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奉系江山-第1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邝荣光也想起来自己的堂兄,就专门写了一封长信,夏寒亲自带着。跑到了武汉,一连几次拜见,最初邝景扬根本没有北上的想法。满清什么德行他一清二楚,北洋脱胎满清,也不是能真正干事的地方。

邝景扬最初对革命党还有一丝期待,认为他们能够有些新意,但是孙文刚刚当上了临时大总统,就准备把汉阳铁厂抵押给日本人,换来贷款,这件事情发生之后,邝景扬对革命党也是寒透了心,而且年纪也大了,根本不愿意出山。

这个老头顽固,好在夏寒比他还顽固,连续求见三四回,邝景扬才勉强答应见他,然后又反复和他诉说,介绍奉天工业发展的情况,介绍各种政策,甚至为了打动他,夏寒还透漏了一点奉天机器的来源。

一下子把邝景扬也给镇住了,他万万没有想到,在中国的地面上,还有一伙这么胆大包天的势力,为了发展工业能够这么玩命!

邝景扬最后下定决心,北上看看情况,到了东三省之后,正好赶上收复中东路的行动,昔日俄国人手中的哈尔滨总工厂竟然到了中国人的手上,得到了这个消息,老头简直难以置信。

现在他在工厂连续转了好几圈,这才接受了眼前的事实,已经心灰意冷多年,但是现在老头子又重新有了斗志:“总司令,你说俄国人的问题,我看一言以蔽之,就是经营管理不善,就是贪污**严重,如果引入新的管理机制,激发工人的工作热情,别说是检修机车,稍加整顿,完全能生产机车!只要交给我五十万元,我保准能把事情给办下来。”

“邝先生,您既然这么有信心,我就放心了,您给拟定一个方案吧,具体怎么操作我再安排人手。”

“怎么?”邝景扬的眉头挑了挑,大声的说道:“总司令是嫌我老迈不中用了么?您别看我这些年赋闲,这技术上面的事情我一直牢牢盯着,而且这身体也不错,我兄弟邝荣光又是考察地质,又是培养学生,我也不能让他比下去,我保证在两年之内,咱们就能生产出自己的机车来!”

张廷兰的确有些担心邝景扬的顶不住,但是一看老头斗志昂扬,张廷兰也放心了不少,笑着说道:“既然如此,邝先生您现在就是工厂的总办,要做的工作主要有两个,一是安抚工人情绪,尽快恢复生产,第二是把由于战争损坏的机车和车厢都修理出来,铁路要尽快恢复运营。”

“总司令放心吧,我保证完成任务!”

张廷兰又和邝景扬看了看工厂的情况,在这场战斗之中,工人们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帮着奉军运送物资和伤员,而且他们也付出了相当大的牺牲,一共有五十多名工人死亡,还有不少人受伤。

不过经过了这场考验,所有的工人也有了脱胎换骨的改变,而且就在奉军刚刚接管之后,张廷兰就让人拟定了一份新的管理制度,确定了新的奖惩办法,多劳多得,而且大幅度提升了工人的待遇。

每个工人都要重新签订用工合同,保证他们的权益。看到了这些实实在在的变化,所有的工人都精神为之一振,如果说原本帮助奉军,是处于对俄国人的憎恨,是想着报恩,可是到了现在,这些工人完全都一心一意的拥护奉军了。

他们现在正在工厂之中,先是清理了所有的尸体,还有弹壳等等东西,又把损坏的大门暂时搭建起来。随后大家又把整个工厂都打扫了一遍,他们以前的工棚也都拾掇了出来,原本他们不过是为了讨口饭吃,工厂多脏多乱,他们也顾不得了。可是现在这些工人终于有了归属感,工作也格外的认真。

如果不是墙壁上还有零星的弹孔。只怕大家都把这里当成了新工厂了。一看到工人工作劲头很高涨,张廷兰和邝景扬都十分满意。

“邝先生,这个工厂里面,中国工人占了八成,俄国技术人员占了两成,这些俄国人我都控制了起来。咱们缺少人才,不得不用他们,但是您也要多留心,这帮俄国人要是不老老实实的干活。一定要严肃处理,必要的时候可以弄死。还有就是要多培养自己的人才,要让咱们的工人掌握更多的技能,乱世用重典,您可不能有妇人之仁啊!”

邝景扬点了点头:“总司令你放心吧,我心里头有数,一定仔细甄别这些俄国人,另外我会给关内的一些朋友和学生写信,让他们尽快到关外来,特别是汉阳铁厂,那也有不少工人技师,我都让他们过来,不过要搬迁这么多的工人,恐怕还要花费不少财力。”

“我全都包下了,其实我早就有心去汉阳挖墙角了,只是没有门路,手也伸不到那里,现在您来了,一切就好办了!”

邝景扬的脸上也露出了一丝感慨之色,叹气说道:“汉阳铁厂在建立之初,号称亚洲第一雄厂,如果使用好,中国的钢铁工业未必不能压过小日本,只是到了现在,这个工厂已经半死不活,而且被日本人占有了大半的股份,可悲可叹啊。”

说到了这里,邝景扬也露出了悲愤之色,他激动的说道:“都是**,国家的发展才命途多舛,看到了奉天能这么关心工业发展,才给了大家施展才华的舞台。我的确老了,但是越是老了,就越要多做点事情,把失去的时间补回来,能把哈尔滨总共厂发展起来,建成咱们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机车厂,我这辈子才能死而无憾啊!”

张廷兰也深切的理解邝景扬那种报国无门,眼看着国家沦落的悲愤,工业发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尤其是重工业,需要长时间的投入,需要呵护,需要关怀,还有那些技术工人,也需要漫长时间的培养,这些都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基础。

就算到了后世,工业发展水平已经很高了,但是同样无法忽视人的作用,有些工厂,产品的次品概率会突然增加很多,结果一调查原因,就是一个默默无闻的老工人退休了,他或许就掌握了一种极为简单的技能和工序,平时不被大家关注,结果直到人离开了,大家才知道宝贵。

到了现在,不论是北洋,还是后来的民国政府,根本不知道关注工业,将仅有的一点家底也全都败光了,到了最后,我们不能不感慨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悲壮,但是恰恰因为这种无奈的悲壮,我们才必须追究那些无能领袖的责任,悲剧一半是敌人造成的,还有一半是自己造成的,正所谓落后就要挨打,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

“邝先生,中东路沿线不只有哈尔滨总工厂啊,还有不少厂子,其中有两座武器维修工厂,我准备整合到一起,组建哈尔滨的兵工厂,工厂似乎还配套建设了铸铁车间,您看能不能用起来?”

邝景扬的眼前顿时一亮,急忙说道:“我马上去查看一下,只要能用的话,咱们生产机车的时间还能大大提前!”

张廷兰离开了哈尔滨总工厂之后,又加紧巡视了其他几个工厂,俄国人在中东路的确下了很大的功夫,他们建造了两座枪械维修工厂,都能够维修莫辛纳干步枪,还能生产一些简单的零件。

另外还有配套的火电厂,能够提供充足的电力,有了这些之后,整合起来,机车厂和兵工厂的雏形就都有了,而且俄国人还建造了一个小型机械零件厂,也是给中东路配套的,另外沿途还有几十处矿山,主要进行煤铁开采,还有石灰石,黄金,石墨,铅锌等等东西。

总之以俄国人的贪婪,几乎是看到什么,就想要什么,可是现在这些东西全都落到了张廷兰的手上,接手了中东路之后,张廷兰就全力清理这些工矿企业,俄国人的管理水平不敢恭维,所以出产有限,但是只要到了奉军的手里,产量还会快速增加。

第三百零九章铁路督办

张廷兰正在梳理这些工厂的时候,忽然又得到了报告,在中东路的仓库之中又发现了不少好东西,其中就有一大批机器,张廷兰一听这个消息,也是喜出望外,对于眼前的收获张廷兰已经十分满足了,但是没想到竟然还有意外之喜,那就是老天爷的赐福了。

张廷兰到了仓库之后,邝景扬也赶了过来,他现在算是张廷兰身边的技术权威了,老爷子还是十分识货的,邝景扬也是十分兴奋,到了奉天之后,就惊喜不断,他带着人手围着几十间巨大的仓库转了一圈,随后脸上满是喜色。

“这批机器主要是美国生产的,算是他们最新锐的技术,比起欧洲或许还有点差距,但是能够甩出日本几条街。其中包括一套完整的扎钢设备,这也是价值最大的,我还听说了鞍山正在建造钢铁厂,要是再有了扎钢设备,就能生产咱们需要的钢材,从采矿场,钢铁厂,到轧钢厂,再到军工厂和机器制造厂,这就是一条完整的链条,没想到一下子竟然补齐了,真是老天保佑啊!”

看到了轧钢设备之后,邝景扬的激动心情就再也压不住了,能够形成一条完整的重工业链条何等的困难,世界上能完整拥有产业链,并且掌控在自己的手中,只有那几个列强才能做到,其他国家根本没法染指,没想到的是奉天竟然凑齐了一套,真正明白其中含义的人都会欣喜若狂的。

这套设备本来是美国给俄国生产,俄国原本设备的来源是法国,而到了一战之时,法国工业实力都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就更别说俄国了,因此俄国只能把注意力放在了美国身上。这次进口的轧钢设备就是为了增加钢铁的加工能力,提升军工生产。

不过由于俄国铁路运输越来越苦难,工人罢工不断,这批设备就滞留在了哈尔滨,这也是沙皇末世很有趣的现象,一面是正常运输无法进行,一面是黑市走私无比猖獗,结果这批机器只能落到了张廷兰的手中。

“除了轧钢设备之外,还有一些维修设备,还有发电厂的重要配件。这些东西咱们都能用得上,不过我还有一点担心,这些东西都是美国卖给俄国的,被我们直接扣下了,要是美国追究起来。会不会有麻烦啊?”

“有没有麻烦,我们也要吞下去。”张廷兰笑着说道:“邝先生。您忍心放手么?”

“当然不忍心了!”邝景扬急忙摇头说道:“既然总司令有办法。我就只管安排着使用了。”

“邝先生,您提到了俄国人管理不善,那我们弄到了这些设备之后,就要在管理上面,好好动动脑筋,把设备的生产潜力都挖出来。我认为有现在有两点必须注意。第一就是标准化生产,把工艺细化,尽量让每个工人负责的任务简单起来,这样就能大量使用低端工人。第二就是要推行师傅带徒弟的模式。一个师傅带三个徒弟,培养的徒弟越多,质量越好,师傅就能获得奖励,那些俄国人也包括在内,只要他们愿意把技术教出来,咱们保证他们生活的更好。”

工业化不单单是使用机器生产那么简单,而是社会,甚至人性的全面变革,这种变革比起什么选举投票要深刻得多。

在农业时代,讲究的是男耕女织,自给自足,每一个家庭都要用自己的力量,尽量满足衣食住行方方面面的需要,这就要求每一个女人都要心灵手巧,每个男人都要极度任劳任怨,不然根本没法填饱一家人的肚子。

而到了工业化的时代,每一个工人只需要完成一样工作就足够了,甚至只需要完成几个工序就能够获得足够的报酬,他们同其他工人亲密合作,共同生产出数量惊人的商品。

合作的人多了,同时竞争的人也多了,就要追求效率,每个工人都要严格的服从纪律,甚至要努力把自己变成一台机器,忍受极度单调的工作,不知疲倦的劳作,这其实对早期的工人来说,这是一种痛苦的煎熬。

但是没有任何一个工业化的国家能够越过这个阶段,没有哪个民族能不接受工业化的洗礼就强盛起来。当然这种工业化的分工也是不断细化的,就像现在很多工厂都是有一两个优秀的设计师撑起来的,他们几乎都是全才,设计,生产,制造,再到销售,要精通各个方面。

到了后世,这种情况就彻底消失了,任何一个项目,都需要相当数量的人互相配合。这种变化最初始的阶段就是流水线的出现,有了生产流水线之后,生产的效率成几何倍数增加,而且大量的低端劳动力能够进入工厂,大大的增加了产能。

美国能在二战之中,爆发出压倒性的产能,其实就和美国人落实标准化和流水线工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样做既然保证生产武器的整体质量,又能极大的提升数量,因此就算是德国能够制作相对精良高端的武器,依旧没有办法对抗美国压倒性的生产能力。

凭着奉天的工业水平,弄出自动化半自动化的生产线还有很大的困难,但是完全可以大规模的落实标准化的理念,零件设备要尽可能的统一,这样会极大的提升效率,而且能降低养护成本。

张廷兰很清楚,奉天工业化已经远远落后到了日本人的后边,想和日本拼技术工人的质量和数量肯定不现实,那就只能用先进的理念,将现有的力量,成倍的发挥出来,在所有工厂,包括民用工厂,还有各大兵工厂之间,都要推动这项工作,并且把精细分工的理念深入到每一个工业领域。

另外师傅带徒弟的模式也是张廷兰从后世中国建国初期学来的经验,这么做能够快速培养大批的中下级技术工人,不指望他们的水平有多高,只要能胜任几个工序的生产就足够用了。

一个师傅带两三个徒弟,然后徒弟再继续带徒弟,这就像原子核裂变一般。会呈现出指数增长的模式,在短时间之内,就能培养出一大批的工人。

当然光靠着这种方式还不够,还要大力的推动职业教育,兴建技工学校,专科院校,培养出一批高端人才,这样互相结合起来,就有了支撑发展的人才了。

按照张廷兰的估计,这次弄到的几千万资金。至少要划出三分之一用来发展东三省的教育,而且以后财政之中,至少要保证百分之二三十的份额用来教育人才。

流水线生产和人才裂变式培养,二者合一,就是张廷兰手中的两大王牌。只要全面推广开,再配合中国的资源优势。完全能够在工业产能上。甩开日本人。

如今奉天已经有了一定的工业基础,吉林和哈尔滨也在快速的布局之中,很快奉天工业就会有一个大发展,这是推动新理念的好时机。

“总司令这两条建议都十分重要,我一定全力落实!”

刚刚占领了中东路,麻烦事情还有一大堆。张廷兰把工业看了一遍之后,可以说是踌躇满志,他也要赶快处理其他事情了。

张廷兰刚刚回到临时的办公点,绥芬河方向。还有满洲里方向都传来了捷报。秦威和郭松龄在战斗开始之后,利用优势兵力,快速将俄国守军包围起来,这两地的守军远不如哈尔滨的守军顽强,经过一番激战之后,大半被消灭干净。

随即两个方向的士兵又扫荡了沿途的俄国散兵,配合着哈尔滨方向的军队,将整条中东路控制在了手中。

“拙言,秦威抓到了将近六百名俘虏,要请示你,该怎么处理!”

绥芬河俄国守军一千多人,俘虏一半,消灭一半,也差不多算是正常了!张廷兰笑着说道:“光是秦威请示这个事情么,郭松龄就没有消息么?”

“没有!”杨宇霆说道:“拙言我听说了,郭松龄也抓捕了不少俘虏,不过这个家伙下手的确狠辣,据说那些俄国俘虏全部都被他给用机枪扫射了,然后都给埋了!”

张廷兰也知道郭松龄这个人稍微有点极端,而且张廷兰也能想到郭松龄的想法,这家伙和俄国并没有那么深的仇恨,他这么干完全是想在奉军之中立威,也是为了引起更多的注意。

“这些俄国人罪大恶极,怎么处置都不过分,只要不走漏风声,就随他去吧。至于其他的俄国俘虏,全都给我送到煤矿去,让他们挖煤,什么时候累死,什么时候完事!”

杨宇霆暗暗点头,张廷兰这个家伙和郭松龄其实差不多,都是心狠手辣,不过张廷兰更加阴险一些,他还要榨干这些俄国人的最后价值。

“拙言,光是送到煤矿恐怕不好吧,这算不算是假公济私啊?”

“邻葛,你可不要诬赖我啊,这绝对是莫须有的罪名!”

“谁不知道鸡西的煤矿可是你的老岳父家里的,你这个女婿一下子送去了好几千的活牲口,难道不是假公济私么?”杨宇霆满脸戏谑的说道。

“那杨大参谋长,您现在就去告发我吧。”

“拙言,你可不要误会,我就是想提醒你一下,该成家了,我可是提说少帅夫人都有了,你可不能落后啊,我们多少人都等着喝喜酒呢!”

“也快了,等我把中东路的事情理顺一下,然后就准备准备,到时候邻葛你可要帮忙张罗啊。”

“我义不容辞啊!”

正在说话之间,奉天方面发来了电报,张作霖正式任命张廷兰担任中东路督办,同时兼掌护路军。老张的委任状不可谓不及时,这也体现了张作霖的重视之情。

从收复中东路的行动开始,奉天就炸了窝,北洋政府,日本政府,各国列强,纷纷质问张作霖,奉军为什么要出兵中东路,究竟打得什么算盘,面对各方的压力,张作霖也有些招架不住了,尤其是日本人更是叫嚣着要直接出兵。

好在这个时候张廷兰前后仅用了五天时间,就拿下了整条铁路,还基本维持了正常秩序,这让老张心里头十分欣慰,甚至有些得意,奉军能够快速消灭俄军,既显示了奉军的战斗力,同时又把先机牢牢掌握在手中,犒赏张廷兰这个大功臣也成了必然。

现在张廷兰的身份其实和霍尔瓦特是一样的,管着铁路,还管着护路军,谁都知道铁路的重要,把铁路和军队掌握在手中,其实张廷兰此刻已经完全有资格自成一系,甚至和孙烈臣吴俊升等人分庭抗礼了。

得到了任命之后,张廷兰自然十分欣慰,不过新的身份带来了新的麻烦,他必须尽快向列强解释清楚出兵的原因。

第三百一十章新闻发布会

“媳妇,你觉得我这身军装还算不错吧!”

张廷兰已经下令邀请各国记者,召开一个记者会,向各国说明中东路的情况,自然要穿着的正式,换上了将校呢的笔挺军装,武装带,马靴,佩剑全都配上了,整个人显得英武潇洒,举手投足之间都带着一股子气势。

周芯瑶看得也有点发呆,微红着脸,帮他整理衣服,弄得一丝不苟,都准备差不多了,张廷兰才迈着大步走进了会场。

中东路别看只是一条铁路,但是却牵动着远东,乃至世界各国的心,这条路战略价值太重要了,而且又是这样一个敏感的时期,不由得各国不关心。但是到目前为止,他们只得到了一些零星的小道消息,真正有价值的官方资料一点没有,特别是俄国方面,大家甚至不知道总督霍尔瓦特是死是活,各国都迫切想要弄清楚中东路到底发生了什么。

张廷兰一出现在会场,中外各国的记者外交人员都把眼光停留在了他的身上,很多记者甚至忍不住发出了惊呼的声音,当然也包括许多中国记者在内,虽然不清楚具体发生了什么,但是有一点大家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在这场战斗之中,中国人占据了绝对的优势,沿线的俄国士兵几乎被扫荡一空。

这绝对是多少年来,都不曾有过的壮举,中**队击败了列强!造成的震撼不亚于晴天霹雳,而做为这场行动的指挥者,竟然是这样的年轻,几乎就像是大学里面的学生,不只年轻,而且英俊潇洒。简直就是青年的偶像,这样一个年轻人,带领着老大帝国的军队,击败了一个列强,简直让所有人都惊诧不已。

“各位尊敬的外交官,记者朋友们,相信大家都十分关注中东路的情况,想要知道这些天究竟发生了什么,我现在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然后可以由大家自由提问。”

作为一个执掌杀伐。一身硝烟还没有散去的将军,身上自然带着一股子杀气,张廷兰一开口,所有的记者都仔细倾听,手中的笔不住的滑动着。

“自从俄国出现了政变之后。中东路沿线随之出现了不稳定的局面,大量工人被煽动起来。进行罢工行动。严重扰乱了沿线的秩序。而且这些罢工行动之中宣扬一些十分激进的口号,中国方面处于安全考虑,随即在沿线增加了驻军,并且同俄国总督霍尔瓦特先生取得了联系,希望他能够采取果断的行动。但是就在七天前,中东路的形势急转直下。发生了交火事件,大批的工人和俄**队出现了冲突,战火又扩大蔓延的趋势,奉军为了维持和平和安宁。不得不采取军事措施,协助俄国方面,维持沿线的秩序。”

在这种外交场合,张廷兰是尽量玩起了春秋笔法,他只说是工人和俄军冲突,造成的假象似乎是俄国多数党煽动工人和军队冲突一样,而不是中国工人和俄军冲突,这样一来,事件的性质就陡然发生了变化。

“随后的事情发展远远超乎了我们的预料,俄国总督霍尔瓦特先生已经失去了对整个军队的控制,以马尔罗夫为首的俄国多数党,发动了旨在推翻霍尔瓦特总督的军事政变,为了避免战火波及中方,也为了防止多数党的邪恶主张流传,奉军不得不扩大军事行动的规模。在接下来的战斗之中,奉军士兵发扬了不怕牺牲,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同俄国叛军展开了激烈的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