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奉系江山-第1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讨逆的首功就落在了张作霖的头上,一场辛苦谋划,却让老张轻松摘了桃子,现在满天下都是支持奉军的文章,段祺瑞哪能不郁闷啊。RS!。

第三百四十七章挥军入关

“大总统,天大的好消息,您别急着发通电了!”张国淦气喘吁吁的跑到了黎元洪的身边,将一封电报送到了黎元洪的手上,黎菩萨颤抖着双手接了过来,一看上面的内容,顿时老泪纵横,激动异常,连声大呼:“雨亭国之柱石!国之柱石啊!”

也难怪黎菩萨这么激动,自从张勋开始复辟行动之后,黎元洪就清楚自己上了段祺瑞的当,因此他跑到了东交民巷,躲进了使馆区,然后想要通电下野,让副总统冯国璋接任大总统。

其实黎元洪心里头有一百个不愿意,但是他无兵无将,根本没有办法收拾乱局,只能选择逃避,偏偏这个时候,张作霖发表了讨逆通电,紧接着老张联名张作相、吴俊升、朱庆澜、孙烈臣、张景惠等人共同发表通电,拥戴黎元洪为讨逆军总司令,张作霖自认讨逆军事司令部军事委员。

在原本的历史上,讨逆军的总司令是段祺瑞出任的,老段纠集了三路讨逆大军,把张勋赶出了北京城,实现了三造共和的美名。

不过由于老段出卖了东三省的利益,奉军和段祺瑞之间已经严重不睦,张廷兰深知不把段祺瑞的风头压下去,搅黄了他和日本人之间的借款条约,奉军头上就总是悬着一把宝剑,日本人可以随时借口发难。

尤其是一战之后,日本人的势力快速膨胀,奉军如果一味强硬,搞不好真的提前和日本爆发了全面战争,张廷兰可没有这个把握应付,因此必须把这个隐患解决了。

所以张廷兰才出了一个主意,让老张率先出面讨逆,同时把总司令的名头交给大总统黎元洪。按照民国宪法规定。黎元洪是武装部队的总司令,虽然天底下人都没有把这一重身份当真,但是这个时候让黎菩萨当总司令,是实至名归。

天下人都要称赞张作霖懂事,识大体,顾大局。而且老张也没有不识好歹,自认什么副总司令,而是提出了一个军事委员制,在总司令的统帅之下,其他各路讨逆军的统帅都可以成为军事委员。有什么事情,大家一起商量。

这个办法提出之后,在天下人的面前,光明正大,怎么说怎么有道理。尊重大总统一点错没有,又把姿态放低。主动搞委员制。更是谦卑的体现。

不过这个看似面面俱到的处理办法,就把一个人坑了,那就是段祺瑞!本来段祺瑞准备自己当总司令,结果名头被黎元洪抢走了,他要是加入讨逆军,就只能成为黎元洪手下的一个军事委员。身份地位一落千丈。

作为老段的心腹智囊,徐树铮看到了这份通电之后,也是暴跳如雷,大骂张作霖无耻。

“芝翁。咱们不能听任张作霖的摆布,干脆重新组建讨逆军,把黎元洪和张作霖都撇开,咱们自己就能对付张勋。”

段祺瑞想了想,苦笑着摇了摇头:“又铮,你没看明白啊,张作霖这一招太狠了,他抓住了咱们的命门,根本没法反对啊!”

老段的经验非常丰富,因此很快就想透了张作霖的意思,要想剿灭张勋,肯定不是段祺瑞一个人能干的,北洋其他的宿将也要参加,比如曹锟,比如陈光远等人都会参加,如果按照老段的计划,他们就是段祺瑞的手下,要听老段的差遣俺,头功是段祺瑞的。

如果听从张作霖的安排,他们都有资格成为军事委员,等于大家伙都是重塑共和的功臣,和段祺瑞平起平坐,这种好事摆在面前,曹锟他们会坐失良机么!

对于北洋宿将的心态,段祺瑞清楚的很,和袁世凯一样,段祺瑞并不是北洋的主宰,他只是一个盟主而已,当初老袁当皇帝,大家伙不想想他下跪,因此纷纷反对帝制,现在风水轮流转,大家不想把功劳都给段祺瑞,肯定会支持张作霖的主张。

徐树铮冷静下来之后,也想明白,暗暗咬牙:“好厉害的张小个子,没想到一个土匪出身的人物,竟然有这么深沉的心机,日后绝对是一大威胁。”

“日后的事情日后说,现在的任务是尽快的消灭张勋,不能让奉军把讨逆的功劳抢到手中!”

老段就像吃了苍蝇一般,怎么想怎么难受,可是此时老张却是十分满意,他的通电发出之后,黎元洪和曹锟相继发表了通电,黎元洪表示自己一切安全,非常支持张作霖的主张,虽然德才有限,但是也愿意出任这个总司令,为了消灭叛逆,贡献力量。

有了黎菩萨的表态,奉军就拿到了大义名分,手中也有了尚方宝剑。曹锟在北洋之中,实力雄厚,是仅次于段祺瑞和冯国璋的实权人物,他发表了通电,表示支持老张的决断,并且宣布组织讨逆军西路军,马上发兵,消灭辫子军。

曹锟组建了西路军,奉军自然是北路军,段祺瑞这个堂堂总理,现在只能屈居东路军司令之职,好好的功劳被别人抢去了三分之二还多,老段别提多郁闷了,不过他也只能忍着,还要尽快行动,不然桃子就被别人摘了。

其实三方军队当中,奉军的距离是最远的,但是前段时间奉军提出要搞大规模的军事演习,在京奉铁路沿线有着大量全副武装的士兵,准备十分充分,而且京奉铁路的管理也进入了准战时的体制。

因此奉军的行动速度反倒是最快的,在奉天到山海关之间,奉军拥有二十八师,一个炮兵团,一个骑兵团,另外还有不少护路军,以及一个新兵团,这些兵力本来都是投入演习的。

现在不用演习了,全都变成了讨逆军,孙烈臣出任总指挥,张廷兰也亲自出任副总指挥,杨宇霆任参谋长,张学良也出任了炮兵团团长。

一共超过一万五千名奉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快速南下,抢在了所有人的前头。张勋早上通电复辟,老张下午通电反对,而奉军则是连夜出动,乘坐着火车,直接南下,第二天凌晨四点,就过了山海关。

随后大军一路南下,畅通无阻,过了唐山之后,前面就是天津,而此时段祺瑞还在天津整顿军队。按照北洋军的优良传统,想要出兵必须要给足了开拔费,还要补充军饷,这些事情就算再快,也要两三天的时间,而奉军不到一天,就出现在了天津城外,马上就要开赴北京了。

这下子可把段祺瑞气坏了,徐树铮也是暴跳如雷,这位小诸葛找到了老段。

“总理,咱们干脆把京奉铁路掐断,阻断奉军的前进道路,这样他们就别想抢功劳了!”

老段的眉头紧皱,说实话他真有这个想法,在心中盘算了一下之后,他说道:“又铮,咱们不能明着拒绝,我看就先把铁路机车控制住,然后不该他们的火车加煤加水,这样奉军就没法快速进军了。”

老段本来不愿意用这些小人手段,可是被奉军逼到了现在,老段也不能不这么干了,他是绝对忍受不了奉军抢了头功,徐树铮刚刚领命而去。天津城中就热闹了起来,无数的市民,工人,还有学生都被组织了起来,手中打着各种彩旗标语,欢天喜地,向过节一样,一同涌向了天津火车站。

随同游行队伍的还有不少报社记者,前呼后拥,热闹非凡,看到此情此景之后,小徐也是大吃一惊,他都准备暗中下绊子,摆奉军一道,可是这么多人都出动了,要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发现了他们的举动,那后果谁也承担不起。

徐树铮简直气得牙根儿痒痒,是谁在背后破坏自己的好事,简直可杀不可留。小徐急忙安排人手打听,知道了消息之后,小徐也老实了下来,组织这次行动的就是周家,周学熙领头干的。

别说是徐树铮,就连段祺瑞都不敢随便得罪周家,周家从清末开始,几代为官,在北洋之中人脉雄厚,影响力颇大,又顶着北方实业领袖的名头,就连洋人都和他们过从甚密,这样的背景,徐树铮怎么敢发难啊。

小徐也有一点不解,周家一向低调,怎么这个时候出头为奉军捧臭脚啊,再派人仔细打听,结果终于弄清楚了,周家在前不久和奉天方面联姻了,周家五爷的姑娘周芯瑶要许配给张作相的长子张廷兰。

两家要变成儿女亲家,这次张廷兰出任奉军的副总指挥,身份地位还在少帅张学良之上,是奉军新一代的领军人物,炙手可热,周家给未来女婿撑场面,谁也说不出什么来。

而且范旭东在奉天创业的消息也传到了天津,对于实业界影响很大,这些商人虽然不想把产业搬到奉天,但是也想通过热情的欢迎,表示他们对奉军的善意,也是迫使北洋做出一些改变,更加支持实业,因此欢迎队伍十分庞大,周家也是始料不及。

奉军的军列缓缓驶入天津站,在月台之上,站满了欢迎的人员,奉军将士英武的形象也是第一次直观的传达到了关内民众的面前。

列车缓缓停下来,加煤加水,张廷兰,张学良,杨宇霆等人先后走出了车厢,昂首阔步,出现在了大家的面前,潇洒的军装,严整的军容,英俊的脸庞,立刻就迎来了无数的喝彩之声,不少女学生更是惊声尖叫,场面几乎失控

第三百四十八章初战

“老五,看见没才,你女婿卖相不错啊!”走在最中间的周学熙笑着说道。

“占岂止是卖相不错,简直是文武双全啊,你们周家捡了天大的便宜,要我说别看把你们都吹上天了,但是一家子的眼光都赶不上一个小丫头,芯瑶这才是慧眼识珠呢!”

占辜先生,多少年了,你可从来没有这么赞赏过一个人啊,你也能说出这话,是不是我的耳朵出问题了!”

辜鸿铭笑着说道:‘占一点问题都没才’辜某一生笃信中华文化,中国人又是这个世上最优秀的一群人,一定会重新压过西方的蛮夷。只是虽然才这种信念,但是却不知道从何做起,而张拙言不只有这种信念,而且还找到了道路,正在身体力行,因此张廷兰堪称是我的老师啊!”

辜鸿铭学贯中西,才华横溢,是人所共知的事情,但是这个人又太过怪异,他头上顶着辫子,到处宣扬保皇的理论,但是袁世凯复辟帝制他反对,这次张勋复辟,他又逃出了北京,来到天津,还和周家一起迎接奉军。

正是这种异乎寻常的举动,让很多人搞不懂辜鸿铭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不过他能这么赞赏张廷兰,也让周学熙大感吃惊。不过现在也不容他多想,张廷兰他们已经迈着矫健的步伐,来到了欢迎队伍的面前。

站台上面人山人海,一直绵延到车站外面,到处都是热情的学生和民众,他们满眼热切的神色挥动着手臂……”不住的欢呼。面对这种场面张廷兰还能勉强保持镇定……”张学良就已经脸色涨的通红,明显热血沸腾了。

张廷兰快步走到了周学熙等人的面前,略带惶恐的说道:……I劳烦几位前辈前来,实在是不敢当。”

“有什么不敢当的,张勋叛逆扰乱天下……”奉军能快速入关平叛,是天下之福,百姓之福啊!”周学熙说道:“让将士们暂时在天津休整一下,然后再去投入战斗,也好让我们尽一尽地主之谊啊。”

张廷兰连忙摆手:‘占周公’军情如火,奉军在天津站补充蝶水食物之后,要立刻行动,用最快的速度打进北京,叛贼不灭,天下都不安,实在是不能多呆。”

奉军进关是抢段祺瑞功劳的,哪能停留在天津啊,周学熙也知道一些情况,他不过是客气一下,一看张廷兰拒绝之后,就笑着说道:“国事要紧,我们也就不多留奉军将士了,不过等到剿灭叛军的时候,可一定要多留一段时间啊!”

张廷兰连连点头,然后他又走到了前来欢迎的学生队伍面前,冲着大家伙不住的挥手,然后说道:,(奉军入关就是为了消灭叛贼张勋,铲除帝制的余孽,我想这也是天下百姓的心愿。从大家的身上,我们感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军民一心,必定战无不胜。”

这些学生听到了张廷兰的讲话之后,也十分鼓舞,挥动着手中的彩旗,不住的高声呐喊,声音震动云霄。就在不远处,徐树铮正在冷冷的看着,他已经出离了愤怒了,有这么多百姓看着,他也没才办法搞什么小动作了,只能眼睁睁看着奉军出尽风头。

占天津的父老乡亲,各界贤达,诸位同学,奉军一贯以保家卫国为己任,不怕牺牲,不怕吃苦,就在不久前,成功击败了俄军的进犯,保证了东三省的安全。在奔赴平叛战场之前,诣允许奉军将士用自己的方式,接受天津民众的检阅,在此我们庄严保证,一定剿灭叛贼,恢复共和!”

张廷兰说完之后,主动退后,中间留出了一个几百米长的空场,一共两百名荷枪实弹的奉军士兵快速跑出车厢,组成了两个整齐的方阵。

一支强兵,是体现在一举一动上面的,就从车厢跑出来的几步,就让所有前来观看的人耳目一新。每一个士兵军装整齐,显得英武笔体,动作更是整齐划一,所才人几乎一模一样,速度极快,但是又丝毫不显凌乱。

跑出了车厢之后,站成的方阵更是如同刀裁斧朵的一般,每个士兵都目视前方,神情严肃。看着这样整齐的队伍,这些普通人也知道好坏,这可比平时见到的那些丘八大爷强多了周学熙等人更是识货的人……”带头鼓掌。

一时间掌声如雷,张学良亲自指挥着两个方阵迈开了整齐的步伐,军靴重重的砸在了地面之上,声音齐整才力,每一步都仿佛踏在了心头一般,震撼着心灵。

北洋军的训练操法是参考德国的张廷兰在训练的时候……”引入了后世军队的操法,训练更是严格到了极点,经过一年多的磨合,军队也能走出后世阅兵的一两成功力了。

虽然只有一两成,但是放在民国,就太震撼人心了,所有的人都看得目先呆滞,不敢眨一下眼睛,他们怎么也想不到竟然可以把人训练到这种程度,恐怕天兵天将也不过如此了!

看到所才人震撼的表情,张廷兰心中也暗暗高兴,这种高水平的队列,不只是看着好看,更是训练一支部队的服从配合精神,他们到了战场上,也能成倍的发挥战斗力。

“正步走!”

随着张学良的喊声,奉军士兵把头全都甩向了站台上面的民众,队伍踏着雄健的步伐,从他们面前走过,所才人全都不自觉的拍起了巴掌,尤其是那些年轻学生,更是把巴掌都拍红了,他们从来没有见过一支让他们如此热血沸腾的军队,也只有这样的强兵才能击败凶残的俄国人,也只有这样的军队,才能担当起复兴中华的重任。

一瞬间多少学生都想要化身成奉军的一员,和这些士兵一样,迈着高傲的步伐,走在所才人的面前。这也是张廷兰的目的所在,他就要不遗余力的展现奉军强悍的一面,不断的吸引各地的有志青年,把人才都汇聚到东三省。

从现场的效果来看,这个目的显然达到了,不少学生脸上写满了羡慕和向往,恐怕此时奉军打出了招兵的旗号,这些年轻人立刻会投身军旅,光荣的成为奉军一员。

就连周学熙等人也都感到了一种强烈的震撼,如果说来之前周学熙还才一点骄傲,认为奉军不过是关外土匪出身的武装力量而已,但是现在一看,他敢百分之一百的肯定,奉军堪称天下最顶级的强兵。

在这样的乱世之中,手握一支强兵,究竟意味着什么,谁心里都才数,到了这个时候,周学熙才彻底被侄女的眼光折服了,这个女婿简直天下难找,再学渊更是满脸的红光,嘴角都撇了起来,十足的自豪。

不远处的徐树铮也看到了这一幕原本他满心的愤怒……”现在一看到奉军威严的军容,他的心里头也是震撼不已,平心而论,遍观北洋诸军,恐怕还没有一支这样的队伍,小徐的心里头甚至产生了一丝恐惧。

队列走完之后,奉军就昂首阔步上了火车,然后大军随即前行张廷兰他们也都上了火车,在车站上面他们停留一共只有半个多小时,但是带来的震撼却是无与伦比,很快奉军就成了天津街头巷尾议论的话题,不少学生都摩拳擦掌,准备到奉军之中效力,天津商界的很多人也都产生了别样的心思,奉军这么强大,还才种种的扶持商业的政策,是不是也该考虑一下到奉天创业啊!

这种直接的武力展示,产生的效果甚至超出了张廷兰的估计,为奉军争取人才和民心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

张学良此时还沉浸在激动之中,拳头攥的紧紧的。

“拙言,我现在才知道万众瞩目的感觉是这么舒服,可惜只才两百米而已,要是再走一段,该多好啊!”

“好什么,该想着怎么打仗了,要是不能击败张勋,咱们就该成了银样锻枪头的代名词了,告诉大家,都给我打起精神,一定要小心应付,不能轻敌。

出了天津之后,转眼就到了庇坊,奉军也都下了火车,根据情报,辫子军在廊坊和万庄之间设立了防线,奉军也要在这里做好迎战的准备,很快后续又来了两辆列车,一共有一千五百名奉军士兵赶到了廊坊,另外还有十八门七十六毫米山炮,六门一百二十二毫米毫米榴弹炮。

“拙言,咱们的火力也差不多了,我看就先和辫子军碰一碰,争取一战打出奉军的威风来!”杨宇霆主动提议出战,他的想法也很明确,相比北洋,奉军是外来户,耍是不抓紧时间,抢功的计划就会汤了。

现在孙烈臣带着后续部队还没赶到,张廷兰就是最高的指挥官,他想了想之后,也点点头:“好,马上投入战斗,但是切记轻敌大意,必须打出奉军的威风来!”

奉军早就做好了战斗准备,侦察兵也发现了辫子军的防御工事,张廷兰很清楚辫子军没有大口径火炮,完全可以拿一百二十二毫米的火炮压着打他们,因此奉军摆开了攻击阵型。

六门黑洞洞的火炮对准了辫子军的阵地,一声令下,地动山摇,炮弹裹挟着雷霆万钧之势,砸在了辫子军的阵地之上,这帮辫子军一下子就被打懵了。他们就像大海之中的一叶小舟一般,摇摆不定,越来越多的士兵死,在了大炮的轰击之下,残肢断臂满天飞,爹妈喊叫不绝于耳。

第三百四十九章目标航校

7月1号,张勋等人宣布复辟,2号下午奉军就杀到了廊坊,速度之快,绝对称得起迅雷不及掩耳,而此时的张勋还在为草台班子的事情闹心呢。

张勋毫无疑问是复辟的第一功臣,溥仪给他封了忠勇亲王的位置,又加了诸如直隶总督,北洋大臣一类的官职,绝对是位高爵显,有清一朝,就没有这么风光的爵位了,辨帅心满意足,得意洋洋。

可是张勋高兴了,一心想当大学士的康有为却发愁了,原来张勋向太妃汇报的时候,瑾太妃没有同意,认为本朝从未有过没胡子的宰相,而且康有为的鞭子还太短了,因此不同意康有为上位。

这下子康圣人可是着急了,急忙解释说自己逃亡海外,为了掩人耳目,才把胡子和头发都剃了,回国之后,已经开始蓄发留须了,大辫子虽然没有,但是还有一个九寸多长的小辫子,胡须长得还不是那么快,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结果没几个人听康有为的解释,康有为滚蛋,正好给大家腾出了好位置。结果把康有为急得火上房,问了问好几位名医,想找一个生须的秘方。结果有人告诉他用蒜汁涂抹,可以快速生须,康圣人如获至宝,果断依法而行。

不停的往下巴上面涂蒜汁,结果胡子没长出来,倒是一身的蒜味,臭烘烘的,两只眼睛也被辣的不住流泪,好像一个跳梁的小丑一般。

就在这帮人乱糟糟的时候,奉军的攻击就展开了,一百二十二毫米榴弹炮发挥了难以想象的威力,一发炮弹下去,就能制造出三五十米的无人区。不管是地面的工事还是里面的士兵,全都无一幸免,都被炸得粉碎。

张廷兰和张学良都亲临第一线指挥,他们远远的观察着辫子军的阵地,看看他们的备战情况,结果一见之下,连连摇头,辫子军的阵地只有一道防线,而且战壕似乎没挖完,只能放进去两条腿。上半身子都露在外面,这样的工事根本起不到任何的防御作用,仅能自我安慰了。

“拙言,没想到辫子军这么菜啊,我看咱们一千五百人。就能横扫他们一万人。以往我还没觉得奉军多强大呢,现在一看他们。咱们简直能以一当十。以一当百了!”

张廷兰此时也极为振奋,奉军经过这两年的发展,有两样本事绝对堪称全国第一,一个是土木工程,一个是步炮协同,也正是凭着这两样本事。奉军敢和俄国人叫板。至于国内的其他军队,根本不再一个档次上面,辫子军更不在话下。

尤其是和俄国作战之后,奉军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装备,士气,战术水平,士兵身体素质,所有方面都全面压过辫子军,战场上自然就是一边倒,没有任何的悬念。

一顿大炮打过去,足有二三百人被炸死了,其他的辫子军也战战兢兢,很多人脸都绿了,他们从来就没遇到过这么凶猛的火炮,炮弹就像不要钱一样,倾泻而下,而且炮打得精准无比,他们的阵地完全淹没在了炮火的硝烟之中,眼看着身边的弟兄被炸成碎片,他们能做的就是乞求炮弹不要落在自己的脑袋上。

“拙言,情况差不多了,咱们直接冲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