”

说到这里,宋仲义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意:“五哥,我听说令爱千金和张拙言的关系不错,男未娶女未嫁,这是天赐的良缘,要是你们结成了连理,对孩子也好,对你们家也是好事。我可不是小瞧你们周家,别看你们顶着南张北周的名头,号称实业界的代表,但是你们赚钱的本事差的太多了,不说别的,就是张拙言手握的北市场,论起地价,至少数倍于你们的家产。”

“老宋,你是不是拿了人家的钱,在我面前说他的好话啊,我怎么都不相信,一个二十不到的年轻人,就有这么大的本事,难道他是妖孽不成?”

“五哥,我也不和你抬杠,你见到之后,就知道这个年轻人的厉害了!”宋仲义笑道:“不管怎么说,我都觉得侄女的眼光比你们高明多了啊!”说完之后,宋仲义哈哈大笑。

就在他们聊天的时候,张廷兰也迎来了一位风尘仆仆的客人,来的正是邝荣光,自从到了奉天之后,邝荣光就没有多少闲暇的时候,前段时间在本溪考察,直到本溪湖煤铁公司彻底理清楚,奉天夺回了管理权力,邝荣光才有了点时间。

不过他也清楚,本溪湖煤铁公司还不是奉天真正控制的企业,要想发展钢铁产业,必须要有自己独立的工厂,离开本溪之后,他又到了鞍山,这里的条件比起本溪还要好,非常适合煤铁联营,日本人的考察队不断的过来,想要将鞍山据为己有,不过都被张作霖压了下来。

奉天方面也要加强考察,弄清楚情况之后,奉天也要尽快动手,以鞍山为基础,建立自己的钢铁企业,邝荣光考察了一个多月,把报告刚刚交上来,又起身到了吉林,三省一统之后,吉黑两省的矿产资源也要开发起来。

安排邝荣光去吉林,正是张廷兰的主意,吉林是张廷兰真正能掌控的地区,绝对要加大力度发展,在后世吉林夹在黑龙江和辽宁之间,没有太多的资源,重工业也没法和这两省相比。

可是民国的情况不同,吉林的版图比起后世更大,以长春和哈尔滨一线,一直向北延伸,东半部几乎都是吉林的地盘,包含了三江平原,还有鸡西双鸭山等重要的煤田,算的起是资源丰富的地区。

而且吉林还有一项重要的资源,那就是金矿,桦甸的夹皮沟金矿有着悠久的开发历史,到了晚清,开始大规模的开采,在后世夹皮沟金矿曾经是全国第一大金矿,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的摇篮,累计开采出一百多吨黄金。

在这个金本位的时代里头,黄金就代表着财富,张廷兰哪能不动心啊,现在吉林地广人稀,工农业发展的条件都不太成熟,唯有采金是最容易的来钱路子,能够迅速发家致富,也能为吉林积攒一点发展基金。

有了稳定的黄金供应,货币就能稳定下来,而且还能采购外国的重要技术和设备,张廷兰期盼的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因此见到邝荣光回来,他高兴坏了。

“邝先生,实在是辛苦您了!”

“辛苦倒不算什么,干的就是这个活,我看了夹皮沟的情况,夹皮沟一带的矿带长五十千米,厚一到三米,据我的估计,如果开发好,一年的产金量应该在两吨左右,在全国的金矿之中,也算是数一数二了。”

“两吨黄金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啊!能换成三四百万大洋,要是放在银行,就能发行两千万左右的大洋,简直就是一笔飞来横财啊,张廷兰也不免摩拳擦掌。

“拙言,别太高兴了,还有点麻烦!”

第二百六十三章面见岳父

“邝先生,有什么麻烦直说,谁要是敢动我的金子,我就要了他的脑袋!”

张廷兰已经准备大力发展吉林了,没有足够的资金怎么能行,夹皮沟的金矿就是目前最大的财源,绝对不能出问题。

别看张廷兰手上各种产业数不胜数,但是能动用的并不多,而且也不能为了发展吉林,就牺牲了奉天,算来算去,除了吉林的财政收入之外,他能调用的资本不超过五百万元,这点钱存在家里头,是小山一般的一堆,但是要搞地方建设,那就是杯水车薪了。

人往往是越有钱就越缺钱,张廷兰绝对敢号称东三省的首富,但是同样他的资金缺口也是所有人之中最大的,要干的事情太多,手中的钱总是不够用啊!

邝荣光也难得看到张廷兰这么着急的时候,也不知道他能不能轻松解决问题,笑着说道:“麻烦有两样,第一就是金矿已经被捷足先登了,从晚清开始,满清朝廷就开始开采金矿了,最初产金是供应皇家的,后来沙俄的势力深入了东三省,他们也开始动手采矿了,所以要想开采夹皮沟的金矿,首先就要把俄国人完全赶走!”

张廷兰一听也点点头,在奉天想要发展,就要不断的和日本人明争暗斗,到了吉林之后,这个对象就变成了俄国,总之不把这些列强赶走,就别想安心发展,不过好在俄国日薄西山,已经要完蛋了,想要对付他们还容易一些。

“邝先生,霸占金矿的俄国人是沙皇政府派出来的么?”

“不是。”邝荣光摇了摇头,继续说道:“自从日俄战争之后,俄国人势力衰退的厉害。夹皮沟一带盗贼横行,原来的矿工逃的逃跑的跑,已经没剩下多少了。俄国人也缺少足够的资金,而且夹皮沟又不在铁路沿线,因此只有一些俄国商人在那里开采。”

“那就好办了,这帮家伙敢在太岁头上动土,我让他们都吃不了兜着走!”

“拙言,你可别胡来啊,虽然只是一些商人,他们定期都给俄国司令霍尔瓦特送礼的。咱们强行动手,俄国人绝对不会坐视不理的。”

“不用担心,我有办法对付那个大胡子,他可以和别人张牙舞爪,但是别想在我面前张狂。我攥着他的小辫子呢!邝先生,你先说说第二个麻烦吧。我想办法。一起都解决了。”

邝荣光也知道张廷兰神通广大,现在一看他这么有把握,邝荣光也不多说什么了,自己只管做事就是了。

“第二个麻烦就是采矿技术落后,缺乏淘金船一类的机器,全靠着人工淘洗。产量自然很有限,要想达到两吨的年产量,必须弄到采金的机器。”

机器这玩意的确是个麻烦,只要想开发矿产。就离不开,不然靠着土法淘金,不仅效率低,而且速度慢,绝对不能满足需要。

“邝先生,您看采金设备需要多少钱?”

“我估计至少需要三套设备,而且不光是夹皮沟,吉林其他地区也有不少金矿,需要两三艘淘金船,在没法使用淘金船的地区,还要有挖掘,精选,粉碎,淘洗,精炼的设备,全部加起来,没有一百五十万绝对不够,而且还需要大量的人工。”

张廷兰一听要花这么多,也是一阵挠头,他本以为有了金矿,就能坐收暴利了,但是他却忘了金矿开采的前期投资相当大,没有充足的本钱,就只能端着盆,在水里面来回晃了。

“邝先生,你看有没有办法便宜一点,弄点二手设备,咱们现在是穷人,就只能捡破烂不是。”

邝荣光摇了摇头,苦笑道:“拙言,金矿历来都是最吸引人眼球的,机器必须向列强购买,他们肯定会痛宰咱们一刀的,我甚至担心他们知道东北有大金矿,这帮人会不会插手,想要弄到自己的手中。”

这话的确是实情,以往张廷兰学历史的时候,半殖民地是一个最熟悉不过的词汇了,不过只有到了这个时代,他才真正明白什么叫做半殖民地。列强就是太上皇,就是活祖宗,什么好事情他们都要插手,有任何的利益他们都不会放过。

别看他们能为了利益在欧洲狗咬狗,但是在掠夺中国的立场上,列强还是有着默契的,庞大的中国就是他们予取予求的一块肥肉而已。

“邝先生,俄国人在远东地区有采金设备么?”

“有啊,数量还不少呢!”邝荣光说道这里,脸上也露出了一丝凄凉,沉声说道:“俄国远东产金最多的地区就是外东北,原本那里都是我们的领土,只是被俄国人抢去了,成为了他们的摇钱树,俄国政府七八成的黄金都是从远东地区开采的,说起来真是国家之耻,民族之耻啊。”

听着邝荣光的话,张廷兰眼前突然一亮,嘴角也露出了一丝的笑意,对邝荣光说道:“邝先生,您放心吧,这两个麻烦我给你一道解决了。”

“拙言,既然你有办法,那我就不用担心了,说起来一把老骨头,也架不住马不停蹄的折腾,我也要好好歇歇。”

“的确不能让您一个人劳累,东三省这么大,需要考察的地方太多了,必须要有足够的考察人手才行啊!”

“矿冶学院已经成立了,第一批学生已经招收进来了,先让他们学点基础课程,我又找到了几个以前的学生,很快都会到奉天,等到学生有了基础之后,我们就分头带着他们到野外去,学习和实践结合起来,有几年的锻炼,也就能独当一面了!”

“全靠着您辛苦了,有什么需要的就和我说,要钱给钱,要人给人。”

“哈哈,和拙言一起办事,就这点痛快,无论是怎么累,也不怕了。干事就需要舒心,不用想着那些没用的争权夺势,互相倾轧,我至少还能干二十年。”

中国从来不缺人才,而是缺少合适的平台,张廷兰现在最想做的就是打造出一个这样的平台,让所有人才能够各尽所能,快速让东三省发展起来。

“邝先生,在野外考察肯定不容易,我以前也是疏忽了,我给您配几个警卫,才配一个急救医生,能够避免意外发生。”

“有点过了吧,我身体很好,而且听说军队里面医生都不够,给我配一个医生,有点承受不起啊。”

“先生,东北的资源考察都落到您的身上了,要是出了一点风险,损失的不只是钱,更重要的是时间啊,这是万金难换的东西,您要是真觉得承受不起,就帮着我们多找点有用的矿藏。”

邝荣光点了点头,笑着说道:“这么安排,就是让我拼老命啊,也好,前半生在满清手底下做事情,扯皮的时候多,做实事的时候少,现在也该拼一拼,把失去的时间补回来!”

和邝荣光谈完之后,张廷兰已经有了开采夹皮沟金矿的全盘算计了,现在最需要的就是赶快北上,回到吉林。

不过这次去吉林可不是几个人就行的,张作相已经是名正言顺的吉林督军,帅府就要迁到吉林,花福田等等一众姨太太,还有张廷兰的一帮弟弟妹妹,还有刚断奶的,全都要搬到吉林。

当初为了应付日本人的压力,张廷兰带到了奉天一个旅的士兵,现在都要带回吉林,用来管理地方,威慑俄国人,除此之外,还要把一部分训练之中的新军调到吉林。

老张早就确定了陈启铭的炸药厂要迁到吉林,原来的凤城兵工厂也要迁过去,然后在吉林组成新的东三省兵工厂二厂,原来的奉天兵工厂变成了东三省兵工厂一厂,这些搬迁都需要大量的精力。

而且除了这些之外,奉天实业团要在吉林建分部,吸收吉林的商人进团,而且实业团还在酝酿扩充成东三省实业团,奉天银行也要派一些人手过去,组建分行。王永江又特意从奉天抽调了一批官员,也要充实到吉林。

方方面面,林林总总,都加起来,搬迁工作绝对是一个庞大的工程,正在张廷兰忙碌的时候,宋仲义突然找了过来。

“拙言,周先生和范先生到我那已经好几天了,在奉天转了几圈,范先生十分满意奉天的投资环境,想和您谈一谈化工业的发展,然后他就准备把工厂迁过来。”

“这是好事情啊,我马上过去看看!”

宋仲义脸上微微露出一点难色,低声说道:“范先生早和我说了,不敢劳动您,他要亲自过来拜会,哪知道周五爷不干,非得让您过去。”

“尊老爱幼么,应该的!”

“别和我装傻啊,老宋又不是笨蛋,你是不是看上我的侄女了?”宋仲义一脸得意的笑容:“说起来瑶瑶这个丫头也不错,有中国传统姑娘的贤惠,又有新派女郎的特点,不张扬,不保守,你们两个最合适了!”

“老宋,你什么时候改行当月老了啊?”

“其实我真想当这个月老,只是我的分量不够啊,你这次和我过去,就顺道和周五爷聊聊,先争取他的同意,到时候就算周家别的人不答应,你们也不算私奔啊!”

张廷兰以往还把宋仲义当成了忠厚的人,现在一看,这个家伙也是诡诈透了,果然无商不奸,不过这个提议还真的不错。

张廷兰也欣欣然的跟着宋仲义到了他的家,见见周家人的风采。

第二百六十四章黄金组合

张廷兰刚到宋仲义的家门口,就见到一个三十岁上下的人站在了门口,他一身书卷气,穿戴整洁利落,戴着眼镜,有点像象牙塔里面做学问的,一见到张廷兰和宋仲义过来,急忙迎了几步,到了张廷兰面前。

“您是张厅长吧,在下叫范旭东,理应去拜会您,实在是有些失礼!”

“先生客气了,我是请您过来投资,当然要主动过来。”

“张厅长实不相瞒,我手上的本钱可是极为有限,根本谈不上投资啊,要想办厂子就要指着奉天的贷款才行,您可是答应提供三百万的贷款啊,我听到这个数字头都晕了,这不空着两个手就跑了过来,就怕您说我是空手套白狼啊!”

“范先生,光是你一个人,就值三百万,这个时代最值钱的就是人才,尤其是有心发展工业的人才!”

范旭东一听张廷兰的话,顿时极为感慨,他也和不少的中国官员打过交道,能够真心支持工业发展的,实在是屈指可数,这也是他的事业艰难的原因,没想到小小的奉天竟然有如此眼光的人物,也着实有种柳暗花明的感觉。

“两位别再门口客气了,外面寒风刺骨的,还是到里面,咱们慢慢聊!”

宋仲义拉着张廷兰和范旭东到了屋内,三个人对面落座,张廷兰扫了一眼,并没有看到其他人,传说之中的老岳父没有了踪迹,张廷兰还有些纳闷。

范旭东在一旁笑着说道:“张厅长,五爷让咱们先谈着,正事要紧,他就不掺合了。”

张廷兰一听就明白了,感情人家是想一对一的面谈。的确有些比较私密的事情,不好让别人知道。不过张廷兰的眼光扫过了四周,这个会客厅是一明两暗三间屋子,他们坐在了中间,一旁的屋子中似乎有人影闪动了一下,张廷兰心中顿时了然,不过也没有点破。

“范先生,我听说您办的久大精盐公司开历史先河,是全中国第一家精盐厂,想必一定是客服了万难。能不能介绍一下情况?”

张廷兰主动发问了,他这么做也是有着自己的目的,开出了那么丰厚的条件,他也要看看范旭东的真本事如何,究竟是不是一个真正的人才。

范旭东也明白张廷兰的意思。因此稍微理了理思路,然后就说道:“我在日本留学期间。学的是化学专业。深感化学工业的重要性,无论是在军事上,还是在民用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恰恰我们在这方面还是一个空白。回国后我考察了一下各地的情况,最后发现塘沽是最适合办盐碱工业的地方。这才各方联络,希望获得投资支持,说起来也是惭愧啊,无论是天津。还是北京,都没有奉天政府的豪气,一点贷款都提供不了,而洋人的银行也不给贷款!”

说到这里,范旭东的眼神之中带着一丝追忆的神色,显然他对于刚刚起步时候的艰难,刻骨铭心。其实这也是所有民国企业的艰难,一面是狡猾多端的洋人,一面是昏聩无能的政府,要是没有野草一般的坚韧,绝对别想活下来。

“没有贷款,也不能不干,我哥哥帮着介绍一些军政要人,商界的贤达,我向他们一点点的化缘,渐渐地有了商人愿意投资,然后当时的副总统黎元洪,曹锟,蔡锷,冯玉祥等人军政要人又出面帮着周旋,总算是将办厂的资本凑齐了,精盐工厂才建立起来。”

其实范旭东还算是幸运的,他的哥哥是北洋的教育部长,各方面都要给点面子,这样才能得到一些政要的支持,否则只会更加艰难。

“其实生产精盐离着化学工业还很远,真正的化学工业要生产酸碱,硫酸、硝酸、纯碱和烧碱之类的。自从欧洲列强爆发大战之后,来自欧洲的纯碱几乎断绝,江浙一带以纯碱为基础的工厂纷纷倒闭,我下一步的计划就是筹建碱厂,生产工业用的纯碱,不过这次遇到的麻烦就更大了!”

张廷兰也清楚,化学工业的基础就是三酸二碱,这各个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他把范旭东请来,就是想生产这些关键的东西,现在一听他说有困难,张廷兰也急忙问道:“范先生,有什么难处,直接说出来吧,我们一起参详一下。”

“最大的麻烦就是列强,我生产精盐,虽然也会伤害一些盐商的利益,但是有北洋的军政要人帮忙,也不用担心他们。但是生产纯碱,就要威胁到列强的商业利益,目前垄断中国纯碱市场的是英国的卜内门公司,他们掌握着最先进的索尔维法制碱工艺。我最初希望向他们购买专利许可证,同时提供一些机器设备,不过英国人拒绝了这些提议,反而要求和我们合作生产。”

“英国佬奸猾透顶了,只要合作生产,这个工厂就落到了他们的手中,你们的心血就都白费了。这帮英国人也不是没有前科,就比如开滦矿务局,好可惜啊,年产两百万吨的煤矿,全都成了英国人的囊中之物,真是可惜啊!”

张廷兰前半段的话,范旭东是频频点头,工厂没有建立起来,自己一点本钱都没有了,和英国人合作,他们掌握着技术资本的优势,肯定会把制碱厂变成自己的生产车间,甚至干脆就把碱厂拖黄了,这样才能维持他们的垄断利益,张廷兰的话是一针见血。

不过后半段提到了开滦矿务局,范旭东和宋仲义都听出了一丝别样的味道,原来开平和滦州是两个煤矿,结果就在周学熙的手上,控制开平煤矿的英国人,也是打着联营合作的名义,把滦州煤矿吞并了。

滦州煤矿比起开平煤矿大了十倍,但是在合营的时候,滦州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